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88

第八十八课


二、不应以施收财物有权而生骄傲:

问曰:由于国王作为君主及施主,心生骄傲也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有其施收财物与机缘的大权故。

答曰:

得所得,思主为施者,
主给所应给,自矜为施主。
When those in his care receive their due, They think of their master as the giver. When the master gives what is to be given, He thinks with conceit, “I am the giver.”

【词汇释难】

佣:即佣人。受雇为人做事的人。

矜:意指骄矜。矜骄傲慢。佛书译作轻蔑、憍举。

【释文】譬如,国王所应供给的佣作翼从们,由于自己尽心竭力的承事服务而获取必然所需得到的年薪或是月薪时,便对自己生起谦卑与对国王却生起胜如自己挺特的施主之心。同样当国王对必然需要供给薪资的佣作翼从们给施薪酬时,却矜骄傲慢地认为自己是(发放钱财的)施主。是中譬如,国王所应供给的佣作翼从们,因为依止国王,获得依靠自己的世夫功用所创造出财富的薪资时,恒自谦卑不会对国王生起傲慢高举之心那样。国王在支付其(对方)必然该得的薪资时也不应该心生骄慢。如彼,工人得工薪喻。

<工人得工薪喻>

譬如,工头必须要支付工人们应得的工薪,在此也不宜矜骄傲慢地认为自己是施主,工人们亦不宜起骄慢。如喻所比,国王在作施收财物时也不应该心生骄慢。

即说偈曰:

付资于翼从,国王若宜骄,

求财众商贾,岂非亦可慢?

【释义】国王征收赋税布施发放钱财,也并非可引以为骄傲的权力,如果以此而骄傲,是不合理的愚痴行为。国王在向公众行使征收赋税的权利时,其实如同佣人得到报酬一样。从主人处得到所得的工资报酬后,佣人理应谦虚恭敬地对待主人,思念主人是施放活命资财者,对自己有很大恩德。同样,国王也是公众的仆人,他在得到公众施予的赋税资财时,理应对公众生起谦虚恭敬之心,没有任何理由为此而骄傲。而且,公众主人给予国王财物,就像给仆人发放所应给的工资报酬一样,这个过程是一个平等地交换。国王为公众辛辛苦苦地守护田地,管理各种事务,然后公众作为主人,也应该给予他所应得的六分之一财物,这是相互间早已商定好的合同,国王如果以此生起骄慢,反而认为自己是施主,有权力支配财物,这显然是愚痴可笑的行为。

譬如说,有一个奴仆为主人做事情,然后向主人要到了自己所应得的报酬。这时候,仆人不但不思念主人是施主,反而认为自己有权力支配主人的钱财,自己是施主,这种愚痴的奴仆无疑要遭到他人嘲笑,甚至要受到主人呵斥。同样,国王得到的只是自己为公众服务的佣资,如同佣人得到了所得的薪资,如果不思念主人是施者,反而认为自己有权力而生起骄傲,同样也是要受到嘲笑呵斥的行为。

月称菩萨说:

若施行持后,国王起骄慢,

则彼平常人,也应起骄慢。

国王若为自己给眷属布施财物而起骄慢,则那些平民百姓,也应为自己给国王交纳赋税而骄慢,因为二者同样是在给予别人所应给的财产。所以,有智者不应以自己有施收财物的权力而生骄傲。

《出曜经·泥洹品》云:

[众施法施胜,众乐法乐上,

众力忍力最,爱尽苦谛妙。

众施法施胜者,众施之中,何以故说法施为胜?所谓法施者,为良、为美、为无众患,其中众生所闻法者,心意开寤[1]靡不解脱。所谓财施者,一人足充,二者嫌恨,施意高下其事不同。由[2]如与洴沙王[3]说微妙之法,八万诸天万二千摩竭众生[4],复与释提桓因,在石室之中说微妙法,八万诸天皆得微妙法,诸情通达无形[5]罣碍也[6],是故说:‘众施法施胜’也。所谓财施者,今日受施明当更求,其中至求天上道者,彼人闻法从劫至劫无有穷尽,是故说曰:‘众施法施胜’也。

