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24

第一百二十四课


二(明得果之因受持菩萨行的方法)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实际修学菩萨行的方法。

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分二:一、明三门中以意为主的要旨;二、明在别人虽成不善但菩萨由意乐增上即成妙善。

一、明三门中以意为主的要旨:

由此理也可成立(发心为善则一切皆成妙善)。

颂曰: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Without intention, actions like going Are not seen to have merit and so forth. In all actions, therefore, the mind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paramount.

【词汇释难】

行等:“行”是指三门中身门所作的行动、行为,如绕着佛塔行走、礼拜以及杀、盗、淫等;“等”字包括了口门所语之诵经、讲经,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

福等:福德善业以及使其逮及人天善趣等果报,“等”即非福不善业与无记业以及其相应的异熟果报。

唯意为主要:是诸三门当中,唯独意门方才是最主要者。

《增壹阿含经·大爱道般涅槃分品》云:

[王白佛言:“此三行中何者最重?身行耶?口行耶?意行?”

佛告王曰:“此三行中意行最重,口行、身行盖不足言。”

王白佛言:“复何因缘故,说念意最为第一?”

佛告王曰:“夫人所行,先意念,然后口发;口已发,便身行杀、盗、淫。舌根不定,亦无端绪,正使彼人命终,身根、舌根在。大王!彼人何以故身、口不有所设耶?”

王白佛言:“彼人以无意根故,致斯变耳!”

佛告王曰:“当以此方便,知意根最为重,余二者轻。”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恶,即行即施,

于彼受苦,轮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即行即为,受其善报,如影随形。”]

这个偈颂按照月称菩萨《四百论大疏》的注解当译作:

未知心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释文】若未能如实证知其心(之奥秘),来、去、站立、经行、言说乃至作火供等诸业即自本体盖不足言是福非福。倘若行来止进等业是为了圆满杀业而肇始者则成非福业。然而若谓是为了舍弃彼(杀业)而肇始者尔时则成福业。设若仅仅是为了行走而肇始者彼时则成无记业。由于业是要如此这般地加以抉择之故,其余诸业中亦可安立为以意为主。因为随心所引方可成立身、语、意(三门)诸业的自相故。当业以如是理抉择时即能推知,如来世尊的佛意相续完全与大慈大悲的善巧方便法及离垢不二的般若智慧膠漆相融[1],永尽了无余诸非利不饶益行之因,对是诸众善普会的佛陀,不宜狐疑有其转趣进入除了饶益有情以外其他诸事业当中的可能。如彼,离系外道人礼拜神像喻。

<离系外道人礼拜神像喻>

某甲离系外道的修行人,进入神庙向神像做礼拜。由于神庙的四周都陈设着神像,当他向一尊神像头面礼拜时,却又不察用(自己的)臀部触碰到了其余诸神像。

某位旁观者便指责他说:“你向一尊神像头面礼拜却又用臀部去触碰其余诸神像的所为实则非善也。”

如喻所比,谁人若是认为:无需通达心要与无心即能获福者则会堕入如说之负处。是故未能尽测其心之玄奥者则无法如理安立其福(非福与无记)等诸业。

即说偈曰:

若心极明净,诸业皆明净,

是故睿智者,当为净心业。

【释义】大乘佛法之所以首重发心,是因为在身、口、意三业中,意业最主要,因为它是决定善恶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贤善的心意,那么行、住、坐、卧、言谈等身口行为都会成为无记业等,不会有福德果报可言。人们不管造善业还是造恶业,其主要因素在于其内心意乐,若不生起善妙意乐,身口再勤作,也难以积累大福德。

宗喀巴大师曾说过:

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

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

善恶业唯随发心而转,而不由其他因素决定,所以在大乘菩提道中,首先即要求修行者生起殊胜菩提心,六度万行的无量法门也皆是围绕修心而行。

华智仁波切也说:

