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48

第一百四十八课


第六品

《中观四百颂·明断烦恼方便品》

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 一、正释品文;二、标称品名。

一(正释品文)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及烦恼;二、明断烦恼的方便。

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及烦恼:

问曰:复次,如前所述诸菩萨众精通于(如何修集)最殊胜的功德福藏,作为众生唯一亲的菩萨们要慎重明鉴,轮回是生起一切诸衰败的渊源之处。为佐助有情断彼生死相续的轮回,而当精勤不懈。要彼生死轮回不复更生,既要根除其因,而使其永尽无余。生死之因,即是诸惑结使及众(有漏)业。是故理当教诫诸所化弟子,摧伏是诸业惑结使。

既然如此,(世尊)为何还要开许沙门释子享用种种经堂庙宇、甘美饮食与完好无损的法服资具等耶?比如,开许比丘僧可居止在极其优美可意,地基用种类繁多的地砖所铺设庄严的大经堂。墙壁又是用各种赏心悦目的颜料涂刷,加有宽敞透明的窗牖。无诸蚊虻噆肤,毒虫蚖蛇咬刺。还开许享用,用质地细腻滑柔布料制成的高档卧具与极度柔软的木棉厚枕所铺设而成的舒适且优雅的眠寐床座。如是在饮食方面,也开许食用美味鲜嫩的百味佳肴,诚如:肉、奶酪、奶汁、融酥、石蜜等各种天馔美食悉皆可以享用。甚至还开许可用价值上几十万金的法衣。由于这些都是滋生安隐快乐的同品顺缘,成就安乐即是开启了助长贪心的根本。是故首先理当舍离病因方可得以疗治沉疴,所以说修行就得像是那些裸形外道的行人一样,多从劳神苦体的苦行入道。谨遵所教而如理奉行,他们虽然遭受风吹日曝,严寒酷暑的摧残,还要身涂泥垢,蓬头乱发忍受强烈的苦楚去修行,这岂非才是名副其实的苦行者耶?

答曰:

由乐增长贪,由苦增长嗔,
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
If desire increases through pleasure And anger increases through pain, Why are those with pleasure not ascetics? Why are the ascetics those with pain?

【词汇释难】

贪:贪著三界有漏诸蕴,生起轮回众苦为业。佛书译作贪、欲、爱和爱染等。

嗔:亦作嗔恨。心生忿怒,图谋捶打伤害之心。佛书所说二十随眠烦恼之一。

苦行:又作耐苦。能忍受种种难忍之苦的修行。佛书作苦行。

【释文】若谓安乐是增长贪欲的因,所以计执断舍享受安乐的对境即是最好的修行。可是痛苦也会增长嗔恚的原故,完全断舍遭受痛苦的对境难道不也是极佳的修行吗?因此尔等究竟有何道理可以证实享乐者非是苦行人,而受苦者却又是苦行人了呢?能够堪忍烦恼的逼迫方可称名是苦行者,然而(享乐与受苦)此二者皆悉遭受贪欲火与嗔恚火的炽热逼恼故,岂能将其中一者说为是苦行而另外一者却说成是非苦行呢?再说由增益可爱与不可爱等众相所滋生的贪欲与嗔恚等,也并非仅仅是去受用一下能生苦乐的对境即能生起。否则,会堕入离欲人也会生起彼贪欲的负处故。所说抖擞德[1]与菲薄资具的修行中,就曾遮止了行者享用丰盛的受用资具等,这怎么可能是为了要让沙门释子众增长贪欲而宣说的呢?开许那些嗔心偏重的行人去享用各种经堂庙宇,丰美饮食,完好无损的法衣法服等怎么可能助长其嗔恚心的生起呢?所以完全可以说,唯独只有沙门释子方才堪称为是苦行者了。像离欲人一样,对于那些贪欲深重的行人,也可以使用种种方便,令其趣入离欲断贪的修行之要。然而是诸外道人辈,则追随那些盲冥痴人所开创的路径修行,使其时常遭值烦恼酷热的逼迫之故,并非是真正的苦行者。如彼,压榨甘蔗喻。

<压榨甘蔗喻>

譬如,在压榨甘蔗时,即能获取蔗汁、蔗条、蔗糖泡、石蜜、蔗糖粉等诸多甜蜜的东西。如喻所比,释子修行者由于不去增益可爱与不可爱等相的原故,完全可以摧灭贪欲等诸烦恼。在现法的今生及来生的后世当中,悉可获得种种差别的安乐。而(一向)注重苦行的(外道)行人则并非如是。

即说偈曰:

谁具智慧人,能忍贪欲火,

真实苦行者,爱境火已息。

外苦内愚冥,实则非苦行,

否则众禽兽,岂非皆苦行?

