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85

第八十五课


五、示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问曰:如是推究则知身为不净,是身为苦、为无常者前已阐明,是身为无我者后当阐明。斯等即为四不颠倒,若作是念:“四不颠倒,于一事上皆悉容有耶?抑或不容有耶?”

答曰:

无常与不净,苦性及无我,
总于一事上,四性皆容有。
In summary, all four, that is Impermanence, uncleanness, suffering And selflessness are possible With regard to a single [thing].

【词汇释难】

一事:指在一种事物上,说具体一点就是指在一种有漏法上。

容有:这里是指容受存有或者是说可以容纳接受有四种无常、不净、苦性与无我不颠倒性的存在。

【释文】凡是以缘起和合所生者皆为无常,是刹那性故;凡无常者皆为不净,发生厌离故;凡不净者亦悉是苦性,作诸损恼故;凡苦性者亦咸[1]是无我,无自在故。以是故说:总而言之,仅于一事物上,四种不颠倒性皆悉是可以容纳存有的。此等四不颠倒性虽然存在,然而是诸婴愚童蒙却因为颠倒使然,而不得如实证知。却将诸法恰好分别为与此等相反的对立面(常、乐、净、我)。以是之故,诸具智者理当于斯等诸法,正确无误地证知其如理安住的无常(苦、不净、无我)等性。并精勤立志去明达法之自性。如彼,见证罗刹女之自性后便惶惶不安喻。

<见证罗刹女之自性后便惶惶不安喻>

我昔曾闻,曾有一罗刹女幻化成一世夫的妻子相而与他共处之。他起初也是以夫妻之道而相待之。未经旬日,当他见证到这妇人本质上却给自己带来的是痛苦,不清净性,不如理从命与精神时常恍惚不定的恐吓性等时,他便认清了这并非是自己的(原配)夫人,而应该是个活生生的罗刹女而感得惶惶不安。此时的他便顿然离贪绝欲。如喻所比,诸有智者是由于见证了有为法的自性而变得离贪绝欲。

此云:

和合则非常,无常即不净,

不净便是苦,凡苦皆无我。

即说偈曰:

由于一有为,可容四颠倒,

是故诸烦恼,悉成无实有。

圣天论师撰造之《菩萨瑜伽行四百论·明破净执方便品》第三品释终。

    【释义】此颂总明无常、不净、苦、无我四种名言本性,在同一名言法中都是成立的。凡是世间有为法,皆有刹那迁流变化,故成立其无常本性;因有为皆无常,故可生起厌恼,成立其不净本性;因不净而厌离,故能作损恼,成立其苦性;因苦性无自在,故成立其无我性。以女人身体为例,首先她的身体刹那变灭而无有恒常,分分秒秒都在衰老变坏,所以她属无常;因为她是有漏无常法,无论如何保养、贪爱,最终也会显露出令人生厌离的本质,所以她有不净性;因为身体的不净令自他见而生厌,相续中受到损恼,所以她有苦性;因有损恼之苦,即于身体无有自在,不能随自己转而不受外缘牵制,无有这种自在的原因,所以她有无我性。其余任何一种有为法,也同样具足这四种本性,然而一般凡夫,不能了达名言法的这四种本性,反而生起执著,于同一事上生起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譬如说,以前有人遇到了一个罗刹女,开始时他不知道她是罗刹女,反而生起贪爱,娶她为妻。然而因为她是不清净的罗刹女,那位男人与她生活时,受到了很多痛苦,而且她很不随顺,性格多变。后来他发现妻子是一个食人的罗刹女,不由生起了极大怖畏而逃离。同样,凡夫的身心五蕴,其实与罗刹女一样,具有无常、不净、苦、无我的本性,人们依之将不断受到痛苦;现在依善知识教言,明白了其本来面目,也应生起怖畏而厌离。

月称菩萨云:

诸法皆无常,无常皆不净,

不净皆痛苦,痛苦皆无我。

诸人当精勤观修,了知自他有情皆住于生死不净痛苦之中无有自在,堪布阿琼说:以上所说内容,应当在上师前专心听闻,听闻后应认识种种颠倒,产生对治的有执智慧(分别妙慧),依此精进修持,最后定能远离轮回痛苦,获得解脱。

《增壹阿含经·九众生居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城[2]耆阇崛山[3]中,与大比丘之众五百人俱。

是时,释提桓因从三十三天没,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白世尊言:“天及人民有何想念?意何所求?”