修心修心修自心,以四修法[2]修心者,

身口虽无造一善,除解脱道余无趋。

    在此有人或会生疑:既然意业如是重要,那是否身口善行没有功德呢?当然不会如此,身口善行如转塔、顶礼、诵经等,也有相当大的福德果报,然而与心意所造的善业比起来,身口善业无法相比,因此才说“不见”,以微小而加否定词。而且大乘道的身口善业,其主要目的也在于净治内心,围绕菩提心而行,如果离开了此,即不能算是真正的善业。

譬如说,以前有一裸形外道,到神庙中去顶礼神像,因殿堂狭小,他顶礼面前的神像时,臀部触在后面的神像上,其他人告诉他:你这样做不如法,一边造善业,一边又要造恶业。这名外道听了后,内心非常矛盾,一时不知如何取舍。外道不懂得业由心生的道理,只执著外表身口行为,故他们无法了知善恶业的区分界限,不能积累真正的福德,有时甚至陷入这名外道那样前后两难的矛盾境地,若了知善恶依心则无有此疑。

月称菩萨说:

若心意清净,诸业亦极善,

是故诸智者,以净心造业。

因此诸欲趋入大乘菩提者,当首重发起菩提心!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正知正念品》中曰:

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

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

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

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

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虎狮大象熊,蛇及一切敌,

有情地狱卒,恶神并罗刹,

唯由系此心,即摄彼一切,

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

实语者佛言:一切诸怖畏,

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

有情狱兵器,何人故意造?

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

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

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

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身财及果德,舍予众生心,

经说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

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

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

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

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

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

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

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持世间去?谁拘牵世间?

  何等为一法,制御于世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心持世间去,心拘引世间,

  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夫身、口业不能自在,要由于意。

我昔曾闻,有比丘尼至赊伽罗国[3],于彼国中,有婆罗门,五热[4]炙身额上流水,胸腋怀中悉皆流汗,咽喉干燥唇舌燋然无有涎唾。四面置火,犹如融[5]金,亦如黄发,红赤炽然,夏日盛热以炙其上,展转反[6]侧无可避处,身体燋烂如饼在鏊[7]。此婆罗门常著缕褐[8]五热炙身,时人因名号缕褐炙。

时比丘尼见是事已,而语之言:“汝可炙者而不炙之,不可炙者而便炙之。”

尔时缕褐闻是语已,极生瞋恚而作是言:“恶剃发者!何者可炙?”

比丘尼言:“汝若欲知可炙处者,汝但炙汝瞋忿之心,若能炙心是名真炙[9]。如牛驾车,车若不行乃须策牛不须打车,身犹如车,心如彼牛,以是义故汝应炙心,云何暴[10]身?又复身者如林[11]如墙,虽复烧炙将何所补[12]?”

即说偈言:

                   “心如城主,城主瞋恚,

乃欲求城,无所增益。

譬如师子,有人或以,

弓箭瓦石,而打射之。

 而彼师子,逐逐[13]彼人。

譬如痴犬,有人打掷,

便逐瓦石,不知寻本。

言师子者,喻智慧人,

能求其本,而灭烦恼。

言痴犬者,即是外道,

  五热炙身,不识心本。”

    婆罗门言:“何名炙心?”

  比丘尼言:“四谛之智,

如四火聚,修道如日。

夫智慧者,以四谛火,

修道净日,以此五法,

而炙其心。而此身者,

不得自在,何故苦身?

若欲苦者,当苦于彼,

能苦身本。行来坐卧,

非身所为,但为心使;

若非身作,过在于心,

何故苦身?心若离身,

身如木石。是以智者,

宜责其心,不应苦身。

又汝以此,五热炙身,

以为苦行,而得道者;

地狱众生,受苦无量,

  种种楚毒,亦应得道。”

  婆罗门曰:“为此苦行,

发心造作,得名修道;

地狱众生,逼迫受苦,

  是故不应,说言修道。”

  比丘尼曰:“若自发心,

而得福者,小儿把火,

亦应得福,然实不得。

以是推之,汝之所作,

  五热炙身,亦无有福。”

