zgsbsgsdyp107

第一百零七课


二(破仅凭是王种姓而起骄慢)分二:一、非从无始以来就有各各种姓决定;二、既有四种种姓则不一定本体即是王家种姓。

一、非从无始以来就有各各种姓决定:

问曰:由于行政掌权的事唯说是刹利种姓的特权,而并非其余三种种姓可为的事。所以说只有具足刹利种姓的皇室血统方能执权掌政,不由其他种姓。以是之故,尊贵的皇族种姓,岂非值得骄慢耶?

答曰:

诸生活方便,世间说名种,
故一切有情,无种姓差别。
In the world caste is determined With regard to the main means of livelihood. There is no division among All sentient beings by way of caste.

【词汇释难】

诸生活方便:人们生活的方便或是生计。人们平时治生的种种途经即可称名为“诸生活方便”。

种:在此颂文中即指种姓。在古印度一般可分成四大种姓:

一者、王族——刹帝利种姓。

二者、净行——婆罗门种姓。

三者、商贾——毗舍种姓。

四者、杂役——首陀罗种姓。

【释文】斯等种姓的分类,仅仅是为了是诸生活的方便便划分出刹帝利等诸种姓。首先,在劫初之时,一切众生是不需要仰仗种子等外缘而生起的原故皆悉是化生[1]。仅由意化所生故具有意化所生的光芒赫奕,颇具神通。腾空自在,饮食喜乐,并没有令其行乐的男根与女根。因此是诸一切有情皆悉是通过化生门所产生的原故,就种姓而言不可能有任何的差别。随后由于转趣进入了食用段食[2],并串习啖食极为粗涩的食物。为了排泄所用诸饮食的等流果(大小便),而逐渐形成了产门(小便道)与泄土门(大便道之增语)。当睹见由男女彼此不同根门所区分出的男女异根时,那些由于宿世所为诸串习力重的众生,便生起了欲界的情欲爱染,他们彼此便发生了交欢行欲的房事,因此便开启了胎生大门的新纪元。后来又因为世人储藏食物的弊端而遭值了不与取等接踵而至(侵犯他人停贮食物的)事端。由此可见仅仅是因为自己所认可追求谋生的不同方便,便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种姓。

比如,为了保护好大众(的田地)而推举出一位品行端正良好的人来作守卫,承诺要作好守护工作的人,相传就被称作是王族——刹帝利种姓;欲想调伏诸根,并且为了修行苦行而远离闹市的喧嚣尘世者相传被称作是净行——婆罗门种姓;如王教敕奉旨办事者被称作是商贾——毗舍种姓;开垦播种等从事是诸低俗事业的人即被称作是杂役——首陀罗种姓。他们本初也仅仅是所从工作性质的差别而物以类聚的,后来便逐渐引生到了生性种姓的差别而人以群分的局面了。以是故言:“诸生活方便,世间说名种”。由于所谓的种姓差别是如是这般慢慢形成并流传于世,故众生等并没有由生性种姓所拟制的差别。由于并没有生性种姓的差别,所以不得以生性种姓为由而滋生骄慢。如彼,新瓶立名喻。

<新瓶立名喻>

譬如,崭新的瓶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立名。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愿,将其盛放菜子油的瓶子命名为清油瓶,乃至将其承载融酥的瓶子立名为酥油瓶等如其所需而加以立名。如喻所比,瓶事喻中所说那样,劫初的人们也是以人们所从事的事业而将其立名为种姓而已。

即说偈曰:

劣种或贤种,由何业治生,

从彼始立名,彼彼诸种姓。

【释义】以刹帝利种姓而骄慢,唯是愚痴计执,实不应理,因为就众生本体而言,或说从久远历史观察,人们本无任何种姓差别。在劫初时,南赡部洲化生的人们具足福德,以禅悦为食,各个飞行变化自在,也没有男女形象区别。其后开始贪食地上的食物,人们身体出现了排泄的孔穴,从而现出了男女相,又由无始串习引发,生起贪欲而导致了胎生的人类。后来,人们共有的香稻又出现了个人蓄积现象,分田后又出现偷盗的现象,于是人们选出了一些道德较好的人看守稻田,大家共称这些看守稻田的人为刹帝利种姓。而那些不喜愦闹、乐欲寂静生活、以苦行调伏诸根的人,被称为婆罗门种姓;听从国王命令而为其做事的人称为吠舍种姓;为上三种种姓服务,从事粗重低贱工作的人叫首陀罗种姓。各种姓是以各自从事的事业与生活方式而分,并非由本体上的差异而决定其种姓,刹帝利种姓与其他种姓者,并不决定有本体的贤劣贵贱差异,实不应以此而生骄慢。

