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39

第一百三十九课


诸子闻说,如此诸车,即时奔竞,驰走而出,

到于空地,离诸苦难。长者见子,得出火宅,

  住于四衢,坐师子座,而自庆言:‘我今快乐[1]

此诸子等,生育甚难,愚小无知,而入险宅。

多诸毒虫,魑魅可畏,大火猛炎,四面俱起;

而此诸子,贪乐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难,

  是故诸人,我今快乐。’尔时诸子,知父安坐,

  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

如前所许:诸子出来,当以三车,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唯垂给与。’长者大富,库藏众多,

金银琉璃,砗磲玛瑙。以众宝物,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周匝栏楯;四面悬铃,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金华诸璎,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周匝围绕;柔软缯纩[2],以为茵蓐[3]

 上妙细氎[4],价值千亿,鲜白净洁,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5],而侍卫之。以是妙车,等赐诸子,

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车,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自在无碍。“告舍利弗,我亦如是,

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6]

如是等火,炽然不息。如来已离,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虽复教诏[7],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贪著深故[8],以是方便,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9]

 是诸子等,若心决定,具足三明[10],及六神通[11]

  有得缘觉,不退菩萨。“汝舍利弗,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是乘微妙,清净第一[12]

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佛所悦可,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13],供养礼拜。无量亿千,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及佛余法,得如是乘,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除佛方便[14]。“告舍利弗,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我则是父。汝等累劫,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令出三界。我虽先说,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而实不灭,今所应作,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于是众中,能一心听,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

若人小智,深著爱欲,为此等故,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说苦谛,真实无异[15]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暂舍[16]

为是等故,方便说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无所依止,灭尽诸苦,名第三谛,

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得解脱。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17]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无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灭度。

 我为法王[18],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若有闻者,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阿鞞跋致[19]。若有信受,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并诸菩萨。斯法华经,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迷惑不解。一切声闻,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力所不及。汝舍利弗,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况余声闻!其余声闻,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非己智分。“又舍利弗,憍慢懈怠,

计我见者,莫说此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闻不能解,亦勿为说。若人不信,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颦蹙[20],而怀疑惑[21]

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若灭度后,

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

 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22]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

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

   若狗野干,其影𩑔[23]瘦,黧黮[24]疥癞[25],人所触娆,

又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死被[26]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

若作骆驼,或生中驴,身常负重,加诸杖捶,

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有作野干,来入聚落,身体疥癞,又无一目,

为诸童子,之所打掷,受诸苦痛,或时致死。

 于此死已,更受蟒[27]身,其形长大,五百由旬,

 聋騃[28]无足,宛转腹行,为诸小虫,之所唼食,

昼夜受苦,无有休息,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诸根闇钝,矬陋[29]挛躄[30],盲聋背伛[31]

有所言说,人不信受,口气常臭,鬼魅所著;

 贫穷下贱,为人所使,多病痟瘦[32],无所依怙;

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寻复忘失;

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复致死;

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增剧;

 若他反逆,抄劫[33]窃盗,如是等罪,横罗其殃。

如斯罪人,永不见佛,众圣之王,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常生难处,狂聋心乱,永不闻法;

 于无数劫,如恒河沙,生辄[34]聋哑,诸根不具;

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

驼驴猪狗,是其行处,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聋盲喑哑,贫穷诸衰,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疥癞痈疽[35],如是等病,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垢秽不净,深著我见,增益瞋恚,

 淫欲炽盛,不择禽兽,谤斯经故,获罪如是[36]

“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37]

以是因缘,我故语汝,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人曾见,亿百千佛,

植诸善本,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又舍利弗,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人无瞋,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38]

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如人至心,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得已顶受,其人不复,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求佛道者,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则能信解,汝当为说,妙法华经[39]。”]

《三摩地王经》云:“一切众生将成佛,此无任何非器众。”

    《吉祥鬘狮吼经》中说:诸位声缘阿罗汉,如挥刽子手之宝剑般畏惧轮回,他们还没有灭尽生,由于未断除生而距离涅槃遥远,他们还有若干所要断除的法。其中宣说了有关的许多道理。     

如果有人问:那么,为什么对他们宣说尽智与无生智呢?

那说明此经中是不了义,宣说声闻缘觉的证悟与解脱智也并非究竟而是不了义的。本论中说大乘的无生与尽智、无生智一致,也很明显是指在有必要情况下的不了义说法,而且也指明并非所有见解都与大乘相同。《楞伽经》中说:所有声缘因断除业惑而不转轮回,也就是说暂时从无漏法界中不退转,把他们称为不可思议的士夫,他们的断证与解脱均不究竟,如同火灭一般涅槃而尽劫数之中安住于清净佛刹莲花苞中,后来依靠无量光佛等诸佛的光芒激发而醒悟后步入大乘。此经中阐述了许多这样的道理。

《大乘入楞伽经》云: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有三乘,不说一乘?”

