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王宝鬘论164

第一百六十四课


二(十地各自本体及功德)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一、总义:

进入地道的所有学人,如果首先对道的所破——轮回的迷乱显现,众多教理的所破——内外宗派的遍计法茫然不知导致的假立之法与补特伽罗的二我增损之边和包括旁生以上无论入没入宗派者都俱生存在的愚痴。要认清以上这两种假立的我执及对境,首先必须长期闻思修行。在资粮道与加行道时作为异生要通过实地修行前文中所说的悲心等三因[1],从中生起初地——见道。当时,由于首次获得胜义发心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并转生于如来种姓之中等,这种说法是《入中论》与《宝性论》等的密意。

《入中论·菩提心极喜地品》云:

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

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

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

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

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

《大乘宝性论·如来藏品》云:

圣者已根除,死病老痛苦,

以业惑感生,彼无故无彼。

真见真如故,已超越生等,

然悲尊示现,生死及老病。

佛子证悟此,无变法性已,

见无明蔽众,生等诚稀有。

获得圣行境,示于凡行境,

故成众生亲,方便大悲尊。

彼离诸世间,世间中不动,

利世于世间,不染世垢行。

如莲生水中,不为水所染,

此虽生世间,不染世间法。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云何得名摩诃萨?得第一义众生中,

断众生界诸邪见,是故得名摩诃萨。

大施大慧大威德,佛乘最上而得乘,

发菩提心度众生,是故得名摩诃萨。

幻化四足俱胝数,多人众前悉截首,

一切世界皆幻化,菩萨知已得无怖。

色受想行识缠缚,知不实已不求解,

行菩提心无所著,此名最上诸菩萨。

  《佛说华手经·验行品》云:[“佛告舍利弗:应以三事验菩萨心。何谓为三?一者,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报,当知是为真菩萨心;二者,求法无所贪惜,宁失身命而不舍法,是则名为真菩萨心;三者,不逆甚深之法,以信解力于佛菩提不生疑惑,是亦名为真菩萨心。以是三心验诸菩萨。”]

大悲与世俗发心最初从资粮道开始获得,并以总相的方式修无二智慧,从而稍稍生起明现境界,在顺抉择分四加行道的阶段,与前相比,证悟更有进展,转为菩萨种姓的名称是《入行论》中所说的。

《入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云:

生死狱中囚,若生菩提心,

即刻名佛子,人天应礼敬。

我们应当清楚的是,三因也像六度等一样,仅有以此细微胜劣的差异之外,一切诸地悉皆具足三因。所有地均分为根本或依处、以净信欲乐希求彼地、修行能清净十地之净法与果位之功德四种。其中,堪能的功德如同纯金的比喻;地地升迁,直至佛地的功德,以精明商主的比喻来说明;异熟引摄的功德本性广大,故而特意转入赡部洲的君主等;愿智的功德,以宏愿力而真实成就百万大愿。从欲乐与修行及功德三方面胜过声闻缘觉。关于见修所断的分类、断除的方式以及生起对治的顺序等,当从有关的诸经典和论典中得知,此处恐繁而置笔。

虽然有人说:“异生投生世间的因,就是不明以修所断的烦恼——贪嗔我慢无明、贪利等世间法这些前提,加上声闻缘觉的修断行于轮回的一切烦恼,菩萨从一地开始予以断除而不染污,但这是通过对治力压服,而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征服才如此说的。正由于需要次第清净,所以不承认仅从一地就无余断除,因为到十地这一切才得以完全清净。”这是无著菩萨兄弟所承许的,这种说法密意是染污法为习气。从一地开始进入修道,不贪著出世间无漏的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等这些善根清净之后,才经历地地升迁。

地道的功德与善根等都是后面较前面超胜,而称为增上,因为地的分位是有为法。获得一地时,以抉择而现证四谛,而颠倒执著等见断尽遣无余,所有修断也以压制的方式予以断除,对三宝有解信,自身极其欢喜,喜悦安住于以前凡夫时未曾获得的所缘普行法界,由此使我执、我所执不复存在,所以一地菩萨最为喜爱发放布施。关于布施等喻、助伴、法对应的道理当从他论中了知。

《现观庄严论》云:

