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94

第一百九十四课


五、破为求后世富饶由爱而积业:

问曰:由见法能招致天趣人道的荣华富贵等诸福祚差别,为欣求当来殊胜的善趣乐报故,谁有智人不去敬重积功累德耶?

答曰:

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
见贪未来边,岂不畏何为?
With a view to future effects You grasp at practices out of greed. When you see the future outcome Why are you not afraid?

【词汇释难】

贪:贪著三界有漏诸蕴,生起轮回众苦为业。异名有,贪、欲、爱、爱染等。

【释文】由见未来所欲得到的善法乐报,汝即贪爱积功累德的善行福根者,然其贪爱的果报,则为随即所致,最极令人不可意的恶趣苦报。诚如欲弃其果必得先舍其因那样,于法亦应离贪。若时对果与法悉无执念,定能直驱究竟永寂的涅槃圣位。如彼,购买横灾飞祸之地喻。

<购买横灾飞祸之地喻>

    譬如,某甲愚昧无知的人,自以为有诸功德,便购买了一处招灾揽祸的是非之地,并且一切所行处处与世相抵不顺众生的原故,使其遭受了不可称记的飞来横祸。

【释义】为求后世的富饶安乐,而贪著施舍、持戒等一些有漏善法,这是世尊所呵毁的行为,也非内道修行人所修的善法。一个人因见到善法的未来福果,而对有漏善法生起贪爱,以贪爱之心去行持舍施、持戒等善法,这种法是以不清净的发心而做,其贪爱染污恶业将来必定会招感堕入恶趣的苦果,如同世尊教导难陀出家修行的公案中所说那样。因此,如果从未来果报考虑,你为未来福报而贪求善法,那么在以这些有漏善业感受安乐果之后,其贪业所引之恶趣苦果也一定会现前,对此你也应该考虑。如果明明了知这些因果事理,还不对有漏业生起畏惧,仍然贪执不舍,这种做法到底在求什么呢?大乘菩萨对夹杂贪爱的布施等有漏善法,会如同恶趣一样远离,因而在诸积集善业资粮中,处处以清净发心为重,若以贪心染污而行施舍等法,那是愚人的行径。

譬如说,以前有一块叫刚波的土地十分邪恶,众生一到来,就会产生各种违缘,而一个愚人认为它物产富饶,于是想方设法收买了它,结果使他饱受折磨。同样,为来世福果而贪求善业者,如同那位愚人一样,必然会受到痛苦折磨。作为有一定智慧者,当依圣者善知识言教,了知善恶业报的道理,断除为求后世福果而爱执有漏善业的恶劣习气,对一切堕轮回的有漏业生起畏惧,如是舍弃一切爱染因业才可趋入解脱正道。

至于佛弟难陀出家不求解脱反执后世天趣乐报的公案如下:

《杂宝藏经·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云:

[佛在迦比[1]罗卫国,入城乞食,到难陀舍[2],会值难陀与妇作粧[3]香涂眉间,闻[4]佛门中,欲出外看[5],妇共要言:“出看如来,使我额上粧[6]未干顷便还入来。”

难陀即出,见佛作礼,取钵向舍,盛食奉佛。佛不为取,过与阿难,阿难亦不为取,

阿难语言:“汝从谁得钵,还与本处。”于是持钵逐佛,至尼拘屡[7]精舍[8]。佛即敕剃[9]师,与难陀剃发。难陀不肯,怒拳而语剃发人言:“迦毘罗卫一切人民,汝今尽可剃其发也。”

佛问剃发者:“何以不剃?”

答言:“畏故不敢为剃。”

佛共阿难,自至其边,难陀畏故,不敢不剃。虽得剃发,恒欲还家,佛常将行,不能得去。后于一日,次守房舍,而自欢喜,“今真得便,可还家去,待佛众僧都去之后,我当还家。”

佛入城后,作是念言:“当为汲[10]水令满澡瓶[11],然后还归。”

寻时汲水,一瓶适[12]满,一瓶复翻[13],如是经时,不能满瓶,便作是言:“俱不可满,使诸比丘来还自汲,我今但著瓶屋中,而弃之去。”即闭房门,适闭一扇[14],一扇复开,适闭一户,一户复开,更作是念:“俱不可闭,且[15]置而去。纵使失诸比丘衣物,我饶财宝,足有可偿。”即出僧房,而自思惟:“佛必从此来,我则从彼异道而去。”佛知其意,亦异道来,遥见佛来,大树后藏。树神举树,在虚空中,露地而立。佛见难陀,将还精舍,而问之言:“汝念妇耶[16]?”

