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60

第一百六十课


二、摄受具贪行补特伽罗的方便:

问曰:既然已经阐明行持贪嗔众生的法相,那么纠治是诸烦恼的对治方便又究竟为何耶?

答曰:

佛教有贪者,衣食及住处,
一切离善妙,常依师长住。
Buddhas told those with desire That food, clothes and dwellings are all To be avoided and to remain Close to their spiritual guides.

【词汇释难】

教:教诫,教育、指导。

师长:能指导弟子是非曲直与善恶取舍等出世间法的导师。

【释文】诸佛世尊曾教诫说:“诸贪欲炽盛的行者,为了对衣服、饮食、住处等一切(资具)尽快生起离欲,断诸贪著,应当使用一些离诸善妙相的菲薄资具。”此中诸佛世尊为了对治贪欲者对经堂的执念而班宣了作阿兰若、树下住、冢间住、露地住,为了纠治行者对卧具的贪执而开演了常坐不卧、随处坐,为了对治行者对饮食的贪执而敷演了常乞食、一坐食、中后不饮浆,为了对治行者对衣服的贪执而宣说了但三衣、衣粪扫衣、持毳衣。如是诸佛世尊为了让行者断除对经堂、卧具、饮食及衣服的执念而开演制定了十二头陀行作为其对治方便。那些早已离欲的修行者也在依止是诸二十头陀行等,仅仅是为了让那些想寻求依止福田的具缘有情,断除对自我的甚深执念,令其生起清净的信乐心而依止(十二头陀行)。因为透过这种途径,可以对那些具有清净信乐的有情众生,训示敷演正法,必能令其最终趋向解脱(的彼岸)。

复次,还要让那些贪执深重的修行者,恒常依止并近住在师长的身边,因为这样使得他们时常能得到师长的亲口谏止。常身处于贤圣种姓的弟子方能轻而易举地调伏贪欲执念。非理作意(的心猿意马)也可以适当地得到正知正念辔勒[1]的约束管控故,就不敢轻易违犯清规戒律了。

嗔恚炽盛的行者,正好与此相反,要依止善妙的经堂、寂静(离诤的)阿兰若处等。

愚痴炽盛的修行人则要依止其混合式的对治方便。如彼,命婆罗门罗刹鬼所附体的人依止其污秽法来对治喻。

<命婆罗门罗刹鬼所附体的人依止其污秽法来对治喻>

譬如,一个被婆罗门罗刹鬼所执持附体的病患者,应该给他施予谷子酒等诸不清净的对治法门,即能驱遣非人婆罗门罗刹鬼舍离患者。如喻所比,贪欲者也应当要依止其不净观等对治方便来纠治贪执烦恼。

即说偈曰:

孰人依对治,即能息烦恼,

由依对治故,烦恼不得增。

【释义】对贪心炽盛的行者,佛陀及诸菩萨圣者们,在三藏中教诫过多种对治断除贪欲的方便法。特别是在律藏[2]中,佛陀制订了十二头陀行的规则,在住处、卧具、饮食、衣服等方面引导具贪行者有效地调伏贪欲烦恼。十二头陀行之中,为断除行者对华美衣服的贪爱,规定了粪扫衣、但着三衣而不用其余的衣服;为断除对食品的贪著,规定了常乞食、不作余食、一坐食、节量食(受一丸之食即止而不多接受食品);为断除对住处卧具的贪欲,规定了住阿兰若处、冢间坐、树下坐、露地坐、随处坐、常坐不卧。依如是苦行方便,行者可有效对治贪欲烦恼。此外,要断除贪欲,初学者必须长时依止具相的上师长老而住,以恒常得到策励与教授,这是修行人必须依止的根本方便助缘。否则,行者难以靠自力战胜贪等烦恼,因这些烦恼无始以来即在控制着自己,若依自力能轻易摧毁,则过去无有边际的漫长时间里,自己为何没有摧毁它们呢?而具相的师长们已降伏了贪等烦恼敌,依殊胜智慧与方便,能为弟子进行有力的加持、引导等,尤其诸出家修行人应如法长期依止师长而住,不然极有可能如同“七月姑娘”(指某地一姑娘出家七个月即还俗)一样,为烦恼所败而失去解脱机会。

