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72

第一百七十二课


二、明为根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问曰:若谁不堪如上所述,一一个别妙觉(贪、嗔、痴三毒的对治法门)者,是人就得立志遮遣内识之生住异灭等相。

诚如颂曰:

若谁能真知,内识住等相,
有此智慧者,烦恼终不住。
Disturbing emotions will never Remain in the mind of one Who understands the reality of The abiding and so forth of consciousness.

【词汇释难】

真知:如实证知。

住等相:生住异灭等相了不可得。

【释文】内识依众缘而生故当知是有为法,是有为法故应具备生、住、灭相。(若谁)善能悟入斯内识者刹那磨灭不得有住,住相若不成,住因——生相亦叵成,宛若无为离相无住。若时法离生、住,岂得谓言灭相无常?故知(生、住、灭)相自性本无。三相既无,内识亦不得有自性。《杂阿含经》有偈诵曰:“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1]。”若法无自性,斯离自性法宛若幻化人即是空性。以此假立的三界轮回亦复皆空。如是,若人能对内识的住等相,个别妙觉悟入如幻、如影的法性真谛,具足出世智慧时,必能除祛由颠倒见所起的贪等众惑。是故当知,此乃快哉妙观。如是若有比丘能精勤修习瑜伽行胜观者,一切众惑烦恼终不得有所住处。如是则能息灭烦恼毒火,内识清净离垢故即能成就饶益众生,令其趣入正途。如彼,祛鼠疫[2]病毒喻;毒树除根喻。

<祛鼠疫病毒喻>

    譬如,若谁贯练疗愈鼠疫病毒者,即能治病获瘳,防患于未然。如喻所比,若人能明达众患之因——生、住、灭相,即能蠲除众惑烦恼之殃。

<毒树除根喻>

又譬如,若能除根,毒树则不起。如喻所比,若能拔出轮转生死毒树之根——生、住、灭等相,则不会再复轮转生死。

即说偈曰:

内识生住相,依理平等观,

及诸所知境,彼能灭痴暗。

    圣天论师撰造之《菩萨瑜伽行四百论·明断烦恼方便品》第六品释终。

【释义】要彻断烦恼种子,必须彻底了达内识无自性的实相。一切贪嗔烦恼,皆依有情的心识生起,其本身是心所法,即心识的思想活动现象或说生住灭现象。以正理观察,识是因缘所生法,是由种种因缘假合而产生的有为法,无有自性不变的本体,既无本体安住,则生灭变异等皆无自性,皆非真实现象。大疏中言:“日亲亦宣说,心识如幻化。”既是幻化,则如同幻人本体非实,其种种活动唯是幻相,本来非有,无需执为真实而起好恶分别。修行人若如是了知通达内识生住灭等相之真面目,有此殊胜的智慧,则自然于诸贪嗔烦恼不随不拒,无有实执,如同观看幻影一般。以此一切烦恼也就无法存住,如同偶然的乌云,无法障蔽自心智慧太阳的光芒,而会自然消失无迹。莲花生大士说过:若能了悟心性本面,牧牛童也会解脱成就;若不知心性,班智达也会迷惑。所以,诸欲拔除一切烦恼种子者,当全力以赴证悟内识住等相的本面。

譬如说,除灭一棵毒树时,如果斩断其根,则整棵毒树的枝叶花果,全部会枯萎死灭;同样,欲除生死烦恼大树,必须断其根本——无明迷惑,而欲断无明,必须证悟无漏的心性智慧,若能证悟心性智慧,则八万四千尘劳烦恼自然绝灭。要断除烦恼种子,也必须要有善知识所传授的方便窍诀[3],譬如说对治毒鼠时,若无窍诀方便,常人不但难以成功,反而会中毒,若有秘诀方便者,则无有中毒之险。同样,修行人对治烦恼时,若能依方便窍诀证悟心性,则无有被烦恼所转之险。

月称菩萨说:

若谁能真知,内识生住等,

以及外境相,则除愚痴暗。

欲除无明烦恼暗者,当勤依此智慧方便之道而行。

若解缘起理,悟法知如幻,

则能入空门,佛法真实义。

西晋月氏三藏[4]竺法护译《佛说[5]梵志[6]女首意经[7]》云:

