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html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0817部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四卷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三藏传教大师法天奉诏译
· 经名 · 卷数 · 跋序 · 品名 · 品数 · 译作者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一得胜师助伴速获悉地分第一选求胜处分第二分别数珠持心离障分第三
说金刚杵频那夜迦分第四之一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二说金刚杵频那夜迦分第四之二分别悉地相分第五知近悉地分第六
说成就分第七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三召请钵天说事分第八说诸遮难分第九说胜道分第十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四分别诸部分第十一说八法分第十二
全藏目录返回总站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一

 得胜师助伴速获悉地分第一

   尔时药叉主金刚手菩萨。有大慈悲愍于后世。放千光明端心而住。于是妙臂菩萨。以持诵者于一切真言明。得成就义不成就义。一心敬礼彼药叉主金刚手菩萨。而发问言。菩萨我见世间有持诵人。斋洁清净精勤修行。于真言明而不成就。菩萨如日舒光无所不照。唯愿哀愍说彼因缘。云何彼持诵人。虽复精勤最上第一。于诸真言上中下法由不能成。云何修因而不得果。莫是罪障而未灭除。惟愿菩萨说彼修持。得成就义及不成就义。诸障难事。菩萨如佛所言。智慧之明能灭痴暗。痴暗不灭明慧可弃。云何能使诸持诵人。于诸修行而无疑惑。菩萨云何诵持。及护摩等所作事业。诸真言王及诸贤圣不与成就。惟愿菩萨以大悲心。一一显说令无疑惑。菩萨为是法力无能耶。为所作非时耶。为种性非性耶。为真言字句阙剩耶。为修持轻慢耶。为供养不具耶。惟愿菩萨。于种种事及彼障难一一开说。使诸行人皆得晓了。

   尔时金刚手菩萨。闻妙臂菩萨发如是正心利益言已。乃须臾间瞑。光明焰莲花眼。思惟观察已。告妙臂菩萨言。妙臂汝大慈悲利益众生。此心清净如夜满月。光明皎洁复无云翳。使诸行人不失正道。入佛境界到于彼岸。菩萨所作非求己乐。于他有情故无嫌害。见他苦恼如自苦恼。见他快乐自亦快乐。妙臂我观汝意为于有情。由若赤子问于此义。汝可谛听为汝解说。妙臂我今所说依于佛言。若有修行最上事业。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当须离诸烦恼。起于深信发菩提心。重佛法众信重于我。及复归命大金刚族。又复远离十不善业。于身口意凡所兴起。常离愚迷邪见等行。若求果报须有智慧。譬如农夫务其稼穑。于肥壤地而下焦种。虽功夫以时雨泽滂霈。以种子焦故无由得生。愚痴邪见亦复如是。凡诸行人所修事业。先须自心离彼邪见愚痴等事。不动不摇行十善法。乃至恒行一切善法。若有天魔阿修罗等。乃至罗刹种种鬼神之类食血肉者。以恶毒心行三界中恼害众生。于修行人使令散乱。若有行人乐于我法。修持诵习真言行者。彼等若见自然恐怖不能侵恼。若欲令彼种种大力天魔。及诸宿曜乃至种种鬼神。不能为障而降伏者。当须入彼三昧耶大曼拏罗。以其入彼诸天大力圣众所安住处。是故名为大曼拏罗。亦复须入大明王大真言等最胜曼拏罗。以其数入种种曼拏罗故。是为入彼诸佛菩萨大金刚族大明王等福聚之所。是为承事诸佛菩萨及明王等。便得如是佛菩萨等影之覆护。使彼作障天魔及阿修罗药叉。并诸龙鬼等无能侵恼。望持诵人所居之地不敢侵近。自然退散不为障难。所修上中下品成就之法。世间出世间一切真言等而易成就。盖以数数入彼诸曼拏罗及三昧耶等。承彼圣力而加护故。一切恶心自然破坏。既能入彼三昧耶大曼拏罗。仍须发勇猛心发菩提心。唯信于佛不信外道天魔等。若背此心持诵我法者。当得自坏。又复持诵行人求成就者先须求依阿阇梨戒德清净。无诸缺犯福德最胜者。若获此等阿阇梨禀受持诵。复自决志勇猛精进于所修持易得成就速获灵验。譬如种田须依好地。地既肥壤子实易得。若得胜师亦复如是。若或灵验难得是有宿业。应须随取胜地。或印沙为塔或积土等为塔。于中安像及藏舍利。当以种种香花灯涂妙幢幡盖。及以妓乐而为供养。复伸赞叹专注虔诚而作忏悔。忏悔毕已依前持诵。专注不间定获灵验。如是修行须具助伴。若无助伴修持是阙。譬如车行须全二轮。若阙一者。无由进趣。修行助伴亦复如是。若求助伴者。当求种族尊胜。形貌端严诸根不缺。心性调柔好修善法。智慧明利精勤勇猛。有大悲心恒乐布施。信重三宝承事供养。不归信于诸余外道及天魔等。此为住贤劫中。具足功德修行助伴。诸持诵人于诸修行。速获成就如此应知。

 选求胜处分第二

   复次持诵行人。若欲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先求诸佛所说。佛及菩萨辟支声闻昔所住处。是为胜地。如是等处。常有天龙阿修罗等。而为守护供养恭敬。何以故以有天上人间。最圣丈夫曾所居止。得此地已持诵行人。亦要清净身心律仪具足。常此居止。若无此福地。秖得大河岸边或小河边或泉池侧。乃至陂泺有清流弥满。无诸水族毒恶之类。其侧亦得。其处但有莲华。乌钵罗花。及诸名花异果软草遍布。或是山中岩窟之所。是处清净。无诸师子猛兽可畏之类。得是处已。仍须垦掘深一肘量。除去荆棘瓦砾灰炭碱卤糠骨毛发虫窟之类。乃至掘深不能尽者。亦可弃之更求别处。如前垦掘一肘之量。别填净土于上立舍。用净土作埿内外埿饰。复以衢摩夷涂地于中坐卧。常在地上不用床榻之类。其室开门唯得向东向西或向于北。不得向南。如是造立舍已。随彼相应所作事业。于彼方所安置尊像。安尊像处先用种种妙香而涂饰之。其所尊像或以雕刻。或是铸成或是彩画。若是彩画先求净缕。拣去毛发织成其幅。量其大小长短相称。存两头缕不得截弃。既织成已。用香水渍渡复展令端正。然令画人蔬食澡浴。复受八戒内外清净运心起手。凡所用彩色。须求最上第一好者。无用皮胶。用诸香胶调和彩色。画像成已随应方面安置定已。用种种饮食香花灯涂作大供养。如无力广办随有供养。但要专注虔诚。信重赞叹礼拜供养。如是作已于此像前。所作所求速得成就。其持诵行人。将欲起首持诵。必先剃头澡浴著新净衣。其衣非用蚕丝亦不得白色。可用布及树皮草木之类。仍用赤土染坏其色。亦须受持乞食应器。其器可用娑罗木及于瓦器。乃至铜铁及匏瓠等。事持端正滑净光洁。不得疏漏及以缺坏。执此应器巡行乞食。凡乞食所可于聚落不近不远。多首陀处信重三宝。多有饮食之处。兼无外道婆罗门处。缘彼婆罗门执性无惭我慢所覆。又复外道若见行人。执持应器巡行乞食。修于佛法诵念真言者。便生嗔恚而欲障难。谓行人言。汝若本族婆罗门者。可修婆罗门法。奉行六法多闻净行。信重诸天为臣事王。亦须娶妻生男继种。若行此者是汝解脱。云何诵持释教真言信行佛法。行人若是刹帝利种。而作是言汝刹帝利种。应可奉行王法。绍继王位。云何诵持佛教真言。背自本宗而求解脱。乃至毗舍首陀之类。皆说本宗本事而得解脱。不合持诵佛教真言以求解脱。以嗔火烧心种种绮语。多作方便而为障难。恼乱行人使令退心。修正道者依时乞食。不同外道过午而食。凡乞食处勿往外道之家。及多外道之处。若论善恶因果之法。能造善法当证涅槃。若作恶业终堕苦趣。善恶之果非由种族。但为世间妄分别故。

   复次众生无始以来。垢秽之身不由食净得身心净。诸恶远离常修善法。以此方得身心清净。譬如有人。身患疮故求药涂疮。唯望除差不望余故。行人吃食但为除饥不为适悦。又如有人陷于难处。饥饿所逼杀子而食。为除饥苦非贪滋味。行人吃食亦复如是。吃食之法由如秤物。物非轻重秤自平正。行人吃食亦复如是。不得过量亦勿减少。但可支持勿伤饥饱。又如朽舍换柱所免崩摧。以油膏辖贵在前进。行人吃食亦复如是。但为支持非为滋味。是故佛言欲界有情依食而住。又复行人虽吃食饮支持于身。恒观此身由如芭蕉无有坚实。常此制心不住贪爱。凡乞食时持钵巡行次第而乞。常须思念世尊所说。以智慧方便调伏六根勿令散乱。所睹妙色及诸尘境。是魔境界欲惑人心。凡修行人而起方便。宁以热铁烧刺两目。不以乱心贪视妙色。乃至殊常种种尘境。随缘乞食而不住著。常作比观调伏其心。默然乞食巡行他舍。无上中下远离取舍。然不往新产之家及多人饮酒之处。男女迷醉爱染之处。众多小儿戏乐之处。诸男女众聚会之处。戏伎男女作音乐处。乃至有恶犬处。如是等处皆不应往。乞得食已持还本处。洗足敷座然后可吃。其食未吃先分三分。一分奉于本尊而为供养。一施无碍。一乃自食依时而食。食毕盥漱使令清净。又须日三澡浴先自清净。然以香花灯涂。种种供养赞叹礼拜。所献尊像一切食饮。切须洁净离诸荤秽。每持诵时坐吉祥草。凡所供养如不办广大。但随力分奉于香花。所谓零陵香阏哩迦(二合)吉祥果。没哩(二合)贺帝吉祥草仍及莲花和合供养使得适意。行人持诵或行或坐得通思念。唯除卧时不许持念。念诵讫已。恒于六时思念功德。心无间断祈于圆满。

 分别数珠持心离障分第三

   复次欲等烦恼与心合故。说为轮回。根本烦恼若除。由如清净玻胝迦宝。若离轮回乃名解脱。又如水本清净。于一刹那间尘能浑浊。亦如有情心源本净。于刹那顷被诸烦恼而为染污。

   复次说于数珠。乃有多种。所谓菩提子金刚子。莲花子木患子。及与[王*车]璖诸宝锡镴铜等。随取一物为珠数一百八。如是得已。持诵行人常保重之。凡持诵时于本尊前。依法安坐调伏诸根。端身自在不得隈倚。系念本尊及真言印契。收摄其心勿令散乱。然取数珠右手执持左手仰承。每诵真言一遍乃掐一珠。所持遍数恒须克定勿令少剩。持念之法令唇微动。勿使有声亦不露齿。一心专注勿令散动。有情之界居凡夫位。心如猿猴贪著诸境乐而不舍。又如大海被风所激。生起波涛不能自息。凡夫睹境亦复如是。常须收摄不令散动。勿令心源而有波浪。持诵行人若是疲倦。将欲昏睡恐其失念。即起经行或观四方以适神思。或用冷水洗其面目。既得醒爽复座持诵。行人若是怖于劳苦。心有移动便作是念。此身无主因业所受。无依无定随业流转。轮回八苦何处得免。至于寒暑饥渴蚤虱蚊虻。如是苦恼处处皆有。又复贪欲若盛。作白骨及烂坏不净之观。嗔恚若盛作慈悲观。无明若盛作绿起观。又复若遇冤家观如亲友知识。或复亲友知识忽作冤家。行者若是遇此冤亲境时。莫起分别憎爱之心。当住平等无著正念。又出道场时。不得与婆罗门吠舍首陀等语。又复不应与不男之人女人等语。何以故盖非乐法之侣。可与助伴同事等语。或是入触便利等事。便须入水澡浴使其洁净。或献香花灯涂赞叹供养。乃至持戒精进持诵修行。一切善法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如众流皆归于海。既入海已咸成一味。集诸善因总趣佛果。无量福聚自然相随。譬如有人耕田种谷唯望子实不为[葶-丁+呆]干。既丰子实其于[葶-丁+呆]干自然而有。求趣佛果亦复如是。一切福乐不求自至。又持诵人不应为小而妨于大。或若有人来有来请便应答言。待我自得长寿。及其一切乐具此心满足。然后能满一切有情之愿。

   又复行人当要远离世之八法。所谓善称恶称得利失利。赞叹毁谤苦乐等事。如是之法不得在心。还如大海不宿死尸。乃至刹那亦不同处。又如室中然灯为防风。故飘鼓若免光明即盛。如持诵人持诵真言。亦须勤勇加行若立。善法增长亦复如是。又持诵人要在摄心。不得歌舞戏乐。我人憍慢邪见邪染。嫉妒懈怠懒惰睡眠。及入喜会迷醉邪论及无义论。以至嗔怒恶口两舌。如是等事皆须远离。又复不得吃供养残食及鬼神残食。行人唯得食三白。及树果菜根乳酪浆等。及大麦面饼油麻滓。及种种麋粥等。又持诵行人当须昼夜精勤如法持诵。常于诸佛法僧及遗身舍利。恭信珍重诚心忏悔。愿一切先罪悉皆消灭。每持诵时先依法请召。持诵了毕。依法回向发愿讫。然后发遣。或至夜分将欲眠睡。于本尊侧不近不远。地上敷吉祥草于草上坐卧。坐定后然。于一切有情起利乐心。作慈悲喜舍等观然后眠睡。

 说金刚杵频那夜迦分第四之一

   我今分别说诸跋折罗量。其量或长八指或长十指。或十二指或十六指。或最长者不过二十指。如是五类无有过者。造跋折罗物或金或木。随所求事种种不同。若欲求佛法真明成就。用菩提木作跋折罗。若降伏地天及持明天。当用金作跋折罗。若求大富贵用鋀石作跋折罗。若降龙用熟铜作。若降修罗入修罗窟用宝石作。若欲成就一切法者。可用金银铜相和作。若欲成就长命吉祥及无病多财宝。乃至降诸宿曜者。可用佉祢啰木作。若欲降伏夜叉女者。可用末度木作。若欲降伏冤家用刺木作。若降害极恶冤敌者。可用人骨作。若欲成幻术者。用玻璃宝作。若欲令极相憎嫌者。用苦栋木作。若欲兴兵斗敌及降鬼神。用吠鼻多迦木作。若欲成就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者。可用柏木及松木作。若欲成就龙女爱重者。当以龙木作。若欲成就变形者。可用土及银作。若欲求财用无忧木作。若欲成就对敌得胜者。可用吉祥木及阿祖曩木柳木等作。若欲求成就意乐者。可用赤檀白檀作。如上所说造跋折罗。皆须五股不得缺减。小有破损即法不成。仍须事持光净殊妙端严可爱。若念诵时。先献涂香及妙香花而为供养。然后发广大慈悲之心。手执跋折罗依法专注。持诵本部真言如数满毕。不得少剩依时持诵。满毕数已。然将彼跋折罗安本尊足下。复以诸妙香花涂香等。乃至作礼而供养之。若持诵时手不执跋折罗者。其法终不成就。如再持诵依前次第而作不得亏阙。又若于供养具诸事法等有所阙者。当须一一作印。以供养之然可念诵。

   凡成就法有多种物。所谓雄黄雌黄牛黄黄丹。及眼药菖蒲等药。又有衣甲枪剑罥索三股叉诸器仗等。如是等诸成就法有三等验。所说本尊真言及仪轨中。乃至诸真言中成就之法亦不越此。复次世间有持明行人。持诵真言求成就处。便有作障频那夜迦。随持诵人伺求其便入其身中。使持诵人心如迷醉及发诸病。如是种种而作障难。彼作障者有其四部。一曰摧坏二曰野干。三曰一牙四曰龙象。于此四部各有无量频那夜迦而为眷属。于大地中随彼处处而作障难。第一摧坏部主名曰无忧。其部眷属有七俱胝。于其护世四王所说真言。有持诵者彼作障难。第二野干部主名曰象头。其部眷属有十八俱胝。于其大自在天所说真言而作障难。第三一牙部主名曰垂髻。其部眷属有六十俱胝。于其大梵天及帝释天。日天月天风天那罗延天。如是天等所说真言。有持诵者而作障难。第四龙象部主名曰母哩达吒迦。其部眷属有俱胝那由他千波头摩。于其佛教所说真言。有持诵者彼作障难。又有呵利帝儿名曰爱子。于其般支迦所说真言而作障难。又摩尼贤将子名曰满贤。于其自部所说真言有持诵者。彼子满贤而作障难。如是等诸频那夜迦。各于本部而作障难。不欲行人得其成就。或时变化作本真言主。来就行人之处而受供养。而彼本真言主来至道场。见是事已却还自宫而作是念。云何如来与彼所愿。不却此等。令于行人正修行者而得恼乱。使彼持诵功不成就。正使梵王帝释诸天及龙。不能破彼频那夜迦作障誓愿。唯除大明真言有大功力。能退如是诸作障者频那夜迦。诸修行人当依法持诵。得数满已。然更成就妙曼拏罗及以护摩。使作障难频那夜迦退散远离。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二

 说金刚杵频那夜迦分第四之二

   复次行人于持诵时。及供养时乃至护摩时。若不依法及阙仪则。彼作障者而得其便。又复行人心不决定。而有疑惑。谓此真言而可诵邪。谓彼真言而可诵邪。若作是念。彼作障者即得其便。又复行人谈说世俗闲事。至于农田货易之类。于自修行无有义利。彼作障者而得其便。彼频那夜迦入行人身。步步相随伺求其短。作诸障难令法不成。譬如人行沿彼河岸。身在岸上影落水中。寸步相随不相弃舍。彼作障者入行人身。不相弃舍亦复如是。或有频那夜迦。于澡浴时得便入身。或有频那夜迦。于念诵时得便入身。或有于睡眠时得便入身。或有于献香花时得便入身。或有于护摩时得便入身。譬如日光照于火珠。以因缘故而得火生。彼频那夜迦在行人身。因得其短令行人心乱。遂起贪嗔无明之火。若频那夜迦于澡浴时。伺得其短入行人身。遂令行人起种种过患。忽觉饥渴思念饮食。或起懈怠懒惰之念。或耽眠睡或起嗔恚等事。若频那夜迦于献涂香时。伺得其短入行人身。遂令行人起诸过患。或思乡国生缘之处。或起懈怠之念。或起欲想分别妙境。若频那夜迦于烧香时伺得其短。破地而出入行人身。遂令行人起诸过患。或生嫉妒或发嗔恚。或起邪见或思邪淫等事。若频那夜迦于献灯时。伺得其短入行人身。遂令行人而发心病。心闷痛苦以至损心。若频那夜迦于献花时。伺得其短入行人身。遂令行人起诸过患。或身壮热或肢节疼痛。或与助伴相诤以至离散。若频那夜迦于念诵时。伺得其短入行人身。遂令行人起诸过患。或得病恼身体疼痛。或患腹肚下痢无恒。又复诸频那夜迦悉入身中。遂令行人起种种过患。魔既炽盛心遂迷惑。不辩东西见诸异相。或似念诵语不分明。或无事缘行往不定。或心不决便起邪见。或说无有生天亦无得罪。或言无有修行定无圣力。虚念真言妄受辛苦。无善无恶无因无果。乱言绮语种种无恒。或手折草木或弄土块。或睡时咬齿或妄起欲想。于彼女人而生爱乐。彼之女人不乐行人。或复彼乐自心不顺。竟其夜分不能睡眠。或复睡著即得恶梦。乃见舍哩努(二合)攞及师子狼狗所趁。或见驼驴猪豕猫儿野干之类。又见鹫鸟鹭鸶及獯狐等飞怪之禽。又复梦见裸形外道。以干湿骨而为庄严。或梦短小恶相之人。或梦身体白癞之人。或梦赤髭丑貌之人。或梦髑髅骨聚枯井枯池。或梦破坏屋舍人所舍弃。或梦恶人手持枪剑及诸器仗欲来侵害。若于梦中见如是事。即定知彼等诸频那夜迦而作障难。持诵行人即作甘露军拏利忿怒明王法。及念真言以为护身。使如上频那夜迦诸魔障等。悉皆解脱不能侵恼。若有常持此真言者。一切魔障无由得便。

   复次持诵行人。欲作法解除魔障求解脱者。先请清净有威德阿阇梨。可就山中或是池侧或林树下。或是聚落空闲之舍。或是清净四衢之道。得是处已。然用五色粉作曼拏罗。五色者即黄青赤白黑等。其曼拏罗量方四肘作四门。中作坑方二肘于坑内布吉祥草。于坑外四面。分布安置真言主明王座位。又于八方粉作本方天神。以四宝瓶或用四新瓦瓶代之。其瓦瓶不得用黑色。及太焦太生者。瓶内盛五谷五宝及香水令满。兼以赤莲花及杂树花枝等插于瓶内。复以五色线缠瓶项。安于四方为灌顶用。安置已。然可请召诸明王等。以上妙香花饮食及供具等而供养之。复以酒肉芦卜蔬果之类。供养八方天神。及诸作障频那夜迦等。然后彼著障人。于坛中坑内面东而坐。其阿阇梨取四方瓶。诵甘露军拏利忿怒明王真言百遍。加持彼瓶诵数满已。及依法作诸法事。然后以此瓶水灌著障人顶。彼著障人即得解脱。此曼拏罗非独解脱魔障。亦能灭一切罪增无量福。若能依法修持。无不获得果验者。

 分别悉地相分第五

   尔时彼持诵行人。被诸魔障种种恼乱欲令退心者。既知是魔。即须作法而为除解。得除解已。身心安静无恼无垢。譬如明月得云退散。离于障闭朗然天际。住于空中照耀无碍。彼之行人持诵修行。获离魔障亦复如是。又复持诵不获成就者。譬如种子因地因时。风雨不愆溉润无失。乃可生芽以至成熟。若或种子不以其时不植于地。使彼芽茎无由得生何况枝叶及果实耶。持诵行人若不依法又不清净。于诸供养曾无虔洁。于其所诵真言文字或有阙剩。至於呼吸讹略不正。是以种种悉地而不现前。不获成就亦复如是。又如兴云降其雨泽。随众生福而有多少。随持诵人所施功勤。获得成就亦复如是。若是行人获其胜地兼依法则。至于所制亦无误犯。黑业消灭白业渐增。持诵所求即趣成就。若其如是一一无失。于诸成就得获无疑。

   复次行人于持诵之中有所阙犯。或是间断本诵别持真言。或将所诵真言授非同志。致其所诵虽满无成。便应复更虔心倍前专注。每日三时如法供养。洁净内外不失仪则。更诵一洛叉遍得数满已。便可作护摩法而为供养。当以大麦或用稻花。或以脂麻或白芥子或是莲花。随用一物以酥相和数足四千。或七千或八千乃至十千。又以忧昙钵罗木菩提树木。白赤阿哩迦木龙树木。无忧树木吉祥木。尔虞噜驮檐没罗木。佉儞啰舍弥木钵罗叉木。阿波末里誐末度木阎浮木。以如上木随取一木为柴。当使湿润者若干枯虫窍。或烧残者并不得用。其柴粗细如指。长十二指截已。以酥蜜酪揾两头。与稻花或脂麻芥子等。随取一物同烧作护摩。满上数已。前所阙犯还得清净。然后方可更求真言悉地得无障难。

   复次行人所持真言明主。或有余部而相禁缚。或截断或破坏。使其所求不得成就。即作本尊形像置本部尊足下。面相对诵诸部忿怒大威真言。复以酥蜜酪灌沐本尊。日日三时如是十日。彼诸禁缚自然解脱。

   复次行人于所持真言。所修行法自审无阙。所求悉地由不成者。必于其法有所亏阙。然非自知定得境界。但加精进日夜不懈者。本尊自然来于梦中说其障因。感应可期如海潮限。其实诸部真言明主。定不相破必无禁缚。譬如二人而作密友约其一言。自今已去勿往某舍。亦复与彼不交言话。而彼友人以相重故。终不往彼及与言话。持诵之法亦复如是。是故行人不得以真言明而相破坏。亦复不应互相禁缚。乃至护摩作非善业。又复行人不应于真言曼拏罗加减传授。亦复不得以此法彼法而相回换。亦复不应无故打缚有情。不应护摩损彼肢体。乃至致死害于有情。亦复不应摧灭鬼族及治罚龙类。亦复不应于一切鬼神星宿。妄作禁缚等事。亦复不应咒法。医治婴孩之病而妨大事。

