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55

第五十五课


三、修习行苦之正理:

问曰:假设如前所说身体是无常的,纵然若此是中还是有安乐可图的呀!

答曰: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
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The impermanent is definitely harmed. What is harmed is not pleasurable. Therefore all that is impermanent Is said to be suffering.

【词汇释难】

无常:还灭之法,自身刹那迁流不住。

《大游戏经》云:

三有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

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

损:就是损害,那么无常的损害表现在哪里?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四法印·有漏皆苦》中说:“行苦者,一经成为有漏五取蕴之后,无论暂时是苦、是乐、是舍,在这期间的一切刹那都成为后蕴的近取因,以此成为未来诸苦之源,因此这如同有毒之食、痈将会成熟以及按照走向刑场的脚步数逐渐趋近死亡。”

【释文】无可置疑,正被无常所损恼着的无常实有法[1]必定遭受其损害,何者有其损害即非是安乐。以是故说凡些许无常者皆悉淳壹是苦。由于痛苦即是损恼之性相[2]故。如彼,坠入盐井喻。

<坠入盐井喻>

譬如,凡坠入盐井中的一切物质悉皆会变成咸味那样。凡无常者彼皆唯是痛苦,以是故说,诸有为法者皆悉是痛苦的本性。

即说偈曰:

凡诸有为法,遭此无常损,

是故凡所作,淳壹皆是苦。

    【释义】众生无论处身于何等安逸环境中,皆不会远离苦苦、变苦、行苦三大痛苦。有些人认为:虽然诸法皆无常,但是身体在刹那变灭中也应许安乐的存在。这种观点显然无法成立,安乐感受皆具无常性,凡具无常性的法,皆不离痛苦本性,本身即是行苦。《入中论》云:“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月称菩萨将众生比喻为“动水月”,刹那刹那都在无常变迁,受着种种痛苦。果仁巴大师在《入中论疏》中说:大乘宗许凡无常法皆为行苦,此理空性论中也有宣说。此处所言的修习行苦,即是了知无常与痛苦的此等关系,了知无常是苦的道理。无常法一定会为刹那坏灭所损害,身体既然是无常,那它不论如何觉得安乐,但是同时它必定会在遭受坏灭损恼,在现前受痛苦。例如现在穿衣、吃饭等享受,无论如何安乐,实际上都是在种苦因,刹那都在无常变坏,向痛苦行进。由于有这种无常损害,人们现见的一切安乐受用,实际上都是令人厌离的损恼法,都不是真实安乐,而是苦。

“凡无常”是指一切无常法,包括情器世间一切有为法。情器世间皆是苦谛所摄的法,所以可以说一切皆是苦。详细而言,一切器界有为法,皆为无常法,因无常故可以包括在行苦之中,从另一角度而言,器世间皆是有情所造业的增上果[3]或说依报[4],故也可说为苦果。所以应理解,苦并非专对有情而言,于一切无常的有情无情法,皆可说为苦。

总之,三界[5]中的一切皆是无常法,皆是不离痛苦本性的法。譬如说,堕入咸水海中,不论怎么挣扎,自己必定变成咸味;同样,堕在三界苦海之中,不论如何,自己必定会是痛苦。因而,有知者当生出离,放弃一切颠倒执著,勤修菩提道。

《大智度论·释初品》云:

[【经】“十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  

【论】问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时名为智?或时名为念?或时名为想?

答曰:初习善法,为不失故,但名念;能转相、转心故,名为想;决定知无所疑故,名为智。观一切有为法无常,智慧相应相,是名无常想。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不增积故。

复次,生时无来处,灭亦无去处,是故名无常。

复次,二种世间无常故说无常:一者、众生无常,二者、世界无常。

如说:

             “大地草木皆磨灭,须弥巨海亦崩竭,

诸天住处皆烧尽,尔时世界何物常?

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无量,

度脱一切诸众生,名闻普遍满十方,

 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伤!”

