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卷第十一
姨母养育品第十尔时太子。既以诞生。适满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更不能得诸天威力。复不能得太子在胎所受快乐。以力薄故。其形羸瘦。遂便命终。 或有师言。摩耶夫人。寿命算数。唯在七日。是故命终。虽然但往昔来常有是法。其菩萨生。满七日已。而菩萨母。皆取命终。何以故。以诸菩萨幼年出家。母见是事。其心碎裂。即便命终。 萨婆多师。复作是言。其菩萨母。见所生子。身体洪满。端正可喜。于世少双。既睹如是希奇之事未曾有法。欢喜踊跃。遍满身中。以不胜故。即便命终。 尔时摩耶国大夫人。命终之后。即便往生忉利天上。生彼天已。即有胜妙无量无边诸天婇女。左右围绕。前后翼从。各各持于无量无边供养之具。曼陀罗等。诣菩萨所。处处遍散。为欲供养于菩萨故。从虚空下。渐渐而坠到于人间净饭王宫。到王宫已。语净饭王。而作是言。大王当知。我得善利。善生人间。我于往昔。胎怀于彼清净众生。大王童子。满足十月。受于快乐。今我生于三十三天。还受快乐。如前不异。彼乐此乐。一种无殊。大王从今已往。愿莫为我受大忧苦。从今已去。我更不生。时彼摩耶。即以天身。而说偈言。 一切怨亲平等心 精进勇猛无暂息 尔时摩耶。说此偈已。即便隐身。忽然不现。还彼天宫。 时净饭王。见其摩耶国大夫人。命终之后。即便唤召诸释种亲年德长者。皆令云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属。并是国亲。今是童子。婴孩失母。乳哺之寄。将付嘱谁。教令养育。使得存活。谁能依时。看视瞻护。谁能至心。令善增长。谁能怜愍。爱如己生。携抱捧持。以慈心故。功德心故。欢喜心故。时有五百释种新妇。彼等新妇。各各唱言。我能养育。我能瞻看。时释种族。语彼妇言。汝等一切。年少盛壮。意耽色欲。汝等不能依时养育。亦复不能依法慈怜。唯此摩诃波阇波提。亲是童子真正姨母。是故堪能将息养育童子之身。亦复堪能奉事大王。彼诸释种。一切和合。劝彼摩诃波阇波提。为母养育。 时净饭王。即将太子。付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以是太子亲姨母故。而告之言。善来夫人。如是童子。应当养育。善须护持。应令增长。依时澡浴。又别简取三十二女。令助养育。以八女人。拟抱太子。以八女人。洗浴太子。以八女人。令乳太子。以八女人。令其戏弄。 其净饭王。产生二子。一者太子。字悉达多。二名难陀。 其白饭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难提迦。第二名为婆提唎迦。 其斛饭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阿难多。第二名为提婆达多。 甘露饭王。亦有二子。第一名为阿尼卢豆。第二名为摩诃那摩。 净饭王妹。名阿弥多质多[口*邏](隋言甘露味)。生于一子。名为底沙。 是时摩诃波阇波提。太子姨母。白净饭王。作如是言。谨依王敕。不敢乖违。时波阇波提。依于王命。养育太子。譬如日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清净圆满。养育太子。亦复如是。渐渐增长。又复譬如尼拘陀树。得种好地。而渐增长。后成大树。太子如是。日日增长。从其太子出生已来。净饭王家。日日增长一切财利。金银珍宝。二足四足。无所乏少。而说偈言。 五谷及财宝 金银诸衣服 时净饭王。所有怨仇。自然皆悉生平等心。平等心已。渐生亲厚。既生亲厚。共王同心。即便牢固。一心一意。同愿同行。风雨随时。无诸灾雹。亦无扰乱。少种多收。彼诸苗稼。一切药草。树木园林。随色长色。诸香丰足。随味具味。依限成熟。终不过时。皆是太子威德力故。一切城内。所怀妊者。安隐得生。又诸人民。无众疫横。亦无夭死。以此太子威德力故。侧近所有一切人民。长者居士。各各自守。不相求及。无此求彼。彼当与我。设令因事。所须少多。贷换假借。彼应多与。不生是念。须若干者。即与若干。城内人民。各各相尊。孝养父母。敬事师长。以是太子威德力故亦如往昔。如法行行。一切诸王。人民士庶。皆依法行。悉持十善。具足而行。国内无怖。五谷丰登。远离饥俭。如是如是。净饭王国。一切境内。无有饥俭。亦无惊怖。五谷丰饶。一切人民。如法而行。种种布施。作诸功德。造诸园林。造诸大义。井泉池渠。皆悉自现。天舍庙堂。曹局省府。皆亦自然。人无枉横。一切人民。皆并欢喜。犹如天上。无有差殊。以于太子威德力故。如是诸事。莫不成就。如偈所说。 人民顺尊教 不悭亦不惜 时净饭王。过轸宿辰。取角宿日。为大子作众宝璎珞。所谓手腕指胫。钏镮首饰。杂宝胜妙。华鬘颈系。种种璎珞。珠玑印文。指环臂磲腰佩。金缕为带。金铃宝网。种种摩尼。为庄严具。靴履革屣。杂宝庄严。其天宝冠。最胜殊妙。复有五百释种诸亲。为于太子。各造一具。杂妙璎珞。如上庄严。作已将诣净饭王所。而白王言。善哉大王。我等所造。此妙璎珞。七日七夜。唯愿大王。以此璎珞。庄严太子。当令我等不空疲劳。时净饭王。于其晨朝鬼宿之日。共一国师婆罗门。名优陀耶那。是优陀夷比丘之父。并及五百诸婆罗门。皆唱是言。甚大吉祥。共将太子。至彼一园。名曰无垢清净庄严。往昔已来。贵之如塔。时彼园内。复有无量无边百千一切众生。男子妇人。童男童女。相唤云会。集聚彼园。欲观太子。复更别驾一乘大车。载置种种璎珞金银饮食衣服。悉令充备。于迦毗罗城内。街术四衢道头。及诸小巷。诸如是处。设大布施。高声唱言。凡所须者。皆悉给与。如是驾在太子前行。复有八千杂种音乐。作种种声。虚空自雨无量无边杂妙花雨。复有无量百千诸女。皆以种种宝璎珞。庄饰其身。在于阁上。或在高台。或在却敌。或在城头。及女墙边。或城楼上。或窗牖中。或居堂脊。或立屋头。手执诸华。观看太子。以花逆散于太子前。复有八千诸天宝女。手执扫帚。身体庄严。在太子先。耘除道路。一切释种。眷属诸亲。并悉在于净饭王侧及太子前。次第而行。是时摩诃波阇波提。怀抱太子。安置膝上。坐辇乘中。如是种种无量无边庄严备已。将引太子。往诣彼园。尔时国师优陀夷父。共彼五百诸婆罗门。人人各以无量无边吉祥之言。称赞太子。持诸璎珞。系太子身。系璎珞已。太子身相。皆悉隐障。彼之璎珞。并各昏暗。无复精光。犹如聚墨。不能照曜。无复光显。譬如无价阎浮檀金。欲于其边安置丸炭。如是如是。彼诸璎珞。系太子已。犹如昼萤。不能自现。所有璎珞。至太子身。不显不现。不照不曜。亦复如是。时彼人众。见此太子。有如是等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各各唱言。呜呼呜呼。希有希有。各各欢笑。人人拍手。歌舞叫啸。掷弄衣掌。时彼园内。有一天神。曰名离垢。然彼天神。在于虚空。隐身不现。而说偈言。 假使此大地 及城邑聚落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即持种种无量天花。散太子上。还其本宫。 尔时释种诸亲族等。即持无价碎末栴檀及细磨者。杂色牙席。杂种诸药具满诸器。持与太子。令庄严身。复持鹿车。真金为舆。种种船舫。诸杂野兽。乃至马驹。杂宝所作。具施太子。恣令嬉戏。具足八年。如是欢乐。娱乐太子。增长养育。然其不似世之婴孩流涕不净。无诸粪秽。亦不呱啼呻吟嚬缩。不饥不渴。诸母养育常生欢喜。 时净饭王。作是思惟。今我太子。端正少双。未知其力。竟复何如今可试看验其强弱。尔时大王即共无量释种童子。同坐饮食。持一纯金雕镂之钵。盛欢喜丸。具足充满。复以真金作诸环锁。置诸一切众童子前教令争食。又复聚于诸小白象。令与童子共相竞食。语诸一切众童子言。汝等当知。如是白象。将夺汝食。时诸童子断众白象争力不如。遂令象食。然后始语太子令知。太子汝食今被他夺。是时太子。即以两手。执彼金钵。出少身力。而坏彼锁令象却顿不如太子。 时净饭王。复为太子。多集羝羊安置宫内。为令太子生欢喜故。真金为鞍。杂宝庄饰。种种璎珞。以严其身。金罗网覆。是时太子。乘彼羊车。至于园林。及其亲叔。甘露饭等。自余诸释。各为诸子。庄诸羝羊。具足如前。彼诸童子。亦乘羊车。随意游戏。 习学技艺品第十一时净饭王。知其太子年已八岁。即会百官群臣宰相。而告之言。卿等当知。今我化内。谁最有智。谁具技能。种种悉通。堪为太子作于师匠。教使学书及余诸论。时诸臣等。即报王言。大王当知。今有毗奢婆蜜多罗。善知诸论。最胜最妙。如是大师。堪教太子种种书论。时净饭王。即遣使人召彼毗奢婆蜜多罗。而告之言。尊者大师。汝能为我。教此太子一切技艺诸书论不。时蜜多罗报言。大王谨依王命。我今堪能。时净饭王。心生欢喜。即占好日善宿吉时。共大释种耆旧有德。令其庄饰。一切礼仪。种种所须。悉令充备。复严五百诸释种童。前后左右。周匝围绕。更复别有无量无边童男童女。随从太子。将升学堂。时彼大师毗奢蜜多。遥见太子威德力大。不能自禁。遂使其身。从座匆起。屈身顶礼于太子足。礼拜起已。四面顾视生大羞惭。时蜜多罗。生惭愧已。于虚空中。有一天子。名曰净妙。从兜率宫。共于无量无边最大诸天神王。恒常守护是大子者。在彼虚空。隐身不现而说偈言。 世间诸技艺 及余诸经论 尔时天子。说此偈已。以种种华。散太子上。即还本宫。时净饭王。即持种种无价珍宝。以用布施诸婆罗门。复持种种百味饮食。施设众座诸婆罗门。将是太子。付彼大师毗奢蜜多。留诸乳母。令侍太子。即还王宫。 尔时太子。既初就学。将好最妙牛头栴檀。作于书板。纯用七宝。庄严四缘。以天种种殊特妙香。涂其背上。执持至于毗奢蜜多阿阇梨前。而作是言。尊者阇梨。教我何书(元少一书)。或复梵天所说之书(今婆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佉卢虱吒书(隋言驴唇)。富沙迦罗仙人说书(隋言莲花)。阿迦罗书(隋言节分)。瞢伽罗书(隋言吉祥)。耶寐(亡毗反)尼书(隋言大秦国书)。鸯瞿梨书(隋言指书)。耶那尼迦书(隋言驮乘)。娑伽婆书(隋言牸牛)。波罗婆尼书(隋言树叶)。波流沙书(隋言恶言)。毗多荼书(隋言起尸)。陀毗荼国书(隋云南天竺)。脂罗低书(隋言裸形人)。度其差那婆多书(隋言右旋)。优伽书(隋言严炽)。僧佉书(隋言算计)。阿婆勿陀书(隋言覆)。阿[少/兔]卢摩书(隋言顺)。毗耶寐奢罗书(隋言杂)。陀罗多书(乌场边山)。西瞿耶尼书(无隋言)。珂沙书(疏勒)。脂那国书(大隋)。摩那书(斗升)。未荼叉罗书(中字)。毗多悉底书(尺)。富数波书(花)。提婆书(天)。那伽书(龙)。夜叉书(无隋语)。乾闼婆书(天音声)。阿修罗书(不饮酒)。迦娄罗书(金翅鸟)。紧那罗书(非人)。摩睺罗伽书(大蛇)。弥伽遮迦书(诸兽音)。迦迦娄多书(乌音)。浮摩提婆书(地居天)。安多梨叉提婆书(虚空天)。郁多罗拘卢书(须弥北)。逋娄婆毗提呵书(须弥东)。乌差波书(举)。腻差波书(掷)。娑伽罗书(海)。跋阇罗书(金刚)。梨伽波罗低梨伽书(往复)。毗弃(音牒)多书(食残)。阿[少/兔]浮多书(未曾有)。奢娑多罗跋多书(如伏转)。伽那那跋多书(算转)。优差波跋多书(举转)。尼差波跋多书(掷转)。波陀梨佉书(足)。毗拘多罗波陀那地书(从二增上句)。耶婆陀输多罗书(增十句已上)。未荼婆哂尼书(中流)。梨沙耶娑多波恀比多书(诸仙苦行)。陀罗尼卑叉梨书(观地)。伽伽那卑丽叉尼书(观虚空)。萨蒱沙地尼山陀书(一切药果因)。沙罗僧伽何尼书(总览)。萨婆娄多书(一切种音)。 尔时太子。说是书已。复咨蜜多阿阇梨言。此书凡有六十四种。未审尊欲教我何书。是时毗奢婆蜜多罗。闻于太子说是书已。内心欢喜。悦豫熙怡。密怀私惭。折伏贡高我慢之心。向于太子。而说偈言。 希有清净智慧人 善顺于诸世间法 尔时复有五百释种诸臣童子。俱共太子。齐入学堂。学书唱字。以是太子威德力故。复有诸天神力加故。诸音响中。出种种声。 唱阿字时。诸行无常。出如是声。 唱伊字时。一切诸根门户闭塞。出如是声。 唱优字时。心得寂定。出如是声。 唱咽字时。诸六入道皆证知故。出如是声。 唱呜字时。当得渡于大烦恼海。出如是声。 唱迦字时。当受诸有业报所作。出如是声。 唱佉字时。教拔一切烦恼根本。出如是声。 唱伽字时。十二因缘甚深难越。出如是声。 唱[口*恒]字时。诸无明盖覆翳甚厚。当净除灭。出如是声。 唱俄字时。如来当得成佛道已。至余诸方恐怖众生施与无畏。出如是声。 唱遮字时。应当证知四真圣谛。出如是声。 唱车字时。今者应当所有谄曲邪惑意迷皆悉除灭。出如是声。 唱阇字时。应当超越出生死海。出如是声。 唱社字时。魔烦恼幢当碎破倒。出如是声。 唱若字时。当令四众皆顺教行。出如是声。 唱吒字时。其诸凡夫一切众生。处处畏敬此言无常。出如是声。 唱咤字时。应当忆念此之咤字若根纯熟不闻诸法即得证知。出如是声。 唱荼字时。应当得彼四如意足即能飞行。出如是声。 唱[口*荼]字时。作合欢华如[口*荼]言语。散唱诸行及十二缘生灭之法无常显现。出如是声。 唱拏字时。其得道人受利养时。无一微尘等诸烦恼。而不散灭堪应他供。出如是声。 唱多字时。当向苦行。出如是声。 唱他字时。一切众生其心若斧。诸尘境界犹如竹木。当作是观。出如是声。 唱陀字时。当行布施行诸苦行即得和合。出如是声。 唱咃字时。当有法声。出如是声。 唱哪字时。当须用彼食饮活命。出如是声。 唱簸字时。真如实谛。出如是声。 唱颇字时。当得成道证于妙果。出如是声。 唱婆字时。解一切缚。出如是声。 唱嘙字时。说世间后更不受有。出如是声。 唱摩字时。说诸生死一切恐怖最为可畏。出如是声。 唱耶字时开穿一切诸法之门为人演说。出如是声。 唱啰字时。当有三宝。出如是声。 唱逻字时。断诸爱枝。出如是声。 唱婆字时。断一切身根本种子。出如是声。 唱[口*奢]字时。得奢摩他毗婆舍那。出如是声。 唱沙字时。当知六界。出如是声。 唱娑字时。当得诸智。出如是声。 唱嗬字时。当打一切诸烦恼却。出如是声。 尔时彼诸五百童子。作如是唱诸字门时。以是太子威德力故。兼复诸天护持所加。出于如是微密秘奥诸法门声。 时净饭王。又复集聚群臣议言。卿诸臣等。一切谁知。何处有师。最便武技善巧军戎兵仗智略。堪教于我悉达大子。时诸臣等。奉报王言。大王当知。此处有释。名为善觉。其善觉子。羼提提婆(隋言忍天)。堪教太子兵戌法式。其所解知。一切凡有二十九种。善巧善妙。技术精微。所作轻便。劲捷剿勇。二十九者。所谓腾象跨车。跳坎越马。射妙走疾。志猛性刚。身体轻便。所为谛审。善能调习。捉象搭钩。巧解安施。掷象罥索。又工将养。饮饲畜生。处分指撝。善总兵马。谙练曲直。斜正山川。手握拳牢。脚蹋地稳。梳头结髻。靳固甚牢。能破能开。能劈能斩。射不虚落。挽[革*卬]无双。遥闻响声。射即悬着。所放之处。箭入甚深。黠慧聪明。辞清辩捷。谋谟策算。巧解多知。讨古论今。方便善诈。诸如是等。所有兵家。秘要神能。悉皆通达。唯应是彼乃可堪教大王太子一切戎技。 时净饭王。闻是语已。心大欢喜。即敕诸臣。令唤忍天。其忍天至。王敕之言。羼提提婆。汝能教我悉达太子戎仗智不。是时忍天。即白王言。臣甚能教。王复敕言。汝若知时。好教我子。令得成就。时净饭王。为于太子。欲游戏故。造一园苑。名曰勤劬。是时太子。入彼苑内。游戏欢娱。或令按摩。时彼五百诸释种臣。悉为其儿。各造园苑。拟以戏笑。按摩遨游。时忍提婆。将引太子。入勤劬园。教戎仗智。彼诸释种。各各自入其园苑中。游戏学习。时忍提婆。将其数种兵戎器仗。欲教太子。太子见已。悉皆弃舍。即语忍天。作如是言。汝教其余诸释种子。我自解此。不须更学。时忍提婆。即以教于其余释种此戎仗智。而彼学已。不久人人悉得成就二十九种。并皆通达。所谓腾跳白象车马。乃至挽强。于一切处。皆成就得最第一智。轻便最能。聪明智慧。又如是等诸王技中。最善最胜。所谓书算。解诸计数。雕刻印文。宫商律吕。舞歌戏笑。[馬*((乖-北+(人*人))/山)](士洽反)碱(鱼洽反)漫谈。或造诸珍。瑰奇异宝。染衣出色。图画草叶。种种诸事。和合薰香。或弄手笔。草正诸书。能制文章。又复能于白象背上。能回能转。旋鞍骗(芳面反)马所有象驼。头项尾脚。种种诸技。并悉便能。又于车边。亦善巧弄。出诸异法。刀槊弓箭。身中得悉。意气容与。相扑拗腕。捔力称斤。按摩筑挤(耻皆反)。拗胫搦臂。能掷能走。乃至不空。及闻声射。入[革*卬]挽强。箭连如雨。太子于此。一切诸技。皆悉弃舍。更不肯学。云我自解。何假须教。复欲教习诸王要法。所谓天文祭祀占察。悬射前事。谬语巧诵。知诸兽音。达于声论。造作诸技。因伎报答。咒术杂事。十余种名。治化古先。一切书典。教于太子。及自他释亦如是教。又复世人。积年累月。所学问者。或成不成。彼等众技。一切诸论。太子能于四年之中。及余释种。皆悉学得通达无碍。一切自在。是时忍天。即为太子。而说偈言。 汝于年幼时 安庠而学问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二
游戏观瞩品第十二尔时太子生长王宫。孩童之时。游戏未学。年满八岁。出合诣师。入于学堂。从毗奢蜜及忍天所。二大尊边。受读诸书。并一切论。兵戎杂术。经历四年。至十二时。种种技能。遍皆涉猎。既通达已。随顺世间。悦目适心。纵情放荡。驰逐声色。曾于一时。在勤劬园。遨游射戏。自余五百诸释种童。亦各在其自己园内。优游嬉戏。时有群雁。行飞虚空。是时童子提婆达多。弯弓而射。即着一雁。其雁被射。带箭遂堕悉达园中。时太子见彼雁带箭被伤堕地。见已两手安徐捧取。取已加趺。安雁膝上。以妙滑泽柔润水波。万字轮文。福德之手。细软犹如芭蕉嫩叶。左手擎持。右手拔箭。即以酥蜜。封于其疮。是时提婆达多童子。遣使人来语太子言。我射一雁。堕汝园中。宜速付来。不得留彼。是时太子。报使人言。雁若命终。即当还汝。若不死者。终不可得。时提婆达多。复更重遣使人语言。若死若活。决须相还。我手于先。善巧射得。遇堕落彼。云何忽留。太子报言。我已于先摄受此雁。所以然者。自我发于菩提心来。我皆摄受一切众生。况复此雁。而不属我。以是因缘。即便相竞。集聚诸释宿老智人。判决此事。是时有一净居诸天。变身化作老宿长者。入释会所。而作是言。谁养育者。即是摄受射着之者。即是放舍。时彼诸释宿老诸人。一时印可。高声唱云。如是如是如仁者言。此是提婆达多童子。共于太子。最初构结怨仇因缘。复有一时。其净饭王。共多释种诸童子辈。并将太子。出外野游。观看田种。时彼地内。所有作人。赤体辛勤。而事耕垦以牛縻系。彼犁轹端。牛若行迟。时时摇掣。日长天热。喘吓汗流。人牛并皆困乏饥渴。又复身体羸瘦连骸。而彼犁伤土墢之下。皆有虫出。人犁过后。时诸鸟雀。竞飞下来。食此虫豸太子睹兹犁牛疲顿。兼被鞭挞。犁轹研领。鞅绳勒咽。血出下流。伤破皮肉。复见犁人。被日炙背。裸露赤体。尘土坌身。乌鸟飞来。争拾虫食。太子见已。起大忧愁。譬如有人见家亲族被系缚时。生大忧愁。太子怜愍彼诸众等。亦复如是。见是事已。起大慈悲。即从马王揵陟上下。下已安庠经行。思念诸众生等。有如是事。即复唱言。呜呼呜呼。世间众生。极受诸苦。所谓生老。及以病死。兼复受于种种苦恼。展转其中。不能得离。云何不求舍是诸苦。云何不求厌苦寂智。云何不念免脱生老病死苦因。我今于何得空闲处。思惟如是诸苦恼事。 时净饭王。观田作已。共诸童子。还入一园。是时太子。安庠瞩眄。处处经行。欲求寂静。忽见一处。有阎浮树。条干滑泽。端正可怜。郁蓊扶疏。人所乐见。见已即语诸左右言。汝等诸人。各远离我。我欲私行。是时太子。发遣左右。悉令散已。渐至树下。到树下已。即于草上。加趺而坐。谛心思惟。众生有于生老病死种种诸苦。发起慈悲。即得心定。彼时即便离于诸欲弃舍一切诸不善法。思惟境界。分别境界。欲界漏尽。即得初禅。我身亦自有如是法。未免此法。未度此轮。当思惟时。有五神仙。飞腾虚空。自在而行。有大威德。有大势力。具足巧通毗陀之论。善解诸术。从南向北。经彼园林阎浮树上。而欲飞过。即不能去。各相谓言。我等往昔去来。自恣穿过须弥。出诸神通。种种示现。乃至到于毗沙门宫大天王所。或至阿罗迦槃多城。亦能穿过彼城。多有种种夜叉诸恶神等。我亦曾经彼上。飞过而此树端。我亦曾经无量过度。不曾有碍。不失神通。今日以谁威德力故。令于我等退失神通。不能得过。彼等仙人。即观其树。遂见太子。在树阴下。加趺而坐。威光巍巍。显赫难观。彼等见已。作是思惟。此坐是谁。将非是彼大梵天王世间之主。或复是彼吃沙那天欲界之主。或天帝释。或毗沙门大库藏主。或月天子。或日天子。或复是于转轮圣王。或此坐者。得非是佛出现世乎。然今此人。威德甚大。 尔时彼林守护之神。告诸仙言。诸仙人辈。此非大梵世间天主。非吃沙那欲界之主。亦非天帝及毗沙门库藏之主。亦复非是日月天子。此之太子。名悉达多。是净饭王。释种童子。诸仙当知。大梵天王。所有威德。其吃沙那天主。帝释毗沙门王库藏之主。月天日天。转轮圣王。诸威德等。比悉达多太子所有一毫威德。彼诸威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是故汝等。至此树林。欲上飞过。神通有限。不能得度。时彼诸仙。闻护林神如是语已。从虚空下。住太子前。各各说偈。赞叹太子。时一仙人。而说偈言。 世间烦恼火炽然 此能出生法池水 复有一仙而说偈言。 世间愚痴甚黑暗 此能出生智慧光 复有一仙而说偈言。 忧恼旷野大泽中 此大驮乘能胜致 复有一仙而说偈言。 一切世间烦恼缠 此能方便令解脱 复有一仙而说偈言。 世间所有生死痾 此大医师能救疗 时诸仙人。