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91

第九十一课


五、不应由保护众生为有福德者而生骄傲:

问曰:国王爱民如子方能顺应民心,赢得天下。凭借自身百福具臻[1]的高贵的种姓,福夺他人福果的六分之一者。所以说斯洪福齐天甲冠天下自他一切善根福聚的国王是值得骄傲的。

答曰:

种中喜自业,存活者难得,
若汝获不善,汝难得善趣。
Those in each caste prefer their own work; Thus a living is hard to find. If you become non-virtuous Good rebirths will be scarce for you.

【词汇释难】

种中:古印度的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罗四大种姓中的任何一种姓的意思。

《增壹阿含经·七日品》云:

初有刹利种,次有婆罗门,

第三名毗舍,次复首陀姓。

有此四种姓,渐渐而相生,

皆是天身来,而同为一色。

自业:自己治生求存谋生的职业。

【释文】如今因为五浊鼎沸,一切依种姓而划分的人类当中,喜欢各自职业而能存活的人是难寻难得的。大多都呈现出一种无确定性的现象。假如你(国王)是彼等福果六分之一的剥夺者,势必也就成了彼等罪业六分之一的夺取者。要是这样,那些烦恼深重依诸种姓而分的人们,做事轻忽懈怠,常与恶知识通同作恶,多诸非福之故,(要是再要获取他们罪业的六分之一者)国王汝就很难再度重获善趣了。如是推究便能得知,暂时仅凭自身的罪业,君主们就已经很难再度获取善趣了,要是再加上一切群生类的诸罪业于自身后,说要获得善趣者就更加不遑多论了。是故是诸心术不正者(的国王)必当遭值衰败。如彼,贪馋牛奶与鱼肉的癞者喻。

<贪馋牛奶与鱼肉的癞者喻>

譬如,某甲心术不正丧心病狂的癞病患者,他不仅不依止能疗治自己病痛的良药。相反却贪嘴牛奶与鱼肉。如喻所比,国王不仅自己累积了无央罪业,反而还将是诸依靠各自种姓治生求存人辈的罪业也强加于自己的头上,全然身处在放逸的境地啊。

即说偈曰:

如若诸国王,获持六分业,

世间多非福,故难得善趣。

【释义】此颂有两种不同解释。在月称菩萨、甲操杰大师所作注疏中,“种中”释为诸种姓中,如婆罗门种姓、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等。由于五浊兴盛,众生福德日浅,生计日益艰难,这些种姓的人们,即使很喜欢专注于各自的业务,辛勤地种地、经营商业、做手工等,然而想顺利存活下来,仍然很困难。平民百姓中,大多数没有可靠的生活保障,都在艰难岁月中如履薄冰一般维持着生计。可是国王却不一样,他以世间保护者的身份采取强制措施,夺走公众辛辛苦苦取得的活命资财,如果以这种掠夺的方式获取众财,那无疑是不善业。国王所谓的护世,其实是一种幌子,其真实目的在夺取众人的资财,因而他所谓的护世福德,也就并不存在,掠夺众人的不善业却是实实在在,以此恶业,他怎么能获得转生善趣的机会呢?既然如是,国王也就毫无可生骄傲之处。

俄巴活佛解释此颂时,将“种中”释为“国王种姓中”。在末法浊世,国王种姓之中喜欢自己造善业,依正当手段存活的人,非常难得,大多数国王,都会依靠非法恶业行持国政。因此当国王,这并非福报,依此位置反而极易造恶业,如果获得不善业,你将难以得到生善趣的机会,从而失去长久的安乐,所以,不应认为国王是有福者而生骄傲。这种解释简明扼要,而且与颂文字句对照,很容易理解。但不论如何解释,其中心意义,皆在说明国王并非有福者,不应以此而自傲。