  [如地1234,藏5宝源6大海7

      金刚891011,如意宝121314

   王1516及大路17,车乘18与泉水19

雅声20河流2122,分二十二种。

1、与欲乐助伴相应的发心作为善法功德的所依——欲乐如地之发心。

2、与意乐助伴相应的发心直至菩提之前不会变异——意乐如金之发心。

3、与增上清净意乐助伴相应的发心使善法日益增上——增上意乐如月之发心。

4、与加行助伴相应的发心能够焚烧障碍之薪——加行如火之发心。

5、与施舍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满足众生的愿望——布施如宝藏之发心。

6、与持戒助伴相应的发心作为一切功德的来源——戒如宝源之发心。

7、与安忍助伴相应的发心,终究不被损害所乱——安忍如大海之发心。

8、与精进助伴相应的发心坚定不退而乐于善法——精进如金刚之发心。

9、与静虑助伴相应的发心,不被散乱所动——静虑如山王之发心。

10、与智慧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消除二障之疾——智慧如药之发心。

11、与善巧方便助伴相应的发心,以方便成办他利——善巧如友之发心。

12、与愿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成就所欲之果——愿如摩尼宝珠之发心。

13、与力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成熟所化众生——力如日轮之发心。

14、与本智助伴相应的发心,以正法能使所化有情生起希求心——智如歌声之发心。

15、与神通助伴相应的发心能够成办广大他利——神通如王之发心。

16、与二资粮助伴相应的发心具足多种善资——二资如库之发心。

17、与菩提分法助伴相应的发心是一切圣者必经之路——菩提分法如大路之发心。

18、与方便智慧助伴相应的发心能不住有寂——方便智慧如车乘之发心。

19、与总持辩才助伴相应的发心,法句法义无有穷尽——总持辩才如泉水之发心。

20、与法筵助伴相应的发心,以妙音传演四法印——法筵如雅声之发心。

21、与唯一行道助伴相应的发心,趋向究竟一乘——唯一行道如河流之发心。

22、与法身助伴相应的发心,示现种种事业——如云之发心。

我们要明确,以上以二十二种比喻助伴的分类归纳了从胜解行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直至尽断诸障佛地之发心的所有事相。其中,前三种发心依次对应小、中、大资粮道;第四加行如火之发心对应加行道,随后与十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依次对应十地,接下来的五种发心在三清净地之道中具有,最后三种发心在佛地的加行、正行与后行中具有。这是一种承认方式。还有承许二十二种发心全部是有学道中具有,《经庄严论》等论典的密意是指因之发心。所以,一定要通达所有大经大论中出现的这两种观点。]

如果有人问:那是不是因为此地戒律还没有完全得以清净,所以布施也不清净呢?

答:不必说身外之物,甚至连内在的身体也能施舍,并且毫不吝啬、远离三轮的分别念,因此,一地菩萨布施已达到了清净。《无爱子请问经》中说:“我之此身尚能慷慨施予一切有情,何况一切身外之物?”凭借这种威力使得二地戒律清净。一地戒律占少分,而并非完全不具备,依此也要了解其他诸地的顺序。

一地超越了凡夫地,未获得圣者之法的凡夫是此地的违品。

二地奉行十善,而与之相反逆行倒施的破戒垢染显然是二地的违品。

三地,十善更为丰厚,听闻深广法门,忘却的黑暗是违品。并且在这一地为了全面防护下乘而通过观想而依止佛智。

四地,远离以坏聚见引出的两种我执尤为动荡的现象,因此动摇是其违品。因为“遍计坏聚见唯在最初见道时断除”,可见这里是指俱生坏聚见。俱生细相与善等之心不相违而时时刻刻存在这一点实难抉择,所以说,当生起善等心的时候,由于与之相应的缘故,贪著我与自我傲慢等绝对存在。而遍计坏聚见并非如此,是指粗大的概念,由于是有染污的作意,并且播下了产生它的种子,故而是能生。从此地以后便断除了我执引生的通达法的我慢。三地以多闻为准,此地是依赖清净等持进而借助纯净的智慧详加分析,故称焰慧地。

五地,尽管足能现前涅槃,却以善巧方便而不舍有情,因此下乘的涅槃是此地的违品。在这一地,禅定与胜观证悟的智慧深不可测,而且获得了不住二边之道的缘故,不为魔等所夺,极其精通辨别法与非法,得到神通神变,依此能使误入歧途者生起诚信而进入佛门,同时也获得工巧等世间的才智。

六地,《十地经》中说:以十等性法而趋入此六地。到底是怎样的呢?以诸法无相等性等八门类说明胜义中等性,第九以梦幻等七种比喻说明世俗中等性,第十是二谛无别而等性。

《华严经·十地品》云: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1,无体故平等2,无生故平等3,无灭故平等4,本来清净故平等5,无戏论故平等6,无取舍故平等7,寂静故平等8,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9,有、无不二故平等10。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

这一地真实成就大悲而不舍有情,现前无念智慧,现前安住于甚深缘起的智慧度中,因此有相的戏论大大减少,粗大的有相戏论涌现是此地的违品。胜过五地的不住之道尤为殊胜,尤其获得三解脱门,方便智慧极为高超,由此而洞悉有情的界、根、随眠等,进而能彻底令众生成熟的行为持续不断,所以深入佛法,故称为现前。染法与净法执为不同他体的增上慢从此地而断。

七地:以无相而行持所谓三门之业,就说明行持无相,因此鲜少的有相涌现是违品。六地的灭谛虽然已经现前,但却未使现前,从此起,依靠进入八地的方便大悲与证悟轮涅等性的智慧,乃至轮回未空期间住世而积累资粮,获得方便度等。先前的智慧更进一层而分为方便度、力度、愿度、本智度四度,实际上后四度均可包括在慧度之中。总的来说,对于大乘特有的不共行境遮止一切戏边的灭定,以闻思而了知是从资粮道、加行道开始就有,现量了知则从见道至此七地。在这一地,相执的分别念不再产生,对于真实灭定能够在每一刹那中入定、出定,已经达到了远离超越下地的境界,所以胜伏一切声闻、缘觉。“在此地之前不可称为完全超越染污行”是因为道有行有勤作的缘故,勤作是指以分别念而生起,分别念也属于诸位菩萨的烦恼,而不是指通常所说的染污烦恼。此地的智慧等一切善根犹如光芒万丈的太阳般,胜伏好似月亮般的一切下地功德。


[1]《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欲自世间众,得无上菩提,

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悲心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