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42

第四十二课


三(破除乐有自性)分五:一、明苦虽有自相但乐无自相;二、明执苦为乐是颠倒;三、明乘坐骑乘等本无真实安乐;四、明世人对暂息旧苦的舒适之受执为真实安乐;五、明无有真实乐的其他理由。

一(明苦虽有自相但乐无自相)分二:一、见乐稍有增长但不能因此而成立乐有自相的理由;二、虽有生起真实苦之因但无真实乐因。

一、见乐稍有增长但不能因此而成立乐有自相的理由:

问曰:设若无有所谓的安乐,此则不可能见到有乐的增长。然而现见有安乐的增长,是以之故,安乐是存在着的。

答曰:

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 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leasure Its opposite is seen to occur.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ain There will not likewise be its opposite.

【词汇释难】

回转:即安乐突然回转为苦。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乐极生悲。

【释文】犹如安乐正在如如不绝涓涓不壅地持续增长的途中,即可现见有所回转成苦的现象。倘若有其自性的安乐既不应该有所回转,然今安乐实有正增的同时会有其回转的余地,而苦痛则并不如是。譬如安乐增长经久历时便渐渐衰微转弱,苦痛则方兴未艾,蒸蒸日上越发粗狂,以其最锋芒毕露的形式来摧残身心。以苦痛方兴日盛不能衰退的原故,身体实乃苦痛的本性,而并不具有自性的安乐可言。如彼,终致堕落的顶生王喻。

<终致堕落的顶生王喻>

譬如,顶生王欲得帝释天王的半座而导致从天而坠。如顶生王不可称计的安乐正在增长的同时现见其衰落,然而其苦痛则并非如是。

即说偈曰:

若乐有自性,不转不应苦,

因由回转故,此乐无自性。

【释义】身体的安乐与痛苦,虽然都是名言法,但是二者完全不同。有些人认为安乐如同痛苦一样,也有自相,可以恒时存在,其理由是可以现见安乐有增长,但此等理由不能成立。安乐虽然暂时会有稍许增长,但这也不过是引生更大痛苦的一种因缘而已,它立即会从增长中回转,重新回复到原先的痛苦状态中。这是人们在生活中可以现量见到的事实,世间没有人能保持自身安乐向上增长且永远也不回复到痛苦之中,由此而观,自身安乐怎么会有真实自相呢?如果有自相安乐的存在,绝不应有如是回转变化,而应恒时存在。可是,痛苦就不同了,从来就没有人见过当自身痛苦正在增长时,忽然有了回转,变成为恒常稳定的安乐。这种情况除了世人的幻想,如在一些民间故事中编造说“某人经历了艰难痛苦后,从此永远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1]”等等之外,于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痛苦有一种特性,能迅速将一切与它相违的安乐,转化成它的状态,而且痛苦与人类的身体联结非常紧密,使身体很难摆脱它的束缚。以此对凡夫众生而言,痛苦确实有其稳定的自相,因自身的一切安乐,最终都会回复为痛苦,而自身痛苦再增长变化,也无法像安乐那样迅速回转。对此,诸人皆可观察,当自身生起安乐并增长时,安乐无论如何也不会永恒不变地保持,而是在短时间中即会消尽无余,这便是安乐无有自相而痛苦有自相的原因导致。

月称菩萨也曾说过:

                   “若乐有自性,不苦不回转,

  因被回转故,此乐无自性。”

轮回的本性即是苦,因而凡夫有漏的身体,即使暂时能有安乐生起增长,其安乐也不可能因此而有自相,最终一定会回复到苦的本性中。

譬如说,以前南赡部洲有金轮王我养者(顶生王)出世,依其宿世福德,他从自己父亲头顶的肉髻中生出;后即位为王,得金轮等七宝,一统天下,享尽天下的荣华富贵;又凭金轮,得到了帝释天分半座予他的荣耀;然而当他生起贪心,想独占帝释天的宝座时,却从天上堕回人间,生起了极大的羞愧等苦受而死去。他的安乐受用增长至欲界天,最终还是要回转到痛苦之中。同样,任何凡夫有情,不可能有恒不回转的安乐,而唯有恒不回转的痛苦。因此,我们应了知苦乐之性,彻了世俗的苦谛。

《中阿含经·王相应品四洲经》云: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在安静处,宴坐思惟而作是念:“世人甚少少能于欲有满足意,少有厌患于欲而命终者。世人于欲有满足意,厌患于欲而命终者,为甚难得。”

