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80

第八十课


三、遮止供非应供处: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于天外道众,不应亲事礼,
因无知邪信,莫事恶知识。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莫于他外道,敬供及顶礼,
愚者依彼缘,将执具过者。

大王,你切莫对大自在天等所说的其他外道本师及眷属,心生恭敬,身体作供养、顶礼等。如此一来,不了知功过差别的愚者们依靠你恭敬他们为缘,就会贪执诸如自在天之类具有贪等过患的补特伽罗而弃此佛教而成为外道徒。由此我们也应该知晓舍弃冒充善知识而宣说颠倒之法的人。

《毗奈耶经》云:“二大尊者,了知外道的一切本师颠倒说法后说道:

‘劣慧颠倒说,共称为劣道,

      彼法若如是,非法将如何?’”

应当按照此中所说而舍弃诸如此类的事。

《杂宝藏经·善恶猕猴缘》云:

[佛在王舍城。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依止提婆达多,常得苦恼,依止如来世尊者,现得安乐,后生善处,得解脱道。”

佛告比丘言:“非但今日,乃往过去时,有二猕猴,各有五百眷属。值迦尸[1]王子游猎,围将欲至。一善猕猴语一恶猕猴言:‘我等今渡此河,可得免难。’恶猕猴言:‘我不能渡。’善猕猴语诸猕猴言:‘毘多罗树[2]枝杆极长。’即挽树枝,渡五百眷属。恶猕猴眷属,以不渡故,即为王子之所获得。尔时善猕猴者,我身是也。尔时恶猕猴者,提婆达多是。所将眷属,尔时苦恼,今依止者,亦复如是。尔时依止我者,长夜受乐,现得名称供养,将来得人天解脱。尔时依止提婆达多者,长夜受衰苦,现身得恶名称,人不供养,将来堕三恶道。是故诸比丘,应当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者,长夜与人安隐快乐。以是之故,应当亲近善知识。恶知识应当远离,所以者何?恶知识者,能烧燋然,今世后世,众苦集聚。”]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有实功德堪受供养,无实功德不堪受人信心供养。

我昔曾闻,拘沙[3]种中有王名真檀迦腻吒[4],讨东天竺[5],既平定已,威势赫振福利具足,还向本国,于其中路有平博处,于中止宿。尔时彼王心所爱乐,唯以佛法而为璎珞,即在息处遥见一塔,以为佛塔,侍从千人往诣塔所,去塔不远下马步进,著宝天冠严饰其首,既到塔所归命顶礼。

说是偈言:

“离欲诸结障,具足一切智,

于诸仙圣中,最上无伦疋[6]

能为诸众生,作不请亲友,

名称世普闻,三界所尊重。

弃舍于三有,如来所说法,

诸论中最上,摧灭诸邪论。

  我今归命礼,真实阿罗汉。”

尔时彼王,以念如来功德之故稽首敬礼,当作礼时塔即碎坏,犹如暴风之所吹散。尔时彼王见是事已甚大惊疑,而作是言:“今者此塔无触近者,云何卒尔[7]无事散坏?如斯变异必有因缘。”

即说偈言:

“帝释长寿天,如是尊重者,

合掌礼佛塔,都无有异相。

十力[8]大威德,尊重高胜人,

大梵来敬礼,佛亦无异相。

我身轻于彼,不应以我坏,

  为是咒术力,厌道之所作?”

王说偈已,以塔碎坏心犹惊怖,而作是言:“愿此变异,莫作灾患当为吉祥,令诸众生皆得安隐。我从昔来五体投地礼百千塔,未曾亏损一尘堕落,今者何故变异如是?如斯之相我未曾见。”

即说偈言:

“为天阿修罗,而共大战斗?

为是国欲坏,我命将不尽?

将非有怨敌,欲毁于我国?

非谷贵刀兵,不有疾疫耶?

非一切世间,欲有灾患耶?

