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66

第六十六课


六、形成无见顶相之千万倍福德成就六十梵音相: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如无见顶福,百亿俱胝倍,
当知能感得,具十力法螺[1]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成顶髻相福,广大千万倍,
当知能生一,十力者法螺。

以成就无见顶相的福德广大千万倍可以成就十力者佛语深密具六十分支的梵音声中的一支。大目犍连去往西方无数世界也听得到佛陀的语声。由此也可了知这种功德。

《大宝积经》云:“如来言辞出六十品各异音声。何谓六十?吉祥音、柔软音、可乐音、悦意清净音、离垢音、显曜音、微妙音、明听音、无乱音、无愦音、师父音、无刚鞕音、无粗犷音、善顺音、安重音、身所吉和音、随心时音、空悦音、与爱安想音、无恼热音、方正音、识达音、亲近音、意好音、欢悦音、和教音、晓了音、精勤音、忍和音、重了音、其响去秽音、应师子音、龙鸣音、雨好音、海雷龙王音、真陀罗[2]伎音、哀鸾音、鹰畅音、鹤鸣音、耆域音、英鸟音、雷震音、不卒音、不暴音、普入响音、去非时音、无乏音、无怯音、悦豫音、通畅音、戒禁音、美甘音、进行音、广普音、具足音、诸根无瑕音、不轻疾音、无住音、响普入众会音、宣诸德音。”

《佛说如来不思议祕密大乘经·如来语密不思议品》云:

[复次,金刚手菩萨大祕密主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复何名为如来语密语业清净?所谓如来于昼夜中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于昼夜中入大涅槃。然其中间,如来未尝宣说一字,亦无诠表。何以故?以佛如来常在三摩呬多[3]故。如来亦无出息入息、若寻若伺,以无寻伺故,所出语言离诸邪妄。而佛世尊无寻无伺,无所分别无广分别,无说无示复无诠表,然诸众生亦闻如来有所宣说,而是如来毕竟在定。于一切种及一切时,亦以文字而能诠表,复无所表。若有众生因以文字生信重者,而彼众生自谓如来为我说法,然佛如来心常安住无分别舍。

复次,寂慧!如来亦非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有所闻听,如来所出音声从虚空出,但以众生谓佛如来所有音声从口门出。寂慧当知,如来语言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何等名为六十四种?一者流泽,二者柔软,三者悦意,四者可乐,五者清净,六者离垢,七者明亮,八者甘美,九者乐闻,十者无劣,十一者圆具,十二者调顺,十三者无澁,十四者无恶,十五者善柔,十六者悦耳,十七者适身,十八者心生勇锐,十九者心喜,二十者悦乐,二十一者无热恼,二十二者如教令,二十三者善了知,二十四者分明,二十五者善爱,二十六者令生欢喜,二十七者使他如教令,二十八者令他善了知,二十九者如理,三十者利益,三十一者离重复过失,三十二者如狮子音声,三十三者如龙音声,三十四者如云雷吼声,三十五者如龙王声,三十六者如紧那罗妙歌声,三十七者如迦陵频伽[4]声,三十八者如梵王声,三十九者如共命鸟[5]声,四十者如帝释美妙声,四十一者如振鼓声,四十二者不高,四十三者不下,四十四者随入一切音声,四十五者无缺减,四十六者无破坏,四十七者无染污,四十八者无希取,四十九者具足,五十者庄严,五十一者显示,五十二者圆满一切音声,五十三者诸根适悦,五十四者无讥毁,五十五者无轻转,五十六者无动摇,五十七者随入一切众会,五十八者诸相具足。

    复次,寂慧!五十九者,如来所出语言,普令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心意欢喜,佛亦不作是念:‘我能宣说诸法。’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譬喻,又复祕密先行法、说本缘法、说昔因法,近说多说广说,教示安立分位分别,解释开明如来所说。如是等法,于彼一切大众会中,若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众会,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6]、紧那罗、摩睺罗伽[7]等诸众会,佛能各各随其根性精进分量,如其所应为作法施。彼等众会闻说法时,皆谓所说从佛如来口门而出。然所说法亦无互相语言重复,而诸众会各随音声晓了诸法。寂慧!此即是名如来语密。

