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14

第一百一十四课


二(破自相身乐之能立)分二:一、破五境聚合是能立;二、破每一境是能立。

一、破五境聚合是能立: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五根缘五尘,若心不分别,
虽复得成尘,不由此生乐。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眼等五种根,缘取五境时,
若无分别执,尔时无有乐。

    如果对方说:同时可以感受五境的快乐,因为可以领受舞蹈家的身相、管乐的声音、沉香的芬芳、蜂蜜的味道、衣服的所触等。

这种说法不合理,在眼、耳、鼻、舌、身五根取受色、声、香、味、触五境的当时,并没有同时领受五种快乐,为什么呢?如果没有以分别念来认定,则不知道是快乐,因为心不能同时分别五种对境与五种快乐。所以要明白,当时依赖那些对境而生的五种快乐是并不存在的。所谓的‘受’要具足领受或纳受的法相,那么由于领受不存在的缘故,感受快乐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入行论·智慧品》云:

苦性若实有,何不损极乐?

乐实则甘等,何不解忧苦?

若谓苦强故,不觉彼乐受。

既非领纳性,云何可谓受?

若谓有微苦,岂非已除粗?

谓彼即余乐,微苦岂非乐?

倘因逆缘故,苦受不得生,

此岂非成立,分别受是执?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此尘根所缘,余则非能所,
故所余根尘,真实无有义。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何时任何境,何根了知时,
余非缘余境,尔时无有境。

什么时候,色、声、香、味、触某某对境被眼、耳、鼻、舌、身某某根所认知,当时,剩下的根并不取受剩余的所有对境,也就不会有由它生起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所有剩余的对境不会为了快乐而在现今同时存在,这是由于在一个相续中同一时刻不会生起多种分别念的缘故。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此尘根所缘,心取过去相,
分别起净想,于彼生乐受。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由根缘境时,若于过去境,
意缘而证知,则自以为乐。

一个根与一个境也不会有同时成立的可能性,因为根缘对境的当时是一刹那,所以,如果对于仅仅呈现过去已经灭尽对境行相的本体,由现在的心来缘再加以证知的话,那么只能是以分别念认为是快乐而已,并不是实有的快乐,如同梦境所缘境的快乐由醒觉的心来感受一样。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我昔曾闻,有一老母背负[1],在路中行,见庵摩勒树[2]即食其菓[3],食已患渴,寻时[4]赴井乞水欲饮。时汲[5]水者即便与水,以先食庵摩勒菓之势力故,谓水甜美味如石蜜,语彼人[6]:“我以酥瓨易[7]汝瓨水。”

尔时汲水人即随其言与一瓨水,老母得已负还归家。既[8]至其舍,先所食庵罗摩热[9]力已尽,取而饮之,唯有水味更无异味。即聚亲属咸令甞[10]之,皆言:“是水有朽败烂绳汁埿[11]臭秽[12]极为可恶,汝今何故持来至此?”

既闻斯语自取饮甞,深生悔恨:“我何以故,乃以好酥贸[13]此臭水?”

一切众生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以愚无智故,以未来世功德酥瓨,贸易臭秽四颠倒[14]瓨,谓之为好。于后乃知非是真实,深生悔恨,咄哉!何为以功德酥瓨贸易颠倒臭秽之水?

而说偈言:

“咄哉我何为,以三业净行,

贸易著诸有?如以净好酥[15]

贸彼臭恶水。以食庵摩勒,

    舌倒不觉味,臭水为甘露。”]

二(破每一境是能立)分二:一、直接破;二、破能立。

一、直接破: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一尘心所缘,心尘不同世,
既离心非尘,离尘亦非心。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此即由一根,了知一对境,
境无根亦无,根无境亦无。

在这个世界上,诸如由眼睛一个根来认知色尘一个对境,所取的色尘对境不成立,则有境的眼根也就无法成立;所谓的对境色尘,也同样会因为有境眼根不成立而无法成立,单单是相互观待而假立,其体性并不存在,由于无有体性,所以由它所生的身乐受也只是依赖根、境、识而假立的,并无自相。

《中论·观燃可燃品》云:

若法有待成,未成云何待?

若成已有待,成已何用待?

    所有婴愚的生灭、来去、善恶、是非等都是在名言假立中强作取舍而已。

《大智度论》云:[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名?何等是相?”

