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09

第一百零九课


三、破由作保护众生的事业则为王种:

问曰:假如说不能以(纯正的)种姓血统来成立王族——刹帝利种姓者,岂非通过执政掌权保护世间的事业来成就王族——刹帝利种姓?

答曰:

首陀由作业,既成刹帝利,
首陀由作业,何非婆罗门?
If even one of common caste Through his work could become royal caste, One might wonder why even a commoner Should not become Brahmin through his work.

【词汇释难】

首陀:又称“首陀罗”。开垦播种等从事是诸低俗事业的人即被称作是杂役——首陀罗种姓。

刹帝利:行政掌权的王族——刹帝利种姓。

婆罗门:远离尘嚣,愤世嫉俗,调伏诸根的梵行——婆罗门种姓。

【释文】设若,如前所述非是王族——刹帝利种姓的人,要是作王族所作的事业——执政掌权,即会变成刹帝利种姓者;杂役——首陀罗种姓的人要是去作歌咏、读诵(吠陀经典)等净行——婆罗门所作的事业时云何非能成为其净行——婆罗门种姓呢?势必会成为婆罗门的。如此类推,即能得知其余诸种姓也是一样,只要是他们去从事其他种姓所作的事业时也会立马脱胎换骨地变成彼彼种姓的人。以是故说:承认以所从事的事业来决定其王族——刹帝利种姓者方能执政掌权的说辞,也是无法立足,不契至理的。如彼,筏子[1]划行去彼岸喻。

<筏子划行去彼岸喻>

譬如,筏子在此彼两岸间的驶流上来回划行时。住在河流两岸边上的人们,虽然都可以说:“筏子划行去了彼岸。”

然而自性成立的(此)彼岸是了不可得的。如喻所比,净行——婆罗门种姓与王族——刹帝利种姓亦不能(自性)成立。如若连杂役——首陀罗种姓的人都可以通过所从事的事业而一跃变成王族——刹帝利种姓者,如是净行——婆罗门种姓者也可以通过所从事的事业一下子便变成杂役——首陀罗种姓。

如云:

制作胭脂红,贩卖盐与肉,

售奶经三日,梵志成首陀。

等也有诸多如上的说辞。

即说偈曰:

以业立血统,种姓则非因,

亦非由彼二,种姓前破讫。

【释义】如果许作保护世间事业者,即为刹帝利种姓,那么种姓即成非决定之法,比如首陀罗种姓由作保护世间的事业,也应许他们为王种。首陀罗种姓虽然在古印度被视为下贱阶层,他们平时所做也是粗重低贱的工作,但他们改变其事业,做一些保护世人的事,也是完全能做到的。再者,他们也可以做一些婆罗门的事业,如读诵祠祀[2]、禳灾、赞颂、歌咏四吠陀,修持苦行禅定等,做此类事业时,又以何理由不能成为婆罗门呢?由此观察,种姓若观待所作事业而定,则世人无有决定的种姓。

一个人做国王的事业时,若应称为王种,那么做农务时,即应称为农民种姓,做乞丐时,也应成为乞丐种姓。因此,不应以暂时从事的保护世间事业,执自己决定为王种而生骄慢。

譬如说,按古印度习俗,婆罗门不挤牛奶,挤牛奶唯是首陀罗种姓中牧人的事业,如果有婆罗门挤三天牛奶,他立即会被人称为首陀罗种姓,如是看来,种姓又有何固定可言呢?

又譬如说,人们坐船过河时,对面为彼岸,始发地为此岸,然而抵达对岸后,原来的始发地又成了彼岸,到达地称为此岸。彼岸此岸观待而取名, 并无决定不变的自性。同样,世人种姓也唯是观待事业而不停地变化,有智者不应以自己暂时的事业而执自己决定为某种姓也。此处虽以国王为例,而实际上在针对每一个有种姓地位事业的傲慢者,故诸学者应举一反三,对照各自之无明我慢以观修摧毁。

在佛经中一般以此岸来譬喻轮回,用彼岸来形容解脱生死的涅槃。在轮回此岸与解脱彼岸间来回划行的船只,则是如理与非理作意的正邪之见了。

诚如《杂阿含经》所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谓非彼岸及彼岸。瞿昙!云何非彼岸?云何彼岸?”

