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64

第一百六十四课


三、世规典章中说应治罚呵毁者是颠倒说

问曰:毁骂恶詈自然有过失,所以者何?因为世规典章中都主张说要治罚恶詈者之故。

答曰:

如对毁骂者,则说应治罚,
如是对赞者,何不说供养?
Just as it plainly says The abuser should be punished, Likewise why should one who speaks Pleasantly not be rewarded?

【词汇释难】

毁骂者:随便毁骂侮辱,恶语中伤他人的人。

赞者:口出软语,现笑后言,乐于咨嗟称快的人。

《入行论·智慧品》云: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

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

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

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

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

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

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

【释文】若谓在世规典章中有见说:“以嗔怒心去毁骂他人,会对别人的心灵造成损伤故,则说应治罚毁骂者。”那么述说爱语亦能善护别人的心灵故,如是对称赞者,为何不见世规典章中说要作供养耶?其理相同故,为何只说一者理当受惩罚,而对另者却不说理当受供耶?由于处事不公的原故,世规典章不堪作定量。如彼,德拉维达人[1]斗讼喻;德拉维达之大象喻。

<德拉维达人斗讼喻>

    譬如,德拉维达人彼此间只要稍起争执,就会起杀心并将对方杀掉。如是德拉维达人在对待称赞者时,却不作任何供养嘉勉。

<德拉维达之大象喻>

又譬如,在德拉维达地区,弱小无力者却经常被大象蹴踏[2]致死。然而那些力势巍巍,能抗拒大象,从大象的危害中力能自保的具力者,却又被抓捕带回皇宫。

在此被审问说:“子为何要如此欺辱大象耶?”

便下令在皇宫里处死。

即说偈曰:

以理实相同,若见罚詈者,

何不供赞者?故此非定量。

【释义】按古印度婆罗门典章与世俗法规所言,人们对毁骂侮辱自己者可以依法治罚,但这些典章是不合乎正理之世规,并不能依之而推论毁骂言词真实有损害作用。按这些规章的说法,如果毁骂者说粗恶语,应予以割舌等酷刑处罚;那么按同样道理,一个人以美妙的言词赞叹别人,以其所说言词有利益之故,也应对他大加供养奖赏。但是,世俗典章中并没有这样规定,如是偏袒不公平的法规,明显是不合理的颠倒邪说。按道理,人们既然明白赞叹言词唯是口头话语,并无真实利益可言,所以不用对赞叹者供养,那么也应知道毁骂言词也唯是无利无害的话语,实不应对它起嗔恼治罚。

譬如说,单顿地方的人们有一种习惯,凡遇到争吵说粗恶语者,即用刀剑砍杀,因此有不少人死于恶口骂人;但是,当地人对说爱语赞叹者,并无奖赏酬报的习惯。这些习惯无疑是极为恶劣的坏习俗,谩骂与赞叹是相对的事物,若反对一者,则理应接受另一者。

还有譬喻说,单顿地方还有一个传统,规定大象杀死弱者也无有过失,然后又规定有能力者应保护大象,若欺侮大象,则要判死刑。这种规定显然也是不应理的,大象杀死弱者若无罪,那么强者欺侮大象又为何有罪呢?同样,若毁骂者有罪应罚,那么赞叹者又为何不予以供养奖赏呢?

月称菩萨言:

骂者与赞者,此二皆相同,

为何选其一?故彼非定量。

由此观察,世俗典章所说非理,不应作为定量判断毁骂言词真实存在损恼作用。

    《出曜经·双要品》云:

                  [犹若[3]安明山,不为风所动,

 叡[4]人亦如是,不为毁誉动。

如彼安明山[5]峙立安固,终不为风所动,如来处世去世八法[6],不为毁誉所动。有一梵志多闻广见无事不苞[7],闻佛出世不为毁誉所动,持心如地不记好丑,往至佛所,以百种骂毁呰[8]如来,后复以百种语赞誉如来,如来心意铿然[9]不动,是故说曰:‘犹若安明山,不为风所动,叡人亦如是,不为毁誉动’也。]

作为修行人本不应该对毁骂自己的人生嗔,也不应该以他骂我还骂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因为只要你了解了一些相关毁骂他人,给自己所带来的可怕因果业报时,可能比较容易止嗔修忍。所以下面就给众贤圣弟子分享两则出自《贤愚因缘经》中说毁骂他人的因果业报缘。

《贤愚因缘经·迦毘梨百头品缘》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国竹园之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向毘舍离,到梨[10]越河所。是时河边,有五百牧牛人,五百捕鱼人。其捕鱼者,作三种网,大小不同,小者二百人挽[11],中者三百人挽,大者五百人挽。于时如来,去河不远而坐止息,及诸比丘亦皆共坐。时捕鱼人,网得一大[12]鱼,五百人挽,不能使出;复唤牧牛之[13]众,合有千人,并[14]力挽出,得一大鱼,身有百头,若干种类,驴、马、骆驼、虎、狼、猪、狗、猨猴[15]、狐狸,如斯之属。众人甚怪,竞集看之。是时世尊,告阿难曰:“彼有何事,大众皆集?汝往试看。”阿难受教,即往看视。见一大鱼,身有百头,还白世尊,如所见事。

世尊寻时,共诸比丘,往至鱼所,而问鱼言:“汝是迦毘梨不?”

