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45

第四十五课


二(修学实语等四德)分二:一、分别宣说;二、归纳而宣说。

一(分别宣说)分四:一、修学实语;二、修学布施;三、修学寂静;四、修学妙慧。

一、修学实语: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王若一实语,如生民坚信,
此如尊妄语,不起他安信。
实意起无违,流靡能利他,
是说名实语,翻此为妄言。
《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国王唯实语,令生坚固信,
反之说妄语,最令失信心。
无欺即实语,转心非真实,
唯利他故真,不利故为妄。

身为国王,纵然具有其他许多过失,但如果唯一拥有说实语的美德,那么现世中也值得他人信赖,并可感得令人生起稳固不退的诚信,相反,如果一味说妄言,也是最能令他人丧失信心的主要因素。所以,唯一要言说实语。

《三摩地王经》云:

时刻言谈不粗鲁,温和适度且动听,

令具缘士起信心,亦生堪为信赖处。

又云:

恒常言说真实语,获得世间师言教。

《月灯三昧经》云:

假使虚空星宿落,地海城邑悉坏灭,

虚空无为性变异,如来终无不实语。

言说不欺诳他众的语言即是说实语,相反则不真实,表面似乎真实,但由转变别人心思或想法所生的不具意义的语言实际也是不真实的妄语。借助具有意义的言词唯一利益他众就是说实语;由于对他不利的缘故,反方面的词语是妄言,表面似乎实事求是,但也并不真实,只对他众有害。所以,绝对要断除妄语。

《劝发诸王要偈》云:

最胜说众生,三种善恶语,

初名引人心,美言如饴蜜,

次名真实语,犹如妙华敷,

后名不诚实,鄙浮如粪秽,

慧者应分别,舍后修初二。

《毗奈耶经》云:

有情说妄语,已违一正法,

毁坏其余世,此无不造罪。

《大智度论·释戒相义品》云:

[复次,如佛子罗睺罗,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来问之:“世尊在不?”诡言不在。若不在时,人问罗睺罗:“世尊在不?”诡言佛在。有人语佛,佛语罗睺罗:“澡盘取水,与吾洗足!”洗足已,语罗睺罗:“覆此澡盘!”如敕即覆。佛言:“以水注之!”注已,问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佛告罗睺罗:“无惭愧人,妄语覆心,道法不入,亦复如是!”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口气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者、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者、常多忧愁;八者、种诽谤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常被诽谤。”如是种种不作,是为不妄语,名口善律仪。]

《法句譬喻经·象品》云:

[昔者罗云未得道时,心性粗犷言少诚信。佛敕罗云:“汝到贤提精舍中住,守口摄意勤修经戒。”罗云奉教作礼而去,住九十日,惭愧自悔昼夜不息。佛往见之,罗云欢喜趣前礼佛,安施绳床[1]摄受震越[2],佛踞绳床告罗云曰:“澡盘取水为吾洗足。”罗云受教为佛洗足。洗足已讫,佛语罗云:“汝见澡盘中洗足水不?”罗云白佛:“唯然见之。”佛语罗云:“此水可用食饮盥漱[3]以不?”罗云白言:“不可复用。所以者何?此水本实清净,今以洗足受于尘垢,是以之故不可复用。”佛语罗云:“汝亦如是,虽为吾子国王[4]之孙,舍世荣禄得为沙门,不念精进摄身守口,三毒垢秽充满胸怀,亦如此水不可复用。”佛语罗云:“弃澡盘中水。”罗云即弃。佛语罗云:“澡盘虽空,可用盛饮食不耶?”白佛言:“不可用。所以然者,用有澡盘之名,曾受不净故。”佛语罗云:“汝亦如是,虽为沙门口无诚信,心性刚强不念精进,曾受恶名,亦如澡盘不中[5]盛食。”佛以足指拨却澡盘,澡盘应时轮转而走,自跳自堕数返乃止。佛语罗云:“汝宁惜澡盘恐破不?”罗云白佛:“洗足之器贱价[6]之物,意中虽惜不大殷勤[7]。”佛语罗云:“汝亦如是。虽为沙门不摄身口,粗言恶说多所中伤,众所不爱智者不惜,身死神去轮转三涂,自生自死苦恼无量。诸佛贤圣所不爱惜,亦如汝言不惜澡盘。”

