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32

第三十二课


二、断除过分贪身:

问曰:倘若要保护身体,那就应当于彼身体倾肝沥胆地加以爱护吗?

答曰: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 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When human suffering is produced By the body, and pleasure by other [factors], Why are you devoted to This hull, a container of suffering?

【词汇释难】

安乐由他起:此身体中的诸安乐皆悉由于依赖其他外缘而生起的。人的身体中无论多小的痛苦,比如饥饿、口渴,都是因为这个身体,而不是其他原因产生的。而人身中无论多小的安乐,都是从外境,而不是从这个身体而产生的。

众苦器:众多苦痛的容器。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云:“何等名为五盛阴苦?五盛阴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所以说众生的五盛蕴身,完全就是一个诸苦的容器。就像是世人所谓的“百宝箱”一般,这个身体实际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百苦箱”。其中盛满了诸苦。

《杂阿含经》云: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苦者,云何为苦?”

舍利弗言:“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断此苦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释文】如是,不论何人倘若身体稍有饥饿、干渴等痛苦,是诸痛苦仅从身生,而非从其余。身体所具有的安乐,不管何等微小甚微,唯独由于他缘而生起,而并非从身体自处而得。是以之故,不得爱重此一切诸苦之容器的五盛蕴身。唯为住持身命令其防非止恶,增进善法,而摄受长养其身。如彼,贪欲旷野罗刹女喻。

<贪欲旷野罗刹女喻>

有人御车,途经旷野,一罗刹女幻化成一位倾国倾城,孤立无助,失魂落魄的红颜佳人在其车前。彼人随即将此女人,上载于马车上,驱车继续前行。未经里数,在彼驱车所去的前方有一位极不可意凶神恶煞的罗刹女阻截去路,彼人寻即拔出利剑将此罗刹女,从中斫刺,遂即变成两位罗刹女。复斫彼二,便成四个罗刹女,如是双双并增无有休止。

寻即有一位故友天神凌空履虚而谏言曰:“唯需斫刺车上之女,斫杀是女,则其余诸罗刹女皆悉杀尽。”

彼人闻言,便如谏而行。如是观身为苦及无常性故,以便断除对身体过分的贪著。为不复引生苦蕴身宜当精勤,以无彼身蕴则众苦尽也。

【释义】了知善御此身则可持戒积集大福德后,有些初学者便以应保护身体为由,对身体不断除爱著,而贪执衣食等享受,这也是必须断除的偏执。人们的各种痛苦,如生、老、病、死四大痛苦瀑流,无一不是因有身体而起;从长远来看,有情正是因为身体,而不惜造作种种恶业,以满足身体受用的需要,由此而感召无边的痛苦。所以身体是人们众多痛苦的直接来源,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器具。有些人想:身体虽然是苦器,但有时也会有一些安乐舒适。然而仔细分析,所谓身体上的安乐,其实是依外缘而起,如饱暖赖衣食资具而起,并非由身体自己生起。从身体自身而言,它无疑是纯苦之聚合,无有丝毫值得贪爱之处,而且只要对它有一分贪爱,痛苦即会增加一分,有十分贪爱,痛苦也就增加十分。因而若求断苦者,必须仅以微薄衣食维持身体而舍弃对它的贪执,唯有彻断贪执,才能彻断众苦之根源。

譬如说,有一男子驾车经过某险恶处,见一美艳罗刹女,那位男子不知其为罗刹,反而生起贪爱,与她共乘一车。其后不久,车前显出了一凶恶的罗刹,那位男子大惊,拔剑将罗刹砍为两段,而罗刹不但未被杀死,反而一分为二,那位男子又将两个罗刹砍断,结果又化出四个罗刹,如是越砍越多,无法杀尽。此时那位男子平时祈祷的天尊,在天空中发声告诉他:“你这样永远也杀不尽,只要将车上的罗刹女杀了,其余的罗刹自然会消尽。”此时男子方知美女是罗刹女,车前罗刹亦为她所幻化,于是他回头杀死罗刹女,果然一切怖畏全部消失。同样,身体如同美艳的罗刹女,如果不能认清其苦害本质,而对它贪执不舍,那么痛苦便会由此而源源不绝地产生。而且若从外境着手灭苦,付出的努力越多,会如将罗刹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样,痛苦也会越增多,只有遵循本师释迦牟尼佛与诸菩萨的教导,回头从自身下手,彻断身执,轮回诸痛苦则会顿时息灭。

