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34

第一百三十四课


二、小乘中所说之刹那无常尽智与大乘中所说无生智二者于空性中一义: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于大乘无生,小乘说空灭,
无生灭一体,自义莫违反。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大乘说无生,余说尽空性,
尽智无生智,实同故当受。

因此,大乘法藏中所说诸法自性无生的灭法与其他声闻部你们所许佛语的小乘法藏中所说的无常无坚刹那毁坏、灭尽、补特伽罗独立自在成实空性的灭法二者,也就是尽智与无生智实际上是一个,为此希望接受。其原因是,作为因的业惑我执灭尽、果蕴不复产生的法性与自性无生的法性意义相同,所以认为无我与空性不同而畏惧实不合理。

    《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云:[何因缘故,色不生为非色,乃至一切种智不生为非一切种智?须菩提答:色是空,色中无色相。行者以是无生智慧,令色无生。若能得是无生,心作是念,今即得色实相;是故说色无生为非色,色性常自无生,非今智慧力故使无生。如有人破色令空,犹存本色想。譬如除厕作舍,今虽无厕,犹有不净想;若能知厕本无,幻化所作,则无厕想。行者如是,若能知色从本已来初自无生者,则不复存色想;是故言色无生为非色,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大智度论》第二十二卷云:[问曰:摩诃衍中说诸法不生不灭,一相所谓无相,此中云何说一切有为作法无常名为法印?二法云何不相违?

答曰:观无常,即是观空因缘;如观色念念无常,即知为空。过去色灭坏,不可见故,无色相;未来色不生,无作无用,不可见故,无色相;现在色亦无住,不可见、不可分别知故,无色相。无色相即是空,空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及生灭,其实是一,说有广略。]

所谓的尽智与无生智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作了如下的交代。

《大智度论》第二十三卷云:[尽智者,我见苦已,断集已,尽证已,修道已;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无生智者,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断,尽证已不复更证,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真空及佛德,若如法简择,
大小两乘教,于智人何诤?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空性佛陀体,如是依理观,
二乘智者前,如何不等同?

所谓的空性道之所缘与佛陀在大乘中所说的大法身的本性,如果以理观察分析,则大乘与小乘法藏中所说的无我法界并无有不同之处,在诸位智者面前为何不平等呢?本是同等的。人(即补特伽罗)无我空性也叫做法身。

圣者江哦耨说:“我已见到佛陀法身,仍然想见到色身。”

《佛说大乘稻秆经》云:[弥勒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今佛法王正遍知,告诸比丘“若见因缘,即能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云:[复次,是须菩提好行空三昧,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还下阎浮提。尔时,须菩提于石窟中住,自思惟:“佛从忉利天来下,我当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说: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最。”是时,以佛从忉利天下故,阎浮提中四部众集,诸天见人,人亦见天。坐中有佛,及转轮圣王、诸天大众,众会庄严,先未曾有!须菩提心念:“今此大众,虽复殊特,势不久停,磨灭之法,皆归无常。”因此无常观之初门,悉知诸法空无有实;作是观时,即得道证。尔时,一切众人,皆欲求先见佛,礼敬供养。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便化为转轮圣王及七宝千子,众人见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还复本身,为比丘尼最初礼佛。是时,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礼,须菩提最初礼我。所以者何?须菩提观诸法空,是为见佛法身,得真供养,供养中最,非以致敬生身为供养也。”以是故,言须菩提常行空三昧,与般若波罗蜜空相相应,是故佛命令说般若波罗蜜。]

《巴萨能现王请问经》云:

我之法身如意宝,由边来敌所偷盗,

藏于相之密丛中,令我仍缚漂轮回。

诸法的实相,命名为法身,证悟其中少许也称为法身并无相违之处,就像下 旬十四夜的月亮也叫做月亮、小小容器内的空间也同样是虚空为此也称为虚空一样。

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说:

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

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应知。

怙主龙树菩萨在《菩提心释》中也说:

真如真实际,无相与胜义,

殊胜菩提心,亦说为空性。

又如《智光庄严经》云:

恒无生法即善逝,一切万法如善逝,

凡夫执著为相状,享受世间无有法。

如果细致分析此处的意义,则声闻部将大乘中所说的自性无生的缘起空性和他们自宗的无我二者视为不同,进而对空性及宣说空性的大乘加以诽谤,正是为了制止他们的这种诽谤才出现了这些论典。

此外,《六十正理论》中说:“诸声闻部声称:有为法的蕴无常,苦及苦因灭亡,相续中断将获得灭谛涅槃。而不承认了达蕴等诸法自性无生而获得涅槃灭谛。”

诚如《六十正理论颂》曰:

由毁坏成灭,非遍知有为;

彼于谁现前,如何说证灭?