  此极是恶相,将非法欲灭。”

尔时近塔村人见王疑怪,即便向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此非佛塔。”

即说偈言:

“尼揵[9]甚愚痴,邪见烧其意,

斯即是彼塔,王作佛心礼。

此塔德力薄,又复无舍利,

  不堪受王敬,是故今碎坏。”

迦腻吒王倍于佛法生信敬心,身毛皆竖悲喜雨泪。

而说偈言:

“此事实应尔,我以佛想礼,

此塔必散坏,龙象所载重,

 非驴之所堪。佛说三种人[10]

 应为起塔庙,释迦牛王尊[11]

正应为作塔。尼揵邪道灭,

不应受是供,不净尼揵子,

不应受我礼。此塔崩坏时,

出于大音声,喻如多子塔[12]

佛往迦叶所,迦叶礼佛足。

‘是我婆伽婆,是我佛世尊。’

 佛告迦叶曰:‘若非阿罗汉,

 而受汝礼者,头破作七分。’

 我今因此塔,验佛语真实。”

如此木石无有心识,而为尼揵作明证验,知非一切智。王见是已于大众前欢喜踊跃,倍生信心容颜怡悦[13],而作是言:“南无婆伽婆!一切所尊解脱之师,释迦牟尼佛师子吼言:‘此法之外,更无沙门及婆罗门。’佛语真实无有错谬。诸有众生一足二足、无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乃至非想非非想,于此众中唯有如来最为尊胜。举要言之,佛所说者今日皆现,一切外道不如草芥[14],况复尼揵师、富兰那迦叶[15]?”

即说偈言:

“我是人中王,不堪受我礼,

况复转轮王,阿修罗王等!

此塔于今日,如为大象王,

牙足之威力,摧破令碎坏。

身具四种结[16],故名尼揵陀。

犹如大热时,能除彼热者,

名为尼陀伽;如来佛世尊,

能断一切结,真是尼陀伽。

以是于今者,尼揵诸弟子,

及诸余天人,皆应供养佛。

佛种族智慧,名称甚广大,

如此之塔庙,天人阿修罗,

若其礼敬时,无有倾动相。

犹如蚊子翅,扇于须弥山,

  虽尽其势力,不能令动摇。”

是故若人欲得福德,宜应礼拜佛之塔庙。]

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佛阿含及论,书写读诵施,
亦惠纸笔墨,汝应修此福。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缮写佛经典,彼生之诸论,
先前当惠施,经函及笔墨。

如果有人准备缮写佛陀的经典及以佛陀为增上缘所形成诸如《教王宝鬘论》一类的所有论典,那么所用的经函、纸张也要相应施予。用于写书如海智慧资粮法身舍利的优质墨汁、笔要提前奉送。《宝积经》[17]中云:“以净污染心,施法佛倍赞。”因此,务必要努力奉行。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于国起学堂,雇师供学士,
兴建永基业,汝行为长慧。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境内办学堂,师资诸事宜,
田地定当赐,为智得增长。

自己的境内兴办学堂,教授读诵、书写、算数等的教师薪水之事宜,住宅等以及刚刚讲的田地要赐予,以此他们的生活水准与安定住留得到切实保障,这是为了自他智慧资粮全面得以增长的方便,因而要不间断行持。以此将迅速轻易实现一切所愿。《方广庄严经》中云:“具福之人成所愿……”

《方广大庄严经·成正觉品》云:

天中之天为最尊,三界人天所供养,

由是有种福田者,所得之福无失坏。

《阿育王降龙品》云:

奇哉供三宝,见此果如何,

海内安住龙,我调制服也。

又云:

自欲得功德,诸天及人众,

真供圆满佛,无生无流转。

其中宣说了许多这方面的道理。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云:

[昔有大国王,字名阿育,统领诸国莫不臣属。大王聪明智能无量,教问诸臣:“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诸臣对曰:“天下尽属大王。无不弭伏[18]。”中有一智臣对曰:“王界内不属王者,海中有龙王不属大王,初不遣信,亦无贡献,是以知不属大王。王可试之。”

千乘万骑,搥[19]钟鸣鼓,旌旗护怜前后,到海边。龙王静然不出。王便呼言:“汝在我界内,所由不出?”亦寂然不对王。王便问智臣:“何由使龙王得出?”