譬如说,患麻风病者,本来应服用各种清毒消炎的药物,但有患者不但不喜欢吃药,反而乐于喝牛奶吃鱼肉等;享用这些恶化病情的饮食,结果定然会使病情越来越严重,使他陷入更为剧烈的痛苦之中。同样,得到国王地位者,如同患上麻风病的人一样,他如果不乐于造善业,而以恶法行持国政,也就如同麻风病人不肯服药,却乐于饮乳食鱼一般,其结果会堕入更深的恶趣痛苦之中。

月称菩萨说:

设若诸国王,收取六分薪,

则增非福德,以此不得乐。

    诸人当细察,自己在生活中可能多处存在着这样的非福德行,因而应当彻断我慢烦恼,舍弃不劳而获的恶业。

《增壹阿含经·火灭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善、不善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彼:“云何名为不善?云何名为善?所谓杀生为不善,不杀为善;不与取为不善,与取为善;淫泆为不善,不淫为善;妄语为不善,不妄语为善;绮语为不善,不绮语为善;两舌为不善,不两舌为善;斗乱彼此为不善,不斗乱彼此为善;贪他为不善,不贪他为善;起恚为不善,不起恚为善;邪见为不善,正见为善。如是,比丘行此恶已,堕畜生、饿鬼、地狱中。设行善者,便生人中、天上,及诸善趣阿须伦中。是故,当远离恶行,修习善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癞病人,四体疮坏,入茅荻[2]中,为诸剌叶针刺所伤,倍增苦痛;如是愚痴凡夫六触入处受诸苦痛亦复如是。如彼癞人,为草叶针剌所伤,脓血流出;如是愚痴凡夫,其性弊暴,六触入处所触则起瞋恚,恶声流出,如彼癞人。所以者何?愚痴无闻凡夫心如癞疮。

  我今当说律仪[3]、不律仪[4]。云何律仪?云何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出曜经·水品》云:

[轻小恶,以为无殃,

  水渧[5]虽微,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者,人为恶行虽小不可轻,蚖虵[6]虽小螫[7][8]人身,毒遍其身以丧命根,毒药虽微人来[9]得食见毒便死。此亦如是,为恶虽小妨[10]人正行,不至究竟不虑于后当受其报,日复一日不肯改更,不念远离恶遂滋长,是故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也。

水渧[11]虽微,渐盈大器者,犹如大器仰[12]承水漏,渧渧[13]相寻[14]溢满其器,是故说:‘水渧[15]虽微,渐盈大器’也。

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者[16],愚人习行从小至大,日日玩习不觉殃至,是故说:‘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

  水渧[17]虽微,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者,如有善人诣彼塔寺礼拜求福,或上明燃[18]灯烧香扫洒,作倡伎乐悬缯[19]幡盖,从一钱始,复劝前人使发施心,一抟以[20]上供养圣众,或以杨枝[21]净水供给清净,或脂灯[22]续明。如此小小亦不可轻,依彼心识获报无量,如然一灯除舍闇冥[23],不知冥之踪迹,如烧极微妙香,尽除臭秽不知所在,利剑虽小能断毒树。此亦如是,善行虽微能除重罪,往来人天不更苦恼,从此适[24]彼受福无量现在可知,渧[25][26]不绝遂满大器,勇者行福渐渐成就。是故说:‘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譬喻经·道利品》云:

[昔有国王治行正法民慕其化,无有太子以为愁忧[27]。佛来入国便出觐尊,听经欢欣[28]即受五戒,一[29]心奉敬唯愿有子,昼夜精进三时不懈。有一给使[30]其年十一常为王使,忠信奉法不失威仪,谦卑忍辱精进一心学诵经偈,知[31]时先起已办香火,数年之中精进如是[32]不以为劳,卒得重病遂致无常。其神来还为王作子,乳𫗦[33]长大至年十五立为太子。父王命终袭[34]代为王,憍慢自恣婬泆欲乐,昼夜躭荒不理国事,臣僚废朝[35]民被[36]其患。佛知其行不会[37]本识[38],将诸弟子往到其国。王闻佛来,如先王法,大众奉迎稽首于地却[39]坐王位,佛告王曰[40]:“国土[41]人民群僚[42]百官,悉自如常不?”