   复次持明天及持明诸宗。所说得成就义具法不同。或说当具十法乃得悉地。所谓行人助伴所成就物精勤处所胜地时节本尊真言财力。具此十法悉地乃成。又余宗说具三种法悉地得成。所谓真言行人助伴。又一宗说四法得成。所谓精勤好日好时并及处所。又一宗说五法乃成。所谓本尊真言处所财力所成就物。又一宗说当具十法。又一宗说当具八法。乃至或说五法四法三法二法。各于本宗而说定量。唯佛教本宗我金刚族。当具二法悉地乃成。一者行人。二者真言。一行人者。具足戒德正勤精进。不于他人所有名利而生贪嫉。于己财物。乃至身命无所吝惜。二真言者。以所持诵本部真言之时。当令文句满足声相分明。所有欲求成就之法。皆悉具足不得阙少。又须得诸佛菩萨先所居处。得是处已如法持诵。决定获得意愿满足。成是二法定得悉地。复次行人持诵之法。喻若师子为饥所逼捉象而食。必先奋迅全施力势。或捉羊鹿小兽之类。所展力势与象皆同。行人持诵求彼成就上中下事。必须精勤勇猛如师子王。无有二相亦复如是。

   持诵行人于持诵时。若住城隍阛阓之处。当有蚤虱蚊虻[口*(一/巾)]啮身体。又或见闻女人装严衣服环钏璎珞种种之声。若住深山大林即有寒热无恒。或发病苦逼恼身心。又复或有猛恶之兽。欲来害人使起惊怖。若住海岸即见风鼓海水作大波涛。恶声恐人令生怕怖。若住江河陂池之侧。即有蛇虫毒蠚害人之类。持诵行人若在如是之处欲持诵者。必先了知如是之事皆为魔难。若遇是事当须可忍。勿使心缘而有散乱。或可别求胜处以进功行。不得因逢此境而生退屈。便须更发坚固勇猛之意。若或退心恐起邪念。邪念若起当被恶魔而得其便。智者方便与有情乐。勿令一切有情之类。因斯获罪当受苦果。

   复次持诵之者。不得太急亦勿迟缓。使声和畅勿高勿默。又不得心缘异境。及与人杂语令诵间断。又于真言文句勿使阙失。文句阙失。义理乖违。悉地难成因斯所致。喻如路人背行求进。离此过失速得灵验又如川流昼夜不息。持诵行人亦复如是。日夜不间功德增长。如彼江河流奔大海。又复行人或是心触染境。便起著想遂成懈怠。觉是魔事速须回心。当瞑两目作于观想。或缘真言文句或观本尊。系束其心令不散乱。后逢此境心若不动。此之行人得观行成就。

   又持诵行人欲求悉地。要在摄心定住一境。心若调伏身自安住。身既无挠心转快乐。身心一如名得三昧。持诵行人得斯定念。过现之罪悉皆消灭。得罪灭已身心转净。所作事业成就无疑。佛佛所言一切诸法心为根本。心不清净。当感贫穷丑陋之果。或堕地狱畜生。若心清净当得生天。及生人中受于快乐。乃至远离地水火风生老病死。无常无我败坏之乐。后得解脱寂灭涅槃之乐。又复诸法从心所生。非自然有亦非时节。非自在天生非无因缘。但缘无明轮回生死。四大和合假名为色。色非有我我非有色。色无我所我无色所。如是四蕴毕竟皆空。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及行识如焰幻等。若能于法得如是见。名为正见。若起异见名为邪见。

   复次持诵行人。所持真言若得数足。争知所修近于悉地。若于睡时必得好梦。若是梦见自身得幢幡宝盖。引入上妙宫殿。或登楼阁或上高山或升大树。又或梦骑师子白象白马白牛。或犀牛黄牛舍里努罗等。又或梦闻空中作大雷声。又或梦中得人欢喜授与馨香花鬘鲜洁衣服。或得水生果子或五色莲花。或得佛像或得佛设利罗。或得大乘经典。或见自身处大会中。与佛菩萨同坐而食。又或见自身入于塔寺或入僧房。或见如来处于宝座。为天龙八部说法。自入会中亦坐听法。或见辟支佛说十二因缘法。或见声闻僧说四果证法。或见菩萨说六波罗蜜法。或见诸天说天上快乐。或见优婆塞说厌离家法。或见优婆夷说厌女人法。或见国王或见净行婆罗门。或见殊异丈夫。或见端严女人。或见大富长者。或见苦行仙人。或见持明诸仙。或见妙持诵人。或见自身吞纳日月。或见身渡大海及江河泉池。或即饮如上水都尽无余。或见头上火出。或见入大火聚。又复梦见大车满中载物。有牛及犊而共牵驾。或梦得白拂。或得革屣。或得刀剑或得妙扇。或得金宝[王*车]璖真珠璎珞。又复或见己之父母。或见端正童女众宝严身。乃至或得上妙饮食。若或得此如上吉祥好梦。应须策勤精进欢喜勇猛。何以故应知或于一月半月。或一日或一刹那间。必定获得广大悉地。

 知近悉地分第六

   复次行人自审持诵有力倍生爱乐。于其染境心不攀缘。于诸违犯罪不生起。自无寒热饥渴苦恼等事。至于蚊虻飞虫乃至毒蛇血食之类皆不能害。又复饿鬼毗舍左羯吒布单曩等。皆亦不敢侵近行人之影。行人所有言教一一信受。又复倍觉聪明智慧。善解文字书疏言义。唯乐一切善法策勤精进。又复得见地中宝藏如无障隔。身体无病尘垢不染。身出香气一切爱乐。见者闻者悉皆欢喜。又复无诸乐欲女人来相媚惑。以其身心清净。得闻空中诸天言语。或得见彼天身。乃至得见阿修罗乾闼婆夜叉之类。持诵行人。若得如是吉祥相现便应喜庆。自知已近真言悉地。便须备办成就法事。

   复次行人欲起首悉地。先须具持八戒。四日或三日或二昼夜。仍须断食方求悉地。

   尔时妙臂菩萨。闻金刚手菩萨如是言已。须臾默然。即白金刚手菩萨言。菩萨先言不由断食而得清净。云何今日言令断食。又如佛言人之吃食由如膏车。车或不膏难以前进其事云何。时金刚手菩萨。以如雷音作如是言。我今不为令心净故而有是说。但为有情身本非净禀于精血。为骨为髓为肉为皮。头发身毛面目耳鼻。脂肪脾胃涎沫唾洟。乃至大小便利九漏交流。如是身分种种垢秽。皆依地水火风流转变化。若求悉地先当清净。不欲于成就时。令彼大小便利而有流出。故说断食而求清净。非为妨道说如是事。如是清净身得安乐。于成就时免其薰污。

   又复行人于此之时。忽生烦恼而有贪欲。便须以慧作其观想。乃谓此身不净所成。复假食味以为资持。若作如是想时。前所起念当时消灭。乃至于身命财全无吝惜。譬如夜分无量黑暗。日光出时一切都尽亦复如是。行者若是修持到此。应当自知悉地不远。复次如是知已。于白月八日或十四日或十五日。取净土及新净衢摩夷相和涂地。次用香涂地洁净。作贤圣位清净讫。以彼贤圣皆面东坐。以香花灯涂饮食等次第奉献。先献佛次献大金刚族本部明主。次献所持真言主。如是次第佛及菩萨乃至明主。一一供养赞叹已。复更发起大菩提心大慈悲心。为度一切生老病死苦恼众生。作是念已。复更转读摩贺三摩惹经及吉祥伽陀。如来秘密大智灯经。及转最上法轮经。如是经等或遍转读或随读一经。然后结八方界地界及虚空界等。彼界如世人住处外墙用遮其恶。结界防魔亦复如是。当令恶心作障天魔阿修罗。乃至一切鬼神等皆不得近。兼复念被甲真言用护自身。我先已说种种曼拏罗法。当以五色粉随作一曼拏罗。作已先随意作一护八方神。彼神能摧诸作障难者。又于曼拏罗四维。画金刚杵三股叉等。然后诵献师子座明咒茅座。安曼拏罗中心以所成就物。先用三菩提叶盛。后用四菩提叶覆盖安于座上。然用咒咒香水洒之以除魔障。然自坐左边诵相应真言。须臾间复用香水洒净。然后复以相应法护摩一千遍。专心诵持不得间断。直至三种相现是为得法成就。三种相者所谓热相烟相焰相。若得热相者当得世间一切爱重。若得烟相者当得隐身。若得焰相者当得变成微妙之身成持明仙。飞行虚空寿命长远。得悉地相如人至死。冷触入身周遍其体。又如中阴至于胎藏孕者自觉。又如世间诸有香气。人忽闻者香虽可得无有形影。又如火珠照以日光。日光入故火遂流出。诸有行人悉地入身亦复如是。前所成就是外诸物像。或是内心求成就者别有所表。彼持诵行人专注不间。必感灵验得悉地者。或见所供养像而得振动。或得像面毫光照耀。或得像身振动。或得空中降花。或时无云降微细雨。或降妙香或感地动。或闻天鼓自然之音。或见天人阿修罗等住虚空中。或闻诸天人等言语之音。或闻种种大庄严具璎珞环钏之响。或见灯焰增长明净金色。或其油尽灯焰转炽。或闻空中有声令说所求之愿。或觉身毛一切皆竖。或现如是相已。定审所求悉地成就。当以上妙净器盛满生花。及磨诸香水并著五宝。和合作阏伽水。[跳-兆+长]跪奉献本尊及诵真言。乃至以妙伽陀而伸赞叹。当发欢喜正信之心。精进不懈礼拜供养。如是作已。将所求事一一言说。圣心不间有求必应。得如愿已一心专注。而于本尊信乐赞叹。再以阏伽奉献供养。更念本尊真言。又念诸部发遣真言。当依仪轨诵真言已。礼拜请诸贤圣各还本位。

 说成就分第七

   复次行人专注持诵精勤不懈。虽得如愿所作成就。但一切时恒须用意。何以故缘彼一切极恶鬼神以恶业故。于诸行人不欲成就。若其成就彼真言力威德及处。或百由旬或千由旬。诸魔鬼神不敢侵近。彼作是念此之行人今世后世。而于我所无饶益故。由是行人常须在意。譬如有人被甲乘象。复持弓箭及诸器仗上大战阵。彼诸怨敌见此威猛。退散远避无敢当者。持诵行人若常持诵于法无阙。乃至戒律无少违犯。戒喻于甲真言喻弓箭。勇猛如乘象。若具如是。恶魔鬼神不敢侵近亦复如是。

   复次行人求吠多拏成就者。于尸陀林中求不坏者。其尸仍须身分具足全丈夫相。又不得用背伛挛躄痤陋之者。亦复不用极肥极瘦诸不圆满。乃至无上中品相人尸皆不堪用。若是选得具上品相者最为第一。又复不得用因患气患疟。及患痢病及患恶疮。乃至因被水中陆地蛇虫所蠚。行毒遍身吐沫死者。如是之类皆不堪用。若是选得尸已。便须令助伴人执棒守护。尽日直至夜分。或只就尸林或别求空舍。或独树下或四衢道。或泉池侧或宝山中。若得如是上胜之地。彼吠多拏必能速疾可得成就。如上胜地随求一处可爱乐地。其地如仪得清净已。复以净土及衢摩夷。相和涂地地清净已。用青赤白黑及黄五色上妙之粉。作三昧曼拏罗。其曼拏罗种种名字我已先说。于诸曼拏罗中随作一种曼拏罗。于曼拏罗中排四贤瓶。瓶中。添水各各令满。或用苦水。然求随时蔓花。或种种异花插于瓶内。于曼拏罗如是作已。令彼助伴发勇猛心不得怖畏。先与尸净发。复用贤瓶水沐浴令净。然后用油涂摩。涂讫又用上好白衣装裹。如是毕已。然于所作曼拏罗中。铺吉祥草散种种花。令彼助伴同舁此尸安曼拏罗中。或头东或头北如法安置。后以涂香烧香名花花鬘。乃至酒肉种种之食而为供养。如不能广办但随力分亦得。然取与此曼拏罗相应之族。本部真言而为咒诵。又复于此本族真言明主。当起信心精虔奉重。依于仪轨专注持诵以求成就。复有一切潜行作障部多及龙必里多等。行人复以供养物等。先散四方四维乃至上下。施彼作障部多及龙必里多等。及先诵真言而自拥护并护助伴。令彼障等不能侵近。然后持诵以求成就。于持诵时若是尸立现诸恶相。即知是魔种种作障之类。行人审知是已。取白芥子和灰。诵佛顶王真言掷彼尸面。以真言大威力故。诸作障者驰散四方。障魔去已尸卧如初。若是尸立无诸恶相。即知是真言功力。所求成就决定无疑。若得如是便须自心决定。凡是行人先所求愿。而于此时一一皆说。或求示于伏藏。或求入修罗窟取圣药。或欲乘剑或求眼药。及降鬼神乃至求啰惹爱重。如是诸事并可成就。行人常时当须行最上行。用大真言力为自拥护。方得成就吠多拏法。何故如是。譬如猛兽虽猛少智。而被恶人之所伤害。行人若是不起上行不自拥护。当被诸恶魔障。而得其便亦复如是。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三

 召请钵天说事分第八

   复次若欲召请钵天来下说事者。彼钵天下处而有数种。所谓手指铜镜清水火聚。平正地琉璃地。灯焰童子虚空中。及诸供养器等处。皆是钵天下处。若有行人请得来已。于前所说下处。自说天上人间过去未来现在。乃至具说超越三世善恶等事。若是行人请召之时。不依仪则于法有阙。或所诵真言文字讹略。或是阙剩又或不具正信。不读大乘经法。或不陈供养。设有供养随于处所不求清净之地。或时童子头面眼目或手或足。及诸身分无端严相。若如是者彼诸行人。虽复勤劳而钵天不下。非唯召请不来。而亦返得不吉祥事。若持诵行人欲作请召钵天者。当须修先行法。先行法者。谓先持诵钵天真言。一洛叉遍或三洛叉遍。然后取白月吉祥之日其日不食。求净土衢摩夷等相和。涂地作坛如牛皮量。此是下钵天处。若欲于童子下者。即将童子澡浴清净。著新白衣与授八戒。内外清净讫。坐坛中心面西而坐。以香花等而为供养。行人自亦于坛内。布吉祥草面东而坐。诵本天真言一心祈请定获成就。若欲令于镜中下者。先取好镜圆满无损缺者。用净灰揩拭七遍。或八遍或十遍。令其莹净安坛中心。钵天若下即于镜中现世出世之事。若欲令于指上下者。即先用紫矿水洗染大指。后用香油涂摩。彼钵天乃下。若欲令于水中下者。即取新水仍须滤过添于瓶内。钵天乃下于中现事。若欲令于空地及诸尊像前。灯焰火聚处下者。即先持诵真言加持净水洒之钵天即下。若于如上之处请得下已。即奉种种香花而为供养。令钵天欢喜。天欢喜已乃于梦中说善恶等事。若或具修诸法而天不下者。当更发大慈大悲利乐之心。一日不食复受八戒。于殊妙尊像前或舍利塔前。布吉祥草端身正坐。不动不摇一心专注。持诵本部母或本部主真言。一洛叉遍或二洛叉遍。得数满已再作此法。当诵忿怒王真言。及呼我唵字者。至于枯木亦可令入。何况人处。若欲令于童子处下者。当先求取童儿十人或童女十人。如数不足或八或六或四或二并通。须年十岁或十二岁。又须是身相圆满遍身血脉。及诸骨节悉皆不现。肤色鲜白头顶端正。发黑光润面如满月。眼目修长牙齿齐密。手臂纤长佣圆可爱。两乳隆起身毛右旋。心复之间有三约文。脐深平正腰细端直。乃至股肱膝腨踝指及跟。诸相端严悉皆具足。人所见者爱乐不舍。若得如是童子或童女。即取白月八日或十四日。或十五日或别吉祥日。即先令澡浴清净著新白衣。或著真珠之衣而为庄严。严饰毕已仍与授八戒讫。将于坛中面东而坐。行人其日自亦不食。澡浴清净著新白衣。具种种香花花鬘涂香烧香燃灯。及上妙种种饮食。供养本尊及护八方天神。又别置供养。奉献天人阿修罗及潜行鬼类。如是作已持诵行人。复以妙花。散彼童子。然后手执香炉念钵天真言。其真言首当先呼吽字。中间复加屹哩(二合)诃拏(二合)之句。至此以花投于童子。又呼阿鼻含字(三遍)又呼乞涩(二合)钵啰(二合)如是诵者。彼钵天须臾即来入童子身。亦须审知其相。若是来者其童子颜容熙怡。目视不瞬无出入息。即知是其钵天来已。便可烧香及献阏伽。心中当须忆念最胜明王真言。礼拜供养然可请问。尊是何天劳屈至此。我今于自于他。有所疑事愿为速说。仍须速问不得迟疑。而彼钵天一一皆说。多说三世善恶之事。若苦若乐得利失利种种之事一一皆说。如是说已宜应信受勿生疑惑。所问事毕速须依法供养。劳谢发遣请还本位。

   复次钵天自身来下。当有证验。可知彼天作童子相两目圆莹。于黑睛外微有赤色。面首端正颜容熙怡。视物不瞬无出入息。有意气大人之相。若如是者是真钵天来下。若是障魔来下者。其状亦如童子无出入息。颜容丑恶眼圆多赤。作嗔怒相张口怖畏。若睹是相当知是魔。罗刹及龙潜行鬼类。既审知已速须作法除遣。持诵行人即于坛所。读诵吉祥伽陀或大力明王经。及三摩惹经及秽迹忿怒明王真言。乃至大乘诸陀罗尼而发遣之。如是不去当诵师子座真言。用阿里迦木及波罗舍木为柴。[杆-干+皿]酥蜜酪并稻谷花或胡麻等。护摩百遍。然后诵忿怒军拏利真言护摩。三遍或七遍。彼障魔更不敢住自然退去。诸有智者。当须解了如是之法一一修行。若为是事勿令辛勤无所灵应。

 说诸遮难分第九

   复次妙臂菩萨问金刚手言。行人修行持诵有何罪障不获悉地愿为宣说。当令未来诸修行人一一了知。于诸修行而无疑惑。

   尔时金刚手菩萨告妙臂菩萨言。妙臂若有行人。于过去世乃至今生。于身口意不能善护造诸重罪。是故修行法难成就。所谓杀阿罗汉及杀父母破和合僧。以嗔怒心出佛身血。及毁坏佛塔或杀菩萨。或强以不净行污阿罗汉母或使人或自作逼夺三宝财物。如是之过。佛说此为五无间罪。若有是过于法难成。何以故以此重罪。当堕地狱受苦一劫。乃平先罪方得出离。故说此人虽复勤苦。以业障故于诸真言终不成就。又复于诸如来所说经法。以其嗔心或火烧。或水溺或方便毁坏。或谤法身或杀持戒僧尼。或无故杀持戒男子女人。或以嗔心纵火焚烧伽蓝。若有此罪虽复勤劳亦不成就。若或于佛法僧。所兴损害心不限多少。我今说彼受报少分。如是之人当堕无间地狱。毕是罪报复生人间。以余业故设得人身生贫贱种。或遇善友劝发无上菩提之心。后又不定返却归依外道天等。彼外道天虽见归依。亦复不喜返生嗔害。若此之人持诵修行终不成就。若复有人从初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从是之后诸天。及人宜应供养。何以故彼人即是荷担一切有情。能于有情施无畏故。乃至于三宝种能继嗣故。是以不应返礼诸天。又复不得作猛害之过及杀仙人。又复不应于真言明互相破坏。又或以嗔心故不供养真言明主。又或乃至以足践莲花及诸印契。又或无故手折草木之类。又复礼拜诸恶药叉之类。或吃供养残食及供养鬼神残食。或吃弃地之食。又或于畜生女行不净事。或与女人于伽蓝清净之处行不净事。或以禁咒或用药力害诸蛇虫。或乘象马牛驴。欲令急速强鞭支之。又于病患之人及苦难之人。不发慈悲救济之心。如是等人于真言明终不成就。

   复次行人譬如虚空不可量度。若复有人于三宝所而行损害。后感其报不可度量亦复如是。又复行人曾以罗网伤害有情。畜养猫儿捉杀虫鼠。乃至笼禁鹦鹉飞禽之类。如是之人不得成就。又不得受用供养佛物。又不得礼拜大自在天。及日天月天火天那罗延天。设使遭其苦难亦不应礼拜。彼诸天等所有教法不应持诵亦不应供养行彼法人。于彼等法不嗔不喜。亦不随喜彼法仪则。或有财宝欲行惠施者。即先发大慈悲心。先当礼拜一切诸佛。次礼菩萨缘觉声闻之众。何以故彼菩萨等。如月初生已超众曜。后渐圆满明照世间。彼菩萨等亦复如是。虽在地位终当取证无上菩提。是故应须礼拜如是之众。又菩萨等乃是荷负一切有情之者。所有发大慈悲欲救济者。宜应先礼此菩萨等。又复世间有可愍者。愚痴下劣有情。于菩萨等不肯礼拜。彼菩萨等具大精进神通难测。行人若不礼拜。非只所持诵法不获成就。亦乃轻于诸佛。何以故譬如世间一切果实从花而得。花喻菩萨果喻菩提。是故行人宜应信礼。若有菩萨为利益故。于贪欲者示现行欲。乃至于善人恶人实无爱憎之心。以慈悲故方便赞毁。云何行人于菩萨等不生信礼。彼诸菩萨或复示以种种真言明主之相。为欲随愿满足有情之心。是故应须信礼一切真言明主之师。

 说胜道分第十

   复次持诵行人。于所修行勿生疑念。当以八正道常为资持。行此道者于真言行定获悉地。又复当来常生天上人间胜妙之处。过去诸佛修行此道得成正觉。现在未来诸佛世尊亦复如是。以身口意所修功德。常依佛言不生疲劳。如是修行名为正业。以其饮食汤药衣服卧具。诸所受用不生爱著是名正命。于自于他不赞不毁。远离嗔恚如避火聚。又如猛虎见火惊怖。惧诸过咎常令如此是名正行。不学占相男女吉凶等事。不学天文地理阴阳之法。乃至降龙及调象马。书算弧矢之艺。能远斯过是名正分别。不应往观斗象马牛羊鸡鹤飞禽之类。及诸男子相扑之戏。能离斯过是名正念。乃至不应言说王法国政。及地方论兵战相持之事。淫坊淫女耽著之论。亦不谈说谜语。亦不谈说往昔所经之事。乃至世间一切无益文字言论等事。持诵行人当须远离如是种种之过。又若持诵求悉地者。至成就间。不应时入城廓村落塔庙伽蓝。及外道所居神祠宫观。如是之处皆不应往。若为持诵事不获免。当于如上之处随求一处清净胜地。或即别求山间或是池侧。成就空舍或故神祠。或树下或河岸。乃至山泉之侧。离诸喧杂无人之处专心持诵。又复一年之内。唯除三月夏安居时不行余外。若春雨时并及余时。随意游处山林泉池。乃至如上一切胜处专心持诵。行人若是修先行法诵数虽满。夏安居时不得作成就之法。譬如苾刍夏安居时。一切不作安坐寂静。持诵行人亦复如是。唯于持诵不得间断。夏满之后如法护身方作成就。

   复次欲求悉地者。持诵数满须作护摩。作护摩炉亦有数种。所谓莲花相团圆相。三角相四方相。如是四种所用不同。并须虔心制造当令如法。欲作炉者先求净土及衢摩夷。相和作泥泥炉。炉须有唇极令牢固。亦须四面作基陛相。为供养圣贤之位。若作善事及求财宝。乃至息灾及爱重法者。须作圆炉。若为求一切事。至于童女给侍之类。须作莲花炉。若为调伏诸龙及一切鬼类。或令火烧或令苦痛者。须作四方炉。若为作恶法欲令冤家心生怖畏。驰走远避不敢来近者。须作三角炉。所造炉并须如法依仪制作。讫于炉四面遍敷吉祥草。应是护摩之物。并须安置炉外基下。有衢摩夷涂处。然后于彼炉边散种种花。涂香烧香诸饮食等。供养三宝及本部大金刚族。明主真言主等。供养讫然后于炉内生火。其火不得口吹。用扇子扇火。得火著已。先用稻花或用胡麻与酥相和。诵本部明主真言。一诵一掷或七遍或八遍。乃至或二十遍掷于火中。此名护摩供养明主。供养讫。然后依法护摩以求悉地。行人先自拥护。用忿怒军拏利真言。咒吉祥草或七遍或八遍或二十遍。结作络腋护身讫。然后敷吉祥草面东而坐。将酥蜜酪和白芥子。器内盛之以所用柴[杆-干+皿]两头诵本尊真言掷于火中一诵一掷。火初盛著先观火焰。知其吉祥及不吉祥之相。其火若是不扇自然而著。又得大炽无烟。复无燠声焰峰众起。一向右旋如日昭然无诸障蔽。其色如金或如珊瑚。或广或长相状多异。或如虹霓或如电闪。或如孔雀尾或如莲花朵。或如护摩杓或如金刚杵。或如三叉或如横刀。或如幢幡或如瓶螺。或如拂或如车。又或如诸乐器鼓笛等声。至于香气亦如烧酥。若得如是种种吉祥之相。当知速获广大悉地。又复其火初便难著。虽著多烟。其焰不能广大炽盛。渐却微劣以至烬灭。设得不灭与烟相兼无红赤色。又如日轮在于云中不能明显。或得火焰上腾。即作牛头之状或如驴马之状。或即大燠迸烧行人。或即火气如烧死尸。行人若是得此相状了知不吉。所求悉地定不成就。行人便须再以稻花白芥子酥蜜相和。即诵赤身大力明王真言。及秽迹忿怒明王真言等作护摩。前不吉祥相自然不现一切消灭。又复行人不应以刀剃三处毛。亦不应用药涂落。亦不应以手拔弃。譬如有人手持利刃。若无智慧速当自损。若人持诵不依仪法。非唯法不成就。亦当别招自损。若是行人持诵修行不依仪则。或不持戒或不清净。彼大明主终不嗔害。所有明主侍从眷属。见其过故便即损害。