答言:“实念。”

即将难陀,向阿那波那[17]山上,又问难陀:“汝妇端政[18]不?”

答言:“端政[19]。”

山中有一老瞎猕猴,又复问言:“汝妇孙陀利,面首[20]端政[21],何如此猕猴也?”

难陀懊恼,便作念言:“我妇端政[22]人中少双,佛今何故,以我之妇,比此猕猴?”

佛复将至忉利天[23]上,遍诸天宫,而共观看,见诸天子,与诸天女,共相娱乐。见一宫中,有五百天女,无有天子。来还[24]问佛,佛言:“汝自往问。”

难陀往问言:“诸宫殿中,尽有天子,此中何以独无天子?”

天女[25]答言:“阎浮提[26]内,佛弟难陀,佛逼使出家,以出家因缘,命终当生于此天宫,为我天子。”

难陀答言:“即我身是。”

便欲即住,天女语言:“我等是天,汝今是人,还舍人寿,更生此间,便可得住。”

便还佛所,以如上事具[27]白世尊。

佛语难陀:“汝妇端政[28],何如天女?”

难陀答言:“比彼天女,如瞎猕猴比于我妇。”

佛将难陀,还阎浮提,难陀为生天故,勤加持戒。阿难尔时,为说偈言:

                                          “譬如羝[29]羊斗,将前而更却,

    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

佛将难陀,复至地狱,见诸镬汤[30],悉皆煮人,唯见一镬炊[31]沸空停。怪其所以,而来问佛,佛告之言:“汝自往问。”

难陀即往,问狱卒言:“诸镬尽皆煮治罪人,此镬何故空无所煮?”

答言:“阎浮提内,有如来弟,名为难陀,以出家功德,当得生天,以欲罢道[32]因缘之故,天寿命终,堕此地狱,是故我今[33][34]镬而待[35]。”

难陀恐怖,畏狱卒留,即作是言:“南无[36]佛陀!唯愿拥护,将我还至阎浮提内。”

佛语难陀:“汝勤持戒,修汝天福。”

难陀答言:“不用生天,唯愿我不[37]堕此地狱。”佛为说法,一七日中,成阿罗汉。

诸比丘叹言:“世尊出世,甚奇甚[38]特!”

佛言:“非但今日,乃往过去亦复如是。”

诸比丘言:“过去亦尔,其事云何?请为我说。”

佛言:“昔迦尸国王,名曰满面,比提希国,有一婬女,端政[39][40]妙。尔时二国,常相怨嫉[41],傍有佞臣[42],向迦尸王,叹说彼国有婬女端政[43]世所希有[44]。王闻是语,心生惑著[45],遣使从索,彼国不与。重遣使语[46]:‘求暂相见,四五日间,还当发遣。’时彼国王,约敕[47]婬女:‘汝之姿态,所有伎能[48],好悉具备,使迦尸王惑著于汝,须臾之间,不能远离。’即遣令去,经四五日,寻复唤言:‘欲设大祀[49],须得此女,暂还放[50]来,后当更遣。’迦尸王即遣归还[51],大祀已讫,遣使还索,答言:‘明日当遣。’既至明日,亦复不遣。如是妄语,经历多日。王心惑著,单将数人,欲往彼国,诸臣劝谏,不肯受用。时仙人山中,有猕猴王,聪明博达[52],多有所知,其妇适死,取一雌猕猴。诸猕猴众,皆共瞋呵[53]:‘此婬猕猴,众所共有,何缘独当?’时猕猴王,将雌猕猴,走入迦尸国,投于王所,诸猕猴众,皆共追逐。既到城内,发屋坏墙,不可料理。迦尸国王,语猕猴王言:‘汝今何不以雌猕猴,还诸猕猴?’猕猴王言:‘我妇死去,更复无妇,王今云何欲使我归?’王语之言:‘今汝猕猴,破乱我国,那得不归?’猕猴王言:‘此事不好耶?’王答言:‘不好。’如是再三,王故言不好。猕猴王言:‘汝宫中有八万四千夫人,汝不爱乐,欲至敌国追逐婬女。我今无妇,唯取此一,汝言不好。一切万姓,视汝而活,为一婬女,云何捐弃[54]?大王当知,婬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现外形,薄皮所覆;欲无返[55]复,如屎涂毒蛇;欲如怨贼,诈亲附人;欲如假借,必当还归;欲为可恶,如厕生华;欲如疥疮[56],而向于火爬之转剧;欲如狗啮[57]枯骨,涎[58][59]共合,谓为有味,唇齿破尽,不知厌足;欲如渴人饮于咸水,逾增其渴;欲如段肉,众鸟竞逐;欲如鱼兽,贪味至死[60],其患甚大。’