如是舍利弗、目揵连、须菩提等诸圣人,转轮圣王诸国王,常乐天王及诸天,圣德尊贵皆亦尽,大火焰明忽然灭。世间转坏,如风中灯,如险岸树,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如是一切众生及众生住处,皆无常故,名为无常。

问曰:菩萨何以故行是无常想?

答曰:以众生著常颠倒,受众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无常想,教化众生言:“诸法皆无常,汝莫著常颠倒,失行道时!”诸佛上妙法,所谓四真谛,四谛中苦谛为初,苦四行中无常行为初[6]。以是故,菩萨行无常想。

问曰:有人见无常事至,转更坚著。如国王夫人宝女从地中生,为十头罗刹将渡大海[7],王大忧愁!智臣谏言:“王智力具足,夫人还在不久,何以怀忧?”答言:“我所以忧者,不虑我妇叵[8]得,但恐壮时易过。”亦如人好华好果,见时欲过,便大生著。如是知无常,乃更生诸结使,云何言无常能令心厌,破诸结使?

答曰:如是见无常,是知无常少分,为不具足,与禽兽见无常无异。以是故,佛告舍利弗:“当具足修无常想。”

问曰:何等是具足无常想?

答曰:观有为法念念生灭,如风吹尘,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随灭。一切有为法,无牢无强,不可取,不可著,为如幻化,诳惑凡夫。因是无常得入空门,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念中生、住、灭相不可得:生时不得有住、灭,住时不得有生、灭,灭时不得有生、住。生、住、灭相,性相违故无,是无故无常亦无。

问曰:若无无常,佛何以苦谛中说无常?

答曰:凡夫人生邪见故,谓世间是常;为灭除是常见故,说无常,不为无常是实故说。

复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诸烦恼;今欲拔诸烦恼根本故,说是无常。

复次,诸外道法,但以形离五欲,谓是解脱;佛说邪相因缘故缚,观无常正相故解脱。复有二种观无常相:一者、有余,二者、无余。如佛说一切人物灭尽,唯有名在,是名有余;若人物灭尽,名亦灭,是名无余。复有二种观无常相:一者、身死尽灭,二者、新新生灭。

复次,有言:持戒为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缘故,次第得漏尽。有言:多闻为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有言:禅定为重,如佛所说,定能得道。有言:以十二头陀为重。所以者何?能净戒行故。如是各各以所行为贵,更不复勤求涅槃。佛言:“是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观诸法无常,是为真涅槃道。”[9]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诸法虽空而说是无常想。

复次,无常想,即是圣道别名。佛种种异名说道:或言四念处,或言四谛,或言无常想。如《经》中说:“善修无常想,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尽,能除三界结使。”以是故,即名为“道”。是无常想,或有漏,或无漏;正得无常是无漏,初学无常是有漏。摩诃衍[10]中,诸菩萨心广大,种种教化一切众生故,是无常想亦有漏亦无漏;若无漏在九地,若有漏在十一地[11]。缘三界,五受众,四根相应[12],除苦根,凡夫、圣人得,如是等种种因缘,说无常功德。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为法无常故苦!”

问曰:若有为法无常故苦者,诸贤圣人有为法、无漏法,亦应当苦!

答曰:诸法虽无常,爱著者生苦,无所著者无苦!

问曰:有诸圣人虽无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风热病苦,毕陵伽婆蹉眼痛苦,罗婆那跋提(音声第一)痔病苦,云何言无苦?

答曰:有二种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复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四大造身,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复薄少。如人了了知负他债,偿之不以为苦;若人不忆负债,债主强夺,瞋恼生苦。

问曰:苦受是心心数法,身如草木,离心则无所觉,云何言圣人但受身苦?

答曰:凡夫人受苦时,心生愁恼,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说:“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于乐受中,贪欲使所使;不苦不乐受中,无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时,内受三毒苦,外受寒热、鞭杖等。如人内热盛,外热亦盛。”如经说:“凡夫人失所爱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双射;诸贤圣人无忧愁苦,但有身苦,更无余苦。”

复次,五识相应苦,及外因缘杖楚、寒热等苦,是名身苦;余残[13]名心苦。

复次,我言有为无漏法,不著故非苦;圣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则苦,有何咎?是末后身所受苦,亦微少。

问曰:若无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离苦?