各各说偈。叹太子已。接足顶礼。右绕三匝。飞腾虚空。相随而去。时净饭王。须臾之间。不见太子。心内即生不喜不乐。而问人言。我之太子。今在何处(此上两句梵本重称)。忽然不见。是时诸臣。东西南北。交横驰走。寻觅太子。莫知所在。时一大臣。遥见太子。在彼阎浮树阴之下。思惟坐禅。复见一切树影悉移。唯阎浮阴。独覆太子。时彼大臣。见于太子。有是希奇难思议事。即大欢喜。踊跃充遍。不能自胜。急疾奔驰。走诣王所。至已长跪。依所见事。即说偈言。 大王太子今在于 阎浮树阴下端坐 时净饭王闻已。即诣阎浮树所。遥见太子在彼树间。结加趺坐。譬如黑夜视山顶头。大聚火光。出猛明炎。盛德显著。炳照巍巍。如重云间忽出明月。亦如暗室然大净灯。时王见已。生大希有奇特之心。遍体战惶。身毛悉竖。即头顶礼于太子足。欢喜踊跃。而作是言。善哉善哉。我此太子大有威德。说偈赞曰。 如夜大火聚山顶 似秋明月敞云间 时净饭王说偈赞已。更复顶礼于太子足。重说偈言。 我今再度屈此身 顶礼千辐胜妙足 时有擎挟筌蹄小儿。随从大王。啾唧戏笑。有一大臣。咄彼小儿。作如是言。汝小儿辈。幸勿唱叫。时诸小儿报彼臣言。何故不听我等喧适。尔时大臣即以偈颂答彼一切诸小儿言。 日光虽极热猛盛 不能回彼树阴凉 捔术争婚品第十三之一尔时太子渐向长成。至年十九。时净饭王为于太子。造三时殿。一者暖殿。以拟隆冬。第二殿凉。拟于夏暑。其第三殿。用拟春秋二时寝息。拟冬坐者殿一向暖。拟夏坐者殿一向凉。拟于春秋二时坐者。其殿调适。温和处平。不寒不热。复于宫内后园之中。堰水流渠。造作池沼。栽莳种种众杂名花。所谓优钵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华。分陀利华。为于太子。作喜乐故。复有无量无边诸人。各自职司侍卫太子。或复有人。按摩太子。或复有人。柔软太子。或复有人。以诸香油。涂荼太子。或复有人。洗浴之时。揩拭太子。或复有人。澡浴之时。供香汤者。或有染发梳头髻者。或复有人。执镜照者。或执涂香。或执眼药。或复有执熏衣香者。或执牛黄。或执华鬘。或复有执种种杂色微妙衣服。立太子前。常拟供奉。太子著者。其衣悉是迦尸迦衣。执已曲躬。须者即进。其太子父输头檀王所著衣里若迦尸迦。外表则用其余诸物。太子不然。所服之衣。内外悉用迦尸迦。作太子左右。及执作人。僮傼男女。诸后从等。皆悉餧以粳粮之饭。杂肉齑酱。或臛或羹。太子一身。别置妙好香美粳粮。精细拣择。羹臛杂奠。百味兰肴。种种珍羞。及诸饼果。如是无量。日别恒常。昼夜修营。各皆新造。以拟太子。又持白盖。覆太子上。或畏夜戏零露风霜。或复昼游尘埃日照。 时净饭王既见太子年渐向大。心中复忆阿私陀仙授记之语。集诸耆旧释种大臣。而作是言。汝等亲族。曾闻知不。我此太子。初生之时。召诸解相及婆罗门阿私陀等。皆记之言。其若在家定当得作转轮圣王。若舍出家必得成就于无上道。而我等今作何方便。令此童子得不出家。诸释亲族即报王言。大王。今当速为太子别造宫室。令诸婇女娱乐嬉戏。是则太子不舍出家。而有偈说。 阿私陀所记 决定无移动 如是方便。我等释种。可得兴盛。能令一切恭敬尊重。不为粟散诸王所欺。时净饭王复语释种诸亲族言。汝等当观。谁释女堪与我太子悉达为妃。尔时五百诸释种族。各各唱言。我女堪为太子作妃(上两句梵本悉再称今略) 时净饭王复自思惟。若我今日。不共太子如是筹量。忽取他女与其作妃。脱不称可则成违负。若我今共太子语论。太子意深。终不肯道。我今狐疑。作何方便。复更思惟。我今可以种种杂宝。作无忧器。持与太子。令太子用施诸女人。密遣使觇观察其意。看于大子眼目瞻瞩在于谁边。我即娉取。与其作妃。 时净饭王即遣造作杂宝玩弄无忧之器。所谓金银种种杂饰。造已即于迦毗罗城。振铎唱言。从今已去。至七日来。我太子欲见于释种一切诸女。见已欲施一切杂宝种种玩弄无忧之器。城内所有一切诸女。悉可来集于我宫门。 尔时太子六日已过。至第七日。于先出在王宫门前。据筌蹄坐。是时城内。一切诸女。皆以种种杂宝璎珞。各严其身。来集宫门。欲见太子。后欲受取种种诸宝无忧之器。是时太子见诸女来。即持种种宝器。施与彼等诸女。从四方来见太子者。以是太子威德大故。诸女不能正看太子但取宝器。各各低头。速疾而过。宝器尽已。最后有一婆私吒族释种大臣摩诃那摩。其女名为耶输陀罗。前后侍从众多婢媵。围绕而来。遥见太子。峨峨注睛。举目雅步。瞻观直眄。目不斜窥。渐进前趍。来近太子。如旧相识。曾无愧颜。即白太子。作如是言。太子今可与我杂宝无忧器来。太子报言。汝来既迟。皆悉施尽。彼女复更白太子言。我有何过。汝今欺我不与宝器。太子答言。我不欺汝。但汝后来自不及耳。是时太子指边有一所著印环。价直百千。从指脱与耶输陀罗。耶输陀罗。白太子言。我于汝边可止直于尔许物耶。太子报言。我之所著。自余璎珞。任意所取。彼女白言。我今岂可剥脱太子。只可庄严于太子身。语于太子。作是言已。心不喜欢。即回还去。 尔时世尊成道已后。尊者优陀夷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在王宫时。将身一切无价璎珞。脱持施与耶输陀罗。不能令彼心生欢喜。佛告尊者优陀夷言。汝优陀夷。至心谛听。我当说之。耶输陀罗非但今世与其璎珞令不欢喜。其往昔来。曾因少缘生嗔恨故。虽复多种珍宝布施。犹不欢喜。优陀夷言。甚奇世尊。此事云何。愿为我说。 尔时佛告优陀夷言。我念往昔无量世时。迦尸国内波罗奈城。时有一王。信邪倒见。而行治化。彼王有子。造少罪[億-音+(夫*夫)]。父王驱摈。令出国界。渐渐行至一天寺中。共妇相随。居停而住。时彼王子所将食粮。皆悉罄尽。王子游猎。杀捕诸虫。以用活命。所猎之处。见一鼍虫。趁而杀之。即剥其皮。内水中煮。其欲向熟。汁便竭尽。是时王子语其妇言。肉未好熟卿更取水。彼王子妇即便取水。妇去已后。王子饥急。不能忍耐。即食鼍肉。一切悉尽。不留片残。时王子妇取水回还。问其夫言。此中鼍肉。今在何处。王子报言。鼍忽然活。今已走去。其妇不信。何忽如是。鼍煮已熟。云何能走。妇心不信。而意思念。必是我夫。饥急食尽。诳我言走。情怀嗔恨。心常不欢。于后数年。其父命终。时诸大臣即迎王子。灌顶为主。既作王讫。所得众宝。及诸奇珍。种种衣裳。无价之物。皆悉与妃。其妃虽纳。而面颜色。不悦如前。尔时彼王语其妃言。我一切宝。无价之物。以持赐妃。何故颜色。而不欢悦。如前不异。时其夫人即说偈颂。以报王言。 最胜大王听 往昔游猎时 告优陀夷。此汝当知。尔时王者。我身是也。其王后者。今日耶输陀罗是也。我于尔时。少许犯触。续于后时。多以财宝。与望和适。而其怀恨。犹不喜欢。今日亦然。虽将无量诸种钱帛。亦不能令其心欢喜。 时净饭王所遣密使察太子者。一心睹于太子眼目其所瞻瞩。共于诸女相当语对。而彼密使委悉皆知。知已即时往诣王所。而白王言。大王当知。有释大臣摩诃那摩。其女后来太子共语。数番往复。兼且微笑。停住少时。调戏言语。太子彼女二颜俱悦。彼此答对。四目相当。时净饭王闻彼密观如是语已。心内思惟。太子意欲得彼女耶。 时净饭王看好吉宿良善之日。即唤国师婆罗门来。使向释种摩诃那摩大臣之家。而作是言。知卿有女。今可与我太子作妃。是时国师闻王语已。即诣释种摩诃那摩大臣之家。作如是言。摩诃那摩王敕如是。时释大臣报国师言。我释迦法。相承如是。若有技能胜一切者。于彼人边即嫁女与。若无技能不得与女。大王。太子生长深宫。耽媔嬉戏。未曾学习。无有技能。弓射天文。兵书戎仗。一切战斗。捔力拳捶。悉未工闲。我何故。今无艺人边而嫁女与。 是时国师闻是语已。还至王所。将如是语。具白于王。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心怀愁恼。如是思惟。摩诃那摩。此语如法。向我实论。无一虚妄。虽作是念。而王内心。怅怏默然。迷闷而住。其状如似坐禅思惟。太子是时。见父王面。失于容色。怅怏不欢。犹如坐禅思惟一种。见是事已。渐至王所。而问王言。未审父王。以何缘故。如是愁恼。独坐思惟。作是语已。时净饭王答太子言。子不须问我如此事。太子再问。父王重止。太子如是三问。父王大王。要须报我。所以解我心疑。时净饭王三见太子问如是事。即向太子。如前所说。太子知已。问父王言。父王颇知。父王城内。有人能出与我共试技艺已不。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即大欢喜。踊跃遍身。不能自胜。即更重审问于太子。作如是言。善哉太子。汝实能捔诸技艺不。太子答言。大王善听。我今实能。大王。但当速集诸释一切童子。共我捔试诸有技艺。 时净饭王敕迦毗罗城内。街巷四衢道头。悉教振铎大声唱令。从今以去。计至七日。我之储宫。悉达太子今欲出其所有诸技。若有解者。悉令聚集。共捔试看。时六日过。至第七日。五百释种诸童子等。悉达为首。并皆聚集。聚集讫已。相共出城。至一宽地。是诸童子。出技能处。时释大臣即好庄严耶输陀罗。为上胜垛。作如是言。谁能善通一切技艺。最胜上者。即以此女。与其作妻。时净饭王共诸释种耆旧长德。于先而至。复有无量无边杂姓男子女人童男童女。皆悉聚集。诣彼试场宽地之所。欲观太子。及诸释种。一切童子。捔试技能。谁最为胜。是时有诸释种童子文学快者。先共太子试于手笔。时有释种。相共谓言。今者宜令毗奢蜜多为作试师。即语之言。汝可观察诸童子内手笔谁胜。或复快书疾书善书解多种书。尔时毗奢蜜多大师。先知太子于诸书中最胜最上。熙怡微笑而说偈言。 一切人间及天上 乾闼修罗迦楼罗 尔时彼等释种徒众。详共齐白净饭王言。我今已知。大王太子于书典中。最为胜上。算计须试。得知谁明。是时众中有一最大算计之师。名頞谁那。一切算计。最为第一。时释众唤頞谁那来。将往试验。语言尊者。汝好观看诸童子中。是谁算计。为最第一。时太子算。令一释种明了童子对下算筹。而不能供。更二童子下。犹不供。三童子下。亦不能供。乃至一十童子俱下。而亦不供。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一百共下。而亦不供。二百三百。四百五百。一时尽下。犹尚不供。是时太子。作如是言。汝等今算。我当为下。时一释种童子。唱算太子为下。不能算得。太子复言。二人双计。复不能及。太子复言。乃至一百。一时共计。犹不能及。太子复言。汝等何假如是相竞。但此等辈一切一时。各自计唱。我当为下。时诸释种五百童子。一时俱唱。太子为其一时齐下。如上所数。从于一起。乃至尽数。太子不错。亦复不乱。安庠审谛。次第而下。彼等一切诸释童子。尽力共算。不能及逮悉达太子万分之一。时頞谁那国大算师。心密惊怪。极生欢喜。而说偈言。 善哉捷利深忆持 分明唱下无有错 时彼释众一切皆生希有之心。从坐而起。合十指掌。顶礼太子。谓悉达多太子。大胜真实。大胜同声。复白净饭王言。善哉大王。大得善利。善生人间。大王今生如是聪睿大福德子智慧之子。舌根如是。轻便啭滑。成就口业。时净饭王熙怡微笑。语太子言。善哉太子。汝今能共此頞谁那大算之师。计算世间方便智。能得相入不。是时太子答父王言。大王我能时净饭王语太子言。汝若能者。当自知时。时頞谁那大计算师语太子言。仁者太子。汝知亿上算数已不。太子答言。我甚知之。时頞谁那算师复言。汝知云何为我说之。太子答言。凡入亿中算计数者。汝等谛听。我今说之。一百百千。是名拘致(隋数千万)。其百拘致名阿由多(隋数十亿)。百阿由多名那由他(隋数千亿)。百那由他名波罗由他(隋数十万亿)。百波罗由他名[口*恒]迦罗(隋数千万亿)。百[口*恒]迦罗名频婆罗(隋数十兆)。百频婆罗名阿刍婆(隋数千兆)。百阿刍婆名毗婆娑(隋数十万兆)。百毗婆娑名郁曾伽(隋数千万兆)。百郁曾伽名婆诃那(隋数十京)。百婆诃那名那伽婆罗(隋数千京)。百那伽婆罗名帝致婆罗(隋数十万京)。百帝致婆罗名卑婆娑他那波若帝(隋数千万京)。百卑婆娑他那波若帝名醯兜奚罗(隋数十旗)。百醯兜奚罗名迦罗逋多(隋数千垓)。百迦罗逋多名醯都因陀罗陀(隋数十万垓)。百醯都因陀罗陀名三蔓多罗婆(隋数千万垓)。百三蔓多罗婆名伽那那伽尼多(隋数十[禾*巿])。百伽那那伽尼多名尼摩罗阇(隋数千[禾*巿])。百尼摩罗阇名目陀婆罗(隋数十万[禾*巿])。百目陀婆罗名阿伽目陀(隋数十万[禾*巿])。百阿伽目陀名萨婆婆罗(隋数十壤)。百萨婆婆罗名毗萨阇波帝(隋数千壤)。百毗萨阇波帝名萨婆萨若(隋数十万壤)。百萨婆萨若名毗浮登伽摩(隋数千万壤)。百毗浮登伽摩名婆罗极叉(隋数十沟)。入于如是算计之数。其须弥山。若欲算知斤两铢分。悉可得知。自此已上。复有一算。名陀婆阇伽尼民那。此之已上。复有算计。名奢槃尼。此尼已上。复有算名波罗那陀。此上复有算名伊吒。此上复有算名迦楼沙吒啤多。此上复有算名萨婆尼差波。至于此计恒河沙等。一切算数。总览尽收。此上复有算计数。名阿伽娑婆。此数数于一恒河沙亿百千万恒河沙数计。取悉皆总入于此。而于此上。复更有计。名波罗摩[少/兔]毗婆奢。时额谁那大计算师。语太子言。如是已知。其入微尘数算之计。更复云何。今亦须知。太子答言。汝等谛听。我今说之。凡七微尘。成一窗尘。合七窗尘。成一兔尘。合七兔尘。成一羊尘。合七羊尘。成一牛尘。合七牛尘。成于一虮。合于七虮。成于一虱。合于七虱。成一芥子。合七芥子。成一大麦。合七大麦。成一指节。累七指节。成于半尺。合两半尺。成于一尺。二尺一肘。四肘一弓。五弓一杖。其二十杖。名为一息。其八十息。名拘卢奢。八拘卢奢。名一由旬。于此众中。有谁能知。几许微尘。成一由旬(依隋数计得三百八十四里一百三千步)。时頞谁那大算计师报太子言。大德仁者。我尚不知如是之数。我今闻说。犹生迷闷。况复自余少智少闻愚痴之人。虽然唯愿太子。为我等说几许微尘成一由旬。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三
捔术争婚品第十三之二尔时太子报頞谁那大算师言。汝等谛听。其一由旬。微尘多少。渐渐积满一阿刍婆。如是更复一那由他。更复二十亿那由他百千。复六十亿百千。复三十二亿。复五百千。复一百千。如是等数。微尘多少。总计足满此一由旬。如是次第。展转而数。由旬大小。此阎浮提。纵广正等。七千由旬。西瞿耶尼。八千由旬。东弗婆提。九千由旬。北郁单越。十千由旬。是一三千大千世界由旬之数。纵广如是。次第大小。依此由旬。如是计取。若干百由旬。若干千由旬。若干百千由旬。其一由旬。复有若干微尘之数。总计可得。所以者何。此之计数。过一切数。故名算计。不可数得。不可计知。诸微尘等。三千大千世界之内。所有之者。 时頞谁那大算计师。及诸释种一切宗族。生大欢喜。踊跃无量。遍满其体。不能自胜。身上唯留一个单衣。余衣悉解。以施太子。复脱无量无边璎珞。散施太子。而赞叹言。善哉善哉。太子甚深。快知快解。如是次第。于算计中。太子复胜。所谓书数智计渊玄。太子无比。彼等诸释。而作是言。我等已知。今此太子。于书算中。最胜无比。其次戎仗兵法须试。是谁最胜。是谁最胜。 尔时彼诸释种宗族。推其姓中一大臣。名娑呵提婆。置为证察。而白之言。大德和上。愿好用心。观何童子武技之中谁最胜妙。所谓不空。及闻声等。射远射刚。挽强牵臂。 尔时戏场为阿难陀童子。置立安施铁鼓。去于射所二拘卢奢。以为其表。提婆达多童子。所射安置铁鼓四拘卢奢。乃至为于难陀童子。安置铁鼓六拘卢奢。为于大臣婆私吒氏摩诃那摩。安置铁鼓八拘卢奢。如是次第。自余童子。各各相去。随远及近。安置射表。为于悉达太子。安置十拘卢奢。牢刚铁鼓以为射表。 时阿难陀弯弓射彼二拘卢奢所置铁鼓才得中。及以外更远。则不能过。提婆达多童子所射四拘卢奢安置之鼓。射而即着。更不能过。 摩诃那摩大臣所射八拘卢奢铁鼓得着。远不能过。是诸释子。各各所立铁鼓远近悉皆射着。其分已外不能越过。 尔时次第至悉达多太子欲射。有司进上所奉之弓。太子暂欲以手施张。按弓强弱。拼弦牢靳。其弓及弦。应时碎断。悉达太子即便问言。此之城内。谁有好弓。堪我牵挽。禁我气力。时净饭王心怀欢喜。即报言有。太子问言。大王。言有今在何处。王报太子。汝之祖父。名师子颊。彼有一弓。见在天寺。常以香花。而供养之。然其彼弓。一切城内。释种眷属。乃至不能施张彼弓。况复牵挽。太子语言。大王。速疾遣取弓来。是时使人。将彼弓来。既至众中先持授。于一切释种诸童子辈所执之者。不能施张。况复欲挽。其后次将付与摩诃摩那大臣。时彼大臣尽其所有一切身力。不能施张彼弓之弦。况复牵挽。然后乃将奉进太子。太子执已。安坐不摇。微用少力。不动身体。左手执弓。右手捋弦。以指才挽。而拼作声。彼声遍满迦毗罗城。城内所有一切人民。悉皆恐怖。各各问言。此是何声。或复有人。从他闻言。悉达太子取其祖父师子颊王所用之弓。而暂施张牵挽作声。为此因缘。净饭大王将于无量无边诸物。用供太子。是时太子施张彼弓右手执箭。出现如是微妙身力。牵挽彼箭。平胸而射。过阿难陀及提婆达乃至大臣摩诃那摩三人等鼓。其箭射逮十拘卢奢所安置处。皆悉洞过。没于虚空。尔时诸天在于虚空。而说偈言。 如是最胜善地中 坐于往昔诸佛座 尔时诸天说是偈已。各将种种天妙杂花。散太子上。散已忽然没身不现。是时太子所射之箭。天主帝释。从虚空中。秉执将向三十三天。至天上已。为此箭故。于彼天中。建立箭节。常以吉日。诸天聚集。以诸香华。供养此箭。乃至于今诸天。犹有此箭节日。 尔时释种诸眷属等。复作是言。悉达太子射技最远。已胜众人。今更须试射[革*卬]之物。是谁能过。是时彼地。相去不远。自然而有多罗树行。其中或有诸释童子。用一箭射。即穿过于一多罗树。或有穿过二多罗树。或三或四及过五者。是时太子。执箭一射。即便穿过七多罗树。彼箭穿七多罗树已。箭便堕地。碎为百段。时诸释种。复更别立铁猪之形。其内或有释种童子。执箭射一铁猪形过或二三四。及过五者。太子执箭一射。便穿七铁猪过。七猪过已。彼箭入地。至于黄泉。其箭所穿。入地之处。即成一井。于今人民。常称箭井。时诸释族。复更立于七口铁瓮。满中盛水。其中或有释种童子。熟烧箭镞。极令猛赤。而用射于一铁瓮彻。或二或三止至四五。太子执彼烧热赤箭一射。便过七铁水瓮。去瓮不远。即有一大娑罗树林。其箭过已。悉烧彼林。一时荡尽。时诸释族复作是言。射[革*卬]技能。太子已胜。今复试斫须一下断。其中或有诸释种子。手执利剑。一下一斫多罗树。断或二或三。乃至四五。太子之手。执于剑已。一下斫七多罗树断。而彼七根多罗之树。虽复被斫。其树不倒。彼诸释种作如是言。太子不能斫一树彻。是时色界净居诸天。即便化作大猛威风。吹彼树倒。其次难陀。将一束竹。来太子前。其内密置按摩所用铁棒着中。以奉太子。太子见此一束之竹。不谓其间有于铁棒。不用多力。左手执剑。一下钐断。譬如壮士手执利刀斫一茎竹。或斫一箭。如是如是。太子钐彼按摩铁棒。谓言竹束。左手执剑。不用多力。一下斩斫。随时彻过。时诸释种复作是言。已试斩斫。太子最胜。今复更须作诸象技跳掷上下。谁复为能。其中复有诸释童子。从象鼻前。跳上象背。或有童子。从脚跳上。或有童子。从尾跳上。其跳上时。或手执持粗大铁棒。或执铁轮。或执铁排。或执戟槊。或执长刀。左执跳上。上已右接。即以掷地。太子跳时偝立却走。脚蹋象牙。上于象顶。左手执持种种诸器。或棒或轮。或排或槊。及以长刀。左执右掷。右执左掷。而投于地。诸释种族。既不能及。复作是言。今须马上。更共相试。其中或有释种童子。手执塑腾或执箭跳。从于一马。骑第二马。槃槊弄刀。或复以箭。射于指环。或有遇中。或不著者。或有释子。跳过二马。骑第三马。乃至射着。及以不着。或跳三马。跳已即便骑第四马。射着不着。或跳四马。骑第五马。及着不着。太子是时。手执于槊。我执弓箭。跳过六马。骑第七马。箭射乃至头发毛端。皆悉得着。如是次第。或于车上。示现轻便。或现筋陡。如是种种。或试音声。或试歌舞。或试相嘲。或试漫话戏谑言谈。或试染衣。或造珍宝及真珠等。或画草叶。和合杂香。博奕摴蒱。围棋双六。握槊投壶。掷绝跳坑。种种诸技。皆悉备现。如是技能。所试之者。而一切处。太子皆胜。时诸释种复作是言。我等今知。悉达太子。一切技能。悉皆精胜。今须相扑。得知谁能。是时太子却坐一面。其诸释种一切童子。双双而出。各各相扑。如是次第。三十二[番*去]。诸童子等。相扑各休。却住一面。次阿难陀忽前着来。对于太子。欲共相扑。太子始欲手执难陀。太子身力。及威德力。而彼不禁。即便倒地。其后次至提婆达多童子前行。以贡高心我慢之心。不曾比数。悉达太子。欲共太子捔竞威力。欲共太子一种齐等。挺身起出。巡彼戏场。面向太子。疾走而来。欲扑太子。 尔时太子。不急不缓。安详用心。右手执持提婆达多童子而行。擎举其身。足不着地。三绕试场。三于空旋。为欲降伏其贡高故。不生害心。起于慈悲。安徐而扑。卧于地上。使其身体不损不伤。太子复言。咄汝等辈。不假人人共我相扑。饶汝一切一时尽来共我相扑。尔时彼诸释种童子。一切皆起憍慢之心。并各奔来。走向太子。而欲扑之。是诸童子各以手触。彼等以是太子身力复威德力。各各不禁。皆悉倒地。尔时彼释一切。皆生奇特之心。各相谓言。希有希有。从生已来。不曾学习。今日乃出于如是等种种诸技。时彼场内所有人民。观看之者。悉唱呼呼叫唤之声。或出种种诸异音声。弄珠璎珞及衣服等。于上虚空无量诸天。同以一音而说偈言。 十方一切世界中 所有勇健诸力士 尔时诸天说此偈已。将种种华。散太子上。于虚空中。隐身不现。如是次第。悉达太子一切处胜。时净饭王知其太子所有技能。皆悉胜彼一切诸人。自眼既见。心复证知。踊跃喜欢遍满其体。心意适悦。不能自胜。以尊上心。敕唤白象璎珞庄严办具悉竟。而作是言。我息太子。乘此白象。将入城内。彼大白象。拟太子乘。从城门出。是时提婆达多童子城外而入。见此白象。而问人言。此象谁许。