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219

第二百一十九课


四、教诲于通达真性应起精进:

问曰:从布教有、无等是诸说教中,由因深入思惟内体性故“亦说二俱非”者,才是胜义实相说[1]。斯胜义实相说,若人能:

真见得胜位,略见生善趣, 智者常发心,思惟内体性。Correct perception [leads to] the supreme state, Some perception to good rebirths. The wise thus always expand their intelligence To think about the inner nature.

【词汇释难】

胜位:超脱一切忧苦烦乱的涅槃胜位。

内体性:诸法内在的本体实际即空性。

【释文】若以圣智正观照见真性者,即能获得最极殊妙的涅槃胜位。设若略见即少许窥探一二者也能得生人天善趣。见真圣智圆明者即得涅槃,若尚不圆明者则得善趣故,诸有智者理应时常发心,思惟参悟[2]内体性。如彼,窃贼[3]在皇宫大内被引诱行非礼[4]喻。

<窃贼在皇宫大内被引诱行非礼喻>

某甲梁上君子[5],窃入僧房。某甲比丘对此窃贼说:“善哉,施主!难道不从老衲索要一份馈赠[6]耶?”

窃贼白言:“有何礼相赠?”

沙门白曰:“请受一份佛法薄礼[7]律事[8]馈赠。”

窃贼对曰:“若命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及不饮酒戒者,恕难从命,然其邪淫者今可戒除。”

是窃贼即奉命受持戒除邪淫之一分学处后便离开了僧伽蓝[9]。当晚夜间窃贼又偷偷溜进[10]皇宫大内去行窃,宫中遭值宫女用女色来引诱他行非礼事,却不遂其愿。此事随后被国王得知后,便赏赐了窃贼一位用众宝璎珞庄严的后妃[11]以表嘉勉[12]。如喻所比,若能正思择此内体性者,必然能获得超脱忧苦的涅槃圣果。

【释义】三乘佛法的精髓即是般若空性,空性法也是有情解脱轮回众苦的必须妙法,谁人能于此勤加闻思修习,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功德。若有情依宿世所积的福德资粮,遇到了善知识和空性正法,自己以殊胜信心,依教奉行对缘起空性进行闻思修习,由是而生起真实无漏智慧,现见缘起性空的法界实相,那他无疑会获得殊胜的涅槃解脱果位,就像以前那些诸佛菩萨一样,皆依此道证得了无生无死的大安乐境。即使暂时没有如实现见空性实相,而是略略见到少分空性,亦能由此得到善趣果报,断除一切恶趣之道。关于“略见”,各论师诠释不同,仁达瓦大师、甲操杰大师与堪布阿琼将略见释为以闻所生慧[13]、思所生慧[14]、修所生慧[15]略见真性,以这三种智慧,稍微理解或相似见到少分的空性实相义,以此功德则能关闭恶趣之门,往生人天善趣或净土;而俄巴活佛有不同解释,他认为真见即以智慧现见缘起性空之理而证得圣位,略见即通达因果轮回之理,以此也可生于善趣人天。但无论如何,如理修持空性法门,圣者果位尚可获得,更何况人天善趣呢?因此,应当了知这是佛菩萨众圣者亲宣的无欺因果规律,因而诸有智者,理所应当重视空性法门,应恒常发起精进闻思修习,内心恒常依循善知识的教导,思维观修诸法的内在大空性,而不为其外相所迷惑。此处之“发心”主要是指发起四种信心——清净信[16]、欲乐信[17]、胜解信心[18]、不退转信心[19]。因为甚深的般若空性实义,非凡夫行境,必须依信心方可通达,如《华严经》中云:“信为道源功德母[20]。”而对般若空性的信心,须依上师三宝加持与自己努力闻思修习方可真正生起。故于日常中,恒常思维观察形形色色现象的内体性,非常重要,古代的大修行人常言:“外观百法,不如内观一法。”若长时串习内观智慧,诸修习者定能迅速获得巨大功德,而且是远远超过一切有为善法的福德果报。

譬如说,以前有一盗贼,偶然来到一所寺院,寺院中的老比丘为盗贼宣说了五戒法,要求他不造杀、盗、淫、妄、酒五种罪业,盗贼想:要不杀生、不偷盗、不说妄语、不喝酒,我做不到,但不邪淫能做到。后来他在舍卫城遇到了一些美女诱惑挑逗,但他想起自己所受的戒,因而抗住了诱惑,没有做不如法的恶业。当地国王知道后,觉得这个人值得奖赏,于是将一名宫娥善加妆饰,赏给他做妻子。盗贼守了一次不邪淫戒,即得到了如是利益,以此不难推测,若能修持内道中最了义的般若空性法门,仅仅有少分修持契入,也可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

