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25

第二十五课


五(贪著与亲人常相共聚不应理)分二:一、正说;二、不应贪著亲友长时会合。

一、正说:

问曰:是诸恩爱别离是众苦之因故而不乐,然今普共聚集乃为欢乐之源,是以之故喜欢普共聚集也。

答曰:

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离? 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If meeting is a joy to you Why is parting not also a joy? Do not meeting and parting Both seem to go together?

【词汇释难】

集聚:与人世间亲人们一起常相共聚,共相愉悦。

诚如唐·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云: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1],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2],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3],大块假我以文章[4]。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

世尊在《出曜经·乐品》中云:

世有父母乐,众聚和亦乐,

世有沙门乐,静志乐亦然。

分离:与亲人们的恩爱别离。如同世人所谓的生死相别。

岂非:难道不是。表示反诘的语气。

俱时有:此处的“俱时有”要理解为集聚与分离并驾齐驱、双宿双飞地行来进止之义。

【释文】不管是你还是其他孰等有情,为何仅仅欢喜与彼等可意的亲亲普共聚集而不喜欢与彼等的分离呢?任凭何等相续源流之法,只要有集聚必然有与彼相依相存如影随形的分离结伴相随。是故聚集与分离呈现为鸳鸯相随——不离不弃。以是之故,倘若喜爱聚集也要熙然爱彼分离。初始现似欢喜之因但最终会招致苦痛,所以应当立志现证逾越是诸二者——集聚与分离之寂灭涅槃。如彼,功德女与黑暗女俱入屋舍喻;食用具毒饮食喻;吞食钩饵喻。

<功德女与黑暗女俱入屋舍喻>

吾昔曾闻,昔有某人为了获赐吉祥福乐,时常宗仰祷告功德天女曰:“愿尊隆恩,赐吾吉祥福乐!”因虔敬祈请并恭敬奉事本尊令其天颜大悦,感得本尊垂怜。一日夜间,功德天女后随黑暗女不远遐路,光临其舍。

彼人问功德天女曰:“此字何等?”

功德天女答言:“黑暗女是”

彼人报言:“吾我未有黑暗女的邀约啊!?”

功德天女对曰:“我与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离。”

如喻所比,何处有聚集必然有如影随形的分离为伴。孰等只祈求与可意的亲亲普共聚集,而不愿意与彼分离相随的所愿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梦想罢了。

<食用具毒饮食喻>

如同贪餮无厌的人食用具有毒药的饮食,最终会导致死亡,或者是感受如同濒临鬼门关一般的苦痛,同样是诸聚集的一切欢乐必然与彼分离的痛苦相依相随。

<吞食钩饵喻>

又如,欲想吞食钩饵者,必然招致被铁钩穿刺,捕杀丧命的后果。

【释义】贪著亲人聚会,也是使人滞留世俗而不能生起念死之心,使人无法顺利入道的一种颠倒常执。所以对贪著亲友聚会者,作者以反问形式破斥其迷执:如果喜欢亲人聚会,那么你也应该对亲人的分离生起欢喜吧,聚会与分离二者属于同一因,难道不是同时俱有的吗?所谓的同一因,即是令相互佐成之二法,同时生起之因。如果不加观察,世人也许不承认,聚会与分离怎么会是同时俱有之法呢?要知二者同时俱有,并非二者必然在同一刹那一起显现,而是二者生因相同,聚会生起时,分离也必然会生起。就像生与死、升与堕等有为法一样,一者已存在时,另一者也必然会存在,如同一张纸牌的正面与反面。在世间,有聚会必有分离,理智者都会知道这种必然规律,而没有分离的聚会在世间从来就没有过。因此,在喜欢聚会的同时,为什么不喜欢与之必然伴随的分离呢?

必然成对的世俗法,不会有只选择一半的可能。譬如往昔有人祈求吉祥天女(赐福的天神)赐给他吉祥福乐,修持了很久,吉祥天女终于出现了。在极度的欢喜中,那位修持者发现,在面貌端严慈和的吉祥天女身后,还有一位令人见而生畏的女神。修持者问吉祥天女:“女神啊,您背后的是谁呢?”“黑耳女(即祸神)。”“可是我祈求的只是您吉祥女神啊,她来干什么呢?我不想见到她。”吉祥天女回答说:“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在哪儿,我们俩都决定会在一起出现,如果不想见她,除非你不召请我。”福祸相倚,聚散相随,轮回法的本性即是如此,只喜欢亲人聚会,而不喜欢亲人分离,如同譬喻中的修持者一样,唯是愚稚而天真的想法,在世间实际绝不可能实现。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菩提心离垢地品》里有一颂:

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

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

其中的譬喻说吉祥与黑耳,二者不会在一处,如果与本论在此处譬喻相较,似乎有点相违,二者实则并不矛盾。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所言之吉祥与黑耳(《入中论自释》云:黑耳是指不吉祥之义)不会在一处,是从吉祥与不吉祥二者之名言本性出发,说二者性质相违,如冷与热二者性质相违一样,故不能同时出现于一法之上。而月称论师在《四百论释》中的譬喻,说吉祥女与黑耳女必然会相伴相随,是从二者相待成立的关系上而言。世俗中有许多法是成对出现的,一者已成时,另一者也必然会成立,如生与死、高与下、祸与福、积与尽、聚与散等等。所以两论中的譬喻,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而言,并不相违,诸学者当细察。对集聚与分离的同时俱有,还有譬喻说,如同服食毒品,暂时虽会生起乐感,但痛苦也必然会随之出现,因而理智者当明察,不应于苦谛的世间法生贪著。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云:

[何等名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所爱之物破坏离散,亦有二种:一者、人中五阴坏,二者、天中五阴坏。如是人天所爱五阴,分别挍计有无量种,是名爱别离苦。

何等名为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所不爱者而共聚集,复有三种: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三趣分别挍计有无量种,如是则名怨憎会苦。

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悕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

何等名为五盛阴苦?五盛阴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贪苦、求不得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

迦叶!生之根本,凡有如是七种之苦,老苦乃至五盛阴苦。迦叶!夫衰老者非一切有,佛及诸天一向定无,人中不定或有或无。迦叶!三界受身,无不有生,老不必定,是故一切生为根本。迦叶!世间众生颠倒覆心,贪着生相,厌患老死。迦叶!菩萨不尔,观其初生,已见过患。迦叶!如有女人入于他舍,是女端正,颜貌瑰丽,以好璎珞庄严其身。

主人见已即便问言:“汝字何等?系属于谁?”

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

主人问言:“汝所至处为何所作?”

女人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珊瑚、虎珀、车璩、马瑙、象马、车乘、奴婢、仆使。”

主人闻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我今福德,故令汝来至我舍宅。”

即便烧香散花,供养恭敬礼拜。复于门外更见一女,其形丑陋,衣裳弊坏[6],多诸垢腻[7],皮肤皴裂[8],其色艾白。

见已问言:“汝字何等?系属谁家?”

女人答言:“我字黑闇。”

复问:“何故名为黑闇?”

女人答言:“我所行处,能令其家所有财宝一切衰秏。”

主人闻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当断汝命。”

女人答言:“汝甚愚痴,无有智慧。”

主人问言:“何故名我痴无智慧?”

女人答言:“汝舍中者,即是我姊。我常与姊,进止共俱,汝若驱我,亦当驱彼。”

主人还入问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实为是不?”

功德天言:“实是我妹,我与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离。随所住处,我常作好,彼常作恶,我常利益,彼常作衰。若爱我者,亦应爱彼,若见恭敬,亦应敬彼。”

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恶事者,我俱不用,各随意去。”

是时二女,俱共相将还其所止。尔时主人见其还去,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是时二女复共相随至一贫家。

贫人见已,心生欢喜,即请之言:“从今已去,愿汝二人,常住我家。”

功德天言:“我等先以为他所驱,汝复何缘俱请我住?”

贫人答言:“汝今念我,我以汝故,复当敬彼,是故俱请令住我家。”

迦叶!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愿生天,以生当有老病死故,是以俱弃,曾无爱心。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过患,是故贪受生死二法。]

《六度集经·杀身济贾人经》云:

[“昔者菩萨,与五百商人,俱入巨海欲采众宝。入海数月,其所获[9]宝,重载盈舟。将旋[10]本土,道逢飘风,雷电震地,水神云集,四周若城,眼中出火,波涌灌[11]山,众人嚾[12]啼曰:‘吾等死矣!’恐怖易色,仰天求哀。菩萨怆然[13],心生计曰:‘吾之求佛,但为众生耳。海神所恶,死尸为甚[14]。危命济众,斯乃开士[15]之尚[16]业矣。吾不以身血注海,海神恶之,意者[17]船人终不[18][19]岸。’谓众人曰:‘尔等属手相持并援吾身。’众人承命,菩萨即引刀自𠛑[20]。海神恶焉,漂舟上岸,众人普济。