[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鹿苑仙人所止处而转法轮,与大比丘众五百人,无数菩萨俱,诸异佛国各各来会。

尔时世尊,晨旦整服,持钵入城而福一切。贤者阿难侍如常仪,大圣则入波罗奈大城,普次街里向梵志门。

梵志有女名曰首意,遥见佛身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其心静然诸根寂定,建[8]上玄默第一澹[9]泊,无有衰入恐惧永除。其意清净而无垢秽如大渊澄,紫磨金色晃如宝山,若盛天[10]树华实繁茂,有三十二大人之[11]相庄严其身,八十种好遍布其体。昱[12]如大殿而有宝柱,如须弥山[13]峻峙[14]显特,如月盛满众星中明,如日出光晃耀晖[15]赫,无所不照。

女见佛来住于门外,心怀踊跃回入设座,还诣[16]佛所,稽首佛足下,长跪白言:“善来!安住,愿降圣尊屈神临眄[17]。”佛垂慈愍入馆[18]就座。

首意悦豫,重稽首,而取小榻于佛前坐,进而启曰:“唯,天中天!曾闻如来游波罗奈仙士[19]鹿苑,为沙门、梵志[20]、梵天、龙神,诸魔世人群生之畴[21],转无上轮兴显正法。”

佛告梵女:“如是!如是!诚如所云,吾游斯国转无上轮,为诸未闻宣现正法,不以非法。”

首意问佛:“何谓如来所转法轮?”

世尊告女:“以十二事缘起之法而转法轮。”

首意白佛:“重加大恩为我分别,广说十二缘起之法,法轮[22]所归令识义[23]趣。”

佛言:“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解散其义[24]。”梵女首意,受教而听。

佛告女曰:“若计有我便有终始,起于不起,从痴因缘则便有行,从行因缘则便有识,从识因缘则有名色,从名色因缘则有六入,从六入因缘则便更习[25],从更习因缘则便有痛[26],从痛因缘则便有爱,从爱因缘则便有受,从受因缘则便有有,从有因缘则便致生,从生因缘[27]致老病死,懃[28]苦愁恼,大患集会。

“如是,女!痴灭、识、行[29]、名色、六入、更习、痛,爱、受、有、生、老病死灭,懃[30]苦愁恼大患尽除。汝欲知吾以是法故,于波罗奈仙士鹿苑,为诸沙门、梵志、梵天、龙神、诸魔世人而转法轮,解十二因缘,若受奉行,因可得度。”

首意问佛:“唯,天中天,法宁有内、有外乎?”

告女曰:“不也!”

女又[31]问曰:“法宁有住无明号乎?”

答曰:“不也!”

女又问曰:“宁有兴明、有除灭乎?”

答曰:“不也!”

女又问曰:“其明达[32]者宁有形貌乎?”

答曰:“不也!”

女又问曰:“以何因缘而致是身?以无有痴何从致生?兴心慢意因成其行,何谓[33]因缘而得合成?”

又曰:“唯,大圣!如树无根,何因忽生茎、节、枝、叶、华、实?如是,世尊!计其无明无有形像,假使因缘从无哲起而致憍慢,何谓无哲之原而致于行?何从致是众恼集会?”

佛告女:“欲知诸相[34],本悉清净,亦复如是。诸法之法,法不知法,愚冥凡夫不闻罪福而造凶危[35],因从凶危则有终始,因终始则有苦乐。计晓于彼,亦无作罪[36],亦无福者,亦复无有进退终始,亦复无有遭苦遇乐。”

佛告首意:“汝欲知之,譬如幻士化作所化,其化人者,亦不想念言:‘我是化。’彼之幻士,或以实为虚,或以虚为实,悉是欺诈愚伪之法。计斯幻士及所化人,有所化者亦无所化,彼亦空虚、诳惑、迷[37]妄、痴𫘤[38]之法。于汝意云何?其幻化者,岂复有内而有外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幻无住岂有我名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其幻化者,岂有到[39]后世复来者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其幻者岂有所起有所灭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其幻化者,岂有所有有形像[40]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其幻化者,岂有见闻有幻无幻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其女白佛言:“我曾闻之,其幻化者,无有见闻有幻无幻。”

世尊又问:“于汝意云何?其幻化者,假使无身,岂能令幻化发起诸术乎?”