尔时猕猴王者,我身是也。尔时王者,难陀是也。尔时婬女者,孙陀利是也。我于尔时,欲淤泥中拔出难陀,今亦拔其生死之苦[61]。”]

 《中观四百论》所言“由见未来果,汝贪爱法者”的密意亦可用下面的这则公案来显明其义。

《法句譬喻经·明哲品》云:

[昔佛在舍卫国。有山民村[62]五六十家,去国五百里,村中有一贫家,其主人妇怀妊[63]十月双生二男,甚大端政[64]无比,父母爱之便为作字,一名双德,二名双福。生五六十日,其父放[65]牛来还,懈息却卧床上,其母出田拾薪未还,此二小儿左右顾视不见父母,便共相责。

语一人言:“前世之时垂当得道,正坐愚意谓命可常,退堕生死不可计劫,今乃得生此贫家作子,穰[66]草之中以毡褐[67]自覆,食饮粗恶才[68]自支身[69],如此至久云何得道[70]?皆坐前世恋慕富贵,放身散意快乐须臾,从尔以[71]来长涂受苦,如今忧恼当何恃怙[72]?”

一人答曰:“我尔时小难[73]一时之勤,竟[74]不意[75]精进,而令[76]数世遭诸苦患,此是自为非父母作也,但共当[77]之,复何所言?”

父闻二子相责如是,甚大怪之,谓呼是鬼祟来生灾变,云何数十日小儿乃作此言?恐其后日杀亲灭族,曼小[78]未大宜当杀之。其父惊出闭门舍去,到田取薪欲[79]烧杀之。其母来还,问夫用此薪为?夫言:“甚大可怪所说如是,此似是鬼,必破人门族,以其曼小欲烧杀之。”其母闻此,意中愕[80]然犹[81]豫未信,小停[82]数日更听其言。至明日夫妇俱出于户外,潜听二儿[83]在内相责如故,夫妇重共闻之,甚怪所以,便共集薪密欲烧之。佛以天眼见此夫妇欲烧[84]杀二子,愍其可怜,宿福应度,往到其村普放光明,天地大动,山川树木皆作金色;村中大小惊到佛所,为佛作礼莫不欢喜,知佛至神三界无比。佛到双生小儿家,二儿见佛光明喜踊[85]难量,父母又惊,各抱一子将至佛所,问佛世尊:“此小[86]儿生来五六[87]十日,所说如是,甚共怪之,恐作祸害欲火[88]烧杀之,正值佛来未及得烧。不知此小[89]儿为是何等鬼魅[90]也?唯愿解说是何灾怪[91]?”

小儿见佛踊[92]跃欢喜,佛见小儿大笑,口出五色光[93]普照天地。佛告小儿父母及村人大小:“此二小儿非是鬼魅,福德之子。前迦叶佛[94]时曾作沙门,少小共为朋友,同志出家各自精进,临当得道,欻[95]起邪想共相沮败[96],乐世荣华恃福生天,下为侯王国主长者,欻起是想便堕退转不得涅槃[97]。更[98]此生死,弥[99]连劫数常相钩[100]牵,辄[101]共双生。遭[102]我世时,今始乃生。已[103]往供养佛功德[104]故,余福应度罪灭福生,自识宿命,是以世尊故来度之,我不度者横为火所烧。”

于是世尊[105]即说偈言:

                                           “大[106]人体无欲,在所[107]照然明,

   虽或遭苦乐,不高现[108]其智。

大贤无世事,不愿子财国,

常守戒慧道,不贪邪富贵。

  智人知动摇,譬[109]如沙中树,

     朋友志未强,随色染其素。”

