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98

第一百九十八课


第八品

《中观四百颂·净治弟子品》

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二:一、正释品文;二、标称品名。

一(正释品文)分三:一、明烦恼能断的理由;二、广说断烦恼的方法; 三、明后有结生虽无始但有终的譬喻。

一(明烦恼能断的理由)分二:一、正明;二、明烦恼可断的理由。

一、正明:

(无始劫来即)被贪欲的桎梏紧紧相系缠缚的原故,便自作是念想:“断除自他有情的贪欲结使者,必无有是处。” 为破彼执,故说颂曰:

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 如是知众过,爱念不久存。Just as friendship between people Who disagree does not last long, Desire does not last long When all things’ faults are recognized.

【词汇释难】

爱念:指以贪心引发的爱他、念他的念想。

众过:内外一切法所生的众多令人厌恶的无常、不净、苦等过患。

【释文】仅仅是由于那些志同道合、理趣相投的人们,彼此肝胆相照、心心相印有所助益的原故,使得那些秉性质直不曲的人,开始过分增益赞赏自己所亲和顺友人的功德长处。然对生、住等法皆悉格格不入不相随顺的人则并非如是(赏识)。因为倾向于去妄想分别彼等的众过患故耳。由此得知,譬如,对彼此不相随顺的人,其爱念之情是不会长期维持久住的。如是瑜伽士也是由于见其内外诸法的众多过患的原故,云何不可永绝欲贪爱念之心耶!如彼,因儒童梵志[1]喻;圣伏敌尊者喻;王子战败沙场喻。

<因儒童梵志喻>

    譬如,曾有一位立字名因的婆罗门儒童,在婚娶迎亲的途中,正想伸手牵住新娘少妇的玉臂娇手时,世尊白因儒童梵志曰:“儒童!共结连理[2]即系缚,离诸连理,即解脱。”闻是语已,因儒童梵志即于彼处妙觉四谛,得净法眼。此中所言“共结连理”者,即谓集谛;所说“系缚”者,则谓苦谛;所言“离诸连理”者,即谓道谛;所言“解脱”者,即谓灭谛。因儒童梵志遂即出家入道,现前了阿罗汉[3]的果位。

<圣伏敌尊者喻>

复次,圣伏敌尊者曾经是一位牧童。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叔父也舍事出家。婚娶喜事在即之际,他向自己(早已出家的)叔父自陈委曲[4]

叔父却反诘[5]道:“汝若如此耗资追逐妇人,子自应知汝妇直[6]尔许耶?且当征问[7]:妇人粪秽当值几许?如是妇人尿水、血液、脓汁、脂肪、黄水、陈腐物、毛发……”广说如经。

伏敌尊者听闻了(叔父)此番陈明欲境过患的醒世新语已,便舍离大众,出家为道而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王子战败沙场喻>

复次,某甲国王有一位情重入骨彻髓的王子。可是王子不久却谋反篡逆[8],被国王在沙场上用武力征服,并活捉了他。由于国王见证了王子的用心险恶等众多过患后,便对王子彻底丧失了爱重之心。如喻所比,于诸明达(欲境)过患者,爱念毕竟不会久存也。

【释义】贪欲等烦恼虽然从无始以来就在不断熏习与系缚着有情,但是并非不能断除,于此首当让学者明了此理,确立能断烦恼之信心,故本品于初颂即以人人常见且易知的比喻说明此理。在人道有情中,平时最为深厚的烦恼莫过于相互之间贪著爱执,然而不论人们相续中的贪欲烦恼有多深,若他们遇到与自己不和顺,不能令自己顺心的人,贪爱心念决定不会久住。世间夫妇、朋友等等,纵然初时相互贪爱得死去活来,然而一旦出现了不和顺的裂痕,发现了对方不顺心之处,贪爱便会渐渐消减,乃至顿然息灭无余,双方变成仇敌一般,开始争论嗔斗,由是明显可了知贪欲烦恼非坚固而能断除。而净治相续断除烦恼也是同样道理,不管自己对何种法有何等贪嗔执著,也不论相续中何种烦恼习气有多深厚,一旦以伺察智慧了知彼等烦恼有种种过失,了知贪爱的过患,自心即不会与它们像昔日那样和顺,而是渐渐生起厌恶分离,越来越合不拢,因此它们再也不会长久存在于相续中。如是以智慧详细观察分析,极易了知烦恼非有情的本性,它们并不坚固,只是忽然或暂时现起之法,通过种种方法完全可以彻底断除。全知麦彭仁波切教诫过:没有学过宗派者,不知贪、嗔、痴烦恼的底细,故时常为烦恼所制;若能了知彼等本性,则容易断除烦恼苦患,所以首先认识烦恼的修法非常重要。

譬如说,昔日有一婆罗门童子遇到了一名美女,不觉生起贪心,准备与她一起过日子。这时在路上遇到了佛陀,佛陀对他说:“婆罗门童子,汝若与贪欲系结,即是系缚;若离贪爱,即得解脱。”在世尊加持下,深植宿善的婆罗门童子于“系结”一语中,领悟了集谛;于“即是系缚”之语认识了苦谛;于“离贪爱”之语中深观道谛;于“得解脱”一语中了知灭谛,如是他立即舍弃了美女,在世尊前出家,之后获得了阿罗汉果。同样,修行人于修道之初,若能了知贪等烦恼的过患与其本性,则可迅速生起出离断除烦恼,而不会有任何能否断除的疑惑。

《中观四百论·明破常执方便品》云: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大疏》中所引<伏敌尊者喻>如今可以在唐·玄奘大师翻译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里寻得,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说。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云:

[问:如说我弟子中因儒童黠慧第一,婆呬迦等敏捷第一。此二何差别?

