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04

第一百零四课


于时尼提闻佛唤已,举目睹佛其心勇悍,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于诸众生无有因缘而生子想,其心平等实是真济。今佛世尊与我共语,如以甘露洒我身心。”即说偈言:

“假使大梵王,与我共谈议,

天帝之尊重,屈临见携抱,

转轮大圣王,同坐一器食,

不如三界尊,垂哀赐一言。

今我蒙慈眷,欢喜过于彼,

 简练[1]去秽恶,不善相已灭,

善相具足生,自在者济拔[2]

令我受快乐。世尊足上尘,

帝释以顶戴,犹名福所护,

况我极鄙劣,亲承[3]佛音教,

  而自称我名,当不生欣庆?”

佛告尼提:“汝于今者能出家不?”于时尼提闻是语已心生欢喜,即说偈言:

“如我贱种类,颇任出家不?

世尊垂哀愍,设得出家者,

  如取地狱人,安置著天上。”

佛告尼提:“汝今不应作是思惟。”

即说偈言:

“如来不观察,种族及贵富,

唯观众生业,过去善种子。

一切烦恼缚,不尽得解脱,

生老病死等,苦乐悉皆同。

云何婆罗门,独能得解脱,

余人不能得?文字及音声,

岂唯婆罗门?余姓亦复知。

譬如渡河津[4],不但婆罗门,

余姓亦复能。一切诸所作,

唯婆罗门能,余人不能耶?

汝今但应当,信我故出家。

如我佛法中,悲心无偏党[5]

不同诸外道,有所隐藏法。

济度悉平等,佛法无损减,

说法无偏党,平等示正道,

为一切众生,作安隐正路。

譬如大市中,市买一切物,

我法市亦尔,不择其种姓,

富贵及贫贱。譬如清流水,

  刹利[6]婆罗门[7],毗舍[8]及首陀[9]

无有遮护者,不限人非人,

一切皆来饮,我法亦如是。

我今亦不齐,比丘比丘尼,

普为于世间,人天之大医。

“我不必为贵撰择贤王等,亦度下贱优波离[10]等。我不齐为大富长者须达多[11]等,亦度贫穷须赖多[12]等。我不齐为大智舍利弗[13],亦为钝根周利盘特[14]等。我不齐为少欲知足摩诃迦叶[15],亦为多欲婆难陀[16]等。我不齐为耆旧宿德优楼频螺迦叶[17],亦为幼稚须陀耶[18]等。我不齐为憍慢婆迦赖等,亦为极恶鸯掘摩罗[19]手捉剑者。我不齐为多智男子而为说法,亦为浅智女人而为说法。我不齐为出家之众而作真济,亦为极恶在家之人而为说法。我不齐为少欲之人而为说法,亦为在家幼子五欲自恣说四真谛。我不齐为放舍众务逋多梨说,亦为经理国事多诸世务频婆娑罗王[20]等说。我不齐为断酒之人说,亦为极醉郁伽[21]等说使得道迹。我不齐为乐修定离越[22]等说离生死法,亦为失子狂乱心婆私吒[23]说。我不齐为贤德等优婆塞种中生者说法,亦为邪见弟子阿须拔提等说。我不齐为盛壮罗吒和罗[24]说法,亦为衰老罗拘罗[25]等说。我不齐为宿旧婆拘罗[26]说得罗汉,亦为七岁沙弥须陀延[27]说使得罗汉。我不齐为十六波罗延心中难问答所疑,亦为六十聚落婴愚贪欲求女人者说。我不齐为满愿子[28]等大论牛王辩才无尽者说,亦为浅智达摩地那比丘尼说,使得深智,能解大丈夫有所问难。我不齐为富贵大王夫人弥拔提等说使得道果,亦为下贱僮使鸠熟多罗等说使得道迹。我不齐为贞妇毗舍佉[29]说,亦为淫女莲华[30]等说。我不齐为大德辩才女人瞿昙弥[31]等说,亦为七岁沙弥尼至罗能摧伏外道者说。”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依我佛法中,速疾应出家,

因智得甘露,不由种族姓。

四大及以空,贵贱等同有,

  无智则不得,不必在种姓。”