  婆罗门曰:“婴孩小儿,

无有智慧,是以无福。

我有智慧,造作如此,

  五热炙身,是故有福。”

  比丘尼言:“若以有智,

修于苦行,便有福者;

采真珠人,刺身出血,

  珠乃可得,亦应有福。”

  婆罗门曰:“以贪心故,

  虽复出血,不名为福。”

  比丘尼言:“汝为苦行,

贪天上乐,亦应无福。

若以贪求,无果报者,

游猎之人,不应得报。

若使鱼猎,不得报者,

汝今为此,苦行之事,

亦不应得,天上乐报。

汝今何故,身心回转,

欲以苦行,得于天乐?

我佛法中,无有如斯,

五热炙身,受苦行法,

得彼天乐。欲得天乐,

修实语等,诸善功德,

虽复贪怖,得生天乐。

譬如服药,或贪或怖,

既服之已,药力必行。

若住实语,诸功德者,

  或贪或怖,必得天乐。”

 时婆罗门,辞穷理屈[14]

不能加报[15],默然而住。

时左右人,于佛法中,

生清净信,深乐正法。

  各相谓言:“善哉佛法,

 有大智力,甚深难测[16]

 外道之智[17],极为浅薄。

譬如爆火,若触人身,

人无不畏。佛法爆火,

亦复如是,触婆罗门,

能令其怖。我等今者,

得闻佛法,善胜之论,

 咸应归向,佛涅槃处[18]

恭敬礼拜,南无世尊,

 音声善柔,敷演[19]说法。

女人智浅,饮佛甘露,

能大众中,说法无畏。

谁于佛语,而不恭敬?

斯比丘尼,智慧微浅,

 能用灭结[20],牟尼尊语。

犹故能令,此婆罗门,

  不能加报,默然而住。”]


[1] 膠漆相融:拼音jiāo qī xiāng róng,像胶与漆一样互相融合。比喻相处融洽、亲密。

[2] 四修法:一、无余修:谓福德与智慧二种之资粮具修而无遗。二、长时修:谓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修行不倦。三、无间修:谓精进勇猛而无刹那荒废修行。四、尊重修:又作恭敬修、殷重修、敬处修。谓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亦不憍慢。

[3] 赊伽罗国:即僧伽罗(梵语名Simhaladvipa),是斯里兰卡古代名称,又称狮子国、师子国、师子洲。宋代之后,称呼它为细兰。明朝时称锡兰。

[4] 五热:拼音wǔ rè,古代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

[5] 融【大】,镕【宋】【元】【明】

[6] 反【大】,㤆【宋】【元】

[7] 鏊:拼音ào,一种铁制的烙饼的炊具,平面圆形,中间稍凸。

[8] 褐:拼音hè,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

[9] 炙【大】,心【宋】【元】【明】

[10] 暴:拼音bào,〈动〉糟蹋,损害。

[11] 林【大】,材【宋】【元】【明】

[12] 补:拼音bǔ,〈动〉济助。

[13] 逐【大】,逮【宋】【元】【明】

[14] 辞穷理屈:拼音cí qióng lǐ qū,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15] 报:拼音bào,回答:报答。

[16] 测【大】,恻【宋】【元】

[17] 智【大】,者【宋】【元】【明】

[18] 佛涅槃处:即指“拘尸那揭罗”,又称拘尸那竭城,意思是茅城,位于现今印度卡西亚(Kasia)村,是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末罗国的都城。因释迦牟尼在此间涅槃,也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

[19] 敷演:拼音fū yǎn,陈述而加以发挥。

[20] 结:拼音jié,结有九种。九结谓:1.爱结(贪爱)。2.恚结(瞋恚)。3.慢结(憍慢)。4.痴结(不了解事理的无明)。5.疑结(疑惑三宝)。6.见结(身见、边见、邪见之三)。7.取结(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二种之取着)。8.悭结(悭惜自己的身命财宝)。9.嫉结(嫉妒他人荣富)。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