   复次持诵行人。若欲持诵速悉地者。所有仪法不得纤毫阙犯。使诸魔障而得其便。当须随力办种种饮食香花果子等。当祭天阿修罗药叉。及龙揭路荼揭吒布单曩乾闼婆部多一切诸鬼魅等。以祈拥护不为障难。备祭食已。即须虔心一一呼名。启请愿各降临。受于供养助成悉地。即诵此启请真言真言曰。

   祢(引)嚩(引)阿酥啰(引)夜叉部[外/曰]誐(引)悉驮(引)哆(引)叉也(二合)酥波啰拏(二合引)羯吒布怛曩(引)室左(二合)巘达里嚩(二合)啰刹仡啰(二合)贺惹多野室左(二合)曳(引)计(引)唧部冒(引)尾曩扇帝祢尾也(二合)儞也(二合)悉带(二合引)迦惹努必里(二合)体尾多隶(引)憾讫里(二合)怛嚩(二合引)拏隶尾惹拏(二合引)波夜(引)弭旦(引)睹补怛啰(二合)捺奶(引)娑贺部里(二合)怛也(二合)僧契(引)酥噜(二合)怛嚩(二合引)伊贺演(引)睹阿努誐啰(二合)贺(引)啰探(二合)喻弭不里(二合)瑟致(二合引)儞挽帝部哆(引)曳(引)难那儞(引)曳(引)左酥啰(引)罗曳(引)数曳(引)冒(引)那夜(引)悉帝(二合引)啰满祢里(引)数曩誐里(引)数萨里吠(二合引)数唧曳(引)嚩扇帝娑里醋萨里嚩(二合引)酥左僧誐弥(引)数啰怛曩(二合引)罗曳(引)左(引)闭讫里(二合)多(引)地嚩(引)娑(引)嚩(引)闭多拏(引)诣(引)数左波罗嚩(二合)隶(引)数俱吠数湿嚩(二合)部里(二合)数左儞里惹(二合引)里(引)数曳(引)誐啰(二合引)摩具(引)世(引)布啰迦(引)曩儞(引)嚩(引)输儞也(二合引)罗闭(引)祢(引)嚩誐里(二合)呬(引)数曳(引)左尾贺(引)啰唧(引)怛也(二合)嚩娑他(引)室啰(二合)弥(引)数摩滞(引)数舍(引)罗(引)左供惹啰(引)赧(引)曳(引)部部里(二合)哆(引)唧多誐里(二合)呬(引)数扇帝啰他也(二合)酥尾体数左左怛嚩(二合)里数曳(引)再迦没里(二合)刹(引)数摩贺(引)钵体(引)数摩贺(引)舍摩(二合)舍(引)儞(引)数摩贺(引)嚩儞(引)数僧呬(引)怛里娑(二合)乞叉(二合引)尾喻(二合)史哆(引)酥曳左嚩扇帝具(引)啰酥摩贺(引)吒尾酥祢尾(二合)闭(引)数祢尾曳(二合引)数讫里(二合)哆(引)罗夜(引)室左(二合)祢(引)噜(引)舍摩(二合)舍(引)儞(引)儞嚩扇帝曳(引)左诃哩(二合)瑟吒(二合引)钵啰(二合)娑怛曩(二合引)娑啰(二合)惹巘驮摩(引)罗焰(二合)度波末邻祢波努帝左婆讫怛也(二合引)誐里(二合)恨赧(二合)冻部[外/曰]睹闭挽睹再鑁伊难左迦里摩(二合)娑颇楞祖产睹[目*壹]鑁睹讫里(二合)怛嚩(二合引)誐啰(二合)贺布惹喃睹祢誐里左(二合)曩怛吠(二合引)迦摩曩(引)睹俱里也(二合)印捺啰(二合引)睹嚩日哩(二合)娑贺部多僧契(引)伊[牟*含]睹誐里(二合)恨赧(二合)睹末邻儞悉里(二合)瑟吒(二合引)阿诣儞(二合)里也(二合)冒(引)乃(引)里帝部钵帝室左(二合)阿鑁(引)波底里嚩(二合引)喻嚩曩(引)地嚩室左(二合)伊舍(引)曩部哆(引)地钵帝室左(二合)祢(引)冒(引)乌里叹(二合)睹赞捺啰(二合引)里迦(二合)闭哆(引)摩贺室左(二合)祢(引)嚩(引)三摩娑哆(二合引)部尾曳(引)左曩(引)誐(引)驮啰(引)玉呬也(二合)誐奶(引)娑弥(引)哆(引)钵罗(二合)底钵啰(二合)底怛吠(二合)曩儞吠(引)那难睹娑嚩(二合)迦娑嚩(二合)迦(引)岁(引)嚩祢舍(引)酥部怛嚩(二合引)誐里(二合)恨赧(二合)睹睹瑟吒(二合引)娑嚩罗(引)娑赛(引)儞也(二合引)娑补怛罗(二合)那(引)里(引)娑嚩(二合)惹乃(引)娑弥(引)哆(引)度波末邻补瑟波(二合)尾隶(引)波难左部[外/曰]睹惹也(二合)伽览(二合)睹闭挽睹再鑁昧(引)怛啰焰(二合引)弥剑(引)悉弟弥[牟*含](引)祢扇睹[目*壹]鑁睹药萨里嚩(二合)儞拏(引)左啰(引)赧(引)迦噜(引)怛也(二合)惹娑览(二合)末邻迦里摩(二合)迦(引)里焰(二合)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四

 分别诸部分第十一

   复次我今于持明藏。分别佛菩萨等。乃至诸部所说真言印契等。如来所说三俱胝五洛叉真言。及说明主名字故名持明藏。又观自在菩萨亦说三俱胝五洛叉真言。而此部中真言主名曰马首。亦说自部。种种曼拏罗名字。复有七真言主。此一一真言主皆十二臂。或六臂或四臂。持不空罥索随意变现。或四面头戴宝冠。以如意宝而为庄严。光明晃耀如日照世。此等真言主并是马首曼拏罗所管。复有八明妃。所谓目精妙白君白观一髻金颜名称苾刍俱胝。此等皆是莲花部明妃。亦说七俱胝真言。并种种曼拏罗及诸手印。为利益一切贫穷众生。及摧伏一切作障潜行鬼类。复有十七真言王六十四眷属。又有八大心明王。又有诸大忿怒明王。甘露军拏利明王。最胜明王。大福德明王等。我此部名曰广大金刚族说八洛叉真言。复有大神名半支迦。说二十千真言。彼神有妃名弥伽罗。说十千真言。亦名半支迦部。复有大神名摩尼跋陀罗。说一洛叉真言。又有财主说三洛叉真言名摩尼部。复有一切天人阿修罗等信佛者。即于佛前说无量真言。此等散入诸部。或有入我大金刚部者。或有入大莲花部者。或有入阿閦毗也(二合)部者。或入半支迦部者。或入摩尼部者。如是或入非部所摄。如上所说种种真言之教。于此五部之内。诸有行人并可修行。

   复次世尊所说。有内胜最上妙宝。又复于此流出究竟法宝。从此转生八大丈夫不退众宝。如是三宝于三界中。最尊最胜为大福田。是故行人欲得灭罪生福。及本尊现前速成悉地者。于念诵时先应归命如是三宝。若有持诵我金刚部中真言者。初应归命三宝。次复先称那谟室战拏。跋折啰皤拏曳。摩诃药叉细那钵怛曳。然后即诵真言。其莲花部亦然。半支迦部摩尼部亦尔。

   复次持诵行人于持诵时。必先归命三宝。次复归命本部明主。然可持诵本修真言。若是行人不归信佛。又复唯信辟支声闻等法。信既不足及更内心。常怀悭吝嫉妒者。不得执持我教所说大跋折罗。

   复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以邪见谤此大乘妙真言教。言非正说是魔所说。我说此人是大愚痴。复谓我大金刚手是药叉类。非实本宗不肯信礼。乃至复不信礼诸大菩萨。若或持诵我妙真言者。非久之间必招自损。何以故然佛菩萨等。岂有恶心损恼有情。但缘部内一切眷属诸鬼神等。见此痴人执我大金刚族大跋折罗。兼持诵我教妙真言者。彼诸眷属即当嗔目视之。乃至破坏身命。若有四众修行行人。常时读诵方广大乘之教。又能为诸有情分别解说。具大精进转不退轮。一心趣向无上菩提者。当知是人持诵我教。必定速得意乐成就。

   复次我已前说佛菩萨等种种真言之教。汝应专心信受勿生疑念。我今复更为汝。说彼世间出世间外道。及天人魔梵等真言之教。汝当谛听。大自在天说十俱胝真言。那罗延天说三十千真言。大梵天说六十千真言。日天说二洛叉真言。帝释天众说一十八千真言。赞尼迦说八千真言。火天说三千七百真言。俱尾啰说三千真言。诸龙王说五千真言。鬼主说十二千真言。护世四大天王共说四洛叉真言。阿修罗王说二洛叉真言。忉利天主说二洛叉真言。如是天等各各具说种种真言印契。并曼拏罗仪轨等。可依法受持。若违本教。不唯真言不得成就。亦乃自招过咎。

 说八法分第十二

   复次成就之法总有八种。所谓成真言法。成长年法。药成就法。出伏藏法。入修罗宫法。合成金法。土成金法。成无价宝法。此之八法说为三品。成真言成长年入修罗宫。此三为上品。成无价宝出伏藏土成金。此三为中品。合成金药成就此二为下品。若复有情智慧过人及有戒德。亦复乐修大乘之法。如是之人可求上品。若复有情虽具修行。未息贪欲可求中品。若复有情在愚痴者必求下品。诸有行人虽备受贫苦恒所不足者。应求中品不应求下品。若欲获得八法种种成就者。当须修福以为资持。若有福者求人天快乐。及一切爱乐延长寿命。威力特尊端正聪明法皆成就。若有行人不恋世乐爱乐修行。于三宝尊常在心念。真言法则恒具修持。复于念诵未尝间断。如是之人必能成就。及灭罪障解脱诸苦。又复能于现在及彼未来成诸快乐。唯佛所说真言威力更无异法。譬如天火下降及降霜雹。能伤草木无所免避。真言威力。能摧苦恼及诸罪障亦复如是。又如劫树能满有情一切意愿。真言之力能与有情一切悉地。及以富贵色力长寿亦复如是。又复菩萨观诸有情。或遭王难或水火难。乃至贼盗劫杀之难。一切怖畏苦恼逼身。菩萨于是即自变身。为真言王种种色相。救济有情令得解脱。又复有情虽处居家爱著妙境。于真言法及彼仪轨。虽则日有持诵。且非猛利精进。于久久时乃成先行之数。先行满已或验现前。乃于是时方离五欲具戒清净。入于静室更诵真言满一洛叉。然后不久即得所乐悉地。

   复次行人于持诵时或悉地时。入曼拏罗近诸贤圣。既修是法要须清净。澡浴之法先以净水。调和净土遍涂其身。然后入大水中随意洗浴。净手足已或面东或面西。蹲踞而坐作护身法。即以右手取水遍洒其身。不得令水有声。复以右手取水一掌。掌中之水勿令有沫。乃诵真言咒掌中水三遍吸三吸。亦勿令有声。然后用水以大指拭口两遍。及洒身上以为护身。如后忽觉齿中有其碜秽。又以手触或即欬嗽洟唾。或即觉气逆哕。更须如前咒水吸水拭口漱口。澡浴毕已即入静室。此后不得辄与人语。除助伴外应是男女在家出家之者。及外道婆罗门净行之者。童子童女及复耆年。乃至诸不男等。如是人等。悉不得共相言语及相触著。若相触著。又须同前洗浴及拭口漱口。若有行人恒乐清净。澡浴其身及乐持诵。及于有情普皆怜愍。亦不于他利养心生贪爱。乞食自居修真言行。如是之人妙陀罗尼自然获得。

   复次行人若求悉地。于念诵时或有人来。奉施上妙衣服金银珍宝。装严骑乘涂香烧香。乃至饮食及一切乐具。或多或少悉不得受。

   复次行人求成就时。凡是大小便利毕已。一一并须依法。用其水土重重揩洗以求清净。若其不食斯最为上。免使触秽薰于贤圣。

   复次行人将求成就。虑其罪障不获现前。即须预前重重念诵伸其忏悔。譬如夏热之时风摇众树。木相揩故火遂生著。功用不加自焚众草。如诸行人以精进风摇净戒树。生念诵火焚烧罪草亦复如是。又如冬时雪自凝积。日所照故雪自消散。行人清净戒日舒光。罪雪尽消亦复如是。又如室中千年黑闇。一灯倏照黑闇都尽。亦如行人千生之中所积黑业。忽从慧火燃念诵灯。明力威光烁黑闇业一切都尽。

   复次行人持诵修行。乃至护摩由不获悉地者。当以香泥和于净砂。或江河边或泉池侧。选其胜处印造成塔满一洛叉。想同如来舍利之塔。以虔心故行人自无始已来。所作罪障一切消灭。所求真言悉地。乃于今生定获现前。

   复次持诵行人求悉地者。以持戒为根本。然后运菩提心。发精进勇施正勤力。持诵真言常不懈退。于佛菩萨倍生恭信。譬如轮王具足七宝。方理国土而得安静。持诵行人奉戒清净。乃至于佛菩萨倍生恭信。若具此者息灭罪障当获悉地。

   复次行人修先行法以多为胜。持诵数满然作护摩。以护摩故即得本尊欢喜。是故行人于所求事。即得意乐成就。若复行人作摄喜人法者。意有所乐。乃至极远迨百由旬。自彼来者皆是药叉妇女。若复有人欲成就药叉女者。设得悉地非是殊胜。譬如世人炫卖女色与人为欲。本求财宝不求余故。彼药叉女亦复如是。变于身形求行人所。承事供给一切不违。本非情爱。但以真言力之所摄故。其药叉女来事行人。虽即共居事无违者。然恶心恒在常伺其短。候得过失即便损害。有愚痴者。而为欲故求此悉地。不唯自犯邪行之过。亦乃上违诸佛菩萨辟支声闻一切圣贤四大愿心。孰有智人坦作斯过。所有一切天人阿修罗夜叉及龙乾闼婆。乃至部多并诸鬼类。以信重佛故为利益故。于世尊前自说本明乞佛证许。佛以悲愿一切摄受。又复世尊为于未来一切有情无主无依。分别解说修真言行。使得上中及下三品之果。上品果者得神通。入修罗窟隐身自在。及变身为药叉女夫主。或成圣药。或即变身为密迹等。或作鬼国之主。或现忿怒之相。降诸鬼神及一切宿曜等。中品者为求长年。或求爱重或求贵位或求财富。下品者以法威力及咒药力。治诸天龙夜叉一切部多。潜行鬼类作执魅之病。或以咒力治一切毒。或禁或缚袪一切毒类。或除一切药毒之病。

   又复佛言于诸世间有毒无毒。蛇及众虫其类无量。略而言之总有四类。所谓一牙二牙三牙四牙。于此四类分八十种。内二十种举头而行。六种住即盘身。十二种虽蠚无毒。十三种为蛇之王。余外有半蛇半虫之类。又复有毒虫之类。所谓虾蟆蜘蛛及虞驮等。如是之类其数尚多。然此虫等毒有六种。一者粪毒。粪著于人即便毒发。二者尿毒。尿著人身即便毒发。三者触毒。随触人身即便毒发。四者涎毒。涎所沾人即便毒发。五者眼毒。眼视于人即便毒发。六者牙毒。随咬之处即便毒发。前所说言蛇四类者毒有深浅。一牙所咬者有一牙痕。此微有毒名之曰伤。二牙所咬者有二牙痕。有血流出名曰血污。三牙所咬有三牙痕。将极所伤名之曰损。此三类者虽毒可救。四牙所咬者有四牙痕。毒疾遍身定趣于死名曰命终。此第四类或承法力而有差者。然诸毒所中。若用药救不及真言之力。何以故譬如大火兴盛。若遇大雨其火便息。大真言力摄其毒类亦复如是。诸有智者善知如是种种诸毒。常时持诵大威真言。与毒共戏无所怖畏。何以故譬如师子与牛共戏亦复如是。复次有天魅阿修罗魅。药叉魅龙魅。乾闼婆魅饿鬼魅。乃至毗舍遮等种种之魅。或求祭祀或复戏弄或欲杀害。以如是故游行世间。常啖血肉伺求人过。又复或因嗔故击捉有情。或因饥饿恼乱有情。或令心乱或歌或舞或喜或悲。或即愁恼或即乱语。作如是等种种异相令人怪笑。即以金刚钩或甘露忿怒金刚等真言治之即得除差。又有预知彼等诸魅之性及疗治法。然可无畏行摧伏事。但以诸佛菩萨所说真言而加临之。何以故无有诸天真言之力。能破佛菩萨等真言之力。

   复次我今更说灭罪之法。若有行人欲修此法者。应就幽深清净之处成近江河。用香泥和砂造于制底。中安法身妙偈。彼梵天及一切天药叉持明大仙。乃至迦楼罗乾闼婆部多等类。 若有见者恭信礼拜。一切合掌作如是言。希有希有大慈悲者。愍念一切诸有情等。无依无住作如是事。希有希有微妙行人。愍念有情作如是事。以法威力故彼诸天等或见行人手执光明炽盛大金刚杵。或见手执坚固铁杵。或见手执猛利大轮。或见手执不空罥索。或见手执三钴大叉。或见手执锋利之剑。或见执棒或一钴叉。或见具执种种器仗殊特可畏。或见面相端严殊特。凡有见者欢喜爱乐。彼诸天等乃至部多等。而作是言我等归命尊者。不久必得持明大仙。乃至下及富贵等事。若有修行如是正法。彼人速获罪障消灭不受大苦。威耀世间如日出现。我等护持如是行人勿令心乱。乃至当获如意成就。诸梵天等作是语已。皆大欢喜头面礼足。各乘本坐退散而去。

   尔时金刚手菩萨告妙臂菩萨言。妙臂我今所说汝已听闻。可于世间流传救度。时妙臂菩萨禀受奉行顶礼而退。即于世间广为有情流传宣说。

   随闻而得觉  未闻慎勿毁
  无量余未闻  谤者成痴业

   释曰。汝随少闻得有觉悟。不应随闻复生谤毁。汝于未闻无信可尔。何以故。不积善故未闻者多慎勿谤毁。汝无简别若生谤毁更增痴业。坏前闻故。已遮谤毁。次遮邪思。偈曰。

   如文取义时  师心退真慧
  谤说及轻法  缘此大过生

   释曰。师心者。谓自见取。非智者。边求义故。退真慧者。如实真解未得退故。谤说者。毁善说故。轻法者。嫉所闻故。缘此非福次身受大苦报。是名大过起。已遮邪思。次遮恶意。偈曰。

   恶意自性恶  不善不应起
  况移于善处  应舍大过故

   释曰。恶意者。是憎嫉心。自性恶者。此心是自性罪。尚不可于过失法中起。何况于非过法中起。是故急应须舍大过患故。成宗品究竟。

 归依品第三

   释曰。如此已成立大乘。次依大乘摄胜归依。偈曰。

   若人归三宝  大乘归第一
  一切遍勇猛  得果不及故

   释曰。一切归依三宝中。应知大乘归依最为第一。何以故。由四种大义自性胜故。何者四义。一者一切遍义。二者勇猛义。三者得果义。四者不及义。此义后当说。由此四义多有留难。诸归依者或能不能。能者为胜。已说归依胜。次劝胜归依。偈曰。

   难起亦难成  应须大志意
  为成自他利  当作胜归依

   释曰。难起者。所谓胜愿。由弘誓故。难成者。所谓胜行。由经无量劫故。由如此难应须发大志意。何以故。为欲成就他利与自利故。他利者。所谓愿行。由愿行是名闻因故。自利者。所谓大义。由大义是自体果故。前说四义。今当先说一切遍义。偈曰。

   众生遍乘遍  智遍寂灭遍
  是名智慧者  四种一切遍

   释曰。大乘归依者有四种一切遍。一者众生一切遍。欲度一切众生故。二者乘一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达二无我故。四者寂灭一切遍。生死涅槃体是一味。过恶功德不分别故。已说一切遍义。次说勇猛义。偈曰。

   悕望佛菩提  不退难行行
  诸佛平等觉  勇猛胜有三

   释曰。大乘归依有三种胜勇猛。一愿胜勇猛。归依佛时求大菩提多生欢喜知胜功德故。二者行胜勇猛。起修行时不退不屈难行行故。三者果胜勇猛。至成佛时与一切诸佛平等觉故。复次由此勇猛。彼诸佛子恒得善生。偈曰。

   发心与智度  聚满亦大慈
  种子及生母  胎藏乳母胜

   释曰。菩萨善生有四义。一者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二者生母胜。以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三者胎藏胜。以福智二聚住持为胎藏故。四者乳母胜。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复次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胜身。偈曰。

   妙相成生力  大乐大方便
  如此四成就  是名为胜身

   释曰。菩萨身胜有四种。一者色胜。得妙相严身胜转轮王等相故。二者力胜。得成熟众生自在力故。三者乐胜。得寂灭上品佛地无边乐故。四者智胜。得救一切众生大巧方便故此四成就是名佛子善生。所谓色成就力成就乐成就智成就。复次由此勇猛得与王子相似。偈曰。

   光授法自在  巧说善治摄
  由此四因故  佛种则不断

   释曰。由四因缘王种不断。一者入位受职。二者增上无违。三者善能决判。四者分明赏罚。善生佛子亦尔。一者蒙光授。谓一切诸佛与大光明令受职故。二者法自在。谓于一切法中智慧自在他无违故。三者能巧说。谓对佛众中善说法故。四者善治罚谓于学戒者过恶能治功德能摄故。复次由此勇猛得与大臣相似。偈曰。

   入度见觉分  持密利众生
  由此四因故  得似于大臣

   释曰。有四种因是大臣功德。一者入王禁宫。二者见王妙宝。三者秘王密语。四者自在赏赐。勇猛菩萨亦尔。一者常得善入诸波罗蜜。二者常见处处经中大菩提分宝。由不忘法故。三者常持如来身口意密。四者常能利益无边众生。已说勇猛义。次说得果义。偈曰。

   福德及尊重  有乐亦苦灭
  证乐证法阴  习尽有灭舍

   释曰。大乘归依者得此八果。一者信解时得大福德聚。二者发心时得三有尊重。三者故意受生时得三有中乐。四者解自他平等时得大苦聚灭。亦得灭一切众生苦力。五者入无生忍时觉证最上乐。六者得菩提时证大法阴。法阴者所谓法身。如此法身名为大。名为胜。名为常。名为善聚。是无边修多罗等法藏故名大。一切法中最上故名胜。永无有尽故名常。为力无畏等善法积聚故名善聚。七者得熏习聚尽永灭无余。八者得有灭舍。有舍者不住生死。灭舍者不住涅槃。已说得果义。次说不及义。偈曰。

   大体及大义  无边及无尽
  由善世出世  成熟神通故

   释曰。大乘归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体。二者大义。三者无边。四者无尽问此云何。答大体者。谓世间善根。已得超过二乘故。大义者。谓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无边者。谓成熟善根。能成熟无边众生故。无尽者。谓神通善根。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已说归依胜义。次说归依差别。偈曰。

   希望及大悲  种智亦不退
  三出及二得  差别有六种

   释曰。归依差别有六种。一自性。二因。三果。四业。五相应。六品类。悕望为自性。至心求佛体故。大悲为因。为一切众生故。种智为果。得无上菩提故。不退为业。行利他难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为相应。具足三乘出离行故。二得为品类。世俗得法性得粗细差别故。已说功德差别。次说行差别。偈曰。

   归依有大义  功德聚增长
  意悲遍世间  广流大圣法

   释曰。大义谓自他利行。自利行者。谓功德增长复有多种。若思度。若数数。若时节。皆无有量。由不可思度故。不可数知故。毕竟恒行。时无分齐故。他利行者。作意及悲遍一切众生故。广勤方便流大圣法故。大圣法者大乘法故。归依品究竟。