  佛告婆罗门:“邪见者,非彼岸;正见者,是彼岸。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非彼岸;正见是彼岸,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彼岸。”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希有诸人民,能度于彼岸;

一切诸世间,徘徊游此岸。

于此正法律,能善随顺者,

  斯等能度彼,生死难度岸。”

时,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世尊在《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与《旧杂譬喻经》这两部经当中,都曾讲述过某甲一贫如洗的乞儿,因为即生修福作善业的原故,纵身一跃立马变成了万人景仰膜拜的人主君王的案例。既然乞丐都能凭借自己所累积即生宿世的善根与正在从事的事业而变成国王的话,那还有何等正当的理由反驳说:其余众生就不能凭借自己的福根与所从事的事业,而变成执政掌权的君主等从事其他职业的种姓呢?

诚如《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所云:

[辩意到舍白父母言:“今所请者,人中难有,名曰如来,无上法师,三界无比。”便告其妻,令设饭[3]食即寻具[4][5]

明日世尊与诸大众,往到其家[6]就坐俨然[7]。时辩意长者子[8]父母眷属,前礼佛足,各自供侍[9]。辩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讫,有一乞儿前历座乞,佛未咒愿,无敢与者,遍无所得,瞋恚而出,便生恶念:“此诸沙门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贫者从乞,无心见与。长者迷惑,用为饭此无慈愍意。吾为王者,以铁辋[10]车轹[11]断其头!”言已便去。

佛达[12][13][14],有一乞儿来入乞匃[15],座中众人各各与之,大得饭食,欢喜而去,即生念言[16]:“此诸沙门皆有慈心,怜吾贫寒[17],施食充饱,得济数日。善哉!长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无量。吾为王者,当供养佛及众弟子,乃至七日之中,当报今日饥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讫说法,即还精舍之[18]中。

佛告阿难:“从今以[19]后嚫讫下食以此为常[20]。”

时二乞儿展转乞匃到他国中,卧于道边深草之中。时彼国王忽然崩亡[21],无有系嗣[22]。时国相师[23]明知相法,谶书[24]记曰:“当有贱人应为王者。”诸臣百官千乘万骑,案行[25]国界,谁应为王。顾见道边深草之中,上有云盖。相师指[26]曰:“中有神人!”即见乞儿,相应为王[27]。诸臣拜谒[28],各称曰[29]臣。

乞儿惊愕[30],自云:“下贱非是王种。”皆言:“应相,非是强力。”沐浴香汤,著王者之服,光相俨然,称善无量,导从前后,回车入国。时恶念者在于[31]深草中卧寐不觉,车轹断其头。王到国中,阴阳和调,四气[32]隆赫[33],人民安乐,称王之德。

尔时国王自念:“昔者贫[34]穷之人,以何因缘得为国王?昔行乞时[35],得蒙佛恩,大得饭食,便生善念:‘得为王者[36],供养[37][38]日。’佛之恩德今已[39]果之。”即召群臣,遥向舍卫国烧香作礼[40]。即遣使者,往请佛言:“蒙世尊遗恩,得为人王。愿屈尊神,来化此国愚冥[41]之人,得见教训[42]。”于是[43]佛告诸弟子:“当受彼请。”

佛与弟[44]子无央数众往到彼国。时王出迎,与诸群臣稽首[45]佛足,烧香散华,伎乐供养。佛入宫中即以就座,王起行水,供设[46]饭食,须臾以[47]讫。尔时,国王为佛作礼前白佛言:“我本是小人,有何福行得享斯位?愿佛解说,令此国人得蒙[48]开眼[49]。”

佛告王曰:“往日舍卫城中有长者子,名曰辩意,施设大檀[50],请佛及僧。时佛坐定,下食未嚫[51],有一乞儿,来入欲乞,一无所得,瞋恚[52]而出,恶念生曰:‘若吾[53]为王,以铁辋车轹断僧[54]头!’一人后来,乞匃大得饭食,出即[55]念言:‘若我为王,供养此等众圣[56]之僧七日之中。’时善念者,今王是也;时恶念者,卧深草中,王受正位,回车入国,车骑侍从轹断其头,死入地狱,为火车所轹,亿劫乃出。王今请佛,报誓过厚,世世受福,无有极已。”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人心是毒根,口为[57]祸之门,

