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92

第九十二课


二、不应由王位而生骄傲:

问曰:由于君王是世间的怙主与权威自在者,其骄横跋扈也是理所应当的本性嘛。

答曰:

若由他使作,世说彼为愚,
如汝随他转,更无有余者。
Those who act at others’ insistence Are called fools on this earth. There is no one else at all So dependent on others as you.

【词汇释难】

随他转:随他人驱使而转趣听命的意思。

【释文】谁人由于要受到他人的促使时方有少许的所作所为与分别,而并不是自主行事,这在世间被人们称说为是愚者。在此世间如汝国王一般随他人驱使左右的人,更无有余者。由于受到许多助伴的敦促而变得没有任何自主性可言,大多也都只是身处于一种万事依赖于他人的傀儡体性而自居之。此国王的一切所作与非所作都受他人的驱使而作。由于一切仰仗于他人,国王可谓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愚痴者与最受他人左右的玩偶之故,其骄慢实属非理也。如彼,受人怂恿的家犬与猴子喻。

<受人怂恿的家犬与猴子喻>

譬如,家犬与猴子的行来止进全然受制并要听从于他人的命令一样。国王也是受制依赖于别人,因为是被差遣受人驱使的使者性故。

即说偈曰:

王受他促使,方有作不作,

是故唯国王,随他转痴愚。

【释义】国王只是一种集体权力的象征,所作所为完全要取决于公众的意愿,因此以为国王有至高权力地位而生骄傲,是不应理的。在世间,如果某人听由他人摆布而做事,像傀儡一样,自己一点决定的权力也没有,这种人肯定会被嘲笑为是愚者,而作为国王,其实就是这种随他而转的愚人,他除了听随他人做事外,更无有其余作为。从国政上观察,国王制订每一项法令,发动每一件事业,都是由大臣谋士们依公众需要而商议决定,并无他个人决定的权力;从国王的日常生活看,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人保护,都要顾忌公众的非议而循规蹈矩,不敢随自己意愿而自由行动。所以,国王所谓的权力即是听随他人而做事,于发号施令、行住坐卧之中,他没有权力自主,只是依他人意愿而作。处于这种境遇之中者,如同世间的愚人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之处呢?

譬如说,表演马戏的狗和猴子,它们的举动都要听从主人安排,主人叫它跑,它就得跑,叫它钻火圈,它就得钻火圈,自己一点自主权也没有,这哪有可炫耀的地方呢?同样,国王的一切行动也必须听随他人安排,自己只不过是体现集体意愿的傀儡,像猴子与狗一样,一切行动无有自由可言,对这种地位,实不应生起骄傲。

月称菩萨说:

一切作不作,皆由他使作,

故王随他转,乃为愚痴者。

若观察世间每个凡夫人的处境,其实与国王也无多大区别,任何一个凡夫皆有他的重重牵制,为了亲人,为了周围的人等,一切作为皆是随他而转的,根本不会有毫无顾忌牵挂的自主行为。因而智者当了知,处在世间凡夫位中,其实毫无自在安乐可得,自己理应断除我慢,追求真正的自在解脱。

《杂阿含经·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云:

[阿育王于如来法中得大敬信。时,王问诸比丘言:“谁于如来法中行大布施?”

诸比丘白王言:“给孤独长者最行大施。”

王复问曰:“彼施几许宝物?”

比丘答曰:“以亿千金。”

王闻已,如是思惟:‘彼长者尚能舍亿千金,我今为王,何缘复以亿千金施?当以亿百千金施。’时,王起八万四千佛塔,于彼诸塔中复施百千金。复作五岁大会,会有三百千比丘,用三百亿金供养于彼僧众中:第一分是阿罗汉,第二分是学人,第三分是真实凡夫。除私库藏,此阎浮提夫人、婇女、太子、大臣施与圣僧,四十亿金还复赎取。如是计校,用九十六亿千金。乃至王得重病时,王自知命欲终尽。

时,有大臣名罗陀崛多。时,王宿命是施佛土时同伴小儿。时,彼大臣罗陀崛多见王重病,命垂欲尽,稽首以偈问王:

                                           “颜貌常鲜泽,百千婇女绕,

譬如诸莲华,蜜蜂常聚集;

    今睹圣王颜,无有诸鲜泽。”

王即以偈答:

                                           “我今无所忧,失财及王位,

此身及余亲,及诸种种宝。

我今所愁者,不复睹贤圣,

四事以供养,我今唯念此,

    颜色有变异,心意无所宁。”

“又复,我常所愿,欲以满亿百干金作功德,今愿不得满足,便就后世时,计校前后所施金银珍宝,唯减四亿未满。”王即办诸珍宝,送与鸡雀寺中。

法益之子,名三波提,为太子诸臣等,启太子言:“大王将终不久,今以此珍宝送与寺舍中,今库藏财宝已竭。诸王法以物为尊,太子今宜断之,勿使大王用尽也。”时,太子即敕典藏者,勿复出与大王用之。

时,大王自知索诸物不复能得,所食金器送与寺中。时,太子令断金器,给以银器;王食已,复送与寺中。又断银器,给以铜器;王亦以此送与寺中。又断铜器,给以瓦器。时,大王手中有半阿摩勒果[1],悲泪告诸大臣:“今谁为地主?”