譬如说,人们受到婆罗门非人的迷执危害时,如果用酒和不净物泼洒身体,非人即会被赶走,因贪著洁净的婆罗门非人,最害怕不净物。同样,具贪行者为喜好受用的贪欲烦恼魔所迷执时,如以不善妙的受用等苦行对治,即可有效地遣除。

月称菩萨言:

何人依对治,息灭诸烦恼,

如是有对治,则不增烦恼。

欲求调伏贪欲烦恼者,当尽量依止苦行与具德上师的教诫,如是则能灭除烦恼,而速得解脱。

虽然论文及释论在字面上是教行人修习十二头陀行来纠治贪欲烦恼。但这种修法比较倾向于小行人的修法服用软药纠治。而这里就给诸行人开一剂猛药即大乘行人观修缘起性空的对治法来驱遣贪等诸烦恼。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四万二千。时有菩萨名无垢藏,与九万二千诸菩萨众,恭敬围绕从空而来。

尔时,世尊即告大众:“彼诸菩萨,为遍清净行世界,普华如来,劝发来此娑婆世界,令于我所听受普入不思议法门。其诸菩萨亦当集会。”说是语已,无量无边他方此界诸菩萨众,悉来集会耆阇崛山,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尔时,无垢藏菩萨,手持七宝千叶莲华,至如来所,头面礼足,白佛言:“世尊!遍清净行世界,普华如来,以是宝华奉上世尊,致问无量:‘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作是语已,即升虚空,结跏趺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念过去久远世时,曾于普灯佛所,闻说普入不思议法门。我于尔时,即便获得八千四百亿那由他三昧,又能了知七十七万亿那由他三昧。善哉!世尊,愿垂哀愍,为诸菩萨说此法门。”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文殊师利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若诸菩萨欲学此法,应当修习诸三昧门,所谓色相三昧、声相三昧、香相三昧、味相三昧、触相三昧、意界三昧、女相三昧、男相三昧、童男相三昧、童女相三昧、天相三昧、龙相三昧、夜叉相三昧、乾闼婆相三昧、阿修罗相三昧、迦楼罗相三昧、紧那罗相三昧、摩睺罗伽相三昧、地狱相三昧、畜生相三昧、阎魔罗界三昧、贪相三昧、瞋相三昧、痴相三昧、不善法三昧、善法三昧、有为三昧、无为三昧。文殊师利!若诸菩萨于如是等一切三昧,善通达者,是则已为修学此法。

文殊师利!云何名为色相三昧?

即说颂曰:

观色如聚沫,中无有坚实,

不可执持故,是名色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声相三昧?

即说颂曰:

观声如谷响,其性不可得,

诸法亦如是,无相无差别,

了知皆寂静,是名声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香相三昧?

即说颂曰:

假令百千劫,常嗅种种香,

如海纳众流,而无有厌足。

其香若是实,则应可满足,

但有假名字,其实不可取。

以不可取故,鼻亦无所有,

了知性空寂,是名香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味相三昧?

即说颂曰:

舌根之所受,碱[3]醋等诸味,

皆从众缘生,其性无所有。

若能如是知,因缘和合起,

了此不思议,是名味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触相三昧?

即说颂曰:

触但有名字,其性不可得,

细滑等诸法,皆是从缘生。

若能知触性,因缘和合起,

毕竟无所有,是名触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意界三昧?

即说颂曰:

设集三千界,无量诸众生,

一心共思求,意界不可得。

不在于内外,亦不可聚集,

但以于假名,说有种种相。

犹如于幻化,无住无处所,

了知彼性空,是名意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女相三昧?

即说颂曰:

四大假为女,其中无所有,

凡夫迷惑心,执取以为实。

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

妄见女相故,生于染著心。

譬如幻化女,而非实女人,

无智者迷惑,便生于欲想。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无相,

此相皆寂静,是名女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男相三昧?