欲将何处。其人报言。欲将出城拟悉达乘。欲入城内。时提婆达多以释意气种姓尊豪。我慢兴盛。倚身力强。纵逸放荡。无诸忌惮。兼复妒嫉。于彼象前。少许地走。便以左手。执于象鼻。右手筑额。一下倒地。宛转三匝。遂即命终。白象卧地。塞彼城门众人往来。不通出入道路填咽。调达过已。于后又复有童子至。名曰难陀。相续而来。欲入城内。见此白象卧在城门死已。大身塞于道路。诸人民过不能得行。即问诸人。谁作是事。人辈答言。此大白象。为于提婆达多所杀。左手执鼻。右手筑额。一下倒地。三旋命终。难陀思惟。提婆达多童子试其自身之力。以杀白象。但此象身。极大极粗。污泥城门。妨人出入。即以右手。执彼象尾。牵取离门。可七步许。其难陀后次太子来。欲入城内。见此白象在于城门。见已借问诸行人言。谁杀是象。众人报言。提婆达多一筑而杀。太子即言。提婆达多此为不善。何故杀也。太子复问。谁牵离门。众人复言。难陀童子以其右手。执彼象尾。而牵离门。至于七步。太子复言。善哉难陀。作事善也。太子思惟。彼等二人虽能示现其自气力。但此象身。甚大粗壮。于后坏烂。臭熏此城。作于如是思惟讫已。左手举象。以右手承。从于空中。掷置城外。越七重墙。度七重堑。既掷过已。离城可有一拘卢奢。而象坠地。即成大坑。乃至今者。诸人相传詺于此处。为象堕坑。即此是也。尔时无量无边百千诸众生等。一时唱言。希有希有。如是之事。甚大可怪。各各皆唱。善哉善哉。大人大士。希有希奇。未曾闻见。而说偈言。 调达筑杀白象已 难陀七步牵离门 尔时大臣摩诃那摩。见于太子一切技艺。胜妙智能。最为上首。而作是言。唯愿太子。受我忏悔。我于先时。谓言太子不解多种技巧艺能。令我心疑不嫁女与。我今已知。愿受我女。用以为妃。尔时太子占良善日及吉宿时。称自家资。而办具度。持大王势。将大王威。而用迎纳耶输陀罗。以诸璎珞。庄严其身。又复共于五百婇女。相随而往。迎取入宫。共相娱乐。受五欲乐。是故偈言。 耶输陀罗大臣女 名闻盖国远近知 尔时世尊得成道已。尊者优陀夷白佛言。世尊如来。云何往昔之时。初欲纳于耶输陀罗。不以其生大家故取。不以种姓大故而取。不以富贵多财故取。不以端正华色故取。唯出技艺。而取得彼耶输陀罗。用以为妃。是时佛答优陀夷言。汝优陀夷。至心善听。非但今日耶输陀罗我取之。时不以大姓尊豪故取。乃至不为端正故取。唯用技艺。而取得之。往昔亦然。优陀夷言。世尊。此事云何。愿为说之。尔时佛告优陀夷言。我念往昔。过于无量无边世。时波罗奈城。有一工巧铁作之师。其有一女。端严可喜。身体正等。面目广平。世所少双。多人敬爱。尔时彼国波罗奈城。有一长者。其子可喜。端正如前。所说无异。而于一时。其长者子。见彼工巧铁师之女。在于楼上窗内现面。向外观看。彼长者子。见此女已。即生爱心。彼长者子。私心之中。记此女已。速往归家。告其父母。作如是言。某工巧家。有于一女。我意贪爱。欲取为妻。彼子父母报其儿言。汝今不须取此工巧铁师之女污辱我门。我当别觅长者之女。或大臣女。或居士女。与汝为妻。彼长者子作如是言。我永不用余人之女以为我妻。我意唯欲取此工巧铁师之女。我若不得此女为妻。必自害身终不用活。时长者子父母心愁。畏儿没命。即唤于彼工巧铁师。来至其家。而语之言。汝所有女。今可嫁与我子为妻。工巧铁师作如是言。我今不与非工巧者共作婚姻。其长者子父母答言。仁者何用工巧之人共作婚为。莫愁汝女饥寒辛苦不丰衣食。铁师复言。虽知如是。但我今觅同类之人。若解工巧。我与彼女。假令无大资财之具。但取彼有工巧之技。随家所办。我即当与。时长者子父母。闻彼如是言已。即语其子。如前所说。时长者子。既共彼女。心意相当。兼复足解工巧之事。精心细意。快便作针。即于别时。造作多针。以油脂洗。善好明净。作一大束。置竹筒中。诣向工巧铁师之家。到近巷已。在于道头。唱此偈颂。以卖其针偈言。 不涩滑泽铁 光明洗清净 尔时彼家工巧之女。在于楼上窗门之内。闻长者子说偈卖针。闻已即复以此偈。答长者子言。 咄哉狂颠人 汝甚无心意 时长者子更复说偈。报彼女言。 可喜端正女 我实非颠狂 尔时铁师工巧之女。闻长者子如是语已。速疾而往其父母前。作如是言。愿耶娘听外有一人。如上说偈。向父母陈。善解造针。高声唱说。时彼工巧铁师父母。即唤于彼长者子来。入至家内。而问之言。善哉童子。汝实善解造作针乎。童子报言。我甚能为。铁师复言。出汝针来。我试观看。时长者子。从竹筒里。拔出一针。示彼铁师。此是汝看。时彼铁师既见针已。作如是言。善哉童子。汝巧作针。大能穿孔。时彼童子语铁师言。此针非是竹筒所出。别更复有胜于此者。更出一针示彼铁师。铁师看已。复赞叹言。大能善穿。童子复言。非此为好更有胜者。第三别复更出一针。以示铁师。铁师如前美言称赞。善能善穿。童子复言。此亦未精。更有胜者。第四更出一针以示。铁师看已。复赞叹言。大能造作。大能赞孔。童子复言。此犹未善。更出一针示现。铁师看已复言。善作善穿。童子复言。此非巧者。第六复出一针以示。铁师复言。此实最胜。最妙善穿。时长者子。还取彼针。置于手上。一一次第。下着水中。而针悉浮。时彼铁师。睹是希有未曾见事。欢喜踊跃。向长者子。而说偈言。 我未曾闻见 能造如是针 尔时佛告优陀夷言。优陀夷。欲知尔时长者子者。今我身是。工巧之女。今耶输陀罗是。当于尔时。我取于彼以为妻。时不以大家。不以种姓。乃至不以端正故取。但以工巧试验故得。今亦复然。耶输陀罗不以种姓端正故得。乃至以于工巧而得。 常饰纳妃品第十四之一尔时释种所有童子。皆悉端正。殊妙可喜。世间少双。多为众人之所乐见。并皆先通一切诸技。无有能胜。所谓书画算计造印。及闻声着诸神射等。一切悉解。捷利巧智。聪明黠慧。彼童子内。其悉达多最为初首。第二难陀。第三即是提婆达多。唯除于此童子三人。余更无胜。 时迦毗罗城内。有一释种大臣。姓檀荼氏。名曰波尼。彼臣大富。钱帛丰饶。资财备具。如法而得。不违理求。五谷七珍。积如山岳。二足四足。象马牛羊。奴婢仆僮。作使受雇。众事自满。皆悉充盈。复更别有无量无边金银琉璃摩尼真珠车磲码瑙珊瑚虎珀。如是等宝。须者称心。无所乏少。彼之大臣家内。犹如毗沙门宫。无有异也。时彼波尼有于一女。名瞿多弥。彼女端正。可喜少双。不短不长。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伟不纤。处在幼年。为国内宝。时净饭王闻其化内有释大臣檀荼波尼有如是女。闻已选择良善宿日。即唤国师诸婆罗门。使向波尼大臣之家。作如是言。闻汝有女。名瞿多弥。彼女今可与我太子悉达为妃。其难陀父复闻大臣檀荼波尼有女。欲为悉达太子求娉为妃。闻已亦遣使人。语彼檀荼大臣。作如是言。汝瞿多弥。可与我子难陀作妻。若不与者我必损汝。提婆达多复闻檀荼波尼大臣有女。欲为悉达太子求娉作妃。彼亦遣使。语檀荼言。汝瞿多弥。今可媒嫁与我作妻。若不与我。我当为汝生于大祸。 尔时檀荼波尼大臣。如是思惟。此等三人释种童子。皆悉端正。可喜无双。一切技能并各具足。悉达太子最为第一。其次难陀复为第二。提婆达多即是第三。我唯一女。今若偏与悉达太子。彼二童子必当为我作大怨仇。若与难陀则为悉达及以提婆。作于嫌隙。若与提婆达多童子则为悉达及以难陀。构造怨恶。是时檀荼波尼大臣。如是不悦。忧恼怀愁。颜色不怡。思惟而坐自念。我今作何方便。时瞿多弥见父如是默然而坐。至其父边而作是言。阿爷今者何故不乐忧愁而坐。作是语已。其父报女瞿多弥言。汝瞿多弥。莫问此事。非尔所知。其女第二复问父言。其父又报非尔所闻。第三复问。又报如前。乃至第四其女重问。阿爷必定须语女知。不得藏隐。尔时檀荼波尼大臣。以女殷勤顾问不已第四。乃报其女是言。汝瞿多弥。三问于我。汝今谛听。我当说之。今净饭王遣使语我知汝有女。名瞿多弥。可嫁与我太子为妃。难陀童子复遣使来。索瞿多弥持欲作妇。若不与我必当损汝。提婆达多亦遣使人索瞿多弥欲得作妇。若不与我要当生祸。彼三使人如是索汝。我闻愁闷作是思惟。与一太子。则二童子与我作怨。是故我今怅怏不乐。怀愁而坐。时瞿多弥语其父言。阿爷莫愁。我当自作智慧方便。必使一人为我作主事理。虽然阿爷但且放女宽恣。我当自嫁。 尔时檀荼波尼大臣。闻瞿多弥作是言已。即奏王知。然后乃于迦毗罗城四衢道头。振铃告白。一切远近。从今日后。至第七日。释种有女。名瞿多弥。当求自嫁。谁欲取者。过六日后。至第七日。当共集聚。闻此语已。至第七日。五百释种。诸童子辈。悉达为首。皆悉在于宫门集聚。时净饭王将诸耆旧释种大臣。复有无量无边人众。若男若女。童男童女并皆集聚。在王宫门。是时悉达所有左右。自余童子。所有左右皆共观看。瞿多弥女。取谁作夫。 尔时释氏女瞿多弥。六日已过。至第七日。于晨朝时。澡浴清净。将好种种微妙之香。用涂其身。着于种种杂色衣服。种种璎珞。庄严其身。复着种种香华之鬘。多将侍从左右围绕。复有乳母及诸宫监。部领导引。前后遮拥。渐至宫门。安庠而行。入宫门内。彼诸释种童子。难陀提婆达多。最为上首。皆于晨朝。香汤沐浴。以种种香。用涂其身。如前所说庄严之事。唯除悉达不庄严身。服于常服。唯着耳珰。头上三重。细金华鬘。时瞿多弥有一乳母。语瞿多弥作如是言。女欲取谁以为夫主。其瞿多弥次第观看五百童子。报乳母言。阿母当知。此诸童子极大璎珞庄严其身。犹如妇女。我女人意情下所见。此相怯弱。非是男儿大丈夫相。此是妇女媚惑之饰。男儿不假庄严其身。丈夫相者自有服饰。悉达太子自身威光。不以璎珞庄严其身。非假外物用为容饰。自有内润丈夫之相。是故我心乐彼悉达以为我夫。时瞿多弥右手执持须摩那鬘。遍历大众。向悉达所。到已立住。将此华鬘系悉达颈。擐已抱项。而作是言。悉达太子。我今取汝。以为我夫。悉达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是时悉达还复将一须摩那鬘。系于彼女瞿多弥颈。作如是语。我今取汝用以为妃。汝今应当作于我妃。 时净饭王见于如是希有之事。心生欢喜。踊跃无量。遍满其体。不能自胜。时其众中。所有人民。或有心中爱悉达者。彼等一切高声唱唤。跳踯躃转。大叫大呼。大欢大喜。舞弄珠玑衣冠服饰。自余诸释五百童子。及其左右。彼等眷属。所围绕者。面失颜色。惨惨无光。皆悉不欢。低头赧愧。各怀怅怏。四散而还。是时悉达称意所有珍宝资财。众杂广营种种礼事。莫不办具。复以种种妙好璎珞。庄严显饰瞿多弥身。即遣使将五百婇女。围绕迎入宫内。为妃娱乐。受于五欲之乐。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四
常饰纳妃品第十四之二尔时世尊于后最初得成道已。时优陀夷即白佛言。未审世尊。往昔之时与瞿多弥释种之女。有何因缘。乃能令彼舍余童子。直取如来。用以为夫。而心娱乐。云何得尔。时佛告彼优陀夷言。汝优陀夷。至心谛听。其瞿多弥释种之女。非但今世嫌余释童而乐于我。过去世时亦复如是。不用彼等诸释童子。取我为夫。时优陀夷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为我说。此事云何。我今乐闻。 尔时佛告优陀夷言。我念往昔。雪山之下。多有杂类无量无边诸兽群游。各各相随。任取所食。时彼兽中有一牸虎。端正少双。于诸兽中无比类者。彼虎如是。毛色光鲜。为于无量诸兽求觅欲取为对。各各皆言。汝属我来。汝属我来。复有诸兽。自相谓言。汝等且待。莫共相争。听彼牸虎自选取谁。即为作偶。彼兽即是我等之王。时诸兽中有一牛王。向于牸虎而说偈言。 世人皆取我之粪 持用涂地为清净 是时牸虎向彼牛王说偈答言。 汝项斛领甚高大 止堪驾车及挽犁 是时复有一大白象向于牸虎而说偈言。 我是雪山大象王 战斗用我无不胜 是时兽虎复以偈答彼白象言。 汝若见闻师子王 胆慑惊怖驰奔走 尔时彼中有一师子诸兽之王。向彼兽虎而说偈言。 汝今观我此形容 前分阔大后纤细 时彼兽虎向师子王而说偈言。 大力勇猛及威神 身体形容极端正 尔时佛告优陀夷言。汝优陀夷。应当悟解。彼时师子诸兽王者。即我身是。时彼兽虎。今瞿多弥释女是也。时彼诸兽。现今五百释童子是。当于彼时。其瞿多弥已嫌诸兽。意不愿乐。闻我说偈。即作我妻。今日亦然。舍诸释种五百童子。既嫌薄已。取我为夫。 时净饭王。为其太子立三等宫。以拟安置于太子故。第一宫内。所有婇女。当于初夜。侍卫太子。第二宫内。其诸婇女。于夜半时。供承太子。第三宫内。诸婇女辈。于后夜时。侍奉太子。其第一宫。耶输陀罗。最为上首。二万婇女。围绕侍立。 第二宫中。摩奴陀罗(隋言意持)而为上首。诸师复言。此意持妃。唯闻其名。不见现在及往缘事。 第三宫内。即瞿多弥。而为上首。如是次第。侍御太子。诸婇女等。合有六万。 复有师言。侍太子者。诸婇女等。合有十万。以为三宫。二万悉是释刹利种。所余八万。并是众杂异姓诸女。 时净饭王念阿私陀仙人所说。故于宫内复更别造一大好殿。犹如秋云叆叇光润。作事微妙实难思议。顺一切时而受快乐。钩兰阁道一切正等。无有偏颇。何以故。恐畏太子处处游行。见诸浊秽。复教宫内。色别置立诸杂音声。各各千数。其中所谓一千箜篌。一千具筝。一千五弦。一千小鼓。一千具筑。一千张琴。一千琵琶。一千细鼓。一千大鼓。一千具笛。一千具笙。一千铜钹。一千具箫。一千筚篥。一千具篪。一千具螺。诸如是等。一切音声。种别一千。一千种歌。一千种舞。其手及声。常于宫内。昼夜不绝。犹大云内。出于隐隐甚深之声。如是太子在于最妙最胜婇女百千之中。前后围绕。受诸快乐。恭敬侍养。一切皆以种种璎珞。庄严其身。复以金钏七宝磲环串于手臂。而作音声。犹如帝释。受诸玉女。娱乐歌舞。最胜最妙。语言姿媚。相嘱相笑。相抱相呜。相观相眄。或倾侧顾。或斜项看。工解颦眉。巧闲顿[目*夾]。五色绮靡。四目[女*便]娟。能令太子欢娱受乐。不须远涉出宫外游。如帝释天玉女娱乐。如是如是。太子在于女宝之中。受诸欢乐。乃至其中诸婇女等。巧解五欲。常能沷弱。令太子欢。不听更出至于宫外。 时净饭王为增太子诸功德故。建立苦行。断于一切诸邪恶法。行一切善。布施诸物。造众福业。备行苦行。以此善根回资太子。为令增长诸功德故。愿莫出家。是故偈言。 大王增长太子故 复以私陀授记因 如是次第太子在于父王宫内。唯独一人具足五欲。娱乐逍遥。嬉戏自恣。足满十年。不曾外出。 尔时南方摩伽陀国。有一大王。姓膻连尼。名频婆娑罗。畏惧怨敌。心内恒愁。集聚群臣。常相议论。作如是语。汝等诸臣。出入去来。观境内外。莫使更有一人胜我。若胜我者。恐彼人来。夺我王位。时诸臣等即差两人。令巡境界。时彼二人。闻王敕已。历自境内及邻界首。周匝欲还。闻有人言。从此已北。有一最大高峻雪山。彼山麓下有别种姓。称为释迦。族内初新产一童子。其人端正。善得生地。兼彼姓氏。第一特尊。眷属豪强。众事具足。身有三十二丈夫相。亦复备于八十种好。彼生之日。有诸解相婆罗门等。以授其记。今此童子身体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炳着分明。其若在家。必定得作转轮圣王。统四天下。十善化民。七宝充备。不用兵仗。自然归降。若舍出家。当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乃至说于清净梵行。 时彼使人履涉回还。即向其王频婆娑罗。白于是事。乃至梵行。如上所说。是故大王及其幼年。速当起兵灭彼童子。莫令于后来夺我等大王之位。作是语已。摩伽陀王频婆娑罗。即告于彼二使人言。卿等二人莫作是说。何以故。若如汝言。脱彼童子必定得作转轮圣王。如法治化。我当敬奉伏接随从。依彼威神。我等受乐。安隐治化。若彼舍家得作佛者。慈悲怜愍。度脱众生。我等为其作于声闻受法弟子。今观如是二种果报福德因缘。不可兴心加害于彼。 时净饭王于其太子所住宫院。周匝别更造立子城。唯置一门名为野兽。彼门下关安施机发。开闭之时。有五百人。扶持拥卫。方得开阖其门。声动闻半由旬。次第二重中院宫合。亦开一门。其关键钥。皆安机发开闭之。时有三百人。其声闻彻一拘卢奢。次至内宫太子坐殿。复有一门键钥累关。亦安机发开闭擎接。有二百人。御备转严。非人间比。其声闻及半拘卢奢。彼之三门内外悉罗壮士防守。身着铠甲精锐牢强。手并执持种种戎具。所谓弓箭钺斧长刀剑戟三叉铁捶铁棒斗轮槊矛。禁卫宫闱。如是警严。恐畏太子舍离椒房。踰越出家逃窜山薮。 空声劝厌品第十五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彼天见是太子。十年在于宫内。受五欲乐作是思惟。此之护明菩萨大士。纵极多时在彼宫内。受诸五欲。莫为贪着。是五欲故。心醉荒迷。情放盈溢。百年迅速。时不待人。护明菩萨今须觉察。早应捐弃舍俗出家。我若不先为彼作于厌离之相。则彼耽湎。未有醒寤发出家心。我今应当赞助其事。为成就故。作瓶天子。即于夜半。而说偈言。 身自被缚欲解他 譬若盲人引群瞽 尔时空中作瓶天子说此偈已。威神感动。发劝因缘复以太子宿世善根福德力故。令彼宫内婇女伎儿所作音声歌曲。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住持信解微妙之声。自然而述说于偈言。 世间事无常 犹如云出电 时彼宫内诸婇女等。作音声时。其音声内。皆出如是诸法之声。欲令太子厌离世间心生觉悟。 出逢老人品第十六尔时作瓶天子。欲令太子出向园林观看好恶发厌心故。渐教舍离于彼宫中。是时宫中。所有婇女。作诸音声歌唱。疲极自然次第。更复赞叹园林功德。其音称言。圣子谛听。园林之地。甚可爱乐。所谓其地。布青软草。树木可喜。枝叶扶疏。华果敷荣。蓊郁滋茂。复有诸鸟。所谓种种鸿鹤孔雀鹦鹉鸲鹆及拘翅罗鸳鸯等鸟。出于如是微妙之声。 尔时太子。闻是声已。发出游心。即唤驭者而谓之言。汝善驭者。今可速疾严饰庄挍贤直好车。我今欲向于彼园林观看善地。是时驭者。闻此语已。白太子言。谨依命教。不敢有违。是时驭者。速疾即奏净饭王言。大王。当知太子今欲出向园林观看善地。时净饭王。出敕宣令迦毗罗城。一切内外。悉遣洒扫。清净庄严。除却土堆砂砾瓦石秽浊粪聚。皆使端平。以妙香汤。洒散地上。灭诸尘埃。又以香泥。用涂其地。复持种种香华。散上于诸街巷。处处皆烧杂妙好香。其诸街巷。四衢道头。置满瓶水。安诸杂华。以芭蕉树。处处庄严。于诸树间。悬杂色憧。复于树上。或以宝物。或以缯彩。作盖作幢。用庄严树。树间复悬真珠璎珞七宝罗网而覆其上。其罗网目节节。复悬金银宝铃。和风吹动。出微妙声。或以七宝。作日月像及诸天形。各持璎珞。厕罗网间。于罗网间。又复更悬白猫牛尾及杂眊等。时净饭王。如是教敕。杂妙庄严迦毗罗城。精丽犹如乾闼婆城。一种无异。庄严城已。复饰园林。除却沙石及诸粪秽。乃至交珞悬众宝铃。如上所说。其诸树中。有男名者。以男璎珞而庄严之。若女名者。以女璎珞而庄严之。复教打鼓振铃。遍告城内人言。汝等悉皆除却道上。或老或病。或复死亡。盲聋喑哑。六根残缺。不具足者。悉令驱逐。但是心意所不好喜。及非吉祥。并令除擗。勿使太子于路见之。是时驭者。庄饰车乘。驾善调马。悉严备已。白太子言。圣子当知。今已驾被车马讫了。正是行时。可乘而出观看善地。 尔时太子。从座而起。至辇乘所。登上宝车上已。秉持大王威神。巍巍势力。从城东门。引导而出。欲向园林观看福地。是时作瓶天子。于街巷前。正当太子。变身化作一老弊人。伛偻低头。口齿疏缺。须鬓如霜。形容黑皱。肤色黧黮。曲脊傍行。唯骨与皮。无有肌肉。咽下宽缓。如牛垂[古*頁]。身体萎摧。唯仰杖力。上气苦嗽。喘息声粗。喉内吼鸣。犹如挽锯。四支战挑。行步不安。或倒或扶。取杖为正。如是相貌。在太子前。顺路而行。太子见彼老人身体。如是战栗。不祥衰相。如上所说。于太子先。困苦匍匐。太子见已。即问驭者。此是何人。身体皱赧。肉少皮宽。眼赤涕流。极大丑陋独尔鄙恶。不似余人。兼其头颅。发稀脱落。如我所见。余人不然。又复眼深。与众特异。口齿缺破。无可观瞻。即向驭者。而说偈言。 善驭驾乘汝今听 此是何人在我前 尔时驭者。因被作瓶天子神力。白太子言。大圣太子。如此人者。世名为老。太子复问于驭者言。世间之中。何者名老。驭者即事报太子言。凡名老者。此人为于衰耄所逼。诸根渐败。无所觉知。气力绵微。身体羸瘦。既到苦处。被亲族驱无所能故。不知依怙。兼且此人。亦不能久。非朝即夕。其命将终。以是因缘故名老坏。即为太子。而说偈言。 此老名为大苦恼 劫夺美色及娱乐 尔时太子。闻此偈已。问驭者言。此人为是独一家法使其如是。为当一切诸世间相。悉皆如斯。是时驭者报太子言。圣子。当知此人非独自一家法使其如斯。但是一切世间众生。皆有是法。太子复问彼驭者言。我今此身。亦当如是受老法耶。驭者答言。如是如是。大圣太子。贵贱虽殊凡是有生。悉皆未过如是老法。即今人身具有如是老弊之相。但未现耳。太子复问于驭者言。若我此身。不离是老老法。未过有是丑陋衰恶相者。我今不假向彼园林遨游戏笑。宜速回驾还入宫中。我当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是时驭者。答太子言。如圣子敕。我不敢违。即回车乘。还入于城。是时太子。至其宫内。坐本座上。正念思惟。我亦当老。老法未过。云何纵逸。自放身心。 时净饭王问驭者言。汝善驭者。今从太子。从宫内出。至于园中。游戏观看。恣情极目。欢乐以不。其驭者跪。报于王言。大王。当知太子出游。至于半道。勒驾回还。不到园苑。时净饭王问驭者言。太子何故不至园林。中道而返。驭者答言。大王。当知太子欲向园林游戏。始至半路。忽于道傍。见一老人。乃至身体。战栗拄杖。或倒或起。不能正行。太子如是见彼人已。即敕回车。还入宫内。加趺而坐。正念思惟。时净饭王。即心念言。希有希有。此之形相。阿私陀仙。授记语言。必定真实。决恐太子舍家出家。我今宜应更为太子增益五欲。若其广见五欲之事。充足心眼。染着情迷。不舍出家称适我意。时净饭王。即为悉达。加足种种五欲诸事。悉令增广。使太子心。着于爱乐。不听出家。而有偈说。 彼宫内中多受乐 欲出游戏见老人 尔时太子。在于宫内。充足五欲娱乐游戏。无有疑难。尊重贵胜。唯独一人。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五