时,诸臣启白大王:“王为地主。”

时,王即说偈答曰:

                                           “汝等护我心,何假虚妄语?

我今坐王位,不复得自在。

阿摩勒半果,今在于我手,

此即是我物,于是得自由。

呜呼尊富贵!可厌可弃舍,

先领阎浮提,今一旦贫至,

如恒河驶流,一逝而不返;

    富贵亦复然,逝者不复还。”

又复,如佛偈所说:

                                           “凡盛必有衰,以衰为究竟,

如来神口说,真实无有异!

先时所教令,速疾无有礙,

今有所求索,无复从我教。

如风礙于山,如水礙于岸,

我今所教令,于今已永绝!

将从无量众,击鼓吹贝螺,

常作诸伎乐,受诸五欲乐,

婇女数百众,日夜自娱乐,

今者都永尽,如树无华实。

颜貌转枯尽,色力亦复然,

    如华转萎悴,我今亦复尔。”

时,阿育王呼侍者言:“汝今忆我恩养,汝持此半阿摩勒果送鸡雀寺中,作我意,礼拜诸比丘僧足,白言:‘阿育王问讯诸大圣众:我是阿育王,领此阎浮提,阎浮提是我所有,今者顿尽,无有财宝布施众僧,于一切财而不得自在。今唯此半阿摩勒果,我得自由,此是最后布施檀波罗蜜,哀愍我故,纳受此施,令我得供养僧福。’

而说偈言:

                                          “半阿摩勒果,是我之所有,

于我得自在,今舍于大众。

缘心在于圣,更无济我者,

怜愍于我故,纳受阿摩勒!

为我食此施,因是福无量,

    世世受妙乐,用之无有尽!”

时,彼使者受王敕已,即持此半阿摩勒果,至鸡雀寺中,至上座前,五体著地作礼,长跪合掌,向上座而说偈曰:

                                           “领于阎浮提,一伞系一鼓,

游行无所碍,如日照于世。

业行报已至,在世不复久,

无有王威德,如日云所翳[2]

号曰阿育王,稽首礼僧足,

送此布施物,谓半阿摩勒。

愿求来世福,哀愍彼王故,

    圣众愍彼故,受是半果施!”

时,彼上座告诸大众:“谁闻是语而不厌世间?我等闻是事,不可不生厌离,如佛经所说:见他衰事,应生厌离。若有识类众生者,闻是事岂得不舍世间?”

而说偈曰:

                                           “人王世中最,阿育孔雀姓,

阎浮提自在,阿摩勒为主。

太子及诸臣,共夺大王施,

送半阿摩勒,降伏吝财者,

使彼生厌心;愚夫不识施,

    因果受妙乐,示送半摩勒。”

时,彼上座作是念言:“云何令此半阿摩勒,一切众僧得其分食?”即教令研磨,著石榴[3][4]中,行已,众僧一切皆得周遍。时,王复问傍臣曰:“谁是阎浮提王?”

臣启王言:“大王是也。”

时,王从卧起而坐,顾望四方,合掌作礼,念诸佛德,心念口言:“我今复以此阎浮提施与三宝,随意用之。”

而说偈曰:

                                          “今此阎浮提,多有珍宝饰,

施与良福田,果报自然得。

以此施功德,不求天帝释,

梵王及人主,世界诸妙乐。

如是等果报,我悉不用受,

以是施功德,疾得成佛道!

为世所尊仰,成得一切智,

     世间作善友,导师最第一!”

时,王以此语尽书纸上而封缄[5]之,以齿印印之,作如是事毕,便即就尽。尔时,太子及诸臣、宫人、婇女、国界人民,兴种种供养葬送[6],如王之法而阇维[7]之。

尔时,诸臣欲立太子绍[8]王位。中有一大臣,名曰阿㝹罗陀,语诸臣曰:“不得立太子为王。所以者何?大王阿育在时,本誓愿满十万亿金作诸功德,唯减四亿,不满十万。以是故,今舍阎浮提施与三宝,欲令满足。今是大地属于三宝,云何而立为王?”

