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49

第一百四十九课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无羞及无惭,于自他为耻。
不下不敬他,动乱嗔方便。
醉谓不计他,放逸不修善。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无惭及无愧,不顾自与他。
傲为不恭敬,造罪由怒染。
骄矜则放逸,不行一切善。

九、无惭:按顺序,无惭是从自己的角度而言,不知羞耻,不警恶行。

十、无愧:无愧是观待他者来说,也没有畏惧,而不警恶行。

十一、傲:以自己具有些微功德等而不恭敬所有殊胜对境,是具有坏聚见的心高。

《增一阿含经·六重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毗舍离城[1]外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尊者马师[2]到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是时,萨遮尼揵子[3]遥见马师来,即往语马师曰:“汝师说何等义?有何教训?以何教诫向弟子说法乎?”

马师报曰:“梵志!色者无常,无常者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空者彼不我有,我非彼有[4]。如是者智人之所学也。痛、想、行、识无常,此五盛阴无常,无常者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卿欲知者,我师教诫其义如是,与诸弟子说如是义。”

是时,尼揵子以两手掩耳[5],而作是言:“止!止!马师,我不乐闻此语。设瞿昙沙门[6]有此教者,我实不乐闻。所以然者?如我义者色者是常,沙门义者无常。何日当见沙门瞿昙与共论议?当除沙门瞿昙颠倒之心。”

尔时,毗舍离城五百童子集在一处,欲有所论。是时,尼揵子往至五百童子所,语童子曰:“汝等皆来,共至沙门瞿昙所。所以然者?意欲与彼沙门瞿昙共论,使彼沙门得见正谛之道。沙门所说者色者无常,如我义者色者是常。犹如力士手执长毛之羊,随意将[7]东西,亦无疑难;我今亦复如是,与彼沙门瞿昙论议,随我捉舍而无疑难。犹如猛象凶暴而有六牙,在深水中戏,亦无所难;我今亦复如是,与彼论议亦无疑难。犹如两健丈夫而捉一劣者,在火上炙[8],随意转侧[9],亦无疑难;我今与彼论义亦无疑难。我论议中尚能害象,何况人乎!亦能使象东、西、南、北,岂不如人乎?今此讲堂梁柱无情之物,尚能使移转,何况与人共论能胜!我使彼血从面孔出而命终。”

其中或有童子而作是言:“尼揵子终不能与沙门论议,但恐沙门瞿昙与尼揵子论议耳!”或有作是说:“沙门不与尼揵子论议,尼揵子能与沙门共论议。”是时,尼揵子便作是念:“设令沙门瞿昙所说,如马师比丘者,足得相畴[10];若更有义者,闻已当知。”

是时,尼揵子将五百童子,前后围绕,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尼揵子白世尊言:“云何,瞿昙,有何教诫?以何教诫训[11]诸弟子?”

佛告尼揵子:“我之所说,色者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识及五盛阴皆悉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我之教诫其义如是。”

尼揵子报曰:“我不乐闻此义。所以然者?如我所解义,色者是常。”

世尊告曰:“汝今且专心意,思惟妙理,然后说之。”

尼揵子报曰:“我今所说色者是常,此五百童子其义亦尔。”

世尊告曰:“汝今所说色者是常,此五百童子其义亦尔。”

世尊告曰:“汝今以己之辩说之,何为引彼五百人乎?”

尼揵子报曰:“我今说色是常,沙门欲何等言论?”

世尊告曰:“我今说色者无常,亦复无我。权诈[12]合数有此色者,亦无真实,无固、无牢,亦如雪抟[13],是磨灭之法,是变易之法。汝今方说色者是常,我还问汝,随意报我。云何,尼揵子,转轮圣王还于己国得自在不乎?又彼大王不应脱者而脱之,不应系者而系之,可得尔乎?”