罗云闻之惭愧怖悸[8]。佛告罗云:“听我说喻。昔有国王有一大象,猛黠[9]能战,计其力势胜五百小象。其王兴军欲伐逆国,被[10]象铁铠[11]象士御[12]之,以双矛戟[13]系象两牙,复以二剑系著两耳,以曲刃刀系象四脚,复以铁挝[14]系著象尾,被象九兵皆使严利。象虽藏鼻护不用斗,象士欢喜知象护身命。所以者何?象鼻软脆,中箭即死,是以不出鼻斗耳[15]。象斗殊久出鼻求剑,象士不与,念此猛象不惜身命,出鼻求剑欲著鼻头,王及群臣惜此大象,不复使斗。”佛告罗云:“人犯九恶,唯当护口,如此大象护鼻不斗。所以然者,畏中箭死。人亦如是,所以护口,当畏三涂地狱苦痛。十恶尽犯不护口者,如此大象分丧身命,不计中箭出鼻斗耳。人亦如是十恶尽犯,不惟三涂毒痛辛苦。若行十善摄口身意,众恶不犯,便可得道长离三涂,无生死患。”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我如象斗,不恐中箭,

常以诚信,度无戒人。

譬象调伏,可中王乘,

  调为尊人,乃受诚信。”

罗云闻佛恳恻[16]之诲,感激自励克骨不忘,精进和柔怀忍如地,识想寂静得罗汉道。]

二、修学布施: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一舍财若明,如能隐王失, 如此主吝贿,能害王众德。《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国王之诸过,一施明能遮, 如是悭亦摧,所有诸功德。

即便国王的过咎多之又多,但依靠怀有施舍心而慷慨博施,家喻户晓的这一光明便能隐没其过。同样,以吝啬或悭吝的这一过患也能摧毁国王们所拥有的信心、智慧、名声等一切殊胜功德之财。因此,要断除吝啬之心而竭力布施。

《大智度论·释初品》云:

[复次,财物是种种烦恼罪业因缘;若持戒、禅定、智慧种种善法,是涅槃因缘。以是故,财物常应自弃,何况好福田中而不布施?譬如有兄弟二人,各担十斤金行道中,更无余伴。兄作是念:“我何以不杀弟取金?此旷路中人无知者!”弟复生念,欲杀兄取金。兄弟各有恶心,语言视占皆异。兄弟即自悟,还生悔心:“我等非人,与禽兽何异?同生兄弟,而为少金故而生恶心!”兄弟共至深水边,兄以金投著水中,弟言:“善哉!善哉!”弟寻复弃金水中,兄复言:“善哉!善哉!”兄弟更互相问:“何以言善哉?”各答言:“我以此金故,生不善心,欲相危害,今得弃之,故言善哉!”二辞各尔。以是故知财为恶心因缘,常应自舍!何况施得大福而不布施?如说偈:

                   “施为行宝藏,亦为善亲友,

始终相利益,无有能坏者。

施为好密盖,能遮饥渴雨;

施为坚牢船,能渡贫穷海。

悭为凶衰相,为之生忧畏,

洗之以施水,则为生福利。

悭惜不衣食,终身无欢乐,

虽云有财物,与贫困无异!

悭人之室宅,譬如邱冢墓,

求者远避之,终无有向者。

如是悭贪人,智者所摈弃,

命气虽未尽,与死等无异。

悭人无福慧,于施无坚要,

临当堕死坑,恋惜生懊恨;

涕泣当独去,忧悔火烧身。

好施者安乐,终无有是苦。

人修布施者,名闻满十方,

智者所爱敬,入众无所畏,

    命终生天上,久必得涅槃!”]