如此一来,你们的两种涅槃也不合理,原因是,“彼于谁现前”说明无余涅槃不应理,“如何说证灭”说明有余涅槃也不应理。此论的注释中引用大乘经典说:“无余断除此苦,必定断除,得以清净,远离有漏贪,称为灭、寂静、隐没;不以他苦而结生,而此生即是寂灭等涅槃。”再有,小乘经中也说:“最后有时,诸阿罗汉生已穷尽,依于梵行。此有不会受生他有。”

对此,有些智者说:“当时认为生已穷尽与灭亡的智慧需要解释成自性无生,否则与前面经中所说相违。”

声闻部虽然否认诸法无自性,但必然承认智慧不执著我与我所,恒常与整体不成立。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则认为灭尽我之生的执著自然出现,这样一来就成了我执,结果将无有解脱。因此,务必要知道,补特伽罗无实有、蕴等之法不存在恒常、稳固的自性。

《中论·观缚解品》云:

若不受诸法,我当得涅槃,

若人如是者,还为受所缚。

涅槃无有生,轮回亦无灭,

岂可为轮回?涅槃岂安立?

《圣象妙力经》云:

设若诸法有自性,则佛声闻应知彼,

恒常之法不涅槃,智者永不离戏论。

    可见,声闻如果证悟了诸法的支分人无我体性为空性,则可称为证悟法无自性,因为我是体性的异名。如果没有证悟此理,那么就成了连细微人无我也未证悟,龙猛父子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说需要证悟无自性。

总的来说,声闻、缘觉的解脱也是来源于无自性的空性。这里,常有、稳固、永恒、不坏等梵语都是“夏秀达”,所以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声闻部的宗派,会招致如下过失:蕴无余灭亡、相续中断时不存在现前灭谛的作者,有余涅槃时由于蕴不灭的缘故,也就不存在所了知所现前之蕴灭亡的情况。实际上与前面经中的说法并不相违,原因是,获得见道以后证得涅槃的方式虽然不明显,但如果“无余断除此苦”中的“此”是表示近的词,代表有余(涅槃)阶段,将其解释成圣者的入定为无余(涅槃),后得为有余(涅槃),那么入定平等趋入无我实相时即是灭、寂,如同说现法寂灭与身现证一样。通达有为法刹那灭亡以及无我的一切灭,都与大乘中的无生灭自性相同,如前所述一样。《六十正理论颂及疏》中也是这样建立的。关于后得教诫他人得入定之寂灭的公案:舍利子尊者因为在马胜比丘面前闻受缘起无生的四句而获得见道,自己享用现法寂灭等,为他人再次重复念诵而出现了此《随念经》。后来,佛陀为长爪梵志说法时,舍利子证得阿罗汉果位而不再结生到后有,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说“此有不会受生他有”。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云:[是时,佛度迦葉兄弟千人,次游诸国,到王舍城,顿止竹园。二梵志师闻佛出世,俱入王舍城,欲知消息。尔时,有一比丘,名阿说示(马胜比丘,五人之一),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舍利弗见其仪服异容,诸根静默,就而问言:“汝谁弟子?师是何人?”答言:“释种太子厌老病死苦,出家学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师也。”舍利弗言:“汝师教授为我说之!”即答偈曰:

“我年既幼稚,受戒日初浅,

   岂能演至真,广说如来义!”

