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7

第七课


二(广明修无常之理)分三:一、修念生际必死;二、自己未脱死怖不咎其责尽虑他死不应理;三、教诲应当远离贪著尘事而勤修解脱道。

一(修念生际必死)分二:一、修习粗无常; 二、修习细无常。

一(修习粗无常)分五:一、明存活不能遮止死亡及不应只坚信存活;二、不应以死是人所共有而不生怖畏;三、不应恃有医疗老病的方法而不畏死;四、由死时不决定故而不畏死极不应理;五、破勇敢者不畏死的因由。

一(明存活不能遮止死亡及不应只坚信存活) 分二:一、正明;二、破常作存活想不起怖畏。

一、正明:

问曰:虽然有三世间死主的降临,然事先有回遮死主者之生法,每个有情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皆有一定的存活时间,以非即生即死之故。在存活的时间里,又为什么要畏惧死亡呢?

答曰:生者并非是死怖的回遮者,因生者既是为死故。

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 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Those who are born only to die And whose nature is to be driven, Appear to be in the act of dying And not in the act of living.

【词汇释难】

随:是被控制、被驱使之义。

他:是指老、病、衰等在存活中出现的现象。

行:行走,指在存活中一天天过日子。

随他行:是指存活是被老、病、衰等驱使而行。

本性:这里不是指以正智推究所得之本性,而是名言假立的本性。

现见:可以明显地见到,现见的内容,包括‘是为死,非是为存活。’

【释文】为了趣向死亡的缘故,才有出生存活,刹那不停随老、病、死、衰而行是生命之本性。一切生命的出生存活现量可见皆为死亡,非是为永久生存而活着。

【释义】一切生命现象的必然规律是有生必有死,而且从出生伊始,就在刹那不停地趋向死亡。

佛陀曾于《法集要颂经·有为品》中曰:

譬如人初夜,识托住母胎,

日涉多迁变,逝而定不还。

有情的一生中,生是起点,死是终点,自始至终的历程如同从悬崖上摔落一般,无有刹那停顿。因此,出生、存活之目的地,即是死亡,有情的一切生命历程,初、中、末无不是刹那不息地趣向死亡,以此而观,一切出生存活,难道不正是为了死亡而作吗?随老、死、衰而行,是生命之无常本性,看一切有情生命之生生不已,有谁是为存活不死而生呢?落木萧萧,大河滚滚,一切皆无常是人们现量可见的事实,短暂的存活绝非脱离了无常,以有存活而不惧死亡者,唯是自欺欺人而已。

人们自出生起,就一直以为自己在为生存而奋斗,在为美好生活而劳作不息,孰不知这一切都是在走向死亡途中的作为。有人尚为赴死途中的些微欲乐而陶醉,在清醒者看来,这与赶向屠场的牛羊,在路上尚为啃草饮水而乐,又有何区别呢?

寂天菩萨曾在《入行论·静虑品》中曰: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世人每一刹那的生活,其实与死牢中的囚犯一样,每分每秒都在接近被处死。可是死刑犯尚知急惶惶寻求逃离死亡之方便,而愚昧放逸之世人,为什么不警醒反观自身的处境,了知行、住、坐、卧一切所作皆为趣死而非存活呢?

生活在三界,当知如旅行者之骆驼,唯能随主人而无有自在,当主人思乡欲归时,骆驼也只能随主人而行,别无其余归处;同样众生也皆是随死主而行之毫无自在者。如陷害他人之刺客,杀他未逞,反遭他杀,如是刺杀过程中的一切行动,本为杀他,结果却是步步为自死而作;同样世人一切为存活之作为,不但未能使自存活,反而是步步趣死也。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大疏》中引喻曰:

[譬如,一个残暴无情的暴君派遣要当天往返的信使,他的一切作为悉皆呈现为急忙赶路,而不敢怠慢歇息,如是出生的一切作为悉现为死相而并非是未来的存活,因为瞬息不停侵蚀生命令其灭失的缘故。

复次,曾有一个遍行客,欲入舍宅,门边有一头宴卧着的骆驼,他想直接跨过这只骆驼入内,他正当跨越驼背时,骆驼误以为有人伤害它,却被惊醒,那位行客随着那只惊奔乱闯的骆驼而四处乱撞,行客的一切所行完全随着那只骆驼驱使而无有自主可言,如是一切生命的现象,皆悉随死亡驱使,意指被死亡所威慑。

复次,为了刺杀他人而雇佣一刺客,由于刺客无法完成任务去杀害他人,反而把自己的雇主给弑杀了,如是,生存由于无法完成长久驻留的任务,反而出示死亡的体性,而并非长存。譬喻中的生法即可视作刺客的雇主。]

《入行论·精进品》中亦云: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

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相信大家都熟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马拉松田径项目的由来:世界上最长的田径项目——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为什么不是整数呢?这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得斯的士兵回去报信。菲迪皮得斯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菲迪皮得斯向雅典奔跑的每一步都是随死主所驱使,也就是说向死亡奔进。最终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得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我等凡凡有情,纪念生命奔跑的里程又是几公里呢?