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不念善恶人,自作身受患[58]

意欲害于彼,不觉车轹头。

心为甘露法,令人生天上,

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福德。

有念善恶人,自作安身本,

      意念一切善,如王得天[59]位。”

是时,国王闻经欢喜,举国臣民得须陀洹道[60]。供养佛七日之后,佛于是欲[61]去,王及臣民为佛作礼[62]而别,于是世尊还到舍卫祇树精舍[63]。贤者阿难[64][65]衣服,从坐起[66],为佛作礼,长跪白佛言[67]:“当以何名此[68]经,云何奉行[69]?”

佛告阿难:“是经名为[70]‘辩意长者子所问’,当奉持之,一名‘诸法要义’。”

佛复告阿难:“若有[71]善男子、善女人,有行斯经、奉持讽[72]诵、宣传后世、令人受持者,是人如侍我[73]身福无有异。诵斯经者,当为弥勒佛所授决[74],如来广长舌所语无有异。”

佛说经已,时诸天、龙、鬼神、四辈弟子,闻经欢喜,为佛作礼。]

《旧杂譬喻经》云:

[昔有国王夫人生一女,父母名为月女,端正无比,王与衣被珍宝,辄言自然也。至年十六,王恚言:“此是我与,汝何言自然?”后有乞儿来丐,王言:“此实汝夫。”月女言诺。自然便追去。乞人惶怖不敢取,女言:“汝乞食常不饱,王与汝妇何为让?”便俱出城,昼藏夜进,行到大国。国王时崩无太子,夫妇于城外坐,出入行人问曰:“何等人汝何姓名?何国来?”答曰:“自然。”如是十余日。时大臣使梵志八人于都城门行人出入以次相之,“唯有此夫妇应相耳。”是时举国群臣共奉迎之为王。王夫妇以正法治国,人民安宁,诸小王来朝。月女父王在中饮食已去,月女特留父王,月女以七宝作鱼机关,帐牵一鱼百二十鱼现,推一鱼户则开,下为父作礼,白父:“今已得自然。”曰[75]:“夫人行然,臣不及矣。”师曰:“月女与乞儿宿命,夫妇俱田作,令妇取饷[76],夫遥[77]见妇与沙门相逢于岸水边止,从乞妇食,则分饭上[78]道人,道人止饭。夫遥见两人,不谓有恶,持杖往见,道人飞去。妇言:‘卿分自在,勿恚。’夫言:‘两分者,我与共食也。’”师曰:“夫有恶意,故堕贫家作子,后见道人欢喜自悔责故,同受此福耳。”]


