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

第五课



    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持戒者, 无垢无所有,

持戒无憍慢, 亦无所依止,

持戒无愚痴, 亦无有诸缚,

持戒无尘污, 亦无有违失,

持戒心善软, 毕竟常寂灭。

远离于一切, 忆想之分别,

解脱诸动念, 是净持佛戒。

不贪惜身命, 不用诸有生,

修习于正行, 安住正道中,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持戒不染世, 亦不依世法,

逮得智慧明, 无闇无所有,

无我无彼想, 已知见诸相,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无此无彼岸, 亦无有中间,

于无此彼中, 亦无有所著,

无缚无诸漏, 亦无有欺诳,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心不著名色, 不生我我所,

是名为安住, 真实净持戒。

虽行持诸戒, 其心不自高,

亦不以为上, 遇戒求圣道,

是名为真实, 清净持戒相。

不以戒为最, 亦不贵三昧,

过此二事已, 修习于智慧。

空寂无所有, 诸圣贤之性,

是清净持戒, 诸佛所称赞。

心解脱身见, 除灭我我所,

信解于诸佛, 所行空寂法。

如是持圣戒, 则为无有比,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依因所修慧, 逮得于净智,

  已得净智者, 具足清净戒。”

  说是语时,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三万二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五百比丘闻是深法,心不信解,不能通达,从座起去。

  尔时,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是五百比丘皆得禅定,不能信解入深法故,从座起去。”

  佛语迦葉:“是诸比丘皆增上慢,闻是清净无漏戒相,不能信解,不能通达。佛所说偈其义甚深。所以者何?诸佛菩提极甚深故。若不厚种善根,恶知识所守,信解力少,难得信受。又大迦葉!是五百比丘,过去迦葉佛时,为外道弟子,到迦葉佛所欲求长短,闻佛说法得少信心,而自念言:‘是佛希有!快善妙语。’以是善心,命终之后生忉利天,忉利天终生阎浮提,于我法中而得出家。是诸比丘深著诸见,闻说深法不能信解随顺通达。是诸比丘虽不通达,以闻深法因缘力故,得大利益不生恶道,当于现身得入涅槃。”

  尔时,佛语须菩提[1]言:“汝往将是诸比丘来。”

  须菩提言:“世尊!是人尚不能信佛语,况须菩提耶?”

  佛即化作二比丘,随五百比丘所向道中。诸比丘见已。问化比丘:“汝欲那去?”

  答言:“我等欲去独处修禅定乐。所以者何?佛所说法不能信解。”

  诸比丘言:“长老!我等闻佛说法亦不信解,欲至独处修禅定行。”

  时,化比丘语诸比丘言:“我等当离自高逆诤心,应求信解佛所说义。所以者何?无高无诤是沙门法。所说涅槃名为灭者,为何所灭?是身之中有我灭耶?有人、有作、有受、有命而可灭耶?”

  诸比丘言:“是身之中,无我、无人、无作、无受、无命而可灭者,但以贪欲瞋痴灭故,名为涅槃。”

  化比丘言:“汝等贪欲瞋痴,为是定相可灭尽耶?”

  诸比丘言:“贪欲瞋痴,不在于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离诸忆想是则不生。”

  化比丘言:“是故汝等莫作忆想。若使汝等不起忆想分别法者,即于诸法无染无离;无染无离者,是名寂灭。所有戒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以是法故,说为涅槃。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汝等不应分别一切受想灭定,一切诸法无分别故。若有比丘灭诸受想得灭定者,则为满足,更无有上。”

  化比丘说是语时,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须菩提问诸比丘言:“汝等去至何所?今何从来?”

  诸比丘言:“佛所说法,无所从来,去无所至。”

  又问:“谁为汝师?”

  答言:“我师先来不生,亦无有灭。”

  又问:“汝等从何闻法?”

  答言:“无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是闻法。”

  又问:“云何闻法?”

  答言:“不为缚故,不为解脱故。”

  又问:“汝等习行何法?”

