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78

第七十八课


二、供养已有应供境: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正法及圣众,以命色事护。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殷重而护持,正法比丘僧。

殷重而护持先前已有的正法经典与比丘僧众,使之饮食、资具免遭怨敌损害。经中说:如若恒常不断修法施、无畏施与慈悲心,修复陈旧腐朽之所依,则暂时也获得长寿、不为魔害等广大利益。

又云:

现见佛塔已,何者复修造,

是故具大力,身高无畏惧。

《大智度论》云:

[【经】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乃至首陀婆诸天[1],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者,我等常当守护!何以故?世尊,以菩萨摩诃萨因缘故,断三恶道,断天人贫,断诸灾患疾病饥饿。以菩萨因缘故,便有十善道出世间,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檀波罗蜜(布施度)、尸罗波罗蜜(持戒度)、羼提波罗蜜(安忍度)、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禅波罗蜜(静虑度)、般若波罗蜜(智慧度),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以菩萨因缘故,世间便有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诸王及转轮圣王,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以菩萨因缘故,有须陀洹、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阿罗汉果,辟支佛、辟支佛道。以菩萨因缘故,有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便有诸佛出现于世,便有转法轮,知是佛宝、法宝、比丘僧宝。世尊,以是因缘故,一切世间诸天及人、阿修罗,应守护是菩萨摩诃萨!”

佛语释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尸迦,以菩萨摩诃萨因缘故,断三恶道乃至三宝出现于世。以是故,诸天及人、阿修罗常应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菩萨摩诃萨。憍尸迦,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菩萨摩诃萨,即是供养我。以是故,是诸菩萨摩诃萨,诸天及人、阿修罗,常应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憍尸迦,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声闻、辟支佛,譬如竹苇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初发心菩萨摩诃萨,不离六波罗蜜所得福德。何以故?不以声闻、辟支佛因缘故,有菩萨摩诃萨及诸佛出现于世;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有声闻、辟支佛,诸佛出现于世。以是故,憍尸迦,是诸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诸天及人、阿修罗常应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论】释曰:尔时,诸天白佛:我等当守护是菩萨,与我等同事故;亦以求佛道者,能自舍身乐欲,使一切众生得乐故。因菩萨断三恶道者,菩萨虽未离欲,能遮众生十不善故,断三恶道及天人贫穷、诸灾患等。行十善故,开三善道门。或有菩萨见五欲罪过,能离欲得四禅;以本愿故,起四无量心;欲离种种因缘身苦故,起四无色定;为佛道故,修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是法亦自行,亦教人,以是福德道法,于众生中展转相教,常在世间。今当说是诸善法果报,生刹利大姓,乃至三宝出现于世。如先义中说:今是菩萨结业生身,在因缘中,无有力势,而能说是善法,令众生修行,我等云何当不守护?譬如太子虽小,群臣百官无不奉承。佛可诸天,述而成之。若供养菩萨,即是供养佛者。般若是三世佛母,若为般若故供养菩萨,则为供养佛。

不如供养恭敬初发意菩萨者,问曰:二乘已证实际,是一切众生福田,何以故不如初发意菩萨?

答曰:以三事故不如:一者、用萨婆若心行;二者、常不离六波罗蜜等诸功德;三者、由是菩萨断三恶道,出生三乘。依二乘人,不能断三恶道、出生三乘。]

二、供养应供境: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金宝网伞盖,奉献覆支提,
金银众宝花,珊瑚琉璃珠,
帝释青大青,金刚贡支提。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黄金宝璎珞,佩诸佛塔上,
金刚金银花,珊瑚及珍珠,
帝青吠琉璃,蓝宝供佛塔。

如云:“世间所有乐,皆供三宝生。”以许多精美金顶、珠宝璎珞佩在所有佛塔上。金银材料所做的美花与金刚宝、珊瑚、珍珠各种奇珍异宝、帝青宝,及由这所有珠宝所成的吠琉璃、蓝宝石供养佛塔,在佛塔上系上美花、金铃、幢幡等,涂敷妙香,如此这些的等流果暂时或长久获得的利益,经藏及律藏中有许多公案。