佛告之曰:“世间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异,想念非一。天帝当知:昔我无数阿僧祇劫[4]亦生此念:‘天及众生之类,意何所趣向?为求何愿?’从彼劫至今日,不见一人心共同者。释提桓因当知:世间众生起颠倒之想,无常计常之想,无乐计乐之想,无我有我之想,不净有净之想,正路有邪路之想,恶有福想,福有恶想。以此方便,知众生之类,其根难量,性行各异。

若当众生尽同一想,无若干想者,九众生居处[5],则不可知,亦难分别九众生居,神识所止亦复难明,亦复不知有八大地狱[6],畜生所趣亦复难知,不别有地狱之苦,不知有四姓[7]之豪贵,不知有阿须伦所趣之道,亦复不知三十三天。设当尽共同一心者,当如光音天。以众生若干种,想念亦若干种。是故,知有九众生居处、九神所止处,知有八大地狱、三恶道,至三十三天,亦复如是。以此方便,知众生类,其性不同,所行各异。”

是时,释提桓因白世尊言:“如来所说甚为奇雅:‘众生之性,其行不同,想念各异。以其众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黄、白、黑、长、短不均。’又且,世尊!诸天事猥[8],欲还天上。”

佛告释提桓因曰:“宜知是时。”

是时,释提桓因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出曜经·道品》云:

[一切行无常,如慧所观见,

若能觉此苦,行道净其迹。

一切行无常者,变易不停不可恃怙[9],犹电过目琢[10][11]见火焰[12]现已灭,是故说:‘一切行无常’也。

如慧所观见者,知之秽漏非真非实,为磨灭法皆归灭尽,是故说:‘如慧所观见’者[13]

若能觉此苦者,厌患此苦意不愿乐,念求解脱永欲舍离,是故说:‘若能觉此苦’也。

行道净其迹者,常念修持无上正道,见谛所断能净其迹,是故说:‘行道净其迹’也。

一切众行苦,如慧之所见,

若能觉此苦,行道净其迹。

一切众行苦者,从欲界上至有顶[14],斯是苦际,若在欲界求离苦难,若在色界数变易苦,若在无色界受行为苦。是故世尊说:“生死炽然一切为苦,流转五趣不免其苦,谁当乐此众苦之中?”是故说:‘一切众行苦’也。

如慧之所见者,夫博学之士探古知今,三世[15]通达如掌观珠皆悉分明,是故说:‘如慧之所见[16]’。

若能觉此苦者,以知此苦欲得远离,意常厌患不与同处,是故说:‘若能觉此苦’也。

行道净其迹者,唯有贤圣道能净苦迹,是故说:‘行道净其迹’也。

一切众行空,如慧之所见,

若能觉此苦,行道净其迹。

一切众行空者,众行转变,不可恃怙亦不常住,生生即灭流逝不停,苦[17]、空、无我,空性自尔亦非不尔,是故说:‘一切众行空’也。

如慧之所见者,犹如大士观彼净水,自见其形皆悉分明。彼修行人亦复如是,观诸众行,起者灭者无所罣碍[18],是故说:‘如慧之所见’也。

若能觉此苦者,从初积行乃至成道,其间涉苦不自觉知,为苦所惑不至究竟。如吾今日成得人身,遭遇佛世贤圣相值,长夜染著五盛阴身,今乃自觉知为非真,如我今日观此五盛阴众苦集凑,是故说:‘若能觉此苦’也。

行道净其迹者,以苦未知智而灭其迹,至竟清净[19]而无瑕秽[20],尽苦原[21]本令得清净,是故说:‘行道净其迹’也。

一切行无我,如慧之所见,

若能觉此苦,行道净其迹。

一切行无我者,无欲无作故一切法无我,以不坚固故一切法无我,不自由故一切法无我,是故说:‘一切行无我’。

如慧之所见者,慧之所鉴照察[22],三十七道品之法,犹如有人照于明镜,悉自见形无所罣碍。此亦如是,以慧观察皆悉分明,是故说:‘如慧之所见’也。

若能觉此苦者,彼修行人长夜之中,为此五盛阴身所见侵欺[23],计是我有、我是彼所;以实观之,便生厌患能离解脱。是故说:‘若能觉此苦’也。

行道净其迹者,住十五心[24]以见谛道断无常、苦、空、无我永尽无余,以其四行由苦而生,苦谛所录,苦未知智断,是故说:‘行道净其迹’。]

《出曜经·无放逸品》云:

[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

自制以法寿,不犯善名增。

正念常兴起者,或有行人兴起想念,所欲为事则不成办。

尊者童子辩说曰:

                    “意念施设事,心悔则不办,

   识猛专一念,何愿而不得?”

彼修行人亦复如是,心但念善身不行者不至彼岸,是故说曰:‘正念常兴起’也。

行净恶易灭者,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何者不净者?四颠倒是,无常谓有常是一颠倒,苦谓曰[25]乐是二倒,不净谓净是三倒,无我谓我是四倒,与此四倒不相应者是谓为净,是故说曰:‘行净恶易灭’。诸结使[26]尽身体清凉而无热恼,亦名为恶灭。

自制以法寿者,所以言制者,制身、口、意,以法养寿非为非法,以法求寿非为非法,是故说曰:“自制以法寿’也。

不犯善名增者,名称闻于八表[27],德量彻于十方,其有闻者莫不笃信承受其教者,是故说曰:‘不犯善名增’也。]