净饭王梦品第十七尔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欲令太子发出家心。即于其夜。与净饭王七种梦相。时净饭王。眠卧床上。于睡梦里。见如是相。第一所谓梦见。有一大帝释幢。其幢周匝。有于无量无边人。举从迦毗罗城东门出。第二所谓梦见。太子乘十大象。驾驭众车。从迦毗罗城南门出。第三所谓梦见。太子驾驷马车。端坐其上。从迦毗罗城西门出。第四所谓梦见。杂宝庄严一轮。从迦毗罗城北门出。第五所谓梦见。太子在迦毗罗城之中央大街衢内。手执一捶。挝打大鼓。第六梦见。此迦毗罗城之处中。有一高楼。太子坐上。四面散掷无量诸宝。而其四方。复有无量无边亿数诸众生。来将此宝去。第七梦见。此迦毗罗城外不远。有于六人。举声大哭。号啕流泪。各以两手。自拔头发。宛转于地。 时净饭王。于梦里见如是之相。心大惶怖。恐畏毛竖。遍体战栗。惊悸疑怪。忽然而寤。觉已即唤所当宫内诸大臣来。而敕彼等作如是言。卿等知不。我于今夜。梦见如是大恐怖事。七种次第如前所列。皆悉说之。复敕语言。汝等善持此等诸梦。莫令忘失。明日坐殿。可于众内奏我令知。而诸臣等。闻王敕已。即白王言。谨如王敕。实不敢违。天晓王坐。即于众中。具以夜梦。咨奏王知。时净饭王。闻臣白已。即召国内善解占梦诸婆罗门而告之言。汝等大智。解我所梦。有何果报。我梦如是。如前所说。彼等大智诸婆罗门。闻王敕已。各共思惟。量宜可否。而白王言。大王。当知我等未曾闻如是梦。我等闻已。心意迷荒。不知此梦有何果报。时净饭王。闻诸占梦婆罗门等作如是语。心复忧愁。作如是念。或我太子。不得作于转轮圣王。莫复得已而还坠落转轮王位。今我心内。极大忧愁。谁能决我如此疑结。 尔时作瓶天子。在于净居宫殿之内。遥见净饭大王如是忧愁不乐。见已忽然从彼天宫。隐身而来。化作一梵婆罗门身。头有螺髻。以鬘为冠。智慧聪明。端正盛少。着黑鹿皮。以为衣服。立在净饭王宫门外。唱如是言。我能善解净饭王梦。决断所疑。时当门人。闻婆罗门作此语已。速疾往诣净饭王所。长跪咨白净饭王言。大王。当知门外有一婆罗门立。口称是言。我善能解一切诸梦。时净饭王。即便敕唤此婆罗门。令入宫中。入已欢喜。即宣敕问彼婆罗门。作如是言。汝巧智慧大婆罗门。今知已不。我于昨夕夜半之时。见如是等七种梦相。第一见有一帝释幢。无量无边。百千人民。左右围绕。共举此幢。从迦毗罗城东门出。乃至去此迦毗罗城。道里不远。见有六人。举声大哭。以手拔发。我今恐怖。心意回遑。梦相既然。未知善恶。汝可为我一一解之。时净饭王。作是说已。默然而住。听其解释。 尔时作瓶天子。即白王言。大王。当知王所梦见。一帝释幢。有于无量无边人民。左右围绕。共举此幢。从城东门而将出者。此是大王悉达太子。与于无量百千诸天。左右围绕。当舍太子。从宫合内。踰城出家。此梦是彼于先瑞相。 又复大王所见。太子乘十香象。驾驭众车。从城南门而出行者。彼出家已。即便证得于萨婆若及以十力。此梦是彼于先瑞相。 又复大王所见。太子乘驷马车。从城西门而出行者。彼出家已。证萨婆若。具足而得四无所畏。此梦是彼于先瑞相。 又复大王所梦。杂宝庄严一轮。从城北门而出行者。彼出家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于天人前。转于无上微妙法轮。此梦是彼于先瑞相。 又复大王所梦。太子在迦毗罗城之中央四衢道内。手执一捶。击大鼓者。彼出家已。证得菩提。转法轮时。诸天各各扬声唱言。其音上彻乃至梵天。传相告知。响遍色界。此梦是彼于先瑞相。 又复大王所梦。太子在迦毗罗城之处中楼上而坐。四面散掷种种宝者。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诸天人八部众前。当散如是众妙法宝。谓四念处。及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种种诸法。此梦是彼于先瑞相。 又复大王所梦。去此迦毗罗城。其外不远。见有六人。举声大哭。手拔发者。太子出家。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而于彼时。有诸六师。其心应当生大忧恼。所谓富兰那迦葉摩婆迦罗瞿奢子阿耆那只奢甘婆罗波罗浮多迦吒耶那那阇夷禆耶私致只子尼乾陀若低子等。此梦是彼于先瑞相。 尔时作瓶天子。为净饭王。解说梦已。白大王言。大王。宜应心生欢喜。勿怀恐怖忧畏不乐。何以故。此梦吉祥。获善果报。须自庆幸。慎莫有虑。如是安慰净饭王已。忽然不现。 时净饭王。闻婆罗门如是解梦说。云吉祥善果报已。即为太子。更重增加五欲之具。令太子心染着爱恋。望不出家。尔时太子。在于宫内。恣意而受五欲之事。不可思议。 道见病人品第十八尔时作瓶天子。复更思惟。此之护明菩萨大士。在彼宫内。着于五欲。放逸情荡。已经多时。世间无常。盛年易失。护明菩萨。应当早舍宫内出家。我今可先为其作相劝请觉悟。令速厌离。如是念已。作瓶天子。神通力故。亦是护明菩萨大士。宿福因缘。坐于宫内。忽然发心。欲出园林观看游戏。 尔者太子。召唤驭者而告之言。谓善驭者。汝可速疾庄严好车。我欲出城向于园苑。游戏悦目观看丛林。是时驭者。白太子言。如圣子敕我不敢违。驭者既闻太子如是教令语已。即往奏白净饭王言。大王。当知太子今欲出向园林观看善地。时净饭王。出敕宣令国内人民。悉使庄严扫洒清净迦毗罗城。并遣除却一切诸草沙砾荆蕀朽木土堆粪秽臭处皆令平坦。乃至园内。所有女名树木之者。还令以女璎珞之具而庄严之。男名树木。以男璎珞。而用挍饰。乃至道上。于太子前。或老或病。不听出现。莫使太子见已生于厌离之想。是时驭者。庄挍车已。进太子言。已严车讫。唯愿圣子。善自知时。是时太子。即乘宝车。乘已执持大王威神巍巍盛德。从城南门。渐渐而出。欲向园林观瞩嬉戏。 尔时作瓶天子。即于太子前路。化作一病患人。连骸困苦。水注腹肿。受大苦恼。身体羸瘦。臂胫纤细。痿黄少色。喘气微弱。命在须臾。卧粪秽中。宛转呻唤。不能起举。欲语开口。才得出声。唱云叩头。乞扶我坐。是时太子。见彼病人。乃至口言唱扶我起。太子见彼病患人已。问驭者言。谓善驭者。此是何人。腹肚极大。犹如大釜。喘息之时。身遍战栗。臂胫纤软。身体尪羸。痿黄无色。或复唱言。呜呼阿娘。或复称言。呜呼阿爷。悲切酸楚。不忍见闻。依托他身。方能起止。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教驭者报于太子言。愿圣子听。此名病人。太子复问彼驭者言。称病人者。此是何名。驭者报言。大圣太子。此人身体。不善安隐。威德已尽。困笃无力。死时欲至。无处归依。父母并亡。无处告诉。已无归依。无告诉故。此人不久。自应命终。欲得求活。极大困苦。必当不济。望觅差日。无有是处。唯待时耳。大圣太子。以是因缘故名病也。而有偈说。 太子问于驭者言 此人何故受是苦 太子复问于驭者言。此人为当独一家法。为当一切世间众生悉有是法。驭者报言。此之病法。非独一家。一切天人众生杂类。皆悉未免。太子复言。我亦此病。未过未脱。会当似彼成如此事。呜呼可畏。太子即告其驭者言。谓汝驭者。若我此身。不脱是病。具兹病法。难得度者。我今不假至彼园林游戏受乐。可回车驾还入宫中。我当思惟。驭者答言。如太子敕。是时驭者。既受教已。回车向宫。是时太子。还入宫内。端坐思惟。我亦当病。病法未现。岂得纵情。 时净饭王。问驭者言。太子游园。受欢乐不。驭者报言。大王。当知。太子欲向城外出游观看池沼。而于半路。见一病人。乃至口言愿扶我起。见已即敕。回车而还。宫中静坐。思惟系念。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心内思忆阿私陀仙授记之语。决定真实。太子莫复舍家出家。我今可为太子更加五欲之事。增长太子。令着五欲。不舍出家。时净饭王。即益太子五欲之具。复倍增长。而有偈说。 太子久住宫合中 欲出向园受五欲 如是次第。太子在于宫内之时。具足而受五欲功德。昼夜无绝。 路逢死尸品第十九尔时作瓶天子。复于一时。发如是念。此之护明菩萨大士。在于宫内。极意欢娱。今时已至。护明菩萨。宜早出家。我今可为彼大士故劝请。令出厌离五欲舍家出家。是时作瓶天子。心欲劝发于护明故。作意令从宫内而出向彼园林观看善地。是时太子告驭者言。谓善驭者。汝可速驾驷马宝车。我欲出城诣园游戏。是时驭者。闻太子命。即疾往奏净饭王言。大王。当知太子欲出观看园林。时净饭王。敕令庄严迦毗罗城。扫洒街巷。荆蕀沙砾朽木土堆粪秽瓦石。皆悉净除。乃至园内。所有诸树。是女名者。女璎珞严。男名字者。男璎珞饰。复振铃铎。唱如是言。莫令更有一人不祥。在太子前。或老或病。乃至太子眼见之后。生于厌离。是时驭者。即为太子。严备好车讫已。进上白太子言。圣子。善听。庄挍车讫。唯愿知时。太子坐车。威神大德。从城西门出。向于外观看园林。时作瓶天子。于太子前。化作一尸。卧在床上。众人舁行。复以种种妙色刍衣。张施其上。作于斗帐。别有无量无边姻亲。左右前后。围绕哭泣。或有散发。或有捶胸。或复拍头交横两臂。或复二手取于尘土持坌面头。或出种种悲咽音声。泪下如雨。大叫号恸。酸哽难闻。太子睹之。心怀惨恻。问驭者言。谓善驭者。此是阿谁卧之床上。以种种华。庄严围绕。乃至杂色。刍摩衣服。作于斗帐。人舁而行。大众周匝。称冤叫哭。说偈问言。 王子妙色身端正 问善驭者此是谁 尔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令善驭者报太子言。大圣太子。此名死尸。太子复问善驭者言。死尸是何。驭者报言。大圣太子。此人已舍世间之命。无有威德。今同石木。犹如墙璧。无有别异。捐弃一切亲族知识。唯独精神。自向彼世。从今已后。不复更见。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如是眷属。生死别离。更无重见。故名死尸。向于太子。而说偈言。 已舍心意等诸根 尸骸无识如木石 太子复问善驭者言。谓善驭者。我亦有此死法以不。又此死法。我已超未。驭者报言。大圣太子。太子尊身。于此死法。亦未免脱。世间一切。若天若人。所有亲族。眷属识知。各各有是别离之事。彼不见此。此不见彼。而说偈言。 一切众生此尽业 天人贵贱平等均 尔时太子。闻说此已。报驭者言。若我此身。同有是死。死法未过。又我即今不得见天及以天中所有眷属。彼等又亦不见于我。我今何假向彼园林游戏快乐。可速回车还入宫内。我当思惟。是时驭者。闻太子命。如是言已。即回车驾。还向宫中。尔时太子。至宫内已。端坐思惟。我当必死。既未能得超越死法。系念默然。思惟如是。世间果报。会归无常。而太子初欲入宫时。有一无智愚痴相师。立在大王宫门之外。熟视瞻仰太子面颜上下形容丈夫之相。大声唱言。汝诸人辈。一切当知。从今日后。至七日内。此之太子。七宝自然成就来应。时净饭王。问驭者言。汝善驭者。引导太子。至园林中。颇得称心。受欢乐不。驭者长跪。奉报王言。大王。当知太子今出。不至园林。时净饭王。问驭者言。太子何故。不至园林。驭者白言。大王。善听。太子出宫。于其中道。见一死人。卧在床上。四人扛舁。乃至亲属。围绕哭泣。见已即回还入宫内。思惟不乐。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心内思惟阿私陀仙所记。必实太子。莫复舍我出家。我今可更增益太子五欲之事。令其染着。勿使出家。时净饭王。与其太子。增加服玩种种充足。而有偈说。 无量劫海功德行 太子以见命终人 如是次第。太子在于宫内。具足而受五欲。恣意欢喜。 耶输陀罗梦品第二十之一尔时作瓶天子。见太子出观死尸。回厌离世间五欲之事。还宫内坐。经六日后。复更如是。重思惟言。此之护明菩萨大士。以着五欲。心迷放逸。不肯弃捐。今时已至护明菩萨。应须速疾舍离出家。我今可为作劝请缘。时作瓶天子。为发太子出家心故。亦是作瓶天子。宿福因缘感动。自令太子兴意。欲向园林内游。 尔时太子。召唤驭者。而敕之言。谓善驭者。急严驾乘。我欲入园。驭者受命。即往启奏净饭王言。大王。当知太子今欲出向园林游戏观看。时净饭王。敕令清净种种庄严迦毗罗城。如前不异。乃至振铎。告城内言。莫使一人在太子前。老病及死。六根不具。令太子见。生厌离心。驭者受教。进好贤车。太子知时。即坐车上。威德尊重。从城北门引驾而去。 尔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去车不远。于太子前。化作一人。剃除须发。着僧伽梨。遍袒右肩。手执锡杖。左掌擎钵。在路而行。太子见已。问驭者言。谓善驭者。此是何人。在于我前。威仪整肃。行步徐庠。直视一寻。不观左右。执心持行。不似余人。剃发剪髭。衣色纯赤。以树皮染。不同白衣。钵色绀光。犹如石黛。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教彼驭者白太子言。大圣太子。此人名为出家之人。太子复问彼驭者言。称出家者。此行何行。驭者报言。大圣太子。此人恒常行善法行。远离非行。善平等行。善布施行。善调诸根。善伏自身。善与无畏。能于一切诸众生边。生大慈悲。善不恐怖于诸众生。善不杀害于诸众生。善能护念于诸众生。太子。以如是故。名为出家。太子复问彼驭者言。汝善驭者。此人善能造作诸业。何以故。言法行者。此是善行。乃至善能不害众生。是故汝今将车向彼出家人边。驭者承命。白太子言。如太子敕。即引车向出家人所。是时太子。至已咨问彼出家人。作如是言。尊者大士。汝是何人。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教彼出家剃发之人。报太子言。太子。我今名为出家之人。太子复问。仁者。何故名出家人。彼复报言。太子。我见一切世间诸行。尽是无常。观如是已。舍于一切世俗众事。远离亲族。求解脱故。舍家出家。作是思惟。行何方便。能活诸命。此事知足。善行法行。乃至善能不行杀害一切诸命。太子。以如是故我名出家。太子又言。仁者。所为此业大善。汝若能观一切诸行。是无常法。能知如是。乃至善与一切众生。无怖畏者。乃至心能不起杀害于诸众生。又能活命施其安隐。而有偈言。 观见世间是灭法 欲求无尽涅槃处 尔时太子。为敬法故。从车而下。徒步向彼出家人所。头面顶礼彼出家人。三匝围绕。还上车坐。即敕驭者。回还宫中。是时宫内。有一妇人。名曰鹿女。遥见太子。归来入宫。因于欲心。而说偈言。 净饭大王受快乐 摩诃波阇无忧愁 尔时太子。闻此所说偈颂声已。遍体战栗。泪下如雨。心内爱乐涅槃之处。清净诸根。趣向涅槃。而作是言。我今应当取彼涅槃。我今应当证彼涅槃。我今应当行彼涅槃。我今应当住彼涅槃。 尔时净饭王。在宫殿内。诸臣百官。左右围绕。太子忽然。入到王边。合十指掌。曲躬而立。白父王言。唯愿大王。今可听我。我欲出家。志求涅槃。大王。当知一切众生。皆有别离。时净饭王。闻其太子作是言已。如象摇树。遍体战动。支节怡解。泪下盈目。语声呜咽。报太子言。我子太子。此意且停。子今非是此出家时。我亦曾经年少之时。诸根动时。而亦未见世间众患。不行法行。又亦未曾见诸恶欲。而行苦行。子起是心。甚不堪忍。我子童子。年少之时。心意未定。诸根未伏。而欲住彼阿兰若。时不堪苦行。我子童子。待我年老。我若时至。欲行法行。我当舍国付子王位。而入空闲。行于苦行。我子童子。若子反逆。不顺我心。违我语言。行于法行。子于现世。得不善法。以违尊语。是故我子。此精进心。且急舍离。住于宫中。安意家内。行于俗法。我子童子。凡世间人。先须受于五欲之乐。然后发意。向出家心。太子报言。大王。今者不可得障子出家心。何以故。譬如有人。从彼焚烧炽然猛焰火宅之中。欲走出者。此是健人。不可遮断。大王。诸有生者。会有别离。若人觉知世间之中。皆有别离而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此非善智。即为父王。而说偈言。 若睹一切决无常 诸有之法终散坏 时净饭王。更复殷勤重语太子。我子童子。决定不得舍我出家。又诸大臣。依昔世论。各以所见。谏太子言。大圣太子。可不闻乎。劫初已来。韦陀论中。昔诸王辈。年少之时。各在自境。如法治化。至年老时。嫡胄相承。各将世子。以绍王位。然后向山。修行法行。以是义故。大圣太子。不得独违先王之法。时净饭王。闻诸大臣作是语已。泪下如雨。一心谛观太子之面。眼睛不瞬。是时太子。心内狐疑。忧愁不乐。还入宫中。太子至宫。诸婇女等。遥见太子。皆悉欢喜。从坐而起。或手合掌。或面娇姿。或舞或歌。或身承奉。见太子坐。各以欲心。妭态炽盛。围绕太子。相共娱乐。如自在天在于宫内。威德巍巍。众相显赫。欢乐亦然。 尔时太子。以共同生。诸相诸好。一齐等者。恒常庄严。日夜游戏。又见太子如是诸相显赫炳着。心生如是希有之想此是月天。自下于地。彼等婇女。见于太子如是相貌。极起羡心。或复扬眉。或有目视。或口察语。或手相招。以是太子威神力故。令其欲心不能炽盛。复不能笑。太子亦从父王边出。时净饭王。即唤驭者。而告之言。谓善驭者。太子不至彼园林乎。驭者报言。大王。当知。太子欲向彼园林中。于其半道。见有一人。剃除须发。身服染衣。执杖持钵。见彼人已。回车入宫。端坐思惟。 尔时净饭王闻是语已如是思惟。大仙私陀言不虚妄。定恐太子舍家出家。我今更可增益五欲。令其染着勿使出家。时净饭王。更加五欲。教住宫内。心受快乐。不许出家。重说偈言。 太子道见出家人 身体着衣树皮染 尔时净饭王。更为太子。广设五欲。所有功德。事事加益。悉使增多。复于旧宫城郭之外。四面周匝。守护牢防。别更筑于崇巨高垒。绕于旧院。坑堑极深。其墉堞头。安置种种七宝罗网。罗网节目悉悬鸣铃。宫合门扉。严加禁卫。晨夕出入开阖之时。使有大声。闻彻四远门外。复置无量兵车象马。及人团队相捉。皆被鞍甲。悉使精牢。其次复于宫院之外。安置无量百千壮士。形容端正。可喜无双。悉能破他所有怨敌。身带甲胄。手执三叉弓箭长刀戟槊镩棒。诸如是等。种种武仗。防护太子。内外城门。复教宫内。严加约敕。诸婇女等。昼夜莫停。奏诸音乐。显现一切娱乐之事。所有女人。幻惑之能。悉皆显现。以欲枷缚。使着欲心。勿舍出家。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六