众乐法乐上者,在俗处乐乱想之本,至趣此正造地狱行;夫法乐者,畅达演说问则不滞,畅达观意洋洋入耳。是故说曰:‘众乐法乐上’也。

众力忍力最者,昔有隣国之王,兴兵起众往攻敌国,左右诸臣语其王曰:“隣国兴兵今来逼近,愿王自备共相攻击。”王语诸臣:“此是闲[7]事,何必须吾公自临敌[8]?”贼以逼近攻伐城门,诸臣启王:“贼今在外,明王宜当深虑斯理。”王告诸臣:“贼虽在外不足远虑,但自营私何虑公务?”时贼暴虐转入城里,左右启曰:“贼今逼近,不审明王竟何备虑?”王告诸臣:“此事微细何足上闻?”隣国大王转进至殿,诸臣启曰:“隣国之王今以见逼,不审圣尊有何思虑?”其王告曰:“我今处世变易不停,兴者必衰合会有离,宜可脱服更改形容如乞士法,磨[9]何自退往适[10]深山,思惟道德可以自娱。设此暴王欲获我身擒杀形体者,不辞其愆[11]。所以然者?亡国失土[12]皆由一人,我今受死万民无患,岂不于我有大幸乎?”时彼敌国之王叹未曾有,举声唱言[13]:“善哉,善哉,大王!自古迄今未有斯比,我虽得胜未如王比,开怀大通不顾世荣[14]。自今已往还治本国,与王治化共相接待如己无异。”是故说曰:‘众力忍力最’。

爱尽苦谛妙者,爱之为本众结之本,学人习道先断爱结,然后渐进无漏道捡[15],是故说曰:‘爱尽苦谛妙’也。]

《法句譬喻经·罗汉品》云:

[昔有一国名曰[16]那梨,近南海边,其中人民采真珠栴檀[17]以为常业。其国有一家兄弟二人,父母终亡欲求分异,家有一奴名曰[18]分那,年少聪了[19],贾贩市买入海治生[20]无事不知,居家财物分为一分,以奴分那持作一分,兄弟掷筹弟得分那,止[21]将妻子空手出舍。时世饥[22][23][24]得分那,恐不相活以为愁忧。

[25]奴分那白大家[26]言:“愿莫愁忧,分那作计月日之中当令胜兄。”

大家言:“若[27]审能尔者,放汝为良人。”

大家夫人有私珠物,与分那作本。时海潮来,城内人民至水边取薪。分那持[28]珠物出[29]至城外,见一乞儿负[30]薪,薪中有牛头栴檀香,可治重病,一两直千两金,时世有一不可常得。分那识之,以金钱二枚[31]买得持归,破作数十段。时有长者得重病,当须[32]此牛头栴檀香[33]二两合药,求不能得。分那持往,即得二千两金。如是卖尽,所得不訾[34],富兄十倍。大家感念分那之恩,不违言誓放为良人,随意所乐。

于是[35]分那辞行学道,到舍卫国为佛作礼长跪白佛:“所出微贱,心乐道德,唯愿世尊垂慈济度。”

佛言:“善来分那!”头[36]发自堕法衣着身,即成沙门,佛为说法,寻得罗汉道。

坐自思惟:“今得六通,存亡自由,皆主人之恩,今当往度并化国人。”

于时分那往到本国,至主人家,主人欢喜请坐设食,食讫澡手飞升虚空,分身散体半出水火,光明洞达,从上来下告主人曰:“此之神德皆是主人放舍之福,往到佛所所学如是[37]。”

主人答曰[38]:“佛之神化微妙乃尔,愿见世尊受其教训。”

分那答曰[39]:“但当志[40]心供设馔具[41],佛三达智必自来矣。”即便设供宿昔已[42]办,向舍卫国稽首长跪烧香请佛:“唯愿屈尊广度一切。”佛知其意,即与五百[43]罗汉,各以神足往到其舍。国王人民莫不敬[44]肃,来至佛所五体投地,却坐王位,食毕澡讫,佛为主人及王官属广陈明法,皆受五戒为佛弟子。起住佛前叹分那曰:“在家精勤,出家得道,神德高远家国蒙度,我当云何以报其恩?”