譬如说,同一种质地的瓦罐,若盛糖即名糖罐,盛酒名酒罐,盛不净粪尿即名粪尿罐,各瓦罐质地虽无异,却因作用分工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同样,有情众生本体无异,只是因事业与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四种姓之名。

月称菩萨说:

贤种和劣种,皆由业存活,

各自业不同,称为各种姓。

因此执自己决定为刹帝利种姓而生骄慢,极不合理。

一切智智佛陀曾在《增壹阿含经·七日品》当中就详细阐明了四种种姓的来龙去脉。

《增壹阿含经·七日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多比丘食后皆集普会讲堂,作如是论议:“此须弥山极为广大,非众山之所及,甚奇!甚特!高广极峻。如是,不久当复坏败,无有遗余。依须弥山更有大山,亦复坏败。”

  尔时,世尊以天耳闻众多比丘而作是论,即从座起,往至彼讲堂所,即就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在此为何等论?欲何所施行?”

  诸比丘对曰:“诸人集此,论其法事,向所论说,皆自如法。”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正应法论,亦复不舍贤圣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处,当施行二事。云何为二?一者、当共法论,二者、当贤圣默然。汝等论此二事,终获安隐,不失时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议?”

  诸比丘对曰:“今众多比丘来集此堂,作如是论议:‘甚奇!甚特!此须弥山极高广大,然此须弥山如是不久当复败坏,及诸四面铁围山亦当如是坏败。’向者,集此作如法论也。”

  世尊告曰:“汝等欲闻此世间境界坏败之变乎?”

  诸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时,惟愿世尊以时演说,使众生之类心得解脱!”

  世尊告诸比丘曰:“汝等善思念之,藏在心怀。”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须弥山者极为广大,非众山所及。若比丘欲知须弥山,出水上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深八万四千由旬。然须弥山四种宝所造:金、银、水精、琉璃。又有四角,亦四种所造:金、银、水精、琉璃。金城银郭,银城金郭,水精城琉璃郭,琉璃城水精郭。然须弥山上有五种天在彼居止,皆由宿缘而住彼间。云何为五?所谓彼银城中,有细脚天在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在彼居止;水精城中,有欢悦天在彼居止;琉璃城中,有力盛天在彼居止;金、银城中间,毗沙门天王[3]在彼居住,将诸阅叉[4]不可称计;金城、水精城中间,有毗留博叉天王[5],将诸龙神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城中间,有毗留勒叉天王[6]在彼居止;琉璃城、银城中间,有提头赖吒天王[7]在彼居止。

  比丘当知:须弥山下有阿须伦居止。若阿须伦欲与三十三天共斗时,先与细脚天共斗;设得胜,复至金城与尸利沙天共斗;已胜尸利沙天,复至水精城与欢悦天共斗;已胜彼,复至琉璃城;已胜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斗。

  比丘当知:须弥山顶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昼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须弥山日月流行,日天子城郭纵广五十一由旬,月天子城郭纵广三十九由旬,最大星纵广一由旬,最小星纵广二百步。须弥山顶东、西、南、北,纵广八万四千由旬,近须弥山南有大铁围山,长八万四千里,高八万里。又此山表,有尼弥陀山围彼山;去尼弥陀山,复有山名佉罗山;去此山,复更有山名伊沙山;去此山,复更有山名马头山;去马头山,复更有山名毗那耶山;次毗那耶有山名铁围、大铁围山。

  铁围中间有八大地狱,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然彼铁围山于阎浮里地多所饶益。阎浮里地设无铁围山者,此间恒当臭处。铁围山表有香积山,香积山侧有八万四千白象王,止住彼间,各有六牙,金银校饰[8]。彼香山中有八万四千窟[9],诸象在彼居止,皆金、银、水精、琉璃所造。最上象者,释提恒因躬自乘之,最下象者,转轮圣王乘之。香积山侧有摩陀池水,皆生优钵莲华[10]、拘牟头华[11],然彼诸象掘根而食。摩陀池水侧复有山名优阇伽罗,然彼山皆生若干种草木,鸟狩虫蠡[12]悉在彼间。依彼山,皆有神通得道之人而往彼间。次复有山名般荼婆,次复有山名耆阇崛山,此是阎浮里地所依之处。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此世间欲坏败时,然天不降雨,所种生苗不复长大,诸有小河泉源皆悉枯竭。一切诸行皆归无常,不得久住。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此四大驶河[13],所谓恒伽(象泉河)、私头(牛泉河)、死陀(师泉河)、婆叉(马泉河),亦复枯竭而无遗余。如是,比丘,无常百变正谓此耳!

