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13

第一百一十三课


二、佛陀所得正果的殊胜性:

白言:亲近彼(佛世尊)的有情众生即能超脱乃至死亡之间的一切诸苦怖畏。

偈曰: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Just as ordinary people are Terrified by the words “Lord of Death”, So the words “Omniscient One” Terrify the Lord of Death.

【词汇释难】

死主:即毁弃寿想,抛离命根,中断善业者是。

遍智:即是一切智智如来世尊的名号之一。即一刹那顿时现见诸法如所有性与尽所有相的究竟智慧。于一刹那顷即能照见诸法本性实相的智慧叫做如所有智;于一刹那顷即能照见诸法一切现象的智慧被称作尽所有智,遍智就是这两种智慧圆满双运的本体。

【释文】作为追随如来正道的随学者,即能超脱死主所治的境界。因为仅仅闻佛名号亦能植种修成如是的善根福德种子于自相续当中。

诚如世尊所云:“孰等若闻吾之名号,彼等皆悉能以三乘道中任随一乘而究竟灭度。”如彼,大赦天下喻。

<大赦天下喻>

某甲国王当有太子诞生时,便昭告天下:“大赦天下一切囚犯。”[1]

此音声能令天下一切有情普皆心生欣喜,然彼看守牢狱的狱卒们闻其大赦天下的昭告时便心生恐畏,忧戚致病。如喻所比,当有佛问世(说法)时,除了诸弊魔眷属以外,一切有情皆会溥天同庆大为欢喜。

即说偈曰:

孰若能听闻,正觉此音声,

能成彼一切,解脱安乐因。

若谓:“正觉者,其义云何?”

正觉者,即如实通达一切诸法实相者是。由于妙觉圆明一切诸法的真如实相,智遍一切所知万法,百慧并臻故称其为正觉者,如彼万瓣俱敷华茂芬葩[2]的盛莲。

复次,唯佛能证能知,一切诸人天众生难以企及明了之诸法故,亦可称名为正觉者。

复次,因无余舍离一切无明眠寐,从中大彻大悟故为正觉者。如彼,醒觉的世夫。

复次,彻见圆明真如故称名为正觉者。

彼即是诸佛世尊,彻底摧毁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四种魔众;甚或完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尊贵、吉祥六义等诸功德之圆满具缘者即是遍智者佛陀。

【释义】佛果功德不仅表现在三门作为随时皆是在饶益有情,是为众生带来利乐之事业,而且还显示于佛陀的威德能令一切有缘众生从怖畏中解脱。世间众生的怖畏境,分说有生老病死、地水火风的灾难、非人猛兽仇敌死主等无量无边。而其中最令众生怖畏者,莫过于死主,甚至当死主的音声传到耳边时,一切凡夫众生都会心惊胆裂,恐惧到极点,由此可见死主对世间人的威慑力量。然而就像世人害怕死主一样,死主也极度害怕遍智佛陀,佛陀的声音传至众生耳边时,死主就将被摧毁,众生从此可依佛的教言远离一切怖畏,摧毁生死轮回获得究竟涅槃,由是更可了知佛陀不可思议的威德。不仅如此,乃至听闻佛的名号,也可获得解脱,佛经中说:“何人闻我名,彼等善趣中,随依一乘获得涅槃。”何人闻到佛的名号,即能依之而于善趣中趋入三乘安乐道中的任一乘,最终获得解脱涅槃大安乐。类似教证在大乘经论中尚有许多,若能了知佛果的此等功德,修持者对佛果的希求心即会自然生起。无垢光尊者有教言说,若要生起无伪菩提心,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缘有情的大悲心;二是意念菩提心功德;三是意念佛陀的功德。若欲生起菩提心,趋入菩萨行者,于此尤应依教而行。