佛言:“以此名强作假施设,所谓此色,此受、想、行、识,此男、此女,此大、此小,此地狱、此畜生、此饿鬼、此人、此天,此有为、此无为,此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此佛道。须菩提,一切和合法,皆是假名,以名取诸法,是故为名。一切有为法,但有名相,凡夫愚人于中生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于名字中教令远离,作是言:‘诸众生,是名但有空名,虚妄忆想分别中生,汝等莫著虚妄忆想!此事本末皆无,自性空故,智者所不著。’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须菩提,是为名。何等为相?须菩提,有二种相,凡夫人所著处。何等为二?一者、色相,二者、无色相。须菩提,何等名色相?诸所有色,若粗若细,若好若丑,皆是空;是空法中忆想分别著心,是名为色相。何等是无色相?诸无色法,忆想分别,著心取相故生烦恼,是名无色相。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教众生远离是相,著无相法中,令不堕二法,所谓是相、是无相。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教众生远离相,令住无相性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但有名相,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能自饶益,亦教他人令得善利?云何菩萨具足诸地,从一地至一地,教化众生令得三乘?”

佛告须菩提:“若诸法根本定有,非但名相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能自益,亦不能利益他人。须菩提,诸法无有根本实事,但有名相。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能具足禅波罗蜜,无相故;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无相故;具足四禅[16]波罗蜜、四无量心[17]波罗蜜、四无色定[18]波罗蜜,无相故;具足四念处[19]波罗蜜,无相故;乃至具足八圣道分[20]波罗蜜,无相故;具足内空波罗蜜,无相故;乃至具足无法有法空波罗蜜,无相故;具足八背舍[21]波罗蜜,无相故;具足九次第定[22]波罗蜜,无相故;具足佛十力[23]波罗蜜,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24]波罗蜜,无相故。是菩萨无相故,自具足是诸善法,亦教他人令具足善法,无相故。须菩提,若诸法相,当实有如毫厘许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能知诸法无相、无忆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教众生令得无漏法。何以故?一切无漏法,无相、无忆念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无漏法利益众生。”]

《回诤论》云:

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

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1] 酥瓨:拼音sū hóng,1.盛满酥油的陶器。2.酥瓨sū xiáng;盛满酥油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2] 庵摩勒树:一般说即是芒果树,也有说是余甘子树。

[3] 菓:拼音guǒ,同“果”。

[4] 寻时:拼音xún shí,意思为片刻、不久。

[5] 汲:拼音jí,从井里打水:汲水。

[6] 人【大】,人言【宋】【元】【明】

[7] 易:拼音yì,交换:交易。贸易。

[8] 既【大】,即【宋】【元】【明】

[9] 罗摩热【大】,摩罗势【宋】【元】【明】

[10] 甞:拼音cháng,古同“尝”。辨别滋味:尝食。

[11] 埿:拼音ní,古同“泥”。

[12] 秽【大】,秽而【宋】【元】【明】

[13] 贸:拼音mào,交换财物等商业活动:贸易。贸迁(贩运买卖)。财贸。外贸。

[14] 四颠倒:净、乐、我、常四种颠倒执。

[15] 酥【大】,稣【宋】【元】

[16] 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17] 四无量心:《大智度论》云:“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众生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

[18] 四无色定:《大智度论》云:“四无色定者,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

[19] 四念处:身、受、心、法四念处。

[20] 八圣道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21] 八背舍:《大智度论》云:“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第三背舍;四无色定,及灭受想定,是五合为八背舍。”

[22] 九次第定:《大智度论》云:“九次第定者,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灭受想定。”

[23] 十力:1.知处非处智力;2.知业报智力;3.知种种解智力;4.知种种界智力;5.知根胜劣智力;6.知遍趣行智力;7.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8.知宿住随念智力;9.知死生智力;10.知漏尽智力的十种行相。

[24] 十八不共法:总分四类:一、行所摄的六种不共法;二、证所摄的六种不共法;三、事业所摄的三种不共法;四、时所摄的三种不共法。

一、行所摄的六种不共法:1.如来无有误失;2.无卒暴音;3.无忘失念;4.无不定心;5.无种种想;6.无不择舍。

二、证所摄的六种不共法:7.志欲无退;8.正勤无退;9.念无退;10.慧无退;11.等持无退;12.解脱无退。

三、事业所摄的三种不共法:13.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14.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15.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

四、时所摄的三种不共法:16.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17.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18.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的十八种不共的行相。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