尔时尼提即奉佛教,寻便出家得阿罗汉。时舍卫城中长者婆罗门闻尼提得出家,皆生讥论瞋忿嫌恨,而作是言:“彼尼提者鄙秽下贱今得出家,若设会时尼提来者,污我舍宅床蓐[32]。”举国纷纭,遂至上彻波斯匿王。时王闻已语诸臣言:“汝等今者勿用纷纭,我今当往诣世尊所启白如来,更不听斯下贱者使得出家。”时王将侍从往诣祇洹,见一比丘坐大石上缝粪扫衣,有七百梵天在其左右,有合掌礼敬者,有取缕[33]者,有贯针者,如修多罗中广说。时诸天等说偈赞言:

“观察诸根寂,容仪威德盛,

得具于三明[34],利根不退转,

众善悉备满,容纳粪扫衣。

七百威德天,上从梵宫来,

  归命来敬礼,度于彼岸者。”

时波斯匿王不识尼提,而语之言:“汝今为我往白世尊,波斯匿王今在门外欲来见佛。”时彼尼提闻已即从石没,如入于水踊身佛前,而白佛言:“波斯匿王今在门外,欲见世尊。”世尊语言:“还从本道可往唤前。”尼提奉命还从石出唤波斯匿王。时波斯匿王顶礼问讯白世尊言:“向彼比丘是何大德?为诸天供养奉侍左右,又能于石出入无碍。”说偈问言:

“佛智净无碍,无事不通达,

我欲所问者,佛已先知之,

先事且小住,我欲有所问。

向见一比丘,石上而出入,

  如鸥在水中,浮沈得自在。”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向者比丘若欲知者,是王所疑鄙贱尼提即其人也。”王闻是已闷绝躃[35]地,即自悔责[36]而作是言:“我为自烧,云何乃于如是大德生于讥嫌?”见是事已,于佛法所得未曾有,倍生信心即礼佛足,而说偈言:

“譬如须弥山,众宝所合成,

飞鸟及走兽,至山皆金色。

昔来虽曾闻,今始方证知,

佛如须弥山,无量功德聚。

有来依佛者,变为贵种族,

佛不观种姓,富贵及名闻。

犹如医占病,亦不观种姓,

但授诸良药,令其病得愈。

贵贱资气同,皆出于不净,

成就得道果,等同无差别。

  一切种姓同,证果都无异。”

尔时世尊为欲增长波斯匿王淳信心故,说四种姓可净,若婚娶时取四种姓,此四种姓皆可得净。佛告大王:“若取妇嫁女应择种姓,此佛法中唯观宿世善恶因缘,不择种姓;唯观信施,不观珍宝;索戒清净,不索家门清净;索定自在,不索种姓端严;观其智慧,不观所生。”

即说偈曰:

“如链山石中,而取于真金,

  譬如伊兰[37]木,相瑳[38]便火出,

亦如淤泥中,出生青莲花,

不观所生处,唯观于德行。

“若生上族有德行者应当供养,若生下贱种有德行者亦应供养。诸有智者应当供养,有德之人种姓有别德行无异,犹如伊兰及栴檀木俱能出火,热与光明无有别异。”佛语真实无有过失,深入人心使王得解。波斯匿王顶礼佛足五体投地,南无归命调御丈夫.一切种智,于一切义无有障碍,十力[39]勇猛四无所畏[40],婆伽婆,三藐三佛陀,于一切众生作不请亲友,于四种姓都无偏党,略说如是。

即说偈言:

“一切种智海,净意度彼岸,

世界佛独悲,心意无秽恶。

为一切众生,作于最亲友,

独一说解脱,然示种种道。

依智多方便,外道狂颠倒,

  粗涩之苦行,专迷著种姓。”

波斯匿王礼佛及尼提足已,还舍卫城。]


[1] 简练:拼音:jiǎn liàn,谓淘汰洗练,撮取精要。

[2] 济拔:拼音jì bá,意思是帮助提拔;拯救。

[3] 承:拼音chéng,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泽)。

[4] 津:拼音jīn,渡水的地方。

[5] 偏党:拼音piān dǎng,意思是指偏向。

[6] 刹帝利:亦省称“刹利”。古印度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

[7] 婆罗门: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一等级。是主管宗教祭祀、解释律法和传教的僧侣阶层,掌握神权,享有种种特权。

[8] 毗舍: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9] 首陀:即首陀罗,古印度四种姓中的最低等级。无任何权利,仅从事低贱﹑卑微的劳动,或为高级种姓服役。

[10] 优婆离: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意译作近执、近取。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出身首陀罗种,为宫廷之理发师。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难等七人出家时,优波离亦随同出家。实为佛陀广开门户,四姓平等摄化之第一步。优波离精于戒律,修持严谨,被誉为‘持律第一’;后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诵出律部。

