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24

第二十四课


有些人声称:《中论·观有无品》中说:

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

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1]

因此,诸位声闻也证悟了远离四边的无我才遣除常断的[2]

即便有迦旃延这样的教言,但是所有声闻并不一定都能证悟,假设认为声闻众一致承认这一教言并通达,那么为什么不承认一切大乘中所说这般不可估量的教义是佛所说,因为声闻众也是如来的弟子之故。可是,有声闻人不但一口否认还妄加诽谤。假使声闻人承认这一点,但也不一定是通过证悟而遣除常断二边。如果他们证悟了离边,那么也就不会有堕入寂灭边的现象了。

印度的堪布烟拉番巴(利他阿阇黎)等许多大德以及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认为诸声闻众只需证悟独立自主实有的补特伽罗为空性便可,而无需加上无实的鉴别,不必要证悟蕴无自性。他们的密意是指:如果不执著我,那么也不可能执著我所,由此便可断除我执、灭尽业惑,从而无有障碍、无有欺惑获得自利解脱。而且,实执和执著自性成立是所知障[3],所以声闻、缘觉无需断除。就像斩断舌头而不能执味一样,断掉我执,从而对身体受用任何事物都不会执为我所,如果单单在五蕴上宣说染污法与清净法,那么贪著色等而去品味是染污法;认识其过患后出离即是清净法。了知色等为无常与痛苦从而解脱耽著世间与世间的受用,达到金子与粪便平等的境界……如前引用《中观根本慧论》中所说:

内外我我所,尽灭无有故,

诸受即为灭,受灭则身灭。

的教证。所以,对补特伽罗加上无实的鉴别,证悟它的方便就是需要通达蕴无常等,这是应成派的特法。

    有些人说:这只是讲说宗派的差别,而诸位圣者证悟无有差别。

驳:如此一来,佛陀与阿罗汉也无有差别了,因无有差别,果必然需要相同。一般来说,三类种姓界性与根基摄受的差别、上下乘的所诠等方面差异极其悬殊,因此,大乘唯识虽然也被称为有实宗,但此宗只是耽著二空的智慧而已,在胜解行位从数量与时间的方面提前修行,仍旧历经数劫兢兢业业地积累二资粮而断除粗分所知障有什么障碍呢?因为他们自宗也承许要转依的缘故。尽管对有些利根声闻来说不一定,但作为钝根平凡者以微不足道的智慧在短暂时间里修行无我,结果获得圣道及证悟万法无自性这一点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对方说:这一点是承认的。

驳:那么,就像他们在胜解行位以总相的方式分析无我进而修行那样,对法无自性也同样应该如是分析而修行。虽然你们不承认这一点,但实际上成为圣者以后仍旧需要修行,因为证悟的智慧需要递进。如果在没有借助多种正理抉择的情况下就证悟了法无自性,那么人无我也需要变成这样。不仅如此,而且除了菩萨的悲心与回向等殊胜方便以外的法[4],声闻缘觉也不同程度地具有,他们为什么不像大乘圣者一样,圆满二资粮后成就遍知果位?因为已成为能成就的缘故。钝根菩萨虽说不能迅速通达一切深广法义,但是通过修心轻而易举便可证悟。

《华严经》云:

浅慧不能知,此等一切法,

依清净慧眼,方入此之理。

    此外,三乘行人都应该在获得见道位时及成一乘,因为见解无有差别的缘故。如此一来,则应该有一种堕入寂灭边的应成派了。

    如果对方说:由于声闻不具备悲心与回向等,因而无有过失。

    驳:当然,应成派不具悲心、堕入灭边这一点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

    如果对方认为:即使证悟了法无自性但却没有修行。那么,人无我也同样不应修行,或者,需要讲出不同的理由。

    如果对方说:这是由根基下劣所致。

驳: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比菩萨更为利根。如果说:最初就是这样的种姓,那么,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宣说法无自性的法器,也不是能通达与修行的种姓。因此,如果像佛陀所指定的那样,互不混淆而安立三乘次第,则善妙无过。

倘若认为:有声闻、缘觉圣者未证悟的法存在,那么以他的入定可现见吧?