譬如说,国王得生太子时,为了庆贺,必定会宣布大赦,将牢狱中的犯人全部释放,如是使人们闻之即生大欢喜。同样,佛陀的名号、音声传到轮回众怖畏中有情的耳边时,有情即能从怖畏的轮回狱中出离,生起大安乐。

月称菩萨赞叹佛陀功德时说:

何人若听闻,如来此名号,

悉皆解脱故,彼亦成佛因。

因此,有志追求解脱者,当如鹅王趋莲池般,毫无犹疑地趣入大乘菩提道。

诸佛菩萨由于了悟实相真如,早就已经超脱了生、老、病、死等诸苦的威胁。所以对诸佛菩萨而言也就没有死亡的恐惧。在轮回中的投生转世显现生死,也仅仅是诸佛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从真实无伪的大悲藏菩提心中所射放出用以普度一切有缘不清净的有情,以方便智力幻化所成的幻象而已。

诚如《究竟一乘宝性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所云:

                    [菩萨摩诃萨,如实知佛性,

不生亦不灭,复无老病等。

菩萨如是知,得离于生死,

怜愍众生故,示现有生灭。

此偈示现何义?

偈言:

老病死诸苦,圣人永灭尽,

依业烦恼生,诸菩萨无彼。

此偈明何义?明此老、病、死等苦火于不净时依业、烦恼本生,如世间火依薪本生,以诸菩萨得生意生身于净不净时毕竟永灭[3]尽。以是义故,诸业、烦恼等常不能烧燃,而依慈悲力[4]故示现生、老、病、死,而远离生等,以见如实故。以是义故[5],诸菩萨摩诃萨依善根结使[6]生,非依业、烦恼结使生。以依心自在力生,依大悲力现于三界,示现生、示现老、示现病、示现死,而彼无有生、老、病、死诸苦等法。以如实见真如佛性不生不灭,是名不净[7]净时。如[8]修多罗中依爱[9]无漏业根本烦恼广说应知。

[10]如来于《大海慧菩萨经》中说言:“‘大海慧!何者能住世间善根相应烦恼?所谓集诸善根无有厌足故,以心愿生摄取诸有故、求见一切诸佛如来故、教化一切众生心不疲惓故、摄取一切诸佛妙法故、于诸众生常作利益故、常不舍离乐贪诸法结使故、常不舍离诸波罗蜜结使故。’

大海慧!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世间善根相应烦恼。依此烦恼,诸菩萨摩诃萨生于三界受种种苦,不为三界烦恼过患之所染污。’大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此诸善根以何义故说名烦恼?’佛告大海慧菩萨言:‘大海慧!如是烦恼,诸菩萨摩诃萨能生三界受种种苦。依此烦恼故有三界,非染烦恼三界中生。大海慧!菩萨以方便智力,依善根力故,心生三界。是故名为善根相应烦恼而生三界,非染心生。大海慧!譬如长者、若居士等唯有一子,甚爱甚念见者欢喜。而彼一子依愚痴心因戏乐故,堕在极深粪厕井中。时彼父母及诸亲属,见彼一子堕在大厕深坑粪中,见已歔欷[11]悲泣啼哭,而不能入彼极深厕粪屎器中而出其子。