[11] 须达多:意译为”善与”﹑”善给”﹑”善授”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释迦摩尼佛的有力施主之一,号称给孤独长者。后皈依佛陀。与祇陀太子共同施佛精舍,称祇树给孤独园。

[12] 须赖多:《佛说须赖经》云:“尔时,舍卫城中有极贫者,名曰须赖,得坚固志不可转移,信佛法众,身归三尊,奉持净戒,修行十善,有四等心救济不倦,内性清净我乐无二,至意求佛无上大道,思惟所行昼夜诵习,以善方便导利人物,安贫自守以法为乐。”

[13] 舍利弗:玄奘译为舍利子,意译鹙鹭子等,义为鹙鹭(其母亲名)的儿子;其父取其名为忧波提舍。舍利弗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

[14] 周利盘特:周利槃特及摩诃槃特资质不同,前者愚钝,后者聪慧。周利槃特因不能背诵戒律,而被兄长威胁退出僧团。释迦牟尼佛知道后,派遣周利槃特作打扫工作。数日后,周利槃特以扫帚证得阿罗汉果。

[15] 摩诃迦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头陀第一。在释迦牟尼入灭后,大迦叶成为僧团领袖,在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结集。禅宗尊他为第一代祖师。

[16] 难陀:娶妻孙陀利,为别于牧牛难陀,而称之为孙陀罗难陀。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容貌端正,具三十相,唯缺佛相中之白毫相,又耳垂较佛稍短。佛陀于尼拘律园度其出家,然出家后犹难忘其妻,屡归妻处。后以佛陀之方便教诫,始断除爱欲,证阿罗汉果。于佛弟子中,被誉为调和诸根第一者。

[17] 优楼频螺迦叶:或称耆年迦叶、上时迦叶。又以头上结发如螺髻形,故亦称螺发梵志。与二位胞弟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合称三迦叶。

[18] 须陀耶:为古印度舍卫国王旃陀越之子。译曰善施。佛世时,舍卫国王旃陀越奉婆罗门道,用诸婆罗门辅治国政。王有一妃倍受宠爱,引起其他夫人瞋嫉,遂收买婆罗门,向王进谗言杀害之。其时,夫人腹中有孕,后于冢中生子,母半身不朽,儿得饮乳三年,出冢后与鸟兽为伍。佛陀悯之,乃度其出家,名为须陀,七日便得阿罗汉道。后往见旃陀越王,以神通感化之,王敕群臣诣佛受五戒,佛为说其与须陀过去世之因缘。

[19] 央掘魔罗:译曰指鬘,本是古印度门阀公子,相传他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相国奇角之子,其幼年到婆罗门处学法,但老师怀疑央掘魔罗曾经奸淫自己的妻子,一怒之下想要害死央掘魔罗,授予央掘魔罗邪教升天秘法。老师告诉央掘魔罗,杀死一千人,以他们的手指骨来作成项链,死后就可以升到天堂,当杀完九百九十九个人后,幸遇佛陀点化得度,痛改前非,出家为僧,终获阿罗汉果。

[20] 频婆娑罗王:译曰影胜王是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国王。他与王后韦提希夫人都是皈依佛陀,深信佛法,是佛教最初的护持者。在《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中听佛讲法成阿那含——声闻三果。

[21] 郁伽:又作郁迦长者,全称郁迦罗越长者,意译为最首长者、功德长者、威德长者、雄者长者。他是古印度佛陀时代毘舍离城附近的象村人。郁迦长者是佛教在人间很重要的大护法之一,他不但是富可敌国,而且修行成就极高,即生已证阿那含三果。他在皈依佛教以前,某日前往古印度毘舍离城郊外的大森林里出游,他带着众妻妾们一起饮酒作乐,因酩酊大醉,独自一人往林间走去,遇见世尊在林间禅修。他见世尊端正俊美,威德巍巍,即时清醒,走向佛前顶礼,因听闻世尊解说四谛法而断疑惑,并终生以梵行为首,誓愿受持梵行五戒,世尊称赞他拥有八种稀有难得的特质。

[22] 离越:即利波多尊者,五百罗汉之一,又译作离婆多,离婆多的意思是室星,室星乃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七宿之一。他的父母因为祈求室星而得到儿子,所以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利波多尊者乃佛陀众弟子中 “坐禅第一”者。