答言:“实是。”

郑重三问:“汝是迦毘梨不?”

答言:“实是。”

复问:“教匠汝者,今在何处?”

答言:“堕阿鼻地[16]狱中。”

尔时阿难,及于大众,不知其缘,白世尊曰:“今者何故,唤百头鱼,为迦毘梨?唯愿垂愍!而见告示。”

佛告阿难:“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昔迦叶佛时,有婆罗门,生一男儿,字迦毘梨(晋[17]言黄头),聪明博达,于种类中,多闻第一,唯复不如诸沙门辈。其父临终,殷勤约敕[18]:‘汝当[19]慎莫与迦叶佛[20]沙门讲论道理。所以者何?沙门智深,汝必不如。’父没[21]之后,其母问曰:‘汝本高朗[22],今颇[23]更有胜汝者不?’答言:‘沙门殊胜于我。’母复问言:‘云何为胜?’答言:‘我有所疑,往问沙门,其所演说,令人开解。彼若问我,我不能答。以是之故,自知不如。’母复告言:‘汝[24]何以不往学习其法?’答言:‘欲学其法当作沙门,我是白衣,何缘得学?’母复告曰:‘伪作沙门,学习已达,还来在家。’奉其母教,而作沙门[25]。经少时间,读诵三藏[26],综练[27]义理,母问之曰:‘今得胜未?’答言:‘学问中胜不如坐禅。何以知之?我问彼人,悉能分别;彼人问我,我不能知。因是事故,未与他等。’母复告曰:‘自今已往,若共谈论,倘不如时,便可骂辱。’迦毘梨言:‘出家沙门,无复过罪。云何骂之?’答言:‘但骂,卿当得胜。’时迦毘梨不忍违母,后日更论,理若短屈,即便骂言:‘汝等愚𫘤[28]!无所识别,剧于畜生,知晓何法?’诸百兽头,皆用比之,如是数数,非一非二。缘是果报,今受鱼身,而有百头。”

阿难问佛:“何时当得脱此鱼身?”

佛告阿难:“此贤劫中,千佛过去,犹故不脱。”

尔时阿难,及于众人,闻佛所说,怅然不乐,悲伤交怀,咸共同声,而作是言:“身口意行,不可不慎。”

时捕鱼人及牧牛人,一时俱共合掌向佛,求索出家,净修梵行。佛即言可[29]。“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体,便成沙门。是时世尊!为说妙法,种种苦切,漏尽结解,成阿罗汉,复为众会[30]广说诸法,分别四谛苦、集、灭、道。有得初果乃至第[31]四果,有发大道意者,其数甚多。尔时四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贤愚经·地狱汪水中虫品》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尔时城边,有一汪水,污泥不净,多诸粪秽,屎尿臭处。国中人民,凡鄙之类,恒以瑕秽[32],投归其中。有一大虫,其形像蛇,加有四足,于其汪水,东西驰走,或没或出,经历年载,常处其中,受苦无量。尔时世尊,将诸比丘,前后围绕,至彼坑所,问诸比丘:“汝等颇[33]识此虫宿缘所造行不?”时诸比丘,咸皆思量,无有能知斯所造行。俱共白佛,皆云:“不知。”时佛告曰:“汝等当听!吾当为汝说斯所造行。过去有佛,名毘婆尸,出现于世,教化已周,迁神涅槃。彼佛法中,有十万比丘,净修梵行,闲居乐静,依于一山。其山左右,有好林树,华果茂盛蓊郁[34]无比,其诸树间,流泉浴池,清凉可乐。时诸比丘,依慕住止,遵善行道,勤修不懈,悉具初果,乃至四果,无有凡夫。时有五百估[35]客,共相合集,欲入大海,发引径路,经由此山,见诸比丘克心精勤,内怀欣敬,思欲设供。时诸贾客,共相合率,往请[36]众僧,求索供养;值诸檀越,各各已请,日日相次,竟[37]不从意。即诣众僧,辞入大海。‘设我等众,安隐来还,当设供养,愿哀见许。’时僧默然,允可受请。众贾入海,大获珍宝,平安还至,到众僧所,选众妙宝最上价者,用施众僧,规俟[38]饮食,若食多者,随意用之。于时众僧受其宝物,持用付授僧摩摩帝[39]。于后众僧,食具向尽,从其求索尔时珍宝,当用续食。时摩摩帝,答众僧言:‘贾客前时,自与我宝,何缘乃索?’上座维那[40],语摩摩帝:‘檀越前时,以宝施僧,令汝举之。今僧食尽,当用裨[41]佐。’时摩摩帝,瞋恚而言:‘汝曹啖屎!此宝是我所有,何缘乃索?’时彼众僧,见摩摩帝已起恶意,即便散去。由其欺僧恶口骂故,身坏命终,堕阿鼻狱,身常宛转沸屎之中,历[42]九十二[43]劫,乃从狱出。今复堕此屎尿池中,经历年岁,未得解[44]脱。所以者何?过去有佛,名[45]曰尸[46]弃,将诸比丘,临过此坑,示诸弟子,为说本末。复次有佛,名曰随叶,亦复将从诸比丘众,往[47]到其所,说其因缘,从此命终,还入地狱,经历数万亿岁,其[48]后命终复生是中。次复有佛,名曰拘留秦,亦共徒众,围绕至此坑,垂[49]示诸比丘,说其本末。次名拘那含[50]牟尼佛,亦共弟子,来至此坑。次迦叶佛,亦来至此,咸为弟子,说其因缘。次第七佛,我释迦牟尼,今示汝等因缘本末,观视其虫。如是一切贤劫当来诸[51]佛,各各皆尔,将诸弟子,到其坑所,指示其虫,说其曩昔[52]所造因缘。”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心惊毛竖,共相敕厉[53],慎护身口意业,信受佛语,欢喜奉行。]