《后汉书》所载的“陈实与梁上君子”跟月称菩萨所引<窃贼在皇宫大内被引诱行非礼喻>有几分相似即劝人向善,若能解悟其劝言者即获善利。

<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21],有盗夜入其室,栖[22]于梁上。实阴[23]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斯[24]。”儿孙曰:“孰[25]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26]归罪[27]。寔[28][29]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30]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31]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修习空性的利益龙树菩萨在《菩提心释》中云:

如是瑜伽士,若修习空性,

内心喜利他,决定无困难。

证悟空性的功德寂天菩萨在《入行论·智慧品》中云:

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

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

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

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中观四百论》中说:“略见生善趣”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的在这里讲述几则,出自在汉地较为盛行的《金刚经持验录》里所载某些人的公案,这些人不要说是略见空性,即生仅仅只是听闻了几句宣说般若空性深法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的语句都已经免遭身堕恶道而获持人天善趣。

<金刚经持验录·免堕犬身>

[宋朝苏州朱进士,平生只读儒家书籍,没有听闻佛法。有一天偶游虎丘山,听到佛印禅师讲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四句,心中非常惊喜,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于是就想参究全经意旨。

有一天午睡,梦见青衣人押著五个人,朱进士跟在后面,走了约二里路,来到一条大街,再进入巷内,有一青色布帘的人家,在厨房里置放一个木桶,桶内有汤,那五人都喝了,朱进士也想喝,青衣人大声阻止说:‘听闻佛法的人不可以喝。’就惊觉苏醒。

朱进士信步走到大街,进入巷门,果然有一户人家与梦中所见完全一样,朱进士叩门进去,询问厨房可有发生什么事?

主人说:‘厨房刚刚生下六只小狗,其中一只已经死了。’

朱进士吓得惊怖流汗地说:‘如果没有听闻佛法,早已经堕入犬胎了。’

从此专心持诵金刚经,到了八十九岁八月十五日,邀集所有道友向他们告别,然后登上后园树枝上说偈:

八十九年朱公,两手擘破虚空,

脚踏浮云粉碎,立化菩提树东。

    然后跃身而下,落地后马上化去。

语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朱进士聆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中叹未曾有,恰如经中所说:‘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持经不但可以灭罪,而且由于种下般若种子,依此渐渐修行,到达因圆果满,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然失此人身,不仅受苦无穷,等到大业满时,又不知转生何趣!持经功德可转罪报而得佛果,金刚经实在殊胜无比。]

<金刚经持验录·免堕犬身>

[张玉,山西人,他的女儿名叫佛儿,平日喜欢持诵经典。有一天暴死,过了半天又苏醒过来,说出死后的经过。

她被两个鬼卒抓著,到了叉岭,看见鬼卒用黑被子包住两个人送到陈家。另外用花被子包住她,向她说:‘你欠他一千五百钱,现在要去还他。’

这时,忽然来了一位绿衣鬼卒说:‘这个人念金刚经,姑且饶过她。’

她失足堕地,遂醒了过来。她的父亲前往叉岭访问,果然有一位姓陈的人家生了三只小狗,两只黑的,一只花的堕地就死了。]

<金刚经持验录·曾闻金刚经,怎可入牛胎?>

[邹軏,明朝昆山人,不识字,但为人老实忠厚。他经营小本生意,好行方便,凡是遇到残疾饥饿的人,他都施钱施饭,乐意相助,毫不吝啬。

有一天,他在途中遇到一位出外化缘的游僧,沿路诵著金刚经,邹軏停下担子,仔细聆听,将经中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句,牢记在心,忆持不忘。

后来邹軏偶然患病,延请僧众诵金刚经,他的胞弟邹轸,聪明颖敏且颇有文名,但素行放僻刻薄,不信鬼神。这一天,他代兄礼忏,很勉强的跪著听经,当他听闻诵经到第十五分时,内心忽有所悟,合掌赞叹说:‘此经不可思议,这是我们儒家所没有的。’

从此以后,邹轸对佛法渐生信心,也信奉三宝。

万历十一年十月初十,邹轸染患时疫,昏迷不省人事,惟独胸前未冷。

过了十多天,他忽然从床上霍然而起,告诉家人说:‘我阳寿已尽,冥王命我投牛胎十三年,刚被押到阊门外,到李作坊家为牛,全身尽是白色,我听到金刚神说:“邹轸得闻最上乘法,且大有信心,怎可入此畜胎?”金刚神用手上宝杵敲牛头,我觉得顶上被撞击一下,就醒了过来,现在顶门还很疼痛。’

邹轸与兄邹軏一同前往阊门外的李家去访问,果如邹轸所说,刚死了一只白色的小牛。

邹轸一听心惊肉跳,若不是当日跪听金刚经,恐怕已成牛身,要终身拖犁负重了。从此,对佛法深信不移,与胞兄邹軏持斋诵经。

过了十三年,邹轸无疾而终。又历经七年,有一天,邹軏告诉家人说:‘明天中午圣人就要来迎我往生西方了。’