答曰:无常即是苦,为五受众故说;道虽作法故无常,不名为苦。所以者何?是能灭苦,不生诸著,与空、无我等诸智和合故,但是无常而非苦。如诸阿罗汉得道时,说偈言:

                 “我等不贪生,亦复不乐死;

  一心及智慧,待时至而去!”

佛取涅槃时,阿难等诸未离欲人,未善修八圣道故,皆涕泣忧愁;诸离欲阿那含,皆惊愕;诸漏尽阿罗汉,其心不变,但言世间眼灭疾!以得道力故,虽从佛得大利益,知重佛无量功德而不生苦。以是故,知道虽无常,非苦因缘故,不名为苦;但五受众是苦。何以故?爱著故,无常败坏故。如受念处中苦义,此中应广说。

复次,苦者,有身常是苦,痴覆故不觉。如说:

                 “骑乘疲极故,求索住立处;

住立疲极故,求索坐息处;

坐久疲极故,求索安卧处;

众极由作生,初乐后则苦。

视眴息出入,屈申坐卧起,

  行立及去来,此事无不苦!”

问曰:是五受众为一切皆苦?为苦想观故苦?若一切皆苦,佛云何说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若以苦想故苦,云何说苦谛为实苦?

答曰:五受众一切皆苦,凡夫人四颠倒因缘,为欲所逼,以五欲为乐。如人涂疮,大痛息故以为乐,疮非乐也。佛说三种受,为世间故,于实法中非是乐也!若五受众中实有乐,何以故佛说灭五受众名为乐?

复次,随其所嗜,乐心则生乐,无定也;乐若实定,不待心著,如火实热,不待著而热也。以乐无定,故名为苦。

复次,世间颠倒乐,能得今世、后世无量苦果报,故名为苦。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不能令水异,世间颠倒毒乐,于一切大苦水则不现。如说:

             “从天下生地狱时,忆本天上欢乐事,

宫观婇女满目前,园苑浴池以娱志。

又见狱火来烧身,似如大火焚竹林,

  是时虽见天上乐,徒自感结无所益!”

是苦想摄,缘如无常想。如是等种种分别苦,名为苦想。]


[1] 实有法:或称“事”、“性”。具有功用,能生起各自取识和各自后续自果之一切色法、心法及不相应行法。

[2] 性相:实有三法全具备者,为诸法性相。如能托屋梁是柱之性相。性相的实有三法:一者、是性相,二者、是自己事相实有,三者、但作自己名相,不作他法性相。

[3] 增上果:五果之一。由自因力增强所生,如作恶则增强生于恶趣,行善则增强生于善趣,能作因之果。

 能作因:六因之一。对于自果生起不作障碍,与以助力的事物,即果以外的一切事物。

[4] 依报:又名依果,即世界,国土,房舍,器具等也。诸众生因先业而感之,其身依之而住,故名依报。

[5] 三界: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6] 四谛中苦谛为初,苦四行中无常行为初:《大智度论·序品》云:“十六者,观苦四种:无常、苦、空、无我。观苦因四种:集、因、缘、生。观苦尽四种:尽、灭、妙、出。观道四种:道、正、行、迹。”

[7] 十头罗叉攫宝女去。前面在讲述<逻伐拏鬼王劫走私多王妃喻>时已经作了详尽的解说。

[8] 叵:拼音pǒ,不可:叵耐。居心叵测。

[9] 《杂阿含经》云:“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10] 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行门,以世出世间法恒利一切众生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11]《大毘婆沙论》云:“不净想、厌食想在十地,谓欲界、静虑中间、四静虑,及四近分。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在七地,谓欲界、未至、静虑中间、根本四静虑。余七想,有漏者,在十一地,谓欲界、未至、静虑中间、根本四静虑、四无色;无漏者,在九地,谓未至、静虑中间、根本四静虑、下三无色。所依者,不净想、厌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依欲界,余依三界。”

[12] 四根相应:乐、喜、舍、忧四根相应。

[13] 余残:即指剩余的或其余的。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