《增壹阿含经·结禁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一比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彼比丘白世尊言:“如来今日与诸比丘说:‘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断诸有漏,成无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此十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炽盛,不得宁息[28]。”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汝今当舍净想,思惟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比丘当知: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如鸲鹆[29],饶诸音响;欲无返复,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当念舍欲,如弃冢[30]间;欲还自害,如蛇怀毒;欲无厌患,如饮咸水;欲难可满,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罗刹[31]村;欲犹怨家,恒当远离;欲犹少味,如蜜涂刀;欲不可爱,如路白骨;欲现外形,如厕生华;欲为不真,如彼画瓶,内盛丑物,外见殊特;欲无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汝今,比丘,当忆昔迦葉佛所奉行十想,今当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脱。”

尔时,彼比丘悲泣堕泪,不能自止,即时头面礼佛,白世尊言:“唯,世尊,愚惑积久,如来躬自[32]说十想[33],方欲远离。今自忏悔,后更不犯!惟愿如来受其重过,原恕不及!”

佛告比丘:“听汝改过,勿复更犯!又如来与汝说十想而不肯奉持。”

是时,彼比丘闻世尊教诫已,在闲静之处,克己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修无上梵行者,欲升其所愿: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尔时,彼比丘便成阿罗汉。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自系不净牢狱中,应知有情亦如是,

 缘诸众生起悲湣[34],勤修无上菩提道。

二、标称品名:

《菩萨瑜伽行四百论广释·明破净执方便品》第三品释终。


[1] 咸:拼音xián,〈副〉普遍都,全部。咸,皆也,悉也。——《说文》

[2] 罗阅城:(地名)又曰罗阅耆,罗阅祇,罗阅,罗越,罗阅祇迦罗,罗阅揭黎酰,囉惹讫哩呬Rājagṛha等。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梵名也。《善见律》十七曰:“罗阅城,王舍城,摩竭国。此三义一名异,汉言王舍城。罗阅城是外国音,罗者言王,阅者言舍,故言罗阅城也。摩竭者此是外国音也,摩竭者是初国名耳。”

[3] 耆阇崛山:拼音qí shé kū shān,意译鹫头、鹫峰、灵鹫等。即灵鹫山。位于古代中印度、摩诃陀国首都王舍城东北方的一座山。因山顶似鹫头,故有此名。据称是释尊开说《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等诸多大乘经典的说法之处。

[4] 阿僧祇劫:拼音ā sēnɡ qí jié,佛教用语。或译为无数、无央数,意为“不可计数的”、“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

[5] 九众生居处:即指从欲界死往生三界;从色界死往生三界;从无色界死往生三界。三界有情,往生九处,总为九生。

[6] 八大地狱:即指八大热地狱。一、复活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四、号叫地狱; 五、大号叫地狱;六、烧热地狱;七、极热地狱;八、无间地狱。

[7] 四姓:拼音sì xìng,《长阿含经》云卷一三:“世有四姓:刹利、婆罗门、居士、首陀罗。”

[8] 猥:拼音wěi,〈形〉 许多,众多。

[9] 恃怙:拼音shì hù,信赖。

[10] 琢【大】,斵【宋】【元】【明】

[11] 琢石:拼音zhuó shí,使石块表面磨平、成形的动作或过程。

[12] 焰【大】,睒【宋】【元】【明】

[13] 者【大】,也【元】【明】

[14] 有顶: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也。是位于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妙句解》曰:“非非想天,名为有顶。是于三界有漏世间,极顶之故。”

[15] 三世:拼音sān-shì,佛书谓过去、现在、未来。

[16] 见【大】,见也【宋】【元】【明】

[17] 苦【大】,我【宋】【元】【明】

[18] 罣碍:拼音guà ài,阻碍不通。

[19] 净【大】,清【明】

[20] 瑕秽:拼音xiá huì,比喻事物的缺点;人的过失或恶行。

[21] 原【大】*,源【宋】*【元】*【明】*

[22] 照察:拼音zhào chá,释义:照见、明察。

[23] 侵欺:拼音qīn qī,释义:1、侵害欺凌。2.侵吞欺骗。

[24] 住十五心:《大智度论·释灯喻品》云:[“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

[25] 曰【大】,为【宋】【元】【明】

[26] 结使:拼音jié shǐ,烦恼之异称。诸烦恼缠缚众生,不使出离生死,故称结;驱役而恼乱众生,故称使。结有九种,使有十种,称为九结十使。

[27] 八表:拼音bā biǎo,八方以外。指极远的地方。

[28] 宁息:拼音níng xí,安定平息。

[29] 鸲鹆:拼音qú yù,八哥的别名。

[30] 冢:拼音zhǒng,坟墓:古冢。荒冢。衣冠冢。青冢。丛冢。

[31] 罗刹:拼音luó chà,一种能行走、飞行快速,牙爪锋锐,专吃人血、人肉的恶鬼。

[32] 躬自:拼音gōng zì,自己;亲自。

[33] 十想:拼音shí xiǎng,《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品》云:“十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

[34] 悲湣:拼音bēi mǐn,亦作“悲悯”。慈悲怜悯。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