即说颂曰:

自谓是男子,见彼为女人,

由斯分别心,而生于欲想。

欲心本无有,心相不可得,

由妄分别故,于身起男想。

是中实无男,我说如阳焰,

知男相寂静,是名男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童男相三昧?

即说颂曰:

如树无根枝,华则不可得,

以华无有故,其果亦不生。

由无彼女人,童男亦非有,

随于分别者,假说如是名。

了知彼女人,及童男非有,

能如是观察,是童男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童女相三昧?

即说颂曰:

如断多罗树,毕竟不复生,

何有智慧人,于中求果实?

若有能了知,诸法无生者,

不应起分别,童女为能生。

又如焦谷种,其芽本不生,

女人亦复然,是童女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天相三昧?

即说颂曰:

因清净信心,及以众善业,

受诸天胜报,端正殊妙身。

珍宝诸宫殿,非由造作成,

曼陀罗妙华,亦无种植者。

如是不思议,皆因业力起,

能现种种相,犹若净琉璃。

如是殊妙身,及诸宫殿等,

皆从虚妄生,是名天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龙相三昧?

即说颂曰:

受此诸龙身,由不修于忍,

兴澍大云雨,遍满阎浮提。

不从前后际,亦不在中间,

而能生此水,复归于大海。

如是诸龙等,积习性差别,

起于种种业,业亦无有生。

一切非真实,愚者谓为有,

能如是了知,是名龙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夜叉相三昧?

即说颂曰:

是大夜叉身,从于自心起,

是中无有实,妄生于恐怖。

亦无有怖心,而生于怖畏,

观法非实故,无相无所得。

空无寂静处,现此夜叉相,

如是知虚妄,是夜叉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乾闼婆相三昧?

即说颂曰:

彼实无所趣,名言假施设,

了知趣非趣,乾闼婆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阿修罗相三昧?

即说颂曰:

修罗相所印,其相本无生,

无生故无灭,阿修罗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迦楼罗相三昧?

即说颂曰:

无身以为身,名字假施设,

名相无所有,迦楼罗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紧那罗相三昧?

即说颂曰:

法无作而作,说为紧那罗,

了知此不生,紧那罗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摩睺罗伽相三昧?

即说颂曰:

彼由于名字,随世而安立,

是中无有法,而妄起分别。

了知此分别,自性无所有,

彼相寂静故,摩睺罗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地狱相三昧?

即说颂曰:

地狱空无相,其性极清净,

是中无作者,从自分别生。

我坐道场时,了此无生相,

无相无生故,其性如虚空。

此相皆寂静,是地狱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畜生相三昧?

即说颂曰:

如云现众色,是中无有实,

能令无智人,于此生迷惑。

于彼畜生趣,而受种种身,

犹如虚空云,现于诸色像。

了知业如幻,不生迷惑心,

彼相本寂静,是畜生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阎魔罗界三昧?

即说颂曰:

造作纯黑业,及以杂业者,

流转阎罗界,受于种种苦。

实无阎罗界,亦无流转者,

自性本无生,诸苦犹如梦。

若能如是观,阎罗界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贪相三昧?

即说颂曰:

贪从分别生,分别亦非有,

无生亦无相,住处不可得。

贪性如虚空,亦无有建立,

凡夫妄分别,由斯贪染生。

法性本无染,清净如虚空,

十方遍推求,其性不可得。

不了性空故,见贪生怖畏,

无畏生畏想,于何得安乐?

譬如愚痴人,怖畏于虚空,

惊惧而驰走,避空不欲见。

虚空遍一切,于何而得离?