佛说是时,小儿见佛其身即踊[110],如八岁小儿,即作沙弥,得罗汉道。村人大小见佛光相,又见小儿形变踊[111]大,皆大欢喜,得须陀洹道[112],父母疑解,亦得法眼。]


[1] 比【大】,毗【元】【明】

[2] 舍:拼音shè,〈名〉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3] 粧【大】*,庄【宋】*【元】*【明】*粧:拼音zhuāng,同“妆”。 修饰、打扮:化妆。妆饰。

[4] 闻:拼音wén,〈动〉听见: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

[5] 看【大】,者【宋】【元】【明】

[6] 粧【大】*,庄【宋】*【元】*【明】*

[7] 尼拘屡:即榕树也。

[8] 精舍:拼音jīng shè,〈名〉寺院。因是精勤修行者所居,故称为“精舍”。后泛指佛寺、道观。

[9] 剃【大】,剃发【宋】【元】【明】

[10] 汲:拼音jí,〈动〉从井里打水:汲水。

[11] 澡瓶:拼音zǎo píng,僧人用以贮水的容器。

[12] 适:拼音shì,〈副〉 正好,恰好。

[13] 翻【大】,番【宋】

[14] 闭一扇【大】,一扇闭【宋】【元】【明】

[15] 且【大】,就【宋】【元】【明】

[16] 耶【大】,也【宋】

[17] 那【大】,〔-〕【宋】【元】【明】

[18] 政【大】*,正【宋】*【元】*【明】*

[19] 政【大】*,正【宋】*【元】*【明】*

[20] 首【大】,目【元】【明】

[21] 政【大】*,正【宋】*【元】*【明】*

[22] 政【大】*,正【宋】*【元】*【明】*

[23] 忉利天:拼音dāo lì tiān,梵语的音意兼译。即三十三天。六欲天之一。佛教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合中央帝释所居天城,共三十三处,故云。即一般所说的天堂。

[24] 来还【大】,难陀还来【宋】【元】【明】

[25] 天女【大】,〔-〕【宋】【元】【明】

[26] 阎浮提:拼音yán fú tí, 梵语,即南赡部洲。阎浮,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洲上阎浮树最多,故称阎浮提。诗文中多指人世间。

[27] 具:拼音jù,古同“俱”,都,完全。

[28] 政【大】*,正【宋】*【元】*【明】*

[29] 羝:拼音dī,〈名〉公羊。

[30] 镬汤:拼音huò tāng,1.佛经所说“十八地狱”之一。用以烹罪人。 2.喻水深火热的处境。

[31] 炊【大】*,吹【宋】*

[32] 罢道:拼音bà dào,中途停止修行。

[33] 今【大】,今欲【宋】【元】【明】

[34] 炊【大】*,吹【宋】* 炊:拼音chuī,〈动〉本义:烧火做饭。

[35] 待:拼音dài,〈动〉本义:等待,等候。

[36] 南无:拼音nā mó,梵语或印地语中为:赞美、赞颂的意思,宗教引申意义为:皈依。

[37] 不【大】,莫【宋】【元】【明】

[38] 甚【大】,〔-〕【宋】【元】【明】

[39] 政【大】*,正【宋】*【元】*【明】*

[40] 殊【大】,姝【明】

[41] 怨嫉:拼音yuàn jí,不满,怨恨。

[42] 佞臣:拼音nìng chén,善于奉承、谄媚的臣子。

[43] 政【大】*,正【宋】*【元】*【明】*

[44] 有【大】,少【宋】【元】【明】

[45] 惑著:拼音huò zhe,佛教谓贪爱之心为外界之事物所迷惑,执着而不可摆脱。

[46] 语【大】,言【宋】【元】【明】

[47] 约敕:拼音yuē chì,约束诫饬。

[48] 能【大】,耐【宋】【元】【明】

[49] 大祀:拼音dà sì,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庙等。

[50] 放【大】,旋【宋】【元】【明】

[51] 归还【大】,还归【宋】【元】【明】

[52] 博达:拼音bó dá,博学通达。

[53] 呵【大】,呵责【宋】【元】【明】

[54] 捐弃:拼音juān qì,书面语,释义为抛弃。例如:捐弃前嫌。

[55] 返【大】*,反【宋】*【元】*【明】*

[56] 疥疮:拼音jiè chuāng,病名。由疥癣虫寄生引起的皮肤病,有传染性,初起多生在手腕、指缝之间,蔓延迅速。症状是局部起丘疹而不变色,皮肤觉得严重刺痒,常因抓搔破皮而化脓。