[23] 婆私咤:译曰最胜。又作婆私瑟搋。此婆罗门之母丧六子而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而还本心,受三归戒。

[24] 罗吒和罗:又作赖吒和罗、罗吒波罗、赖吒拔檀。意译为护国。又称大净志。中印度西北方居楼国俞芦吒村富豪之子。佛陀至其国教化时,跟随佛陀出家,得悟后归国。父母谋以美女诱其还俗,该女反受教诫。其后,又度化拘牢婆王。后马鸣于华氏城将尊者一代之事迹编成戏曲‘赖吒和罗’,亲自公开演出,颇得民众好评,而令五百位王子及众多市民舍俗出家,该戏曲因此遭王禁演。

[25] 衰老罗拘罗:即那拘罗长者。《杂阿含经》记载了这位120岁的那拘罗长者,拖着老迈的身躯前来觐见佛陀,佛陀也为他作简单的开示,但是因为他不懂得继续追问,所以不得要领而去。舍利弗尊者怜悯他的老迈与至诚,便为他说法,一席话说完之后,他已经“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心得无畏”,得到法眼净、自知证得了初果了。这个时候那拘罗才要求皈依,成为一位在家居士。

[26] 婆拘罗:译曰善容,伟形。因相貌端正、身材伟岸而名。活到一百六十岁。修行八十年未曾病,从未服过一粒药,寿命极长,又被称作“长寿第一”。

[27] 须陀延:比丘名,七岁时和佛问答流利,因此佛陀破例允许他未满二十岁即受具足戒。出身旃陀罗(贱民)种姓。又译为“须陀延”、“苏陀夷”。

[28] 满愿子:全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意译为满慈子、满祝子。迦毗罗卫人,为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说法第一。

[29] 贞妇毗舍佉:《俱舍光记》曰:“鹿母者,毘舍佉夫人。毘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子儿妇,有子名鹿,故云鹿母,从子为名。生三十二卵,卵出一儿,故婆沙一百二十四云毘舍佉鹿母。”

[30] 淫女莲华:即莲华色比丘尼。在佛弟子比丘尼中被誉为神足第一。未出家前,原为王舍城人,初嫁郁禅国人,婚后曾生一女。因发现其夫与其母私通,故离家至波罗捺城,另嫁一长者。日后长者至郁禅国经商,娶一少女归波罗捺国,后方知彼乃莲华色之女。莲华色深感命运悲凉,前则与母共夫,今则与女共夫,因而自暴自弃,遂至毗舍离城过淫女生活。一日,听闻目犍连说法而归信佛教,乃依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出家,后得六神通,证阿罗汉果。

[31] 瞿昙弥:即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又被称为瞿昙弥、大爱道比丘尼,为佛教僧团中的第一位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为当时而言种姓高贵的天臂城善觉王之女,摩耶夫人胞妹,后同摩耶夫人嫁给净饭王,妻姊妹婚。由于摩耶夫人生下佛陀之后七日因病逝世,代替生母照顾佛陀。在净饭王去世之后,摩诃波阇波提请求出家,成为僧团中的第一位比丘尼,并证悟为阿罗汉。在《妙法莲华经》,授记未来当成佛,名号为“一切众生喜见如来”。

[32] 床蓐:拼音 chuáng rù,泛指卧具。

[33] 缕:拼音lǚ,指线。

[34] 三明:即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35] 躃:拼音bì,古同“躄”。释义:仆倒;跌倒。

[36] 悔责:拼音huǐ zé,为自己的过失而悔恨自责。

[37] 伊兰:《观佛三昧海经》云:“譬如伊兰与旃檀,生末利山中。牛头旃檀,生伊兰丛中。未及长大,在地下时,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众人不知,言此山中纯是伊兰,无有旃檀。而伊兰臭,臭若肨尸熏四十由旬,其华红色,甚可爱乐,若有食者,发狂而死。牛头旃檀,虽生此林,未成就故,不能发香,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旃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旃檀上妙之香,永无伊兰臭恶之气。”

[38] 瑳:拼音cuō,古通“磋”,切磋。

[39] 十力:一、知处非处智力;二、知业报智力;三、知种种解智力;四、知种种界智力;五、知根胜劣智力;六、知遍趣行智力;七、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八、知宿住随念智力;九、知死生智力;十、知漏尽智力的十种行相。

[40] 四无所畏:一、了知正等觉无所畏;二、漏永尽无所畏;三、说障法无所畏;四、说出离道无所畏。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