于是世尊重叹分那而说偈言:

                                                “心已休息,言行亦止,

从正解脱,寂然归灭。

  弃欲[45]无著,缺三界障,

  望[46]意已绝,是谓上人。

  若[47]聚若野,平地高岸,

  应真所过,莫不蒙度[48]

彼乐空闲,众人不能,

      快哉无望[49],无所欲求。”

    佛说偈已,主人及王益加欢喜,供养七日,得须陀洹道[50]。]

《增壹阿含经·邪聚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惠施不得其福。云何为五?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淫女施人,五者、造作神祠。是谓,比丘,有此五施不得其福。

  比丘当知:复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为五?一者、造作园观,二者、造作林树,三者、造作桥梁,四者、造作大船,五者、与当来过去造作房舍住处。是谓,比丘,有此五事令得其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园观施清凉,及作好桥梁,

河津渡人民,并作好房舍。

彼人日夜中,恒当受其福,

戒定以成就,此人必生天。

  是故,诸比丘,当念修行此五惠施。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古登巴故事集·三不会的雇工》云:

[在巴朗地方,有一个财主,惯会用诡计诓骗[51]雇工,有很多人在他家干了活,不但一点工钱拿不着,结果还被他气跑了。阿古登巴听说后,跑到他家去要求当雇工。这时,财主正因为找不到雇工着急哪。一见阿古登巴自己找上门来,自然非常欢迎,于是便讲工钱。阿古登巴先开口说:“工钱我也不要多了,只要一克[52]青稞[53]就行,可是得用我们的克来量。”财主听了,心想:“克再大,一克能有多少!”就笑着说,“工钱就照你要的给,可是做不到大年三十连一粒青稞也不能给呀!”阿古登巴虽然知道财主的鬼主意,但仍然顺着说,“那是自然,做事要有始有终嘛,……可你要半道辞我呢?”财主说:“我要半道辞你,一年工资照付就是了”,阿古登巴哈哈一笑说,“老爷您是痛快人,这话我听了高兴,我干起活来自然要对得起您。可我也有几样干不了的活路,咱得把话说在前头……”财主一听话里有话,忙问道:“什么活路干不了?你说!”阿古登巴说“也没有什么别的,第一,不会给山剃头;第二,不会走两个牲畜走过的路;第三,一年堆起来一天运出去的活路也不会。”财主一听是这么三件事,便装做很大方的样子,说:“好吧,都依你,可干活你得凭良心呀!”阿古登巴随口应道:“那还用说!”

上工的第二天早晨,财主早早地把阿古登巴叫起来吩咐道:“家里没烧的啦,你到山上去砍几背柴火吧!”阿古登巴翻了翻白眼,答道,“咱不是讲好,我不会给山剃头吗?您老爷怎么忘了?!”财主一听这才明白自己上了当,可已经答应了的事也不好反悔,便闷闷不乐地走了。

过了儿天,财主又吩咐道:“是时侯了,阿古登巴,你牵上犏牛[54]去耕地吧!”阿古登巴听了装做一愣,说道:“老爷,您是怎么啦!我不是讲过不会走两个牲畜走过的路吗?”财主一听才知道阿古登巴说的“两个牲畜走过的路”是指二牛抬杠拉犁耕地的事,自己又被愚弄了,实在又气又恨,便大声骂道;“邦古[55]!那你今天把茅坑和牲口圈里的粪都给我弄出来!”阿古登巴更不着慌,冷静地说,“老爷,这活路我也干不了啊!上工那天不是说过一年堆起来一天运出去的活路也不能干吗?”这一下,财主可气炸了,跳起来嚷:“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你给我滚吧!”阿古登巴一拍大腿,质问道。“走?好啊,这可是你半道辞我,把一年的工钱快拿来吧!”财主气得发昏,一头骂,一头拿起克来就要去给阿古登巴量青稞。这时阿古登巴又说:“老爷,您别忙,咱不是讲好用我们那儿的克量吗?”财主只求赶快把阿古登巴打发走,就说:“快去,快去拿你的克来!”