因为他们不能衡量法无我而只能衡量人无我。再者,声闻圣者不应该以业惑在欲界中受生,因为他们已经证悟空性的缘故。

诚如《大乘宝性论·如来藏品》所云:

圣者已根除,生病衰老苦,

以业惑投生,无有故无彼。

    如同焚烧种子一样以智慧火已烧尽烦恼,就不可能再生业果。

    这明显与《中论四百颂·净治弟子品》中所说的:

如见种有终,然彼非有始,

如是因不具,故生亦不起。

与《缘起经释论》中所说的:

见谛无引业,无爱取无有。

相违。如果对方说:不相违,尽管证悟了空性,但由于没有从数量、时间方面修行,并且没有以广大资粮摄持。

驳:如果证悟(了空性),还需要修行以理成立,这一点前面已论述过。只是说不曾积累无边资粮就不能证悟空性,而并没有提到证悟空性以后再依赖积累资粮而断除业惑。而且还可以通过理自在法称论师在《释量论·成量品》中所说的:“依空见解脱,修余即为彼,”的意趣也可以遮破对方的观点。

如此长篇大论之后,现在言归正传。

三、证悟空性之功德:

《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愚人闻此法,能尽一切苦,
由无智生怖,于无怖畏处。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听闻尽诸苦,此法无妄执[5]
怯无畏处者,不知故恐惧。

如果通达以上道理,则听闻这能灭尽诸苦及苦因、具足功德利益的中观法缘起真如性以后对实相义无有妄执或错乱的诸位智者无所畏惧,因为对于非为所惧之处的对治法本不该畏惧。对于甚深之义心怀怯懦的所有愚者由于全然不知实相义才导致惊恐万分。

《大智度论》云:{复次,有时于他身生我。如有一人,受使远行,独宿空舍。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著其前,复有一鬼逐来,瞋骂前鬼:“是死人是我物,汝何以担来?”先鬼言:“是我物,我自持来。”后鬼言:“是死人实我担来!”二鬼各捉一手争之。前鬼言:“此中有人可问。”后鬼即问:“是死人谁担来?”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若实语亦当死,若妄语亦当死,俱不免死,何为妄语?”言:“前鬼担来。”后鬼大瞋,捉人手拔出著地,前鬼取死人一臂附之即著。如是两臂、两脚、头、胁,举身皆易。于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拭口而去。其人思惟:“我父母生身,眼见二鬼食尽,今我此身尽是他肉。我今定有身耶?为无身耶?若以为有,尽是他身;若以为无,今现有身。”如是思惟,其心迷闷,譬如狂人。明朝寻路而去,到前国土,见有佛塔众僧,不论余事,但问己身为有为无?诸比丘问:“汝是何人?”答言:“我亦不自知是人非人?”即为众僧广说上事。诸比丘言:“此人自知无我,易可得度。”而语之言:“汝身从本已来,恒自无我,非适今也。但以四大和合故,计为我身,如汝本身,与今无异。”诸比丘度之为道,断诸烦恼,即得阿罗汉。是为有时他身亦计为我。不可以有彼此故,谓有神。}

上面的公案很具启发性,其中我们可以看出,众生于自己的身体或是他人的身体都能生起我执。于无我生起畏惧惶恐,不知所措,可是也唯有空无我妙理才能断除我执及我所执。从而了结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无边无际的漂泊。所以,诸位智者实在是不应该畏惧空无我妙理,理应如乞值宝,倍感荣幸,善加珍惜自己有限的人生,去如理发起不昧的大悲菩提心,然后通过数数闻思修行般若空性大道来速证菩提圣果去普度一切遍布虚空界的唯母有情!

本论的作者也在《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中说:

欲自世间众,得无上菩提,

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悲心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寂天菩萨也在《入行论·智慧品》中说:

不应妄破除,如上空性理,

切莫心生疑,如理修空性。

执实能生苦,于彼应生惧,

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


[1] 《杂阿含经》云:“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2] 《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执无堕恶趣,执有生善道,

若能知如实,不二依解脱。

[3] 宗大师所许中观应成派的八大难点。即四不许与四承许

四不许:一者、不许有阿赖耶识;二者、不许自证分;三者、不许自相续;四者、名言中亦不许有自相。

四承许:五者、名言中许有外境;六者、谛实执及其种子即是烦恼障;七者、声缘二乘圣者亦证法无我;八者、佛尽所有智为现量知。

[4]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声闻彼乘中,未说菩萨愿,行为及回向,岂能成菩萨?”

[5] 《中论·观我法品》云: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 是则名实相。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