非法及非理,二因俱能证,

彼等非苦行,如彼寒与热,

不得一时俱。若许谓定量,

法及与非法,恼者皆同许,

圣智若谓法,知非圣非法。

【释义】外道所谓的苦行,实非能断除业和烦恼的正法,因而内道修行人不应依止。若依苦行外道所说,身体接受住房、衣食等资具受用,即为享受安乐,会增长贪欲,为断贪欲烦恼应远离这些乐因;那么同样道理,身体上的苦受,实际上是增长嗔恚的因,比如说身体被他人撞痛了,你会立刻由此而对他生嗔怒责怪,没有穿没有吃感受冷冻饥饿时,人们即会对有吃有穿者生起嫉妒恼怒等等,因而苦受也是增长烦恼的因,理应以乐受解除。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说只有苦受是断除业和烦恼之因,而乐受非苦行不是断除业烦恼之因呢?外道认为断除业烦恼应依苦行,又说身体乐受非苦行,而乐受却是苦恼嗔恚的对治,若不许此为断烦恼之苦行,那么苦受依何理由成立是苦行呢?如是观察,即能推翻外道的观点。应知在内道中,能摧灭烦恼之正法即名苦行,而且必须注重依止内相续中的正见,并非仅依外表行为逼迫身心五蕴,由此可见,外道逼迫身体的行为其实并非苦行。世尊为了遮止修行人的贪欲,而授予了十二头陀苦行的息贪方便助缘,为了遮止嗔恼炽盛的修行人生嗔恚,即授予良好的饮食、法衣等安乐资具,依外境助缘方便辅助修行者息灭嗔恼。在此必须注意,历代高僧大德们皆赞叹依各种苦行而修正法,是为了迅速消除相续中的烦恼罪障,而依外境方便为助缘磨砺自心智慧使之明利,因自心智慧是断业惑之正因,若内心不能依止殊胜的无我智慧,外表行为再艰苦,也非内道所承认的苦行。

譬如说,通过压榨甘蔗才能得到甜美的蔗糖;同样,欲要除去业和烦恼,获得甜美的解脱安乐,也需要依靠正确方法,修炼业惑皮壳所遮盖的自心智慧,才能真正从中得到正见智慧,获得自在安乐。

月称菩萨言:

外苦内愚痴,苦行非真实,

否则禽兽等,何不成苦行?

    诸修行人当依如是殊胜教言,而明了修习断烦恼的方便,是必须依止方便智慧双运正道,切勿误入如禽兽之苦行外道歧途。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云:

“烦恼因者,谓六种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诸烦恼。所依故者,谓由随眠起诸烦恼;所缘故者,谓顺烦恼境界现前;亲近故者,谓由随学不善丈夫;邪教故者,谓由闻非正法;数习故者,谓由先殖数习力势;作意故者,谓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诸烦恼生。”

劳神苦体的苦行,是无法调伏内心的三毒烦恼的,世尊佛陀从不赞成,修行人要行持极端而众苦加身,来断除业惑。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世尊在尼连禅河边的六年苦行都是为了给外道人说明,劳神苦体的苦行是根本无法断除烦恼故,才示现了六年的苦修。马鸣菩萨亦秉持这种观点。

诚如《大庄严论经》所云:

[复次,依邪道者得众苦患,修正道者增长信心及以名称,有智之人应观邪正。

我昔曾闻,有一人于行路侧作小苦行,若有人时卧棘刺上,若无人时别居余处。有人见已而语之言:“汝今亦可徐卧刺上,何必纵体伤毁甚多?”此人闻已深生瞋忿,放身纵体投棘刺上,转剧于前。时有一优婆塞在其傍立,是苦行者见已自摆,转复增剧。优婆塞即语之言:“汝于前者但以小刺[2],今复乃用瞋恚之棘而以自刺。先所刺者伤毁甚浅,贪瞋之刺乃为深利[3]。卧棘刺者苦止一世,贪瞋刺苦及无量身,以刺刺身此疮易灭,贪瞋刺疮历劫不差,是故宜速除深毒刺。”

即说偈言:

                 “汝今应勤拔,心中深毒刺,

宜以利智刀,割断贪瞋棘。

贪瞋深着人,世世不可祛[4]

愚小诸邪见,不识正真道。

苦身卧棘刺,以苦欲离苦,

人见卧棘刺,无不远逃避。

 唯汝[5]于斯苦,抱持不放舍,

我见如此事,乃知有邪正。

是故重自归,十力之世尊,

大悲拔众苦,开示正道者,

涉彼邪径众,导以八正道[6]

外道邪见等,为苦所欺诳[7]

极为信着苦,流转无穷已。

诸有智慧者,见此倍增信,

外道甚愚惑,苦[8]尽得解脱。

出世大仙说,众具悉备足,

得修八正道,修道故解脱。

以是故当知,安乐获解脱,

非如汝外道,受苦得涅槃。

 依心[9]故造作,善恶等诸业,

 汝当伏心意,何故横[10]苦身?

