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06

第一百零六课


四、任命主谏大臣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熟思所作事,能别十二轮,  
常行四方便[1],应立为大臣。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明规具法亲,贴心净不嗔,
族贵秉性贤,感恩任大臣。

了知世间的道德规范或君主法规,并且精通与其他国王和平共处、发放布施、决断国政、调解争端诸如此类的事;不行非法,具足正法;内心调柔,语言温和;对国王有敬畏心和忠心;无有自私自利的垢染,相续纯净;与眷属百姓贴心,胸襟宽广;种姓高贵;秉性贤善;爱憎分明而感恩图报。具有以上九种功德的人,应当任命为主谏大臣。

五、任命将军: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柔和有大度,胆勇甚爱王,
坚实能用财,无放逸恒善。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慷慨无贪勇,柔和适度行,
坚恒不放逸,具法委将军。

慷慨大度,不贪受用,气魄英勇,性情柔和,对国王忠心耿耿,珍惜国王的财产而运用适度,有坚定不移的稳重,由于不饮酒而恒常小心行事,无缘无故不害他众而具足正法,应当任命这样的勇士作为四大军队的将领。

饮酒乃万恶之源,放逸之门户,一切衰败都以饮酒开始,《三国演义》中就描绘了诸多贪杯误事甚至丢掉性命的名将,他们之中,有些人的确豪情万丈,可惜大多数人,还是因为贪杯,而吃了大亏。

比如说张飞,要数嗜酒如命的将领必属张飞,他成贪杯,败也贪杯。当初刘备与曹操争取汉中,对峙之人则是张飞与张郃,彼时张郃拒战,让张飞无计可施,于是他便日日饮酒,迷惑张郃,最终智取瓦口隘,这一计令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非常认可。不过,他因饮酒取得的这一成就,根本弥补不了,他因贪杯酿下的大错——刘备得徐州后,出兵攻打袁术,派他守城,并嘱咐他不可饮酒,结果刘备前脚离开,他后脚便聚众饮酒,使徐州落到了吕布手中,刘备的家小,也陷在了城中;到了关羽被擒杀,刘备想要兴兵伐吴的时候,张飞再度大醉,这一次他没有再度失守城池,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一代名将却死在俩个无名小卒手里。

还有聚众饮酒的淳于琼袁绍大将淳于琼就因贪杯而误了大事,不但丢了巢穴,粮草被烧,自己也被割去耳鼻手指,受尽侮辱。

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大战中,粮草对于双方来说都尤为重要。淳于琼所镇守的乌巢是袁绍屯粮的要地,攸关袁绍几十万军马的生存。但淳于琼到了乌巢后,“终日与众将聚饮”,不思严加防守。所以当曹操向弃袁投曹的许攸请教破袁良策时,许攸便向曹操献计说,淳于琼的军粮全部囤积在乌巢,可是他整日嗜酒,根本没有防备,若是烧了他的粮草,绍军不到三日一定乱成一团。曹操觉得此计甚好,欣然采纳。果然,当曹军攻入乌巢时,“淳于琼方与众将饮了酒,醉卧帐中”,还没来得及抵抗就束手就擒,乌巢的粮草全被烧绝。当袁绍问起败因时,败军告说:“淳于琼醉卧,因此不能抵敌。”

釜底抽薪,事半功倍,火烧乌巢在曹操赢得官渡之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失去乌巢后,袁军人心浮动,内部发生分裂,张郃、高览等大将投曹,曹胜袁败已成定局。袁绍在官渡陈兵七十万,占有绝对优势,可最后却出人意外地败于仅有七万兵马的曹操之手,这其中火烧乌巢是个重要转折,而乌巢之败又是由于淳于琼贪杯而直接造成的,贪杯误事由此可见一斑。

《大方便佛报恩经》云:“如迦葉佛时,有优婆塞以饮酒故,邪淫他妇,盗杀他鸡。他人问言:‘何以故尔?’答言:‘不作,以酒乱故,一时能破四戒。’有以饮酒故能作四逆,唯不能破僧耳。虽非宿业有狂乱报,以饮酒故,迷惑倒乱犹若狂人。又酒乱故,废失正业、坐禅、诵经、佐助众事。虽非实罪,以是因缘,与实罪同。”

佛陀在《众经撰杂譬喻》中赞叹来戒酒绝万恶之源,逾放逸之门的人,身中有五百头大白象的善力牵动趋向圣处。

《众经撰杂譬喻》云:

[昔佛在世时,出祇洹七里有一老公健饮酒,弟子阿难往谏喻[2]:“今佛在此宜当往见。”

老公言:“我闻佛在此,意欲往见佛,佛善授人五戒不得饮酒,我不得饮酒如小儿不得乳便当死,我不堪是故不往也!”

复行饮酒,饮酒醉暮便来归道中,脚[3]掘株上便倒地,如大山崩举身皆痛,便自说言:“斯痛何快乎?阿难常语我:‘当至佛所。’我不肯随语,今身痛不可言。”

便语家中大小言:“吾欲至佛所。”

家中闻之皆惊愕:“公初不肯至佛所,今何缘欲往?”

语已便往。在祇洹门外住,时阿难见老公来,欢喜白佛言:“去祇洹七里老公已来在门外。”

佛言:“老公不能独来,五百白象勉[4]来耳!”

阿难白佛:“无五百象,独来耳!”