三、修学寂静: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若王静诸恶,德深人爱重,
因此教明王,故应事寂静。
《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寂静深邃故,令起胜敬重,
受敬具威信,是故依寂静。

    断掉放荡不羁等行为谨护根门,三门寂静、英明勇敢等,令人感到深不可测,由此可使其他众生起无比恭敬之心,如果将心思散乱的面目全盘显露,就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由于备受人们敬重,而使自己具有难以亲近的威严,并且语言也有分量,谁也不敢冒犯。正因为能获得这些功德,所以再难也应当去做,希望(大王)依止寂静。

四、修学妙慧: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由智王难动,自了不信他, 永不遭欺诳,故决应修智。《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具慧心不动,稳固不随他, 亦不受人欺,故王勤修慧。

具有辨别取舍的智慧,自己的事,他者无法控制,因而心不被他夺;不仰仗他人;心不被是是非非所改变,稳如泰山;不会遭受恶友所欺骗,这四种功德的果,作为国王实该拥有,因此唯一要策励修行辨别取舍的智慧。无有智慧的愚者心被他所夺,而上当受骗。如果拥有智慧,则怨敌也不能奈何?

从前,一位居士赴海,当地住的天神准备损恼他,于是显出一副丑相,而问他:“比这更丑者在赡部洲有吗?”他说:“造不善业转生恶趣的身体比这更丑陋。”天神又显出一副美丽的形象,如前一样问他:“比这更美者在赡部洲有吗?”他说:“行善投生到善趣的身体比这更美。”于是天神又显示一捧水,问:“海水与此二者哪个多?”他回答:“一捧水多。”天神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大海会被劫末火穷尽,如果将这一捧水供养佛陀等,则功德无穷无尽,甚至比海水增上得还多。”由此那位天神生起信心,于是对他鼎力相助。

《贤愚经·海神难问船人品》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此国有五百贾客[17],入海采宝,自共议言:“当求明人用作导师。”便请一五戒优婆塞,共入大海。既到海中,海神变身,作一夜叉[18],形体丑恶,其色青黑,口出长牙,头上火燃,来牵其船,问估客[19]曰:“世间可畏,有过我者无?”贤者对曰:“更有可畏,剧汝数倍。”海神复问:“何者是耶?”答曰:“世有愚人,作诸不善,杀生、盗窃、婬妷[20]无度,妄言、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没在邪见;死入地狱,受苦万端。狱卒阿傍[21],取诸罪人,种种治之,或以刀斫,或以车裂,分坏其身,作数千段。或复臼[22][23],或复磨之,刀山剑树,火车镬汤,寒冰沸屎,一切备受。荷如此苦,经数千万岁,此之可畏,剧汝甚多。”海神放之,隐形而去。船进数里,海神复更化作一人,形体痟瘦[24],筋骨相连,复来牵船,问诸人曰:“世间羸瘦[25],有剧我者无?”贤者答言:“更有羸瘦甚剧于汝。”海神复问:“谁复剧耶?”贤者答曰:“有愚痴人,心性弊恶[26],悭贪嫉妒,不知布施,死堕饿鬼,身大如山,咽如针鼻,头发长乱,形体黑瘦,数千万岁,不识水谷。如是之形,复剧于汝。”海神放船,没而不现。船行数里,海神复化更作一人,极为端政,复来牵船,问诸商客:“人之美妙,有与我等者无?”贤者答曰:“乃有胜汝百千万倍。”海神复问:“谁为胜者?”贤者答曰:“世有智人,奉行诸善,身、口、意业恒令清净,信敬三宝随时供养,其人命终,生于天上,形貌皎洁,端政无双,殊胜于汝数千万倍。以汝方之,如瞎猕猴比彼妙女。”海神取水一掬,而问之曰:“掬中水多海水多耶?”贤者答曰:“掬中水多,非海水也。”海神重问:“汝今所说,为至诚不?”贤者答曰:“此言真谛,不虚妄也。何以明之?海水虽多,必有枯竭。劫欲尽时,两日并出,泉源池流,悉皆旱涸;三日出时,诸小河水,悉皆枯干;四日出时,诸大江海,悉皆枯竭;五日出时,大海稍减;六日出时,三分减二;七日出时,海水都尽,须弥崩坏,下至金刚地际皆悉燋燃。若复有人,能以信心,以一掬水,供养于佛,或用施僧,或奉父母,或匃[27]贫穷,给与禽兽,此之功德,历劫不尽。以此言之,知海为少,掬水为多。”海神欢喜,即以珍宝,用赠贤者,兼寄妙宝施佛及僧。时诸贾客,即与贤者,采宝已足,还归本国。是时贤者,五百贾客,咸诣佛所,稽首佛足,作礼毕已,各持宝物并海神所寄,奉佛及僧,悉皆长跪叉手白佛:“愿为弟子,禀受[28]清化。”佛寻[29][30]之。“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佛为说法,应适其情,即时开悟,诸欲都净,得阿罗汉。