愚夫迷惑故,颠倒分别生。

贪本无自性,妄生厌离心,

如人欲避空,终无能脱者。

诸法性自离,犹如于涅槃,

三世一切佛,了知贪性空。

住此境界中,未曾有舍离,

于贪怖畏者,思惟求解脱。

如是贪自性,究竟常清净,

我证菩提时,了达皆平等。

若执贪为有,于彼当舍离,

由妄分别故,而言舍离贪。

此唯分别心,实无有舍离,

其性不可得,亦无有灭坏。

平等实际中,无解脱分别,

若于贪解脱,于空亦解脱。

虚空及与贪,无尽无差别,

若见差别者,我说令舍离。

贪实无有生,妄起生分别,

彼贪本性空,但有假名字。

不应以此名,而生于执著,

了贪无染故,是则毕竟空。

不由灭坏贪,而得于解脱,

贪法与佛法,平等即涅槃。

智者应当知,了贪寂静已,

入于寂静界,是名贪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瞋相三昧?

即说颂曰:

以虚妄因缘,而起于瞋恚,

无我执为我,及由粗恶声。

起猛利瞋心,犹如于恶毒,

音声及瞋恚,究竟无所有。

如钻木出火,要假众缘力,

若缘不和合,火终不得生。

是不悦意声,毕竟无所有,

知声性空故,瞋亦不复生。

瞋不在于声,亦不身中住,

因缘和合起,离缘终不生。

如因乳等缘,和合生酥酪,

瞋自性无起,因于粗恶声。

愚者不能了,热恼自烧燃,

应当如是知,究竟无所有。

瞋性本寂静,但有于假名,

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

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痴相三昧?

即说颂曰:

无明体性空,本自无生起,

是中无少法,而可说为痴。

凡夫于无痴,而妄生痴想,

于无著生著,犹若结[4]虚空。

奇哉愚痴人,不应作而作,

诸法皆非有,杂染分别生。

如欲取虚空,安置于一处,

设经千万劫,终无有积聚。

愚夫从本来,经不思议劫,

所起于痴结,而无少分增。

如彼取虚空,终无有增减,

多劫集于痴,增减亦如是。

又如于槖籥,受风无际限,

愚痴著欲乐,无有厌足时。

是痴无所有,无根无住处,

以根非有故,亦无痴可尽。

以痴无尽故,边际不可得,

是故诸众生,我不能令尽。

设我一日中,能度三千界,

所有诸众生,皆令入涅槃。

复经不思议,无量千万劫,

日日如是化,众生界不尽。

痴界众生界,是二俱无相,

彼皆如幻化,故不能令尽。

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

若分别于佛,彼则住愚痴。

痴及一切智,性皆不可得,

然彼诸众生,皆与痴平等。

众生不思议,痴亦不思议,

以不思议故,不应取分别。

如是思惟心,思量不可得,

痴亦不可量,以无边际故。

既无有边际,从何而得生?

自性无生故,相亦不可得。

了痴无有相,观佛亦复然,

应当如是知,一切法无二。

痴性本寂静,但有于假名,

我证菩提时,亦了痴平等。

能作如是观,是名痴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不善三昧?

即说颂曰:

知彼贪瞋痴,种种诸烦恼,

所有诸行相,虚妄无真实。

能如是观察,是不善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善法三昧?

即说颂曰:

汝等应当知,诸善意乐者,

心行各差别,皆同于一行。

以一出离相,了知于一切,

皆悉寂静故,是名善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有为三昧?

即说颂曰:

汝等应当知,一切有为法,

非是所造作,亦无可称量。

我了知诸行,性无有积集,

一切皆寂静,名有为三昧。

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无为三昧?

即说颂曰:

无为性寂静,于中无所著,

亦复无出离,但有假名字。

为执著众生,而说彼名字,

  能如是了知,名无为三昧。”

尔时,世尊说如是等不可思议微妙偈时,九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三万六千比丘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七十二万亿那由他诸天,及六千比丘尼,一百八十万优婆塞,二千二百优婆夷等,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 辔勒:拼音pèi lè,马的缰绳和衔勒。

[2] 律藏:拼音lǜ cáng,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3] 碱:拼音jiǎn,〈名〉盐鹵 [bittern] 北方味也。从鹵,咸声。——《说文》

[4] 结:拼音jié,指打结,在条状物上打疙瘩。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