次日中午,全家人闻到异香满室,邹軏沐浴更衣,端坐而逝。]

<金刚经持验录·鱼求报应>

[李元宗,宋朝荆州江陵县人,他的女儿十三岁时,梦见一位梵僧告诉她说:‘你很有善根,何不持念金刚经呢?世间善男子,善女人,每天如果能够净心诵一卷,现世中可以增加福寿,享世寿百年,命终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可以直登涅槃彼岸;如果未达经意,死后阴府也不能拘录,可以投生富贵之家,享人间福报。’她深信此话,从此每天诵金刚经三卷。

芳龄二十四岁,仍不愿出嫁。后来罹患伤寒,过了三天才死,死后被打入冥府,冥王审问之后,知道她未尝造罪,看见她头顶上有佛相显现出祥光,于是就放她还阳。

临行时,冥王嘱咐她说:‘你有般若功德,所以放你还阳,你的父亲所造的杀业极重,所以先减寿二纪[32],不久之后,就要追来对证,你的父亲常常把活鱼切脍,现在已有七千余尾来诉冤索命,你回去问你父亲,是不是晚上梦见自身落入网中,白天醒来就觉得头痛?这就是鱼求报应的缘故。’

她苏醒以后,遂将此事禀告父亲,元宗大惊,答说确有其事,心里非常害怕,就偕同女儿前往天宁寺忏悔,以斋饭供养一百位僧众,并且断除荤酒,亲手敬书金刚经四十九卷。

有一天晚上,元宗梦见数千青衣童子向他礼拜说:‘我们被你所杀,已向冥府诉冤索命,现在蒙你写经的功德,藉此善力,已经超离苦趣,要投生善道去了,你我的仇冤已经化解。你因写经的功德,可以增寿。’

从此以后,元宗持诵金刚经更加虔诚,活到一百二十岁,无疾沐浴而逝。]


[1]《中论·我法品》云:

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

[2] 参悟:拼音cān wù,指参透领悟,即通过思考明白了事物中蕴涵的道理,掌握了事物运行的规律,意在强调结果;也可指参禅悟道,即研究禅机、解悟道理,意在强调过程。

[3] 窃贼:拼音qiè zéi,偷东西的人;犯偷盗或非法侵占罪的人。

[4] 非礼:拼音fēi lǐ,指不合礼仪制度。亦指违礼之事。语出《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 梁上君子: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躲在梁上的人。窃贼的代称。

[6] 馈赠:拼音kuìzèng,赠送,也指赠送的东西、礼品。

[7] 薄礼:拼音báo lǐ,释义:不丰盛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8] 律事:拼音lǜ shì,即戒律或学处的异名。

[9] 僧伽蓝:拼音sēng qiélán,胡语音译。谓佛教僧团所住的林苑。一般指佛教寺院。

[10] 偷偷溜进:悄悄地进入某个地方,以希望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减少尴尬。

[11] 后妃:拼音hòu fēi,皇后和妃嫔。

[12] 嘉勉:拼音jiā miǎn,表扬奖励。

[13] 闻所生慧:从师友口头听受经文,忆念、讽诵、复习以观察其词义之慧。

[14] 思所生慧:思惟观察所闻义理而依正量获得决定之耽著识。如悟解声是无常之比量及其相续不断之再诀识。

[15] 修所生慧:对经过思惟获得定解之事物详观,略察及反复串习之慧。

[16] 清净信:了知所信对境一切功德,生起欣乐之心。

[17] 欲乐信:为证无上菩提生起恭敬学道之心。

[18] 胜解信:对于因果道理三宝功德生起信解之心。

[19] 不退转信:居处任何苦乐、美恶、高下境遇之中,皆信三宝。

[20]《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云: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21] 馁:拼音něi,饥饿:冻馁。

[22] 栖:拼音qī,〈动〉停留,这里指躲藏。

[23] 阴:拼音yīn,〈副〉暗中。

[24] 斯:拼音sī,〈代〉这(地步)。

[25] 孰:拼音shú,谁,哪个:孰是孰非。

[26] 稽颡:拼音qǐ 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27] 归罪:拼音guīzuì,本指自首服罪,又指委罪于人

[28] 寔:拼音shí,同“实”。

[29] 徐:拼音xú,〈副〉缓缓地,慢慢地,这里有认真的、严肃的意思。

[30] 克己:拼音kèjǐ,克制和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31] 绢:拼音juàn,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绢本。绢花。绢素。手绢儿。

[32] 纪:拼音jì,〈名〉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a period of twelve years]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