“船人抱尸号天[21]而哭曰:‘斯必菩萨非凡庸之徒[22]。’躃踊[23]呼天:‘宁令吾等命殒[24]于兹,无丧上德之士矣。’其言真诚,上感诸天,天帝释覩菩萨之弘慈覩世希有,帝释身下,曰:‘斯至德菩萨将为圣雄,今自活之。’以天神药灌其口中,并通涂尸,菩萨即苏[25],忽然起坐与众相劳。帝释以名宝满其舟中,千倍于前,即还本土,九亲[26]相见靡不欢悦,赒[27]穷济乏,惠逮[28]众生,敷宣佛经,开化愚冥。其国王服菩萨德,诣禀清化,君仁臣忠,率土持戒,家有孝子,国丰毒歇,黎庶[29]欣欣[30],寿终生天,长离众苦。菩萨累劫精进不休,遂至得佛。”

佛告诸比丘:“杀身济众者,吾身是也。天帝释者,弥勒是。五百商人者,今坐中五百应真[31]是也。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出曜经·亲品》云:

                    [智者寻一句,演出百种义,

愚者诵千句,不解一句义。

智者寻一句,演出百种义者,智者执意明达道术,禅燕[32]不乱练精神识,永无尘垢四辩具了,问[33]一句之义达百千之章,是故说曰:‘智者寻一句,演出百千义’也。

愚者诵千句,不解一句义者,愚者意迷,从冥至冥不覩大明,虽诵千章不解一义,是以智人常当远之不与从事,是故说曰:‘愚者诵千句,不解一句义’也。]


[1] 浮生若梦:拼音fú shēng ruò mèng,人生好像短暂的梦幻。

[2] 秉烛夜游: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感叹时光易逝,须持烛夜里游乐。比喻及时行乐。

[3] 阳春:和煦的春光。召:召唤,引申为吸引。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4] 大块:大地,大自然。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5] 序:通“叙”,叙说。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这里专指兄弟。

[6] 弊坏:拼音bì huài,1.破旧﹐破败。 2.衰落;腐败。

[7] 垢腻:拼音gòu nì,同“垢泥”由人体已脱落的皮肤角质层、汗水、皮脂和灰尘等合成,而积存于皮肤表面的污秽物。容易妨碍皮脂及汗腺的分泌,宜常洗濯。

[8] 皴裂:拼音cūn liè,皮肤因寒冷而冻裂。

[9] 所获【大】,获珍【宋】【元】【明】

[10] 旋:拼音xuán ,〈动〉返回或归来。

[11] 灌:拼音guàn,浇地:灌溉。灌渠。浇灌。

[12] 嚾【大】,㘁【宋】【元】【明】嚾:拼音huàn,古同“唤”,呼唤。

[13] 怆然:拼音chuàng rán,悲伤哀痛的样子。

[14] 甚【大】,其【宋】【元】【明】

[15] 开士:拼音kāi shì,佛教用语。指菩萨。因其能开悟众生,使生信心。

[16] 尚【大】,上【明】

[17] 意者:拼音yì zhě,表示测度。大概,或许,恐怕。

[18] 不【大】,不之干【宋】【元】【明】

[19] 渡【大】,彼【宋】【元】【明】

[20] 𠛑【大】,弦【宋】𠛑:拼音xián,自刎颈。

[21] 号天【大】,呼哭【宋】【元】【明】

[22] 徒【大】,徒也【宋】【元】【明】

[23] 躃踊:拼音bì yǒng,解释为捶胸顿足。哀痛貌。

[24] 殒:拼音yǔn,死:殒命。殒殁。殒身。殒阵。

[25] 苏【大】,稣【宋】【元】【明】

[26] 九亲:拼音jiǔ qīn,由本身上推至父母、袓父母、曾袓父母、高袓父母四辈,下推至子、孙、曾孙、玄孙四辈,称为“九亲”。

[27] 赒【大】,周【宋】【元】【明】

[28] 逮【大】,及【宋】【元】【明】

[29] 黎庶:拼音lí shù,百姓、民众。

[30] 欣欣:拼音xīn xīn ,喜悦的样子。

[31] 应真:拼音yìng zhēn,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佛教罗汉之别名。意为上应乎真道者。

[32] 燕【大】,宴【宋】【元】【明】

[33] 问【大】,闻【宋】【元】【明】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