答:尊者因儒童心直、心无曲、心淳质增上,尊者婆呬迦等心濡、心调柔、心和顺增上由此俱名第一。此中黠慧即是敏捷,敏捷即是黠慧。而佛各称第一故须问其异相。尊者因儒童心直、心无曲、心淳质增上者,直、无曲、淳质名异义一,如其次第以后释前。或“心直”者,是总句;“心无曲”者,别显心无谄;“心淳质”者,别显心无诳。如黠慧马善识人意,虽或惊触无损于人,尊者因儒童亦复如是。由黠慧故善知佛意,于诘问时随顺正答。其事云何?如契经说,彼在家时,丰饶财宝亲属豪贵,常事日天。彼以盛年时当娉妇,广请外道婆罗门众于自宅中大设祠祀[9]。佛于化事终不失时,是日晨朝为化彼故,着衣持钵命阿难陀:“汝可随我入城乞食。”命已便入室罗筏城至因儒童宅门而住。

外道梵志遥见叱[10]言:“今日此家设吉祥会,此不祥物何用来为?”

佛闻便告阿难陀曰:“汝往!语彼诸外道等,三界大师吉祥中最,汝不欲见,吉事岂成?此因儒童定于今日,弃舍汝等投我出家,尽汝技术能留难[11]不?”

时阿难陀受佛教敕[12]如师子王无所畏难,往如群鹿外道众中告言:“如来善达因果所言诚谛语汝等曰:‘三界大师吉祥中最,汝不欲见,吉事岂成?此因儒童定于今日,弃舍汝等投我出家,尽汝伎术能留难不?’”

外道闻已,相视笑言:“沙门乔答摩,随情诡说,何有将临祀会延屈我等内外庆集而归汝出家耶?奇哉!沙门如是妄语。”

时有婆罗门名为五顶,曾见世尊记事不谬告外道众曰:“此因儒童,定当出家,莫生异念!”

外道咸曰:“设有斯事,我等必能为作留难。”

即共相率弹指拊掌[13],绕因儒童室七重而住。

须臾日出,此因儒童着新净衣,至重阁上,烧香发愿跪拜日轮。尔时,世尊知化时至,便自化作婆罗门形,着乌[14]鹿皮金绳络体,手执金杖。从日轮来至因儒童前敷座而坐,儒童接足归诚顶敬。

外道喜曰:“儒童福人,感大梵天亲临礼席,事今已办,快哉!沙门所言无实。”

时佛即以所化作形告儒童言:“今作何事如是喧扰[15]?”

儒童羞赧[16]俯首答曰:“今随俗法,正欲娶妇。”

佛问:“所费?”

答言:“我费三百千金。”

复问:“所用?”

答言:“百千与妇作庄严具,百千为众办诸饮食,百千用施诸婆罗门。”

佛言:“汝设饮食施婆罗门用二百千,当获爱果事容可尔,余百千者用买妇耶?”

彼心直故,即答言:“买。”

佛言:“汝妇直尔许耶?且汝妇发为直[17]几许?”

儒童答言:“此无多直若诸倡伎淫女置之,直一迦羯尼,或唯直半。”

复问:“彼爪为直几耶?”

儒童答言:“此无所直。”

佛复次第举彼身中三十六物,一一问之,儒童亦一一而答皆言此无所直。然因儒童曾于过去迦葉波佛法中,经十千岁修界方便观,因佛别问不净物故。过去所习善品现前遂伏欲贪,离欲界染。世尊于是还复本形,为因儒童说四真谛,彼闻即得不还果[18]证,佛时便执因儒童手上升虚空。

说伽他[19]曰:

虽极庄严而行法,静调息务修梵行,

 一切世间累[20]皆舍,即是净志沙门僧。

由此故知彼心质直,若不尔者,化人问时彼应答言:“汝是梵志何用知我娶妇事?为娶妇法,然云何名买?”由质直故随问而答,善品成熟得不还果,是故世尊赞因儒童黠慧第一。]

行人如其所谏,当观欲境的过患,若人不观五欲六尘诸欲境的过患而想断欲者,则如下面公案所说那样必无是处。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夫少欲者,虽有财物心不爱着,犹得称之名为少欲。

我昔曾闻,有优婆塞,彼优婆塞时有亲友信婆罗门法。时彼亲友善信婆罗门,弊衣苦行五热炙身、恒食恶食卧粪秽中,即唤优婆塞言:“汝可就此观婆罗门,汝颇曾见清身自苦高行之士少欲知足如[21]此人不?”优婆塞言:“如此高行可诳[22]于汝。”即共亲友问婆罗门:“汝今苦行为何所求?”婆罗门曰:“我今苦行欲求为王。”时优婆塞语亲友言:“此人今者,方求大地库藏珍宝,宰割自恣[23]贪嗜美味,宫人侍御[24]好乐女色,种种音乐而以自娱。虽作大臣长者有诸财宝不适其意,乃欲希求一切大地人民珍宝,何以称之为少欲耶?汝但见其身行苦行,便谓少欲,不知此人所求无厌,谓为少欲。”

即说偈言:

                 “所谓少欲者,非必恶衣食,

无诸资生具,以之为少欲。

此人于今者,心如大河海,

贪求无厌足,云何名少欲?