    复次,寂慧!六十者,一切众生其数无量,一切众生行亦无量,如来所说众生心行略有八万四千种类,但为根性下劣众生,令其解入如来所说。寂慧当知,众生心行无其分量。世间所有贪行众生、瞋行众生、痴行众生、等分行众生,彼彼众生心行差别,若佛如来于一劫中或过一劫,乃至如来住世经百千劫,随几许寿量极寿分限,而亦不能说诸众生心行边际。若佛但说众生心行无边际者,而诸众生不能解入返生痴迷,是故如来以善方便,于诸众生无量行中,略说数有八万四千。又复如来所说诸法,随诸众生心行差别,如其所应皆令开觉。寂慧!此即是名如来语密。

    复次,寂慧!六十一者,如来语祕密智,随入一切众生心意,然其语言不从如来口门中出,但从虚空而出。若有众生谓佛如来所有语言从口门出者,彼勿起是见。何以故?或有众生,见佛语言从乌瑟腻沙相出,或从顶出,或发际出,或从肩出,或从额出,或眉间出,或毫相中出,或从眼出,或从耳出,或从鼻出,或从颊出,或口门出,或从颈出,或从臂出,或从手出,或从指出,或两脇出,或胸前出,或背后出,或从脐出,或阴藏出,或从眼出,或从膝出,或从腨出,或从踝出,或从足出,或从诸相好中出,或从一切毛孔中出,如是等众生知解有异。寂慧!此即是名如来语密。

    复次,寂慧!六十二者,如来所出语言,随诸众生种种信解、随诸众生心意成熟,普使随应而得了知,然佛如来常住无分别舍。譬如世间假法所成诸音乐器,随彼所作而悉妙巧,手不触近非假人力,微风吹动出美妙声,其所出声皆是先业差别风所吹击。如来语言亦复如是,随诸众生一切意乐,智风吹击,亦非如来勤力所出。如来随顺一切众生先业差别众生境界,如应所说。寂慧!譬如响声随有所表,其所出声非内非外亦非中间。如来语言亦复如是,随其所出但为表了众生心意,而如来声非内非外亦非中间。又如大海之中有如意珠宝,其名圆满一切意乐,悬高幢上自然出声。谓言此珠能满一切众生意乐,而是珠宝亦无分别。如来亦复如是,语言妙宝深心清净,悬置大悲幢上,随诸众生所有意乐,如来出妙语言悉令晓了,然佛如来常住无分别舍。寂慧!此即是名如来语密。

    复次,寂慧!六十三者,诸佛如来所有音声无其分量。我不见有世间一切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能知如来音声边际及分量者。何以故?我念一时佛在王舍大城鹫峯山中,诸菩萨众而共围绕,宣说音声轮清净法门,广为众生显明宣示。于后一时,以慈氏菩萨摩诃萨加持力故,尊者大目干连即作是念:‘如来音声净轮分量,几何远邪?’作是念已,乃于本座隐而不现,以自神力即往须弥山顶,听佛如来音声远近。复运神力遍往三千大千世界,又过须弥山西,复过四大洲界,又过铁围山大铁围山,乃至世界边际,还住铁围山顶,审听如来音声分量,是声平等无所增减。

    尔时世尊知其事已,即作是念:‘大目干连意欲度量我之音声所有分量,我于今时宜摄神力。’于是世尊摄神通已,大目干连承佛威神所加持故,以自通力于此世界西之方分过九十九殑伽沙数佛刹土已,往一世界名光明幢,彼有如来号光明王,现住说法教化众生。是时尊者大目干连到彼土已,审听世尊释迦牟尼如来音声分量,譬如十肘地方分中,此闻彼人所说音声。大目干连在彼世界听佛音声亦复如是,其声平等无所增减。彼光明王如来所有身量高百由旬,诸菩萨身高五十由旬。是时大目干连以自神力,于彼诸菩萨众所用钵中循环而行。彼诸菩萨见是相已极生轻笑,即白佛言:‘世尊!今云何有如沙门相小虫,来此钵中循行?’彼佛告言:‘诸善男子!汝等不应生轻慢心。所以者何?今此钵中行者,是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上首声闻弟子,于大声闻众中神通第一。’