 种性品第四

   释曰。已说归依义。次说种性差别。偈曰。

   有胜性相类  过恶及功德
  金譬与宝譬  九种各四种

   释曰。种性有九种差别。一有体。二最胜。三自性。四相貌。五品类。六过恶。七功德。八金譬。九宝譬。如是九义一一各有四种差别。此偈总举。余偈别释。此中先分别有体。偈曰。

   由界及由信  由行及由果
  由此四差别  应知有性体

   释曰。种性有体由四种差别。一由界差别。二由信差别。三由行差别。四由果差别。由界差别者众生有种种界无量差别。如多界修多罗说。由界差别故。应知三乘种性有差别。由信差别者。众生有种种信可得。或有因力起。或有缘力起。能于三乘随信一乘非信一切。若无性差别则亦无信差别。由行差别者。众生行行或有能进或有不能进。若无性差别则亦无行差别。由果差别者。众生菩提有下中上。子果相似故。若无性差别则亦无果差别。由此四差别。是故应知。种性有体。已说种性有体。次说种性最胜。偈曰。

   明净及普摄  大义亦无尽
  由善有四胜  种性得第一

   释曰。菩萨种性由四种因缘。得为最胜。一由善根明净。二由善根普摄。三由善根大义。四由善根无尽。何以故。非诸声闻等善根如是明净故。非一切人善根摄力无畏等故。余人善根无他利故。余人善根涅槃时尽故。菩萨善根不尔。由此为因。种性最胜。已说种性最胜。次说种性自性。偈曰。

   性种及习种  所依及能依
  应知有非有  功德度义故

   释曰。菩萨种性有四种自性。一性种自性。二习种自性。三所依自性。四能依自性。彼如其次第。复次彼有者。因体有故。非有者。果体非有故。问若尔云何名性。答功德度义故。度者出生功德义。由此道理。是故名性。已说种性自性。次说种性相貌。偈曰。

   大悲及大信  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  是名菩萨性

   释曰。菩萨种性有四种相貌。一大悲为相。哀愍一切苦众生故。二大信为相。爱乐一切大乘法故。三大忍为相。能耐一切难行行故。四大行为相。遍行诸波罗蜜自性善根故。已说种性相貌。次说种性品类。偈曰。

   决定及不定  不退或退堕
  遇缘如次第  品类有四种

   释曰。菩萨种性品类。略说有四种。一者决定。二者不定。三者不退。四者退堕。如其次第。决定者遇缘不退。不定者遇缘退堕。已说种性品类。次说种性过失。偈曰。

   应知菩萨性  略说有四失
  习惑与恶友  贫穷属他故

   释曰。菩萨种性过失。略说有四种。一者习惑。功德不行烦恼多行故。二者恶友。离善知识狎弊人故。三者贫穷。所须众具皆乏少故。四者属他。系属于人不自在故。已说种性过失。次说种性功德。偈曰。

   功德亦四种  虽堕于恶道
  迟入复速出  苦薄及悲深

   释曰。菩萨种性。虽有如前过失。若堕恶道应知于中复有四种功德。一者迟入。不数堕故。二者速出不久住故。三者苦薄。逼恼轻故。四者悲深。哀愍众生亦成就故。已说种性功德。次说种性金譬。偈曰。

   譬如胜金性  出生有四种
  诸善及诸智  诸净诸通故

   释曰。胜金性者所出有四义。一者极多。二者光明。三者无垢。四者调柔。菩萨种性亦尔。一者为无量善根依止。二者为无量智慧依止。三者为一切烦恼障智障得清净依止。四者为一切神通变化依止。已说种性金性譬。次说种性宝性譬。偈曰。

   譬如妙宝性  四种成就因
  大果及大智  大定大义故

   释曰。妙宝性者四种成就依止。一者真成就依止。二者色成就依止。三者形成就依止。四者量成就依止。菩萨种性亦尔。一者为大菩提因。二者为大智因。三者为大定因。定者由心住故。四者为大义因。成就无边众生故。已广分别性位。次分别无性位。偈曰。

   一向行恶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  善少亦无因

   释曰。无般涅槃法者。是无性位。此略有二种。一者时边般涅槃法。二者毕竟无涅槃法。时边般涅槃法者有四种人。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无因故。彼无般涅槃性。此谓但求生死不乐涅槃人。已说无性。次说令入。偈曰。

   广演深大法  令信令极忍
  究竟大菩提  二知二性胜

   释曰。广演深大法者。为利他故。谓无智者。令得大信。已大信者令成就极忍能行不退。已极忍者令究竟成就无上菩提。二知者。谓诸凡夫及诸声闻。若得如是彼诸二人。则知自性性德圆满性最为殊胜。问云何胜。偈曰。

   增长菩提树  生乐及灭苦
  自他利为果  此胜如吉根

   释曰。如是种性能增长极广功德大菩提树。能得大乐。能灭大苦。能得自他利乐以为大果。是故此性最为第一。譬如吉祥树根。菩萨种性亦尔。种性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

 发心品第五

   释曰。如说已分别菩萨种性。次分别菩萨发菩提心相。偈曰。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离
  四大三功德  二义故心起

   释曰。菩萨发心有四种大。一勇猛大。谓弘誓精进甚深难作长时随顺故。二方便大。谓被弘誓钾已恒时方便勤精进故。三利益大。谓一切时作自他利故。四出离大。谓为求无上菩提故。复次此四种大显示三种功德。第一第二大显示作丈夫所作功德。第三大显示作大义功德。第四大显示受果功德。此三功德以二义为缘。所谓无上菩提及一切众生。由此思故发菩提心。已说发心相。次说发心差别。偈曰。

   信行与净依  报得及无障
  发心依诸地  差别有四种

   释曰。菩萨发心依诸地有四种差别。一信行发心。谓信行他。二净依发心。谓前七地。三报得发心。谓后三地。四无障发心。谓如来地。已说差别。次当广释。问如此发心。以何为根。何所依止。何所信。何所缘。何所乘。何所住。何等障难。何等功德。何等自性。何所出离。何处究竟。偈曰。

   大悲与利物  大法将种智
  胜欲亦大护  受障及增善
  福智与修度  及以地地满
  初根至后竟  随次解应知

   释曰。菩萨发心以大悲为根。以利物为依止。以大乘法为所信。以种智为所缘。为求彼故。以胜欲为所乘。欲无上乘故。以大护为所住。住菩萨戒故。以受障为难。起异乘心故。以增善为功德。以福智为自性。以习诸度为出离。以地满为究竟。由地地勤方便。与彼彼相应故。如此已广分别。次说受世俗发心。偈曰。

   友力及因力  根力亦闻力
  四力总二发  不坚及以坚

   释曰。若从他说得觉而发心。是名受世俗发心。此发心由四力。一者友力发心。或得善知识随顺故。二者因力发心。或过去曾发心为性故。三者根力发心。或过去曾行诸善根所圆满故。四者闻力发心。或处处说法时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又习善根者。或现在如法常闻受持等故。复次彼四力发心总为二种。一者不坚发。谓友力发心故。二者坚发。谓因等三力发心故。已说世俗发心。次说第一义发心。偈曰。

   亲近正遍知  善集福智聚
  于法无分别  最上真智生

   释曰。第一义发心显有三种胜。一教授胜。亲近正遍知故。二随顺胜。善集福智聚故。三得果胜。生无分别智故。此发心名欢喜地。由欢喜胜故。问此胜以何为因。偈曰。

   诸法及众生  所作及佛体
  于此四平等  故得欢喜胜

   释曰。四平等者一法平等。由通达法无我故。二众生平等。由至得自他平等故。三所作平等。由令他尽苦如自尽苦故。四佛体平等。由法界与我无别决定能通达故。已说胜因。次说胜差别。偈曰。

   生位及愿位  亦猛亦净依
  余巧及余出  六胜复如是

   释曰。第一义发心复有六胜。一生位胜。二愿位胜三勇猛胜。四净依胜。五余巧胜。六余出胜。问此六云何胜。偈曰。

   生胜由四义  愿大有十种
  勇猛恒不退  净依二利生
  巧便进余地  出离善思惟
  如此六道理  次第成六胜

   释曰。生胜由四义者。一种子胜。信大乘法为种子故。二生母胜。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三胎藏胜。大禅定乐为胎藏故。四乳母胜。大悲长养为乳母故。愿大有十种者。十大愿如十地经说。发此愿胜故。勇猛恒不退者。能行难行永不退故。净依二利生者。一知自近菩提。二知利他方便故巧便进余地者。得趣上地方便故。出离善思惟者。思惟住诸地中所建立法故问云何思惟。答如所建立分齐分别知故。以是分别亦知无分别故。已说发心。次说譬喻显此发心。偈曰。

   如地如净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宝箧  如海如金刚
  如山如药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乐  如王如库仓
  如道如车乘  如泉如喜声
  如流亦如云  发心譬如是

   释曰。如此发心与诸譬喻。何义相似。答譬如大地。最初发心亦如是。一切佛法能生持故。譬如净金。依相应发心亦如是。利益安乐不退坏故。譬如新月。勤相应发心亦如是。一切善法渐渐增故。譬如增火。极依相应发心亦如是。益薪火炽积行依极故。譬如大藏。檀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以财周给亦无尽故。譬如宝箧。尸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功德法宝从彼生故。譬如大海。羼提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诸来违逆心不动故。譬如金刚。毗梨耶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勇猛坚牢不可坏故。譬如山王。禅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物无能动以不乱故。譬如药王。般若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惑智二病此能破故。譬如善友。无量相应发心亦如是。一切时中不舍众生故。譬如如意珠。神通相应发心亦如是。随所欲现能成就故。譬如盛日。摄相应发心亦如是。如日熟谷成熟众生故。譬如美乐。辩相应发心亦如是。说法教化摄众生故。譬如国王。量相应发心亦如是。能为正道不坏因故。譬如仓库。聚相应发心亦如是。福智法财之所聚故。譬如王路。觉分相应发心亦如是。大圣先行余随行故。譬如车乘。止观相应发心亦如是。二轮具足安乐去故。譬如涌泉。总持相应发心亦如是。闻者虽多法无尽故。譬如喜声。法印相应发心亦如是。求解脱者所乐闻故。譬如河流。自性相应发心亦如是。无生忍道自然而流不作意故。譬如大云能成世界。方便相应发心亦如是。示现八相成道化众生故。如此等及二十二譬。譬彼发心。如圣者无尽慧经广说应知。已说发心譬喻。次说不发心过失。偈曰。

   思利及得方  解义亦证实
  如是四时乐  趣寂则便舍

   释曰。菩萨有四种乐。一思利乐。谓思惟利益他时。二得方乐。谓至得巧方便时。三解义乐。谓解了大乘意时。四证实乐。谓证人法无我时。若人弃舍众生趣向寂灭。应知是人不得菩萨如是四乐。已呵不发心。发心者应赞叹。偈曰。

   最初发大心  善护无边恶
  善增悲增故  乐喜苦亦喜

   释曰。若菩萨初发大菩提心。尔时依无边众生。即得善护不作诸恶。为此故是人远离退堕恶道畏。复次由有善及增故于乐常喜。由有悲及增故于苦常喜。为此故是人远离退失善道畏。已赞发心。次说因此发心得不作护。偈曰。

   爱他过自爱  忘己利众生
  不为自憎他  岂作不善业

   释曰。若略示彼义。菩萨爱他过于自爱。由此故忘自身命而利于他。不为自利而损于彼。由此故能于众生绝诸恶业。已说得不作护。次说得不退心。偈曰。

   观法如知幻  观生如入苑
  若成若不成  惑苦皆无怖

   释曰。菩萨观一切诸法如似知幻。若成就时于烦恼不生怖。菩萨观自生处如入园苑。若不成就时于苦恼亦不生怖。若如是者。更有何意而退菩提心耶。复次偈曰。

   自严及自食  园地与戏喜
  如是有四事  悲者非余乘

   释曰。菩萨以自功德而为自严。以利他欢喜而为自食。以作意生处而为园地。以神通变化而为戏喜。如此四事。唯菩萨有。于二乘无。菩萨既有此四事。云何当退菩提心。已说不退心。次遮畏苦心。偈曰。

   极勤利众生  大悲为性故
  无间如乐处  岂怖诸有苦

   释曰。菩萨以大悲为体。是故极勤利他。虽入阿鼻地狱如游乐处。菩萨如是于余苦中岂生怖畏。因此怖畏而退心耶。偈曰。

   大悲恒在意  他苦为自苦
  自然作所作  待劝深惭羞

   释曰。诸菩萨大悲阇梨常在心中。若见众生受苦即自生苦。由此道理自然作所应作。若待善友劝发深生极重惭羞。偈曰。

   荷负众生担  懈怠丑非胜
  为解自他缚  精进应百倍

   释曰。菩萨发心荷负众生重担。若去赊缓此是丑事。非为第一端正众生。菩萨应思。若自若他有种种急缚。谓惑业生。为解此缚应须百倍精进。过彼声闻作所应作。发心品究竟。

 二利品第六

   释曰。已说发心。次说依此发心随顺修行自他利行。偈曰。

   大依及大行  大果次第说
  大取及大忍  大义三事成

   释曰。大依者。依止大菩提而发心故。大行者。为利自他而发行故。大果者。令得无上菩提故。如其次第。大取者。发心时摄一切众生故。大忍者。发行时忍一切大苦故。大义者。得果时广利一切众生业成就故。已说次第。次说自他无差别。偈曰。

   他自心平等  爱则于彼胜
  如是有胜相  二利何差别

   释曰。菩萨得他自心平等。或由信得。谓世俗发心时。或由智得。谓第一义发心时。菩萨虽有此心。然爱他身则胜自身。于他既有如此胜想。则不复分别何者为自利何者为他利。俱无别故。已说无差别。次说他利胜。偈曰。

   于世无怨业  利彼恒自苦
  悲性自然起  是故利他胜

   释曰。菩萨于诸世间久绝怨业。是故恒为成就他利。自身受诸勤苦。由大悲为体自然起故。由此道理则利他为胜。问如是利他云何随顺。偈曰。

   善说令归向  令入亦令调
  令成亦令住  令觉令解脱
  集德及生家  得记并受职
  至成如来智  以是利群生

   释曰。三种众生。谓住下中上性。菩萨如其所住而摄取之。以十三种随顺利益。一者善说。由随教及记心故。二者令归向。由神通力故。三者令入。由向已能令信受正教故。四者令调。由入已断其疑故。五者令成。由成熟善根故。六者令住。由教授令心住故。七者令觉。由得智慧故。八者令解脱。由得神通等诸胜功德故。九者集德。由遍集福智故。十者生家。由生佛家故。十一者得记。由八地受记故。十二者受职。由十地受职故。十三者得如来智。由入佛地故。问如此随顺云何成立。偈曰。

   不倒及不高  无著亦通达
  能忍及调顺  远去亦无尽
  应知此八义  成就彼十三

   释曰。不倒者。若人已住于性。菩萨随机而为说法不妄授故。不高者。彼归向时不恃神通而自高故。无著者。彼入正法时不染众生故。通达者。断彼疑网故。能忍者。善成熟彼故。调顺者。随顺教授非不调教授故。远去者。随顺生家等非不远去令他能作故。无尽者。菩萨利益众生一切时愿无尽故。是名成就应知。问此随顺云何胜差别。偈曰。

   习欲大可畏  有爱动而倒
  乐灭断烦恼  大悲求佛法

   释曰。习欲者。谓欲界人。大可畏者。身心苦多及向恶趣故。有爱者。谓色无色界人。动而倒者。彼乐无常故动。行苦故倒。乐灭者。谓自利人。断烦恼者。由烦恼所持则苦不断为离苦故。自断烦恼而求寂灭。大悲者。谓利他人。求佛法者。此人常求一切佛法。拟利一切众生故。偈曰。

   世间求自乐  不乐恒极苦
  菩萨勤乐他  二利成上乐

   释曰。世间愚痴常求自乐。而不得乐反得极苦。菩萨不尔。常勤乐他而二利成就。更得第一大涅槃乐。此是菩萨胜随顺差别。已说利他随顺。次以此行回向众生。偈曰。

   异根于异处  异作有异行
  凡是诸所作  回以利众生

   释曰。菩萨回向随眼等诸根行种种处作种种威仪业行利益众生。凡是诸行。若事相应及以相似。彼皆回向一切众生。如行清净经中广说。已说回向心。次遮不忍心。偈曰。

   众生不自在  常作诸恶业
  忍彼增悲故  无恼亦无违

   释曰。众生为烦恼所恼心不自在。是故作诸恶业。菩萨智慧于彼常起大忍增长大悲。是故于彼不起恼心。亦不欲作不随顺事。已遮不忍心。次显随顺大。偈曰。

   胜出与寂静  功德及利物
  次第依四义  说大有四种

   释曰。诸菩萨有四种随顺大。一者胜出大。于三有五趣中而胜出故。如般若波罗蜜经说。须菩提。若色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故。二者寂静大。随向无住处涅槃故。三者功德大。福智二聚增长故。四者利物大。常依大悲不舍众生故。二利品究竟。

 真实品第七

   释曰。已说随顺修行。次说第一义相。偈曰。

   非有亦非无  非如亦非异
  非生亦非灭  非增亦非减
  非净非不净  此五无二相
  是名第一义  行者应当知

   释曰。无二义是第一义。五种示现。非有者。分别依他二相无故非无者。真实相有故。非如者。分别依他二相无一实体故。非异者。彼二种如无异体故。非生非灭者。无为故。非增非减者。净染二分起时灭时法界正如是住故。非净者。自性无染不须净故。非不净者。客尘去故。如是五种无二相。是第一义相应知。已说第一义。次遮于彼起颠倒。偈曰。

   我见非见我  无相非无缘
  异二无我故  解脱唯迷尽

   释曰。我见非见我者。无我相故。何以故。由我相但是分别故。非无缘者。烦恼习气所起缘五受阴故。异二无我故者。二谓我见及五受阴。亦非异此二种而有我相。如是我见但是迷谬。实无我相可得故。解脱唯迷尽者。若缘自身起解脱亦唯迷尽。无别有我名解脱者故。已遮妄见。次诃颠倒。偈曰。

   云何依我见  不见苦自性
  迷苦及苦者  法性与无性

   释曰。云何依我见不见苦自性者。咄哉世间云何依止。我见起种种迷不能了达诸行。是苦自性而常随逐邪。迷苦及苦者法性与无性者。苦谓受彼苦触。苦者谓苦不断非我与苦相应。名为苦者。迷苦谓不解苦自性。迷苦者谓不解无我。法性者唯法。由人无我故。无性者非法。由法无我故。偈曰。

   云何缘起体  现见生异见
  闇故不见有  亦复不有见

   释曰。云何缘起体现见生异见者。咄哉世间云何现见。诸行各从缘起。而依此体横生异见。谓眼等诸根体非缘起。邪闇故不见有。亦复不有见者。由无明故缘起之法是有而不见有。我体不有而复有见。问若尔云何得涅槃。偈曰。

   生死与涅槃  无二无少异
  善住无我故  生尽得涅槃

   释曰。生死涅槃无有二。乃至无有少异。何以故。无我平等故。若人善住无我而修善业。则生死便尽而得涅槃。如是已遮颠倒。次应说彼对治。偈曰。

   福智无边际  生长悉圆满
  思法决定已  通达义类性

   释曰。此偈显第一集大聚位。福智无边际者。由差别无数及时节无边故。生长悉圆满者。菩萨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决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惟故。通达义类性者。解所思诸法义类。悉以意言为自性故。偈曰。

   已知义类性  善住唯心光
  现见法界故  解脱于二相

   释曰。此偈显第二通达分位。由解一切诸义唯是意言为性。则了一切诸义悉是心光。菩萨尔时名善住唯识。从彼后现见法界。了达所有二相。即解脱能执所执。偈曰。

   心外无有物  物无心亦无
  以解二无故  善住真法界

   释曰。此偈显第三见道位。如彼现见法界故。解心外无有所取物。所取物无故。亦无能取心。由离所取能取二相故。应知善住法界自性。偈曰。

   无分别智力  恒平等遍行
  为坏过聚体  如药能除毒

   释曰。此偈显第四修道位。菩萨入第一义智转依已。以无分别智恒平等行及遍处行。何以故。为坏依止依他性熏习稠林过聚相故。问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药。能除一切众毒。彼力如此。偈曰。

   缘佛善成法  心根安法界
  解念唯分别  速穷功德海

   释曰。此偈显第五究竟位。缘佛善成法者。诸菩萨于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总聚缘故。问云何总聚缘。答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义智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心名根。问此后复云何。答解念唯分别。谓此后起观如前观事。处处念转。解知诸念唯是分别非实有故。问如此知已得进何位。答速穷功德海。谓如是知已佛果功德海。能速穷彼岸故。真实品究竟。

 神通品第八

   释曰。说真实义已。次显菩萨神通相。偈曰。

   起灭及言音  心行亦先住
  向彼令出离  六智自在通

   释曰。起灭者。谓生死智境。知诸众生生死故。言音者。谓天耳智境。随彼所起言语悉闻知故。心行者。谓他心智境。能知他人心行差别故。先住者。谓宿命智境。知彼先住善恶所集故。向彼者。谓如意智境。随彼处处往教化故。出离者。谓漏尽智境。知彼众生出离应不应故。如此六智。于诸世界六义差别。遍知无碍勇猛自在。是名菩萨神通自性。已说自性。次说修习。偈曰。

   第四极净禅  无分别智摄
  如所立方便  依此净诸通

   释曰。如所依禅。如所摄智。如所立方便。菩萨作意修习则得最上神通。已说修通。次说得果。偈曰。

   三住住无比  所住善供养
  令彼得清净  是说神通果

   释曰。神通有三种果。一胜住果。此住有三种。一圣住。二梵住。三天住。所得无比无上故。二善供养果。随所住处世间众生大供养故。三令他清净果。能令供养者得清净故。问神通有六种业。一自业。二他业。三光业。四戏业。五化业。六净业此云何。偈曰。

   世生成坏事  见彼犹如幻
  种种他所欲  自在随意成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自业。见诸世界及诸众生若成若坏。犹如幻故。下半显示他业。谓动地放光等事。随他所欲自在现故。十种自在如十地经说。偈曰。

   神光照恶趣  令信生善道
  威力震天宫  动殿令魔怖

   释曰。此偈显示光业。光业二种。一救苦。二怖魔。上半偈明救苦。谓下照恶道众生。令发信心得生善道故。下半偈明怖魔。谓上照天宫动魔宫殿令魔惊怖故。偈曰。

   游戏诸三昧  僧中最第一
  恒现三种化  以是利众生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戏业。于佛众中游戏诸定最得自在。下半显示化业。化有三种。一业化。工巧业处自在化故。二随化。随他所欲自在化故。三上化。住兜率天等胜上化故。以是三化恒为利益。偈曰。

   智力普自在  刹土随欲现
  无佛令闻佛  悬掷有佛境

   释曰。此偈显示净业。净业二种。一净刹土。二净众生。上半偈明净刹土。由智自在随彼所欲能现水精琉璃等清净世界故。下半偈明净众生。于无佛世界能令闻佛起净信心生有佛处故。已说业用。次说相应。偈曰。

   成熟众生力  诸佛所称誉
  发语无不信  如是说相应

   释曰。神通相应有三种。一成生相应。譬如鸟翅初得成就。二称誉相应。常得诸佛之所赞叹。三信受相应。凡所言说人皆信受。已说相应。次说住神通具。偈曰。

   六智及三明  八解八胜处
  十遍诸三昧  勇猛资神通

   释曰。菩萨住神通具有六种差别。一六智。二三明。三八解脱。四八胜处。五十遍入。六诸三昧。如是六义。是分别神通具差别。已说住神通具。次说神通大。偈曰。

   能安不自在  常勤于利物
  行有无怖畏  勇猛如师子

   释曰。菩萨神通有三种大。一自在大。众生由烦恼故不得自在。菩萨智力能自在安置故。二欢乐大。由常勤利益众生一向乐故。三无畏大。行三有中得极勇猛如师子故。神通品究竟。

 成熟品第九

   释曰。已说诸菩萨神通。诸菩萨云何自成熟。偈曰。

   欲信舍悲忍  念力坚支具
  应知自成熟  此九皆上品

   释曰。菩萨有九种自成熟。一者欲成熟。由悕求大法故。二者信成熟。由净心说者故。三者舍成熟。由灭离烦恼故。四者悲成熟。由怜愍众生故。五者忍成熟。由能行难行故。六者念成熟。由一切受持故。七者力成熟。由皆能通达故。八者坚成熟。由恶魔外道不能夺故。九者支成熟。由善分圆满故。如此九种穷最上位。是名成熟相。此九成熟。一一有因有体有业。今当说。偈曰。