尔时彼处众中更有一长者子或一居士子,见彼小儿堕在深厕粪屎井中,见已疾疾生一子想,生爱念心不起恶心,即入深厕粪屎井中出彼一子。大海慧!为显彼义说此譬喻。大海慧!何者彼义?大海慧!言极深井粪屎坑者,名为三界。大海慧!言一子者,一切众生,诸菩萨等于一切众生生一子想。大海慧!尔时父母及诸亲者,名为声闻、辟支佛人,以二乘人见诸众生堕在世间极大深坑粪屎井中,既见彼已悲泣啼哭,而不能拔彼诸众生。大海慧!彼时更有一长者子一居士子者,名为菩萨摩诃萨,离诸烦恼清净无垢,以离垢心现见无为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现生三界,为教化彼诸众生故。大海慧!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悲,毕竟远离诸有、毕竟远离诸缚而回生于三界有中。以依方便般若力故,诸烦恼火不能焚烧,欲令一切诸众生等远离诸缚而为说法。大海慧!我今说此修多罗句,依诸菩萨心,为利益一切众生,得自在力而生三有,依诸善根慈悲心力,依于方便般若力故。是名示现净不净时。又菩萨摩诃萨以如实智知如来法身不生不灭故,得如是菩萨摩诃萨[12]功德法体。此修多罗句向前已说,自下次说大毘琉璃[13]摩尼宝[14]喻。’佛言:‘大海慧!譬如无价大毘琉璃摩尼宝珠,善治、善净、善光明,堕在泥中住一千年。彼摩尼宝经千年后乃出彼泥,出已水洗,洗已极净,极净洗已然后极明,即不失本清净无垢摩尼宝体。大海慧!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如实知见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光明净心而为客尘烦恼所染。大海慧!诸菩萨等生如是心:‘彼诸烦恼不染众生自性净心,是诸烦恼客尘虚妄分别心起。’而彼诸菩萨复生是心:‘我今毕竟令诸众生远离客尘诸烦恼垢,为之说法。’如是菩萨不生怯弱心,转于一切众生生增上力,我要毕竟令得解脱。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此诸烦恼无有少体。’菩萨尔时复生是心:‘诸烦恼无体、诸烦恼羸薄[15],是诸烦恼无有住处。’如是菩萨如实知诸烦恼虚妄分别而有、依邪见念而有,以正见者诸烦恼垢不能得起。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我应如实观诸烦恼更不复生,以不生烦恼故生诸善法。’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我若自起诸烦恼者,云何而得为诸烦恼所缚众生说法令离诸烦恼缚?’菩萨尔时复生是心:‘以我不著诸烦恼故,是故得为诸烦恼缚众生说法。我应修行诸波罗蜜,结使烦恼相应善根,为欲教化诸众生故。’”

又复,云何名为世间?以三界相似镜像法故。此明何义?依无漏法界中有三种意生身[16]应知。彼因无漏善根所作名为世间;以离有漏诸业、烦恼所作世间法故,亦名涅槃。依此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有有为世间,有无为世间。世尊!有有为涅槃,有无为涅槃故。又有为无为心心数法相应法故,故说名为净不净时。”此义于第六菩萨现前地说,彼诸漏尽无障碍般若波罗蜜解脱现前修行大悲,以为救护一切众生故不取证。如《宝鬘经》中依漏尽故说入城喻。彼经中言:“善男子!譬如有城,纵广正等各一由旬,多有诸[17]门,路崄黑闇甚可怖畏,有人入者多受安乐。复有一人,唯有一子,爱念甚重,遥闻彼城如是快乐,即便舍子欲往入城。是人方便得过[18]崄道到彼城门,一足已入一足未举,即念其子,寻作是念:‘我唯一子,来时云何竟不与俱?谁能养护令离众苦?’即舍乐城还至子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怜愍故修集[19]五通[20],既修集[21]已垂得尽漏而不取证。何以故?愍众生故舍漏尽通[22],乃至行于凡夫地中。善男子!城者喻于大般涅槃。多诸[23]门者,喻于八万诸三昧门。路崄难者,喻诸魔业。到城门者,喻于五通。一足入者,喻于智慧。一足未入[24]者,喻诸菩萨未证解脱。言一子者,喻于五道[25]一切众生。顾念子者,喻大悲心。还子所者,喻调众生。能得解脱而不证者,即是方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如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大方便力,发大精进、起坚固心,修行禅定得证五通。如是菩萨依神通业善修心净,无漏灭尽定现前,如是菩萨即得生于大悲之心,为救一切诸众生故,现前无漏智通而回转不取寂灭涅槃,以为教化诸众生故,回取世间乃至示现凡夫人地。于第四菩萨焰地中,为自利益善起精进,为利益他善起坚固心漏尽现前。于第五菩萨难胜地中,依止五通自利利他,善熟心行无漏灭尽定现前。是故于第六菩萨地中,无障碍般若波罗蜜起漏尽现前。是故于第六菩萨现前地中得漏尽自在,说名清净。是菩萨如是自身正修行,教化众生令置彼处,得大慈悲心,于颠倒众生生救护心,不著寂灭涅槃,善作彼方便现前世间门,为众生故现前涅槃门。为菩提分满足故,修行四禅回生欲界,以为利益地狱、畜生、饿鬼、凡夫,种种众生示现诸身,以[26]得自在故。]