王曰:“为人年幼[43]未能绥[44]化,皆蒙圣[45]恩国土无他。”

佛告王曰:“王今[46]自知本所从来,作何功德得此王位?”

王曰:“不审。顽愚[47]不达,不知先世所从来也。”

佛告大王:“本以五事得为国王。何等为五?一者、布施得为国王,万民奉献宫观[48]殿堂资财无极。二者、兴立寺庙供养三尊床榻帏帐[49]以是为王,在于正殿御座[50]理国。三者、亲身礼敬三尊及诸长德[51]以是为王,一切万民莫不为之作礼[52]。四者、忍辱身三[53]口四[54][55]意无三恶[56]以是为王,一切见者莫不欢欣[57]。五者、学问常求智慧以是为王,决断国事莫不奉用。行此五事世世为王。”

于是世尊以偈颂[58]曰: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宿命有福庆,生世为人尊,

以道安天下,奉法莫不从。

王为臣民主,常以慈爱下,

  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59]咎。

处安不忘危,虑明福转厚,

     福德之反报,不问尊以卑。”

佛告王曰:“王前世时为大王给使,奉佛以信、奉法以净[60]、奉僧以敬、奉亲以孝、奉君以忠,常行一心精进布施,劳身苦体初不懈惓[61]。是福追身,得为王子补王之荣[62]。今者富贵而反懈怠[63]。夫为国王当行五事。何谓为五事[64]?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65]。二者、养育将士随时廪[66]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67],无受谗言[68]以伤正直。五者、节欲贪[69]乐心不放逸。行此五事,名闻四海福禄自来。舍此五事,众纲不举,民困[70]则思乱,士劳则势不举;无福,鬼神不助;自用失大理,忠臣不敢谏;心逸国不理臣,𦾨[71]民则怨。若如是者,身失令名[72],后则无福。”

于是世尊重说偈言:

                                          “夫为世间将,修正不阿枉,

   调心[73]胜诸恶,如是为法王。

见正能施惠,仁爱好利人,

       既利以平均,如是众附亲[74]。”

佛说偈已[75],是时王大欢喜,起住佛前,五体投[76]地忏悔谢佛,即受[77]五戒,佛重说法,得须陀洹道[78]。]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葉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世尊先为诸声闻少制戒时,多有比丘心乐习学;今多为声闻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

  佛言:“如是,迦葉!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减故,大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

  迦葉!譬如劫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葉!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沉没;如来正法则不如是渐渐消灭。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于此则没。

  迦葉!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正法沉没。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已,然复依倚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是名,迦葉,五因缘故,如来正法于此沉没。

  迦葉!有五因缘令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迦葉!是名五因缘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

  是故,迦葉!当如是学:于大师所,当修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赞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

  佛说是经已,尊者摩诃迦葉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1] 百福具臻:拼音bǎi fú jù zhēn,形容各种福分一齐来到。

[2] 荻:拼音d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3] 律仪:拼音lǜ yí,亦作“律仪护”。根本断除损他行事。能遮能灭恶戒相续的善戒。

[4] 不律仪:拼音bù lǜ yí,亦作“非律仪”,“恶戒”。持续从事损他之行,不护身语,如屠夫娼女等邪恶言行所系表色。

[5] 渧【大】*,滴【宋】*【元】*【明】*

[6] 蚖虵【大】,蛇蚖【宋】【元】【明】蚖虵:拼音yuán shé,1.亦作“蚖虵”。 2.土虺蛇。亦泛指毒蛇。

[7] 螫:拼音shì,〈动〉毒虫或毒蛇咬刺。

[8] 啮:拼音niè,用嘴咬。

[9] 来【大】,未【宋】【元】【明】

[10] 妨:拼音fáng,〈动〉阻碍,伤害:妨碍。妨害。无妨。不妨。何妨。

[11] 渧【大】*,滴【宋】*【元】*【明】*

[12] 仰:拼音yǎng,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

[13] 渧【大】*,滴【宋】*【元】*【明】*

[14] 相寻:拼音xiāng xún,相继,连续不断。

[15] 渧【大】*,滴【宋】*【元】*【明】*

[16] 者【大】,〔-〕【宋】【元】【明】

[17] 渧【大】*,滴【宋】*【元】*【明】*

[18] 燃【大】,〔-〕【宋】【元】【明】

[19] 缯:拼音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缯纩(丝织品和丝绵的合称)。缯彩。

[20] 抟以【CB】,搏已【大】,团以【宋】【元】【明】

[21] 杨枝:拼音yáng zhī,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22] 脂灯:即指用脂肪油点燃照明用的灯火。