身为众结使,妄修种种苦,

是苦[11]修道者,地狱应是道。

然此地狱中,斩截及粪屎,

炽然烧炙等,具受众苦毒。

彼虽受诸苦,不得名苦行,

 智慧祛[12]三业,垢秽皆消除。

释迦文佛教,教诸一切人,

应求天甘露,又宣说止观,

亦庄饰智慧,是名真苦行。

何用徒劳身?造作无益苦,

此苦甚长远,深广无崖限。

譬如有恶子,不得其孝养,

  但作诸罪累,由彼受众苦。”

是时彼外道,而作如是言:

“诸仙修苦行,亦复得生天。”

优婆塞说偈,而答于彼言:

                 “诸仙生天上,非因卧棘刺,

由施戒实语,而得生天上,

汝虽作苦行,都无有利益。

犹如春农夫,不下于种子,

至秋无果实,而可得收获。

 汝等亦如是,不种善根子[13]

 但修诸苦行[14],毕竟无所获。

夫欲修道者,当资于此身,

以美味饮食,充足于躯命。

气力既充溢[15],能修戒定慧,

断食甚饥渴,身心俱扰恼。

不令心专定,云何获圣果?

 虽复食肴膳,不贪著美味,

但为戒实语,施忍及禅定,

 斯[16]等为种子,能获善果报。

身虽受饥渴,而心望[17]美味,

 因时尚不甘,况当[18]获美果?

若有残害心,使他生畏怖;

若除残害心,能施无畏者,

是则名行法。若复生残害,

称之为非法。美味充足者,

终无害他意,以无害心故,

无有损于彼,设起大慈心,

 然得大善[19]果。汝虽行自饿,

  饥渴而睡眠,亦复无益事。”

  外道作是言:“如汝起慈心,

不必能利益,而得大果报。

自饿而睡眠,其事亦如是,

  虽无益于彼,亦得善果报。”

  优婆塞答言:“慈心除瞋害,

以除瞋害故,能获善果报。

汝法作苦行,增长于瞋故,

便起身口恶,云何得善果?

慈心则不尔,若起慈心时,

能除灭瞋害;以无瞋害故,

则起身口善。无益而苦行,

云何同慈善?譬如师子吼,

诸兽无在前;如来无碍辩,

其事亦如是,一切诸外道,

无敢抗对者。说法摧外道,

   默然无詶答。”]


[1] 抖擞德:即指头陀行。

[2] 刺【CB】,剌【大】

[3] 利【大】,刺【宋】【元】【明】

[4] 祛【CB】【丽-CB】,袪【大】祛:拼音qū,1、除去,驱逐。

[5] 唯汝【大】,汝唯【宋】【元】【明】

[6] 八正道:

  1.正见:二地以上后得位中世间清净无分别慧,能信此即依于无分别智之现见法界的肯定支。八圣道之一。

  2.正思维:深入思维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譬喻、论议十二分经所说谛理。八圣道之一。

  3.正语:正确解答辨难质疑无有谬误,能信此是清净智慧。八圣道之一。

  4.正业:能断除杀生等诸不善业,完全不犯,能信此即戒律清净。八圣道之一。

  5.正命:能令诈现威仪、谄媚奉承、旁敲侧击、巧取讹索、赠微博厚等身语业邪命之行转清净道。八圣道之一。

  6.正精进:为求除治所知障或修所断烦恼,长期不厌努力修习。八圣道之一。

  7.正念:不忘止,念及平等舍一切道理,故能除治修止修观一切障蔽。八圣道之一。

  8.正定:为求引发神通等殊胜功德,排除障碍而修习的禅定。八圣道之一。

[7] 欺诳:拼音qī kuáng,欺骗迷惑。

[8] 苦【大】*,若【宋】*【元】*【明】*

[9] 心【大】,止【宋】【元】【明】

[10] 横:拼音hèng,意外的,不寻常的。

[11] 苦【大】*,若【宋】*【元】*【明】*

[12] 祛【CB】【丽-CB】,袪【大】

[13] 子【大】,行【宋】【元】【明】

[14] 但修诸苦行【大】,〔-〕【宋】【元】【明】

[15] 充溢:拼音chōng yì,充满洋溢。

[16] 斯:拼音sī,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17] 望:拼音wàng,希图,盼:期望。欲望。喜出望外。

[18] 当【大】,复【宋】【元】【明】

[19] 善【大】,美【宋】【元】【明】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