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46

第一百四十六课


譬如,䵃麦[1]、芝麻与稻谷等,由因法的不同差别中,方可认许有果法的不同差异。依此类推即可得出,众生导师诸佛如来等的不可思议性(亦)是完全可以应允的。

如颂曰:

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Even in this world among excellent things Some are seen to be most excellent. Thus realize that certainly also Inconceivable power exists.

【词汇释难】

从胜出最胜:从最殊胜的能生因中,可以生长出最殊胜的果法。

龙树菩萨在《圣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中云:

不可思福中,出生佛妙相,

大乘圣教说,大王如实听!

【释文】譬如,在诸种姓中最殊胜者可谓是婆罗门种姓;在诸生处中最殊胜者堪称为是有顶天[2];在众山中最殊妙者当算是须弥山王;众君主中最殊胜者堪称是转轮圣王。如喻所比,在众智慧中最为殊胜而精妙绝伦者即是智周万物的一切智智。由见有种种圆满诸法的殊胜阶次后,在此也可以得知必有其超群绝伦者的存在性。那些善加耕耘植种其因者,必然能丰产与因法相称的殊胜妙果,这是连那些愚夫异生等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以菩萨们最为广大而殊胜的福德(资粮),以及无分别的智慧(资粮)的因,来获取与因法相符相称如来人天导师佛陀之不可思议的诸功德等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如彼,因为比丘被赐百罐食油喻。

<因为比丘被赐百罐食油喻>

某位多闻圣弟子比丘,曾向一位贫寒人家借宿。贫人向比丘供养了涂足用的食油,并为比丘布设卧具等。随后不久,当地的聚落主得知那位比丘途经此地,便躬自去拜访那位比丘。

那位聚落主很是恭敬地向比丘请示道:“请指示弟子当作何事!”

比丘指示说:“请赐授一百罐食油于我曾经寄宿一宿的主人家。”

聚落主也遵命照搬了此事。所以说在此世间的确是可以见到很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胜中自有更胜者的事实。以此比量推理亦能证知定有某种不可思议殊胜威力的存在。

即说偈曰:

本非现量境,亦以现量知,

莫说定非有,以胜测胜故。

【释义】菩萨由发菩提心始,于三无数劫中积集无边无际的福德智慧资粮,由此完全可以推知,其菩萨行的果——佛果一定会是遍智,这是一种无欺规律。一般世间凡夫也可现见,从胜因即能出生胜果,或者说世间万事万物中,殊胜之中有最殊胜之法。比如从人的种姓而言,最殊胜者有乐于寂静善法的婆罗门,六道之安乐生处中有最殊胜的有顶天,众多高山中有最高的须弥山王,贤善君王中最胜的为金轮圣王;同样,于众多修习善法的正士中,最殊胜者是遍智如来。如来于因地中,以三无数劫修广大菩萨行,积集了不可思议的福德智慧资粮,由此胜因即能生出殊胜的遍智果。菩萨于初地时,能于刹那任运见百佛刹,知过去百劫与未来百劫之事,同时思择百种法门等具十二类功德;而至二地时,菩萨功德增上为千数,至三地时,增上为十万数……如是层层增上,至佛位时,智慧功德最为圆满,成为一切智智,智慧无碍遍照一切所知法。依此推理,即能决定了知菩萨行的圆满果位是遍智。