《出曜经·观品》云:

[如是当观身,如王杂色车,

愚者所染著,善求远离彼。

如是当观身,如王杂色车者,如国王车杂色庄严,虽有形色亦不牢固,不任重载,是故说曰:‘如是当观身,如王杂色车’也。

愚者所染著,善求远离彼者,愚人所贪玩而习之,智者所弃若捐粪除,是故说曰:‘愚者所染著,善求远离彼’也。

如是当观身,如王杂色车,

愚者所染著,智者远离之。

    智人知动摇,心不愿乐,常意欲远离如避火灾,是故说曰:‘智者远离之’。

如是当观身,众[1]病之所因,

病与愚合会,焉能可恃怙?

人出胞胎由前世因缘,多病少病形貌好丑,是故说曰:

                                          ‘如是当观身,众病之所因,

       病与愚合会,焉能可恃怙?’]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云:

[昔佛在舍卫国[2]精舍[3],时有四比丘坐于树下,共相问言:“一切世间何者最[4]苦?”

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婬欲。”

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瞋恚[5]。”

一人言:“世间之苦无[6]过饥渴[7]。”

一人言:“天下之苦莫[8]过惊怖[9]。”

共诤苦义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10]其所,问诸比丘:“属论何事?”

即起作礼具[11]白所论。佛言:“比丘!汝等所论不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瞋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元[12],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13]蠕动更相残贼[14],吾我[15]缚着生死不息,皆由于身[16]。欲离世苦[17],当求寂灭,摄心[18]守正怕[19][20]无想,可得泥洹,此为最乐。”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热无过婬,毒无过怒,

苦无过身,乐无过灭。

无乐小乐,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乃获大安。

我为世尊,长解无忧,

      正度三有[21],独降众魔。”

佛说偈已告诸比丘:“往昔久远无数世,时有五通比丘名精进力,在山中树下闲寂求道。时有四禽依附左右常得安隐:一者、鸽,二者、乌,三者、毒[22]蛇,四者、鹿。是四禽者,昼行求食暮则[23]来还[24]

四禽一夜自相问言:‘世间之苦何者为重?’

乌言:‘饥渴最苦,饥渴之时身羸[25]目冥[26]神识不宁,投身罗网不顾锋刃,我等丧身莫不由之,以此言之饥渴为苦。’

鸽言:‘婬欲最苦,色欲炽盛无所顾念,危身灭命莫不由之。’

毒蛇言:‘瞋恚最苦,毒意一起不避[27]亲疏,亦能杀人复能自杀。’

鹿言:‘惊怖最苦,我游[28]林野心恒怵惕[29],畏惧猎师及诸豺狼,髣髴[30]有声奔投坑岸[31],母子相捐肝胆悼[32][33],以此言之惊怖为苦。’

比丘闻之即告[34]之曰:‘汝等所论是其末耳,不究苦本。天下之苦无过有身,身为苦器忧畏无量,吾以是故舍俗学道,灭意断想不贪四大,欲断苦原志存泥洹。泥洹道者寂灭无形,忧患永毕尔乃大安。’四禽闻之心即开解。”

佛告比丘:“尔时五通[35]比丘,则吾身是;时四禽者今,汝四人是也。前世已[36]闻苦本之义,如何今日方复云尔[37]?”