[1]德拉维达人:也翻译作达罗毗荼人。(英语:Dravidian peoples),是印度的一个种族,人口超过2亿。达罗毗荼人大多分布在印度南部,约占印度人口的25%,其余的分布在印度中部、印度东部、斯里兰卡、孟加拉、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伊朗东南部等地区。

[2] 蹴踏:拼音cù tà,[tread] 践踏。他骑着马,不管路上有人躺着,就蹴踏了过去。

[3] 若【大】,如【宋】【元】【明】

[4] 叡:拼音ruì,同“睿”。 深明,通达:睿智。睿哲(明智,英明)。

[5] 安明山:(地名)又曰“安明由山”。须弥山之译语。《垂裕记》三曰:“须弥者此云安明,入水最深,故名为安。出诸山上,故名为明。”

[6] 世八法:又作“世间八法”。《十住毗婆沙论·五戒品》云:“世间之八法:世间法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于此法中,心无忧喜。”

《佛地经论》云:“世间诸法,略有八种: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诽拨名毁,不现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

[7] 苞:拼音bāo,〈动〉通“包”。包裹;怀抱。

[8] 呰【大】,訾【宋】【元】【明】

[9] 铿然:拼音kēng rán,坚实貌。《辞蜀相妻女诗》云:“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

[10] 梨【大】,犂【元】【明】

[11] 挽:拼音wǎn,拉,牵引:挽弓。挽留。

[12] 大【大】,〔-〕【元】【明】

[13] 之【大】,人【元】【明】

[14] 并【大】,併【元】【明】

[15] 猨猴:拼音yuán hóu,泛指猿猴属。

[16] 地【大】,〔-〕【元】【明】

[17] 晋【大】,此【明】

[18] 约敕:拼音yuē chì,约束诫饬。

[19] 当【大】,〔-〕【元】【明】

[20] 佛【大】,〔-〕【元】【明】

[21] 没:拼音mò,同“殁”。死(亦作“没”):病殁。

[22] 朗【大】,明【明】

[23] 颇:拼音pō,释义:可。表疑问的语气。《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品》云:“上古以来,颇有此事否?”

[24] 汝【大】,〔-〕【元】【明】

[25] 沙门【大】,比丘【元】【明】

[26] 三藏:拼音sān zàng,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称唐三藏。

[27] 综练:拼音zōng liàn,博习,广泛究习。

[28] 愚𫘤:拼音yú sì,愚笨痴呆。

[29] 言可【大】,可言【元】【明】

[30] 众会【大】,会众【元】【明】

[31] 第【大】,〔-〕【元】【明】

[32] 瑕秽:拼音xiá huì,比喻事物的缺点;人的过失或恶行。

[33] 颇【大】,叵【宋】【元】【明】

[34] 蓊郁:拼音wěng yù,形容草木茂盛。

[35] 估【大】*,贾【宋】*【元】*【明】*

[36] 请【大】,诸【宋】,诣【元】【明】

[37] 竟【大】,理【宋】【元】【明】

[38] 俟:拼音sì,〈动〉等待。

[39] 摩摩帝:(职位)(Vihāra-svāmin)译曰寺主,知事。寺中之知事也。

[40] 维那:拼音wéi nà,音译“羯磨陀那”,意译“授事”。佛寺中一种僧职。

[41] 裨【大】,俾【宋】【元】【明】

[42] 历【大】,〔-〕【宋】【元】【明】

[43] 二【大】,一【宋】【元】【明】

[44] 得解【大】,由得【宋】【元】【明】

[45] 名【大】,号【宋】【元】【明】

[46] 尸【大】,式【宋】【元】【明】

[47] 往【大】,俱往【宋】【元】【明】

[48] 其【大】,从【宋】【元】【明】

[49] 垂【大】,所垂【宋】【元】【明】

[50] 含【大】,舍【明】

[51] 当来诸【大】,千【宋】【元】【明】

[52] 曩昔:拼音nǎng xī,从前。

[53] 敕厉:拼音chì lì,告戒勉励。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