   近友闻亦思  胜勇胜究竟
  摄法及受法  说欲成熟相

   释曰。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如法思惟。此三能起大欲。是名欲因。上大精进一切不思议处究竟无疑。是名欲体。于大乘法有灾横处则能守护。菩萨所说信心领受。是名欲业。偈曰。

   如来福智聚  净心不可坏
  速受定智果  说信成熟相

   释曰。婆伽婆如是广说。是名信因。得不坏净。是名信体。得定智果。是名信业。偈曰。

   善护于六根  离恶起对治
  乐修诸善法  说舍成熟相

   释曰。以念倚等善护六根。是名舍因。离不善觉起无间道。是名舍体。一切善法恒乐修习。是名舍业。偈曰。

   见诸众生苦  哀怜离小心
  受身世间胜  说悲成熟相

   释曰。菩萨见众生苦。是名悲因。起极怜愍远离小乘心。是名悲体。得一切世间胜诸地不退。是名悲业。偈曰。

   持性数修习  极苦能安忍
  善根恒乐进  说忍成熟相

   释曰。持耐忍谓名门数习成性。是名忍因。能受极风寒等苦。是名忍体。随胜生处恒修善法。是名忍业。偈曰。

   报净善随顺  极入善恶说
  能起大般若  说念成熟相

   释曰。得清净器。是名念因。随所闻说善恶二义。闻思修已深了不忘。是名念体。能生出世般若。是名念业。偈曰。

   二聚界圆满  果起依最上
  世间得第一  说力成熟相

   释曰。福智二聚种子充满。是名力因。能得最上依止。是名力体。世间第一随意成熟。是名力业。偈曰。

   深观妙法理  诸魔不可夺
  能与异部过  说坚成熟相

   释曰。妙法道理作心观察。是名坚固。恶魔波旬不能障碍。是名坚体。能与他部而作过失。是名坚业。偈曰。

   所有善根聚  依勤能发起
  离恶及修善  说支成熟相

   释曰。彼成熟善根聚。是名支因。依此因能发起上精进。是名支体。离诸不善乐修胜善。是名支业。偈曰。

   如此九种物  自熟亦熟他
  增善增法身  如世极亲者

   释曰。欲等九物能自成熟亦成熟他。常增长一切善根及增长法身。由此二种增故。如似世间第一亲者。已说菩萨自得成熟。次说菩萨成熟众生。偈曰。

   痈熟则堪治  食熟则堪啖
  众生熟亦尔  二分舍用故

   释曰。二分者。一障分。二治分。障熟须舍。如痈熟须溃。治熟须用。如食熟须啖。是名成熟依止。已说成熟依止。次说成熟差别。偈曰。

   舍普胜随善  得常渐为八
  如此诸成熟  是说差别种

   释曰。成熟他相有八种。一者舍成熟。令灭烦恼故。二者普成熟。化以三乘故。三者胜成熟。过外道法故。四者随成熟。应机说故。五者善成熟心恭敬故。六者得成熟。令不倒解故。七者常成熟。令永不退故。八者渐成熟。令次第增长故。已说成熟差别。次说成熟心胜。偈曰。

   利子及利亲  利己三利胜
  菩萨利一切  过彼胜无比

   释曰。譬如世人安乐自子安乐自亲安乐自身。此心最胜。菩萨普欲成熟一切众生。过彼三心不可为比。是故菩萨成熟众生。其心最胜。问此胜云何成立。偈曰。

   世间不自爱  何况能爱他
  菩萨自爱舍  但为爱他故

   释曰。世人虽欲自爱尚不能自安利处。况能爱他安他利处。菩萨不尔。舍于自爱但为爱他。是故成熟众生胜过于彼。问用此心胜云何成熟。偈曰。

   身财一切舍  平等及无厌
  所乏令充足  安立于善根

   释曰。此偈显示檀波罗蜜成熟众生。檀有三种。一资生檀。内外身财一切舍故。二平等檀。于诸施田离高下故。三无厌檀。勇猛恒施不疲倦故。以是三檀二世随摄。于现在世皆令充足。于未来世安立善根。偈曰。

   常与性及满  自乐不放逸
  引入于戒足  二果常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尸波罗蜜成熟众生。菩萨有五种尸罗。一者常尸罗。生生常有故。二者自性尸罗。无功用心住真实体故。三者圆满尸罗。十善业道皆具足故。如十地经说。四者自乐尸罗。恒自爱乐故。五者不放逸尸罗。念念无犯故。以是五种尸罗二世随摄。于现在世安立戒品。于未来世令依报二果功德无绝。偈曰。

   不益得益想  极忍解方便
  令彼起随顺  及种诸善根

   释曰。此偈显示羼提波罗蜜成熟众生。若他以不饶益事来向菩萨。菩萨于彼得饶益解起极忍辱。何以故。由彼随顺令我忍波罗蜜得增长故。亦以是忍二世随摄。于现在世令起归向。于未来世令种善根。偈曰。

   久劫行上勤  利物心无退
  令生一念善  况欲善无量

   释曰。此偈显示毗梨耶波罗蜜成熟众生。菩萨于亿百千劫行最上精进。为成熟无边众生心无退转。以是精进二世随摄。于现在世但令得生一念善心。况于未来令无量善根皆得增益。偈曰。

   得上自在禅  离染及见慢
  现在令归向  未来善法增

   释曰。此偈显示禅波罗蜜成熟众生。菩萨所得禅定远离爱见慢等故自在最上。以是禅定二世随摄。于现在世令归向第一妙法。于未来世令增长一切善根。偈曰。

   知真及知意  能断一切疑
  于法令恭敬  自他功德满

   释曰。此偈显示般若波罗蜜成熟众生。知真者。解法不颠倒故。知意者。了达众生心行断彼疑故。以是般若二世随摄。于现在世令向大法深生恭敬。于未来世令彼自身功德及他身功德皆得圆满。偈曰。

   善趣及三乘  大悲有三品
  尽于未来际  如是熟众生

   释曰。此偈显示大成熟相有三种。一者位大。谓穷四位安立善道及以三乘。二者品大。悲极三品。下者信行地。中者初地至七地。上者八九十地。三者时大。时节无边尽未来际。菩萨如是利益众生。是名大成熟相。成熟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三

 菩提品第十

   释曰。已说菩萨成熟众生。次说菩萨得一切种智。偈曰。

   一切难已行  一切善已集
  一切时已度  一切障已断

   释曰。此偈显一切种智因圆满。一切难已行者。由具足行无量百千种难行行未曾疲倦故。一切善已集者。由具足聚集诸波罗蜜自性善根故。一切时已度者。由具足经长时大劫阿僧祇故。一切障已断者。由具足断一切大乘障谓诸地所有微细障故。偈曰。

   成就一切种  此即为佛身
  譬如大箧开  众宝无不现

   释曰。此偈显一切种智果圆满有三义分别。一至得。二自性。三譬喻。成就一切种者。谓至得分别。从此已后成就一切种智故。此即为佛身者。谓自性分别。即说一切种智为佛身体故。譬如大箧开众宝无不现者。谓譬喻分别。不可思议菩提分宝皆现前故。已说一切种智为佛身。次说此身无二相。偈曰。

   白法为佛身  非无亦非有
  佛为法宝因  法则善根因

   释曰。白法为佛身者。转六波罗蜜等一切善法为佛体故。非无亦非有者。此体非无。何以故。真如无别故。亦复非有。何以故。自性不成就故。是名无二相。佛为法宝因者。佛说一切法故。及以神通力故。法则善根因者。众生为田善根为谷。如是法宝于所化众生田生长善根谷故。偈曰。

   具法亦离法  如藏亦如云
  生法雨法雨  故成如是譬

   释曰。此偈重显前义。具法亦离法者。诸佛具足一切善法故。远离一切不善法故。如藏亦如云者。佛宝如藏法宝如云。问此以何义。答生法雨法雨故成如是譬。佛宝能出生法宝。与大藏相似。法宝能生长一切众生善根。与大云相似。已说佛身无二相。次说是无上归依。偈曰。

   诸佛常救护  众生三染污
  诸惑诸恶行  及以生老死

   释曰。此偈略显救护义。诸佛常救护者。由毕竟救护故。问救护何法。答众生三染污。谓烦恼染污。业染污。生染污。诸惑者。即烦恼染污。诸恶行者。即业染污。及以生老死者。即生染污。问云何救护。答于此三种众生一切时救护不舍。即是毕竟义。偈曰。

   诸灾及恶趣  身见亦小乘
  如是诸众生  一切皆救护

   释曰。此偈广显救护义。诸灾者。谓盲聋喑哑狂乱形残等众生。由佛力故。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狂者得正。乱者得定。形残者得具足。如是救护。恶趣者。谓地狱等众生放火照触。令得离苦不复更入。如是救护。身见者。谓着我众生令得人无我解入二乘涅槃。如是救护。小乘者。谓二乘性。不定众生方便引入大乘。如是救护。偈曰。

   佛为胜归处  无比故无上
  如前种种畏  无不令脱者

   释曰。此偈显归依胜。由佛无譬喻故为无上。是故如前所说三种染污众生及余灾等众生。一切皆能救护。偈曰。

   诸佛善满身  一切世间胜
  妙法化众生  以度悲海故

   释曰。此偈显归依胜因。诸佛善满身一切世间胜者。此由自利究竟。由力无畏等诸善功德自性满故。妙法化众生以度悲海故者。善解教化众生方便。及度大悲海岸究竟故。偈曰。

   尽于未来际  普及一切生
  恒时利益彼  是说归依大

   释曰。此偈显归依大。大有三义。一者时大。穷一切众生生死际故。二者境大。以一切众生为境故。三者事大。恒时作利益救脱其苦令出离故。已说无上归依。次说如来转依相。偈曰。

   二障种恒随  彼灭极广断
  白法圆满故  依转二道成

   释曰。此偈显示转依有离有得。二障种恒随彼灭极广断者。此明所治远离。谓烦恼障智障二种种子。无始已来恒时随逐。今得永灭极者。一切地广者。一切种此皆断故。白法圆满故。依转二道成者。此明能治成就。谓佛体与最上圆满白法相应。尔时依转得二道成就。一得极清净出世智。道二得无边所识境界智道。是名转依。偈曰。

   彼处如来住  不动如山王
  尚悲乐灭人  况着诸有者

   释曰。此偈显示如来转依诸转中胜。何以故。如来转依住无漏界处。如山王镇地安住不动。如此转已见于声闻缘觉乐寂灭人尚生怜愍。何况远边下贱著有苦恼众生。偈曰。

   他利及无上  不转及不生
  广大与无二  无住亦平等
  殊胜与遍授  是说如来转
  显示十功德  差别义应知

   释曰。此二偈显示如来转依有十种功德差别。何等为十。一者他义转。谓转依已为利他故。二者无上转。谓转依已一切法中而得自在过二乘转故。三者不转转。谓转依已染污诸因不能转此依彼依转故。四者不生转。谓转依已一切染污法毕竟不起故。五者广大转。谓转依已示现得大菩提及般涅槃故。六者无二转。谓转依已生死涅槃无有二故。七者不住转。谓转依已有为无为俱不住故。八者平等转。谓转依已与声闻缘觉。同解脱烦恼障故。九者殊胜转。谓转依已力无畏等一切佛法无与等故。十者遍授转。谓转依已恒以一切乘而教授故。偈曰。

   如空遍一切  佛亦一切遍
  虚空遍诸色  诸佛遍众生

   释曰。此偈显示佛体一切遍与虚空相似。初二句直说。后二句释说。譬如虚空遍一切色聚。佛体亦尔遍一切众生聚。若以众生现非佛故。言佛体不遍者。是义不然。未成就故。偈曰。

   譬如水器坏  月像不现前
  如是众生过  佛像亦不现

   释曰。此偈显示佛体虽遍而众生不见。譬如水器破坏不见月像。如是众生过失不见佛像。此义得成。偈曰。

   譬如火聚性  或然或灭尽
  如是诸佛化  或出或涅槃

   释曰。此偈显示诸佛教化有出有没。譬如火性有时炽然有时灭尽。诸佛教化亦复如是。有时示现出世。有时示现涅槃。如是已说如来转依。次说如来事业恒无功用。偈曰。

   意珠及天鼓  自然成自事
  佛化及佛说  无思亦如是

   释曰。此偈显示佛事无功用。譬如如意宝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如来亦尔。虽复无功用心自然能起种种变化。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能出种种音声。如来亦尔。虽复无功用心自然能说种种妙法。偈曰。

   依空业无间  而业有增减
  依界事不断  而事有生灭

   释曰。此偈显示佛事无间。譬如世间依空所作无时断绝。诸佛亦尔。依无漏界而作佛事亦无断绝。譬如世间依空所作有增有减。诸佛亦尔。依无漏界而作佛事亦有生灭。已说无功用心不舍佛事。次说无漏法界甚深。偈曰。

   如前后亦尔  及离一切障
  非净非不净  佛说名为如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清净相。如前后亦尔者。所谓非净。由自性不染故。及离一切障者。所谓非不净。由后时客尘离故。非净非不净佛说名为如者。是故佛说是如非净非不净。是名法界清净相。偈曰。

   清净空无我  佛说第一我
  诸佛我净故  故佛名大我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大我相。清净空无我者。此无漏界由第一无我为自性故。佛说第一我者。第一无我谓清净如。彼清净如即是诸佛我自性。诸佛我净故。故佛名大我者。由佛此我最得清净。是故号佛以为大我。由此义意。诸佛于无漏界建立第一我。是名法界大我相。偈曰。

   非体非非体  如是说佛体
  是故作是论  定是无记法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无记相。作体者。人法二相不可说故。非非体者。如相实有故。如是说佛体者。由此因缘故说佛体非体非非体。是故作是论定是无记法者。无记谓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如来亦无如来。死后非有如来非无如来。如是四句不可记故。是故法界是无记相。偈曰。

   譬如铁热息  譬如眼翳除
  心智息亦尔  不说有无体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解脱相。譬如铁热息譬如眼翳除者。如是二物热息翳除可说非体非非体。何以故。非体者。由热翳无相故。非非体者。由息相有体故。心智息亦尔不说有无体者。诸佛心智以贪为热以无明为翳。彼二若息亦说非体非非体。何以故。非体者。由贪及无明息故。非非体者。由心慧解脱有故。是名法界解脱相。已说相甚深。次说处甚深。偈曰。

   诸佛无漏界  非一亦非多
  前身随顺故  非身如空故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处甚深。诸佛无漏。法界非一亦非多。何以故。非一者。由前身随顺故。非多者。由非身故。问云何非身。答如虚空故。是名法界处甚深。已说处甚深。次说业甚深。偈曰。

   譬如大宝藏  众宝之所依
  净界亦如是  佛法之依止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依止业。由清净法界为力无畏等诸菩提分宝所依止故。偈曰。

   譬如密云布  洒雨成百谷
  净界亦如是  流善熟众生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成熟众生业。由从清净法界流诸善根成熟众生故。偈曰。

   譬如日月盈  皎净轮圆满
  净界亦如是  善根聚圆满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到究竟业聚。谓福智由清净法界。如此二聚得圆满故。偈曰。

   譬如日轮出  流光照一切
  净界亦如是  流说化群生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说正法业。偈曰。

   譬如日光合  同事照世间
  净界亦如是  佛合同业化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化所作业。譬如多日多光一时和合同作一事。谓干熟等。如是多佛多智一时和合同作一业。谓变化等。偈曰。

   譬如日光照  无限亦一时
  净界佛光照  二事亦如是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无分别业。譬如日光普照无有分限亦复一时。如是佛光普照无限一时亦复如是。偈曰。

   譬如诸日光  说有云等翳
  净界诸佛智  说有众生障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不作业。譬如日光云等为翳是故不照。如是佛光众生过失为障。五浊多故。是故不有所作。偈曰。

   譬如滋灰力  染衣种种色
  净界行愿力  解脱种种智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解脱智业。譬如别衣由滋灰力。有处得种种色。有处不得种种色。三乘净界亦尔。由行愿力诸佛解脱得种种智。二乘解脱不得种种智。偈曰。

   无漏界甚深  相处业三种
  诸佛如是说  譬如染画空

   释曰。此偈重显前甚深义。无漏界甚深相处业三种者。此无漏界世尊略说三种甚深。一者相甚深。二者处甚深。三者业甚深。相甚深有四种。一清净相。二大我相。三无记相。四解脱相。如其次第。由前四偈所显处甚深一种。谓一多不住故。由第五偈所显业甚深有八种。一宝依止业。二成熟众生业。三到究竟业。四说正法业。五化所作业。六无分别业。七智不作业。八解脱智业。如其次第。由后八偈所显。诸佛如是说。譬如染画空者。此无漏界无有戏论。譬如虚空是故甚深。如是甚深差别说者。譬如染于虚空画于虚空。是义应知。偈曰。

   一切无别故  得如清净故
  故说诸众生  名为如来藏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是如来藏。一切无别故者。一切众生一切诸佛等无差别。故名为如。得如清净故者。得清净如以为自性。故名如来。以是义故可说一切众生名为如来藏。已说无漏界甚深。次说诸佛变化。偈曰。

   声闻及缘觉  菩萨与如来
  初化退世间  至佛退菩萨

   释曰。此偈显示增上变化。一切世间变化声闻变化能退。一切声闻变化缘觉变化能退。一切缘觉变化菩萨变化能退。一切菩萨变化诸佛变化能退。无有一人变化能退诸佛变化。是故如来变化最得增上。偈曰。

   如是佛变化  无量不思议
  随人随世界  随时种种现

   释曰。此偈显示甚深变化。此甚深有二种。一者无量。二者不思议。问此事云何。答随何根人随何世界随何时节。如其差别。若多若少。种种变化。如是无量亦不思议。是故如来变化最为甚深。自下次说别转变化。偈曰。

   如是五根转  变化得增上
  诸义遍所作  功德千二百

   释曰。此偈显示转五根变化。此变化得二种增上。一者得诸义遍所作。谓一一根皆能互用一切境界故。二者得功德千二百。谓一一根各得千二百功德故。偈曰。

   如是意根转  变化得增上
  极净无分别  恒随变化行

   释曰。此偈显示转意根变化。意根谓染污识。由此转故得极净无分别智。恒与一切变化随行共所作故。偈曰。

   如是义受转  变化得增上
  净土如所欲  受用皆现前

   释曰。此偈显示转义受变化。义谓五尘受谓五识。由此二转刹土清净。所欲现前随意受用。偈曰。

   如是分别转  变化得增上
  诸智所作业  恒时无碍行

   释曰。此偈显示转分别变化。分别谓意识。由此转故诸智所作。一切时变化无有障碍。偈曰。

   如是安立转  变化得增上
  住佛不动句  不住于涅槃

   释曰。此偈显示转安立变化。安立谓器世界。由此转故。住佛不动无漏法界。得不般涅槃。恒起增上变化。偈曰。

   如是欲染转  变化得增上
  住佛无上乐  示现妻无染

   释曰。此偈显示转欲染变化。由此转故得二种变化。一者得无上乐住。二者得于妻无染。偈曰。

   如是空想转  变化得增上
  随欲一切得  所去皆无拥

   释曰。此偈显示转空想变化。由此转故得二种变化。一者所欲皆得。得虚空藏故。二者所去无拥。得虚空解故。偈曰。

   如是无量转  如是无量化
  不思议所作  诸佛依无垢

   释曰。此偈总结前义。由无量转故得无量变化。如是诸佛不思议业。一切皆依无漏法界。是义应知。已说诸佛变化。次说诸佛成熟众生。偈曰。

   令集亦令长  令熟亦令脱
  熟熟不无余  世间无尽故

   释曰。此偈显示次第成熟因。未集善根者令聚集。已集善根者令增长。已长善根者令成熟。已熟善根者令解脱。使得最极清净。如是十方诸佛各各善说。熟已复熟不般涅槃。何以故。由诸世间无有尽故。偈曰。

   难得已具得  处处为物归
  希有非希有  由得善方便

   释曰。此偈显示已熟菩萨行非希有相。难得已具得处处为物归者。无上菩提最上功德。此未曾有。今已具足相应。由此相应故能恒于十方世界为物归处。希有非希有者。如是处处成熟众生。是为希有。如此希有亦非希有。何以故。由得善方便故。善方便者。谓随机道即是清净行。偈曰。

   转法及法没  得道亦涅槃
  处处方便起  不动真法界

   释曰。此偈显示普遍成熟因。转法及法没得道亦涅槃者。谓于一刹那中有处示现转无量法轮。有处示现正法灭尽。有处示现得大菩提。有处示现入于涅槃。此由众生行不同故。处处方便起不动真法界者。若众生应可成熟。如来随彼住处处处教化。然于无漏法界亦复不动偈曰。

   不起分别意  成熟去来今
  处处化众生  三门常示现

   释曰。此偈显示自然成熟因。不起分别意成熟去来今者。一切诸佛不作是念。我曾成熟众生。我当成熟众生。我今成熟众生。何以故。由无分别故。处处化众生三门常示现者。虽无功用而一切时。以诸善根于十方世界。遍以三门成熟众生。三门者。谓三乘教门故。偈曰。

   如日自然光  照闇成百谷
  法日光亦尔  灭惑熟众生

   释曰。此偈譬显自然义。譬如日轮无勤方便自然放光处处破闇成熟百谷。诸佛亦尔。虽无功用以法日光处处灭惑成熟众生。偈曰。

   一灯燃众灯  极聚明无尽
  一熟化多熟  无尽化亦然

   释曰。此偈显示展转成熟因。譬如一灯。传然众灯。极大灯聚无量无数而一灯无尽。诸佛亦尔。一佛成熟化多成熟极大众生聚无量无数。然其化力亦复无尽。偈曰。

   巨海纳众流  无厌复无溢
  佛界摄众善  不满亦不增

   释曰。此偈显示无厌成熟因。譬如巨海广纳百川无有厌足亦无盈溢。为容受故。佛界亦尔。常摄无量清净善根。而不满足亦不增长。由希有故。已说诸佛成熟众生。次说诸佛法界清净。偈曰。

   二障已永除  法如得清净
  诸物及缘智  自在亦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性义。二障已永除法如得清净者。谓清净相。由烦恼障及智障悉永尽故。诸物及缘智自在亦无尽者。谓自在相。由于诸物及缘彼智。二种自在永无尽故。偈曰。

   一切种如智  修净法界因
  利乐化众生  此果亦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因义。一切种如智修净法界因者。谓为清净法界于一切时修一切种如门智以为因故。利乐化众生此果亦无尽者。谓为教化众生于一切时与一切众生利乐二果恒无尽故。偈曰。

   发起身口心  三业恒时化
  二门及二聚  方便悉圆满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业义。发起身口心三业恒时化者。谓起身业口业心业一切时教化众生故。二门及二聚方便悉圆满者。论具足二门二聚为方便故。二门谓三昧门陀罗尼门。二聚谓福德聚智慧聚。偈曰。

   自性及法食  变化位差别
  此由法界净  诸佛之所说

   释曰。此偈显示法界位义。自性及法食变化位差别者。谓自性身食身化身位差别故。此由法界净诸佛之所说者。若法界不清净此位不成故。已说诸佛法界清净。次说诸佛三身。偈曰。

   性身及食身  化身合三身
  应知第一身  余二之依止

   释曰。一切诸佛有三种身。一者自性身。由转依相故。二者食身。由于大集众中作法食故。三者化身。由作所化众生利益故。此中应知。自性身为食身化身依止。由是本故。偈曰。

   食身于诸界  受用有差别
  众土名身业  一切皆异故

   释曰。食身于一切世界中诸徒众诸刹土诸名号诸身诸业。如此诸受用事悉皆不同。偈曰。

   平等微细身  受用身相合
  应知受用身  得是化身因

   释曰。平等谓自性身。一切诸佛等无别故。微细者。由此身难知故。受用身谓食身。此身与平等身合由依起故。应知受用身复是化身因者。由所欲受用一切示现故。偈曰。

   化佛无量化  是故名化身
  二身二利成  一切种建立

   释曰。由化身诸佛于一切时化作无量差别。佛由此化故名为化身。二身者谓食身化身。二利者谓自利他利。食身以自利成就为相。化身以他利成就为相。如此二利。一切种成就故。次第建立食身及化身。偈曰。

   工巧及出生  得道般涅槃
  示此大方便  令他得解脱

   释曰。复次化身者。于一切时教化众生。或现工巧。或现出生。或现得菩提。或现般涅槃。如是种种示大方便。皆令众生而得解脱。此是他利成就相。偈曰。

   应知佛三身  是佛身皆摄
  自他利依止  示现悉三身

   释曰。应知此三身摄一切诸佛身。示现一切自利他利依止故。偈曰。

   由依心业故  三佛俱平等
  自性无间续  三佛俱常住

   释曰。彼三种身如其次第。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无别故。由心故。一切诸佛食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已说诸佛身。次说诸佛智。偈曰。

   四智镜不动  三智之所依
  八七六五识  次第转得故

   释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诸佛有四种智。一者镜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观智。四者作事智。彼镜智以不动为相。恒为余三智之所依止。何以故。三智动故。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第六识得观智。转前五识得作事智。是义应知。偈曰。