  比丘!或有是时,若此世间有二日出时,是时百草树木皆悉凋落。如是,比丘,无常变易,不得久停,是时诸泉源小水皆悉枯竭。比丘当知:若二日出时,尔时四大海水百由旬内皆悉枯竭,渐渐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当知:若世间三日出现时,四大海水千由旬内,水自然竭,渐渐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当知:若四日出现世时,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是,比丘,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世间有五日出时,是时四大海水,余有七百由旬水,渐渐至百由旬。比丘当知:若五日出时,是时海水一由旬在,渐渐水竭而无遗余。若五日出时,余正有七尺水在,五日出时,海水尽竭,无有遗余。比丘当知:一切行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六日出时,此地厚六万八千由旬皆悉烟出,须弥山亦渐渐融坏。若六日出时,此三千大千国土皆悉融坏。犹如陶家烧瓦器也,是时,三千大千刹土亦复如是,洞燃火出,靡不周遍。比丘当知:若六日出时,八大地狱亦复消灭,人民命终。依须弥山五种之天,亦复命终。三十三天、艳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复命终,宫殿皆空。若六日出时,是时须弥山及三千大千刹土,皆悉洞燃而无遗余。如是,比丘,一切行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七日出,是时此地虽厚六万八千由旬,及三千大千刹土皆悉火起。若复七日出时,此须弥山渐渐融坏,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无有余,亦复不见尘烟之分,况见灰乎?是时,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宫殿,皆悉火燃,此间火炎乃至梵天上。新生天子在彼天宫者,由来不见劫烧,见此炎光,普怀恐惧,畏为火所烧;然彼旧生天子等曾见劫烧,便来慰劳后生天子:‘汝等勿怀恐惧,此火终不来至此间。’比丘当知:七日出时,从此间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刹土,悉为灰土,亦无形质之兆。如是,比丘,一切行无常,不可久保,皆归于尽!尔时,人民命终,尽生他方刹土,若生天上。设复地狱中众生宿罪已毕,生天上、若他方刹土;设彼地狱众生罪未毕者,复移至他方刹土。比丘当知:若七日出时,无复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时日月已灭,无复昼夜。是谓,比丘,由缘报故,致此坏败。

  比丘复当知:劫还成就时,或有是时,火还自灭,虚空之中有大云起,渐渐降雨。是时,此三千大千刹土,水遍满其中,水乃至梵天上。比丘当知:是时此水渐渐停住而自消灭。复有风起,名曰随岚,吹此水聚著一处。是时,彼风起千须弥山、千祇弥陀山、千尼弥陀山、千佉罗山、千伊沙山、千毗那耶山、千铁围山、千大铁围山;复生八千地狱,复生千马头山、千香积山、千般荼婆山、千优阇伽罗山、千阎浮提(南赡部洲)、千瞿耶尼(西牛货洲)、千弗于逮(东胜身洲)、千郁单曰(北拘卢洲);复生千四海水,复生千四天王宫、千三十三天、千艳天、千兜术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欲知彼地肥气味,犹如甜蒲桃[14]酒。比丘当知:或有此时,光音天自相谓言:‘我等欲至阎浮提,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者,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中飞行。

  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号哭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为穷厄,复失神足,即住世间,不能复还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视颜色。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是谓,比丘,初世成时,有此淫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必出于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

  是时,余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有此因缘,今有屋舍。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15],极为鲜净;亦无皮表,极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谓,比丘,尔时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时,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为日日收此粳米?应当二日一收。’是时,彼人二日一收粳米。尔时,人民展转怀妊,由此转有生分。

  复有众生语彼众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时,彼人报曰:‘吾已取二日食粮。’此人闻已,复生此念:‘我当储四日食粮。’即时办四日食粮。复有众生语彼众生:‘可共相将外收粳米。’此人报曰:‘吾已收四日食粮。’彼人闻已,便生此念:‘吾当办八日食粮。’即办八日食储。尔时,彼粳米更不复生。”

  是时,众生各生此念:‘世间有大灾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当分此粳米。’即时分粳米。尔时,众生复生此念:‘我今可自藏粳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自藏粳米,便盗他粳米。彼主见盗粳米,语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舍汝罪,后莫更犯。’尔时,世间初有此盗心。是时,复有众生闻此语,复自生念:‘我今可自藏粳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便舍己物,而取他物。彼主见已,语彼人曰:‘汝今何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对。是时,物主即时手拳相加,自今已后,更莫相侵。