[23] 闇冥:拼音ān míng,昏暗。

[24] 适:拼音shì,〈动〉本义:往,到。

[25] 渧【大】*,滴【宋】*【元】*【明】*

[26] 渧【大】*,滴【宋】*【元】*【明】*

[27] 愁忧【大】,忧愁【圣】

[28] 欣【大】*,喜【圣】*

[29] 一【大】,王【圣】

[30] 给使:拼音jǐ shǐ,供人差遣使唤。

[31] 知【大】,如【宋】【元】【明】【圣】

[32] 是【大】,时【圣】

[33] 𫗦【大】,哺【圣】

[34] 袭【大】,习【圣】

[35] 僚废朝【大】,寮废调【圣】

[36] 被:拼音bèi,遭遇,遭受:被灾。被难。

[37] 会【大】,合【宋】【元】【明】

[38] 识【大】,职【宋】【元】【明】

[39] 却【大】,即【圣】

[40] 告王曰【大】,言【圣】

[41] 国土【大】,士庶【宋】【元】【明】

[42] 僚【大】,寮【圣】

[43] 幼【大】,少【圣】

[44] 绥:拼音suí,〈动〉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45] 圣【大】,佛【宋】【元】【明】

[46] 王今【大】,今王【圣】

[47] 顽愚【大】,愚闇【圣】

[48] 宫观:拼音gōng guàn,天子、王侯居住的宫殿。

[49] 帏帐【大】,愇怅【圣】

[50] 御座:拼音yù zuò,皇帝的宝座。

[51] 长德:拼音cháng dé,年长而有德。

[52] 礼【大】,礼者【宋】【元】【明】

[53] 身三:身体所造的三种恶业:杀生、不与取、邪淫。

[54] 口四:口所犯的四种恶业:妄语、两舌、恶语、绮语。

[55] 及【大】,反【宋】

[56] 恶【大】,三恶【宋】【元】【明】意无三恶:有无意所造的三种恶业:贪心、嗔心、邪见。

[57] 欣【大】*,喜【圣】*

[58] 颂【大】,赞【宋】【元】【明】

[59] 休【大】,法【圣】

[60] 奉法以净【大】,〔-〕【圣】

[61] 懈倦:拼音xiè juàn,释义为松懈倦怠;松软疲困。

[62] 荣【大】,弟【圣】

[63] 懈怠:拼音xiè dài,工作懒散不勤勉。

[64] 事【大】,〔-〕【圣】

[65] 枉滥:拼音wǎng làn,枉法恣肆,谓枉错淫滥,使无辜受害。

[66] 廪【CB】【丽-CB】,禀【大】廪:拼音lǐn,〈名〉俸禄。

[67] 谏:拼音jiàn,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68] 谗言:拼音chán yán,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69] 欲贪【大】,贪欲【宋】【元】【明】

[70] 困【大】,穷【圣】

[71] 𦾨【大】,孽【宋】【元】【明】【圣】孽:拼音niè,恶因,恶事,邪恶:孽臣(奸佞之臣)。孽种(zhóng )。孽根。孽海。

[72] 令名:拼音lìng míng,美好的声誉。

[73] 调心【大】,心调【圣】

[74] 附亲:拼音fù qīn,1.归依,亲附。 2.使之归附亲近。

[75] 偈已【大】,〔-〕【宋】【元】【明】【圣】

[76] 投【大】,布【圣】

[77] 受【大】,授【圣】

[78] 道【大】,〔-〕【圣】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