耶输陀罗梦品第二十之二尔时国师。有于一子。名优陀夷(隋言聪辩)。聪明智慧。众论辩巧。时净饭王。即遣唤彼优陀夷来。来已王语作如是言。汝优陀夷。黠慧多智。今可往侍悉达太子。以方便力。教我太子。令心安隐。爱乐宫中。勿使厌离舍欲出家。时净饭王。更复召唤一切释种眷属。聚集而语之言。汝等宗族。我意疑虑。悉达决不住家居。汝等今者佐助于我。作何方便令其不离。时诸释种报大王言。我等详共守护太子。其有何力。能强出家。 尔时净饭王。及诸释种。于迦毗罗城东门外。安置五百勇健童子。善能用兵。巧解神射。多有方便。悉皆大力。犹如壮士。力敌少双。一一童子。有五百车而自围绕。一一车边。复有五百劲捷壮夫。各各围绕。如是次第。南西北门。亦复如是。乃至各有五百人防。如上所说。复有宿老诸释大臣。悉皆各住十字街巷四衢道头。递共守护悉达太子。时净饭王。别置五百最胜壮健诸释侍官。其身悉皆带持铠甲。乘象乘马。四面围绕净饭王宫。各各在于合门内外。通夜持更。 尔时国大夫人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在于宫内。集聚婇女。而语之言。汝等当知。从今已去。昼夜莫睡。将诸明宝。置高幢上。勿令夜暗。又复处处别然苏油香灯蜡烛。恒教覆火。勿使灭无。诸门管钥。好牢关闭。非时不得令人横开。身体庄严。皆着璎珞。各各连手。犹如钩锁相捉而住。围绕太子。莫听浪行。若执弓刀。或持叉棒。或拄戟槊。如是坐立。或执或对。种种器仗。昼夜用心。勿令不觉。太子行动。彼若出家。我宫空虚。无可娱乐。 时优陀夷国师之子。侍卫太子。入储宫内。见于太子。住在殿中。思惟而坐。宫内婇女。皆悉默然。见如是已。语彼诸女。作如是言。汝等一切巧解谈论。语言戏谑。善承人意。变戚为欢。端正可怜。世间无比。各各自有如是[仁-二+(敲-高)]能。今日云何默然而住。可忘失耶。如是功能。应当如彼北郁单越国土所作庄严之事。又复汝等。堪为北方毗沙门天护世大王。而作妃后。况复人间宫内不堪。汝等婇女。岂可令此太子离欲。若如汝等。犹能令于真正圣人教行五欲。况复今日不能令此释迦太子染着世间。汝等婇女。能作美言。回怒令喜。巧取他心。妇人之身。所有方便。幻惑之术。假使女人亦能行欲。况复男儿不着汝等。若世间人。得共汝等同于一处。能不行欲。终无是处。而说偈言。 汝等婇女辈 大有方便力 如是汝等。自境界中。巧解方便。我见汝等。具足皆有如是方便。而遂不能令王太子于汝等边欲心染着。我甚不悦。汝等更可人人加意。出巧方便。而令悉达太子见已于汝等边别生欲心。勿令厌离。汝等婇女。可不闻乎。昔迦尸国。有一仙人。名提波耶那(隋言埏上生)。被孙陀梨淫女诳惑。而彼仙人。如天无异。诸天犹尚不能奈何。被孙陀梨淫女惑故。随彼步行。来入城中。又复往昔。有一仙人。名为独角仙人之子。生小已来。未经欲事。当于彼时。有一淫女。名曰商多(隋言寂定)。诳惑彼仙。遂令失禅及五神通。又复昔有仙人。名曰毗商蜜多(隋言化支)。多时苦行。经于十年。无所啖食。当于彼时。有一淫女。名弥迦那(隋言一者)。极大端正。彼仙亦复被其诳惑。诸如是等大神仙人。多有被于诸淫妇女之所诳惑。牵取教行世欲之事。况复今日悉达太子。盛壮少年。身体柔软。大王之子。善解诸事。汝等至心。承事供奉。令于汝等生染着心。勿使其断王之体胤。彼等婇女。于国师子优陀夷边。闻是语已。向于太子。示现种种巧媚幻惑。令生增上胜妙欲心。或有婇女示现舞形。或有婇女出微妙声唱颂歌赞。或作音乐。或出可笑奇异面形。或造百种语言辞句。或复有于太子之前示现逶迤巧妙行步。或复有将杂异种种妙好鲜华以奉太子。或作种种百和之香涂太子身。或于口中吹指造作种种鸟声。或复咨白作如是言。圣种王子。愿听我等所作种种世俗欲情语言嘲调。而王大子。在于宫内。闻如是等诸种欲戏。作是思惟。世间之中。被于苦逼。所谓生老及病死等。恼患既然。不知厌离舍彼等苦。求归依处。我今云何巧作方便。能舍此等世间诸苦生老病死。又复彼等诸婇女辈。多种示现歌舞音声。或复种种诸妙欲事。而彼悉达太子。见已不生希有恋着之心。时宫女中。有一婇女。自手将一末利华鬘。前出系于太子颈下。而太子眼熟视不瞬。观彼女人。即还自解末利华鬘。解已手持从窗牖中。掷弃于外。时国师子优陀夷。见太子端坐正念思惟不着世间有为境界。又不染爱妙色声香。如是见已。其优陀夷。聪明智慧。巧解种种殊方善论。谏太子言。大圣太子。我被大王敕来至此友娱太子。我今咨白。愿太子听。我以太子于世事中心意不动。而说偈言。 我略说友相 恶谏善劝行 时优陀夷说此偈已。复作是言。大圣太子。我今既是圣子之友。诸事好恶。须共平量。见异默然。而欲舍我。不名为友。是故我今欲向太子有所咨白。依如友心。唯愿领纳。太子。当今盛壮年少。我今观看太子之心。不作善事。而欲舍离诸婇女等。嫌恨其边。有何可恶。凡系缚心。随顺是也。爱着之情。欲态为本。妇女之体。唯以丈夫敬重为欢。若太子心。必不爱着五欲之事。世间富贵荣华是难。但当以口美言善语。慰喻宫人。令其意悦。而说偈言。 妇人敬是乐 敬为乐最上 尔时太子。从国师子优陀夷边。闻是语已。即作种种善巧语言哀愍之声。犹如云阴隐隐雷震微妙之声。犹如善美和合音声柔软。报答优陀夷言。汝优陀夷。我亦知汝。为我良朋。为我善友。好心开发。谏晓我意。我今亦知汝意。向我亲密厚重。我今亦不违逆汝心。汝今见我。有如是过。我今顺汝。但我非是不知世间五欲之乐。我观世谛一切诸事。了达分明。我以世间无常败坏。以是义故。此处可畏。心意不乐。而说偈言。 世荣虽快乐 有生老病死 是时太子说是偈已。复更重语优陀夷言。汝优陀夷。当观于此诸婇女等。既被老夺盛庄色已。各各相睹。意不喜乐。况有痴人。欲于是处生爱乐心。而说偈言。 生老病死法 住此生老病 尔时太子。共国师子优陀夷等。往复来去。言论之时。日遂至没。太子既见日光没已。便入宫中。共诸婇女。行于五欲快乐欢喜。相共聚集。围绕而住。其太子妃。耶输陀罗。即于是夜。便觉有娠。又当其夜。太子姨母。憍昙姓氏摩诃波阇波提。眠中梦见一白牛王。在于城中。扬声吼唤。安庠而行。无有一人能当彼前而作障碍。又复其夜。净饭大王。亦梦城内处中。竖立一帝释幢。以多杂种众宝庄严。复持种种璎珞。挍饰庄严。犹如须弥山王。从地踊出。在于虚空。彼帝释幢其中。又复出大光明。四方皆悉周匝照耀。又复四方兴起大云。俱来至于帝释幢上。降注大雨。滂霈灌洗彼帝释幢。又于空中。雨于种种无量无边妙华之雨。其帝释幢周匝。复有无量种种微妙音声。不作自鸣。更复有一鲜白伞盖。众宝为竿。黄金为子。端正可喜。自然覆于帝释幢上四方。复有四大天王及诸眷属。来向城中。开门将彼帝释幢出。 尔时其夜。耶输陀罗。疲极睡眠。无所知晓。卧梦睹见。有二十种可畏之事。心战身动。恐怖不安。疑怪惊惶。忽然而寤。时太子问耶输陀言。汝耶输陀。何故如是惊怖战悸。气喘心忪。忽尔而起。何故如是。汝耶输陀。今者又不在尸陀林。又复不为诸尸所绕。亦不在山。不居旷野。今此城内。无量无边。兵仗守护。在于王宫。此处深牢。不惧野兽。亦复不虑盗贼来惊。此中安乐。是无畏处。我今见汝耶输陀罗。心大惊怖。心大忧愁。心生疑畏。忽然觉寤。此事何因。 尔时太子妃耶输陀。泪下如雨。恐怖悲咽。报太子言。大圣太子。我于今夜。梦见如是二十种变。唯愿谛听。我当说之。 圣子。我向梦见。一切大地。周匝震动。 圣子。次复梦见。有帝释幢崩倒于地。 圣子。次复梦见虚空日月。及诸星宿。悉皆堕落。 圣子。次复梦见。有一最大鲜洁伞盖。是我从来依荫之处。守护我者。怜愍我者。而彼婢生车匿之子。忽以庄力。夺我将行。 圣子。次复梦见。我头发髻。为彼诸宝所庄严者。刀截而去。 圣子。次复梦见。我身体上所有璎珞。为水所漂。 圣子。次复梦见。我之身形微妙端正。忽成丑陋。 圣子。次复梦见。我身体上所有手足。自然堕落。 圣子。次复梦见。我此身形忽然赤露。 圣子。次复梦见。我之从来常所坐床。我坐之时。承事圣子。彼床忽然自蹈于地。 圣子。次复梦见。我常所共。圣子眠卧受乐之床。彼床四脚。并皆摧折。 圣子。次复梦见。有一众宝。所成大山。纤利四楞。无量高峻被火所烧。崩颓堕地。 圣子。次复梦见。净饭大王宫内。有一微妙之树。被风吹倒。 圣子。次复梦见。朗月圆团众星围绕。在此宫中。忽然而没。 圣子。次复梦见。净日照明。千光围绕。在此宫内。忽然而没。彼隐没后。世间黑暗。无有光明。 圣子。次复梦见。此宫城内。有一火炬。出向城外。 圣子。次复梦见。此城从来所护之神。遍体种种。璎珞庄严。可喜端正。彼忽悲啼。举声大哭。住在门外。 圣子。次复梦见。迦毗罗城。忽为旷野。可畏如夜。心无处乐。 圣子。次复梦见。迦毗罗城。所有诸池。水悉皆浊。所有树林。华果枝叶。并皆堕落。遍散于地。无可观瞻。 圣子。次复梦见。所有庄士。手执刀杖。身着甲鉾。周匝四方。交横驰走。圣子。我见如是二十种梦。心大恐怖。惊疑不安。此何征祥。为凶为吉。是何果报。为复我身寿命欲尽。为共圣子恩爱别离。是故我今心如撞捣。战动忙怕。不能自持。于睡眠中。忽然惊起。 尔时太子闻此语已。自心思惟。我今不久。舍世出家。是故今此耶输陀罗。见于如是大恐怖梦。是时太子即报其妃耶输陀言。妃耶输陀。汝虽见彼一千帝释幢崩倒卧地。于汝何伤。设复见于一千日月及诸星辰。堕落于地。汝亦何苦。虽见千伞婢生车匿。力揭将行。既是梦夺非关白日。汝心何乱。不假忧愁。汝善大妃。莫惊莫怖。莫作分别。世间法中。自有如是虚妄之梦。不须怀愁。但当安隐依常眠睡。汝善大妃。年时嫩少。身体柔软。为尔忧惧。恐畏疲劳。耶输陀罗。以受乐身未曾经苦。既闻太子如是语已。还卧而眠。太子为欲安恤慰喻耶输陀故。以五欲乐。共相娱乐。更同睡眠。 尔时太子其夜自复见五大梦。第一梦见。席此大地。持用作榻以须弥山。安为头枕。东方大海。安左手臂。西方大海。安右手臂。南方大海。安置两足。 第二梦见。有一草茎。名曰建立。从脐而出。其头上至阿迦腻吒。 第三梦见。有四飞鸟。作种种色。从四方来。在于太子两足之下。自然变成。纯一白色。 第四梦见。有四白兽。头皆黑色。从足已上。乃至膝头。舐太子子脚。 第五梦见。有一粪山。高大峻广。太子自身。在彼山上。周匝经行。不为彼粪之所污染。 舍宫出家品第二十一之一尔时太子在于宫内。夜睡眠时。有一宿卫守宫之臣。告诸一切持更人言。汝诸人辈。行更之时。宜各如是唤金毗罗(金毗罗者隋言可畏)。或唤目帝罗(目帝罗者隋言解脱)。或唤鸯伽那(鸯伽那者隋言落里)。汝等人辈。在此已不。彼等报言。我等在此。是时大臣复更语彼诸人辈言。汝等并宜用心持更。汝等并宜用心持更。今夜已深。所有诸类。或住水中。或居陆地。或在树上。或处窟间。或山谷傍。或屋舍里。皆悉疲乏。染着睡眠。汝等诸人。今夜持更。悉执器仗。共守门合。应须警慎。好加制持。自余当铺持更之人。莫令睡眠。大王严重。有如是敕。何以故。恐畏太子舍此城邑剃发出家。若保宫内。此圣太子。必当得作转轮圣王。统四天下。大仙国师。如是授记。作是语时。初夜已过。至于半夜。漏刻之人。大唱而言。我圣大家。恒常尊胜。愿我大家。长命吉安。初分已过。次入中夜。漏刻未半尔时色界净居诸天下来。至于迦毗罗城。是时城内。所有人民。皆悉迷闷。沉重睡眠。净饭王身。并诸左右。及太子厩。当马诸臣。宫人婇女。皆悉迷惑。疲乏重眠。是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法行。来至宫内。以神通力。令诸婇女身体服饰纵横不正。或复褰袒。不能收敛其中。或有诸婇女辈。或以手柱颐颔而眠。或有婇女。掷却箜篌。置于一边。而身倚卧。或有婇女。以其两臂。抱鼓而眠。或以两手。内着窗中。而其半身。露出而睡其中或有。各以两臂相抱而眠。或有婇女。目睫不交。睛瞳睆睆。熟视而睡。或有婇女。倚诸璎珞。垂亸而眠。或有宫人。形容端正。从来俯仰。具知羞惭。一切功能。皆悉备足。今以重睡因缘所缠。放气出声。大小粗细。臭处蓬勃。都不觉知。或有脱身诸璎珞具。或有掷却诸杂华鬘。或弃衣裳张目而眠。犹如死尸一种无异。傍人观看。不作活想。或有仰卧。长展手脚。张口而眠。或有乱掷手脚。一边交横而眠。或有拳缩手臂胯[月*坒]缭綟而眠。或有立地倚壁而眠。身体掉动。犹如醉人。或有覆头鼾睡而眠。或有蹲坐缩项而眠。或有面孔青白失色极丑而眠。或有婇女以细腰鼓。悬于项上。络腋而眠。或有婇女以于箜篌搭项而眠。或有婇女咬齿[齒*吉][齒*吉]鸣唤而眠。或有垂头讇语而眠。或有伏面犹如冢间死尸而眠。或有失于大小便利不净而眠。 尔时太子忽然而寤。睹其宫内。蜡烛及灯。或如拳粗。或如臂大。显赫朗耀。极甚光明。见诸宫人如是睡卧。或执铜钹笙瑟笳箫琴筑琵琶竽笛螺贝。口出白沫。鼻涕涎流。见如是等种种相貌。见已太子作是思惟。妇人形容。止如是耳。不净恶露。有何可贪。外饰粉脂。璎珞衣服。华鬘钗钏。假庄严身。痴人不知。横被诳惑。于色境界。妄生欲心。若有智人。正念观察妇人身体体性如是空无有主。犹如梦幻。是中应无有人可得放逸生贪以邪念故。无明所缚。而说偈言。 世间不净众惑迷 无过妇人之体性 尔时太子。更复专念。如是思惟。咄哉世间。有是大患。咄哉可畏。有何可贪。以慈哀心。愍众生故。举声大哭。此处系缚。愚痴之人。犹如屠儿割断诸命。此处不净。愚痴之人。妄生爱乐。如画瓶中盛满粪屎。此处虚假。愚痴之人。埋没沉滞。犹如弱泥溺于诸象。此处臭秽。愚痴之人。以为香美。犹如猪在厕溷之中。此处空诳。愚痴之人。横生染着。犹如狗抱无肉骨头。此处损害。愚痴之人。争竞投入。犹如飞蛾奔赴灯烛。此处有毒。愚痴之人。贪着爱好。犹如鱼鳖吞食饵钩。此处萎黄。愚痴之人。乐着亲近。如湿生华离水日曝。此处危脆。愚痴之人。行来履涉。犹如老牛入在深泥。此处悬崄。愚痴之人。坠堕没陷。犹如盲者落大峻崖。此处循环。愚痴之人。流转生死。犹如瓦匠旋器之轮。此处缠绵。愚痴之人。被其系缚。如犬着枷不得自在。此处无润。愚痴之人。被炙干枯。犹如夏天盛热旱草。此处衰耗。愚痴之人。日就消灭。犹如月亏渐将至末。此处无利。愚痴之人。善根用尽。犹如博戏输他钱财。 尔时太子如是观察诸婇女身。复更思惟。我今分明见如是相。应当欢喜。勇猛勤劬。发精进心。增长福德。起弘誓愿。济拔世间。无救众生为作救护。无养育者为作归依。无舍众生为作室宅。今所办事已现我前。不久决当得果斯志。何以故。此诸婇女。皆舍羞惭。着重眠睡。 尔时作瓶天子于夜半时。既见太子睡眠已觉。安庠而至。向太子所。白太子言。太子。往昔成就具足真实之事。又复太子。昔在人间。发如是心。愿我舍身。生兜率天。太子。彼愿时节已过。又复昔时。在兜率天。愿生人间。受于母胎。彼愿成满。在胎之时。愿早生出。彼愿亦毕。生已增长。在于宫中。童子受乐。游戏自在。彼愿又过。弱冠之时。欲得精勤。学诸技艺。彼愿已成。壮年纵心。欲受世乐。彼愿现验。不宜久耽。今日一切诸天诸人。愿令太子舍离出家。修学圣道。 尔时太子闻彼作瓶天子如是语已。即自着其八千亿斤金价众宝所作革屣。串于脚已。欲起回顾。观其所坐。合榻宝床。而发如是大语言云。此是我身。最后受于五欲之处。从今已后。当更不受。此是我身。最后受于五欲之处。从今已后。当更不受。 尔时太子。举右手褰众宝所成罗网帏帐。从宫中出。安庠徐步。始行少地。在于殿内东面而立。合十指掌。至心念于一切诸佛。念已举头。仰瞻虚空及诸星宿。 尔时护世四大天王。及天帝释。知于太子出家时至。各随其力。办具欲来。尔时提头赖吒天王。主领所部乾闼婆等。一切眷属百千万众。前后导从。作诸音乐。从东方来。三匝围绕迦毗罗城。下于地上。却住其方。合十指掌。低头曲躬。面向太子。 尔时毗留勒叉天王。主领所部鸠槃茶等。一切眷属。百千万众。前后导从。手执宝瓶。盛满种种微妙香汤。从南方来。三匝围绕迦毗罗城。下于地上。却住其方。合十指掌。低头曲躬。面向太子。 尔时毗留博叉天王。主领所部诸龙王等。一切眷属。百千万众。前后导从。手执种种妙真珠贯。复持种种诸杂珍宝。兼起种种香云华云及以宝云。复起微妙柔软香风。从西方来。三匝围绕迦毗罗城。下于地上。却住其方。合十指掌。低头曲躬。面向太子。 尔时毗沙门天王。主领所部诸夜叉等。一切眷属。百千万众。前后导从。手执火珠。或执灯烛。或执火炬。炽盛猛炎。身着铠甲。或执弓刀箭槊器仗及鉾戟等。从北方来。三匝围绕迦毗罗城。下于地上。却住其方。合十指掌。低头曲躬。面向太子。 尔时天主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一切诸天。百千万众。前后导从。将天华鬘末香涂香。或复执持幡幢宝盖。或执种种诸妙璎珞。从彼三十三天而来。三匝围绕迦毗罗城。却住上方。合十指掌。低头曲躬。面向太子。 尔时太子观见诸方。仰瞻虚空及诸星宿。并睹护世四大天王。以诸上妙种种璎珞。庄严身体。头戴天冠。次第而行。安庠徐步。共乾闼婆。及鸠槃茶。一切诸龙。并夜叉等。百千眷属。左右围绕。各从其方东南西北。而来至此。依方面住。复见天主释提桓因。将领百千诸天眷属。前后阂塞。在于虚空。周匝集聚。复见鬼星已与月合。时诸天等唱大声言。大圣太子。鬼宿已合。今时至矣。欲求胜法。莫住于此。人王师子。时至速疾。弃舍出家诸天如是。更复佐助。赞唱此言。速出莫住。 尔时太子仰瞻虚空。如是思惟。今中夜静。鬼宿已合。诸天大众。地及虚空。并皆佐助。决定我今时至不虚。宜出家也。太子如是。心思惟已。即唤同日所生奴子车匿告言。车匿。汝速疾来。莫违于我。急被带我同日所生马王干陟。将前着来。勿令我家所有眷属一释种子闻彼马声。是时车匿闻于太子如是言已。仰瞻虚空。如是思惟。今始中夜。心即生疑。遍体战栗。身毛皆竖。悚惧不安。白太子言。大圣太子。云何中夜遣我被带干陟马王。有何恐怖。有何怨敌。有何急疾。或复城外。或今城内。有好恶耶。是时太子语车匿言。谓汝车匿。我今急疾。恐怖怨敌。被诸苦逼。汝那得知。但速被带我同日生马王干陟。时疾将来。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七
舍宫出家品第二十一之二尔时车匿既闻太子如是语已。自心思惟。圣子今者。决欲出家。不肯住也。如是念已。故发大声大言大语。问太子言。望使宫人觉知。太子圣子。恒常知诸时节所作之事。常依顺时。今是何时。而唤索马。圣子若欲往诣园林观看善地游戏之者。此非其时。何用马为。圣子今日无有怨仇。复无违逆反叛之人。四方安静。复无有人扰攘离乱。边疆一切无有逃亡。外方邻邦亦无侵夺。欲共圣子斗战之者。圣子覆盖一切大地。唯一无二。今何假须马王干陟。圣子今日此处宫内。诸婇女等。共相围绕。欢娱受乐。犹如天主欢喜园中。释提桓因。共诸天女。周匝围绕。圣子亦然。在此宫内。宝床上坐。何用于马。但愿安心。于此百千婇女之中。听作音声娱乐而住。是时车匿。口如是言。又复以手。拔诸婇女头发令寤。又以脚蹋彼婇女身。但彼婇女不觉不知。以上诸天神通力故尔时太子心内生疑畏众人觉。私密细声。以于此偈。告车匿言。 同生车匿汝当知 我观宫内如冢墓 尔时车匿。闻于太子如是言已。犹如猛兽着于毒箭。生大苦恼。大声而哭。白太子言。圣子。今可舍诸尊乎。太子报言。善生车匿。我今欲求胜上之处。宁舍现前诸尊亲族。勿令未来我及眷属入于死命鬼口之中。更为车匿而说偈言。 我当求于涅槃故 宁舍亲族向出家 尔时车匿重闻太子如是言已。复更殷勤白太子言。大圣太子。一切世人谓言。太子决定得作大转轮王。云何欲舍太子。又断车匿此言。咄汝车匿。莫如是语。我昔在于兜率天上。胜于此处。曾作天王。悉领于彼三十三天。我于是时。犹不乐于彼处之乐。何以故。以见生死无常患故。况复今日此人间乎。少时在于此人境界。多有患浊。处此王位。虽复治世。暂时自在。而不得离病死之怖。但世间中。有死命鬼治世之处。彼之诸王即不能得自在安乐。车匿复更报太子言。大圣太子。虽复太子不用世位。但净饭王今已年老。太子盛壮。勿令大王心生苦恼。太子报言。善生车匿。我今于此大父王边。心生爱敬。如父爱我。我倍爱父。大王奇特。敬爱亲族。我亦不欲舍诸亲族。我于亲眷亦复不作诸余异心。但我大畏。大怖大惊。诸有之中。受生死苦。今日欲求解脱法故。而暂舍离所爱重亲当来世中。能愍救护诸眷属故。又未来世不相离故。 尔时车匿白太子言。大圣太子心决定耶。要须舍俗求出家乎。太子报言。善生车匿。我已立要。车匿又言。为何事故。太子答言。我见世间无常过故。意欲专求彼胜处耳。车匿复问。以何缘故。觅彼胜处。太子答言。若使世间。无生无死。无老无病。无爱别离。无怨憎会。得王位已。受诸功德。无有无常。境界真实。一生人中。无有浊秽。若如是者。可令我于此处心乐。汝善车匿。莫违我心。我已敕汝。急速被带我同日生马王干陟。车匿白言。如太子敕。不敢有违。其车匿闻太子如是敕语言已。亦识太子深心之意。亦复先知净饭王敕严制禁重。但以诸天神力加故。发心欲取干陟将来太子之前。而有偈说。 车匿以天神力加 忍违大王敕命制 尔时车匿即至厩中。于槽枥上。搦取干陟。即以纯金。作迦毗遮。七宝庄严。串于马口。牵出离槽。别系余橛。刮刷其背。先以柔软轻细之物。履于脊上以金所成七宝庄严鞍鞯而被。上覆金网。如是具足被带马已。即牵将向太子之前。是时干陟同生马王。遥见太子身力壮故。遍体欢喜。出大鸣声。时其干陟马王。吼唤出声之时。闻半由旬。时首陀会。一切诸天。以神力故。令此马声隐没不闻。恐畏有人障碍太子不得出家。 是时太子。欢喜踊跃。遍满其体。即以右手。柔软网缦。手指犹如莲花叶。赤色如紫矿。摩拭马王脊背之上而敕语言。汝同日生干陟马王。我今欲求甘露之法。汝须努力。如是善行。勿令有人作我障碍。汝善干陟。斗战之时。尚出死力。欲胜他故。今日与我。善为佐助。求出世乐。世间之乐。暂时欢喜。不久还失。生大忧恼。为法出力。此事甚难。我今欲为一切世间求解脱故。出家修道。汝善努力。出勇猛筋。捷疾而行。我今出家。为诸世间及汝等辈。作大利益。 尔时太子正念立地。发大弘愿。作如是言。此我最后在家乘也。我从今去。更不复乘如是之乘。发誓愿已。控[革*必]即乘干陟马上。乘已重语干陟马言。汝干陟马。努力负我。最后负荷。我今为诸天人世间。作利益故。发心出家。太子亦坐干陟马王鞍上之时。一切无量阿修罗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罗刹众。毗舍遮地居诸天。及首陀会。乃至阿迦腻吒天等。随逐干陟马王而行。是时诸天手持白盖。复以种种诸宝庄严盖柄周匝。以诸众宝真珠罗网。悬于其上。其网目间。悉悬金铃。擎持以覆太子之上。是时太子乘干陟马。渐向宫门。干陟行时。蹄足声闻一俱卢奢。首陀会天。以神通力。隐彼鸣声。不令远闻。畏有障碍太子出家。 是时太子出家之时。其虚空中。有一夜叉。名曰钵足。彼钵足等诸夜叉众。在虚空中。各以手承马之四足。安徐而行。太子初欲发足出家。有一天子。唱如是言。愿善吉利大法船师。今欲度脱无量众生于烦恼海。复有一天。唱如是言。愿无障碍大圣世尊。今欲出家渡生死海。 是时太子语车匿言。善生车匿。汝今可在我前而行示现我道。出宫内门。彼门关钥。欲开之时。其声闻于一拘卢奢。非人至门开彼关钥。其开之时。首陀会天。以神通力。隐蔽彼声。不令人闻。恐畏太子出家之时有诸障碍。是时车匿。白太子言。大圣太子。宫门已开。太子报言。门已开也。决定我心所愿求利。必当得成。无有疑虑。 尔时车匿白太子言。大圣太子。希有甚奇。此之宫门。以前开时。大用气力。而方得开。圣子今者至已即开。大圣太子。亦至门边。譬如猛风吹彼云队开散两边。是时太子。从内宫门。出于外已。作是唱言。此我最后出于宫门。从今已去。当更不出。 尔时太子。从宫出已。安庠而至毗耶啰门。其门边有一夜叉将。名曰善入。共其五百夜叉眷属。既见太子安庠徐步向门而来。见已各各共相谓言。今此悉达大圣太子。夜半非时。来向门下。我等今者欲为彼不。时夜叉众各相谓言。我等可为太子开门。随彼称意。东西行动。脱彼如心所愿成就。得甘露道。既自证已。复为天人世间。当得作大利益。是时善入夜叉之将。急疾开彼毗耶啰门。其门已前开闭之时。其声鸣彻。至半由旬。时净居天。以神通力。隐蔽门声。不使诸人得闻其响。恐为太子作出家障。 太子从此迦毗罗城毗耶啰门。初出之时。彼门所有守门诸将。或有执捉关钥之者。彼等诸人。或着睡眠。不觉太子出彼宫时。或复是彼诸夜叉神之所迷惑。或是诸天神力迷惑。所有最慎。善持更人。彼等一切悉重睡眠。不觉人出。 尔时欲界魔王波旬。见于太子初出家时。为欲恐怖于太子故。以神通力。化作诸声。所谓虚空出现大云。云中复更出大雷声。及霹雳声。更复化作诸大水河。吹于大石。出没奔流。太子之前。复作大山。其山高峻。现大崖岸。又复化作大猛火聚。炎赫炽然。 尔时净居诸天。以神通力。