  尊者阿难则于晡时[2]从宴坐[3]起,往诣[4]佛所,到已作礼,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在安静处,宴坐思惟而作是念:‘世人甚少少能于欲有满足意,少有厌患于欲而命终者。世人于欲有满足意,厌患于欲而命终者,为甚难得。’”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世人甚少少能于欲有满足意,少有厌患于欲而命终者。阿难!世人于欲有满足意,厌患于欲而命终者,为甚难得。阿难!世人极甚难得,极甚难得于欲有满足意,厌患于欲而命终者。阿难!但世间人甚多甚多,于欲无满足意,不厌患欲而命终也。所以者何?阿难!往昔有王名曰顶生,作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5],整御[6]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便作是念:‘我有阎浮[7]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我欲于宫雨宝七日,积至于膝。’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

  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忆曾从古人闻之,西方有洲名瞿陀尼[8],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今欲往见瞿陀尼洲,到已整御。’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去,及四种军。阿难!彼顶生王即时往到,住瞿陀尼洲。阿难!彼顶生王住已,整御瞿陀尼洲,乃至无量百千万岁。

  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我复曾从古人闻之,东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9],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今欲往见弗婆鞞陀提洲,到已整御。’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去,及四种军。阿难!彼顶生王即时往到,住弗婆鞞陀提洲。阿难!彼顶生王住已,整御弗婆鞞陀提洲,乃至无量百千万岁。

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我复曾从古人闻之,北方有洲名郁单曰[10],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彼虽无我想亦无所受,我今欲往见郁单曰洲,到已整御,及诸眷属。’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去,及四种军。

阿难!彼顶生王遥见平地白,告诸臣曰:‘卿等见郁单曰平地白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曰:‘卿等知不?彼是郁单曰人自然粳米[11],郁单曰人常所食者,卿等亦应共食此食。’阿难!彼顶生王复遥见郁单曰洲中,若干种树,净妙严饰,种种彩色,在栏楯[12]里,告诸臣曰:‘卿等见郁单曰洲中,若干种树,净妙严饰,种种彩色,在栏楯里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曰:‘卿等知不?是郁单曰人衣树,郁单曰人取此衣著,卿等亦应取此衣著。’阿难!彼顶生王即时往到,住郁单曰洲。阿难!彼顶生王住已,整御郁单曰洲,乃至无量百千万岁,及诸眷属。

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亦有郁单曰洲。我复曾从古人闻之,有天名曰三十三天[13],我今欲往见三十三天。’阿难!彼顶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适发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虚而往,及四种军,向日光去。

阿难!彼顶生王遥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犹如大云,告诸臣曰:‘卿等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犹如大云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曰:‘卿等知不?是三十三天昼度树也。三十三天在此树下,于夏四月,具足五欲,而自娱乐。’

阿难!彼顶生王复遥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近于南边犹如大云,告诸臣曰:‘卿等见三十三天中,须弥山王上近于南边犹如大云耶?’诸臣对曰:‘见也,天王。’王复告曰:‘卿等知不?是三十三天正法之堂[14]。三十三天于此堂中,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为天为人,思法思义。’

阿难!彼顶生王即到三十三天。彼顶生王到三十三天已,即入法堂。于是,天帝释[15]便与顶生王半座令坐,彼顶生王即坐天帝释半座。于是,顶生王及天帝释都无差别,光光无异,色色无异,形形无异,威仪礼节及其衣服亦无有异,唯眼眴[16]异。

阿难!彼顶生王而于后时极大久远,复作是念:‘我有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我有七宝,千子具足;及于宫中雨宝七日,积至于膝。我亦复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亦有郁单曰洲。我又已见三十三天云集大会,我已得入诸天法堂。又天帝释与我半座,我已得坐帝释半座。我与帝释都无差别,光光无异,色色无异,形形无异,威仪礼节及其衣服亦无有异,唯眼眴异。我今宁可驱帝释去,夺取半座,作天人王,由己自在。’

阿难!彼顶生王适发此念,不觉已下在阎浮洲,便失如意足,生极重病。命将终时,诸臣往诣顶生王所,白曰:‘天王!若有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来问我等:“顶生王临命终时说何等事?”天王!我等当云何答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时,顶生王告诸臣曰:‘若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来问卿等:“顶生王临命终时说何等事?”卿等应当如是答之:“顶生王得阎浮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七宝,意不满足而命终。千子具足,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七日雨宝,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瞿陀尼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弗婆鞞陀提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得郁单曰洲,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见诸天集会,意不满足而命终。顶生王具足五欲功德——色、声、香、味、触,意不满足而命终。”若梵志、居士及臣人民,来问卿等:“顶生王临命终时说何等事?”卿等应当如是答之。’”

于是,世尊而说颂曰:

                 “天雨妙珍宝,欲者无厌足,

欲苦无有乐,慧者应当知。

若有得金积,犹如大雪山,

一一无有足,慧者作是念。

得天妙五欲,不以此五乐,

  断爱不著欲,等正觉弟子。”