《增壹阿含经·广演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死。”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死,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宣。惟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法,诸比丘从如来闻法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诸比丘前受教已,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死。所谓死者,此没生彼,往来诸趣,命逝不停,诸根散坏,如腐败木,命根断绝,宗族分离,无形无响,亦无相貌。如是,诸比丘,名曰念死,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死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破四倒论》云:

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

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

《出曜经·无常品》云: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脱止[1]不受死。

昔者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2]所。时,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近在不远,却后七日皆当命终,思共议言:“我等弟兄五通通达[3],以己神力翻覆天地,现身极大手扪日月,移山住流无所不办,宁当不能避此难耶[4]?”

第一兄曰:“吾入大海,上下平等正处中间,无常杀鬼安知我处?”

第二弟言:“吾入须弥山腹中间,还合其表使无际现,无常杀鬼焉知我处?”

第三弟言:“吾处[5]虚空隐形无迹,无常杀鬼安知我处?”

第四弟言:“吾当隐大市之中,众人猥[6][7]各不相识,无常杀鬼趣得一人,何必取吾四人?”

议讫相将辞王:“吾等计算余命七日,各欲逃走欲求多福。”

王寻告曰:“善进其德。”

于是别去各适所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处虚空者犹如熟菓[8]自然凋落[9]

市守白王:“有一梵志卒死市中。”

王乃醒悟:“祸灾无常,四人避对一人已死,其余三人岂得免乎?”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秽,知四梵志避无常对,各求度世免济其难,然其宿命终不可避。以此因缘寻究本末,欲使后世人示其大明,亦使正法久存于世。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而说此偈: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脱止不受死。”]

《出曜经·无常品》云:

[[10]如日夜,或住或周行,

犹如驶流河,往而不复反。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诸佛世尊凡常说法,相时相宜观察人意,或有众生计身是常,昨五阴身今日不异,愚者意迷,谓阴不衰犹河逝驶,前非后流、后非前流,去者永[11]逝来者不停。人亦如是,前行非后行、后行非前行,造功德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四大身以譬流河,分别思惟至无漏境,优婆塞、优婆夷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比丘、比丘尼得阿罗汉。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秽,见彼四部众分别五阴成败所趣。尔时世尊寻究本末,为后众生示现大明,亦使正法久存于世。尔时世尊集于大众,而说颂曰:

                                          “人命[12]如日夜,或住或周行,

     犹如驶流河,往而不复反。”

    四部之众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生经·佛说迦旃延无常经》云:

[闻如是: 一时佛游阿和提国。尔时贤者迦旃延[13]告诸比丘:“诸贤者听!一切合会,皆当离别。虽复安隐,会致疾病,年少当老;虽复长寿,会当[14]归死,如朝露花日出即堕。世间无常,亦复如是。年少强健,不可常存。譬如[15]日出照于天下,不久则没。如是,贤者!合会有别,人生有死,兴盛必衰,一切万物,皆归无常,坏败归尽。如树果熟,寻有堕忧。万物无常,亦复如是。合会有离,兴者必衰。譬如陶家[16]作诸瓦器,生者熟者,无不坏败。如是,贤者!合会有离,兴者必衰,生者有死,恩爱离别,所求所慕,不得如意,尔时则有恶应变怪现矣!其病见[17]前,诸相[18]危熟,身得疾病[19],命转向尽,骨肉消减,已[20]失安隐[21],得大困疾,懊恼叵[22]言,体适困极,水浆不下,医药不治,神咒不行,假使解除无所复益。医见如是,寻退舍去,最后命尽。至于鞭 [23],与[24]于凶危,若使为变,命欲尽时,则有六痛,遭于苦毒。鞭 [25]之恼,众患普集,己所不欲,自然来至,转向抒[26][27]。或塞不通,但有出气无有入气,出息亦极、入息亦极,诸脉欲断,失于好颜,卧起须人,人常饮饲[28]。虽得医药糜粥[29]含之,必复苦极,不能消化。欲捉虚空,白汗流出,声如雷鸣,恶露[30]自出,身卧其上,归于贱[31]处。命尽神去,载[32]出野田或火烧之,身体臭腐,无所识知。飞鸟所食,骨节支解,头项异处连筋断节,消为灰土,一切无常。当是之时,身为所在?头足手脚,为何所处?初始死时,出在冢[33]间,父母、兄弟、妻子皆共逐之,亲厚[34]知识,亦复如是。啼哭愁忧,悲哀呼嗟,椎[35]胸殟[36]悯,葬埋已讫,各自还归,亦不能救。身独自当之,弃捐在地,犹如瓦石,不闻声香味,细滑亦不见,色及与五欲,无所识知。以是之故,知身无常。孝顺供养父母、恭敬沙门诸道士、布施持戒斋肃[37]守禁修行,起住迎逆[38],稽首作礼,叉手自归。今诸贤者,谛省察此,当念无常、苦、空、非身。”