时诸会者,闻佛所说,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二、归纳而宣说: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依谛舍静智,王则具四善,
如四德正法,人天所赞叹。
《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实语施静慧,具此四善王,
犹如四妙法,人天共赞叹。

当然还有其他功德。拥有实语、布施、三门寂静与如理辨别取舍的智慧此四胜法并为之庄严的君主,如同具有四种善法的大德一样,则将为世间主尊天神与人类共相顶戴、称颂。因而要力求具足四法。

四种善法:谓一切善法可为退分、住分、增分、达分等所摄,故称为四种善法。又作四种善根:

一、退分,谓离诸禅定而修布施、持戒等。

二、住分,谓修习诸禅定。

三、增分,又作胜进分,谓于‘见道’以前起闻、思、修三慧而生诸善根。

四、达分,又作决定分,指见谛以上无漏之圣道。

三(依止善缘助伴)分三:一、良友之法相;二、理当随从;三、恒修死亡无常。一、良友之法相: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能伏说清净,由智悲无垢,
恒共智人集,王法智生长。
《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直言意清净,慧悲纯无垢,
与之共相处,慧法亦恒增。

    应当交往增上正法具有四种法相的助缘良友,对国王不阿谀奉承,而一概直言不讳忠言相告知;足少欲、意乐清净、无有谄诳等心态;具有对正法与世间之事见多识广、高瞻远瞩的智慧;心平气和、希望利乐他众,无有损害的悲心庄严而无有违品垢染,彼此慈爱,在分析问题时,能献计献策,如果与之共处,则常常也是被友伴的善良品性功德力所熏染,依此方便智慧与正法也可与日俱增。因而理当依止,如同长期与妙香共存的平凡之物一样。

二、理当随从: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善说人难得,听善言亦难,
第三人最胜,能疾行善教。
若善非所爱,已知应疾修,
如药味虽苦,乐差应强服。
《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说利语者鲜,听者更少见,
逆耳然有利,随行者更罕,
是故虽逆耳,知利当速行,
为病愈亦服,益我苦口药。

虽然听起来不入耳,但对自己有利、适宜的话语应当听取。说利于他人之语者极其鲜少,难逢难遇,而且能够洗耳恭听者与之相比就更是非常罕见。与此二者相比,想到话虽难听,但具有说有利之语的性质,了知实际有利而迅速遵照执行的人更是少得可怜。因此,大王,如果别人对你说的言语表面听起来似乎刺耳难听,但如果对方的确是想利益你,那么知晓此话具有实际利益之后要快速观察予以实施。例如,为了治愈所患的严重疾病,以好心好意利益我,所给予的苦口良药也要欣然服用。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正是因为善于听取并实践贤臣魏征的逆耳忠言,并且重用曾经与自己为敌的魏征,而开创了贞观盛世。唐太宗李世民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毗奈耶经》云:

亲友饶益之言语,若不执其为真实,

如乌龟口失木棒,彼落千丈受痛苦。

    从前,有两只天鹅和一只乌龟,共同生活在一个惬意的水池里。一年夏季,久旱不雨,眼看水池即将干涸,三个伙伴愁眉不展,急得团团转。两只天鹅商量:“我们不能在此等死,应该飞往远方的湖泊。”乌龟听后,怒容满面,责骂天鹅无情无义。天鹅说:“我们有翅膀能飞,你不能飞,又有什么办法呢?”乌龟灵机一动,说:“你俩口衔木棒各居一端,我口含木棒中间,这样就能跟你们一起飞了。”两只天鹅觉得有道理,点头同意。便忠告乌龟,说:“飞行期间,‘沉默即生,强辩为死!’”

于是,它们用木棒带着乌龟,飞往远方的湖泊。当它们飞到一个村庄上空时,被几个顽童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便拍手大喊:“天鹅天鹅真聪明,带着乌龟天上飞……”

    此时,乌龟感到万分委屈,心想:“这个飞行的主意,是我乌龟想出来的,怎么归功于天鹅呢?”虽然乌龟心怀不满,却不敢张口分辩,只好忍气吞声,随着天鹅继续飞。

    到了另一个村庄上空,它们又被一群小孩看见,欢蹦乱跳地追着边跳边喊,称赞天鹅聪明。乌龟听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不顾一切地张口大喊:“这个聪明的主意,是我乌龟想出来的!”

随着喊声,它飞落直下,“啪”地一声摔死在地上。


[1] 绳床:拼音shéng chuáng,唐代自印度传入,为倚背垂足之坐,如椅子亦曰绳床。

[2] 震越:拼音zhèn yuè,释义是犹震动,震惊。

[3] 盥漱:拼音guàn shù,解释为洗手和漱口;泛指盥洗。

[4] 国王:即净饭王。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即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姓乔达摩,名字叫首图驮那,意思是纯净的稻米,所以称为净饭王,属于释迦族。

[5] 不中:拼音bù zhòng,指不合适;不恰当。

[6] 贱价:拼音jiàn jià,意思是低价。

[7] 殷勤:拼音yīn qín,情意深厚。

[8] 怖悸:拼音bù jì,意思是惊惧。

[9] 黠:拼音xiá,聪明而狡猾。

[10] 被:拼音pī,古同“披”,覆盖。

[11] 铠:拼音kǎi,〔铠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

[12] 御:拼音 yù,驾驶车马:御车。御者。

[13] 矛戟:拼音máo jǐ,古书中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14] 铁挝:拼音tiě zhuā,亦作“铁檛”,铁杖,古代用作兵器。

[15] 耳:拼音ěr,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16] 恳恻:拼音kěn cè,意思为诚恳痛切。

[17] 贾客:拼音jiǎ kè,意思是商人。

[18] 夜叉:是梵文“Yakşa”的译音,民间传说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轻捷”、“勇健”。

[19] 估客:拼音gū kè,本意物价,常指商人。

[20] 婬妷:拼音 yín zhí,亦作“婬佚”。纵欲放荡。

[21] 阿傍:拼音ē bàng,梵语。地狱中鬼卒名。

[22] 臼:拼音jiù,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23] 擣:拼音dǎo,舂、撞击,通“捣”。

[24] 痟瘦:拼音xiāo shòu,消瘦。身体变瘦。

[25] 羸瘦:拼音léi shòu,意思是瘦弱。

[26] 弊恶:拼音bìè,恶劣。

[27] 匃:拼音gài,同“丐”。讨饭的人:乞丐。

[28] 禀受:读音bǐng shòu,意思犹承受。

[29] 寻:拼音,〈副〉顷刻,不久。

[30] 可:拼音,kě,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