《花积总持经》中说:“游戏狮子当知,善逝阿罗汉、真实圆满正等觉具无量功德,是故供养其之异熟也无量;游戏狮子,善逝无论安住抑或涅槃,一切供养者即如是,以三乘中一乘而涅槃;游戏狮子,见善逝阿罗汉真实圆满正等觉而心得清 净,以清净心供养、承侍财和妙衣等一切,当知何者若于具善逝涅槃之芝麻许舍利佛塔作供养,其异熟与前等同。于善逝之供养无有分别或差异。”又云:“游戏狮子,供养善逝百年抑或千年,以一切舒适资具承侍,或者,何者于善逝涅槃之佛塔,以菩提心真实摄持而供养一朵鲜花或者撒一捧净水或者香水或者花片或者涂香后以欢喜心驻足言‘顶礼佛陀出有坏’,游戏狮子,依此功德彼者经劫或百劫或千劫,甚至十万劫中也无倒堕恶趣之处,于此不应生怀疑、疑惑、犹豫。”

释论中说‘经藏及律藏中有许多公案’——开示供养三宝及三宝所依的无量福德,在此我们就用律藏中的一则公案来说明此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云:

[尔时,憍闪毘[2]有一长者名曰大善,禀性柔和,其妇怀妊[3],尊者舍利子知彼腹胎终将受化获胜上果,因至其宅。

时,彼长者素有信心,求受归戒,从是已后数至其宅。曾于一时尊者独行,更无侍从,至长者处,问曰:“大德!何因独无侍从?”

答言:“贤首!岂当令我于草丛内得侍者乎,于仁等处方可获得将为侍者。”

答言:“圣者!若如是者,我妇妊娠若生男子,当与大德以为侍从。”

报言:“贤首!愿儿无病。”便舍而去。

其长者妇经八九月诞一男儿,形貌羸瘦其声和雅。满三七日已,召集宗亲为设欢会。其父抱子从众乞字,众人议曰:“此儿形貌羸瘦、音声和雅,复是长者大善之息[4],应与此子名曰善和。”后渐长大以至童年。

时,尊者舍利子于小食[5]时,着衣持钵入憍闪毘城,次第乞食至大善家。长者见已遂唱:“善来!”合掌礼足便取其钵,盛满胜上饼果饮食持以奉上。

善和童子观圣者面,尊者现相令长者忆。长者即便告其子曰:“汝在母腹未诞之辰,我已将汝施与尊者而为弟子,汝今宜可随尊者去。”

童子乃是最后生[6]人易为舍俗,即随尊者至其住处。尊者便与出家。后受圆具[7],如法开解,遂即策勤苦行无倦,断诸烦恼得阿罗汉果。

是时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其音清亮上彻梵天。

时,有无数众生闻其声者,悉皆种植解脱分善根,乃至傍生禀识[8]之类,闻彼声者无不摄耳听其妙音。

尔时,世尊因大众集,普告之曰:“汝等苾刍,于我法中,所有声闻弟子音声美妙,善和苾刍最为第一。”由其演畅音韵和雅,能令闻者发欢喜心。未离欲苾刍咸废己业,于日日中听其赞诵。

后于异时,憍萨罗胜光大王[9]乘白莲花象,与诸从者,于后夜时有事出城,须诣余处。善和苾刍于逝多林[10]内高声诵经,于时象王闻音爱乐,属耳[11]而听不肯前行。御者即便推钩振足,象终不动。

王告御者曰:“可令象行。”

答言:“大王!尽力驱前,不肯移足,未知此象意欲何之?”

王曰:“放随意去。”彼即纵钩,便之[12]给苑[13],于寺门外摄耳听声。

善和苾刍诵经既了,便说四颂而发愿言:

“天阿苏罗药叉等,来听法者应至心,拥护佛法使长存,各各勤行世尊教。

诸有听徒来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于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

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业并销除,远离众苦归圆寂。

  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花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时,彼象王闻斯颂已,知其经毕即便摇耳举足而行,任彼驱驰随钩而去。

王问御者曰:“何故此象今随意行?”

御人答曰:“未知寺内是何圣者?美妙音声讽诵经典,象闻生爱遂不肯行。”

王曰:“若如是者,宜可回象就访彼尊,我愿亲将上衣奉施,可于明日当诣彼城。”

御者即便奉命回象,来至旧居。时,胜鬘夫人[14]怪王来速,请问所由,王以上缘具答其事,报言:“夫人!可与上叠[15],我欲亲往奉彼经师。”

胜鬘夫人便作是念:“岂非圣者善和以美妙音声讽诵经典?然彼尊者容仪丑陋。今我大王性爱瓌伟[16],如其见者不满王心,若起慢情悔前敬重。可设方便勿令亲往。”

白言:“大王!可往彼城,我当持叠奉施尊者。”

答言:“夫人!任将余叠,岂由此物憍萨罗城遂便贫乏?”