是时,众多人民闻众生相盗,各共云集,自相谓言:‘世间有此非法,各共相盗,今当立守田人,使守护田。其有众生聪明高才者,当立为守田主。’是时,即选择田主而语之曰:‘汝等当知世间有此非法窃盗,汝今守田当雇其直,诸人民来取他粳米者,即惩其罪。’尔时,即安田主。比丘当知:尔时,其守田者,号为刹利种。皆是旧法,非为今法。”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始有刹利种,姓中之上者,

聪明高才人,天人所敬待。

尔时,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时刹利取惩罚之。然复彼人不改其愆,故复犯之,是时刹利之主敕作刀杖,取彼人而枭其首。尔时,世间初有此杀生。是时,众多人民闻此教令:‘其有窃盗粳米者,刹利主即取杀之。’皆怀恐惧,衣毛皆竖,各作草芦,于中坐禅,修其梵行,而一其心,舍离家业、妻子、儿妇,独静其志,修于梵行。因此已来,而有婆罗门之名姓。是时,便有此二种姓出现世间。

比丘当知:彼时由盗故便有杀生,由杀故便有刀杖。是时,刹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正高才者,当使统此人民。’又告之曰:‘其有人民窃盗者,使惩其罪。’尔时,便有此毗舍种姓,出现于世。

  尔时,多有众生便生此念:‘今日众生之类各共杀生,皆由业之所致也,今可来往周旋以自生活。’尔时,便有首陀罗种姓,出现世间。”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初有刹利种,次有婆罗门,

第三名毗舍,次复首陀姓。

有此四种姓,渐渐而相生,

皆是天身来,而同为一色。

  比丘当知:尔时,有此杀、盗心,无复有此自然粳米。尔时,便有五种谷子: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枝子,四者、华子,五者、果子,及余所生之种子,是谓五种之子。皆是他方刹土风吹使来,取用作种以此自济。如是,比丘!世间有此瑞应,便有生、老、病、死,致使今日有五盛阴身,不得尽于苦际,此名为劫成败时之变易也。吾与汝说,诸佛世尊常所应行,今尽与汝说之。当乐闲居静处,当念坐禅,勿起懈怠,今不精诚,后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诲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 化生:天上诸神、妖魅、饿鬼、地狱等诸有情俄尔便出生者。四生之一。

[2] 段食:拼音duàn shí,是一种佛学术语,是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食之一,旧译云搏食或团食,吾人常用之食物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云段食。

[3] 毗沙门天王:即多闻天王。“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天王、“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也是佛教的护法神,“多闻”意为常闻佛法、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冑,负责守护北俱卢洲。

[4] 阅叉:即夜叉也。此云勇健,亦云暴恶。旧云阅叉。西域记云:药叉,旧讹曰夜叉,能飞腾空中。什曰:秦言贵人,亦言轻健。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肇曰: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门阁。

[5] 毗留博叉天王:即广目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四大天王”之一、“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冑,负责守护西牛货洲。广目天王是那伽龙族,以那伽、富单那为部众眷属。

[6] 毗留勒叉天王:即增长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之一、“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冑,负责守护南瞻部洲。增长天王是鸠槃荼王,以鸠槃荼、薜荔多等为部众眷属。

[7] 提头赖吒天王:即持国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四大天王”之一、“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负责守护东胜神洲。持国天王为乾闼婆王,以乾闼婆、毕舍遮、紧那罗等部众眷属。

[8] 校饰:拼音xiào shì,装饰。

[9] 窟:拼音kū:洞穴:石窟。狡兔三窟。窟窿。

[10] 优钵莲华:即睡莲。

[11] 拘牟头花:即青莲花。

[12] 蠡【大】,豹【宋】,豸【明】豸:拼音zhì,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豸(虫子的通称)。

[13] 《大智度论》云:“东方象头,南方牛头,西方马头,北方师子头。东方象头出恒河,底有金沙;南方牛头出辛头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马头出婆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师子头出私陀河,底亦有金沙。是四河皆出北山:恒河出北山入东海,辛头河出北山入南海,婆叉河出北山入西海,私陀河出北山入北海。”

[14] 蒲桃:拼音pú táo,即指葡萄的果实。

[15] 粳米:拼音jīng mǐ,粳稻碾出的米。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