女答曰:“唯,天中天!其幻化者,实为如此真无所有。”

佛复言:“如是!如是!女!其无明者无内无外,计其法者亦无所有,亦无字也,其无明者不至后世,亦无还返[41],其无明者亦无有起,亦无有灭,其无明者亦无形像[42]。适兴无明缘致众行、名色、六入、更习、痛,爱[43]、受[44]、有、生、老病死,勤苦愁恼大患集会。”

时女首意白佛言:“甚为可奇!至未曾有!世尊所兴而不可及。所以者何?佛、天中天!于虚空中而转法轮,不可思议所转法轮,不可称限无量法轮,无获法轮,无形法轮,无生法轮,灭度法轮。”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诚如所云,吾所转轮为转空轮,所转法轮不可思议,所转法轮不可称限,其可转轮无量无获,无形无生,为灭度也。”

时首意女欢喜踊跃[45],善心生焉,则以栴檀[46]捣香及诸华香,供养散佛:“唯然世尊!以是德本,誓致拥护,而善救摄。降[47]伏诸根,御制爱欲,逮转法轮,转空无轮,无思议轮,不可称限。无量无获,无形无生,灭度之轮。”

佛寻欣欲[48],五色青、黄、赤、白、绿光从口而出,其大光明普照十方无数佛国,悉皆覆蔽日月之明,还来[49]绕身至于三匝,从顶上入。

贤者阿难晓了七法:一曰、知义[50];二曰、解法;三曰、晓时;四曰、了节;五曰、明众;六曰、练己;七曰[51]、采识人本;即从坐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下右膝叉手白佛:“今大圣欣欲[52],为何感应,愿说其意?唯,天中天!多所愍伤[53],多所安隐,哀念诸天世间人民,分别说之。”

佛告阿难:“尔见梵女首意,以末栴檀、华香、捣香,供养散佛乎?其心誓愿逮转法轮。”

对曰:“已见。”

佛言:“是女以斯德本护己安人,多所救摄,寿终之后当转女身,至八十四亿劫,不归恶趣,供养六万诸佛世尊,出家为道,志于沙门,听受经法。受经法已,即时讽诵,将御如来现在正法,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劝化无数无量众生,不可计会,使立无上正真之道,最于后世穷竟劫已,于三千大千,即当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劫名宝明,佛号宝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其佛当寿具足一劫,为难计量[54]群黎之畴[55],劝发道教而逆[56]长益[57],后至无余于泥洹界而取灭度。”

阿难白佛:“其首意女,为于何佛植[58]众德本?”

佛告阿难:“斯女往昔惟卫佛时,以女人身初发道意,取宝珠璎用散佛上。至于今世复会吾前,志愿无上正真之道。亦于式佛、如来、正觉发欢喜心,加怀笃信脱衣上佛,以家之信离家为道,而作沙门具满千岁,净修梵行,数数讲问深奥妙法。于随叶[59]如来正觉时,以十五日供养世尊及诸弟子,充满周备,亦复志愿无上正真之道。于拘楼如来正觉时,心乐善学[60]揽摄章句,以诸真珠名香供散佛上,其心亦愿誓[61]成正觉。于拘那含牟尼佛正觉时,以香涂塔[62]尽其形寿,供养衣服饮食医药床座,于二日供养世尊圣众。见迦叶佛供养奉事,不舍道意。今供养吾,当转女身,然后得佛道度脱众生。”

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旧杂譬喻经》云:

[昔佛寺中有金釜,以烹五味供给道人。时有凡人入观见金釜,欲盗取之,无所因[63],诈作沙门,被服入众僧中。闻上座论经,说诸罪福生死证要,影向[64]之报不可得离之证。盗人意中开悟,怀[65]惭悔,撰情专心则见道迹。思惟所由,釜是我师,特先礼釜绕之三匝,为众沙门具自道说。夫觉悟各有所因,心专一者莫不见谛也。]

障碍利生菩提行,随顺贪等烦恼转;

修慈不净瑜伽师,达真而住解脱乐。

二、标称品名:

《菩萨瑜伽行四百论广释·明断烦恼方便品》第六品释终。


[1]《杂阿含经》曰: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

[2] 鼠疫:拼音shǔ yì,病名。一种死亡率很高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常由老鼠身上的跳蚤传入人体。