隐彼大云。雷电霹雳一切诸声。及彼大山。河石高峻。崖岸猛火。皆令不现。将彼魔王波旬。掷着无量百千由旬之外。勿使障碍太子出家。 尔时太子从城门出。至外边已。回身观看迦毗罗城。出师子吼。唱如是言。我今宁自掷弃身形。堕大石崖。饮诸毒药。而取命终。亦不饮食。若我未得随心愿求度脱众生于生死海。我终不入迦毗罗城。其诸天闻太子如是师子吼声。皆悉随喜。 尔时太子出此师子吼声之时。所有守护迦毗罗城。诸鬼神等。或守城门。或守墙壁。或守敌楼。皆悉大唱如是之言。如是如是。愿如太子所出师子无畏吼声。成就满足。以欢喜心。各举两手。语大子言。大勇健儿。出已回观迦毗罗城。 是时太子闻此言已。不惊不怖。以欢喜心。身毛皆竖。更作是言。此城我今终不回入。若我得于甘露之句诸圣所叹。已断生死烦恼之流。证涅槃道。然后乃入。太子城外。出此师子吼言要誓。证彼真实真如菩提。然后还来入城教化。出此声处。在后诸人造作于塔。名曰太子出师子吼。而彼处所有一最大尼拘陀树。彼树有神。其神以偈语太子言。 若人欲伐于树木 要必当尽其根本 尔时太子以偈报彼护树神言。 雪山处所可动移 海水或使其枯竭 尔时净居诸天而说偈言。 此处今出大药王 当治众生烦恼毒 尔时净居诸天说此偈已。即口称言。南无尊者大丈夫身。礼拜太子。随太子行。时净居天各随先业果报所得微妙之身。威德勇猛。志力精进。难作已作。为于太子。放身光明。灭除暗瞑。显示道路。譬如重云日从中出放大光明。如是如是。净居诸天从其身体放诸光明。为于太子。示现道路。亦复如是。 尔时欲界诸天子等。皆各化作端正可喜摩那婆身。在太子前引导太子平坦道路。 大梵天王共诸梵众眷属围绕。在于太子右边而行。 忉利天王共诸释众三十三天眷属围绕。在于太子左边而行。 四大天王各以种种微妙璎珞。庄严其身。以妙天冠庄严其首。垂诸璎珞。复共无量乾闼婆众鸠槃茶众诸龙夜叉。无量百千。左右围绕。身带种种坚牢铠甲。手执弓箭。或执利剑。或执长刀。或执铁棒。或执矛戟。或执三叉。执槊执钩。擎持排楯。在太子前。引导而行。语太子言。大圣太子。从于此道。速行莫住。上虚空中。复有无量无边诸天百千亿众。欢喜踊跃。遍满其身。不能自胜。将天水陆所生之花。散太子上。并及旃檀诸妙沉水多伽罗等天诸末香。自余更有种种杂香。散太子上。复有涂香末香烧香。太子行时。各各手持散太子上。以用供养于太子故。 尔时太子宫内所有婇女睡寤。忽然唱言。不见太子。不见太子。耶输陀罗既睹卧床。独自一身。不见太子。而大唱叫作如是言。呜呼呜呼。我等今被圣子诳逗。即大叫唤。以身投地。把撮尘土。以散头上。又举两手。自拔发毛。拗折打破身诸璎珞。以扑于地。以手指爪。攫裂四支。身体皮肉。所著衣服。皆悉掣毁。举声大哭。出于种种酸楚痛言。又以诸余种种苦恼逼切。萦缠自身支体。 尔时宫内婇女侍人。奏净饭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今夜睡寤不见太子。其当马人既失干陟。亦复咨奏净饭王言。大王当知今夜厩上亦复不见马王干陟。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大声叫唤而口唱言。呜呼呜呼。我所爱子。如是唱已。闷绝倒地。傍臣手持栴檀冷水以洒其上。少时还稣。复其本心。然后召唤防守城将。而敕之言。卿等速疾庄严四兵善着铠甲速求太子令知所在时彼防卫守城将军。闻王如是严重敕己。从宫内出。遍告诸余大征将言。汝等诸将。各各当知。净饭大王。有如是敕。所在境界。百官大臣。其有受食我封禄者或有依我而活命者。如是人辈皆悉集聚。速疾分头行求太子。若得见者。善言慰喻。勿听住彼山林磎谷。迎将回还。 尔时百官诸群臣等。闻彼防卫守城将军如是言已。即时各于迦毗罗城内外衢道。振铃告言。汝等一切所有臣民。食于净饭大王国土封禄之者。及依大王而活命者。诸臣百官悉皆速出迦毗罗城。为求太子。若得见者。慰喻教回。还入宫中。 尔时释种诸臣百官。并及一切迦毗罗城所居人民。其有食禄。及不食者。皆从城出。行求太子。 尔时守城太臣。遍告所行诸人如是言已。渐次至于太子当马大臣之家。告彼当马臣如是言。净饭王敕速求太子。出城而行彼大臣言。我当太子所居之处。而不得行。时彼守城大臣。重更语如是言。净饭大王如是严敕。所有太子。侍卫左右。悉皆禁缚。彼当马臣如是报言。仁者若欲缚于我者。且先自缚汝之所有眷属妻儿兄弟姐妹姑姨舅氏。合皆禁缚。时彼城内大众人民。皆悉出求太子而行。 尔时太子以诸天神威力障故。求觅太子。不能得见。 剃发染衣品第二十二之一尔时太子从迦毗罗城门出已。敕其车匿作如是言。谓汝车匿。我今语汝。汝于我前。引导直向罗摩村行。是时车匿白太子言。如太子敕。不敢有违。引前直向罗摩村边。其马干陟。轻便行疾。举足安隐。从夜半行。至明星出。行十二由旬摩诃僧祇师如是言马半夜行。十二由旬。或复诸师作如是言。从夜半起。至明星出。行百由旬。至一聚落。名弥尼迦。至日出时。到跋伽婆仙人居处。到彼处已。问车匿言。谓汝车匿。此何处所。尔时车匿报太子言。大圣太子。此之处所。去罗摩村。势不遥远。 尔时太子见此树林。乃往仙人所居之处。并诸鸟兽。流水井泉。池渠河等。知其车匿及马干陟行来已乏。告车匿言。汝善车匿。今若知时。宜于此处。停下歇息。是时太子从其马王干陟而下。口如是称大弘誓愿。此今是我最后所乘所下处也。此今是我最后所乘所下处也。是时太子下干陟讫。以美言语慰喻车匿。作如是言。车匿。世有仆使。其心虽复孝向大家。而无自由。复有仆使。心虽自由。而无孝顺。复有仆使。心不孝顺。兼且无力。复有仆使。而心孝顺。复有大力。善生车匿。如汝今日希有希得。恭敬孝顺。好心向我。复有大力。车匿。我今向汝。亦大欢喜。以如是业。汝于我边。心大孝顺。大爱敬我。如是爱我。汝今事我。不求利故。凡世间事。富贵之人。还有爱着。而求事他。汝今事我。其义不然。世又有人。见富贵时。而欲事他。为求物故。亦见贫贱。即复偝舍。汝今不然。而说偈言。 畜儿为立家 事父答养育 尔时车匿闻此偈已。问太子言。大圣太子。凡是奴仆。向富贵人。所有诸事。欲发心作不能一一借问所以。但我今日。既见圣子来入此山。是故敢欲咨问圣子。以何缘故。发如是心。而来至此。是时太子。报车匿言。汝善车匿。我欲语汝。汝今亦复何须用知。车匿复言。大圣太子。我虽是贱。交与圣子。同日而生。是圣子奴。随顺圣子。不违逆意。是时太子语车匿言。汝善车匿。我今语汝。汝能作不。其车匿言。大圣太子。我今既是圣子奴仆。亲事圣子。何敢不作。 太子复言。汝善车匿。我今弃舍圣王之位。不以其余畏怖他故。唯求解脱。离系缚故。车匿。我今不取如是王位。而心欢喜。车匿。一切王位。是大恐怖。我今内心。如是明见。车匿。我见出家。有如是利故。割断彼来入山林。莫复更为生死所拘。我今欲求解脱生死。汝善车匿。今可回还将马干陟归向王宫。我今出家。心意已决。而说偈言。 不复更假多言语 识知我意爱汝心 尔时车匿白太子言。大圣太子。凡人出家。见四种事。然后舍离。云何为四。或身年老。或复带病。或时孤独。或无资财。而圣子今此四种中。现无有一。又复圣子。初生之时。一切解相婆罗门等。有能占观诸巧智人。多读经书善解众论。昔曾授记。如此童子。必当得作转轮圣王。统四天下。作大地主。具足七宝。彼七宝者。所谓轮宝珠宝。象宝马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如是复生一千圣子。悉皆勇健。能破他怨。彼转轮王统此大地一切海等。如法降伏。而得治化。圣子。若得金轮宝时。此宝天成非人所作。端正可喜。于虚空中。在前而行。王当乘空。逐彼宝轮。诸亲族等。左右围绕。从空飞行。是时身当转轮王位。受大功德。是时圣子。以明月珠摩尼之宝。于夜暗时。照七由旬。其地周匝。而得光明。是时圣子。如是无量。受王位乐。大圣太子。仁今若乘白象之时。其象七支。皆拄于地。其六白牙。皆悉以金装挍镂饰。被金鞍鞯鞦[革*必]隐起。以金璎珞严服其上。复以罗网而弥覆之。具足神通。飞腾自在。乘是象已。亦堪能行遍此大地。圣子是时。受彼王位。甚大快乐。 又复圣子。若当来世。乘彼马王。而其马王。遍体绀青。头乌黑色。[騣-凶+(鬯-匕)]尾甚长。被金鞍鞯。镂宝鞦[革*必]。纯金缨珞。庄严其身。以金网罗。弥覆其上。彼马神通。自在无碍。善能飞跃虚空而行。若欲行时。圣子乘上。行此大地。周匝能遍。圣子尔时受是王位。甚大快乐。 又复圣子。若当来世。得女宝时。眼目端正。面首可怜。行步安庠最胜最妙。犹天玉女。当自出现。圣子尔时具足而受。自恣五欲。转轮王位甚大丰乐。 又复圣子。若当来世。得主藏宝。彼主藏臣。得天眼故。能从地出金银藏等一切诸宝。将与圣子。尔时当受五欲具足功德。 又复圣子。若当来世。得主兵宝。其主兵臣。善巧多智。聪明利根闲解便能领四兵众。一念之顷。知太子心。皆悉能令着于铠甲。一切具足。无所乏少。部分将往诣圣子边。随意而用。圣子尔时受其王位。甚大快乐。 又复圣子。若当来世。具得如是七种之宝。当于尔时此间大地。并诸四海。一切山河。及林泉等。无有不属。其诸怨敌。一切天下。悉来归降。既降伏周。无处有畏。无处有疑。一切人民。悉各丰足。无有不宾。险难之处。亦不须用。刀杖兵戈。如法而行。既如法行。治化天下。尔时太子。受圣王位。快乐无极。 尔时太子。闻如是等诸语言已。还复报问于车匿言。汝善车匿。其相师等。诸婆罗门。唯有如是授于我记。为复更有余授记乎。是时车匿。报太子言。更有其余别授记事。太子问言。是何授记。车匿答言。彼诸相师婆罗门等。复授记言。此之童子。若舍王位而出家者。必定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菩提已。即转无上微妙法轮。 尔时太子语车匿言。谓汝车匿。慎莫妄语。应须真实。当于彼时。阿私陀仙。一向授记。此之童子。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向授记。我当转于无上法轮。是时车匿。闻是语已。心惊战怖身毛遍竖。白太子言。大圣太子。能忆如是授记语乎。此记释等诸眷属辈。私窃而闻。勿令圣子得知此记。恐畏圣子发菩提心。是时太子语车匿言。车匿。我昔从彼兜率天下。入于母胎。及在胎中。所有诸事。我心忆持。犹尚不忘。况复生已。授我记忘终无是理。车匿。诸天复语我如是言。仁者太子。速疾出家。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菩提已。决定转于无上法轮。车匿。是故我知决定当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定当转无上法轮。车匿。我今实言向汝而说。车匿。我今宁被刀割身肉。宁食毒死。宁入大火。宁投大崖。宁自刭死。我今终不未得免离生死之法。而还向家。何以故。如是世间五欲境界。皆悉无常。不久停住。是破坏法。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八
剃发染衣品第二十二之二尔时太子以手从其天冠头髻解天无价摩尼之宝。付与车匿。作如是言。车匿。我今与汝此摩尼宝。汝将此宝还于我父净饭大王。至王边已。无量顶礼。汝知我意。我付嘱汝。汝当信我。我今令汝将此宝还。至父王边。启白令除一切愁苦。复好为我咨启父王。作如是言。我今不以被人所欺。而忽舍离父王足下。又亦不以嗔恨心故。亦复不为求觅资财。又亦不以少封禄故。亦不欲求生于天上。唯见一切诸众生等。在不正路。迷惑黑暗。邪迳而行。欲作光明。欲除如是生死之法。欲求利益世间之句无愁忧处。欲断无常有漏之行求出家耳。大慈父王。见我如是乐出家故。不应忧愁。而说偈言。 假使恩爱久共处 时至会必有别离 尔时太子说此偈已。作如是言。我今欲离此忧苦故。弃舍出家。是故咨启我父大王。不须愁忧。若世有人。缘忧愁故。为于五欲而缚著者。彼等诸人。应须忧愁。所以者何。世多有人。父生于子。为求财故。所以养育。报于父母。施法财者。世子难有。若父王意。作如是心。我子今者。非出家时。唯愿父王。莫如是念。凡求法者。无有时节。所以者何。人居世间。命无限齐。知如是者。是故智人决须舍求胜上行处。此是我心决定之语。譬如有人共死命怨同居一室。言我寿长。无有是处。车匿。汝至我父净饭王边。作如是等多种语言。令王意定。汝至彼处。善作如是方便慰喻。莫令忆我。车匿。虽然我复语汝。若至我父净饭王边。但说于我恶逆之事。无德行处。大子如是。无有恩义。无爱着心。莫说于我孝顺之处。所以者何。已舍爱故。即舍一切忆念忧愁。 尔时车匿闻于太子作如是等诸语言已。遍体热恼。满面泪流。合十指掌。向于太子。而作是言。大圣太子。如太子教。但前所言。于诸亲族及父王边。大生忧愁。我意不喜。心情断绝。如大象王没在深泥。不能自出。闻是语已。谁不泪流。复作是言。精进之心。余人闻说。犹尚大惊。况我车匿小来。共于圣子。同日一时。俱长爱敬之心。相乐不已。而说偈言。 假使用铁持作心 以闻如是言誓语 尔时车匿说是偈已。白圣子言。我将马王与圣子乘。以彼诸天神通力故。强令我心遣被与来。非我自意。我今云何能断圣子是出家事。我今既是同日生奴。及此马王。一种无异。岂能违离圣子须臾独还宫也。终无是处。圣子。亦不合放于我干陟向家而复。令我传此忧悲爱别之语。向大父王。说如是事。而圣子今亦不合背舍老父王。而自出家。彼法非是。更无有法。绝妙越殊过是尊者。能胜孝养所生父母。亦不应舍乳哺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以是而论。圣子。亦成无恩义人。而不忆旧育养之时。圣子。正妃耶输陀罗。贞洁之女。诸德具足。亦复不合弃舍相离。虽然若圣子。今舍离一切释种亲族。我今既是同日生奴。亦不合放。但是圣子足蹋之地。我常随顺。不得背舍。大圣太子。是故我今意中。不忍将此炽然忧悲之火所烧心情。回向于城。而放圣子。独在此处。空闲林野。令我自返脱至城邑。净饭大王责我何言。又复圣子。既不还家。我独去时。圣子所有朋友识知。并及宫内婇女妃后。问我何言。圣子复语我作是言。汝今将我恶辞毁辱非法之事。向眷属说。令我眷属遗忘于我。憎恶于我。而我何敢妄说于此毁辱之言。我心可不自惭自羞自愧自耻。我之心意。及以口舌。若为欲说圣子恶言。虽我妄言欲说圣子。谁当信我妄言之事。圣子。譬如有人。说彼月天种种恶事毁辱之言。叵有人闻。如此事者。能信以不。但圣子。今恒常习行慈悲之心。圣子嘱托此言不善。圣子既行大慈悲行。恒常美言慰喻众生。今舍诸亲。此是非善。是故善哉圣子。回心向家受乐。 尔时太子。见其车匿如是忧悲苦恼之语。闻已复报彼车匿言。车匿。汝今应须舍别离苦。莫作忧恼。何以故。一切众生。有生有老。悉有别离。车匿。一切众生所有爱着染惑之心。其在胎内。养育之者。皆悉是虚。会有别离。彼非是我。我非是彼。而说偈言。 譬如大树众鸟群 各从诸方来共宿 尔时太子说此偈已。告车匿言。善生车匿。是故汝今莫恼自心。决定还去。所以者何。汝今止为爱着大家。不能舍者。汝若到家。还来觅我。若汝回至迦毗罗城。见我亲族为我愁者。汝告彼等作如是言。汝等眷属。于太子边。宜应割舍爱着之心。何以故。我今知彼有要誓言。尔时太子即说此偈。嘱车匿言。 假使我今身血肉 并及支节筋脉皮 尔时车匿既闻太子说此偈已。即以自身。四布于地。持其两手。前着抱于太子两足。而作是言。善哉圣子。今乞欢喜。莫作如是苦切誓言。大圣大子。我有何力。有何神德。能令圣子回还本宫。但我从此独自向家。圣子眷属必当打我。或复圣子父王净饭。并及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必应问我。我妙梵声。聪慧之子。汝今将向何处掷来。尔时太子报车匿言。车匿。莫作是言。莫作是言。我之父母。及诸眷属。见汝从此独自回还。终不打汝。所以者何。我眷属等。一切悉皆爱念于汝。车匿。速起速起。上来所论。有如此法。世若有人。将所爱人言语意气。向彼道时。必得赏赐。汝决定须速还至家。我之父王。见汝还已。心得稣醒。然我父王。见我舍家闻道出家。大生苦逼。父王之身。及诸眷属。一切号啕。悲咽哭泣。城内大小。一切人民。为于我故。生重苦恼。彼等若得见汝还者。心少喜欢。 尔时车匿从地而起。合十指掌。泪下如流。举声大哭。白太子言。以如是故。我今欲将圣子还家。勿令大王种姓断绝。是时车匿。从地起已。马王干陟。前膝胡跪。出舌舐于太子二足。两眼流泪。是时车匿白太子言。大圣太子。此马虽复是畜生身。犹尚慈悲垂泪而泣。况复圣子。诸眷属心。当见何殃。唯愿圣子。正观于此干陟马王。今见圣子。不欲还家。是以胡跪屈前两膝。开口出舌。舐圣子足。以慈哀心。二目泪下。 尔时太子以诸功德万字庄严千辐相轮。犹如芭蕉。内心柔软。金色右掌。网缦手指。摩其马王干陟顶上。而语之言。干陟。汝今具作马事。以得度于大负重任。从今已后。汝干陟马。还家自养。此今是我最后从家骑乘之务。行大远路。赖汝今日得济于我。干陟汝今莫生忧恼。莫泣莫悲。汝所载我当得大报。我今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后证时。当将甘露分布与汝。而有偈说。 太子以右罗网指 万字千辐轮相现 尔时车匿白太子言。大圣太子。今日已得广大王位。圣子具足一切诸相玉女之宝。所庄严宫。普皆显现自余多种五欲之事。最胜最妙。人间难办。今已得之。何故圣子。舍此妙乐。爱于诸兽百鸟充满旷野之内。又复是处多有恶贼恐怖之事。独行独坐。远离诸乐。云何悦心。太子报言。汝善车匿。所语不虚。其理虽然。汝今谛听。我为汝说。世间五欲。会归无常。非究竟法。不合心安。若得还失。速疾如流。不暂停住。如草上露。不久消散。犹如空拳诳于小儿。如芭蕉心。无有真实。如秋云起。乍布还收。如闪电光。忽出还灭。如水上沫。无有常定。如热阳炎。诳惑于人。而说偈言。 诸五欲之事 犹如魁脍机 尔时太子。说此偈已。告车匿言。车匿。五欲之事。有如是等多种过患。车匿。王位亦然。以种种苦众患杂乱。我见如是可畏相故。宁住于此旷野之中。共诸飞禽走兽盗贼恐怖之处。独起独行。远离欲乐。我意乐此。彼非所愿。车匿。汝闻我作如是语已。莫复违我此之大事。车匿。我于如是法行之内。当开法眼。汝须随喜。不应障我。是时车匿白太子言。大圣太子。太子。若定作是心者。我今不敢违圣子敕。如圣子教。我还向家。 尔时太子赞车匿言。善哉善哉。大善车匿。汝今如是。顺从我意。获大善利。汝作事善。是时太子。身上所有诸宝璎珞。皆悉自解。口作如是大弘愿言。此是我今最后在家庄严身饰。此是我今最后在家庄严身饰。解已手持将付车匿。付车匿已。复作是言。车匿。汝将此等诸宝璎珞。归付与我诸眷属等。是时车匿。即取彼等诸宝璎珞。受已更问于太子言。圣子。若我至家。将此璎珞。付于圣子诸眷属时。脱彼眷属。问于我言。车匿。汝今何故。将我太子。送至他国。而舍独来。车匿悉达太子。复更嘱托我等何事。彼等若问我如是事。当作何报。太子又言。车匿。汝若至家。为我顶礼父王净饭并及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自余尊者一切眷属。悉皆问讯。车匿。为我咨启净饭大王。作如是言。我今实知父王恩深。但我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所以违离。若得证已。即当还家奉见大王。又别为我。咨白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国大夫人。勿为我故生大忧愁。圣子必得成大善利。回还共母。欢喜相见。又我宫内。一切婇女及诸亲族。时年童子并余释种。作如是言。我今欲破无明暗网。当得智明。得智明已。我当回还入迦毗罗。 尔时太子。从车匿边。索取摩尼杂饰庄严七宝把刀。自以右手。执于彼刀。从鞘拔出。即以左手。揽捉绀青优钵罗色螺髻之发。右手自持利刀割取。以左手擎。掷置空中。时天帝释。以希有心。生大欢喜。捧太子髻。不令堕地。以天妙衣承受接取。尔时诸天。以彼胜上天诸供具而供养之。 尔时净居诸天大众。去于太子。不近不远。有一华鬘。名须曼那。其须曼那华。下化作一净发师。执利剃刀。去于太子不远而立。太子见已。作如是言。谓净发师。汝能为我净发以不。其净发师报太子言。我甚能为。太子报言。汝若能者。今可知时。 尔时彼化净发之师。即以利刀。剃于太子无见顶相绀螺髻发。当剃头时。帝释天王。生希有心所落之发。不令一毛坠堕于地。一一悉以天衣承之。受已将向三十三天。而供养之。从此已来。令诸天上。因立节名。供养菩萨发髻冠节。至今不断。 尔时太子。自解其身一切璎珞及以天冠。剃去发须。剪落既讫。观于体上。犹有天衣。见已念言。此衣非是出家之服。出家之人。在于山间。谁能与我袈裟色衣。如出家法。居在山林。须如法衣。时净居天。知太子心。如是念已。应时化作猎师之形。身着袈裟染色之衣。手执弓箭。渐渐来至太子之前。相去不远。默然而住。 是时太子。见彼猎师身着袈裟手执弓箭。见已即语。作如是言。山野仁者。汝能与我。此之袈裟色衣已不。汝若与我。我当与汝迦尸迦衣。此衣价直百千亿金。复为种种栴檀香等之所熏修。汝何用是粗弊衣服袈裟色为。可取如是迦尸迦衣。而说偈言。 此是解脱圣人衣 若执弓箭不合著 尔时猎师报菩萨言。善哉仁者。我今与汝。实不吝惜。是时化人。即与菩萨袈裟之衣。从菩萨取迦尸迦衣。价数直于百千金者。复以种种栴檀所熏。菩萨尔时。心大欢喜。受袈裟衣。深自庆幸。即脱身上迦尸迦衣。与彼猎师。时净居天所化之人。从菩萨边。取迦尸迦微妙衣已。即于其地。以神通飞上虚空中。如一念顷。还至梵天。为欲供养彼妙衣故。于菩萨前。以天神通。乘空而行。菩萨见已。生大欢喜。