佛语阿难:“五百白象在公身中。”

于是阿难呼公:“前为佛作礼。”

白佛言:“我久闻佛在此,愚痴所致不早奉觐,愿佛赦除我罪也!”

佛问老公:“积五百车薪着地,欲烧之尽,当用几车火能烧尽耶?”

老公白佛:“不用多火,用如豆许火烧,如弹指顷便尽。”

佛复问公:“公着衣来几时?”

公言:“我着衣来一岁。”

佛复问公:“欲浣此衣去垢,当几岁能尽?”

公言:“得纯灰汁一斗,浣须臾便净。”

佛语公:“公之积罪如五百车薪,复如一岁衣之垢。”

老公当从佛受持五戒。于是佛说数百言经,豁然意解即得阿惟越致[5]。]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讲了一则至死不饮受持优婆塞五戒中戒饮的公案。

《大庄严论经》云:[复次,至心持戒乃至没命得现果报。

我昔曾闻,难提拔提城有优婆塞,兄弟二人并持五戒[6]。其弟尔时卒患胁痛气将欲绝,时医诊之,食新杀狗肉并使服酒,所患必除。病者白言:“其狗肉者,为可于市买索食之,饮酒之事,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服于酒。”其兄见弟极为困急,买酒语弟:“舍戒服酒以疗其疾。”弟白兄言:“我虽病急,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饮此酒。”

即说偈言:

“怪哉临命终,破我戒璎珞,

以戒庄严身,不烦殡葬具。

人身既难得,遭值戒复难,

愿舍百千命,不毁破禁戒。

无量百千劫,时乃值遇戒,

阎浮世界中,人身极难得,

虽复得人身,值正法倍难。

时复值法宝,愚者不知取,

善能分别者,此事亦复难。

戒宝入我手,云何复欲夺?

  乃是怨憎者,非我之所亲。”

兄闻偈已答其弟言:“我以亲故不为沮坏[7]。”弟白兄言:“非为亲爱乃是残败。”

即说偈言:

“我欲向胜处,毁戒令堕坠,

损我乃如是,云何名亲爱?

我勤习戒根,乃欲见劫夺,

所持五戒中,酒戒最为重。

  今欲强毁我,不得名为亲。”

兄问弟言:“云何以酒为戒根本?”弟即说偈以答兄言:

“若于禁戒中,不尽心护持,

便为违大悲。草头有酒渧,

尚不敢掁[8]触,以是故我知,

酒是恶道因。在家修多罗[9]

说酒之恶报,唯佛能别知,

谁有能测量?佛说身口意,

三业之恶行,唯酒为根本,

复堕恶行中。往昔优婆夷,

以酒因缘故,遂毁余四戒,

 是名恶行数,复名五大施[10]

亦是五无畏。酒为放逸根,

不饮闭恶道,能获信乐心,

 去悭能舍财。首罗[11]闻佛说,

能获无量益,我都无异意,

而欲毁犯者?略说而言之,

宁舍百千命,不毁犯佛教,

宁使身干枯,终不饮此酒。

假设犯毁戒,寿命百千年,

不如护禁戒,即时身命灭。

 决定能使差[12],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为差为不差?”

作是决定心,心生大欢喜,

  即获见真谛,所患即消除。]

    是故仁者当知饮酒乃万恶之本源,放逸之门户,衰败之始端,应当尽力戒除。

六、任命财物管理员等: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持法戒清净,了事有干用,
能生长护财,解义巧书算。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法轨清净为,识事通君规,
如法平等柔,任命耆宿[13]首。

作为财物监督管理人员,虽然是在家人,但如果法融入心,性情调柔,大公无私,合乎正法,相续清净,对所做之事有耐心,并且“识事”也就是审时度势(即了知应时之事),精通君规,对做事的顺序也无所不知、如理如法、内心平等,对国王忠心,秉性温和,这样的长者任命为一切长老之首,作为管理财物、负责分发收集僧财的首领。


[1] 常行四方便:常行政务七支当中的四种方便。四方便即:一、正严军容之方便;二、囤粮满仓之方便;三、调停和解之方便;四、和后守护之方便。

[2] 谏喻:拼音jiàn yù,亦作“ 谏喻 ”。 意思是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3] 拨:拼音bō,碰撞。

[4] 勉:拼音miǎn,即指勉力,劝勉,鼓励等。

[5] 阿惟越致:又名阿鞞跋致,意译为不退转,即修行佛法之过程中得悟,不退堕于二乘、凡夫、恶趣等,也不退失所证得之果位、观念、行法。

[6] 五戒:为佛家在家居士所要守护的五种基本尸罗,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7] 沮坏:jǔ huài,意思是毁坏;败坏;破坏。

[8] 掁:拼音chéng,释义触碰。

[9] 在家修多罗:指《优婆塞戒经》。

[10] 五大施:《佛说五大施经》云:佛告诸苾刍言:“有五种大施,今为汝说。何等为五?所谓一、不杀生,是为大施;二、不偷盗;三、不邪染;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是为大施。以何义故,持不杀行而名大施?谓不杀故,能与无量有情施其无畏;以无畏故,无怨、无憎、无害;由彼无量有情得无畏,已无怨憎害,已乃于天上、人间得安隐乐,是故不杀名为大施。不偷盗、不邪染、不妄语、不饮酒,亦复如是。”

[11] 首罗:即指摩醯首罗,意指大自在天。

[12] 差:拼音 chài,〈动〉病愈。后作“瘥”。

[13] 耆宿:拼音qí sù,意思是年老资深德高望重的人。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