[3] 窍诀:拼音qiào jué,精要而巧妙的方法。

[4] 三藏【大】,三藏法师【元】【明】

[5] 佛说【大】*,〔-〕【宋】【元】【明】【宫】*

[6] 志【大】*,〔-〕【宋】【元】【明】【宫】【知】*

[7] 经【大】,经此经与有德女所问经同本异译旧悮编为孤本【明】

[8] 建【大】,逮【宋】【元】【明】【宫】

[9] 澹【大】,憺【宫】

[10] 天【大】,人【宋】【元】【明】【宫】

[11] 之【大】,〔-〕【宋】【元】【明】【宫】

[12] 昱:拼音yù,〈动〉照耀。

[13] 须弥山:拼音xū mí shān,山名。须弥,胡语音译,意译妙高。古印度宇宙观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东面白银,北面黄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四宝构成。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为帝释天居所。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外为四大部洲,是佛教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也译作“修迷楼”、“须弥楼”、“苏迷卢”。

[14] 峻峙:拼音jùn zhì,1.高耸。 2.指耸立。 3.陡峭。

[15] 光晃耀晖【大】,光影曜晖【知】

[16] 诣【大】,设【知】

[17] 眄:拼音miǎn,〈动〉盼望 [hope for]。如:眄睐(顾盼)

[18] 馆:拼音guǎn,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旅馆。馆舍。

[19] 士【CB】【丽-CB】,土【大】

[20] 梵志【大】,〔-〕【知】

[21] 畴【大】*,俦【元】【明】* 畴:拼音chóu,类,同类的:范畴。

[22] 轮【大】,转【宫】

[23] 义【大】*,谊【宋】【元】【明】【宫】【知】*

[24] 义【大】*,谊【宋】【元】【明】【宫】【知】*

[25] 更习:是触的古译。

[26] 痛:即受的古译。

[27] 因缘【CB】【丽-CB】【知】,从缘【大】

[28] 懃【大】*,勤【知】*

[29] 识行【大】,行识【宋】【元】【明】【宫】

[30] 懃【大】*,勤【知】*

[31] 女又【大】,女人【知】

[32] 达【大】,远【明】

[33] 谓【大】,为【明】

[34] 相【大】,根【宫】

[35] 凶危:拼音xiōng wēi,是指凶险。

[36] 罪【大】,无【知】

[37] 迷【大】,蚩【知】

[38] 痴𫘤:拼音chīái,意思是不慧;愚蠢。

[39] 到【大】,致【知】

[40] 像【大】*,象【知】*

[41] 还返:拼音hái fǎn,亦作“ 还返 ”。1.返回。《礼记·月令》云:“﹝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

[42] 像【大】*,象【知】*

[43] 痛爱【大】,痴爱【宋】【元】【明异】

[44] 受【大】,取【明】

[45] 踊跃:拼音yǒng yuè,反应热烈,乐于从事。

[46] 栴檀:拼音zhān tán,为檀香科常绿乔木,产于印度、中国、泰国。檀香是极为常见的香料,经常做为东方庙宇焚香之用,及火葬时的高级燃材。

[47] 降【大】,除【宫】

[48] 欲【大】,笑【宋】【元】【明】【宫】

[49] 来【大】,〔-〕【宋】【元】【明】【宫】【知】

[50] 义【大】*,谊【宋】【元】【明】【宫】【知】*

[51] 曰【CB】,日【大】

[52] 欲【大】,笑【宋】【元】【明】【宫】

[53] 愍伤:拼音mǐn shāng,哀伤。

[54] 计量【大】,量计【宋】【元】【明】【宫】

[55] 畴【大】,俦【元】【明】【知】

[56] 逆【大】,逮【元】【明】

[57] 益【大】,盖【宫】

[58] 植【大】,殖【宋】【元】【明】

[59] 随叶【大】,迦叶【宫】

[60] 学【大】,觉【知】

[61] 愿誓【大】,誓愿【宋】【元】【明】【宫】【知】

[62] 塔【大】,地【知】

[63] 因【大】,因缘【宋】【元】【明】

[64] 向【大】,响【宋】【元】【明】

[65] 怀【大】,内怀【宋】【元】【明】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