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烦惑

【释义】

一、所谓的忿:是指心烦意乱,经典中所说的“忿”用在前面,以能说的论典

来讲解就是“心烦乱”,以下的所有法大多数也要如此理解 

二、恨:随着忿怒而念念不忘即是怀恨在心。 

三、覆:是指隐藏罪业,当他人谈论过失时,投机取巧想方设法密而不露。 

四、恼:由忿怒之因所引起,耽著罪恶持执不放的心态。 

五、谄:极端欺骗他众的一种态度。 

六、诳:所谓的诳就是心术不正,虚伪狡猾。 

七、嫉:由于图名求利等而对他人所拥有的名闻利养等功德忍无可忍,导致心

里忧伤。 

八、悭:害怕施舍而紧紧执著资具。 

九、无惭:按顺序,无惭是从自己的角度而言,不知羞耻,不警恶行。 

十、无愧:无愧是观待他者来说,也没有畏惧,而不警恶行。 

十一、傲:以自己具有些微功德等而不恭敬所有殊胜对境,是具有坏聚见的心

高。 

十二、造罪:以嗔恨而搅扰、染污,以怒容满面等身语动荡而造罪。 

十三、骄:以自己的青春、种姓等没有其他缘由自满的心理达到极点。 

十四、矜:也与骄大同小异,以经济财富而傲气十足,丧失正念而放逸无度不

十五、慢:由坏聚见所生的我慢即是傲慢,再者,高低作为缘由的慢心行相也

有七种,应当对这些详细分析而说明。作为五十七过失之一的慢计数为一。 

 十六、诈现威仪:为了谋求利养恭敬而装模作样地防护根门,以此迎得他人的心。 

十七、谄媚奉承:为了利养恭敬,首先说许多温和柔软之语。 

十八、旁敲侧击:为了得到朝思暮想的东西,他人的财产,而以“我都没有这

样的东西等”来假惺惺地赞叹他人的财物实在妙不可言。 

十九、巧取讹索:依靠上师与官员等的权势而收税,为了牟取暴利,而当面指

责别人说“你太吝啬了……”,口中这般冷嘲热讽来威胁对方。 

二十、赠微博厚:凭着先前所得之利而贪得无厌一再寻求的人在求得物品的施

主面前竭力赞叹说:“那件东西对我的帮助实在是非同小可……”