于是说偈曰:

                                 “已见如此大恐惧[39],计求人身甚难得,

当行精进救头火,除诸勤苦立大安。

往古佛时值不闲,莫计吾我及放逸,

得无遇此无量苦,生死之患地狱酷。

志在爱欲无为恶,伏诸根本故说此,

无得念恶及诸想,得至寂然如坏贼。

无得念言是我所,于是无我亦无吾,

无得不尊自谓势,摄身诸事伏其心。

  常当羞惭知身时,抒[40]弃躯命无所著,

无得长夜在恶趣,慎莫为此遭是患。

勿复往至阎罗界,常当孝顺供二亲,

积累功德为后护,因是疾得贤圣路。

勿求众安而犯恶,无承邪教为卒暴,

  观察此以[41]常兴施,弃捐爱欲诸瑕秽。

然后当求于父母,妻子亲属及知友,

常承佛教不违命,将无不值就后世。

假使疾病求父母,妻子亲属及知友,

     欲令救护不能得,功德智慧后世明。”

    贤者迦旃延,为诸比丘说法如此,比丘欢喜则[42]时受教。 ]


[1] 止【大】*,至【宋】,之【元】【明】*

[2] 迦兰陀竹园:竹林精舍。又称“迦兰陀竹园”、大竹林精舍、大林精舍。位于新旧王舍城之间,相传是迦兰陀长者皈依佛陀后献出的竹园。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专用的建筑物,它也是后来佛教寺院的前身,“精舍”名称之源。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特别是在冬天,曾长期在此居住。

[3] 达【大】,远【宋】【元】【明】

[4] 耶【大】,也【宋】【元】【明】

[5] [-]【CB】,处【大】

[6] 猥:拼音wěi,〈形〉许多,众多。

[7] 閙:拼音nào,同“闹”。不安静:闹市。热闹。

[8] 菓:拼音guǒ,同“果”。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果实。果品。果木。

[9] 凋落:拼音diāo luò,衰败零落。

[10] 命【CB】【丽-CB】,名【大】

[11] 永【大】,水【元】

[12] 命【CB】【丽-CB】,名【大】

[13] 迦旃延:又译为迦多衍那,迦底耶夜那,迦氎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论议第一”为人所尊崇。迦旃延为婆罗门姓十姓之一。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以姓为名。

[14] 当【大】,〔-〕【明】

[15] 如【大】,如当【明】

[16] 陶家:拼音táo jiā,烧制陶器的人。

[17] 见【大】,现【宋】【元】【明】

[18] 相【大】,根【宋】【元】【明】

[19] 疾病【大】,疹疾【宋】【元】【明】

[20] 已【大】*,以【宋】*【元】*【明】*

[21] 安隐:拼音ān yǐn,释义:1. 安稳。安定;平静。2. 安稳。平安。

[22] 叵:拼音pǒ,〈副〉不可:叵耐。居心叵测。

[23] :组字式:[革*亢]。

[24] 与【大】*,兴【宋】*【元】*【明】*

[25] :组字式:[革*亢]。

[26] 抒【大】,杼【宋】【元】【明】

[27] 抒气:拼音shū qì,犹透气。

[28] 饮饲:拼音yǐn sì,意思是给人、畜吃喝。

[29] 糜粥:拼音mí zhōu, 粥。

[30] 恶露:拼音è lù,佛教上指身上不净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

[31] 贱【大】,灭【宋】【元】【明】

[32] 载【大】,初【宋】【元】【明】

[33] 冢:拼音zhǒng,坟墓:古冢。荒冢。衣冠冢。青冢。丛冢。

[34] 亲厚:拼音qīn hòu,1.关系亲密,感情深厚。 2.指关系亲密,感情深厚者。 3.亲爱厚待。

[35] 椎:拼音chuí,〈动〉用椎打击。

[36] 殟:拼音wēn,1.突然失去知觉。2.心闷。

[37] 斋肃:拼音zhāi sù,1.庄重敬慎。 2.犹斋戒。

[38] 逆【大】,送【明】

[39] 惧【大】,怖【宋】【元】【明】

[40] 抒【大】,损【宋】【元】【明】

[41] 以【大】,已【宋】【元】【明】

[42] 则【大】,即【宋】【元】【明】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