智臣对曰:“可使出耳,龙王福德甚大,以是不肯归服。大王若不信臣语者,等称二斤金,铸作二像,一作王像,一作龙王像。复取秤之,龙王像重,大王像轻,是以知龙王福德多,大王福德少。”

王心甚解,欢喜无量。告天下侍养孤老,周穷济乏,所在郡县兴立天尊祠,及置天尊舍利供养众。三年之中复取龙像王像秤之,龙像便轻,王像便重。智臣白王: “龙可伏矣。” 便设卤簿[20]如前,后复到海边,龙王化作年少婆罗门,于王前长跪问讯起居。贡献海中所有珍宝奇好宝,自称臣妾,率土之民无不欢喜。

别在经文,以示后世人:天下多力无过福德,人护经法如母护子,岂不可思之。]


[1] 迦尸:即迦尸国,梵语Kāśī,是《阿含经》提到的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在史诗《摩诃婆罗多》里也多次提到。位于恒河流域,首都婆罗痆斯。迦尸的意思是“光明之城”。又称波罗奈国、婆罗痆斯国。迦尸国首都位于今之瓦拉纳西,有恒河贯穿。《大唐西域记》卷七载:“婆罗痆斯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闾阎栉比,居人殷盛,家积巨万,室盈奇货。人性温恭,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气序和,谷稼盛,果木扶疏,茂草靃靡。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传说中迦尸国在五千年前建国。

[2] 毘多罗树:无忧树。

[3] 拘沙:又作贵霜。种族名。即月氏族之一分派也。

[4] 真檀迦腻吒:月氏国国王,贵霜王朝(梵Kuṣāna)之第三世王。生卒年不详。迦腻色迦王不仅皈依佛教且予以保护,更极力支持当时盛行的说一切有部,除了建造大寺院外,还完成了《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200卷的集结。

[5] 东天竺:古代印度的区域分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大部分。

[6] 疋:拼音pǐ,同“匹”指匹偶,相配。

[7] 卒尔:读音zú ěr,汉语词语,意思是忽然;突然。

[8] “十力”是佛的十力:1、知是处非处智力,2、知业报智力,3、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4、知众生上下根智力,5、知众生种种欲智力,6、知性智力,7、知一切至处道智力,8、宿命智力,9、死生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10、漏尽智力。

[9] 尼揵:即“尼干子外道”。指裸形外道。

[10] 三种人:《大庄严论经》云:“尔时,世尊欲断疑故,说三种人应起塔供养。何谓三种?佛、漏尽阿罗汉、转轮圣王,是名三种。”

[11] 人中牛王:乃佛之德号,称赞佛之德行广大无边,喻为有大力之牛王。

[12] 多子塔:梵名 Bahuputraka-caitya,又作千子塔、多子支提、放弓仗塔。位于中印度毘舍离城西之塔。

[13] 怡悦:拼音:yí yuè释义:取悦、喜悦。

[14] 草芥拼音cǎo jiè,指路边干枯的小草,枯草的一段。比喻不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

[15] 富兰那迦叶:梵名 pūraṇa-kāśyapa,为佛世时六师外道之一,住于中印度。又作富兰迦叶、不兰迦叶、老迦叶、补剌拏迦叶波、布剌拏迦叶波。略作富兰那,脯剌拏。“富兰那”为其字,意译作满、究竟;“迦叶”为其母姓,意译作龟、饮光、护光。

[16] 四结:结,乃系缚众生使之不能出离生死之烦恼。四结,即四种烦恼,有二说:(一)指欲结、嗔结、痴结、利养结等。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载,佛陀以云、风尘、烟、阿须伦等四翳比喻四结,即:1、云,比喻欲结。2、风尘,比喻瞋结。3、烟,比喻痴结。4、阿须伦,比喻利养结。以四翳能遮蔽日月令之不得大放光明,犹如四结覆蔽人心令之不得开解。

(二)指贪嫉身结、瞋恚身结、戒取身结、贪著是实取身结(见取身结)等。又作四身结。此说出于《成实论》卷十〈杂烦恼品〉。据《大乘义章》卷五本之解释:1、于他人之资财生起贪嫉心,故称贪嫉结。2、他人不与则生瞋怒而对人施加刀、杖等暴力,故称瞋恚结。此二结为在家人纷争之根本。3、持鹿戒、狗戒等以为真净,故称戒取结。4、以所持之戒为真实而谓其余皆妄语,故称见取结。此二结为出家人纷争之根本。

[17] 《宝积经》中云:“于无财物者,施法佛倍赞。”脚注这里是原译,但根藏文原文有点差异,故稍作了改译。

[18] 弭伏:拼音mǐ fú,解释是谓驯伏;顺服。

[19] 搥:拼音chuí,同“捶”。

[20] 卤簿:拼音 lǔ bù,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自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唐制四品以上皆给卤簿。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