尔时尊者大目干连前诣光明王如来所,头面礼足,右绕七匝住立佛前。彼佛告言:‘尊者大目干连!此诸菩萨有所轻笑,汝今宜应承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加持故,以自通力现诸神变。’尊者大目干连白彼佛言:‘我今如佛教勅,加趺而坐,于此宝洲作变化事。’佛言:‘今正是时。’尊者大目干连即时勇身空中高七俱胝多罗树[8]量,作变化事。于其坐中化现百千俱胝那庾多[9]真珠璎珞广大庄严,而彼璎珞各出百千俱胝光明,一一光明门皆生莲花。是诸莲花台中皆有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形像安处其上,彼如来像皆悉宣说妙音声轮清净正法。大目干连白彼佛言:‘世尊!我今加趺而坐,于此四大洲一切世界亦能作诸神通变化,乃至此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悉能作诸神通变化。’彼佛告言:‘今正是时。’

尔时尊者大目干连如其所应现神变已,收摄神力还住佛前。时彼诸菩萨众咸生希有之心,前白佛言:‘世尊!今此尊者大目干连,其何所为到此世界?’彼佛告言:‘诸善男子!此大目干连为欲度量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声轮分量,故来至此。’

时彼世尊光明王如来告尊者大目干连言:‘汝自今而往,勿复再起是心欲度如来声轮分量。谓以如来清净音声无其分量,不可度量故。假使以汝威势神力,极西方分,经于殑伽沙数等劫,毕竟不能得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音声妙轮分量边际,以佛如来音声妙轮无分量故。’

尔时尊者大目干连礼彼佛足,作是白言:‘世尊!我今悔罪!我今悔罪!我于释迦牟尼如来无量音声清净妙轮辄欲度量,我斯深罪。又复世尊!我所来此几何远邪?’彼佛答言:‘大目干连!汝过九十九殑伽沙数等世界已,到此刹中。’大目干连白言:‘我此所来而极遥远,身力疲懈,不能还复本刹土中。’彼佛告言:‘大目干连!于汝意云何?汝勿起是见,谓汝以自神力能到此刹。何以故?但以释迦牟尼如来加持力故,汝能至此。汝今欲还本刹土者,应向彼佛虔伸敬礼。大目干连!汝今当知,若以汝自通力欲还本土,纵经一劫亦不能往,或复未至彼土中间而入涅槃。大目干连!汝今至此,东西南北谓何方分邪?’大目干连言:‘我心迷昧,不知今时在何方分。’彼佛告言:‘以是缘故,汝今当知,若以汝自通力,纵经一劫,毕竟不能还彼刹土。’大目干连言:‘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今在何方?’彼佛告言:‘大目干连!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现处东方。’是时尊者大目干连即向东方五轮着地,至诚敬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说伽陀曰:

‘二足圣尊摄受我,人天供养大威德,无边智具无边音,我今欲还于本土。’

寂慧!今此王舍城鹫峯山中一切众会,以释迦牟尼如来威神力故,悉闻尊者大目干连号哭之声。

尔时尊者阿难前白佛言:“世尊!今此所闻号哭之声,为何相邪?”

佛言阿难:“此是目干连苾刍往西方分,去此佛刹过九十九殑伽沙数等刹土,到光明幢世界世尊光明王如来刹中,现在于彼将欲还复此娑婆界故,有如是号哭之声。”

阿难白佛言:“世尊!尊者大目干连以何缘故到彼世界?”佛言:“阿难!大目干连将还此土,其事因缘汝自当知。”

尔时鹫峯山中一切众会,合掌恭敬咸白佛言:“世尊!我等乐见彼光明幢世界,瞻覩世尊光明王如来,及欲见彼诸菩萨众并尊者大目干连。”

尔时世尊受劝请已,即于眉间放大光明,名一切处通达,其光普照九十九殑伽沙数等佛刹相续不断,于彼光明幢世界广大照曜。是时此会一切大众,悉得见彼光明幢世界,瞻覩世尊光明王如来,及见彼诸菩萨,又见大目干连五轮着地,向佛作礼发声号哭。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告尊者大目干连言:“汝今宜应随光所照,来复此土。”

尔时尊者大目干连承佛世尊大光明轮,于思念间即时还此娑婆世界,住立佛前,向佛世尊头面礼足,右绕七匝,重复谛诚五轮着地,作是白言:“世尊!我今悔罪!我今悔罪!我于世尊无量音声清净妙轮辄欲度量,我斯深罪故。我远适他界听佛音声,既至彼已,所闻佛声与此无异。”