时,诸臣闻已,即送四亿诸金,送与寺中,即便立法益之子为王,名三波提。次复太子,名毗梨诃波低,为绍王位。毗梨诃波低太子,名曰毗梨诃西那,次绍王位。毗梨诃西那太子,名曰沸沙须摩,次绍王位。沸沙须摩太子,名曰沸沙蜜多罗,次绍王位。时,沸沙蜜多罗问诸臣曰:“我当作何等事,令我名德久存于世?”

时,贤善诸臣信乐三宝者,启王言:“阿育大王是王之前种姓,彼王在世,造立八万四千如来塔,复兴种种供养,此之名德,相传至今。王欲求此名者,当造立八万四千塔,及诸供养。”

王言:“大王阿育有大威德,能办此事,我不能作,更思余事。”

中有恶臣,不信向者,启王言:“世间二种法传世不灭:一者、作善,二者、作恶。大王阿育作诸善行,王今当行恶行,打坏八万四千塔。”

时,王用佞臣[9]语,即兴四兵[10]众,往诣寺舍,坏诸塔寺。王先往鸡雀寺中,寺门前有石师子,即作师子吼!王闻之即大惊怖:‘非生兽之类,而能吼鸣?’还入城中。如是再三,欲坏彼寺。时,王呼诸比丘来,问诸比丘:“使我坏塔为善?坏僧房为善?”

比丘答曰:“二不应行!王其欲坏者,宁坏僧房,勿坏佛塔。”

时,王杀害比丘,及坏塔寺,如是渐渐至婆伽罗国,又复唱令:“若有人能得沙门释子头来者,赏之千金。”

尔时,彼国中有一阿罗汉,化作众多比丘头,与诸百姓,令送至于王所,令王库藏财宝竭尽[11]。时,彼王闻阿罗汉作如是事,倍复瞋恚,欲杀彼阿罗汉。时,彼罗汉入灭尽正受,王作无量方便,杀彼圣人,终不能得;入灭尽三昧力故,不伤其体。如是渐进至佛塔门边。彼所塔中,有一鬼神,止住其中,守护佛塔,名曰牙齿。彼鬼神作是念:“我是佛弟子,受持禁戒,不杀害众生。我今不能杀害于王。”又复作念:“有一神名曰为虫,行诸恶行,凶暴勇健,求索我女,我不与之;今者为护正法故,当嫁与彼,令其守护佛法。”即呼彼神语言:“我今嫁女与汝,然共立约誓[12]:汝要当降伏此王,勿使兴诸恶行,坏灭正法。”

时,王所有一大鬼神,名曰乌茶,威德具足,故彼神不奈王何。时,牙齿神作方便:“今日王威势自然由此鬼神,我今诱诳共作亲厚[13]。”如是与彼神作知识,极作知识已,即将此神至于南方大海中。时彼虫神排挡大山,推迮王上,及四兵众,无不死尽。众人唱言:“快哉!快哉!”是世人相传,名为“快哉”。彼王终亡,孔雀苗裔[14]于此永终,是故世间富乐不足为贪。阿育大王有智之人,觉世无常,身命难保,五家财物[15]亦如幻化;觉了彼法,勤行精进,作诸功德,乃至临终,系心三宝,念念不绝,无所吝惜,惟愿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 摩勒果:即芒果是也。

[2] 翳:拼音yì,〈动〉遮蔽,掩盖。

[3] 石榴:拼音shí liú,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岸。高约二至三公尺,叶具短柄,对生或丛生,为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五月开红色花。果实也称为“石榴”,为球形,呈深黄色,熟时会自行裂开,种子多浆,可食。

[4] 羹:拼音gēng,此指汁液。

[5] 封缄:拼音fēng jiān,包封;封缄标记。

[6] 葬送:拼音zàng sòng,下葬、出殡。

[7] 阇维:拼音dū wéi,梵语。指人死后火化。

[8] 绍:拼音shào,〈动〉连续,继承:绍复(继承恢复)。绍述(继承)。绍世(连续几世)。

[9] 佞臣:拼音nìng chén,奸邪谄媚的臣子。

[10] 四兵:《杂阿含经》第四十卷云:[时,天帝释闻阿修罗王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来欲共战;闻已,即告宿毗梨天子言:‘阿公知不?阿修罗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欲与三十三天共战。阿公可敕三十三天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与彼阿修罗共战。’]

[11] 竭尽:拼音jié jìn,用尽、穷尽。

[12] 约誓:拼音yuē shì,谓以誓言相约信。

[13] 亲厚:拼音qīn hòu,亲爱厚待。

[14] 苗裔:拼音miáo yì,后代子孙。

[15] 五家财物:指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

《大智度论· 序品》云:“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