阿古登巴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大牛皮船扛来,放在财主跟前说,“喏,这就是我们那儿的克,量吧!”财主一看吓了一跳,呆呆地愣在那儿一动也不动。阿古登巴更不客气,打开粮仓就往“克”里装青稞,财主眼睁睁地看着阿古登巴不给他干活儿,却装走了半仓粮食,心中又气又疼,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


[1] 寤【大】,悟【宋】【元】【明】

[2] 由【大】,犹【元】【明】

[3] 洴沙王:即频婆娑罗王(梵Bimbisara,?—约前493年),意译影胜王、影坚王、颜貌端正王、谛实王、光泽第一王、好颜色王、形牢王。是古印度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国王!(约前546-前493年在位)。十五岁即位。统治期间,征服鸯伽国(东比哈尔),并同憍萨罗和吠舍离国联姻结盟,建都王舍城(今巴特那),建立一套行政、司法和军事机构。他与王后韦提希夫人都是皈依佛陀,深信佛法,是佛教最初的护持者。相传曾将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捐赠给释迦牟尼,作为传教场所。晚年并于宫殿内之塔寺安置释尊之发、爪而礼拜之,后以太子阿阇世王篡夺王位,而卒于狱中。在《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中听佛讲法成阿那含。

[4] 摩竭众生:摩竭陀国的闻法众生。

[5] 形【大】,所【元】【明】

[6] 也【大】,以【宋】【元】【明】

[7] 闲【大】*,间【明】*

[8] 临敌:拼音lín dí,面对敌人。

[9] 磨【大】,摩【宋】【元】【明】

[10] 适:拼音shì,〈动〉本义:往,到。

[11] 愆:拼音qiān,罪过,过失:愆忒。愆尤。罪愆。

[12] 土【大】,生【宋】【元】【明】

[13] 言【大】,曰【宋】【元】【明】

[14] 世荣:拼音shì róng,世俗的荣华富贵。

[15] 捡:拼音jiǎn,〈动〉察看;检查。

[16] 曰【大】*,〔-〕【宋】*【元】*【明】*

[17] 栴檀:拼音zhān tán,梵文“栴檀那”(candana)的省称。即檀香。

[18] 曰【大】*,〔-〕【宋】*【元】*【明】*

[19] 聪了:拼音cōng liǎo,聪慧善悟。

[20] 治生:拼音zhì shēng,自营生计。

[21] 止【大】,〔-〕【宋】【元】【明】

[22] 世饥【大】,饥世【圣】

[23] 饥俭:拼音jī jiǎn,饥荒。饥,通“饥”。

[24] 唯【大】,虽【圣】

[25] 时【大】,〔-〕【宋】【元】【明】

[26] 大家:拼音dàjiā,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27] 若【大】,善【圣】

[28] 持【大】,得【圣】

[29] 珠物出【大】,少珠物【宋】【元】【明】

[30] 负【大】,卖【元】

[31] 枚【大】,文【圣】

[32] 须【大】,得【宋】【元】【明】

[33] 香【大】,〔-〕【圣】

[34] 不訾【大】,资财【宋】【元】【明】不訾:拼音bù zī,不可比量;不可计数。

[35] 于是【大】,〔-〕【宋】【元】【明】

[36] 头【大】*,须【圣】*

[37] 是【大】,此【圣】

[38] 曰【大】*,言【圣】*

[39] 曰【大】*,言【圣】*

[40] 志【大】,至【元】【明】【圣】

[41] 馔具:拼音zhuàn jù,1.陈设食物之具;餐具。 2.犹设立。 3.指肴膳。

[42] 已【大】*,以【宋】【元】【明】【圣】*

[43] 百【大】,万【宋】

[44] 敬【大】,惊【宋】【元】【明】

[45] 欲【大】,故【圣】

[46] 望【大】*,婬【宋】*【元】*【明】*

[47] 若【大】,在【圣】

[48] 度【大】,祐【圣】

[49] 望【大】*,婬【宋】*【元】*【明】*

[50] 须陀洹道:意指预流果。

[51] 诓骗 :拼音kuāng piàn,说谎话骗人;欺骗。

[52] 克:西藏的容量和重量单位名称,前者名“如克”即藏斗。分二十藏升,重约二十八市斤;后者名“德克”即藏斤,分二十藏两,重约七市斤。

[53] 青稞:拼音qīng kē,一种农作物,主产在西藏等高原之地,是当地的主要粮食,可做糌粑,又可酿酒。

[54] 犏牛:拼音piān niú,公黄牛和母牦牛或是公牦牛与母黄牛杂交所生的后代。

[55] 邦古:藏语音译。意为“叫花子”、“乞丐”是骂人、蔑视的话。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