有些外道说:佛陀(有法)非遍智(立宗),是士夫故(因),如趋入各道之人(喻)。这种推理不能成立,以因明推理观察,其诤依有法(佛陀)与所立法(非遍智)是一体还是异体?若是一体,则不能成立所诤事与所立法,因二者一体,就像瓶子不能成为瓶子的差别法,也即不能说瓶子不是瓶子。若有法与立宗二者异体,那也不合道理,因二者是不同异体法,就像瓶子与柱子,如果推证瓶子非柱子,这种说法毫无意义。从另一方法观察,外道以“是士夫故”的因,想成立其立宗,那么非遍智与士夫是一体还是异体呢?是一体即不能成立为因;是异体,则宗与因毫无关系,如是也无法成立其推理。再以同等理破析,按外道宗所言推理,我们也可回击:汝吠陀宗所立声为常有是非量,以声故,如疯狂者之声。因为外道在前面所立“佛陀非遍智”之推理,没有分开总体与别体,于此也以同等理回驳,以破坏其“声为常”之宗。再举一例,也可说:汝等外道非婆罗门,有手故,如捕鱼人。如果外道不承认这种推理,那么其“佛陀非遍智,是士夫故”,自然也不能成立。如是错误的逻辑推理,存在于许多人的相续中,诸对上师三宝疑惑不生信心者,往往是以这类似是而非的推理所致。因此诸人应力察相续中的谬误,而反复思维这些妙法,以因明推理建立从胜出最胜,佛陀是遍智,三宝是究竟皈依处等信心。

譬如说,昔日有一比丘到某地去看自己的上师,途中住宿于一贫穷的施主家,当时那位施主虔诚地将家中唯一的一瓶酥油供养,涂抹于比丘脚上(按古印度习惯,比丘外出皆是赤脚,脚掌皮肤容易开裂受伤等,故有以油敷足的习惯)。第二天,本地国王知道了这位比丘的到来,对他生起信心而想供养,比丘即吩咐国王以一百瓶香油送给了那位施主。施主以诚心供养一瓶油的福德,即产生了得到一百瓶油的现世果报,更况大菩萨有三无数劫的大福慧资粮,以此有何理由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如来遍智力之果呢?或者可理解,穷人与国王都要恭敬比丘,可见比丘的殊胜;而比丘也要恭敬比自己更为殊胜的上师,其上师也有其供养顶礼处,如是有一层层福德更为殊胜者,最顶点之胜者即是佛陀。

月称菩萨言:

本非现量境,亦以现量知,

不应说无此,胜中最胜故。

佛陀是遍智,本来不是一般人的现量境,然而仍可以用现量来成立,所以不应说无有胜中最胜处的遍智佛陀。

从最殊胜的因法中能生出最殊胜的果法,是世人众所周知的自然规律。下面就给诸位善知识分享一则所缘殊胜的福田植种善根,而报得不可思议殊胜妙果的佛经公案为说明“从胜出最胜”的事实。

《百业经》云:

[农夫供佛,土地变金。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郊祗陀园附近有一位贫穷的农夫,他的田地在祗陀园附近不远的地方。这位勤劳的农夫每天都是早早地起来,准备犁锄[3]等种庄稼的工具,然后去田里做农活。因田地离家远,所以,中午他妻子就把午饭送到田里一起吃。他们能经常见到佛陀及僧众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来回的情景。每次见到时,他都心中数数欢喜,赞叹不已:“不可思议!佛陀如此庄严!僧众如此之多,个个威仪具足!”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

一次,农夫夫妇互相说:“我们前世肯定没造什么善业,才致于今生福报很薄,又这么贫穷,若再不供养布施,那来世我们会更可怜,更造业,怎么办好呢?”

想了想,农夫对妻子说:“贤妻!我们家中有没有可以作布施供养的物品?”

妻子说:“家里虽然没有太多的供品,但供养不在于供品的多少,只要心清净,即使对世尊做个小小的供养,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为了今世与来世不再受贫穷之报,我们应该好好地对世尊做供养。”

农夫高兴地说:“那可以,您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这么商定后,妻子回去准备了家中最精美的饮食。第二天早上,将备好的饮食全部拿到田野去,在那里一直恭候着佛陀来应供。

佛陀具足种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的。世尊已经观察到农夫该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就著衣持钵前来化缘[4]

农夫夫妻俩看见世尊远远地走来,就欣喜不已,身不由己地跑上前,亲近世尊,并祈求道:“世尊能否能接受我们的供养?”世尊默许了。他们请世尊入座,亲手供养甘美的饮食,供养圆满后,世尊观察他们的根基,给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之后世尊就返回祗陀园了。他们俩夫妇当下就在田地里发愿:“以此供养世尊的善根,愿我们从此不再受贫穷之苦,愿我们的田地庄稼全变成黄金!”

