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50

第一百五十课


二、须断三毒的理由:

问曰:若作是念:“既然有对治贪、嗔、痴等诸烦恼的方便,又何须断除它们呢?”

答曰:因为是诸结使是众苦的溯源故耳。

颂曰:

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
无知故愚痴,由彼不达彼。
Desire is painful because of not getting, Anger is painful through lack of might, And confusion through not understanding. Because of this, these are not recognized.

【词汇释难】

不会:指不相会或不会遇,得不到的意思。

贪苦:得不到有所贪执的法而引生的痛苦,即求不得苦。

嗔苦:无力克敌制胜所生的痛苦,即不欲临苦。

愚痴:不知微细空无我妙理,由愚迷所引生的痛苦。

由彼不达彼:第一个“彼”是指彼等贪、嗔、痴三毒苦因,第二个“彼”是指由贪、嗔、痴烦恼所生的彼等苦果。

【释文】此中“贪苦”者,即是由于得不到所贪法,即无法获得极其贪执的对境而发生的痛苦;“嗔苦”者,即孤立无助故不能克敌制胜而心生苦恼;“痴苦”者,即不能(如理)彻知微细的事实真相而心生痛苦。由此可见,由烦恼所生的苦痛皆为事出有因。由于被彼等(贪、嗔、痴)所威慑,而不达彼(贪、嗔、痴等烦恼为苦性)者,可谓是苦中之极品也。是故当知,倘若仍随烦恼放任自流,只能变得变本加厉[1],雪上加霜[2],像是遭值手握利器蠢蠢欲动杀机的怨仇一样,应当即时舍离(烦恼)。如彼,思求王妃喻。

<思求王妃喻>

某甲一贫如洗的乞儿,曾一度朝思暮想地惦记着一位声势赫奕大国王身边的嫔妃。国王的嫔妃女眷一般都是戒备森严,被护卫得非常严密。乞儿因为得不到王妃的红颜美貌,备尝了欲火中烧的痛苦。随后他又作是念想:“为何要如此重兵把守王妃耶?”他便气急败坏地对国王心生嗔恚。然而自己却又是一介连国王的一根汗毛都动弹不得,孤立无助无力摧伏(自己)情敌的可怜人,由此使他尝足了从嗔心所生的种种痛苦。被贪嗔所障蔽的人,愚痴也会水涨船高而随之增长,此亦因为一无所知故,注定也会饱尝由彼(愚痴)所生的痛苦。由彼(乞儿)遭受彼等(烦恼)的障蔽故,无法了达彼等(烦恼即是痛苦)。如喻所比,源于此贪等(诸烦恼)也就如此发生了诸痛苦。

即说偈曰:

 缘悭命蹇[3]故,不得自所求,

是人岂能有,过此更大苦?

【释义】贪等三毒虽有对治方便,可令彼等暂时不现行,但是仍需进一步努力,以彻断其根,因三毒只要存在,即会引生诸多苦恼。其中贪欲所生苦,即是有情贪求某种悦意境,不管是有情或器物,如果得不到满足,即会生起求不得的痛苦;而贪欲本身有永不满足的特性,故有贪欲者,这种欲壑难填[4]的痛苦即无止息之时。再说嗔苦,其来源是因厌恶某对境,自己想摧伏远离它,却又得不到力量帮助以达到目标,因而生起不堪忍受的苦恼。然后痴苦,即是由愚痴不知正理而引生的烦恼痛苦。本来一切法之名言本性为无常、不净、苦、无我,胜义中为离戏大空,由于愚痴无明,有情不知其实相,因此生起贪执、嗔恨、嫉妒等烦恼,引生种种痛苦。而且由于愚痴的障蔽,凡夫有情无法了达贪、嗔、痴烦恼是痛苦的真相,无由认识诸法本面而息灭痛苦。

譬如说,昔日有穷人偶然见到了美艳的王妃,即生起猛烈的贪欲,然而其贪求无法实现,这位穷人由是而饱受了贪求不得的苦恼;在漫长的求不得过程中,他经常觉得自己孤苦无援,无法达到目标,由此常常大发憎恨,恨天怨地,饱受嗔恨苦恼;他想求得王妃的贪念,实际上也是以愚痴无知而起,而且因愚痴障蔽,这位穷人始终不知贪求王妃是愚昧之举,也不知此是引生痛苦之举。因此可见,如有三毒存在,痛苦即无由止息。

月称菩萨言:

因自无缘分,一生求不得,

此人再无有,更大苦恼矣!

故当思维贪等三毒过患而生起彻断之决心。

愚痴无闻的婴愚异生与多闻博学的圣弟子众,在面对身心的痛苦时,凡夫人不但要感受身体层面的痛苦,同时还要饱尝由心灵层面诸烦恼的折损。然而多闻圣弟子众,则仅仅感受一些身体层面的微弱痛楚之外,没有心灵层面由众烦恼所逼迫的痛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的痛苦,大多都来源于负面的情绪即贪、嗔、痴三毒烦恼所引生的折磨。所以作为修行人,就得想法设法斩断自心相续中的诸结使,令自己在面对事物时,就应该像明朝时的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的境界来笑看人生。世尊在《杂阿含经》中就对凡圣二人看待痛苦的不同见地也作了详细地说明。

《杂阿含经·杂因诵品》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惟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苦痛逼迫,乃至夺命,忧愁啼哭,称怨号呼。”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