  答言:“不为得故,不为断故。”

  又问:“谁调伏汝?”

  答言:“身无定相,心无所行,是调伏我。”

  又问:“何行心得解脱?”

  答言:“不断无明,不生明故。”

  又问:“汝等为谁弟子?”

  答言:“无得无知者是彼弟子。”

  又问:“汝等已得几何当入涅槃?”

  答言:“犹如如来所化入涅槃者,我等当入。”

  又问:“汝等已得己利耶?”

  答言:“自利不可得故。”

  又问:“汝等所作已办耶?”

  答言:“所作不可得故。”

  又问:“汝等修梵行耶?”

  答言:“于三界不行亦非不行,是我梵行。”

  又问:“汝等烦恼尽耶?”

  答言:“一切诸法毕竟无尽相故。”

  又问:“汝等破魔耶?”

  答言:“阴魔不可得故。”

  又问:“汝等奉如来耶?”

  答言:“不以身心故。”

  又问:“汝等住福田耶?”

  答言:“无有住故。”

  又问:“汝等断于生死往来耶?”

  答言:“无常无断故。”

  又问:“汝等随法行耶?”

  答言:“无碍解脱故。”

  又问:“汝等究竟当生何所?”

  答言:“随于如来化人所至。”

  须菩提问诸比丘时,有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三万二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尔时,会中有普明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是《宝积经》者,当云何住?当云何学?”

  佛言:“菩萨学是经所说皆无定相,而不可取,亦不可著,随是行者有大利益。普明!譬如有乘坏船欲渡恒河,以何精进乘此船渡?”

  答言:“世尊!以大精进乃可得渡。所以者何?恐中坏故。”

  佛告普明:“菩萨亦尔,欲修佛法,当勤精进倍复过是。所以者何?是身无常、无有决定、坏败之相,不得久住,终归磨灭,未得法利恐中坏故。我在大流为度众生断于四流[2]故,当习法船,乘此法船往来生死,度脱众生。云何菩萨所习法船?谓平等心一切众生为船因缘;习无量福以为牢厚清净戒板;行施及果以为庄严,净心佛道为诸材木;一切福德以为具足;坚固系缚忍辱柔软忆念为钉;诸菩提分坚强精进,最上妙善法林中出;不可思议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毕竟不坏大悲所摄,以四摄法广度致远;以智慧力防诸怨贼;善方便力种种合集,四大梵行以为端严;四正念处为金楼观;四正勤行、四如意足以为疾风;五根善察离诸曲恶;五力强浮,七觉觉悟能破魔贼;入八真正道随意到岸,离外道济;止为调御,观为利益,不著二边,有因缘法以为安隐;大乘广博无尽辩才,广布名闻能济十方一切众生,而自唱言:‘来上法船!’从安隐道至于涅槃,度身见岸至佛道岸离一切见。如是,普明!菩萨摩诃萨应当修习如是法船。以是法船,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在生死中度脱漂没长流众生。”

又告普明:“复有法行能令菩萨疾得成佛,谓诸所行真实不虚,厚习善法深心清净,不舍精进乐欲近明,修习一切诸善根故,常正忆念乐善法故,多闻无厌具足慧故,破坏憍慢增益智故,除灭戏论具福德故,乐住独处身心离故,不处愦闹离恶人故,深求于法依第一义故,求于智慧通达实相故,求于真谛得不坏法故,求于空法所行正故,求于远离得寂灭故。如是,普明!是为菩萨疾成佛道。”

说是经时,普明菩萨,大迦葉等诸天、阿修罗及世间人,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1] 须菩提:(梵语:सुभूति,Subhūti),又译为苏补底、须浮提、须扶提,意思为善现、妙生、善吉、空生。《法苑珠林》卷二十五记载释迦牟尼佛五百弟子中有两个须菩提,一位出身王室,名叫天须菩提。另一位就是善于解悟空性的须菩提。

[2] 四流:拼音sìliú,一、见流,三界之见惑也。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二界。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也。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