尼揵子报曰:“此圣王有此自在之力,不应杀者能杀之,不应系者能系之。”

世尊告曰:“云何,尼揵子,转轮圣王当复老乎?头白、面皱、衣裳垢坌[14]?”是时,尼揵子默然不报。世尊再三问之,彼亦再三默然不报。

是时,密迹金刚力士[15]手执金刚之杵,在虚空中而告之曰:“汝今不报论者,于如来前破汝头作七分!”

尔时,世尊告尼揵子曰:“汝今观虚空中。”

是时,尼揵子仰观空中,见密迹金刚力士,又闻空中语:“设汝不报如来论者,当破汝头作七分!”见已惊恐,衣毛皆竖,白世尊言:“惟愿瞿昙当见救济,今更问论当畴对!”

世尊告曰:“云何,尼揵子,转轮圣王当复老乎?亦当头白、齿落、皮缓、面皱耶?”

尼揵子报曰:“沙门瞿昙,虽有此语,如我义者,色者是常。”

世尊告曰:“汝善思惟而后报之,前之与后义不相应。但具论圣王当复老乎?亦当头白、齿落、皮缓、面皱耶?”

尼揵子报曰:“转轮圣王许使老。”

世尊告曰:“转轮圣王常能于己国得自由,何以故不能却老、却病、却死?我不用老、病、死,我是常之,应欲使然者,其义可乎?”

是时,尼揵子默然不对,愁忧不乐,寂然不语。

是时,尼揵子身体汗出,汗污衣裳,亦彻[16]坐处,乃至于地。世尊告曰:“尼揵子,汝在大众中而师子吼:‘汝等童子共我至瞿昙所,与共论议,当降伏,如捉长毛之羊,随意东西,而无疑难;亦如大象入深水中,随意自游,亦无所畏;亦如两健丈夫捉一劣者,在火上炙,随意转侧。’又复汝说:‘我常能论害大象,如此梁柱草木斯皆无情,与共论议能使屈伸低仰[17],亦能使腋下流汗。’”

尔时,世尊举三法衣[18],示尼揵子曰:“汝观如来腋无流汗,然汝今日返更有汗,乃彻乎地。”是时,尼揵子复默然不对。

尔时,有童子名头摩,集在彼众中。是时,头摩童子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有所施行,亦欲所说。”

世尊告曰:“随意说之。”

头摩童子白佛言:“犹如去村落不远有好浴池,然彼浴池有虫饶脚。然村落人民,男女大小往至浴池所,而出此虫,各各以瓦石取此虫打之,伤破手脚,彼虫意欲还入水者,终无此事。此尼揵子亦复如是,初意猛盛,与如来共论,心怀妒意,兼抱骄慢。如来尽以除之,永无有余。此尼揵子更终不能重至如来所而共论议。”

是时,尼揵子语头摩童子曰:“汝今愚惑,不别真伪,亦不与汝共论,乃与沙门瞿昙共论。”是时,尼揵子白佛言:“唯问义理,当更说之。”

世尊告曰:“云何,尼揵子,转轮圣王欲使老、病、死不至,可得尔乎?彼圣大王[19]此愿耶?”

尼揵子报曰:“不果此愿也。”

“欲使有此色,欲使无此色,可果乎?”

尼揵子报曰:“不果也,瞿昙。”

世尊告曰:“云何,尼揵子,色者是常,为是无常?”

尼揵子报曰:“色者无常。”

“设复无常,为变易法,汝复见此是我,许我是彼有乎?”

对曰:“不也,瞿昙。”

“痛、想、行、识为是常,为是非常?”

对曰:“无常。”

世尊告曰:“设复无常,为变易之法,汝颇[20]见有乎?”

对曰:“无也。”

世尊告曰:“此五盛阴是常、无常也?”

尼揵子报曰:“无常也。”

佛言:“设复无常,为变易法,汝颇见有乎?”

对曰:“无也。”

“云何,尼揵子,汝言是常,此理不与义相违乎?”