   镜智缘无分  相续恒不断
  不愚诸所识  诸相不现前

   释曰。此偈显示转第八识得镜智。镜智缘无分者。于一切境界不作分段缘故。相续恒不断者。于一切时常行不断绝故。不愚诸所识者。了知一切境界障永尽故。诸相不现前者。于诸境界离行相缘无分别故。偈曰。

   镜智诸智因  说是大智藏
  余身及余智  像现从此起

   释曰。此偈显示镜智用。镜智诸智因说是大智藏者。彼平等智等诸智一切种皆以镜智为因。是故此智譬如大藏。由是诸智藏故。余身及余智像现从此起者。余身谓受用身等。余智谓平等智等。由彼身像及彼智像。一切皆从此智出生。是故佛说此智以为镜智。偈曰。

   众生平等智  修净证菩提
  不住于涅槃  以无究竟故

   释曰。此偈显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众生平等智修净证菩提者。若诸菩萨证法现前时。即得一切众生平等智。若修习此智最极清净。即得无上菩提。不住于涅槃。以无究竟故者。由众生无尽故无究竟。无究竟故不住涅槃。由此义故说为平等智。偈曰。

   大慈与大悲  是二恒无绝
  众生若有信  佛像即现前

   释曰。此偈显示平等智用。大慈与大悲是二恒无绝者。诸佛如来于一切时随逐众生。何以故。大慈大悲无断绝故。众生若有信佛像即现前者。如其所信随彼现故。是故或有众生见如来青色。或有众生见如来黄色。如是一切此前二智即是法身。偈曰。

   观智识所识  恒时无有碍
  此智如大藏  总持三昧依

   释曰。此偈显示转第六识得观智。观智于所识一切境界恒无障碍。譬如大藏。与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昧门而为依止。何以故。如是二门皆从此智生故。偈曰。

   恒在大众中  种种皆示现
  能断诸疑网  雨大法雨故

   释曰。此偈显示观智用义如偈说。此观智即是食身。偈曰。

   事智于诸界  种种化事起
  无量不思议  为利群生故

   释曰。此偈显示转前五识得作事智。彼作事智于一切世界中作种种变化事。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如此等业。皆为利益一切众生故。此作事智即是化身。偈曰。

   摄持及等心  开法亦作事
  如是依四义  次第四智起

   释曰。摄持者。谓闻法摄持故。等心者。谓于一切众生得自他平等故。开法者。谓演说正法故。作事者。谓起种种化业故。依第一义镜智起。依第二义平等智起。依第三义观智起。依第四义作事智起。偈曰。

   性别及不虚  一切亦无始
  无别故不一  依同故不多

   释曰。此偈显示诸佛不一不多。不一者。由性别故。不虚故。一切故。无始故。无别故。性别者。由无边诸佛性别。若言唯有一佛而有当得菩提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不虚者。若福智聚虚则应余菩萨不得菩提。由二聚不虚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一切者。若言唯有一佛则应是佛不利益一切众生。由佛建立一切众生作佛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无始者。若言唯有最初一佛。是佛应无福智二聚而得成佛。是义不然。故佛不一。无别者。若言有别佛无福智二聚。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不多者。由依同故。一切诸佛法身由依无漏界故。已说诸佛智。次说入佛方便。偈曰。

   分别若恒有  真实则永无
  分别若永无  真实则恒有

   释曰。若分别自性是恒有。则真实自性是永无。由不可得故。若分别自性是永无。则真实自性是恒有。由可得故偈曰。

   欲修最上修  不见一切修
  欲得最上得  不见一切得

   释曰。彼如是最上修。彼修不可得。彼如是最上得。彼得不可得。偈曰。

   尊重及长时  观佛希有法
  缘此速得佛  去佛菩提远

   释曰。若有菩萨于佛世尊极生尊重及长时正勤观佛未曾有法。缘此观心及长时精进。而谓我当速得无上菩提。应知如是菩萨去佛菩提则为甚远。何以故。彼有慢故。偈曰。

   观法唯分别  此义如前知
  菩萨无分别  说彼速成佛

   释曰。若菩萨观一切诸法唯是分别。观彼分别亦无分别。即得入彼无生忍位。由如此义说得菩提。已说入佛方便。次说诸佛同事。偈曰。

   应知诸河水  别依亦别事
  水少虫用少  未入大海故
  一切入大海  一依亦一事
  水大虫用大  亦复常无尽
  如是诸别解  别意亦别业
  解少利益少  未入佛体故
  一切入佛体  一解亦一意
  解大利益大  极聚亦无尽

   释曰。别水譬诸菩萨别解。别依譬诸菩萨别意。一水譬诸如来一解。一依譬诸如来一意。由诸河水别故水事业亦别。由水少故水虫受用亦少。何以故。未得同入大海故。诸菩萨亦尔。由解别故作业亦别。由解少故利益众生亦少。何以故。未得同入佛体故。诸水若入大海。即同一依。即同一体。由水一故事业亦一。由水大故水虫受用亦大。若诸菩萨同入佛体。即同一意。即同一解。由解一故作业亦一。由解大故利益亦大。极一切众生聚亦无有尽。如是已说诸佛体用次说一偈劝进悕求。偈曰。

   无比圆白法  众生利乐因
  乐住无尽藏  智者应求发

   释曰。无比圆白法者。由佛自利成就故。众生利乐因者。由佛利他成就故。乐住无尽藏者。由佛善根无过无上是无尽乐藏故。智者应求发者。有智之人应求如此最胜乐住而发大菩提心故。菩提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四

 明信品第十一

   释曰。已说无上菩提随顺。菩提者所谓信。此信相今当说。偈曰。

   已生及未生  正受及似受
  他力亦自力  有迷亦不迷
  现前不现前  听法及求义
  观察等十三  分别于信相

   释曰。信相差别有十三种。一者已生信。谓过去现在信。二者未生信。谓未来信。三者正受信。谓内信。四者似受信。谓外信。五者他力信。谓粗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信。谓细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谓恶信。由颠倒故。八者不迷信。谓好信。由无倒故。九者现前信。谓近信。由无障故。十者不现前信。谓远信。由有障故。十一者听法信。谓闻信。由闻生故。十二者求义信。谓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观察信。谓修信。由修生故。已说信相差别。次说信种差别。偈曰。

   可夺间无间  有多亦有少
  有覆及无覆  相应不相应
  有聚亦无聚  极入亦远入
  复此十三义  分别于信种

   释曰。信种差别亦有十三。一者可夺信。谓下品信。二者有间信。谓中品信。三者无间信。谓上品信。四者多信。谓大乘信。五者少信。谓小乘信。六者有覆信。谓有障信。由不能胜进故。七者无覆信。谓无障信。由能胜进故八者相应信。谓熟修信。由恒行及恭敬行故。九者不相应信。谓不熟修信。由离前二行故。十者有聚信。谓有果信。由能得大菩提故。十一者无聚信。谓无果信。由不能得大菩提故。十二者极入信。谓功用信。从初地至七地故。十三者远入信。谓极净信。从八地至佛地故。已说信种。次说信障难。偈曰。

   多忘亦懈怠  行迷并恶友
  善羸及邪忆  放逸复少闻
  闻喜及思喜  因定增上慢
  应知此等过  障碍于信相

   释曰。障者相违义。多忘者。于已生信为障。懈怠者。于未生信为障。行迷者。于正受似受信为障。如先所受能受执着故。恶友者。于他力信为障。以倒法令受故。善羸者。于自力信为障。邪忆者。于不迷信为障。放逸者。于现前信为障。少闻者于听法信为障。不听了义故。闻喜者。于求义信为障。少思惟故。思喜及定慢者。于观察信为障。少修及不细观察故。问何障障信种。偈曰。

   不厌及不习  有厌亦有覆
  无应及无聚  应知障信种

   释曰。不习者于可夺信有闻信为障。不厌者。于小信为障。不厌生死故。有厌者。于大信为障。厌生死故。有覆者。于无覆信为障。无应者。于相应信为障。无聚者。于有聚信为障。已显示信障难。次赞叹信功德。偈曰。

   信有大福德  不悔及大喜
  不坏将坚固  进位并得法
  自利与他利  亦复速诸通
  以此诸功德  赞叹信利益

   释曰。大福德者。赞现在信不悔者。赞过去信。不追变故。大喜者。赞正受信及似受信。定相应故。不坏者。赞友力信。正道不坏故坚固者。赞自力信。不退舍故。进位者。赞不迷信现前信听法信求义信观察信有间信。得法者。赞无间信。自利者。赞少信。他利者。赞多信。速通者。赞诸自分信。谓无覆信相应信有聚信极入信速入信。偈曰。

   狗龟奴王譬  次第譬四信
  习欲习诸定  自利利他人

   释曰。譬如饿狗求食无厌。诸习欲人信亦复如是。于一切时种种信故。譬如盲龟水中藏六。诸习外定人信亦复如是。唯知修习世间定故。譬如贼奴畏主。勤作诸自利人信亦复如是。为怖生死勤方便故。譬如大王自在诏敕。诸利他人信亦复如是。增上教化无休息故。菩萨自解诸信。复广分别令他得解。如是劝诸众生生大乘信。已赞信功德。次遮下劣心。偈曰。

   人身及方处  时节皆无限
  三因菩提得  勿起下劣心

   释曰。人身及方处时节皆无限者。得无上菩提有三因无限。一者人身无限。由人道众生得无限故。二者方处无限。由十方世界得无限故。三者时节无限。由尽未来际刹那刹那得无限故。三因菩提得勿起下劣心者。由此三因无限。是故诸菩萨于无上菩提不应退屈起下劣心。已遮下劣心。次显福德胜。偈曰。

   得福由施彼  非由自受用
  依他说大乘  不依自义法

   释曰。得福由施彼非由自受用者。譬如以食施彼则得大福。由利他故。非自受用能得大福。由自利故。问若尔菩萨云何得福。答依他说大乘不依自义法。诸菩萨如是依他说大乘经得大福德。不依自利说小乘经得大福德。已说胜福。次说得果。偈曰。

   大法起大信  大信果有三
  信增及福增  得佛功德体

   释曰。大法起大信大信果有三者。谓有智人于大乘圣法而生大信。由此大信得三种果。问得何等果。答信增及福增得佛功德体。此明一得大信果。信增长故二得大福果。福增长故三得大菩提果。功德无等及佛体大故。明信品究竟。

 述求品第十二之一

   释曰。如是已说种种信。次说以信求诸法。偈曰。

   三藏或二摄  成三有九因
  熏觉寂通故  解脱生死事

   释曰。三藏或二摄者。三藏谓修多罗藏毗尼藏阿毗昙藏。或二谓此三由下上乘差别故。复次为声闻藏及菩萨藏。问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问云何成三。答成三有九因。立修多罗者。为对治疑惑。若人于义处处起疑。为令彼人得决定故。立毗尼者。为对治受用二边。为离乐行边遮有过受用。为离苦行边听无过受用。立阿毗昙者。为对治自心见取。不倒法相此能示故。复次立修多罗者。为说三学。立毗尼者。为成戒学。心学由持戒故不悔。由不悔故随次得定。立阿毗昙者。为成慧学。不颠倒义此能择故。复次立修多罗者。为正说法及义。立毗尼者。谓成就法及义由勤方便烦恼灭故。立阿毗昙者。为通达法及义。由种种简择此为方便故。由此九因故立三藏。问别用如此通用云何。答熏觉寂通故解脱生死事。此明解脱生死是其通用。由闻故熏。由思故觉。由止故寂。由观故通。由此四义生死诸事永得解脱。偈曰。

   经律阿毗昙  是各有四义
  具解成种智  一偈得漏尽

   释曰。若略说三藏一一各有四义。若菩萨能了此义。则成就一切种智。若声闻能了一偈则得诸漏永尽。问云何一一四种义。偈曰。

   依故及相故  法故及义故
  如是四种义  是说多罗义

   释曰。修多罗有此四义。一依二相三法四义。依者。是处是人是用。谓随是何国土。随是何诸佛。随是何众生。如来依此三种说修多罗。相者。谓世谛相及第一义谛相。法者。谓阴界入缘生谛食等法。义者。谓释所以。偈曰。

   对故及数故  伏故及解故
  如是四种义  是说毗昙义

   释曰。阿毗昙有此四义。一对二数三伏四解。对者是向涅槃法。谛菩提分解脱门等说故。数者是相续法。于一一法色非色可见不可见等差别无量说故。伏者。是胜上法。于诤论众中决判法义退彼说故。解者。是释义法。由阿毗昙修多罗义易可解故。偈曰。

   罪起净出故  人制解判故
  四义复四义  是说毗尼义

   释曰。毗尼有二种四义。初四义者。一罪二起三净四出。罪者。罪自性。谓五聚罪。起者。罪缘起。此有四种。一无知。二放逸。三烦恼疾利。四无恭敬心。净者。罪还净。由善心不由治罚。出者。罪出离。此有七种。一者悔过。谓永遮相续。二者顺教。谓与学羯磨治罚。三者开许。谓先时已制后时更开。四者更舍。谓僧和合与学者舍。是时先犯还得清净。五者转依。谓比丘比丘尼男女转根出不共罪。六者实观。谓法忧陀那由胜观察。七者性得。谓见谛时细罪无体。由证法空法尔所得。复四义者。一人二制三解四判。人者谓犯罪人。制者谓依彼犯人大师集众说彼过失制立学足。解者谓如所制更广分别。判者谓云何得罪。云何不得罪。如是应持。已说求法。次说求缘。偈曰。

   佛说所缘法  应知内外俱
  得二无二义  二亦不可得

   释曰。佛说所缘法应知内外俱者。佛说一切所缘法有三种。一内二外三俱。彼能取自性身等为内。所取自性身等为外。合二自性为俱。得二无二义二亦不可得者。于此内外二缘如其次第得无二义。问云何得。答若所取义与能取义无别观。若能取义与所取义无别观。复次合二为一。由于内外二缘得如如故。如是彼二无有二义。则此二缘亦不可得。问已说得缘。云何得智。偈曰。

   三缘得三智  净持意言境
  了别义光已  安心唯有名

   释曰。三缘谓如前说内外俱三境。三智谓闻思修三慧。由依三缘能得三慧。问云何得。答若于三缘净持意言境即得闻慧。意言者分别也。净者信决定。持者择彼种。由此得闻慧。若于三缘了别义光已即得思慧。谓知义及光不异意言。由此得思慧。若于三缘安心唯有名即得修慧。谓知义及光但唯是名。由此得修慧。如先所说二缘不可得。是故应知彼三缘者。是闻思修三慧依止。已说求缘。次说求作意。偈曰。

   最初谓种性  所作及依止
  信安及欲生  依定亦依智
  别缘种种缘  通达及修种
  自性与功力  领受及方便
  自在小大等  如是有十八
  尽摄诸作意  行者应勤修

   释曰。十八种作意者。一种性作意。二所作作意。三依止作意。四信安作意。五欲生作意。六依定作意。七依智作意。八别缘作意。九种种缘作意。十通达作意。十一修种作意。十二自性作意。十三功力作意。十四领受作意。十五方便作意。十六自在作意。十七小作意。十八大作意。种性作意者。由声闻等三乘性定故。所作作意者。由福智二聚圆满故。依止作意者。由在家出家迫迮不迫迮差别故。信安作意者。念佛相应故。欲生作意者。随念佛时信心相应故。依定作意者。有觉有观等三三昧相应故。依智作意者。从闻思修方便次第生故。别缘作意者。此有五种。于修多罗忧陀那伽陀阿波陀那。一受二持三读四思五说故。种种缘作意者。此有七种。名缘句缘字缘人无我缘法无我缘色缘无色缘。色缘谓身缘。无色缘谓受心法缘。通达作意者。此有四种。一通达物。谓知苦体。二通达义。谓知苦无常空无我义。三通达果。谓知解脱。四通达觉。谓知解脱智。修种作意者。此有四种修及三十七种。修四种修者。谓人无我种修。法无我种修见种修。智种修。三十七种修者。谓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修。是名四念处种修。复次得习断对治四种修。是名四正勤种修。复次为对治知足乱疑掉动沉没四障故欲进念慧四种修。是名四神足种修。复次住心者。为成就出世间故起信勤不忘心住简择五种修。是名五根种修。复次如是五修能治五障即名为力。是名五力种修。复次于菩提正忆简择勇猛庆悦调柔心住平等七种修。是名七觉分种修。复次得决定故。成净持地业。思惟分别故。圣所受三戒能持故。先所得道勤习故。法住相不忘故。无想心住转依故。如是八种修。是名八道分种修。自性作意者。此有二种。一奢摩他。二毗钵舍那。此二是道自性故。功力作意者。力有二种。一拔除熏习。二拔除相见。领受作意者。诸佛菩萨教授所有法流悉受持故。方便作意者。于定所行处方便有五。一解数方便。于名句字数悉通达故。二解具方便。具有二种。一分量具所谓诸字。二非分量具所谓名句等。三解分别方便。分别二种。一依名分别义。二依义分别名非分别者字也。四解次第方便。谓先取名后转取义。五解通达方便。通达有十一种。一通达客尘。二通达境光。三通达义不可得。四通达不可得不可得。五通达法界。六通达人无我。七通达法无我。八通达下劣心。九通达高大心。十通达所得法。十一通达所立法。自在作意者。自在三种。一惑障极清净。二惑智二障极清净。三功德极清净。小作意者。谓初清净。大作意者。谓后二清净。已说求作意。次说求真实义。偈曰。

   离二及迷依  无说无戏论
  三应及二净  二净三譬显

   释曰。离二及迷依无说无戏论者。此中应知。三性俱是真实。离二者。谓分别性真实。由能取所取毕竟无故。迷依者。谓依他性真实。由此起诸分别故。无说无戏论者。谓真实性真实。由自性无戏论不可说故。三应及二净二净三譬显者。三应谓初真实。应知第二真实应断。第三真实应净。二净谓一者自性清净。由本来清净故。二者无垢清净。由离客尘故。此二清净由三种譬喻可得显现。谓空金水。如此三譬。一则俱譬自性清净。由空等非不自性清净故。二则俱譬无垢清净。由空等非不离客尘清净故。偈曰。

   法界与世间  未曾有少异
  众生痴盛故  着无而弃有

   释曰。法界与世间未曾有少异者。非法界与世间而有少异。何以故。法性与诸法无差别故。众生痴盛故着无而弃有者。由众生愚痴炽盛。于世间无法。不应着而起着。于如如有法。不应舍而弃舍。已说求真实。次说求真实譬喻。偈曰。

   如彼起幻师  譬说虚分别
  如彼诸幻事  譬说二种迷

   释曰。如彼起幻师譬说虚分别者。譬如幻师依咒术力变木石等以为迷因。如是虚分别依他性亦尔。起种种分别为颠倒因。如彼诸幻事譬说二种迷者。譬如幻像金等种种相貌显现。如是所起分别性亦尔。能取所取二迷恒时显现。偈曰。

   如彼无体故  得入第一义
  如彼可得故  通达世谛实

   释曰。如彼无体故得入第一义者。如彼谓幻者幻事无有实体。此譬依他分别二相亦无实体。由此道理即得通达第一义谛。如彼可得故通达世谛实者。可得谓幻者幻事体亦可得。此譬虚妄分别亦尔。由此道理即得通达世谛之实。偈曰。

   彼事无体故  即得真实境
  如是转依故  即得真实义

   释曰。彼事无体故即得真实境者。若人了彼幻事无体。即得木等实境。如是转依故即得真实义者。若诸菩萨了彼二迷无体。得转依时即得真实性义。偈曰。

   迷因无体故  无迷自在行
  倒因无体故  无倒自在转

   释曰。迷因无体故无迷自在行者。世间木石等虽复无体而为迷因。若得无迷行则自在不依于他。倒因无体故无倒自在转者。如是依未转时虽复无体而为倒因。若得转时由无倒故。圣人亦得自在依自在行。偈曰。

   是事彼处有  彼有体亦无
  有体无有故  是故说是幻

   释曰。是事彼处有彼有体亦无者。此显幻事有而非有。何以故。有者是幻像事。彼处显现故。非有者彼实体不可得故。有体无有故是故说是幻者。如是有体与无体无二。由此义故说彼是幻。偈曰。

   无体非无体  非无体即体
  无体体无二  是故说是幻

   释曰。无体非无体非无体即体者。此显幻事非有而有。何以故。非有者。彼幻事无体由无实体故。而有者。彼幻事非无体由像显现故。无体体无二是故说是幻者。如是无体与体无二。由此义故说彼是幻。偈曰。

   说有二种光  而无二光体
  是故说色等  有体即无体

   释曰。说有二种光而无二光体者。此显虚妄分别有而非有。何以故。有者。彼二光显现故。非有者。彼实体不可得故。是故说色等有体即无体者。由此义故。故说色等有体即是无体。偈曰。

   无体非无体  非无体即体
  是故说色等  无体体无二

   释曰。无体非无体非无体即体者。此显虚妄分别非有而有。何以故。非有者。彼二光无体由无实体故。而有者。彼二光非无体由光显现故。是故说色等无体体无二者。由此义故。故说色等无体与体而无有二。问体与无体何不一向定说而令彼二无差别耶。偈曰。

   有边为遮立  无边为遮谤
  退大趣小灭  遮彼亦如是

   释曰。如其次第。一为遮有边。二为遮无边。三为遮趣小乘寂灭。是故不得一向定说。问云何遮有边。答有边为遮立。此明由于无体知无体故。不应安立有。问云何遮无边。答无边为遮谤。此明由于有体知世谛故。不应非谤无。问云何遮趣小乘寂灭。答退大趣小灭遮。彼亦如是。此明由彼二无别故。不应厌体入小涅槃。偈曰。

   色识为迷因  识识为迷体
  色识因无故  识识体亦无

   释曰。色识为迷因识识为迷体者。彼所迷境名色识。彼能迷体名非色识。色识无体故识识体亦无者。色识无故非色识亦无。何以故。由因无故彼果亦无。偈曰。

   幻像及取幻  迷故说有二
  如是无彼二  而有二可得

   释曰。幻像及取幻迷故说有二者。迷人于幻像及取幻。由迷故说有能取所取二事。如是无彼二而有二可得者。彼二虽无而二可得。由迷显现故。问此譬欲何所显。偈曰。

   骨像及取骨  观故亦说二
  无二而说二  可得亦如是

   释曰。骨像及取骨观故亦说二者。观行人于骨像及取骨。由观故说有能观所观二事。无二而说二可得亦如是者。彼二虽无而二亦可得。由观显现故。问如是观已。何法为所治。何法为能治。偈曰。

   应知所治体  谓彼法迷相
  如是体无体  有非有如幻

   释曰。应知所治体谓彼法迷相者。此中应知。所治体即是法迷相。法迷相者谓如是如是体故。如是体无体有非有如幻者。如是体说有者。由虚妄分别故。说非有者。由能取所取二体与非体无别故。如是有亦如幻无亦如幻说此相如幻。偈曰。

   应知能治体  念处等诸法
  如是体无相  如幻亦如是

   释曰。应知能治体念处等诸法者。此中应知。能治体即是诸法。诸法者。谓佛所说念处等法。如是如是体故。如是体无相如幻亦如是者。彼体亦如幻。何以故。如诸凡夫所取。如是如是有体故。如诸佛所说。如是如是无体故。如是体无相。而佛世尊示现入胎出生踰城出家成正觉。如是无相而光显现。是故如幻。问若诸法同如幻。以何义故。一为能治。一为所治。偈曰。

   譬如强幻王  令余幻王退
  如是清净法  能令染法尽

   释曰。譬如强幻王令余幻王退者。彼能治净法亦如幻王。由能对治染法得增上故。彼所治染法亦如幻王。由于境界得增上故。如是清净法能令染法尽者。如彼强力幻王能令余幻王退。菩萨亦尔。知法如幻。能以净法对治染法。是故无慢。问世尊处处说如幻如梦如焰如像如影如响如水月如化。如此八譬各何所显。偈曰。

   如幻至如化  次第譬诸行
  二六二二六  一一一有三

   释曰。如幻至如化次第譬诸行者。幻譬内六入。无有我等体但光显现故。梦譬外六入。所受用尘体无有故。焰譬心及心数二法。由起迷故。像复譬内六入。由是宿业像故。影复譬外六入。由是内入影内入增上起故。响譬所说法。法如响故。水月譬依定法定则如水。法则如月。由彼澄静法显现故。化譬菩萨故意受生。不染一切所作事故。二六二二六一一一有三者。初二六谓内六入外六入。彼幻梦二譬。所显二谓心及心数。彼炎譬所显。复二六谓内六入外六入。彼像影二譬所显。一一一谓说法三昧受生。彼响月化三譬所显。已说真实义。次求能知智。偈曰。