[1] 筏子:拼音fá zi, 水上交通工具。用竹或木编排而成,或用牛羊皮等制囊而成。

[2] 祠祀:拼音cí sì,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

[3] 饭【大】,饮【宋】【元】【明】【宫】

[4] 寻具【大】,具肴【宋】【元】【宫】,具殽【明】

[5] 馔:拼音zhuàn,饮食,吃喝:盛(shèng )馔。馔玉。

[6] 家【大】,舍【宋】【元】【明】【宫】

[7] 俨然 :拼音yǎn rán,形容庄重严肃。

[8] 子【大】,子与【宋】【元】【明】【宫】

[9] 供侍:拼音gòng shì,侍奉,侍候。

[10] 辋:拼音wǎng,旧式车轮周围的框子。

[11] 轹:拼音lì,〈动〉车轮碾压。

[12] 达【大】,哒【宋】【元】【明】【宫】

[13] 达嚫:拼音dá chèn,佛教语。施舍。

[14] 讫:拼音qì,完结,终了:收讫。付讫。

[15] 乞匃:拼音qǐ gài,即指“乞丐”。乞求;请求。

[16] 念言【大】,善念【宋】【元】【明】【宫】

[17] 寒【大】,穷【宋】【元】【明】【宫】

[18] 之【大】,〔-〕【宫】

[19] 以【大】*,已【宋】【元】【明】【宫】*

[20] 常【大】,当【宫】

[21] 崩亡:拼音bēng wáng,指帝王去世。

[22] 系嗣【大】,后继【宋】【元】【明】【宫】

[23] 相师:拼音xiāng shī,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

[24] 谶书:拼音chèn shū,记载谶语的书。

[25] 案行:拼音àn xíng,谓按次序排列成行。

[26] 指【大】,占【宋】【元】【明】【宫】

[27] 王【大】,王者【宋】【元】【明】【宫】

[28] 拜谒:拼音bài yè,拜访谒见。

[29] 称曰【大】,各称【宋】【元】【明】【宫】

[30] 惊愕:拼音jīng’è,惊奇震愕。

[31] 于【大】,〔-〕【宋】【元】【明】【宫】

[32] 四气:拼音sì qì,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

[33] 隆赫:拼音lóng hè,1.高厚。 2.贵显。

[34] 贫【大】,是【宋】【元】【明】【宫】

[35] 时【大】,食【宋】【元】【明】【宫】

[36] 者【大】,者当【宋】【元】【明】【宫】

[37] 供养【大】,供养佛乃至【宋】【元】【明】【宫】

[38] 七【大】,十【宋】【元】【明】

[39] 已【大】,以【宋】【元】【宫】

[40] 作礼【大】,礼拜【宋】【元】【明】【宫】

[41] 愚冥:拼音yú míng,1.愚蠢蒙昧。 2.指愚昧的人。

[42] 教训:拼音jiào xun ,教导训戒。

[43] 是【大】,是许之【宋】【元】【明】【宫】

[44] 弟【大】,诸弟【宋】【元】【明】【宫】

[45] 稽首:拼音qǐ shǒu,一种俯首至地的最敬礼。

[46] 设【大】,养【宋】【元】【明】【宫】

[47] 以【大】*,已【宋】【元】【明】【宫】*

[48] 得蒙【大】,蒙得【宋】【元】【明】【宫】

[49] 眼【大】,晓【宋】【元】【明】【宫】

[50] 大檀:在此意指大施舍会。

[51] 未嚫:此指未作咒愿。

[52] 瞋恚:拼音chēn huì,忿怒怨恨。

 《入行论·安忍品》云: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

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53] 吾【大】,我【宋】【元】【明】【宫】

[54] 僧【大】,其【宋】【元】【明】【宫】

[55] 饭食出即【大】,而出即生【宋】【元】【明】【宫】

[56] 此等众圣【大】,斯等圣众【宋】【元】【明】【宫】

[57] 为【大】,是【宋】【元】【明】【宫】

[58] 自作身受患【大】,身自作受殃【宋】【元】【明】【宫】

[59] 天【大】,大【明】

[60] 须陀洹道:即指“预流果”,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预流果是见道位,一般来说见道分十六个刹那,前十五刹那是预流向,第十六刹那才得果。

[61] 欲【大】,〔-〕【宋】【元】【明】【宫】

[62] 礼【大】,礼欢喜【宋】【元】【明】【宫】

[63] 祇树精舍:全称祇树给孤独园。

[64] 阿难:拼音ā nán,人名。阿难陀的略称,意译庆喜。传说是斛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侍从释迦牟尼二十五年,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多闻第一”。

[65] 政【大】,正【宋】【元】【明】【宫】

[66] 坐起【大】,座而起【宋】【元】【明】【宫】

[67] 言【大】,言世尊【宋】【元】【明】【宫】

[68] 此【大】,斯【宋】【元】【明】【宫】

[69] 行【大】,持之【宋】【元】【明】【宫】

[70] 为【大】,曰【宋】【元】【明】【宫】

[71] 有【大】,〔-〕【宋】【元】【明】【宫】

[72] 讽【大】,读【宋】【元】【明】【宫】

[73] 侍我【大】,持佛【宋】【元】【明】【宫】

[74] 决【大】,记【宋】【元】【明】【宫】授决:(术语)同于授记,于众生授与决定作佛之记别也。《大日经疏》曰:“定光之授决。”

[75] 曰【大】,父曰【宋】【元】【明】

[76] 饷:拼音xiǎng,同“飨”。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飨会。飨宴。飨客。

[77] 遥【大】,逢【宋】【元】【明】

[78] 上:拼音shàng,〈动〉进献,送上。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