希有胜上奇特之心。于此袈裟染色衣边。复更倍生殷重至到欢喜之心。 尔时菩萨。以剃头讫。身得袈裟染色衣着。形容改变。既严整讫。口发如是大弘誓言。我今始名真出家也。是时菩萨。遣车匿还。泪流满面。以送车匿。分别讫了。独一无双。体上既披袈裟色服安庠徐步。向跋伽婆仙人居处。是时车匿。曲躬顶礼菩萨两足。围绕菩萨三匝而回。车匿既见菩萨割意。不肯还家。兼其身体着袈裟衣。头无天冠须发悉剪。身体复无诸宝璎珞并及微妙迦尸迦衣。如是一切种种悉无。既遥见已。上举两手。大叫尽声。号天而哭。投身扑地。心意闷绝。良久乃稣。稣已还起。谛观立地。视菩萨行。更复举声。称冤而哭。以其两手。抱干陟项。悲咽哽塞。大声呼嗟。良久哭已。观见菩萨。心意不回。无可冀望。将诸璎珞及以衣裳。并牵马王干陟。回返欲向家归。此是身边。实非心舍。其行道路。或时思惟。或举声哭。或复闷绝。躃倒于地。或处直立。不能前行。或处思慕。不乐而坐。车匿如是。心怀愁恼。多种自现诸苦相已。渐渐次到迦毗罗城。其干陟马。数数回头。观看菩萨。作声鸣唤。逐车匿后。泪下而行。其马已前。多足气力。欢喜纵逸。以见菩萨舍家出家剃须发故。苦逼忧愁。恒常懊恼。身形羸瘦。气力消尽。假使是马璎珞庄严。以心离别于菩萨故。无有威神。无有威德。回顾数观。占看菩萨。而作大声。泪下满面。悲鸣而行。在于路上。不食水草。以饥渴逼。行步羸弱。威力威神。悉皆减损。不复能行。其眼中泪。恒常不干。菩萨初骑。所发到处止半夜行。今以苦逼身羸弱故。回还八日。始得至家。而有偈言。 菩萨初出半夜行 车匿辞别牵干陟 车匿等还品第二十三之一尔时车匿。将马干陟。辞别太子。回还归至加毗罗城。当初入时。譬如有人入于空宅。其迦毗罗城之内外。四面周匝。或复园林。或复泉地。或复渠河或复苑囿。以太子舍行出家故。无有威神。凋悴枯竭。其迦毗罗城内。所居人民。大小遥见车匿将领马王干陟还归。不见太子。以不见故。悉随车匿。及干陟后。次第而行。咨车匿言。悉达太子。今在何处。是时车匿。流泪满面。哭泣哽咽。不能得言。时彼城内。一切人民。悲泣啼哭。随逐车匿及以干陟。行则随行。心生疑惑。而问车匿。作如是言。其王子者。今在何处。于我国内生大欢喜。今汝何处舍离而来。是时车匿。随行随报彼诸人言。我实不敢舍背圣子。而彼圣子。捐弃自宫。舍俗衣形。并发遣我及马干陟。令使来还。太子独自在山出家。是时城内。一切人民。闻此语已。心生奇特希有之事。而赞助言。未曾有法。各各对面。共相谓言。悉达太子。难行能行。时彼城内。一切人民。口虽如是称说彼言。而其泪下。犹如流水。复各呵身。作如是言。咄我今者。可共随其相逐出家。至于彼处。看人师子徒步行者。我今宁应至彼随行。勿令一日离别圣子而存活命。所以者何。此城今无彼圣子故。无有威神。无有势力。此城以无于太子故寂寞。今与旷野无异。彼所居处。以有太子威神力故。山泽丛林。还成聚落。而有偈说。 城内人民闻此言 口称希有如是事 尔时马王干陟鸣唤。城内所有一切人民。悉在自家。各闻其声闻已一切所有人民。及两宫内。诸婇女等。作如是心谓言。大子回还入城。是时人民及以宫内。所有婇女。或开窗牖。或拨门帘。以欢喜心。遥望太子。时彼人民。及宫婇女。唯见马王及以车匿离别太子独自而来。见已各还闭窗门户。退入家内。称冤大哭。时净饭王。以爱苦恼逼切身故。思惟欲见悉达太子。即入斋堂。洁戒净心。修持苦行。忧愁怅怏。内心日夜求守一切诸天诸神。复作种种方便因缘。欲求见子以慰心故。尔时车匿。苦恼忧悲。泪下如雨。手执干陟。并及太子缘身璎珞无价宝冠。擎持将入净饭王宫。譬如王子于战斗场被怨敌杀。其从左右将璎珞。入于王宫。如是如是。其奴车匿。离别太子。将马服玩。雨泪而入大王宫中。亦复如是。车匿入时。其马干陟。在净饭王宫门之外。欲入门内观瞻太子。左右行动坐卧之处。不见太子。泪下如流。爮地大鸣。譬如有人于大众中说苦恼事。时净饭王。宫内所有种种诸鸟。孔雀鹦鹉鹦鹆命命俱翅罗等。种种诸鸟。闻干陟声。亦谓言是太子归家。彼等欢喜。各自出声和雅而鸣。如是干陟。作于声已。所有大王厩内余马。闻干陟声。亦谓太子归来向家。一切欢喜。皆悉鸣唤。其净饭王。宫内婇女。众多百千。摩诃波阇波提等。复有太子宫内婇女六万余人。及其大妃耶输陀罗等。念太子故。大生忧恼。尘泪满面。各任本容。不复洗梳。身体衣裳。皆悉垢腻。舍诸一切妙好璎珞。忧愁怅怏。心意不安。或哭或啼。或思惟坐。闻干陟鸣。各相谓言。如是干陟。作是鸣声。决定是我太子归家。无有疑也。彼等既闻干陟声已。心大欢喜。渴仰欲见于太子故。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等。多千婇女。各于自房。或在楼上。或在殿中。或在室内。欲见太子。渴仰忽起。急走集聚。向于车匿及干陟边。彼诸婇女。唯见车匿及马干陟离别太子而来向宫。彼既见已。各举两手。叫唤大哭。流泪满面。口唱太子种种诸德。而有偈说。 彼等婇女心苦切 渴仰欲见太子还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九
车匿等还品第二十三之二尔时摩诃波阇波提。及瞿多弥。既见太子髻里明珠。伞盖横刀。并摩尼宝庄严蝇拂。自余璎珞。干陟马王及车匿等。如是见已。心大惊怖。各举两手。捶拍身体。忧愁而问于车匿言。今我所爱子悉达多。留在何处。汝自回还。车匿报言。国大皇后。悉达太子。弃舍五欲。为求道故。出家入山。远离亲族。剃发染衣。思惟苦行。是时摩诃波阇波提。闻于车匿如是语已譬如牸牛失其犊子。悲泣号哭。不能自胜。其摩诃波阇波提。从车匿闻太子之语。亦复如是。即举两手。心惊怖裂。口大唱言。呜呼我子。呜呼我子。流泪满面。遍体战栗。忽然闷绝。身躃倒仆。宛转土中。如鱼出水在于陆地跳踯苦恼。摩诃波阇波提。亦复如是。躃地宛转。呜噎而语。问车匿言。车匿。我今不见自身有过。及心口失。负持于汝。汝今何故。忽将我子。掷弃旷野。犹如摆木。汝将我子。置彼林内。令共种种诸恶虫兽恐怖之中。独自而住。汝弃舍来。不怜我子。而身背乎。车匿报言。国大夫人。奴身不敢弃舍太子。夫人。太子自弃舍奴。太子付我干陟马王及诸璎珞。教来回还。速疾向家。畏大夫人心生忧愁。令得安隐无恼患故。时彼宫中。诸婇女等。各各啼哭。而口唱言。呜呼阿爷。或复唱言。呜呼兄弟。或复唱言。呜呼大家。或复唱言。呜呼我夫。以此种种爱恋酸言。欲染根本叫唤苦身。或有婇女。转目而哭。或有婇女。相视而哭。或有婇女。回身而哭。或有婇女。举头而哭。或有相观面目而哭。或有两手拍肚而哭。或有两手抚心而哭。或以两臂相交而哭。或举两手拍头而哭。或以灰土坌头而哭。或有散发覆面而哭。或拔鬓发低头而哭。或举两手仰天而哭。或有婇女。以悲苦故。东西南北。交横驰走。犹如野鹿被毒箭射。或有婇女。以衣覆面叫唤而哭。或有婇女。遍体战栗。犹如风吹芭蕉树叶。低昂而哭。或有倒地闷绝不知。少有余命。才出声哭。或有婇女。如鱼出水掷置陆地宛转而卧。微有喘息。劣余残命。绵惙而哭。或有婇女。犹如掘树倒卧在地宛转而哭。诸如是等。种种苦恼。以逼切身。号哭太子。 是时车匿。及马干陟。并彼无量百千婇女。哭泣之声。不可得闻。摩诃波阇波提。流泪闷绝。少稣即便大哭太子。口唱是言。呜呼我子。呜呼我子。汝身本时。以种种香。摩涂拂拭。威神大德。而用庄严。今者云何。在于山谷。为诸蚊虻细小毒虫。唼[口*束]汝身。能忍此苦。住于旷野。呜呼我子。汝身恒以迦尸迦衣薰香所覆。今者云何粗涩臭衣。能忍着身。呜呼我子。汝在家时。清净妙香。百味所作。种种羹臛洁白之食。自余恶杂。不曾向口。今者云何忍食粗涩。冷淡食饮。或饭或麨。或[麩-夫+并]或浆。云何空餐此能得下。呜呼我子。在于宫内。细滑床敷。柔软毡褥。或覆天衣。或复两边挟置倚枕。或卧或偃。随意自在。今者云何在赤露地。或蕀针丛粗草之上。忍得卧眠。呜呼我子。在家之时。或有奴婢。或有左右。恒常供承。哀愍之心。或有倚身。或有胡跪。或有立地。向汝面观。而得奉事。无所乏少。今者云何嗔恚之人。或有贫穷。或有憔煎。向汝无慈。汝何能观。取其意气。呜呼我子。在于家内。以妙华色。可喜端正。婇女群队。左右围绕。而受快乐。汝今云何在于山旷。犹如野兽。恒常恐怖。独坐独行。心乃娱乐。呜呼我子。善生罗网。所覆长直。脚指柔软。脚踝踹胫。犹如鹿王。掌底柔软。如莲华叶。二轮庄严。分明显著。今汝云何如是脚迹。徒跣蹋地。或有蕀针。或有沙砾。或时冰冻。或时炎埃。何忍东西。将此行涉。 是时摩诃波阇波提。作如是等无量无边诸种语言。哭太子已。心薄稣醒。得复本念。从地而起。问车匿言。车匿。此事已然。我子悉达。行路之时向汝何嘱。车匿。我子所有柔软青色绀黑头发。复谁割也。车匿。我子头发。今在何处。车匿报言。国大夫人妃子悉达嘱语我言。车匿。汝至我家。为我殷勤再拜问讯我母摩诃波阇波提。若再拜已。作如是言。咨启大母。愿莫大愁。莫生苦恼。莫忆于我。子不久得如心所愿。得即回还。奉觐大母其圣子手。自拔于刀。左执头髻。右手持刀。而自割截。掷于虚空。诸天接取。将还天宫。为供养故。是时摩诃波阇波提。既闻车匿作是语已。复更重哭大子发髻。呜呼我子。头发甚长。柔软螺髻。极能端正。一一毛孔。一毛旋生。不乱不断。堪着王冠受于王位。汝今何忍割截掷弃。呜呼我子。两臂甚长。行步庠序。如师子王。两目圆满。犹如牛王。身体金色。胸髆宽大。声音隐隐。如鼓如雷。如是人者。何堪出家居在山野。今我此地。无有福相。若是人者。行如法行。此地倒已。复不能起。为世作主。我愿一切有德之人。诸功德具。值于法王出现于世。令诸大众安隐快乐。而有偈说。 必其此地无有福 不应生是智慧人 尔时耶输陀罗。大声叫哭。一嗔一骂。杂种语音。呵责车匿。作如是言。车匿。我妇女人。年少夜半。睡眠沉重。无所觉知。汝今把我心中所爱如意圣夫。将何处置。车匿。去此近远。我之圣主。善大丈夫。并汝及马。三平等行。车匿干陟。唯二独来。在于我前。不见我心所爱圣主。是故我今身心战栗。车匿。汝非善人。不润益我。车匿。我今要言。假使酷暴极嗔怨家。犹尚不能如是损害。似汝今日踬顿于我。车匿。如汝是我所归依者。应覆护我。应养育我。汝今云何。见我夜半惛乱睡眠。汝私窃偷将我圣主。向何处着。车匿。即汝今是最大怨仇。所作之事。今已讫了。汝复何须懊恼啼哭。汝宜拭面。何用强悲。虚沥目泪。车匿。汝不善业。今作已竟。不假须哀。车匿。以汝为我圣夫善友。禁节入出。可行则行。不可则制。今反相从。令我圣主。随意而出。车匿。用汝何为。汝今作是不善事已。应须欢喜。我知汝今大获果报。大得福利。车匿。凡世间人。宁取有智。以为怨家。不将愚痴共作朋友。车匿。汝虽于我夫处为友。而汝作事。不曾思惟。所以者何。车匿汝于我家。今已造作不利益事。汝今应当生大庆幸。车匿。此诸宫殿。高峻庄严。犹如云队。复以种种璎珞厕填。财宝充满。今为汝故。悉皆空虚。即向车匿。而说偈言。 凡人宁近智慧怨 莫取愚痴作朋友 尔时耶输陀罗。说是偈已。重语车匿。作如是言。车匿。我今何得心不忧愁。向者我夫。若当相对。今日此等诸婇女辈。色白如雪。唇赤如朱。可喜少双。端正第一。解身璎珞。脱妙衣裳。应须共同受诸欲乐。谁知一朝忽成孤寡。以无主故。眼泪昼夜。恒如水流。啼哭呼号。常无断绝。车匿。又此干陟。与我长夜。恒作怨憎。不为利益见我夜半睡眠不知。负我心中所爱之主。从城而出。此马作业。极深不善。何故今者在于我前。苦痛而鸣。令声遍满大王宫内。其先将我圣子出时。此不善马。何故默然。饮气而行。若初去时。如是鸣唤。彼时即应闻其声响诸人睡觉我今亦应。不见如此大苦恼事。此不善马。假使箭射穿穴其身。或以杖杀。应不合出行向山林。是故此马。不为我家作于利益。正以畏惧。少鞭杖故。将我内心所爱最上圣主丈夫。出向山薮。我今此宫。以无主故。堂殿房室。聚落城隍。国邑街衢。楼阁窗牖。门合栏楯。曲尺琅玕。半月殿形。微妙殊胜。最上华丽。今悉空虚。为此马王恶干陟故。令我皇闺犹如旷野。举目洒地无处可贪。耶输陀罗。作于如是多种苦切痛楚悲泣酸哽言。时不可闻见。迷闷暂停。其车匿闻耶输陀罗作是言已。低头屏息。合十指掌。垂泪大哭。报圣子妃耶输陀罗。作如是言。妃今不应呵责干陟。亦复不合嗔骂于我。我无过失。我及干陟。实无罪咎。妃之圣夫。初始去夜。我作多种众诸障碍。所谓唱叫。我于尔时。大声唤妃。以种种语。作如是言。大妃速起。大妃速寤。今夜此宫。妃所爱夫。欲将于我及干陟去。手执头发。一一出示。耶输陀罗。此之头发。尔时我拔某婇女取。此是某甲婇女头发。此是某乙婇女头发。各各称名。而告语彼。尔时不觉自余婇女。一切悉然。此干陟马。圣子去时。亦作障碍。一千余遍。出声鸣唤。以蹄蹋地。前却不行。又以颔车。张鼻震吼。此马鸣时。其声所闻。至半由旬。其蹄声闻一拘卢舍。我于尔时。唱语妃言。妃之所爱。今夜去矣。妃及其余诸婇女等。自不觉知如是等声。又是诸天神力。隐没不令得闻。大妃须知。我及干陟。实不敢将圣子去也。如是测度知妃圣主取我语不。圣子若依我语而行。终无是事。即向于妃。而说偈言。 我今不忍眼泪流 合掌低头更咨白 大妃。我昔亦知净饭大王旧有严敕。一切左右。善加用心。守护太子。我虽先知有如是教。但不自由。诸天力强。迷我心意。所欲作事。不得从心。圣子所行。并天神力。唱宜出家。 尔时心念。城门自开。彼诸宫门。从来各有多千人众。心不放逸守护诸门。彼等皆着睡眠。不觉圣子初出宫门之时。如日初升。放大净光。破一切暗。我于尔时。自知此是诸天所作。大妃。我于尔时。圣子出城。行路之时。我最在前。徒步而走。我于尔时。身不知乏。大妃。此干陟马。行于路时。脚不蹋地。犹如有人舁而将行。其作声时。亦不远闻。大妃。我于尔时。私心思念。亦知此是诸天所作。 大妃。我于尔时。圣子如法。乐沙门衣袈裟色服。从他乞取。其自身衣。解付与他。髻发割截。掷虚空中。而不落地。诸天接取。我于尔时。心念知是诸天所作。大妃。以如是故。妃今不应于我辈边生于嗔恨。所以者何。不由我故。亦不关马。将圣子出。 尔时大妃耶输陀罗。卧于地上。少时思惟。以种种语。悲啼号哭。作如是言。呜呼我主。何故今者我如法行。孝顺向夫。舍我而去。向彼欲求于法行者。彼无正法。以其不能随法行故。呜呼我主。可不闻彼。往昔诸王。欲向山林求法之时。将妇及儿。相随而去。彼等诸王。无妨圣道。亦得成就。呜呼我主。彼岂不知有如是法。诸人犹尚共妇剃头。出家修道。精勤苦行。将于好马。祭祀诸天。作无遮会。于未来世。二人同受上妙果报。若知韦陀论中说法。何故今者独于我边。作法悭惜。不共行法。咄咄空往。徒生人中。若知世间共于妇人有恩爱情。云何弃舍。欲生于彼三十三天。贪于玉女。我意今见如是之事彼天玉女。有何可贪。有何端正。有何五欲欢乐事情。若其不贪于彼快乐。舍此王位威神功德。及与我等诸婇女辈。既弃舍已。出家而入空闲山林。欲行苦行。我今不取天上果报。亦不羡天玉女之身我心知足。我有是力。我在于此。不用生天。但于此处。修行苦行。乞如是愿。若在人间。若在天上。唯愿伏事如汝之主。彼心决定。如是刚[革*卬]若舍我等。入于空山闲静林野。我心亦然。坚固不转。如石无异。最牢最实。若如我今无夫之妇。以见自主从家而出。行至山林。使我孤单独在空室。何得令心而不破裂。即说偈言。 我今身心甚大刚 如铁共石无有异 尔时耶输陀罗。如是因缘。为于太子。苦恼逼切。而心迷闷。忽然躃地。须臾还起。或时举声。悲哀号哭。或时默住。低头思惟。或时忽惊。狂言漫语。彼之我夫。今何方去。彼我圣主。今何处停。使我孤茕独居宫内。弃我捐我。舍背我行。我从今日不得圣子。不卧本床。亦复不以香汤澡浴。亦复更不庄严自身。不揩摩拭。不脂粉涂。又更不着杂色衣服。从今已后。不着杂种诸璎珞具。不以香华薰佩于身。不食美食。不饮美浆。一切酒等。悉皆不饮。常食胜食。今更不食。头上素发。更不严治。虽在于家。恒常作于山林之想。而行苦行。乃至不见彼之最上胜大丈夫。我见一切诸园林池泉水殿堂。悉满尘土。犹如旷野。一种无异。以迦毗罗圣子无故。一切宫合。一切楼观。悉无精光。犹如沙碛。以此忧愁苦恼心故不能自持失于正念。无复愧耻。无复羞惭。其耶输陀罗。卧在地上。作于如是苦恼。宛转狂语之时。宫内所有诸婇女等。悉皆同声。叫唤大哭。流泪满面。而有偈说。 如是苦恼逼切彼 婇女及妃耶输陀 尔时车匿。见耶输陀罗作于如是诸苦恼已。谏言。大妃。莫生如是酸切懊恼。莫大悲苦。应须暂停。莫忆圣子。圣子出时。虽在人间。与天无异。威神气力。与天不殊。圣子出时。诸天围绕。右边则是诸梵天王及梵眷属。左边帝释及诸三十三天眷属。其东方有提头赖吒乾闼婆王。其南方有毗娄勒叉鸠槃茶王。其西方有毗娄博叉及诸龙王。其北方有毗沙门天领诸夜叉。左右围绕。其身悉着金刚铠甲。或执弓箭。或执戟槊。或复在于圣子之前。示现道路。或复在后防卫圣子。或在于左。或复左右随从而行。其虚空中。常有无量诸天玉女百千万众。悉大欢喜。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将天杂华。散圣子上。散已复散。是时圣子。见于彼等诸天玉女。内心亦复不喜不乐。不爱不嗔。不取不触。其圣子情。如是不着彼等所用。国母大妃。圣子出时。诸天如是。示现神通。所有诸事。供养圣子。我今难可一一具说。说是语已。时第二妃瞿姨圣女。譬如大树枝折下垂。不能自举。瞿姨圣女。为于太子。受大苦恼。其心烦毒。为彼忧愁。热火所烧。遍体战栗。卧于地上。宛转大哭。口唱是言。呜呼我主。心常欢喜。呜呼我主。面如满月。呜呼我主。端正少双。呜呼我主。最上最胜。诸相具足。呜呼我主。清净之身。世间无比。支节不缺。次第善生。犹如金像。呜呼我主。功德最胜。呜呼我主。大慈大悲。天人所供。呜呼我主。勇健多力。如那罗延。无有怨敌。能降伏彼。呜呼我主。梵音微妙。出声犹若迦陵频伽。呜呼我主。名称远闻。呜呼我主。百种庄严福德之聚。于天人世。无与等齐。呜呼我主。功德圆满。诸仙见者。悉皆喜欢。呜呼我主。名闻上下四方四维。悉皆尊遍供养之聚。如智慧林。呜呼我主。于世间中。舌味最上。呜呼我主。口唇红赤。如频婆果呜呼我主。双目绀焰。如青莲花。呜呼我主。口四十齿。清净洁白。如乳如练。如雪如霜。呜呼我主。鼻高隆直。犹铸金挺。呜呼我主。眉间白毫。正住清净。呜呼我主。两髆团厚。宽广齐平。腰细纤长。犹如弓弝。手足柔软。呜呼我主。[月*坒]胫臂肘。犹如象鼻。手足正等。爪皆红赤。呜呼我主。此之璎珞。看日所作。吉星吉宿。大净饭王。造作之时。生大欢喜。今者何故。乃得别离。我今亦复不喜见于此等璎珞。时瞿多弥。以苦恼心。数数恐怖。数数惊惶。犹如野鹿被他驱逐落于围内。手执刀槊。或复弓箭。用射其身。受大苦痛。东西驰走。观察四方。无能救护。可令免脱。时瞿多弥。心亦复然。语言不正。在于宫内自讨殿中。东西南北。求觅不得。悲泣叫声。泪流满面。无有救护。受大苦恼。复大唱言。圣子在此。此处犹如忉利天宫。一种无异。诸物具足。亦如帝释威德巍巍。光明炽盛。今悉失尽。今以圣子忽然无故。其城犹如尸陀之林。或如山泽。或如旷野。我在于此宫殿之中。共于圣子。受无比乐。生大欢喜。无有厌离。今圣子无。意不乐着。譬如鱼鳖出于水中居在陆地。无有暂乐。何况意乐。我亦如是。圣子无故。有何乐心。犹如过春诸蜂无乐。以华无故。不着彼林。不贪彼树。我今亦然。无圣子故。此之室内。有何欢乐。呜呼我主。坐起之处。恒作音声。宫中婇女。以欢喜心。作大歌舞。今此宫殿。一种不殊。而令于我忽生忧苦。心意不欢。何况伎乐。呜呼我主。身着微妙种种香华。璎珞自严涂香末香。随时供足。无所乏少。应正受乐。称心欢喜。云何忽然弃舍而去。譬如虚空起大云队。闪电雷鸣放大雹雨。忽然不现。圣子亦然。次受王位。应须受乐。无所短乏。弃舍而去。必我往昔。精妙施已。心还生悔。以心悔故。今得是报。虽受果报无量深善。忽然复失。以悔业故。今成寡身。我今薄福。失于如是最上胜人。咄此恩爱。会无多时。须臾便失。犹如戏场。作大欢乐。忽然还散。现事如此。又传闻道。往昔王仙。修习寂静。制伏诸根。证于禅定。至彼空林。断一切杀。身专苦行。食诸妙药及于甘果。隐处山薮。共妇相随而行梵行。今彼何缘。独向山野而自精勤。 时瞿多弥。抱干陟头。举声大哭。呜呼干陟。无慈之马。共汝一时同生圣子。今在何处。汝复何故。夜半将去。不语我知。呵责车匿。而作是言。咄汝车匿。特无慈心。我既睡眠。何故不唤。此既是我心中所爱。今忽舍去。汝以何故。不语我知。令我久长独眠独坐。真实大苦。咄汝车匿。为我论说。圣子去时。云何而行。复谁将引。在于此宫。是谁导出。行向何方。今至何所。妃瞿多弥。如是呵叱责车匿已。复更和软语车匿言事既以然。汝善车匿。汝亲送来。知圣子处。汝将我等。往诣彼所。我等身当随于圣子。修习苦行。专精求道。还望来生。共于圣子。同生天上。 尔时车匿。闻瞿多弥。如是种种嗔喜言已。心生怅怏。倍更忧恼。苦痛炽盛。逼切其身。泪流满面。强自抑忍。安庠慰喻瞿多弥心。作如是言。愿妃善听。但莫忧愁。亦复不须如是哭泣。计应不久得见圣子。所以者何。当于圣子遣我还时。而语我言。汝车匿去。至于宫内。为我问讯一切眷属。并我妃等及诸释种童子知亲。我故遣汝回还向宫。慰喻彼等。为我语彼。作如是言。我今已除贪恚痴网。不久当成智慧等觉。成已即许回返还入迦毗罗城。我知圣子。决得利智。称心等愿。回还不疑。定知如是最胜众生。不虚妄语。 时净饭王。如是苦恼。于其宫里。祭祀诸天。所作已办。遥闻太子宫合之内。大叫哭声。王便从自宫殿而出。是时车匿。即将太子璎珞伞盖并马干陟。牵诣王前。一一显示。承太子命。殷重嘱故。头面顶礼净饭王足。涕泪交流。呜咽满面。依具奏知。 时净饭王。见其太子诸宝璎珞并及伞盖马干陟等。兼复闻于太子所嘱恩慈言语。不觉忽然大叫唱呼。失势大哭。作如是言。呜呼我子。中心所爱。谁期如是。时净饭王。念太子故。忧苦切身。迷闷倒地。无所醒觉。而有偈说。 王闻菩萨誓愿重 及见车匿干陟还 尔时净饭王宫。所有释种。诸亲族等。见净饭王身扑倒地。彼等皆悉大生忧苦。心无暂乐。各自举声。号啕而哭。口唱种种悲苦之言。大叫大呼。如上所说。时迦毗罗城内。所有人民。大小以其别离圣太子故。各各称冤。大声而哭。思念太子。如是次第。诸眷属等。齐共慰喻于净饭王。 时净饭王。忆太子故。忧恼之心不能暂舍。诸亲族等。或有言说开解王者。或有扶王令起坐者。而王虽坐。少时还倒。闷绝不醒。或时暂稣。啼泪满面。而敕车匿。作如是言。汝之车匿。何故不遣太子还宫。时其车匿。即白王言。大王。当知我亦大作殷勤方便。欲令圣子降意归还。但圣子心无所染着于世间中所有俗法。一切弃舍。无有乐心。即语我言。汝莫谏我。我今不用一切五欲。弃舍一切眷属国城。唯乐山林泉流静处。 时净饭王。重闻车匿作是语已。兼见太子诸璎珞具在于地上。身即顶礼。满面泪流。大声而哭。语车匿言。我今力穷。无复意气。手足悉折。犹如杌株。我今别离此爱子故。如树无枝。唯根檊在。于外诸国。今见轻欺。又我单身。无所能作。如树被雹。为诸小儿之所戏弄。呜呼我子。最上最胜。微妙丈夫。可喜形容。端正无匹。柔软童子。违离心愿。何故出家。弃舍五欲。心所乐者偝我而去。呜呼我子。诸相具足。百福庄严。一一相中。皆并悉备。呜呼我子。身体诸好。皆悉遍满。呜呼我子。伺诸婇女睡眠不觉。忽然而出。呜呼我子。昔在宫内。我无一愁。呜呼我子。诸王家胜。呜呼我子。上世以来。恒在诸王上族中生。呜呼我子。何故忽舍王位出家。呜呼我子。恒为多人之所喜见。若男若女。老妪丈夫。眼瞻视时。无不欢悦。呜呼我子。善巧多智。呜呼我子。弃舍四方及诸七宝一切眷属。独自出家。呜呼我子。犹如白象破大树木。背宫出家。呜呼我子。汝出宫时。所有城门。难开难闭。设开闭时。其声远彻。云何今者使我不闻。决当诸天隐蔽彼响。呜呼我子。今此处所迦毗罗城。诸释种子。无所可望。以汝悉达舍出家故。呜呼我子。迦毗罗城。诸释种子。所有资财。金银珍宝。谷麦仓库。自余钱物。能得弃舍。犹如涕唾背而出家。呜呼我子。我以为汝造诸时殿。春夏秋冬。汝今云何弃舍而行。娱乐旷野无人之处。唯与诸兽。山林为乐。呜呼我子。昔者诸仙二种授记。以是因缘。我昔欢喜。遍满其身。不能自胜我于尔时。不觉顶礼儿之二足。呜呼我子。汝今出家。护城诸神。悉皆弃舍此城而去。呜呼我子。面圆如月。呜呼我子。牙齿白净。目如牛王。呜呼我子。昔闻汝语。心生喜欢。今日忆想。反成忧苦。呜呼我子。恒以妙好多伽罗香栴檀沉水牛头栴檀。用涂其身。种种璎珞。所庄严身。末香熏香。烧香所薰。柔软之体。今忽不见。呜呼我子。爱恋之心。彻我皮肉筋脉骨髓。而在中住。今忽舍出。入山林间。 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