刚发愿毕,以其清净心供养之功德力和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他田地里的庄稼全变成了黄金,夫妻二人欣喜若狂,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贤慧的妻子对农夫说:“现在,地里全变成了黄金的愿,果真实现了,这固然是很好,但我们应该先得到萨迦国王[5]的开许,否则,我们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些黄金。您先去宫中禀告国王,并献给国王一份黄金,这样比较好通融。”

于是农夫就去了宫中,将田地变成了黄金的事实禀告了国王,并说:“现在,我们的田地全变成了黄金,这就供养国王一份,请国王笑纳。”

听了这话,国王有点不相信,心想:这个农夫可能精神有问题,但仔细观察他,又是个正常人,就半信半疑地问农夫:“真有这样的事吗?”

农夫说:“确实是事实,若不相信,那就请陛下亲自去看一下。”

国王就专门派人去观察一下真假,可所派的这个人怎么也看不到黄金,只看到一般的田地庄稼,他回禀国王:“我没见到什么黄金!”但农夫又祈求:“国王陛下,请您最好亲自去看一下,在我们的眼前,田地确确实实已变成了黄金,与市上流通的黄金一样。”对世尊很具信心的萨迦国王想了想,问农夫:“你是造了极大的福报,还是遇到了很殊胜的福田?”农夫说:“我是遇上了殊胜的福田。”国王才觉得可信。就随农夫去田地里,亲自去观察确实是真的。农夫就献给国王一块,国王拿着黄金仔细看了看,诚觉稀有,便问:“你能现前这样的福报,究竟是怎样的因缘?”农夫如实地回答说:“是中午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至诚发愿而得到的。”明达的萨迦国王听了,告诉农夫:“不必担心,这都是你自己供养发愿的功德力所得的福报,你自己有权享用,不过,我希望你能上供下施,这个很重要。”(译者:由此大家要知道对上师三宝以清净心供养少少的食物,其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农夫心想:国王所说的,颇有道理。现在的富裕全是世尊加持而来的,我应该报佛恩——上供下施。于是,他就在三个月中以饮食供养佛陀及僧众,并以其它的物品供养他们。世尊为他传了法,闻法后,他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6],证得了预流果位。尔后,他于世尊前祈求出家,出家后,他守持清净的比丘戒,勇猛精进,摧毁了三界烦恼,证得了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农夫的田地变成了黄金?最后,他又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唯愿为说,吾等欲闻。”

世尊告曰:“这是他前世和今世的两种因缘。前世的因缘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他是一位婆罗门的儿子,长大后出家了,临终时他发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愿我来世在释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证得罗汉果。以此往昔的愿力今已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这是前世的愿力。现世的因缘是他作农夫时,平时见到我时数数心生欢喜,并以清净心对我供养,以他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和我的加持力,使他的田地变成了黄金。”世尊如是言。]


[1] 䵃麦:拼音kuàng mài,大麦的一种。芒长,实熟时种子与稃壳分离,易脱落。种子供食用,亦作饲料。也称裸大麦、青稞。

[2] 有顶天:即非有想非无想处天。也称作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天、有顶天(梵语:भवाग्र,罗马化:Bhava-agra,所谓三有之世界的顶端),三界之中无色界的最高处,亦是三界的最高处。

[3] 犁锄:拼音lí chú,1.亦作“犁锄”。亦作“犂鉏”。 2.农具。犁和锄。 3.借指耕作。

[4] 化缘:拼音huàyuán,和尚、尼姑或道士向人求取馈赠。

[5] 萨迦国王:即波斯匿王。又作“胜光王”,“胜军王”等。

[6] 二十个萨迦耶见:《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我非是色色非我,色中无我我无色,

当知四相通诸蕴,是为二十种我见。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