是时,尼揵子白世尊言:“我今愚痴,不别真谛,乃兴此怀,与瞿昙共论,言色是常。犹如猛兽师子遥见人来,有恐怖心乎?终无此事!今日如来亦复如是,无有毫厘。我今狂惑,未明深义,乃敢触娆[21]。沙门瞿昙所说过多,犹如盲者得眼,聋者彻听[22],迷者见路,无目者见色。沙门瞿昙亦复如是,无数方便而为说法。我今自归沙门瞿昙、法、比丘僧,自今已后尽形寿[23],听[24]为优婆塞,不复杀生。惟愿瞿昙及比丘僧,当受我请!欲饭佛及比丘僧。”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是时,尼揵子见世尊默然受请,即从座起,绕佛三匝,头面礼足而去,往诣毗舍离童子所;到已,语童子曰:“汝等所应供养我具,当以时给我,莫以非时。我今请沙门瞿昙及比丘僧,明当饭之。”

是时,诸童子各办饮食之具,持用与之。是时,尼揵子即以其夜,办种种甘馔[25]饮食,敷好坐具,而白:“时到,今正是时,惟愿屈神!”

是时,世尊到时,着衣持钵,将诸比丘僧入毗舍离,往至尼揵子家,到已就座,及比丘僧各次第坐。是时,尼揵子已见佛、比丘僧坐定,自手斟酌[26],行种种饮食,见佛、比丘僧食讫[27],行清净水,便取一小座,在如来前坐,欲得闻法。

尔时,世尊渐与说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秽恶,淫不净行,出要为乐。尔时,世尊已见尼揵子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尽与彼尼揵子说之。是时,尼揵子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祠祀火为上,诗书颂为首,人中王为最,众流海为源。

星中月为明,光明日最胜,上下及四方,诸地所出物。

  天及人民类,佛为无上尊,欲求其德者,三佛为最上。”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即从座起而去。是时,尼揵子五百弟子闻师受佛教化,闻已,各各自相谓言:“我等大师,云何师宗瞿昙?”是时,诸弟子出毗舍离城,在中道立。是时,尼揵子欲至佛所听法。是时,世尊与尼揵子说法,助令欢喜。尼揵子闻法已,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是时,尼揵子弟子遥见师来,各各自相谓言:“此沙门瞿昙弟子今着道来,各各取瓦石而打杀之。”

时,诸童子闻尼揵子为弟子所杀,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诸童子白世尊言:“如来所可教化尼揵子者,今为弟子所杀。今已命终,为生何处?”

世尊告曰:“彼是有德之人,四谛具足,三结使灭,成须陀洹[28],必尽苦际。今日命终,生三十三天,彼见弥勒佛已,当尽苦际。此是其义,当念修行。”

尔时,诸童子白世尊言:“甚奇!甚特!此尼揵子至世尊所,捔[29]论议。还以己论而自缚,来受如来化。夫见如来者终无虚妄!犹如有人入海取宝,必有所克获[30],终不空还;此亦如是,其有众生至如来所者,要得法宝,终不空还。”

尔时,世尊与诸童子说微妙法,使令欢喜。尔时,诸童子从佛闻法已,即从座起,绕佛三匝,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诸童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十二、造罪:以嗔恨而搅扰、染污,以怒容满面等身语动荡而造罪。

十三、骄:以自己的青春、种姓等没有其他缘由自满的心理达到极点。

十四、矜:也与骄大同小异,以经济财富而傲气十足,丧失正念而放逸无度不行一切善法。不防护心沾染一切有漏。有些注释中说,这以上数目算起来才有十四种,所以骄与矜分开计算,但按照颂词,似乎是作为一个,因为此二者是由同一因引起,并且作用也相同,众多其他解释中都将这两者作为一个。

八骄:

一、种族骄:觉得姓氏家族高贵殊特的自满心态

二、容貌骄:觉得自己长相出众貌若天仙的自满心态。

三、韶华骄:认为自己年轻有为,寿比南山的自满心态。

四、无病骄:认为自己身体康健若松,不逢病魔疾患的自满的心态。

五、货财骄:认为自己富甲一方或富可敌国的自满心态。

六、权势骄:认为自己有权有势不可一世的自满心态。

七、技艺骄:认为自己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自满心态。

八、博闻骄: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自满心态。


[1] 毗舍离城:以义译称‘广严城’。

[2] 马师:《佛教哲学大辞典》中说:“‘阿说示’梵语Asvajit的译音。又写做阿湿婆恃、頞鞞等,译为马胜、马星、马师、或调马。释尊最初化导的五比丘之一。于释尊出家时,奉其父王之命,随侍其后,与阿若憍陈如等,陪同释尊从事苦行。当释尊舍弃苦行时,离开释尊身边,但释尊成道后,于鹿野苑的初转法轮时,归依而证得。”

[3] 萨遮尼揵子:尼犍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系,萨遮是其名,译言,有,或谛,大有离系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为郁阇延城严炽王,说世出世之法,遂与王共诣佛所受记别。

[4]《中观四百颂·明破净执方便品》云:

无常与不净,苦性及无我,

总于一事上,四性皆容有。

[5] 掩耳:拼音yǎn ěr,捂住耳朵不听。

[6] 瞿昙沙门:“瞿昙”是“释尊种族”的名字,引伸为“释尊”的异称。“沙门”是“出家人”的泛称。劝善止恶之意。

《涅槃经·憍陈如》中记载,诸外道来至阿阇世王跟前,表示愿与释尊进行问答称:“大王,一切盗贼,王已整理,出家之人都无畏惧。今者唯有一大恶人瞿昙沙门,王未检校,我等甚畏。”

[7] 將:拼音 jiāng,〈动〉带领。

[8] 炙:拼音zhì,烤:炙兔。焚炙忠良。

[9] 转侧:拼音zhuǎn cè,指移换方位。

[10] 相畴:拼音xiāng chóu,亦作”相俦”,意思是彼此在一起。

[11] 诫训:拼音jiè xùn,告诫教导。

[12] 权诈:拼音quán zhà,释义:指权谋,诈术。

[13] 抟:拼音tuán,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抟泥球。抟纸团。

[14] 垢坌:拼音 gòu bèn,污垢灰尘。

[15] 密迹金刚力士:由于手持金刚杵,所以又称为执金刚神,又因为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知,因此又名密迹金刚。后来发愿要经常亲近佛,随侍佛的左右,普闻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后来真的成为五百名随从的首领。密迹金刚只有一个,但在寺院三门殿内的两侧,各塑一尊,头戴宝冠,袒露上半身,手持金刚杵,作忿怒相。

[16] 彻:拼音chè,通,透:贯彻。透彻。

[17] 屈伸低仰:四肢的弯屈、伸直,弯身、起身。

[18]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衣(三种袈裟),包括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内衣)。

[19] 果:拼音guǒ,〈动〉实现。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

[20] 颇:拼音pō,释义:可。表疑问的语气。《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品》云:“上古以来,颇有此事否?”

[21] 触娆:拼音 chù ráo,戏弄触犯。

[22] 彻听:拼音chè tīng ,是形容听力极强,无所不闻。

[23] 尽形寿:佛教用语,是“尽形寿”,即尽汝之形,竭汝之寿之意。

[24] 听:拼音 tīng,〈动〉接受,听信,接纳。

[25] 甘馔:拼音gān zhuàn,意思指精美的饭食。

[26] 斟酌:拼音zhēn zhuó,指往杯盏里倒水供饮用。

[27] 讫:拼音qì,完结,终了:收讫。付讫。

[28] 须陀洹: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南传佛教中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

[29] 捔:拼音jué,古同“角”,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30] 克获:拼音:kè huò,谓战胜并有所掳获。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