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颂广释·明断烦恼方便品

第一百六十七课


三、破惩罚无辜恶詈者无过:

问曰:若谓惩罚无辜恶詈毁骂者,无有任何过咎。是言非也,所以者何?

答曰:

损害于他人,于自无少德,
汝重无德嗔,唯属于妄执。
If harming others is not even Of the slightest use to you, Your approval of useless aggression Is just an addiction.

【词汇释难】

妄执:妄自执迷不悟或是非理的颠倒妄执。

【释文】倘若嗔恼他人时,以是恨心去损害于他人,这种损害要是能够给此人(即损害者)带来一些功德利益的话,那么去加害损恼于他人亦是合情合理的事。然今就算是损害了他人,于己却于事无补,不能带来些许的功德利益。因此汝今重视此没有任何功德利益的嗔恚者,唯属于自己的非理妄执罢了[1]。如彼,验试[2]剑刃喻。

<验试剑刃喻>

譬如,某甲愚夫为了验试剑刃是否锋利,便将已铸好的剑刃,在铸剑人的身体上斫刺去验试其利钝。如是验试剑刃,对验试者而言除了有不识报恩,积诸罪孽之外,并没有任何功德利益可图。如喻所比,若谓:“是人曾经于我恶语相向,杖捶相加等作诸不悦意的侵恼之事。”故今于此,以暴制暴侵恼他人,或是当来设法去侵恼他人的作为,除了给自己更引罪业之外并没有任何功德可言。谁人要是爱重此举,唯属于自己的(颠倒)妄执。

即说偈曰:

若时损害他,能招己大德,

然今种姓子,亦不忍害他。

【释义】受到他人毁骂侮辱时,无论如何也不能以嗔恼回报,如果生起嗔恚报复损害他人,这样做不会有丝毫功德。从暂时观察,若以嗔恼报复詈骂损恼者,对你自己所受的损害毫无弥补作用,纵然能将制造损恼者害死, 对你的苦害也不会有点滴补救,那又何必再去制造争斗给自他带来痛苦呢?再从究竟看,佛经中说过,“损害他众非沙门”,如果报复损害他人,即严重违背了戒律,造下佛制罪与自性罪,为今生后世都会带来痛苦。因此,这种损害行为,无论如何观察,皆是有过无德的非法行为。而世人在平时总觉得对侵害者应该报复打击,如俗话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且认为这合法合理,其实是非理妄执,一个人若执持着这种观念不放,对毫无功德的嗔恼报复非常注重,那只是愚痴妄执恶习深厚的表现。《宝积经》中以狗和狮子的譬喻说过:“比如人以石击狗,狗不追寻击石人,却反追咬于石头,狮子于彼则相反,直接追寻击石人。”智者如同狮子一般,会认清伤害的来源是内心烦恼而向其攻击,而愚者如狗一样,目光短浅,妄执外界诸境为损害来源。执无故骂人者应受惩罚,实际上也是这种如同狗一样的愚者,其如是执著,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大苦害。

譬如说,试验刀剑的锋利程度时,如果以自己为试验品去划割,那么不管是锋利还是不锋利,自己一定会有痛苦;同样,不管你有理或无理,嗔恼损害别人,其结果对你自己必定会有今生后世的痛苦。

月称菩萨言:

有者虽妄执,害他自有德,

大乘种姓者,不能害他众。

诸修行人当依教奉行,于平时尽力修习忍辱波罗蜜多。

要对治嗔恚,首先要认清瞋因。大致有以下的三种分法。

一、九种瞋因:《长阿含经》云:“云何九退法?谓九恼法:(1)有人已侵恼我,(2)今侵恼我,(3)当侵恼我;我所爱者,(4)已侵恼,(5)今侵恼,(6)当侵恼;我所憎者,(7)已爱敬,(8)今爱敬,(9)当爱敬。”