佛言:“大慧!声闻缘觉,无自般涅槃法故,我说一乘。以彼但依如来所说调伏远离,如是修行而得解脱,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灭智障及业习气,未觉法无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是故我说以为三乘。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于无漏界而得觉悟已,于出世上上无漏界中修诸功德,普使满足获不思议自在法身。”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天乘及梵乘,声闻缘觉乘,

诸佛如来乘,诸乘我所说。

乃至有心起,诸乘未究竟,

彼心转灭已,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

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

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譬如海中木,常随波浪转;

声闻心亦然,相风所漂激。

虽灭起烦恼,犹被习气缚;

三昧酒所醉,住于无漏界。

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

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悟;

    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1]《妙臂菩萨所问经》云:

菩萨所作非求己乐,于他有情故无嫌害,

见他苦恼如自苦恼,见他快乐自亦快乐。

[2] 缯纩:拼音zēng kuàng,缯帛与丝绵的并称。

[3] 茵蓐:拼音yīn rù,床垫子。

[4] 氎:拼音dié,细毛布,细棉布:“丝履氎巾聊取用。”

[5] 傧从:拼音bīn cóng,意思是侍从的人。

[6] 一、《入行论·智慧品》云:

轮回虽极苦,痴故不自觉,

众生溺苦流,呜呼堪悲愍!

二、《诸法集要经·无常品》云:

愚夫处轮回,何不生厌患?

是死最可怖,无方便免脱。

[7] 教诏:拼音jiào zhào,意为教诲;教训。

[8]《正法念处经》云:

多欲大恶疮,若生于心中,

其人贪欲故,昼夜不得乐。

欲火忆念薪,爱风之所吹,

猛火大炽然,焚烧众生心。

[9]《中观四百颂·净治弟子品》云:

能仁说何法,增长至解脱,

若谁不重彼,显然非智者。

[10] 三明:(名数)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

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

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

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

[11] 六神通:

一、宿命通:如实能知自他前生生地,姓名,父母,业,命,资财如彼如彼等诸实况的智慧。

二、天眼通:能知能见所有远近现有诸色及死后往生何处等一切时地隔离不能现见之色。

三、漏尽通:由了知见,修所断烦恼已断未断次第,证得永尽无生智之自在力。

四、天耳通:能明白聆悉一百由旬以往的一切巨细声音的听觉。

五、他心通:能如实了知他有情类一切善恶之心。

六、神足通:示显能知炽燃,飞行,多少,美丑,水行,土行种种神变,自在具足。

[12]《大庄严论经》云:

若舍佛所教,失于人天利,

及以大涅槃,无上第一乐。

[13]《思益梵天所问经》云;

无量无数劫,说大乘功德,

及乘此乘者,不可得穷尽。

[14]《华严经》云:

身四威仪中,观佛深功德,

昼夜常不断,是彼净妙业。

[15]《遗教经论》云:“时阿㝹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

[16]《入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云: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17]《大庄严经》云: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18]《大宝积经》云:

无量无边世,说不思议法,

不断三宝种,当成于法王。

[19]《大智度论》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

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

[20] 颦蹙:拼音pín cù意思是皱眉皱额,比喻忧愁不乐,亦作“颦顣”。

[21]《不退转法轮经》云:

愚痴少智人,饕餮嗜饮食;

不修清净法,故作诽谤行。

[22]《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云:

佛具一味大慈心,悲念众生如子想,

众生不知佛能救,故谤如来及法僧。

[23] 𩑔:拼音kū,秃头。

[24] 黧黮:拼音 lí dǎn,黑色斑驳貌。

[25] 疥癞:拼音jiè lài ,是一种皮肤病名,亦可以解释为丑陋,表示鄙视之意。

[26] 被:拼音pī,古同“披”,覆盖。

[27] 蟒:拼音mǎng,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六米,大多生活在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亦称“蚺蛇”)。

[28] 騃:拼音 ái,呆痴,不明事理。

[29] 矬陋:拼音 cuó lòu,短小丑陋。

[30] 挛躄:拼音luán bì,意思是手脚屈曲不能行动。

[31] 伛:拼音yǔ,意思为驼背。

[32] 痟瘦:拼音 xiāo shòu,消瘦。身体变瘦。

[33] 抄劫:拼音chāo jié,掠夺。

[34] 輒:拼音zhé,〈副〉 立即;就。

[35] 痈疽:拼音yōng jū,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痈疽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

[36]《大智度论》云:

如风不入实,水流不仰行,

虚空不受害,无业亦如是。

[37]《入大乘论》云:

谤法之罪,重于五逆,

恶道长远,久受苦报。

[38]《中观四百颂·破见品》云:

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

不变说者德,亦非于闻者。

[39] 印光大师云: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