二十一、说过:对于他者三门的某某缺点毛病,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个没完。 

二十二、无悦:所谓的无悦,虽然有人用在誓言方面来解释,但似乎该解释为

没有欢悦心,这种人不作各方面的观察,而不能取悦别人,所以由内在的妄念所导

致郁郁寡欢。 

二十三、遍贪:是由前两种因加上对自己的菲薄资具挂碍耽著三种因所引起的

一种懈怠。或者也可以解释成,所谓的无悦是指,具有贪欲的心不求进取,一味耽

著。这两种过失(即无悦与遍贪)是一体。 

二十四、自他之异想:由于认为自己是自己、他方是他方的想法导致一门心思

只是追求一己私利,而被贪嗔痴的黑暗所遮障蒙蔽。 

二十五、心无见解:凡是对于心中贪嗔痴萌生与否不作观察之人心里不会有能

说、所说的概念,即称为心无见解。 

二十六、过失:符合正法的一切所为,必须以最大的努力而奉行。相反,由于

懒惰而不加恭敬,就是过失。或者解释成,具足毕恭毕敬就是如来的行为,因为与

对一切如来恭敬相同之故,这是印度注释中解说的,所以解释成与下文类似的含

义。 

二十七、恶劣之辈:认为名副其实的上师不具备佛陀的这种人,被认为是恶劣之辈

二十八、耽著:是一种小缠缚,是由耽著色、声、香、味、触五境的贪心所

生。 

二十九、遍耽:是指由前面的欲望中所生起的爱恋,这是一种大缠缚。 

三十、贪:是指对于自己的财物极其难以割舍的贪爱。 

三十一、非理贪:极度耽著他者的财物,属于贪心的范畴,即称为非理贪。以

前面的词句作为能说,后面是所说。这些都是由痴心所生。

三十二、非法欲:由非理作意的妄念驱使,而贪著非应赞叹、当予远离的女人

后赞不绝口,这是非法之贪。 

三十三、恶欲:欲求罪恶的补特伽罗自然无有功德可言,与之同时,身体语言

却装腔作势显出一副有功德的样子,这与前面的诈现威仪并不重复。 

三十四、大欲:是指对财物贪得无厌,取悦圣者的知足功德则与之恰恰相反。

三十五、识欲:是指自己尽心尽力想让对方知晓自己具足身语的真实功德。 

三十六、不忍:也就是对于他者的加害与自身遭受的痛苦,都因为耐力微弱而

无法忍受。

三十七、无规:所谓的无规,是指对阿阇黎、上师的一切事情大为不敬,背离

如法的行为。

三十八、不乐法谏:如果某人口出之语如理如法,则以不情愿的态度说“善也

好恶也罢……”而反唇相讥,不恭不敬。 

三十九、亲觉:联系亲属的妄念是指对所有有亲属关系的人,慈爱有加,尤为

眷恋。 

四十、土觉:此外,爱恋对境,是指为了追求、得到,而对本来恶劣的对境,

也无中生有地赞说他的功德。 

四十一、不死觉:不死的分别妄念,是指常执者对死亡的恐怖无所顾虑,毫不

害怕,一直死死抓着今生不放。 

四十二、顺觉觉:具有随后了知的分别念,是指自己的功德,想让他人依靠有

表(身语之业)而明白,完全是以希求世间八法1的分别妄执,尽己所能令对方以

比量推理出自己所拥有的听闻等功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说“此人胜任上

师”,从而受到众人敬重,作为上师,获得高位。对世间无有意义的快乐等梦寐以

求,恒常散漫、彻夜难眠,就像病人一样。

四十三、妄念:所谓具有贪爱他人的妄念,就是指对于其他男士或女人具有贪

恋之心。 

四十四、害他觉:以害心接触,是指思维依靠他有利还是无利的心态。 

四十五、不喜:就意味着心不坚固。 

四十六、欲合:想与任意对境相遇,是一种追求的意图,也是毁坏心的一种过

失。 

四十七、懒惰:无所事事的身体懒懒散散,对于一切所做的事情无有紧迫性的

一种懈怠。印度注释中说,懒惰与懈怠算为两个。 

四十八、颦:心不由自主被烦恼控制,身体、语言都显露出一反常态之相。

四十九、食醉:是由于暴饮暴食而导致身体腹内不舒服。

五十、心极下劣:毁坏今生来世的因就是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世出世间

法上有所作为”自轻自贱的怯懦心理。 

五十一、贪结:对色、声、香、味、触五种妙欲,无有厌足,心驰神往而一再

寻求。 

五十二、担忧受害的心:自己、自己的友伴以及自他的敌人三方面,通过三时

分析而生起并非真实的疑虑,想到曾经加害过、正在加害、将要加害自己与自己的

亲朋的想法纯属一种错觉。另外,他人对自己与自己亲友的仇人,曾做过好事、正

在做好事、将要做好事的忧虑,这是由想加害他人妄念的九种因所致。如果不怀有

这种想法而忍辱,就会成为福德资粮。相反,对此无法忍受而蓄意陷害别人,无疑

与菩提心背道而驰,其过失不堪设想。 

五十三、萎靡:由于身心沉重即身心不堪能的缘故,致使无法行事,这是一种

萎靡不振。

五十四、睡:入睡也就是进入睡眠的状态,六转识不由自主地向内收摄,神识

不清。 

五十五、掉举:由于进食过饱等而造成身心极度不寂静,杂念纷呈。 

五十六、后悔或懊悔:是指心中忐忑不安,后悔所做恶事,后来因忧心忡忡所

引起,而成为等持等的障碍。 

五十七、怀疑:对于四谛、三宝、业果等到底真实不真实,一直三心二意,即

是怀疑。这种怀疑对解脱道等制造违缘,怀疑也有合理怀疑15与非理怀疑16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