今修此苦行,贪渴五欲故,

此人实虚伪,诈现少欲相,

  为贪故自苦,实非少欲者。”

说是偈已,优婆塞复作是言:“今者此人具诸贪欲瞋恚愚痴,仙圣所行无有少分。是故当知,夫少欲者不在钱财多诸宝物。何以知之?如频婆娑罗王[25]富有国土象马七珍[26],犹名少欲。所以者何?虽有财宝心不贪著乐于圣道,以是之故,虽复富有七珍盈溢,心无希求名为少欲。虽无财宝希求[27]无厌,不得名为少欲知足。”

即说偈言:

                 “若以无衣食,倮形尼乾等,

造作诸勤苦,以为苦行者;

饿鬼及畜生,贫穷诸衰恼,

斯等处艰难,亦应名苦行。

[28]人亦如是,徒为自疲劳,

形虽作苦行,而心怀贪著,

希求无厌足,不名为少欲。

虽复具众物,心无所染著,

修行乐圣道,是乃名少欲。

譬如诸农夫,以谷种田中,

贪收多果实,不名为少欲。

身如恶痈疮[29],将适须众具,

意求于道故,是名少欲者。

为治恶痈疮,少受[30]资生具,

心不贪后有,是真名少欲。

 心意不谄曲[31],亦不求名利,

虽有资生具,名闻具实德,

   能有如斯事,是乃真少欲。”]


[1] 梵志:拼音 fàn zhì,意译。指婆罗门。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2] 连理:拼音lián lǐ,1.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2.比喻恩爱夫妻。

[3] 阿罗汉:拼音āluóhàn,为沙门四果中的四果。欲、色、无色三界的修所断烦恼全部断尽以后得阿罗汉果。按大乘的观点,阿罗汉断尽的只是烦恼障,其相续中还有所知障。

[4] 委曲:拼音wěi qū,事情的经过;底细。

[5] 反诘:拼音fǎn jié,有反问的意思,但又不同于反问,它有追问、责问的意味。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6] 直:拼音zhí,〈名〉 价值;代价。

[7] 征问:拼音zhēng wèn,征召询问。

[8] 篡逆:拼音 cuàn nì,篡夺叛逆。

[9] 祠祀:拼音cí sì,释义:为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

[10] 叱:拼音chì,〈动〉大声呵斥:怒叱。叱问。叱骂。叱责。叱咤(发怒的声音)。

[11] 留难:拼音liú nàn,是指无理阻挠,故意刁难。

[12] 教敕:拼音jiào chì,教诫;教训。

[13] 拊掌:拼音fǔ zhǎng,拍手:拊掌大笑。也作抚掌。

[14] 乌:拼音wū,〈形〉浅黑色。

[15] 喧扰:拼音xuānrǎo,释义:喧嚷烦扰。

[16] 羞赧:拼音xiū nǎn,羞愧得脸红。形容非常羞愧。

[17] 直:拼音zhí,〈动〉价值相当于。

[18] 不还果:为沙门四果中的三果。“不来”指不再来欲界,当欲界的九品修所断烦恼全部断尽时获得不来果。

[19] 伽他:拼音jiā tā,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20] 累:拼音lèi,〈名〉罪行;过失。

[21] 如【大】,知【宋】【元】【明】

[22] 诳:拼音kuáng,欺骗,瞒哄:诳语。诳骗。诳惑。诳诞。

[23] 自恣:拼音zì zì,意思是随意。

[24] 侍御:拼音shì yù,侍奉君王的人。

[25] 频婆娑罗王:梵Bimbisara ,意译影胜王、影坚王、颜貌端正王、谛实王、光泽第一王、好颜色王、形牢王。是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国王。他与王后韦提希夫人都是皈依佛陀,深信佛法,是佛教最初的护持者。在《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中听佛讲法成阿那含。

[26] 七珍:拼音 qī zhēn,同“七宝”。《佛学大辞典》云:“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大智度论》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阿弥陀经》曰:‘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

[27] 希求:拼音xī qiú,意思为期望并且要求。

[28] 彼【CB】【丽-CB】【碛-CB】,此【大】

[29] 痈疮:拼音yōng chuāng,即痈疽恶疮。

[30] 受【大】,欲【明】

[31] 谄曲:拼音chǎn qǔ,贪瞋痴三者所摄,爱恋利养恭敬,故尔隐瞒私过,包藏恶念,邪曲不定。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