菩萨摩诃萨尚且如此不惧死主,并能开示正法灭尽死主的话,断证功德究竟圆满的诸佛世尊就更加不遑多论了。


[1]《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遮罗迦波利婆罗阇迦外道品》云:

世尊于彼生慈悲,修诸道行知诸趣,

世尊已说出狱法,如王生子放大赦。

[2] 芬葩:拼音fēn pā,1.香花。 2.盛美貌。

[3] 灭【大】,〔-〕【宫】

[4] 力【大】,〔-〕【宮】

[5] 以是义故【大】,〔-〕【宋】【元】【明】【宫】

[6] 结使:烦恼之异称。诸烦恼缠缚众生,不使出离生死,故称结;驱役而恼乱众生,故称使。《大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为结使病所烦恼,无始生死已来,无人能治此病者。”

[7] 净【大】,杂【宫】

[8] 如【大】,〔-〕【宮】

[9] 爱【大】,受【宋】【元】【明】

[10] 如【大】,〔-〕【宋】【元】【明】【宮】

[11] 歔欷:拼音xū xī,哀叹抽泣声。

[12] 摩诃萨【大】,〔-〕【宋】【元】【明】【宫】

[13] 毘琉璃:拼音pí liú lí,即青琉璃。青色的宝石。

[14] 摩尼宝:拼音mó ní bǎo,称如意宝珠:是指海底龙宫中出来的如意宝珠,奇世珍宝,宝珠庆严殊好,自然流露清光明,普照四方。摩尼宝是由火焰和宝物组成:宝物由五个宝以三、二、一的梯形组成,并以黄、青、红为三,紫、绿为二,青为一的颜色排列。在五宝周围是向上燃烧的火红的火焰,将宝围在中心,下方为莲座。白水晶是佛教七宝之一,又称摩尼宝珠。相传五宝能放射万丈光芒,普照须弥山四大部洲的所有贫苦众生,能解除他们的贫困和痛苦。暗中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宝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若人有热、风、冷病或癞、疮、恶肿等,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令所求一切净妙愿望获得实现。

[15] 羸薄:拼音léi báo,意思是瘦弱。

[16] 三种意生身:《楞伽经》云:“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

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进相,得三种身。

大慧!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种种自心寂静,安住心海,起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大慧!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谓第八地,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得如幻三昧及余三昧门、无量相力、自在明,如妙华庄严,迅疾如意。如造、所造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大慧!云何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大慧!于彼三种身相,观察觉了,应当修学。”

[17] 各一由旬,多有诸:七字【大】,唯有一【宫】

[18] 过【大】,通【宫】

[19] 集【大】,习【宋】【元】【明】【宫】

[20] 五通:拼音wǔ tòng,即五神通。天眼、天耳、如意、他心智、自识宿命。

[21] 集【大】,习【宋】【元】【明】【宫】

[22] 漏尽通:由了知见,修所断烦恼已断未断次第,证得永尽无生智之自在力。

[23] 多诸【大】,唯有一【宫】

[24] 入【大】,举【宋】【元】【明】【宫】

[25] 五道:拼音wǔ dào,佛教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处轮回之所。见《菩萨处胎经》。

[26] 以【大】,已【宋】【元】【明】【宫】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