夫人默尔,王乃持上妙叠诣逝多林。

时,具寿阿难陀于寺门前经行游履,王既见已即便下象,礼尊者足,问言:“大德!是何尊者今日晨朝讽诵经法?”

答言:“大王!何故须问?”

“大德!我欲持衣躬亲奉施。”

尊者念曰:“具寿善和音声美妙,讽诵经法雅韵超群,然其容仪非常丑陋。今者大王性爱妍雅[17],若其见者当生鄙贱[18]起不敬心。可设方便勿令亲往。”

白言:“大王!衣可与我,我为奉施。”

答言:“大德!世尊赞叹,自手持施最为第一,是故我今欲自持与。”

时,具寿善和在昼日游处,于一树下跏趺而坐。

时,阿难陀引王至彼,白言:“大王!树下坐人即妙声尊者。”

王进祇揖[19]见其貌丑,便生轻鄙息敬信心,回首低眉[20]掷衣而去。

善和见王如是,即说颂曰: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爱染乱彼心,不能当见我。

若人但知内,而不见于外;于内而求果,此为声所迷。

若人但知外,而不见于内;于外而求果,此亦声所迷。

若人不知内,亦复不见外;凡夫皆被障,此亦声所迷。

  若人善知内,复善见于外;智者当出离,此不为声迷。”

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以何因缘,善和苾刍其形丑陋、言音和雅,于佛法中出家修行,断尽诸漏得阿罗汉果?”

世尊告曰:“善和苾刍曾所作业,还须自受。”

广说乃至颂曰:

“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汝等应听!乃往古昔此贤劫中人寿四万岁时,有拘留孙佛出现世间,十号[21]具足。时,彼世尊所有佛事[22]悉皆圆满,入无余依妙涅槃界。

时,彼国主名曰无忧,供养世尊遗余舍利,造窣堵波[23],周圆一踰缮那[24]、高半踰缮那,令人守当渐次修造。其人信心意乐贤善,慇懃[25]营作不生劳倦。

时,有作人见窣堵波其量高大,遂生嫌慢作如是语,告同伴曰:‘王今造此大窣堵波,多费人功,何日成就?’

守人报曰:‘汝不能作,随意当去,因何辄出嫌慢之言?’彼默无对。

其守当人[26]欲驱令出,彼便收谢,还依旧作。塔犹未了,复生嫌慢。守人与杖、驱之令出。更还忏谢[27],遣复本功。乃至塔成,观者忘倦,百千众生悉皆欢喜。嫌者见已,便自悔恨:‘我于往时所为不善,见塔高大作轻慢言。我今宜可办其供养。’即以比来[28]所得雇直[29],造妙金铃悬在塔上。汝等应知,彼佣力[30]人即善和是。由于塔处生嫌慢心,今获人身其形丑陋;由奉金铃,言音和雅,能令听者无不欢悦。”

时,诸苾刍犹有疑念,重白佛言:“大德!善和苾刍先作何业,由彼业力,讽诵经法声彻梵天?”

世尊告曰:“汝等苾刍应听其事。于往昔时人寿二万岁,有迦摄波佛[31]出现世间,十号具足,在婆罗痆斯国[32]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城林中间有香果树,能鸣之鸟托此而居。时,迦摄波佛执持衣钵,于小食时入城乞食,在树边过。是时彼鸟见佛世尊,容仪端正俨若[33]金山,遂即嘤嘤[34]出妙音响,绕佛三匝还隐林中。如是日日见佛行过,绕佛哀鸣,还向枝间欢喜而住。忽于他日被鹰所搏[35],命终之后生大婆罗门家,从是以来更不托生下恶之类,乃至今日所生之处,感得好声响彻梵天,令人爱乐。汝等苾刍如是应知,彼能鸣鸟即是善和。”

时,诸苾刍更复有疑,请世尊曰:“大德!善和苾刍曾作何业,由彼业力,于佛弟子音声美妙最为第一?”