   不真及似真  真及似不真
  如是四种智  能知一切境

   释曰。不真及似真真及似不真者。不真谓不真分别智。由不随顺出世智分别故。似真谓非真非不真分别智。从初极通达分由随顺出世智故。真谓出世无分别智。证真如故。似不真谓非分别非不分别智。即出世后得世智故。如是四种智能知一切境者。由此四智具足知一切境界。已说求智。次说求染污及清净。偈曰。

   自界及二光  痴共诸惑起
  如是诸分别  二实应远离

   释曰。自界及二光痴共诸惑起者。自界谓自阿[黍-禾+利]耶识种子。二光谓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别。由共无明及诸余惑故得生起。如是诸分别二实应远离者。二实谓所取实及能取实。如是二实染污应求远离。偈曰。

   得彼三缘已  自界处应学
  如是二光灭  譬如调箭皮

   释曰。得彼三缘已自界处应学者。三缘谓内外俱。如前说。自界谓诸分别。应如是解。处谓名处。此名处应安心。应学谓修止观二道。如是二光灭。譬如调箭皮者。谓分别二种光息。譬如柔皮熟[革*卬]令软。亦如调箭端曲令直转依亦尔。若止若观一一须修。得心慧二脱则二光不起。如是清净应求至得。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五

 述求品第十二之二

   释曰。已说求染净。次说求唯识。偈曰。

   能取及所取  此二唯心光
  贪光及信光  二光无二法

   释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者。求唯识人应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种唯是心光。贪光及信光二光无二法者。如是贪等烦恼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无染净二法。何以故。不离心光别有贪等信等染净法故。是故二光亦无二相。偈曰。

   种种心光起  如是种种相
  光体非体故  不得彼法实

   释曰。种种心光起如是种种相者。种种心光即是种种事相。或异时起。或同时起。异时起者。谓贪光嗔光等。同时起者。谓信光进光等。光体非体故不得彼法实者。如是染位心数净位心数。唯有光相而无光体。是故世尊不说彼为真实之法。已说求唯识。次说求诸相。偈曰。

   所相及能相  如是相差别
  为摄利众生  诸佛开示现

   释曰。相有二种。一者所相。二者能相。此偈总举。余偈别释。偈曰。

   共及心及见  及位及不转
  略说所相五  广说则无量

   释曰。共及心及见及位及不转者。所相有五。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数法。四者不相应法。五者无为法。彼共者谓色法。心者谓识法。见者谓心数法。位者谓不相应法。不转者谓虚空等无为法。略说所相五广说则无量者。彼识常起如是五相。此五所相是世尊略说。若广说者则有无量差别。已说所相诸相。次说能相诸相。偈曰。

   意言与习光  名义互光起
  非真分别故  是名分别相

   释曰。能相略说有三种。谓分别相。依他相。真实相。此偈显示分别相。此相复有三种。一有觉分别相。二无觉分别相。三相因分别相。意言者谓义想。义即想境。想即心数。由此想于义能如是如是起意言解。此是有觉分别相。习光者。习谓意言种子。光谓从彼种子直起义光未能如是如是起意言解。此是无觉分别相。名义互光起者。谓依名起义。光依义起。名光境界。非真唯是分别世间。所谓若名若义。此是相因分别相。如此三种相。悉是非真分别。是名分别相。偈曰。

   所取及能取  二相各三光
  不真分别故  是说依他相

   释曰。此偈显示依他相。此相中自有所取相及能取相。所取相有三光。谓句光义光身光。能取相有三光。谓意光受光分别光。意谓一切时染污识。受谓五识身。分别谓意识。彼所取相三光及能取相三光。如此诸光。皆是不真分别故。是依他相。偈曰。

   无体体无二  非寂静寂静
  以无分别故  是说真实相

   释曰。此偈显示真实相真实谓如也。此相有三种。一自相。二染净相。三无分别相。无体体无二者。是真实自相。无体者。一切诸法但分别故。体者。以无体为体故。无二者。体无体无别故。非寂静寂静者。是真实染净相。非寂静者。由客尘烦恼故。寂静者。由自性清净故。以无分别故者。是真实无分别相。由分别不行境界。无戏论故。已说三种能相。复次偈曰。

   应知五学境  正法及正忆
  心界有非有  第五说转依

   释曰。彼能相复有五种学境。一能持。二所持。三镜像。四明悟。五转依。能持者。谓佛所说正法。由此法持彼能缘故所持者。即正忆念。由正法所持故。镜像者。谓心界。由得定故。安心法界如先所说。皆见是名。定心为镜法界为像故。明悟者。出世间慧。彼有如实见有。非有如实见非有。有谓法无我。非有谓能取所取于此明见故。转依者。偈曰。

   圣性证平等  解脱事亦一
  胜则有五义  不减亦不增

   释曰。圣性证平等解脱事亦一者。圣性谓无漏界。证平等者。诸圣同得故。解脱事亦一者。诸佛圣性与声闻缘觉平等。由解脱同故。胜则有五义不减亦不增者。虽复圣性平等。然诸佛最胜自有五义。一者清净胜。由漏习俱尽故。二者普遍胜。由刹土通净故。三者身胜。由法身故。四者受用胜。由转法轮受用不断故。五者业胜。由住兜率天等现诸化事利益众生故。不减者。谓染分减时。不增者。谓净分增时。此是五种学地解相似。彼解脱所相法及三种能相法故。已说所相能相。次说求解脱偈曰。

   如是种子转  句义身光转
  是名无漏界  三乘同所依

   释曰。如是种子转者。阿梨耶识转故。句义身光转者。谓余识转故。是名无漏界者。由解脱故。三乘同所依者。声闻缘觉与佛同依止故。偈曰。

   意受分别转  四种自在得
  次第无分别  刹土智业故

   释曰。意受分别转四种自在得者。若意若受若分别。如此三光若转即得四种自在。问何者为四。答次第无分别刹土智业故。一得无分别自在。二得刹土自在。三得智自在。四得业自在。偈曰。

   应知后三地  说有四自在
  不动地有二  余地各余一

   释曰。应知后三地说有四自在者。谓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成就彼四种自在。不动地有二余地各余一者。不动地有第一无分别自在。第二刹土自在由无功用无分别故。由刹土清净故。善慧地有第三智自在。由得四辩善巧胜故。法云地有第四业自在。由诸通业无障碍故。偈曰。

   三有二无我  了入真唯识
  亦无唯识光  得离名解脱

   释曰。复有别解脱门。三有二无我了入真唯识者。由知二无我为方便故。菩萨于三有中分别人法皆无有体。是故无我。如是知已。亦非一向都无有体。取一切诸法真实唯识故。亦无唯识光得离名解脱者。菩萨尔时安心唯识。识光亦无即得解脱。何以故。由人法不可得离有所得故。偈曰。

   能持所持聚  观故唯有名
  观名不见名  无名得解脱

   释曰。复有别解脱门。能持所持聚者。能持谓所闻法。所持谓正忆念。聚谓福智满。由先聚力故而有所持。观故唯有名者。但有言说无有义故。复次唯名者。唯识故。复次唯名者。非色四阴故。观名不见名无名得解脱者。复次观所观名复不见名。由义无体故。又不见识故。又不见非色四阴故。如是名亦不可得。离有所得故。故名解脱。偈曰。

   我见熏习心  流转于诸趣
  安心住于内  回流说解脱

   释曰。复有别解脱门。我见熏习。心流转于诸趣者。有二种我见滋灰故言熏习。由此熏习为因。是故流转生死。安心住于内。回流说解脱者。若知所缘不可得。置心于内摄令不散。即回彼流说名解脱。已说求解脱。次求无自体。偈曰。

   自无及体无  及以体不住
  如执无体故  法成无自体

   释曰。自无及体无及以体不住者。自无谓诸法自然无。由不自起故。不自起者。属因缘故。体无谓诸法已灭者不复起故。及以体不住者。现在诸法刹那刹那不住故。此三种无自体。遍一切有为相。是义应知。如执无体故法成无自体者。如所执着实无自体。由自体无体故。如诸凡夫。于自体执着常乐我净。如是异分别相亦复无体。是故一切诸法成无自体。偈曰。

   无自体故成  前为后依止
  无生复无灭  本静性涅槃

   释曰。无自体故成前为后依止者。由前无性故次第成立后无生等。问此云何。答无生复无灭本静性涅槃。若无性则无生。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本来寂静。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槃。如是前前次第为后后依止。此义得成。已说求无自性。次说求无生忍偈曰。

   本来及真实  异相及自相
  自然及无异  染污差别八

   释曰。有八种无起法。名无生法忍。一者本来无起。由生死非有本起故。二者真实无起。由法无先后异先起法无故。三者异相无起。由非旧种处更得起故。四者自相无起。由分别性毕竟不起故。五者自然无起。由依他性自性不起故。六者无异无起。由真实性非有异体起故。七者染污无起。由尽智时染污诸见不复起故。八者差别无起。由诸佛法身非有差别起故。此八无起法。说名无生法忍。已说求无生忍。次说求一乘。偈曰。

   法无我解脱  同故性别故
  得二意变化  究竟说一乘

   释曰。此中八意佛说一乘。一者法同故。谓声闻等人无别法界。由所趣同故。故说一乘。二者无我同故。谓声闻等人同无我体。由趣者同故。故说一乘。三者解脱同故。谓声闻等人同灭惑障。由出离同故。故说一乘。四者性别故。谓不定三乘性人引入大乘。故说一乘。五者诸佛得同自意故。谓诸佛得如此意如我所得。一切众生亦同我得。由此意故。故说一乘。六者声闻得作佛意故。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七者变化故。谓佛示现声闻而般涅槃为教化故。如佛自说。我无量无数以声闻乘示现涅槃。由离此方便更无方便化小根人入大乘故。理实唯一故说一乘。八者究竟故。谓至佛体无复去处。故说一乘。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彼意而说一乘。偈曰。

   引接诸声闻  摄住诸菩萨
  于此二不定  诸佛说一乘

   释曰。彼彼意有二义。一为引接诸声闻故。二为摄住诸菩萨故。若诸声闻于自乘性不定。佛为引接彼人令入大乘。故说一乘。若诸菩萨于自乘性不定。佛为摄住彼人令不退大乘故说一乘。偈曰。

   声闻二不定  见义不见义
  见义不断爱  断爱俱软根

   释曰。声闻不定复有二种。一者见义乘。彼见谛发大乘故。二者不见义乘。彼不见谛发大乘故。见义复有二种。一者断爱。彼已离欲界欲故。二者不断爱。彼未离欲界欲故。此中见义二人。应知具足软品。由根钝故。偈曰。

   二得圣道人  回向于诸有
  回向不思议  二生相应故

   释曰。如是见义得圣道二人。能以圣道回向诸有。如是回向名不思议生。由以圣道回向生故。如此二人与二生相应。问何者二生。偈曰。

   愿力及化力  随欲而受生
  愿力不断爱  化住阿那含

   释曰。二生者。一愿自在生。二化自在生。初是未离欲人。后是阿那含人。问如此二人云何软品。偈曰。

   由二乐涅槃  数数自厌故
  二俱说钝道  久久得菩提

   释曰。由此二人先有乐灭心故。恒起自厌心故。是故彼道说为钝道。由不能速得无上菩提故。偈曰。

   所作未办人  生在无佛世
  修禅为化故  渐得大菩提

   释曰。所作未办人者。谓见谛未断爱未得阿罗汉果人。此人生在无佛世界。生已自能勤修诸禅为变化故。此人依止此化。渐渐更得无上菩提。如此三位。如佛胜鬘经说。如是声闻次得缘觉后得作佛。如大譬中说。一者先见谛位。二者佛空时生。自能修禅舍于生身而受化身。三者当得无上菩提。已说求一乘。次说求明处。偈曰。

   菩萨习五明  总为求种智
  解伏信治摄  为五五别求

   释曰。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者。明处有五。一内明。二因明。三声明。四医明。五巧明。菩萨学此五明总意为求一切种智。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问别意云何。答解伏信治摄为五。五别求如其次第学。内明为求自解学。因明为伏外执学。声明为令他信学。医明为所治方学。巧明为摄一切众生。已说求明处。次说求长养善根。所谓作意满足诸波罗蜜。此作意有四十四种。初谓知因作意。乃至最后谓知我胜作意。此等作意今当显说。偈曰。

   知因及念依  共果与信解
  四意随次第  修习诸善根

   释曰。此偈有四种作意。一知因作意。二念依作意。三共果作意。四信解作意。菩萨最初住性而作是念。我今自见波罗蜜性知可增长。是名知因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已发大心诸波罗蜜决定当得圆满。何以故。以此大心为依止故。是名念依作意。次作是念。我已发心。为利自他勤修诸波罗蜜。此果若共即愿受之。若不共他即愿不受。是名共果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勤行自他利时。应通达涅槃真实方便。所谓不染三轮如过去诸佛曾解。未来诸佛当解。现住诸佛今解。我皆正信。是名信解作意。如是后后作意应知。次第亦尔。偈曰。

   得喜有四种  二恶不能退
  应知随修意  此复有四种

   释曰。此偈有三种作意。一得喜作意。二不退作意。三随修作意。菩萨次作是念。我今信解诸波罗蜜得四种喜。谓障断喜聚满喜。摄自他二利喜。与依报二果喜。是名得喜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为成就自他佛法修行诸波罗蜜时。虽遇恶人违逆恶事逼恼终无退心。是名不退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为得无上菩提。于诸波罗蜜应起四种随修。所谓应忏悔六波罗蜜诸障。应随喜六波罗蜜诸行。应劝请六波罗蜜法义。应以六波罗蜜回向无上菩提是名随修作意。偈曰。

   净信及领受  乐说与被钾
  起愿亦悕望  方便复七种

   释曰。此偈有七种作意。一净信作意。二领受作意。三乐说作意。四被钾作意。五起愿作意。六悕望作意。七方便作意。菩萨次作是念。我今应于诸波罗蜜法义起深信力持。是名净信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诸波罗蜜法义。应一向起求不生诽谤。是名领受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应以诸波罗蜜法义开示他人。是名乐说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应令诸波罗蜜满足起大勇猛。是名被钾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为满足诸波罗蜜愿值满足诸缘。是名起愿作意。次作是念。我今求正成就缘。是名悕望作意。次作是念。我今思惟诸波罗蜜业伴方便。是名方便作意。此中被钾作意。起愿作意。悕望作意。教授中当分别。偈曰。

   勇猛及怜愍  如是二作意
  应知二差别  一一有四种

   释曰。此偈有二种作意。一勇猛作意。二怜愍作意。此二各有四种差别。菩萨思惟方便已。次作是念。我今应起四种勇猛为坚牢故。为成熟故。为供养故。为亲近故。为坚牢者六。六波罗蜜修。所谓六施乃至六智。六施谓施施乃至施智。戒等六种亦复如是。为成熟者。以诸波罗蜜为摄物方便成熟众生。为供养者以檀为利益供养。以戒等为修行供养。为亲近者。亲近不倒教授诸波罗蜜人。是名勇猛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应起四无量心。诸波罗蜜现前时应起慈心。悭等现前时应起悲心。他人诸波罗蜜现前时应起喜心。他人信诸波罗蜜时应起无染心。是名怜愍作意偈曰。

   有羞亦有乐  及以无屈心
  修治与称说  此复为五种

   释曰。此偈有五种作意。一有羞作意。二有乐作意。三无屈作意。四修治作意。五称说作意。菩萨次作是念。若我于诸波罗蜜。懈怠不作及以邪作。应起深惭愧等。应转檀等不转是名有羞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所缘诸波罗蜜境界。应持心不乱。是名有乐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退诸波罗蜜方便作怨家想。是名无屈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诸波罗蜜相应诸论。应善集修治。是名修治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为生他解。应如其根器应赞扬诸波罗蜜法义。是名称说作意。偈曰。

   依度得菩提  非随自在等
  过恶及功德  此二亦应知

   释曰。此偈有二作意。一依度作意。二应知作意。菩萨如前称扬已。次作是念。我今依止诸波罗蜜得大菩提。非依自在天等。是名依度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应知障诸波罗蜜过恶及诸波罗蜜功德。是名应知作意。偈曰。

   喜集及见义  乐求求四种
  平等无分别  现持当缘故

   释曰。此偈有三种作意。一喜集作意。二见义作意。三乐求作意。菩萨知已。次作是念。我应欢喜聚集福智二聚。是名喜集作意。次作是念。我今见诸波罗蜜自性。能得无上菩提利益。是名见义作意。次作是念。今见是利应起四求。一求平等。止观双修故。二求无分别。三轮清净故。三求现持。求持能成诸度法义故。四求当缘。求未来成就诸度缘故。是名乐求作意。偈曰。

   七非有取见  四种希有想
  翻此非希有  此想亦有四

   释曰。此偈有三种作意。一见非有取作意。二希有想作意。三非希有想作意。菩萨乐求已。次作是念。七种非有取。我今应见。一非有为有非有取。二过失非失非有取。三功德非德非有取。四非常为常非有取。五非乐为乐非有取。六非我为我非有取。七寂灭非灭非有取。如来为对治此七非有取。次第说空等三三昧。及说四种法优陀那。是名见非有取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诸波罗蜜。应起四种希有想。所谓大想广想不求报恩想不期果报想。是名希有想作意。次作是念。翻此希有于诸波罗蜜亦有四种非希有想。所谓由诸波罗蜜广大故。能得无上菩提。能住自他平等。能不求一切世间供养。能不求过诸世间胜身胜财。是名非希有想作意。偈曰。

   离堕众生边  大义及转施
  究竟与无间  如是复五种

   释曰。此偈有五种作意。一离边作意。二大义作意。三转施作意。四究竟作意。五无间作意。菩萨次作是念。我今应以诸波罗蜜于一切众生转。是名离边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应以诸波罗蜜广饶益一切众生。是名大义作意。次作是念。我今所有诸波罗蜜功德愿施一切众生。是名转施作意。次作是念。愿一切众生所有诸波罗蜜三处究竟。谓菩萨地究竟。如来地究竟。利益众生究竟。是名究竟作意。次作是念。我应修习诸波罗蜜于一切时无有间断。是名无间作意。偈曰。

   方便恒随摄  心住不颠倒
  于退则不喜  进则欢喜生

   释曰。此偈有三种作意。一随摄作意。二不喜作意。三欢喜作意。菩萨次作是念。我今应住不颠倒心于佛所知应以诸波罗蜜恒时随摄。是名随摄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退屈诸波罗蜜者不应生悦。是名不喜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增进诸波罗蜜者应生庆悦。是名欢喜作意。偈曰。

   相似不欲修  真实欲修习
  不随及欲得  欲得有二种

   释曰。此偈有四种作意。一不欲修作意。二欲修作意。三不随作意。四欲得作意。菩萨次作是念。我今于相似诸波罗蜜不应修习。是名不欲修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真实诸波罗蜜应勤修习。是名欲修作意。次作是念。我今于诸波罗蜜障碍作意应断。是名不随作意。次作是念。我今欲得授记位诸波罗蜜。欲得决定地诸波罗蜜。是名欲得作意。偈曰。

   定作未来行  常观他行满
  信解自第一  知体无上故

   释曰。此偈有三种作意。一定作作意。二观他作意。三我胜作意。菩萨次作是念。我见当来诸趣以智方便一切波罗蜜决定当行。是名定作作意。次作是念。我今应观十方诸大菩萨诸波罗蜜得满足时愿我亦得满足。同一事故。是名观他作意。次作是念。我今自信所行诸波罗蜜。于诸行中最为第一。何以故。我观此体更无上故。是名我胜作意。偈曰。

   以此诸作意  修习于诸度
  菩萨一切时  善根得圆满

   释曰。此偈总结前义应知。已说求长养善根。次说求法差别。偈曰。

   求法谓增长  上意及广大
  有障亦无障  及以诸神通
  无身亦有身  得身及满身
  多慢及少慢  及以无慢故

   释曰。求法有十三种差别。一者增长求。谓以正闻增长信故。二者上意求。谓在佛边受法流故。三者广大求。谓得神通菩萨具足远闻诸佛法故。四者有障求。谓初增长信者故。五者无障求。谓上意求者故。六者神通求。谓广大求者故。七者无身求。谓闻思慧无法身故。八者有身求。谓修慧有多闻熏习种子身故。九者得身求。谓初地至七地。十者满身求。谓八九十地。十一者多慢求。谓信行地。十二者少慢求。谓初七地。十三者无慢求。谓后三地。已说求法差别。次说求法因缘。偈曰。

   为色为非色  为通为正法
  相好及病愈  自在无尽因

   释曰。求法有四因缘。一为色。二为非色。三为神通。四为正法。为色者。相好因故。为非色者。灭烦恼病因故。为神通者。自在因故。为正法者。无尽因故。如梵天王问经说。菩萨求法具足四想。一者如妙宝想。难得义故。二者如良药想。除病义故。三者如财物想。不散义故。四者如涅槃想。苦灭义故。由法是相好庄严因故如妙宝想。由法是灭烦恼病因故如良药想。由法是神通自在因故如财物想。由法是正法无尽因故如涅槃想。已说求法因缘。次说求远离分别。偈曰。

   无体体增减  一异自别相
  如名如义者  分别有十种

   释曰。有十种分别。一者无体分别。二者有体分别。三者增益分别。四者损减分别。五者一相分别。六者异相分别。七者自相分别。八者别相分别。九者如名起义分别。十者如义起名分别。般若波罗蜜经中为令诸菩萨远离此十种分别故说十种对治。为对治无体分别故。经言有菩萨菩萨。为对治有体分别故。经言不见菩萨等。为对治增益分别故。经言舍利弗色自性空。为对治损减分别故。经言非色灭空。为对治一相分别故。经言若色空非色。为对治异相分别故。经言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为对治自相分别故。经言此色唯名。为对治别相分别故。经言色不生不灭非染非净等。为对治如名起义分别故。经言名者作客故如名义不应着。为对治如义起名分别故。经言一切名不可见不可见故如义名不应着。已说求远离分别。次说求法大偈曰。

   菩萨胜勇猛  二求得真实
  随顺诸世间  功德如海满

   释曰。求法有三种大。一者方便大。由最上精进求世谛第一义谛。真实不颠倒故。二者他利大。由作世间依怙以第一义安置故。三者自利大。由一切功德如海满足故。述求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六

 弘法品第十三

   释曰。已说求法。次应以法为人演说。偈曰。

   难得复不坚  愍苦恒喜施
  况以法利世  增长亦无尽

   释曰。此偈先遮法悭。难得复不坚者。谓身命财。愍苦恒喜施者。菩萨尚能于一切时舍此三种不坚之法施诸苦厄众生。由慈悲故。况以法利世增长亦无尽者。何况大法得之不难而生悭吝。是故菩萨应以此法广利世间。何以故。法得增长亦无尽故。已遮法悭。次说利益。偈曰。

   自证不可说  引物说法性
  法身寂灭口  悲流如蟒吸

   释曰。自证不可说引物说法性者。世尊不说自所证法。由不可说故。为引接众生复以方便而说法性问云何方便。答法身寂灭口悲流如蟒吸。诸佛以法性为身。寂灭为口。极广清净离二障故。以大慈悲流出教网引接众生。譬如大蟒张口吐涎吸引诸物。一切诸佛身口悲同引接亦尔。大悲无尽由毕竟故。偈曰。

   彼修得果故  修说非无义
  但闻及不闻  修说则无理

   释曰。彼修得果故修说非无义者。诸佛以方便说自所证引接世间。由能行者修力自在而得果故。是故彼修及佛所说得非无义。但闻及不闻修说则无理者。若但闻法得见真义。彼修则无利益。若不闻法得入于修。彼说则无利益。已说说法利益。次说说法差别。偈曰。

   阿含说证说  谓口谓通力
  通力谓相好  余色及虚空

   释曰。诸菩萨说法有二种差别。一者阿含说。谓以口力而说。二者证说。谓以通力而说。通力说复有多种。或相好说。或树林说。或乐器说。或空中说。已说说法差别。次说说法成就。偈曰。

   无畏及断疑  令信亦显实
  如此诸菩萨  说成就应知

   释曰。诸菩萨说法成就由四种义。一者无畏。二者断疑。三者令信。四者显实。如梵天王问经说。菩萨四法具足则能开于广大法施。何等为四。一者摄治妙法。二者自慧明净。三者作善丈夫业。四者显示染净。此中第一多闻故得无畏。第二大慧故能断疑。第三不依名利故令他信受。第四由通达世谛第一义谛故能显二种真实。谓染相真实净相真实。偈曰。

   美语及离醉  无退无不尽
  种种及相应  令解非求利
  及以遍教授  复次成就说

   释曰。美语者。他嗔骂时不恶报故。离醉者。醉有二种。一他称赞时醉。二自成就时醉。谓家色财等成就生爱喜故。离者如此二醉于心灭故。无退者。不懈怠故。无不尽者。离于法悭一切说故。种种者。不重说故。相应者。不违现比量故。令解者。字句可解故。非求利者。不为财利令彼信故。遍教授者。被三乘故。已说说法成就。次说语成就。偈曰。