于是,世尊告曰:“阿难!昔顶生王,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

阿难!我于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阿难!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我今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得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我今已得脱一切苦。”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史记·滑稽列传》云: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虽然貌不惊人,却有一副好口才,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他国,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当时齐国国君齐威王喜欢喝酒,总是彻夜宴饮,不喝得酩酊大醉绝不罢休。因为喝酒,齐威王常常耽误政事。朝中的文武百官却放任不管,只有淳于髡看不下去,总想找机会劝谏齐威王。

有一年,楚国派遣大军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援。淳于髡成功说服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吓退了楚军。危险解除,齐威王十分高兴,立即摆酒庆祝。席间,齐威王问淳于髡:“先生喝多少酒会醉?”淳于髡回答:“我喝一斗酒会醉,喝一石酒也会醉。”齐威王觉得奇怪:“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喝一石呢?这是什么道理?”淳于髡于是解释说:“在不同的情况下,我的酒量也会不同。如果是大王当着御史的面赐酒给我,我吓得胆战心惊,不用喝一斗就醉了;如果是在家招待父母的客人,我要不停地敬酒,喝不到两斗就会醉;如果是朋友之间饮酒交谈,我们边喝边聊,大约可以喝五六斗;如果是和好友相聚,大家没有约束,一边玩游戏一边喝酒,这种开心的时候,我喝上八斗也不过微有醉意;如果是去好友家做客,天黑之后大家把残酒并到一起,坐下促膝而谈、无拘无束,这种时候我就是喝上一石也会觉得很高兴。可是这种场合,往往也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时候。”

接着,淳于髡又说:“所以说,酒喝多了就容易醉;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发生悲伤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是这样的,乐极生悲,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

显然,淳于髡是在借喝酒的话题来讽刺齐威王每日饮酒作乐而疏于政事,齐威王领会到了淳于髡的良苦用心,感到十分羞愧,当即表示自己心服口服,接受淳于髡的建议,不冉肆意饮酒作乐,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处理朝政上,做一名勤政的君主。后来,齐威王励精图治,齐国府库充实,国力大增,成为战国时期的中原霸主。


[1] 某人经历了艰难痛苦后,从此永远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天方夜谭·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云:“就这样,国王赛夫·阿扎目率领阿特士太子和哈娅·图芙丝公主经过茫茫路途,平安回到了西拉子王国。国王爱子心切,因而在本国替太子和公主重新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大宴宾客。从此他们过着极其快乐、舒适的幸福生活,白头偕老。”

[2] 晡时:拼音bū shí,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云:“狄氏到了这日晡食,果然盛妆而来。”

[3] 宴坐:拼音yànzuò,静坐,安坐。

[4] 往诣:拼音wǎng yì,前往觐见。

[5] 四种军:《中阿含经·七法品城喻经》云:“复次,如王边城集四种军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为內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四事具足。”

[6] 整御:拼音zhěng yù,征服统领。

[7] 阎浮:拼音yán fú,阎浮洲的略称。为梵语jambu的音译。佛教宇宙观中,以日月照临的范围为一个世界。它以须弥山为中心,山外是大海,四边有四大洲。阎浮洲位在南方。在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中,阎浮洲指人所住之世界。

[8] 瞿陀尼:拼音qú tuó ní,意译作“西牛货洲”。佛经所说四大部洲之一。在须弥山西。由四大天王之一的西方广目天王守卫。位于须弥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宝做为货币而行买卖交易。其地形如满月,人面亦如满月,此洲有殊胜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9] 弗婆鞞陀提:梵音pubbavediha的音译,义译为“东胜身洲”。以其身胜南瞻部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

[10] 郁单曰:也作“北俱卢洲”在佛教的世界观中,欲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在须弥山的外围有四大洲,北洲为北俱卢洲。洲形正方,景色清静优美。人民身高一丈四尺,寿千岁,生活安乐。但因生活太过安乐,会障碍学佛,所以佛教认为在北俱卢洲出生是八难之一。也作“北拘卢洲”、“北郁单越”。

[11] 粳米:拼音jīng mǐ,粳稻碾出的米。

[12] 栏楯:拼音lán shǔn,栏杆。纵为栏,横曰楯。

[13] 三十三天:拼音 sān shí sān tiān,梵语忉利天的意译。即欲界六天之二。小乘有部认为是欲界十天中的第六天。

[14] 正法之堂:即善法堂,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为忉利天诸天众之集会所。

[15] 帝释:拼音dì shì,1.亦称“帝释天”。 2.佛教护法神之一。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顶善见城。梵文音译名为释迦提桓因陀罗。

[16] 眴:拼音shùn,异体字: 䀏 瞬。眨眼,眼球一动:“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一瞬即逝。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