车匿等还品第二十三之三时净饭王。复作是言。我今心愿所有四方护世神王。护诸众生。今为我子。成利益故。恒相佐助。天上帝释。千眼天主。舍脂之夫。大力天王。及诸天众。左右围绕。愿为我子。所有心求。愿作佐助。又世诸神。风神水神。火神地神。四方四维。彼等诸神。皆作佐助。汝最胜者。无上丈夫。何故弃舍四大天下。彼之我子。今捐家出。志慕无上极妙圣果。其所欲求。愿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使早证明。其净饭王。卧于地上。以种种语。呵责干陟。作如是言。汝不善马。从来多种。为我所作。爱乐之事。今日何缘。忽不饶益。如是损害于释种家。我之太子。恒常爱汝。与我心合。常作欢喜。汝今如是。汝须覆灭汝。可将我向太子处。我共爱子。共行苦行。我今离别所爱子故。命在须臾。不久存活。而说偈言。 干陟汝马速疾行 将我诣彼还回返 时净饭王。说是语已。因爱子故。苦切所逼。卧在于地。作如是等。受苦恼事。举声大哭。乍扑乍起。言音哽咽。 尔时有一智慧大臣并及国师婆罗门等。见净饭王。宛转于地。左倒右扶。心大愁毒。悲苦缠迫。意不暂欢。身心一时。生大热恼。其等欲开解王意故。故现颜色。自无忧愁。共白王言。大王。今者宜可舍诸忧愁苦恼。定于自心。须作健想。不应如是闷绝自扑。犹如凡人涕泣流泪。所以者何。大王。当知。如昔过去。多有诸王。弃舍王位。如萎华鬘。背而入山。又复大王。太子悉达宿缘。当受如是业报。大王。今者应忆往昔阿私陀仙预授其记。白大王言。彼童子者。不可拘以人天果报。并及转轮圣王之位。而期待之。使令贪爱暂往于世。大王。今者若决定欲唤大子还。但敕我等二人令去。当随王命终不敢违。 时净饭王。即报之言。汝等二人。若知时者。可速疾往至太子边。若不尔者。我今身命。无有吉祥。为诸苦恼之所缠逼。是时大臣并及国师婆罗门等。闻净饭王如是敕已。即共发行。诣太子所。而说偈言。 太子应受如是业 王当念昔私陀言 时彼大臣及国师等。说是语已。相与俱行。其马干陟。处处闻于如上苦切呵责言已。意甚忧愁。生大热恼。以热恼故。无暂时欢。心既不欢。即便命尽。命尽之后。应时上生三十三天。既生彼天。后知如来得成道已。即从彼天。舍来下生中天竺国于那波城。其城有一婆罗门种。具行六法。即为彼家。而作子息。乃至渐大。至如来边。如来知彼往昔之时作于马身命终生天。时佛即说彼马因缘。既闻法已。漏尽解脱。入般涅槃。 观诸异道品第二十四尔时太子。自手执刀。割于头髻。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即时无量百千诸天。生大欢喜。遍满其体。不能自胜。以喜欢心。齐出声叫。大歌大啸。弄诸衣裳。口大唱言。悉达太子。今已出家。悉达太子。今已出家。其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已一切生法众生。当得解脱于彼生法。乃至应受苦恼别离诸众生等。悉得解脱于此系缚。 尔时菩萨。割髻之处。其后起塔名割髻塔。菩萨身着袈裟之处。后起塔称受袈裟塔。车匿干陟。辞别回还向宫之处。后起塔名车匿干陟回还之塔。菩萨行路。谛视徐行。有人借问。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语言。此仙人者。必释种子。因此得名释迦牟尼。 尔时菩萨。自心发起如是思惟。我今既已。舍于王位。捐自眷属境界国城。不可生悔。此事成已。是灭相法。如是念已。心转勇猛。 尔时菩萨。从彼阿尼弥迦聚落。渐渐欲向于毗耶离中。路有一仙人居处。彼旧仙入名跋伽婆(隋言瓦师)。菩萨入彼仙人处。时光明显赫。照彼山林。菩萨既除诸璎珞具。并舍一切迦尸迦衣。直是身威。犹尚出光。耀彼山林诸仙人眼。而有偈说。 菩萨象王师子行 除舍妙衣及璎珞 时其林内。所有持行婆罗门仙。行住坐卧。或手执持。随威仪住。彼等一切。向菩萨面。起恭敬心。爱乐尊重。或复生疑瞻仰菩萨。然彼林内。有诸耆旧婆罗门仙。或取华果药木草根。其余他行。未集聚者。彼等未见不生疑心。但远遥闻菩萨之声。既闻声已。心惊速疾来还林中本所住处。应所作者更不复作。应所取者更亦不取。其余华果及药草根。设已取者亦悉舍之。但心速欲来菩萨前。 时彼林内。所有诸鸟。所谓鸿鹤鹅鸭鹦鹉鸲鹆鸳鸯命命孔雀及迦陵伽俱翅罗等一切诸鸟。彼诸鸟等。见于菩萨入林中已。各各自出和雅之音。作微妙声。又彼林中。所有虫兽。其等一切。悉舍水草。不食不饮。欢喜来向于菩萨前。 是时彼林诸婆罗门。为祭祀故。[(殼-一)/牛]诸牸牛。取于乳汁。彼等牸牛。虽复捋讫。而其乳汁。犹更如初。自然流下。 时彼一切诸婆罗门。各相谓言。曾闻有八婆娑娑天。此人莫非是于其一。或复有言。诸娄宿天。此是其一。何以故。自从其来。入此林中。此林放光。皆悉明耀。如日初出照于世间。而说偈言。 或八婆娑此是一 或二娄宿中一天 尔时彼等诸婆罗门。修习仙法。居彼林者。随林所出供养之具。将如是等诸供养具。请于菩萨。各各一心。齐顶礼足。同共白言。善来圣者。我等诸仙。欲请圣者住于此处。此处所有华果树林药草根叶流泉冷水。随时堪可纳受充用。此是古仙之所居处。欲求解脱。易得安心。此处空闲。经行寂静。 尔时菩萨。以微妙语。辞釆音句。美丽可观。声隐隐深。犹如雷鼓。随所堪受。问讯相詶。是时诸仙众中。有一婆罗门仙。善巧居林苦行之法。彼见菩萨好容仪已。别更告一娑罗门言。仁者知不。此天童子。洞识人心。善解方便。何以故。凡世间人。各相谓言。我生诸子。应当养育。诸子长成。则能为我。兴立家计。贩卖求财。造作生活。我于当时。求智求道。若负他债。悉偿令了。如是思惟。诸恩爱故。养育诸子。此则不然。为他求道。不计自死。不求自利。 时彼众中。复更别有一婆罗门。告彼已前婆罗门言。仁者仁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世间之人不自觉知。不自辨了。常不知足。但言我今须如是辨。明日复须作如是辨。我行法时。犹尚未至。如是一切诸世间人。以迷惑故。既不辨于此世自利。然未来世亦复不得成就诸利。 尔时菩萨。从兜率天下来之时。入释种胎。欲受生日。彼时先于其跋伽婆仙人林中所居之处。自然涌出二金色树。时彼二树。高峻长大。而彼二树。当于菩萨出家之夜。忽然没地。一时不现。其跋伽婆仙人。见彼二树同夜没不现已。心大忧恼。怅怏低头。思惟念言。必我衰时。相貌所至。或复更有恶相来耶。菩萨见彼跋伽仙人如是忧愁低头怅怏。心不欢乐。渐至彼边。而白仙言。尊者。何故颜色忧愁。低头而坐。 时彼仙人。报菩萨言。天善童子。此我居处。往昔以来。有二金树。从地涌出。彼树高峻。严丽可观。我见彼树。今忽不现。以其没故。我今忧愁。心意不乐。如是低头。思惟坐耳。菩萨即问彼仙人言。尊者。彼等二树出来几时。仙人答言。到今已来。二十九年。菩萨又问。彼树灭没尔来几时。仙人报言。昨夜半时。始没不现。菩萨即语彼仙人言。彼二树者。是我福力果报故生。若我当作转轮圣王。我于此处。作一善地园林之所。我今既其舍离出家。以是义故。彼树昨夜。没而不现。以是因缘。尊者。勿复自生忧愁。 尔时菩萨。为于彼等一切诸仙。左右围绕。于前行至彼所居处。随意游行。观看种种坐起安禅苦行精进求道之处。时彼林内。有一仙人。恒修苦行。在菩萨后。随逐而行。 尔时菩萨。入彼林中。至于仙人居坐处已。东西南北。观看彼中。行住坐卧。苦行居所。欲求彼等最胜处故。问于彼等诸仙人言。我今始入。求道未久。是故我欲借问。诸仙。唯愿如法为我。解说汝此法行。我曾未知。汝等示现。为我宣说。我得闻已。如法奉行。此处求利真实行者。如于汝等所有苦行。我亦依行。彼等诸仙答菩萨言。仁。问我等一切苦行及求道法我等为仁。次第解释。凡行苦行。此之众内。或有食菜。或有食荑。或食尼拘陀树枝者。或食头拘罗树枝者。或食迦尼迦罗枝者。或复止食一树之枝。或食牛粪。或食麻滓杂果藕根。或食杂种诸树软枝。或复饮水而用活命。或如蜣螂。而自活命。或复有如獐鹿食草而以活命。或有立地而用称心。或有坐地而称消适。或食四口食而活命。或复有持麻作衣者。或黑羊毛而作衣者。或草作衣。或以野蚕绵作于衣。或龙须草以用作衣。或以莎草持作于衣。或鹿皮作。或以故破皮作衣者。或乱发作。或毛[毯-炎+旁]作。或以死人幡作于衣。或粪扫衣。或复裸形卧蕀刺上。或卧板上。或卧株上。或卧杵上。或复住于尸陀林中。或住蚁垤。犹如蛇居。或住露地。或复入水。或复事火。或逐日转。或举两手。安然立住。或地蹲坐。或不洗梳。身坌尘土。或复[肆-聿+累]髻。或拔头发。或拔髭髯。然我等辈。以如是行。自住持己。次或观时。思惟而行。或复愿欲求生天上。或复有欲求生人间。以苦行故。然后其身。始得安乐。所以者何。求法甚难。要修苦行。以为根本。而说偈言。 如是修习苦行时 自有三十三天报 尔时菩萨。虽闻诸仙如是苦行。而眼未见其法极处。心不喜欢。而知此言未是真善。还缓声报彼仙人言。我今观看汝法。虽有然苦须灭。而后果报。更无所去。唯当生天。又其一切诸天宫殿。所有果报。是无常法。以行如上少果报故。如是苦行。既须捐舍所爱亲族。复去世间一切诸乐行。于苦行远离诸乐。以求乐故。乃更入于大牢狱中。而说偈言。 汝舍爱亲及世乐 行于苦行欲生天 尔时菩萨。说此偈已。复作是言。若当有人为苦逼身。悕求胜处。欲生天上。以天中受五欲乐故。不知厌离。于未来世。不免烦恼之所患害。彼等仙人。以苦行故。还求大苦。是诸众生。命终之时。见大怖故。求后好生。以求生故。还复不离于彼无常。所以者何。何处世间。有诸恐怖。还复染着彼之处。所以于此世。苦切逼故。求欲生天。受于乐故。悕望渴仰。愿求生彼。所作未办。还复堕于无利益处。而亦不求厌离苦行。亦不求离苦身之法。欲觅胜处过天上乐。若有智人。离此五欲。渐渐须觅胜上之处。如足步前。以证胜处。更须求过彼最胜处。若其苦身。以得法者。此苦身法。是名非法。若苦身故。天上得乐。是因行法。得于非法。但此身动。由心故行。是故应当先调于心。莫苦其身。而说偈言。 此身动时由心转 应先调心莫苦身 尔时菩萨。复作是言。若前所说。因于断食。当得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又复贫人。以其先业果报微浅。不深植故。资财乏少。犹如世间无功德人。常求地上一切神祇功德之水。以澡浴身。望应得于如心所愿。其事不然。 尔时彼诸苦行师等。白菩萨言。明智仁者。仁于此处。见何等患。菩萨答彼苦行师言。汝今行此苦行之事。后日还来入此有处。其苦行师。复更详共问菩萨言。我此处有如是法行。菩萨报言。云何得知如此苦行。还入有处。汝等此行。非究竟入非无畏处。 时苦行师。复更重白于菩萨言。大德仁者。唯愿仁者。莫作如是说。我今此居。所行道路。是无畏处。有大功德。若人依此道路行者。舍此恶形。得胜妙身。 菩萨报言。虽舍恶形后得妙身。而实未是离有之法。因今苦身。得于后身。然彼后身。亦未离苦。所以者何。虽复行于多种苦行。望欲求乐。而不离苦。其苦行师。复更执理。白菩萨言。仁者不然。不以苦行后还得苦。但以我等苦此身故。后世决定。得于快乐。菩萨复答如此之言。亦是无智。何以故。譬如有人。欲求于利。不知其内而有大失。以知失故。欲求利者。此非智人。 尔时彼有一婆罗门。在于众中。高声唱言。希有希有。此之王子。是真实智。譬如有人。得美饮食。而和杂毒。谁乐欲啖。如是此事。后虽得乐。而未离于有为生老病死之法。此岂非是还求后生。 尔时菩萨。复作是言。苦苦世间。憎死命鬼。复求后生此大痴騃。苦行师言。善哉王子。仁慎莫深谛观此行。此行过去无量大德。共行此行。此之居处。往昔无量诸王仙等。百千万亿。行此苦行。而共求于后世之乐。菩萨又言。如汝今言千万岁者。希有大痴。呜呼妄语。此处大德。以苦行故。分别境界。求后世乐。于未来世。受生死有。不曾知足。于烦恼中。不作所作。展转其中。以其世间求于乐故。反多得苦。 时苦行师。复作是言。仁者王子。此境界主。[穴/(爿*未)](亡私反)洟(陀利反)罗城。其王欲作无遮之会。祭祀诸天。杀害众生。其数不少。求后受乐。菩萨复言。凡以杀害。而得法者。可名行乎。其苦行师。又复白言。我相承来。祭祀诸天法用如是。菩萨报言。何有苦他名为法也。有尘坌身。还将尘拭。能得净乎。有血涂身。还以血洗。岂能得净。有行非法。当得于法。无有是处。苦行师言实有是处。菩萨又言。有何因缘。苦行师言。依韦陀论。往仙所说。菩萨又言。此是何义。苦行师言。若有诸人。祭祀诸天。是名为法。 菩萨又言。我且问汝世间近法。若人杀羊。祭祀天已。得如法者。何故不杀所爱亲族而祭祀天。是故我知杀羊祭祀。无有功德。汝行杂法。意欲如是。 尔时菩萨遥见。去此坐处不远。有一丛树。如尸陀林。菩萨见已。告彼苦行诸师等言。尊者但看彼地处所。名何苦行。而彼林下。或有死尸。诸鸟所食。或有死尸。白骨而聚。今者现见。或有死尸。以火焚烧。成一聚骨。或有死尸。悬着树上。或有死尸。被其眷属之所杀害。庄严其座。依法而葬。后生惭愧。或有死尸。眷属围绕。相送来向尸陀林中。安置于地讫还归舍。其苦行师。又复更言。仁者王子。然其彼处尸陀林者。四辈共同。无有简选。平等施身。福德之地。名为旷野。此处地方。布施身者。不用苦力。速生天上。求世胜处。速得受乐。或有仁者。投身绝崖。或烧或施。而生天上。 菩萨复言。若当如是。修行行者。后求富贵。呜呼大痴。呜呼无常。而求后世。多有怨仇。求后富贵。呜呼大苦。还求大苦。彼等痴愚。无智之人。入大火聚。入大蛇口。菩萨如是辩才之舌。向诸仙人。说解脱言。作微妙语。如是说时。日将向没。 是时菩萨。还彼仙人所居之处。一夜停宿。后日天晓。更余处行。彼等诸仙。随菩萨后。次第而行。 尔时菩萨。少时行已。见彼诸仙随后而行。菩萨见已。即便依一树下而坐。彼等诸仙。围绕菩萨。或坐或立。 是时彼诸众仙之中。最老仙人。向于菩萨。生希有心。而白之言。仁者王子。自汝来至我所住处。时彼地方。而自庄严。仁者出已。彼处如今即成旷野。以是义故。唯愿仁者。莫舍于我所坐之处。何以故。凡人欲得疾生天上。在此福地。而修行者。不久即生。向于天上。是故仁者。不应舍此如是微妙先圣所行清净之所而行余处。而说偈言。 仁来我林威德严 今去忽然成旷野 尔时诸仙。说是偈已。即更白言。仁者王子。今在此处。得不见于无有恩义鄙恶人乎。或见堕于杂行之人。或复见于不净行人。若不如是。仁者何故不乐于我所居停处。我等诸仙。欲随仁者作于善友。随顺不逆。奉教随行。欲共仁者求胜妙处。假使岁星共仁者居。犹得胜处。何况我等。苦行诸仙。 尔时菩萨。得彼诸仙上首。请欲同求解脱。见其意已。即说自心本所誓愿。兼复赞叹彼等苦行一切诸仙。而语之言。仁者诸仙。今者已得无碍之辩。而身久来习行如法。内心净故。能于未曾所识人边。 生大殷重敬念之心。今若欲舍犹如亲爱。乃生大愁。其事虽然。但仁者辈。所求之法。为生天果。我不然也。我今乃欲志求解脱。不欲取有我之意。愿决定如是。我心既观如是相已。见于汝等所居之处。心不愿乐。一欲求还。一欲求去。此二甚远。然我亦非不乐此处。又亦不复憎疾他人。亦非见于他人过咎。而不住此舍背行也。然汝等辈。皆住于法。随昔仙圣有所言说。汝等一切。皆悉已得大仙之法。是时彼等诸仙人。见菩萨所求解脱胜上。于菩萨所。更生殷重爱敬心想。 尔时彼众。其中有一梵志仙人。恒卧灰中。或编椽上。身着死尸。粪扫衣服。耳目青黄。鼻长身白。手执军持。闻菩萨说如是语已。向菩萨面。欢喜以报叹菩萨言。仁者所语。极大微妙。最上誓愿。汝今乃能年少之时。未受五欲。见诸过患。若不渴仰。欲生天者。岂能得知天上后患。如是观已。而求解脱。彼人不久。便得解脱。若当仁者。有如是意。决定欲求彼解脱者。汝今宜应速疾而行。去此不远。有一仙人住止之所。名日穿藏。彼有一仙。名阿罗逻。彼仙已得决定正智清净之眼。仁者可至彼边咨问。应闻至真方便行路。仁者若闻此之方便。必至彼真。如我意观仁者所见。必过于彼。如今仁者。心想及身。一切相貌。决定当度诸智彼岸。胜于往昔诸仙人等未曾证者。今悉得之。 尔时菩萨。报彼梵志仙人等言。愿如仁者所述可也。 是时菩萨。舍彼仙人殷勤劝请。背之而行。意欲向于阿罗逻所。而有偈说。 摩诃释种圣王子 善巧美语慰诸仙 王使往还品第二十五之一尔时国师大婆罗门。及一大臣。二人齐共受净饭王悲哀沥泪啼号敕已。即便整备贤善好车驾驭而立。奉承大王威德势力。从所住城迦毗罗出。出已寻逐菩萨脚迹。速疾而行。渐渐至于彼跋伽婆仙人住处。其跋伽婆。遥见使来渐将向近。即起前迎。而口唱言。善来仁者。云何忽屈来到此间。愿且消息。少时停止。此草铺上解歇暂坐。我当具办甘果冷水。随意饮食。时二使人。即便顶礼彼跋伽婆仙人之足。礼已却退坐于一面。坐安隐已。其跋伽婆。种种慰劳王二使人。 尔时大臣。即便逆止跋伽婆。语而问之言。大仙尊师。我等今被彼甘蔗种大净饭王敕命而来。我身即是彼王大臣。指国师示。此是彼王国之尊师大婆罗门。彼甘蔗王。有一太子。字悉达多。以畏生老病死之故。欲求解脱。舍宫入山。传闻道其已至此处。我等求彼故来至此。作是语已。跋伽婆仙。即便报彼二使人言。实有此事。然其修臂功德具足胜上丈夫。曾至此处。至此处已。而问于我所修行法。我依实说。彼既知已即云。此虽胜于人间。其后还来入生死中。非是究竟解脱之处。嫌故舍去。欲求出离解脱生死。今者进向于阿罗逻仙人居所。而说偈言。 修臂丈夫功德具 至此闻我法非真 尔时二使大臣。国师婆罗门等。闻跋伽婆仙人语已。以至孝心于净饭王殷重敬故。不觉疲乏。无有懈倦。不食甘果。不饮水浆。依跋伽婆仙人之语。即共相寻向菩萨所。彼等渐至到菩萨边。遥见菩萨在于林中。于一树下。铺草而坐。除其一切诸宝璎珞。身体放光。巍巍显赫。而自庄严。譬重云中。忽然日出。照耀天下。满林树间。见已相与从车而下。安庠徒步。向菩萨边。至已顶礼于菩萨足。口同唱言。唯愿圣子。一切常胜。更自前立。近菩萨边。 尔时菩萨。慰劳彼等。随于彼等所能堪受。劳谢语言。而慰问已。菩萨命令相近而坐。二使坐已。白菩萨言。大智太子。圣子之父。净饭大王。以心爱敬于圣子故。大受苦恼。所以者何。当于圣子出宫之日。大王闻已。立地自扑。迷闷而绝。全不觉醒。以水洒喷。良久乃稣。既复本心。流泪满面。忆念圣子。其状如是。今遣我等。来圣子边。唯愿圣子。正心专听正如是敕。我以知汝正意乐法。我以知汝不住我宫。必应出家求无上道。其理虽然。但今非是汝入山时。我既见汝非时入山。是故我今忧愁苦毒。全身被然。犹如猛火焚烧大林。汝今且可割意。还来入于我宫。暂舍于汝爱法之心。受我爱重若如此者。是汝法行。若汝不还。至我目下。今我受苦如是增长。譬如大河。长远流注。于一时顷。两岸崩颓。其水被填。忽然断绝。又如猛风吹大云阵。譬如热天火烧干草。譬如旱月煎涸诸泉。譬如雹摧盛春苗稼。善子我今心亦如是。以为忆念恩爱汝故。心大沸恼。煎烧破碎。是故汝且回还向宫。享受王位。治化天下。于后若见有善恶事。当任汝心。入山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