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闻。

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

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凡愚无智,一旦被三毒所缚,就会采取很多极端不齿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不能了结问题,反而还会给自己及他人都造成不可估量痛苦。

诚如《法句譬喻经·爱欲品》所云:

[昔佛在舍卫精舍为天人龙鬼[5]说法。时世有大[6]长者,财富无数[7],有一息[8]男年十二三。父母命终,其儿年小未知生活理家之事,泮散[9]财物数年[10]便尽,久后行乞由[11]不自供。其父有亲友长者大富无数,一[12]日见之问其委曲,长者愍念将归经纪[13],以女配之,给与奴婢车马,资财无数,更作屋宅成立门户。为人懒[14]惰,无有计校[15]不能生活,坐散财尽日更饥困。长者以其女故更与资财,故复如前遂至贫乏。长者数饷[16],用之无道,念叵成就,欲夺其妇更嫁与人,宗家共议。

女窃闻之还语其夫[17]:“我家群强势能夺卿,以卿不能生活故,卿当云何欲作何计也[18]?”

其夫闻妇言惭愧自念:“是吾薄福[19]生失覆盖,不习家计生活之法,今当失妇乞匃[20]如故。恩爱已[21]行贪欲情[22]著,今当生别情岂可胜?”

思惟反复便兴[23]恶念,将[24]妇入房,今欲与汝共死一处,即便剌[25]妇还自刺[26]害,夫妇俱死。奴婢惊走往告长者,长者大小惊来看[27]视,见其已然[28],棺殓[29]遣送如国常法。长者大小忧愁念女不去,须臾闻佛在世教化说法,见者欢喜忘[30]忧除患,将家大小往到佛所,为佛作礼却坐一面。

佛问长者:“为所从来?何以不乐忧愁之色?”

长者白[31]言:“居门不德,前嫁一女,值遇[32]愚夫不能生活,欲夺其妇便杀妇及身,共死[33]如此。遣送适还[34]过觐[35]世尊。”

佛告长者:“贪欲[36]瞋恚世之常病,愚痴无智患害之门,三界[37]五道[38]由此堕渊,展转生死[39]无央数劫,受苦万端由[40]尚不悔,岂况愚人能得识此?贪欲之毒灭身灭族,害及众生何况夫妇?”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愚以贪自缚,不求度彼岸,

 贪为财爱故[41],害人亦自害。

爱欲意为田,婬怒痴为种,

  故施度世者,得福[42]无有量。

    伴少而货多,商人怵[43][44]惧,

      嗜欲贼害命,故慧不贪欲。”

尔时长者闻佛说偈,欣然欢喜忘忧除患,即于座上一切[45]大小及诸听者,破二十亿恶,得须陀洹道。]


[1] 变本加厉:拼音biàn běn jiā lì,本意谓比原来更加发展。后谓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错误)

[2] 雪上加霜:拼音xuě shàng jiā shuāng,再次遭难而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3] 缘悭命蹇:拼音yuán qiān mìng jiǎn,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4] 欲壑难填:拼音yù huò nán tián,形容人的欲望有如深谷,永难满足。

[5] 龙鬼【大】,鬼龙【宋】【元】【明】

[6] 大【大】*,〔-〕【圣】*

[7] 数【大】,量【圣】

[8] 息:拼音xī,儿女:子息。

[9] 泮散【大】,费【圣】,费散【宋】【元】【明】泮:拼音pàn,散,解:泮涣(融解,分散)。

[10] 年【大】,年之中【圣】

[11] 由【大】*,犹【宋】*【元】*【明】*

[12] 一【大】,日【圣】

[13] 纪【大】,给【圣】

[14] 懒【大】,嬾【圣】

[15] 计校:拼音jì jiào,意思是计议、谋划、商量。

[16] 饷:拼音xiǎng,〈动〉赠送。

[17] 夫【大】,夭【宋】

[18] 也【大】*,〔-〕【圣】*

[19] 薄福【大】,罪积【圣】

[20] 匃【大】,行【圣】

[21] 已【大】*,以【圣】*

[22] 欲情【大】,情以【圣】

[23] 兴【大】,生【圣】

[24] 将:拼音jiāng,〈动〉带领,扶助:将雏。扶将。将军。

[25] 剌:拼音lá,〈动〉割开;划开 [slit;cut]。如:手剌破了。

[26] 刺【CB】,剌【大】

[27] 来看【大】,惧来【宋】【元】【明】

[28] 然【大】,杀【宋】【元】【明】

[29] 殓【大】*,𣫍【圣】*棺殓:拼音guān liàn,意思是以棺木收殓死者。

[30] 忘【CB】【丽-CB】,妄【大】

[31] 白【大】,白佛【圣】

[32] 遇【大】,此【宋】

[33] 死【大】,死一处【宋】【元】【明】

[34] 还【大】,还追愍痛毒情不能已【元】【明】

[35] 觐:拼音jìn,〈动〉进见,访谒。

[36] 欲【大】,媱【宋】【元】【明】

[37] 三界:拼音sān jiè,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38] 五道:拼音wǔ dào,佛教用语。称天、人、地狱、畜生、饿鬼为“五道”。

[39] 生死:拼音shēng sǐ,即指生生死死的轮回。

[40] 由【大】*,犹【宋】*【元】*【明】*

[41] 故【大】,欲【宋】【元】【明】【圣】

[42] 得福【大】,福德【圣】

[43] 怵【大】,休【圣】

[44] 怵惕:拼音chù tì,恐惧警惕。

[45] 一切【大】,〔-〕【圣】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