舍利弗言:“略说其要!”尔时,阿说示比丘说此偈言:

“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

    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

舍利弗闻此偈已,即得初道,还报目连。目连见其颜色和悦,迎谓之言:“汝得甘露味耶?为我说之!”舍利弗即为其说向所闻偈,目连言:“更为重说!”即复为说,亦得初道。二师与二百五十弟子,俱到佛所。佛遥见二人与弟子俱来,告诸比丘:“汝等见此二人,在诸梵志前者不?”诸比丘言:“已见!”佛言:“是二人者,是我弟子中,智慧第一、神足第一弟子。”大众俱来,以渐近佛,既到稽首,在一面立,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法中欲出家受戒!”佛言:“善来比丘!”即时须发自落,法服著身,衣钵具足,受成就戒。过半月后,佛为长爪梵志说法时,舍利弗得阿罗汉道。所以半月后得道者,是人当作逐佛转法轮师,应在学地,现前自入诸法,种种具知,是故半月后得阿罗汉道。如是等种种功德甚多,是故舍利弗虽是阿罗汉,佛以是般若波罗蜜甚深法,为舍利弗说。]

《大智度论》第七十一卷云:

[【论】问曰:上来数说是般若波罗蜜甚深因缘,今何以复重说?

答曰:处处说甚深,多有所利益,凡人不知,谓为重说。譬如大国王未有嫡子,求祷神祇,积年无应。时王出行,夫人产子男,遣信告王:大夫人产男!王闻喜而不答,乃至十返。使者白王:向所白者,王不闻也!王曰:我即闻之,久来愿满故,喜心内悦,乐闻不已耳。即敕有司[1],赐此人百万两金,一语十万两。王闻使者言,语语中有利益,非重说,不知者谓为重。处处说甚深亦如是。佛与菩萨、须菩提,知大有利益。须菩提闻佛说深般若,不能得底,转觉甚深;听者处处闻甚深,得禅定、智慧利益等;凡夫人谓为重说。]

印度中观论师桑吉根嘎说:“大乘自宗的观点,是讲诸法自性无生的涅槃,现前的智无自性也不可能使相续中断。所以,入定灭谛一味也是在名言中才成立所知能知的关系,因此无有常断等任何过失。上述的舍利子仅是范例而已,一切声闻并不是都如法炮制。一般而言,声闻、缘觉虽然也有了达法无我的,但由于所知障并没有完全灭尽的缘故,不具备圆满智慧,也就是说,并非完全了达具有无勤无相自性的法无我。”     

如果有人问:那么,阿阇黎龙猛菩萨不是在《出世间赞》中说:

未证悟无相,汝言无解脱,

故汝于大乘,彼已全整说。

了吗?这是说需要通达蓝黄等一切相为无常、苦等的意思,而《十地经》中说细微无相是大乘解脱之因。能引发无漏业的细微耽著乃相执戏论,如《慧海请问经》中说:善巧方便的善根假立为烦恼,对此一切有着是法的细微耽著。

因此,大乘的观点最初就具足无生缘起离戏十六空性的法相,即是一切种智的不共因,这在全论前后均有说明。可见,“上述并非声闻缘觉安立的本义,有为法刹那也不住留而灭尽,灭尽以后不复产生,犹如油尽的油灯不会燃烧一样,也属于大乘所说的无生中,依此而断除业惑之后引向解脱道,声闻、缘觉也有证悟法无自性的情况”,这是龙猛父子的一致密意。

麦彭西宁上师(难胜友论师)说:“无生与刹那无有任何本质的差别。”

《大智度论》第八十四卷云:

[复次,若行者,一心信受讽诵,诸恶不能得便,何况正忆念、如说行!如是,须菩提,菩萨应行般若义。般若义者,所谓无常义,苦、空、无我义,四谛智、尽智、无生智、法智、比智、世智、知他心智、如实智义故,应行般若。是般若如大海有种种宝物,或大或小,唯一是如意宝;般若波罗蜜亦有种种诸智慧宝,无常等四圣行、十智,唯有如实智,如如意宝。

问曰:如先品说,若常、若无常等行,不名行般若波罗蜜,今何以言行无常等义故,应行般若波罗蜜?

答曰:我已先答,无常有二种:若著心戏论无常,是不名行般若;若以无著心不戏论无常,为破常倒,又不自生著心,是名行般若。]


[1] 有司:yǒu sī,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