[57] 啮:拼音niè,〈动〉咬:啮齿动物。虫咬鼠啮。

[58] 涎【大】,唌【宋】【元】【明】

[59] 涎唾:拼音xián tuò,口水。

[60] 死【大】,寡【宋】【元】【明】

[61] 苦【大】,苦也【宋】【元】【明】

[62] 村【大】,居村【宋】【元】【明】

[63] 妊【大】,任【圣】

[64] 政【大】,正【宋】【元】【明】【圣】

[65] 放【大】,牧【元】【明】

[66] 穰【大】,蘘【圣】穰:拼音ráng,稻、麦等的秆:穰草。穰子。

[67] 毡褐【大】,稀毼【元】【明】,旃褐【圣】毡褐:拼音zhān hè,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68] 才【大】,裁【宋】【元】【明】

[69] 身【大】,体【圣】

[70] 得道【大】,可活【宋】【元】【明】,得活【圣】

[71] 以【大】*,已【宋】*【元】*【明】*

[72] 恃怙【大】,怙恃【宋】【元】【明】恃怙:拼音shì hù,依靠的意思。

[73] 难【大】,稚【宋】【元】【明】

[74] 竟【大】,〔-〕【宋】【圣】

[75] 意【大】,〔-〕【元】【明】,竟【圣】

[76] 令【大】,今【圣】

[77] 当:拼音dāng,〈动〉承担。

[78] 曼小:拼音màn  xiǎo,是青岛方言,小女孩儿的意思。

[79] 欲【大】,欲燃火【宋】【元】【明】

[80] 愕【大】,惘【宋】【元】【明】【圣】

[81] 犹【大】,由【圣】

[82] 停【大】,亭【圣】

[83] 儿【大】,子【圣】

[84] 烧【大】,〔-〕【圣】

[85] 踊【大】*,踊【圣】*

[86] 小【大】*,〔-〕【圣】*

[87] 五六【大】,四五【宋】【元】【明】

[88] 火【大】,〔-〕【圣】

[89] 小【大】*,〔-〕【圣】*

[90] 鬼魅:拼音guǐmèi,泛指鬼怪之物。

[91] 灾怪:拼音zāi guài,祸患,灾难。

[92] 踊【大】*,踊【圣】*

[93] 光【大】,光明【圣】

[94] 迦叶佛:拼音jiā shè fó,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位佛陀,婆罗门种姓,姓迦叶,又译迦舍博,意译饮光、持光。人寿二万岁时坐在尼拘律树下成佛,而后转法轮,诸弟子中提舍和婆罗婆为最上,有执事弟子名善友。迦叶佛之父名梵德,婆罗门种;母名财主;有子名集军。当时的国王名汲毗,王城名波罗奈。

[95] 欻:拼音xū,忽然:“神山崔巍,欻从背见。”

[96] 沮败:拼音jǔ bài,败坏;挫败。

[97] 涅槃【大】*,泥洹【聖】*

[98] 更【大】,受【宋】【元】【明】

[99] 弥:拼音mí,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

[100] 钩【大】,拘【圣】

[101] 辄【大】,转【宋】

[102] 遭【大】,遇【宋】【元】【明】

[103] 已【大】*,以【宋】【元】【明】【圣】*

[104] 功德【大】,〔-〕【宋】【元】【明】

[105] 世尊【大】,如来【圣】

[106] 大【大】,天【圣】

[107] 所【大】,世【宋】

[108] 现【大】,显【圣】

[109] 譬【CB】【圣】,警【大】,𨐫【丽-CB】

[110] 踊【大】*,踊【圣】*

[111] 踊【大】*,踊【圣】*

[112] 须陀洹道:拼音xū tuó huán dào,预流果,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预流果是见道位,一般来说见道分十六个刹那,前十五刹那是预流向,第十六刹那才得果。证得须陀洹的人必不再投生三恶道,并且决定将会解脱轮回。须陀洹可分须陀洹向和须陀洹果。须陀洹向是指已入圣道,但还未达须陀洹果的境界。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