世尊告曰:“善和苾刍由发愿力感得斯报。作何发愿?于迦摄波佛时,善和出家。其本师主于迦摄波佛诸弟子中,唱导讽诵称为第一。然其善和始自出家终至年迈,虽修梵行无所证获,临命终时作如是愿:‘我于迦摄波佛圣教之中,出家修行竟无所获。愿我以此胜因,于迦摄波佛所授记者,于未来世人寿百岁,有佛出现号释迦牟尼应正等觉,我于彼教而得出家,断除烦惑得阿罗汉果。如我亲教师,于佛法中赞诵弟子说为第一;我亦如是,逢彼出家唱导人中称为第一。’由彼愿力,于我法中出家修行,于弟子中唱导之师说为第一。

汝等苾刍应知,往业若纯黑者得纯黑报,若纯白者得纯白报,若杂业者得杂业报。汝等应可弃纯黑、杂业,修纯白业。如余广说。”]


[1] 首陀婆诸天:即五净天也。一、无烦天;二、无热天;三、善现天;四、善见天;五、色究竟天。

[2] 憍闪毘:憍赏弥国,憍赏弥,梵名 Kauśāmbī,巴利名 Kosambī。为中印度之古王国。系十六大国之一,六大都市之一。又作憍饷弥国、憍闪毘国、俱睒弥国、俱参毘国、拘睒弥国、拘参毘耶国、拘蓝尼国、鸠睒弥国、拘深国、句参国。意译为不静国、不甚静国、藏有国。又作跋蹉国(梵Vatsā,巴 vaṃsa)、越蹉国、拔沙国、嚩蹉国。

[3] 怀妊,拼音是huái rèn,汉语词语,意思是怀胎,妊娠。

[4] 息:儿女。

[5] 小食:原指早餐,后泛指点心、零食。

[6] 最后生:即最后身,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

[7] 圆具:又作近圆戒、具戒。即具足戒。具足戒乃比丘或比丘尼所受之戒,此戒之戒品具足,不同于沙弥十戒之未具足;受此戒者,近于涅槃之圆果,故称圆具。

[8] 禀识:梵语 sattva,音译萨埵。意译有情、众生。即指含有心识之有情众生。指一切生物。又作含灵、含生、含类、含情、含识。以一切众生皆有心识,故称含识;此总摄六道之有情众生。

[9] 憍萨罗胜光大王:即波斯匿王。

[10] 逝多林:祇树给孤独园。

[11] 属耳:注意倾听。

[12] 之:往,至。

[13] 给苑:此处指逝多林,即祇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供养佛陀之祇树给孤独园。

[14] 胜鬘夫人:为波斯匿王夫人末利之译名。

[15] 叠:指帛叠。用棉纱织成的布。

[16] 瓌伟:拼音guī wěi,指瑰伟,谓状貌魁梧美好。

[17] 妍雅:拼音yán yǎ,美丽高雅。

[18] 鄙贱:鄙视,轻视。

[19] 祗揖:拼音zhī yī,是指见面时向对方行肃拜之礼。

[20] 低眉:低着头。抑郁不伸貌,愁苦貌。

[21] 十号:佛的十种名号。

《法华经·授记品》云:“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名号具足。”

[22] 佛事:佛家谓诸佛教化众生之事。

[23] 率都婆:梵语 stūpa 之音译,指塔。

[24] 踰缮那:即由旬:梵语 yojana 之音译。

[25] 慇懃:拼音yīn qín,亦作“慇勤”。情意恳切。

[26] 当人:值班的人。

[27] 忏谢:犹忏悔。谢,自以为过。

[28] 比来:近来,近时。

[29] 雇直:拼音gù zhí,意思是付酬、付费;雇用夫役的钱。

[30] 佣力:拼音yōng lì,1.谓受雇出卖劳力。2.指受雇出卖劳力的人。

[31] 迦摄波佛:即迦叶佛:梵名 kāśyapa Buddha。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意译作饮光佛。乃释尊以前之佛,为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为现在贤劫千佛中之第三佛。传说为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必定成佛。

[32] 婆罗痆斯国:波罗奈国,梵名 Vārāṇasī。中印度古王国。

[33] 俨若:宛若,好象。

[34] 嘤嘤:拼音yīng  yīng,鸟和鸣声。

[35] 搏:拼音bó,捕捉。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