二、十种瞋因:《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开化长者品》云: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为十恼害互相憎嫉。何谓为十?一者、曾于我身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二者、今于我身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三者、当于我身作不饶益,心生恼害;四者、曾于我之所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五者、今于我之所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六者、当于我之所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七者、曾于我所不爱而作饶益,心生恼害;八者、今于我所不爱而作饶益,心生恼害;九者、当于我所不爱而作饶益,心生恼害;十者、于诸过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长者!我见如是十种恼害,恼害世间一切众生;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离如是恼害事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众生互憎嫉,皆由十恼生,

于我及我亲,三世俱恼害。

或于我非亲,起诸饶益相,

怨憎由此生,三世俱恼害。

第十诸过失,生长怨憎苦,

 我观如是过,厌患故出家。]

    三、七十二种瞋因:《入行论·安忍品》云: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相反。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敌人能避免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或说不欲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的反面:安乐、受尊重、闻受爱语、敬语);这十二种不欲境各从时间上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得出了三十六种不欲境。从所欲上分析,自己希望得到安乐、尊重、闻受爱语、敬语;对自己的亲友方也是如此;对自己的敌方,希望他们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这十二种所欲境,各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这样共三十六种所欲境。

我们了知这七十二种嗔境后,可以细细地对照省察,自己对哪些有特别的执著,找出自己生嗔之根,便可全力以赴去断除。

凡夫生嗔因缘众多,有时就算是世尊现前都无法息怒止瞋。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瞋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瞋恚。

我昔曾闻,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

“比丘莫斗诤,斗诤多破败,

竞胜负不息,次续诤不绝,

为世所讥呵,增长不饶益。

比丘求胜利,远离于爱欲,

弃舍家妻子,意求于[3]解脱,

宜依出家法,莫作不应作。

应当以智钩,回于傲慢意,

不适生斗诤,怨害之根本。

依止出家法,不应起不适,

譬如清冷水,于中出炽火。

既著坏色衣,应当修善法,

斯服宜善寂,恒思自调柔。

云何著是服,竖眼张其目,

 蹙眉[4]复聚頞[5],而起瞋恚想?

应当念被[6]服,剃头作标相,

一切皆弃舍,云何复诤竞?

如此之标相,宜应断斗诤。”

时彼比丘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愿佛恕亮,彼诸比丘轻蔑于我。云何不报?”

即说偈言:

“彼之难调者,忍之倍见轻,

生忍欲谦下,彼怒益隆盛。

于恶欲加毁,犹如斧斫石,

彼人见加毁,我亦必当报。”

尔时世尊犹如慈父,作如是言:“出家之人应勤方便断于瞋恚,设随顺瞋极违于理,瞋恚多过。”

即说偈言:

 “瞋如彼利刀,割断离亲厚,

瞋能杀害彼,如法顺律[7]者。

患瞋舍[8]出家,不应所住处,

嫌恨如屠枷,瞋乃是恐怖。

轻贱之屋宅,丑陋之种子,

粗恶语之伴,烧意林猛火。

示恶道之导,斗诤怨害门,

恶名称床褥,暴速作恶本。”

诸瞋恚者为他讥嫌之所呵毁,汝今且当观如是过。”

即说偈言:

“瞋剧于暴虎[9],如恶疮难触,

毒蛇难喜见,瞋恚者如是。

瞋者睡亦苦,毁坏善名称,

瞋恚炽盛者,不觉己所作,

及与他所作。于分财利时,

不入其数中,若於戏笑处,

众人所不容。如是诸利处,

由瞋都不入,瞋者叵爱乐,

其事极众多。常怀惭耻恨,

虽以百舌说,说犹不可尽,

略举[10]而说之。地狱中受苦,

不足具论尽,瞋恚造恶已,

 悔恨身心热。是故有智者[11]

应当断瞋竞。”

尔时如来为诸比丘种种说法,而其瞋忿犹故不息,以是因缘诸天善神皆生瞋恚,而说偈言:

“犹如浊水中,若置摩尼珠,

水即为澄清,更无浊秽相[12]

如来之人宝,为于诸比丘,

随顺方便说,种种妙好法。

斯诸比丘等,心浊犹不净,

宁作不清水,珠力可令清。

不作此比丘,闻佛所说法,

而其内心意,犹故浊不清。

如日照世间,除灭诸黑闇,

佛日近于汝,黑闇心过甚。”