佛言:“目干连!如汝所说。如来音声无有分量,犹如虚空无其分量,复无边际不可度量。若其虚空可度量者,如来音声亦可度量。何以故?虚空广大故,如来音声亦复广大。”当王舍城中往昔说是大目干连去来事时,有十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金刚手菩萨告寂慧菩萨言:“寂慧当知,此即是为如来语密。

复次,寂慧!六十四者,所有一切众生心心所转,而一众生心多于彼。”寂慧菩萨言:“大祕密主!若一众生心心所转,假使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居缘觉之地,纵经一劫而亦不能思惟称量校计伺察,何况一切众生?”金刚手菩萨言:“寂慧!我今告语于汝,使汝开觉所有一切众生心心所转,即彼如来音声妙轮出种种声宣说法时,令诸众生咸生欢喜,然佛世尊常住无分别舍。”

尔时金刚手菩萨说伽陀曰:

  “三千世界诸众生,一切皆证缘觉果,纵经一劫尽筹量,一众生心不能晓。

世间所有一众生,唯佛能知彼心意,随众生心虽了知,佛无发悟无分别。

乃至一切众生类,总聚思惟有其三,世尊随类如所应,净妙声轮宣正法。

法中自在演妙音,一切闻者咸欣悦,随所宣说名相生,以诸法名善开示。

所有一切众生类,色相名字及思惟,一毛孔中放光明,如来随应善分别。

所有世尊大慈化,一切毛孔放光明,光明超胜人中尊,音声轮中宣妙法。

假使佛经一劫中,以诸譬喻善宣说,然佛语及音声轮,毕竟不得其边际。

一切烦恼无色相,所说语言亦无相,由其语言无相因,烦恼无相自息灭。

是故语言诸色相,于一切处不可得,以其毕竟无得故,烦恼色相亦如是。

由其语言不实故,所说非内亦非外,烦恼不实亦复然,染性非内亦非外。

以无少法可得故,佛所说言遍十方,烦恼无得亦复然,是故有所佛宣说。

一切众生语言道,上中下品有其三,语言非身亦非心,此中无住非无住。

譬如假法成乐具,由风吹击众音声,所出音声无所从,是中亦无造作者。

由其宿昔善净性,一切众生意风吹,故佛世尊出妙音,然佛亦无分别想。

譬如应声而对响,音响非内亦非外,人中尊出妙言语,非内非外亦如是。

    又如珠宝无分别,令诸众生喜乐生,佛无分别亦复然,一切音声皆圆满。”]


[1] 陈·真谛天竺三藏法师翻译的《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中没有此偈的译文,今根据藏文版《教王宝鬘论》的内容补译。

[2] 真陀罗:(梵语:kiṃnara,巴利语:kinnara),音译还作紧那罗、紧捺洛、紧拏罗、紧担路、紧捺罗、金娜里、甄陀罗、真陀罗等,汉译又做人非人、疑神、音乐天、歌神、歌乐神,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小神,形象为半人半马,是天神的歌者和乐工。佛教也吸收了此神,作为天龙八部护法之一。

[3] 三摩呬多:梵语 samāhita,巴利语同。意译等引、胜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

[4] 迦陵频伽:相传中此鸟产自印度,本来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中亦多。迦陵频伽外形颜色黑似雀,喙部呈红色,羽毛十分华美,上身为人,下身为鸟,有翼故能飞。在卵壳中即能鸣叫,声音清婉。其声音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类所不及。

[5] 共命之鸟:又名同命鸟、命命鸟、耆婆耆婆,是佛经中记载的双头鸟。

[6] 迦楼罗(梵语:Garuḍa),汉译大鹏金翅鸟、金翅鸟、妙翅鸟、大鹏仙,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之一,汉传佛教二十四天护法之一,故也称迦楼罗天,其形象随佛教传入东亚,在中亚和南西伯利亚受到藏传佛教影响的地区也存在此鸟的神话,还被画上泰国国徽。

[7] 摩睺罗伽(梵语:Mahoraga),意为“大蛇”,故也意译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

[8] 多罗树:属棕榈科乔木。岸树、高竦树。学名Borassus flabelliformis。盛产于印度、缅甸、锡兰、马来群岛及热带非洲。树高七十余尺,花大而白,果熟即赤,状若石榴。

[9] 那庾多:亦作‘那由他’一大数名。即千亿。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