比丘闻之惭[38][39]自责,即于佛前得罗汉道。]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眼生喜者,则于苦生喜;若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于耳、鼻、舌、身、意生喜者,则于苦生喜;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

诸比丘!若于眼不生喜者,则于苦不生喜;于苦不生喜者,我说彼解脱于苦。于耳、鼻、舌、身、意不生喜者,则于苦不生喜;于苦不生喜者,我说彼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所以说为了修集二资而摄受长养其身,住持身命就要令其防非止恶,增进善法,而不能倾肝沥胆地加以爱重放纵其身,否则就会变成下面譬喻当中所述那样依止自己的这个身体,却给自己制造了无止尽的苦患。

《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云:

[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云何得杀?”有人语言:“汝但掷置[40]水中即时可杀。”尔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邪见外道、天魔波旬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41]恣情[42]五欲[43],如我语者必得解脱。”如是愚人不谛思惟,便用其语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小儿掷龟水中。]


[1] 众【CB】【碛乙-CB】【宋】【元】【明】,知【大】

[2] 国【大】,〔-〕【宋】【元】【明】

[3] 舍卫国精舍: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4] 何者最【大】,有何为【圣】

[5] 瞋恚【大】,饥渴【宋】【元】【明】

[6] 无【大】,莫【圣】

[7] 饥渴【大】,瞋恚【宋】【元】【明】

[8] 莫【大】,无【圣】

[9] 怖【大】,悸【圣】

[10] 到【大】,至【圣】

[11] 具【大】,俱【圣】

[12] 元【大】,原【宋】,源【元】【明】

[13] 三界:拼音sān jiè,佛教谓生死往来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无间地狱,称为“欲界”。二曰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在欲界之上,离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禅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无色界,无色、无物、无身,有四无色,称为“四无色天”或“四空处”。

[14] 残贼:拼音cán zé,凌虐、迫害。

[15] 我【大】,我等【圣】

[16] 于身【大】,身兴【宋】【元】【明】

[17] 世苦【大】,苦本【圣】

[18] 心【大】,身【圣】

[19] 正怕【大】,政寂【圣】

[20] 怕然:拼音bó rán,案:应该是指“泊然”。恬淡无欲貌。

[21] 有【大】,界【宋】【元】【明】

[22] 毒【大】,〔-〕【圣】

[23] 则【大】,辄【圣】

[24] 来还【大】,还宿【宋】【元】【明】【圣】

[25] 羸:拼音léi,瘦弱:羸瘦。羸困(瘦弱困顿)。羸顿。羸弱。羸惫。

[26] 目冥:拼音mù míng,眼睛昏花。

[27] 避【大】,顾【圣】

[28] 游【大】,在【宋】【元】【明】【圣】

[29] 怵惕:拼音chù tì,恐惧警惕。

[30] 髣髴:拼音fǎng fú,似乎、好像、近似。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云:“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髣髴三更。”也作“仿佛”、“仿佛”。

[31] 坑岸:拼音kēngàn,释义为坑堑,沟壑。

[32] 悼【大】,掉【宋】【元】【明】悼:拼音dào,〈动〉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33] 悸:拼音jì,因害怕而自觉心跳:惊悸。悸栗(心惊肉跳)。悸动。心有余悸。

[34] 告【大】,答【宋】【元】【明】【圣】

[35] 五通:拼音wǔ tōng,即五神通。一、神境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宿命通,五、他心通。

一、神境通:(神足通,身如意通,神境智证通)示显能知炽燃,飞行,多少,美丑,水行,土行种种神变,自在具足。

二、天眼通:(天眼智证通)能知能见所有远近现有诸色及死后往生何处等一切时地隔离不能现见之色。

三、天耳通:(天耳智证通)能明白聆悉一百由旬以往的一切巨细声音的听觉。

四、宿命通:(宿住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如实能知自他前生生地、姓名、父母、业、命、资财如彼如彼等诸实况的智慧。

五、他心通:(知他心通,他心智证通)能如实了知其他有情类一切善恶之心。

[36] 已【大】*,以【圣】*

[37] 尔【大】,云【宋】【元】【明】【圣】

[38] 惭:拼音cán,于自我,于事物均属可羞,从而耻诸罪过,防护恶行之心。十一善心所之一。

[39] 愧:拼音kuì,有愧,知羞愧。于他人,于世间均属可羞,从而羞诸罪过之心。十一善心所之一。

[40] 掷置:拼音zhì zhì,意思是丢弃。

[41] 六尘:拼音liù chén,尘,接触的对象。佛教将心和感官接触的对象分成色、声、香、味、触、法(指心所对的境)​ 六尘。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尘,心就会充满著烦恼。

[42] 恣情:拼音zì qíng,纵情、任情。

[43] 五欲:拼音wǔ yù,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