如来世尊呵[13]诸比丘如斯重担,有悲愍心,复更为说长寿王缘。而此比丘蹙眉聚頞犹故不休,而作是言:“佛是法主,且待须臾,我等自知。”于时如来闻斯语已即舍此处,离十二由旬在娑罗林[14]一树下坐,作是思惟:“我今离拘睒弥斗诤比丘。”尔时有一象王避诸群象来在树下,去佛不远合目[15]而住,亦生念言:“我得离群极为清净。”佛知彼象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彼象此象牙极长,远离群众乐寂静,

彼乐独一我亦然,远离斗诤群会处。”

说是偈已入深禅定。尔时诸比丘不受佛说后生悔恨,天神又忿,举国闻者咸生瞋恚,唱言叱叱[16]。时诸比丘各相谓言:“我等云何还得见佛?当共合掌求请于佛。”

即说偈言:

 “我等违佛教,三界世尊说,

瞋恚恶罪咎,住在我心中,

悔恨炽猛火,焚烧于意林。

善哉悲愍者,愿还为我说,

我今发上愿,必当求解脱,

从今日已往,宁舍于身肉[17]

终不违佛教。”

佛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欲瞋恚[18]所禁,恼乱不随顺,

我今应悲愍,还救其苦难,

婴愚作过恶,智者应忍受。

譬如人抱儿,怀中种种[19]秽,

不可以粪臭,便舍弃其子。”

说是偈已从草敷起,欲还僧坊。尔时天龙夜叉阿修罗等,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呜呼有大悲,大仙正导者,

彼诸比丘等,放逸之所盲,

竞忿心不息,触恼于世尊。

如来大悲心,犹故不背舍。

悲哀无瞋嫌,意欲使调顺,

如似强恶马,捶策而令调。”

尔时如来既至僧坊光明照曜,诸比丘等知佛还来。寻即出迎,头顶礼敬而白佛言:“我等斗诤使多众生起瞋忿心,极为众人之所轻贱,我等今者皆堕破僧,唯愿世尊还为说法使得和合。”于时如来为诸比丘说六和敬法[20],令诸比丘还得和合。是故佛说断于瞋恚。]


[1]《入中论·菩提心发光地品》云:

若已作害而瞋他,瞋他已作岂能除?

是故瞋他定无益,且与后世义相违。

既许彼苦能永尽,往昔所作恶业果,

云何瞋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

[2] 验试:拼音yàn shì,意思是检查试验。

[3] 于【大】,依【宋】【元】【明】

[4] 蹙眉:拼音cù méi,皱眉。

[5] 頞:拼音è,鼻梁:“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又如:蹙頞(皱眉头)

[6] 被【大】,彼【宋】【元】【明】

[7] 律【大】,利【宋】【元】【明】

[8] 患瞋舍【大】,瞋恚于【宋】【元】【明】

[9] 虎【大】,虐【宋】【元】【明】

[10] 略举【大】,举畧【宋】【元】【明】

[11] 是故有智者【大】,〔-〕【宋】【元】【明】

[12] 相【大】,想【宋】【元】【明】

[13] 呵【大】,荷【宋】【元】【明】

[14] 娑罗林:拼音suō luó lín,(地名)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

[15] 目【大】,眼【宋】【元】【明】

[16] 叱叱:拼音chì chì,状声词。形容急呼吆喝的声音。

[17] 宁舍于身肉【大】,〔-〕【宋】【元】【明】

[18] 瞋恚【大】,恚瞋【宋】【元】【明】

[19] 种种【大】,积粪【宋】【元】【明】

[20] 六和敬: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见和同解;五、利和同均;六、戒和同修。

《长阿含经·十上经》云:“云何六成法?谓六重法。若有比丘修六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云何六?于是,比丘身常行慈,敬梵行者,住仁爱心,名曰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复次,比丘口慈、意慈,以法得养及钵中余,与人共之,不怀彼此。复次,比丘圣所行戒,不犯不毁,无有染污,智者所称,善具足持,成就定意。复次,比丘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正见及诸梵行,是名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不杂。”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