   不细及调和  善巧亦明了
  应机亦离求  分量与无尽

   释曰。不细者。遍徒众故。调和者。悦可意故。善巧者。开示字句分明故。明了者。令易解故。应机者。随宜说故。离求者。不依名利说故。分量者。乐闻无厌故。无尽者。不可穷故。已说语成就。次说字成就。偈曰。

   举名及释义  随乘亦柔软
  易解而应机  出离随顺故

   释曰。举名者。相应诸字句不违验故。释义者。释言诸字句不违理故。随乘者。随乘诸字句不违三乘故。柔软者。离难诸字句不违于声故。易解者。聚集诸字句得义易故。应机者。应物诸字句逗机宜故。出离者。不在诸字句向涅槃故。随顺者。正行诸字句随顺八支圣道故。偈曰。

   菩萨字成就  如前义应知
  声有六十种  是说如来事

   释曰。如来有六十种不可思议音声。如佛秘密经中说。寂静慧如来具足六十种声语。所谓润泽柔软可意意乐清净。如是广说。此中润泽声者。众生善根能持摄故。柔软声者。现前闻法得乐触故。可意声者。由善义故。意乐声者。由善字故。清净声者。无上出世后得故。无垢声者。诸惑习气不相应故。明亮声者。字句易解故。善力声者。具足功德破诸外道恶邪见故。乐闻声者。信顺出离故。不绝声者。一切外道无能断故。调伏声者。贪等烦恼能对治故。无刺声者。制戒乐方便故。不涩声者。令犯戒人得正出故。善调声者。教化教授故。悦耳声者。乱心对治故。身倚声者。能引三摩提故。心了声者。能引毗钵舍那故。心喜声者。善断疑故。喜乐生声者。决定拔邪故。无热恼声者。信受不悔故。能持智声者。成就闻因智依止故。能持解声者。成就思因智依止故。不隐覆声者。不悭法而说故。可爱声者。令得自利果故。渴仰声者。已得果人深愿乐故。教敕声者。不思议法正说故。令解声者。思议法正说故。相应声者。不违验故。有益声者。如其所应教示导故。离重声者。不虚说故。师子声者。怖外道故。象声者。振大故。雷声者。深远故。龙声者。令信受故紧那罗声者。歌音美故。迦陵频伽声者。韵清亮故。梵声者。出远去故。命命鸟声者。初得吉祥一切事成故。天王声者。无敢违故天鼓声者。破魔初故离慢声者。赞毁不高故。入一切声者。入毗伽罗论一切种相故。离不正声者。忆不忘故。应时声者。教化事一切时起故。无羞声者。不依利养故。不怖声者。离惭羞故。欢喜声者。闻无厌故。随舍声者。一切明处善巧入故。善友声者。一切众生利成就故。常流声者。相续不断故。严饰声者种种显现故。满足声者。一音无量声说法故。众生根喜声者。一语无量义显现故。不毁呰声者。如所立义信顺故。不增减声者。应时量说故。不躁急声者。不疾疾说故。遍一切声者。远近徒众同依止故。一切种成就声者。世间法义皆譬喻令解故。已说字成就。次说说法大。偈曰。

   开演及施设  建立并总举
  别说与断疑  略广皆令解

   释曰。开演者。谓言说也。施设者。谓诸句也。建立者谓善相应也。如是分别开示。如其次第总举别说。断疑使义浅近易解。令听受者于所说法得决定故。略者一说。彼利根人速得解故。广者重说。彼钝根人迟得解故。偈曰。

   说者及所说  受者三轮净
  复离八种过  说者净应知

   释曰。说者及所说受者三轮净者。何等三轮一是说者。谓诸佛菩萨。二是所说。谓总说名字等诸种。三是受者。谓前略说得解人广说得解人。复离八种过说者净应知者。说者清净。应知复离八种过失。问何者八耶。偈曰。

   懈怠及不解  拒请不开义
  及以不断疑  断疑不坚固
  厌退及有吝  如是八种过
  诸佛无彼体  故成无上说

   释曰。八种过者。一懈怠。二不解义。三拒请。四不开义。五不断疑。六断疑不决定。七心有厌退不一切时说故。八有吝。不尽开示故。一切诸佛如是八过悉皆远离。是故得成无上说法。已说说法大。次说义成就偈曰。

   此法随时善  生信喜觉因
  义正及语巧  能开四梵行

   释曰。此法随时善生信喜觉因者。随时善谓初中后善。如其次第。闻思修时为信因故。为喜因故。为觉因故。为觉因者。定心观察此法道理得如实智故。义正及语巧能开四梵行者。义正谓善义及妙义。与世谛第一义谛相应故。语巧谓易受及易解由文显义现故。由此故能开示四种梵行。问何者四耶。偈曰。

   不共他相应  具断三界惑
  自性及无垢  是行为四种

   释曰。四梵行者。一者独。二者满。三者清。四者白。不共他相应者是独义。由此行不共外道同行故。具断三界惑者是满义。由此行具断三界烦恼故。自性者是清义。由此行是无漏自性净故。无垢者是白义。由此行在漏尽身种类得无垢净故。已说说法义成就。次说说法节。偈曰。

   所谓令入节  相节对治节
  及以秘密节  是名为四节

   释曰。诸佛说法不离四节。一者令入节。二者相节。三者对治节。四者秘密节。间此四节依何义。偈曰。

   声闻及自性  断过亦语深
  次第依四义  说节有四种

   释曰。令入节者。应知教诸声闻入于法义令得不怖。说色等是有故。相节者。应知于分别等三种自性。无体无起自性清净。说一切法故。对治节者应知依断诸过对治八种障故。如大乘中说。受持二偈得尔所功德。皆为对治故说。此对治后当解。秘密节者。应知依诸深语由回语方得义故。如大乘经偈说。不坚坚固解善住于颠倒。为烦恼所恼。速得大菩提。此节中不坚坚固解者。不坚谓诸众生其心不乱。于此不乱作坚固解。此解最胜能得菩提。乱者心驰坚着。不能至得菩提故。此是第一句义。善住于颠倒者。颠倒谓常乐我净执。若人能于颠倒中解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善住不退。即能速得菩提。不尔不得故。此是第二句义。为烦恼所恼者。长时勤修难行苦行由极疲倦能得菩提。不尔不得故。此是第三句义。已说说法节。次说说法意。偈曰。

   平等及别义  别时及别欲
  依此四种意  诸佛说应知

   释曰。诸佛说法不离四意。一平等意。二别义意。三别时意。四别欲意。平等意者。如佛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由法身无差别故。如是等说。是名平等意。别义意者。如佛说。一切诸法无自性故无生故。如是等说。是名别义意。别时意者。如佛说。若人愿见阿弥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别时得生故如是说。如是等说。是名别时意。别欲意者。彼人有如是善根。如来或时赞叹或时毁呰。由得少善根便为足故。如是等说是。名别欲意。已说说法意。次说受持大乘功德。偈曰。

   轻佛及轻法  懈怠少知足
  贪行及慢行  悔行不定等
  如是八种障  大乘说对治
  如是诸障断  是人入正法

   释曰。此二偈显示大乘断障功德。障有八种。一者轻佛障。二者轻法障。三者懈怠障。四者少知足障。五者贪行障。六者慢行障。七者悔行障。八者不定障。为对治轻佛障故。大乘经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为对治轻法障故。大乘经说。于无量恒河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为对治懈怠障故大乘经说若有众生愿生安乐国土。一切当得往生。称念无垢月光佛名。决定当得作佛。为对治少知足障故。大乘经说有处赞叹檀等行。有处毁呰檀等行。为对治贪行障故。大乘经说。诸佛国土极妙乐事。为对治慢行障故。大乘经说。或有佛土最胜成就。为对治悔行障故。大乘经说。或有众生于佛菩萨起不饶益事得生善道。为对治不定障故。大乘经说。诸佛授记声闻当得作佛及说一乘。是名受持大乘得离八障。偈曰。

   若文及若义  二偈勤受持
  功德数有十  是名胜慧者
  善种得圆满  死时欢喜胜
  受生随所欲  念生智亦成
  生生恒值佛  闻法得信慧
  远离于二障  速成无上道

   释曰。此三偈显示受持大乘集得功德。此功德有十种。一者成就一切善根种子圆满依止。二者临命终时得无上喜悦。三者于一切处得随愿受生。四者于一切生处得自性念生智。五者所生之处恒得值佛。六者恒在佛边闻大乘法。七者成就增上信根。八者成就增上慧根。九者得远离惑智二障。十者速得成就无上菩提。若人于一切大乘经典。若文若义乃至一句。正勤受持。则得如是十种功德。此中应知。于现在世得初二种功德。于未来世得余八种功德。渐渐增胜。已说持法功德。次说说法功德。偈曰。

   慧善及不退  大悲名称远
  巧便说诸法  如日朗世间

   释曰。若诸菩萨具足五因名善说法。一者不倒说。由慧善故。二者恒时说。由不退故。三者离求说。由大悲故。四者令信说。由名称远故。五者随机说由巧便故。由此五因能善说法。导引众生多生恭敬。譬如日出照朗世间。弘法品究竟。

 随修品第十四

   释曰。已说菩萨弘法。次说菩萨随法修行。此中随修有知义有知法有随法有同得有随行。今当次第显示。偈曰。

   于二知无我  于三离邪正
  菩萨如是解  是名知义人

   释曰。此偈明菩萨知义。于二知无我者。谓于人法二种而知无我。由知能取所取无有体故。于三离邪正者。三谓三种三昧。即空无相无愿。由空三昧知无有体。解分别性故。由无相无愿三昧知无自体。由解依他真实性故。离邪正者。此三三昧引出世智故不邪。是世间故不正。菩萨如是解。是名知义人者。菩萨若知人法二种无我。能知三种三昧。离邪离正。如此则名知义。偈曰。

   如是知义已  知法犹如筏
  闻法不应喜  舍法名知法

   释曰。此偈明菩萨知法。初学菩萨得知义已。次应知法。谓能知修多罗等经法。犹如筏喻。不得但闻而生欢喜。何以故是法应舍。譬如筏故。是名知法。偈曰。

   凡夫有二智  即通二无我
  为成彼智故  如说随法行

   释曰。此偈明菩萨随法。凡夫有二智者。谓知义智知法智。即通二无我者。由此二智故亦能通达人法二种无我。为成彼智故。如说随法行者。菩萨为成就彼二种智。应如所说法随顺修行。是名随法。偈曰。

   成就彼智时  出世间无上
  凡住初地者  所得皆同得

   释曰。此偈明菩萨同得。成就彼智时出世间无上者。由彼智体最胜故。初地谓欢喜地。一切住欢喜地菩萨所得功德。彼初入地人亦皆同得故。偈曰。

   见道所灭惑  应知一切尽
  随次修余地  为断智障故
  应知诸地中  无分别建立
  次第无间起  如是说随行

   释曰。此二偈明菩萨随行。此中见道所灭烦恼。入初地时一切悉尽。是故修习余地但为断于智障。然于诸地各有二智。一无分别智。二地建立智菩萨若在正观。于刹那刹那得尔所法而不分别。是名无分别智。菩萨出观后。分别观中所得法如是如是分数。是名地建立智。如此二智不得并起及间余法起。恒无间行。是名菩萨随行。菩萨能如是随行有四种不放逸轮。一者胜土论。二者善人轮。三者自正轮。四者先福轮。如此四轮今当次第说。偈曰。

   易求及善护  善地亦善伴
  善寂此胜土  菩萨则往生

   释曰。此偈明胜土轮。土胜有五因缘。一者易求。谓四事供身不难得故。二者善护。谓国王如法恶人盗贼不得住故。三者善地。处所调和无疫疠故。四者善伴。谓同戒同见为伴侣故。五者善寂。谓昼日无喧夜绝声故。偈曰。

   多闻及见谛  巧说亦怜愍
  不退此丈夫  菩萨胜依止

   释曰。此偈明善人轮。善人亦具五因缘。一者多闻。成就阿含故。二者见谛。得圣果故。三者巧说能分别法故。四者怜愍。不贪利故。五者不退。无疲倦故。偈曰。

   善缘及善聚  善修及善说
  善出此五种  是名自正胜

   释曰。此偈明自正轮。自正亦具五因缘。一者善缘。妙法为缘故。二者善聚。福智具足故。三者善修。止观诸相应时修故。四者善说。无求利故。五者善出。所有上法恭敬修故。偈曰。

   可乐及无难  无病与寂静
  观察此五种  宿植善根故

   释曰。此偈明先福轮。先福亦具五因缘。一者可乐。二者无难。三者无病。四者三昧。五者智慧。第一事由住胜土为因。第二事由值善人为因。后三事由自正成就为因。已说四种不放逸轮。次说烦恼出烦恼。偈曰。

   远离于法界  无别有贪法
  是故诸佛说  贪出贪余尔

   释曰。如佛先说。我不说有异贪之法。能出于贪嗔痴亦尔。由离法界则别无体故。是故贪等法性得贪等名。此说贪等法性能出贪等。此义是经旨趣。偈曰。

   由离法性外  无别有诸法
  是故如是说  烦恼即菩提

   释曰。如经中说。无明与菩提同一。此谓无明法性施设菩提名。此义是经旨趣。偈曰。

   于贪起正思  于贪得解脱
  故说贪出贪  嗔痴出亦尔

   释曰。若人于贪起正思观察。如是知已于贪即得解脱。故说以贪出离于贪。出离嗔痴亦复如是。已说烦恼出烦恼。次说远离二乘心。偈曰。

   菩萨处地狱  为物不辞苦
  舍有发小心  此苦则为剧

   释曰。菩萨慈悲为诸众生入大地狱不辞大苦。若灭三有功德起小乘心。菩萨以此为苦。最为深重。问此义云何。偈曰。

   虽恒处地狱  不障大菩提
  若起自利心  是大菩提障

   释曰。菩萨虽为众生长时入大地狱不以为苦。何以故。于广净菩提不为障故。若起异乘乐涅槃心。即为大苦。何以故。于大乘乐住而为障故。此偈显前偈义应知。已说遮二乘心。次说遮怖畏心。偈曰。

   无体及可得  此事犹如幻
  性净与无垢  此事则如空

   释曰。无体及可得此事犹如幻者。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故曰无体。而复见有相貌显现。故曰可得。诸凡夫人于此二处互生怖畏。此不应尔。何以故。幻相似故。譬如幻等实无有体而显现可见。诸法无体可得亦尔。是故于此二处不应怖畏。性净与无垢此事则如空者。法界本来清净。故曰性净。后时离尘清净。故曰无垢。诸凡夫人于此二处互生怖畏。此不应尔。何以故。空相似故。譬如虚空本性清净。后时亦说离尘清净。法界性净及以无垢亦复如是。是故于此二处不应怖畏。复次更有似画譬喻。能遮前二怖畏。偈曰。

   譬如工画师  画平起凹凸
  如是虚分别  于无见能所

   释曰。譬如善巧画师能画平壁起凹凸相。实无高下而见高下。不真分别亦复如是。于平等法界无二相处。而常见有能所二相。是故不应怖畏。此中复有似水譬喻。能遮后二怖畏。偈曰。

   譬如清水浊  秽除还本清
  自心净亦尔  唯离客尘故

   释曰。譬如清水垢来则浊。后时若清唯除垢耳。清非外来本性清故心方便净亦复如是。心性本净客尘故染。后时清净除客尘耳。净非外来本性净故。是故不应怖畏。偈曰。

   已说心性净  而为客尘染
  不离心真如  别有心性净

   释曰。譬如水性自清而为客垢所浊。如是心性自净而为客尘所染。此义已成。由是义故。不离心之真如别有异心。谓依他相说为自性清净。此中应知。说心真如名之为心。即说此心为自性清净。此心即是阿摩罗识。已遮怖畏。次遮贪罪。偈曰。

   菩萨念众生  爱之彻骨髓
  恒时欲利益  犹如一子故

   释曰。诸菩萨爱诸众生。此名为贪。余如偈说。偈曰。

   由利群生意  起贪不得罪
  嗔则与彼违  恒欲损他故

   释曰。若谓菩萨爱诸众生起贪名罪者。此义不然。何以故。此贪恒作利益众生因故。偈曰。

   如鸽于自子  普覆生极爱
  如是有悲人  于生爱亦尔

   释曰。譬如鸽鸟多贪爱念诸子最得增上。如是菩萨多悲爱诸众生。增上亦尔。偈曰。

   慈与嗔心违  息苦苦心反
  利则违无利  无畏违畏心

   释曰。菩萨于诸众生由得慈心故。与嗔心相违。由得息苦心故。与作苦心相违。由得利益心故。与无利心相违。由得无畏心故。与作畏心相违。是故菩萨起如是贪不得名罪。已遮贪罪。次说修行差别。偈曰。

   善行于生死  如病服苦药
  善行于众生  如医近病者
  善行于自心  如调未成奴
  善行于欲尘  如商善贩卖
  善行于三业  如人善浣衣
  善行不恼他  如父于爱子
  善行于修习  如钻火不息
  善行于三昧  如财与信人
  善行于般若  如幻师知幻
  是名诸菩萨  善行诸境界

   释曰。诸菩萨修行有九种差别。一者善行生死。譬如病久服苦涩药。但为差病不生贪染。菩萨亦尔。亲近生死但为思惟策励。非为染着。二者善行众生。譬如良医亲近病者。菩萨亦尔。有大悲故不舍烦恼病苦众生。三者善行自心。譬如有智之主善能调服未成就奴。菩萨亦尔。善能调伏未调伏心。四者善行欲尘。譬如商人善于贩卖。菩萨亦尔。于檀等诸度增长资财。五者善行三业。譬如善浣衣师能除秽垢。菩萨亦尔。修治三业能令清净。六者善行不恼众生。譬如慈父爱于小儿虽秽不恶。菩萨亦尔。众生加损未尝嗔恼。七者善行修习。譬如钻火未热不息。菩萨亦尔。修习善法曾无间心。八者善行三昧。譬如出财得保信人日日滋益。菩萨亦尔。修习诸定不乱不味功德增长。九者善行般若。譬如幻师知幻非实。菩萨亦尔。于所观法得不颠倒。是名菩萨修行差别。已说修行差别。次说三轮清净。偈曰。

   常勤大精进  熟二令清净
  净觉无分别  渐渐得菩提

   释曰。常勤大精进熟二令清净者。菩萨以大精进力勤行自他二利。是故众生及自并得成熟。是名清净。净觉无分别渐渐得菩提者。净觉谓法无我智。此智不分别三轮。谓修者所修正修。故得清净。由此净故渐渐得成无上菩提。随修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七

 教授品第十五

   释曰。已说菩萨随修。次说如来教授。偈曰。

   行尽一僧祇  长信令增上
  众善随信集  亦具如海满

   释曰。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者。若诸菩萨行行尽一阿僧祇劫。尔时长养于信方至上品。问独信增耶。答众善随信集亦具如海满。谓于信增时一切众善随信聚集。亦得具足如大海水湛然圆满。偈曰。

   聚集福德已  佛子最初净
  极智及软心  勤修诸正行

   释曰。聚集福德已者。如前所说聚集故。佛子最初净者。令护清净故。及于大乘作正直见。不颠倒受义故。极智者。得多闻故。软心者。离诸障故。勤修诸正行者。有堪能故。偈曰。

   自后蒙诸佛  法流而教授
  增益寂静智  进趣广大乘

   释曰。自后蒙诸佛法流而教授者。此诸菩萨从此已后。蒙诸佛如来以修多罗等法而为说之。譬如为说十地经。增益寂静智进趣广大乘者。此菩萨若得教授则增益奢摩他智。于广大乘而能进修。如是得教授已。次起六种心。偈曰。

   想名及了句  思义亦义知
  法总亦义求  六心次第起

   释曰。六心者。一根本心。二随行心。三观察心。四实解心。五总聚心。六悕望心。想名者。谓根本心。初于修多罗等法观察无有二义。唯想名聚故。了句者。谓随行心。次随诸句决了差别及次第故。思义者。谓观察心。次于彼义内正思惟故。义知者。谓实解心。于彼思义如实知故。法总者谓总聚心。更聚前法复总观故。义求者。谓悕望心。于彼义趣求得意故。如是起六心已。次起十一种作意。偈曰。

   有求亦有观  一味将止道
  观道及二俱  拔沈并抑掉
  正住与无间  于中亦尊重
  置心一切缘  作意有十一

   释曰。十一种作意者。一有觉有观作意。二无觉有观作意。三无觉无观作意。四奢摩他作意。五毗钵舍那作意。六二相应作意。七起相作意。八摄相作意。九舍相作意。十恒修作意。十一恭敬作意。有求者。谓有觉有观作意。此作意以意言相续观察诸法。有观者谓无觉有观作意。此作意虽离于觉亦以意言相续观察诸法。一味者。谓无觉无观作意。此作意离于意言而相续观察诸法。止道者。谓奢摩他作意。此作意但缘诸法名。观道者。谓毗钵舍那作意。此作意但缘诸法义。二俱者。谓二相应作意。此作意能一时缘名义拔沈者。谓起相作意。此作意若缘名心沈即能策起。抑掉者。谓摄相作意。此作意若缘义心散即能摄持。正住者。谓舍相作意。此作意若心平等能住舍心。无间者。谓恒修作意。此作意能依正住修习无废。尊重者。谓恭敬作意。能于习时尊重名义。如是起十一种作意已。复应修习九种住心。偈曰。

   系缘将速摄  内略及乐住
  调厌与息乱  或起灭亦尔
  所作心自流  尔时得无作
  菩萨复应习  如此九住心

   释曰。九种住心者。一安住心。二摄住心。三解住心。四转住心。五伏住心。六息住心。七灭住心。八性住心。九持住心。此九住教授方便。应知系缘者。谓安住心。安心所缘不令离故。速摄者。谓摄住心。若觉心乱速摄持故。内略者。谓解住心。觉心外广更内略故。乐住者。谓转住心。见定功德转乐住故。调厌者。谓伏住心。心若不乐应折伏故。息乱者。谓息住心。见乱过失令止息故。或起灭亦尔者。谓灭住心。贪忧等起即令灭故。所作心自流者。谓性住心。所作任运成自性故。尔时得无作者。谓持住心。不由作意得总持故。如是修习得住心已。次令此心得最上柔软。偈曰。

   下倚修令进  为进习本定
  净禅为通故  当成胜软心

   释曰。下倚修令进为进习本定者。菩萨得住心时。应知已得下品身倚心倚。为增进此倚更修根本禅定。问更修本定为何功德。答净禅为通故当成胜软心。诸菩萨为起诸神通故。为欲成就最胜柔软心故。是故进修本定。问起诸神通欲何所作。胜柔软心复云何成。偈曰。

   起通游诸界  历事诸世尊
  最上软心得  供养诸佛故

   释曰。起通游诸界历事诸世尊者。诸菩萨欲往无量世界。欲经无量劫数。欲历无量诸佛。欲承事供养及闻正法。为此事故起诸神通。问何故作此事。答最上软心得供养诸佛故。由供养诸佛为因故。更得成就第一胜柔软心。如是得胜心已。便得诸佛之所称扬。偈曰。

   未入净心前  五种称扬得
  器体成净故  堪进无上乘

   释曰。未入净心前五种称扬得者。谓此菩萨于净心地前。先得如来称扬。其五种功德问此称扬于菩萨有何利益。答器体成净故堪进无上乘。此菩萨得如来称扬已。便成就清净器体。于无上乘则堪进入。问如来称扬彼菩萨。何等五功德。偈曰。

   念念融诸习  身倚及心倚
  圆明与见相  满净诸法身

   释曰。五功德者。一者融习。二者身倚。三者心倚。四者圆明。五者见相。融习者。一一刹那消融一切习气聚故。身倚者。修习轻安遍满身故。心倚亦尔。圆明者。圆解一切种空离分数故。见相者。见无分别相为后清净因故。满净诸法身者。为满为净一切种法身。常作如是五因故。问何时满何时净。答十地时满。佛地时净。此中应知五种功德。前三是奢摩他分。后二是毗钵舍那分。菩萨于此时中于世间法皆得具足。如是得称扬已。次起通达分善根。偈曰。

   尔时此菩萨  次第得定心
  唯见意言故  不见一切义

   释曰。此菩萨初得定心离于意言。不见自相总相一切诸义。唯见意言。此见即是菩萨暖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经中所说明。此明名见法忍。偈曰。

   为长法明故  坚固精进起
  法明增长已  通达唯心住

   释曰。此中菩萨为增长法明故起坚固精进。住是法明通达唯心。此通达即是菩萨顶位。偈曰。

   诸义悉是光  由见唯心故
  得断所执乱  是则住于忍

   释曰。此中菩萨若见诸义悉是心光。非心光外别有异见。尔时得所执乱灭。此见即是菩萨忍位。偈曰。

   所执乱虽断  尚余能执故
  断此复速证  无间三摩提

   释曰。此中菩萨为断能执乱故。复速证无间三摩提。问有何义故此三摩提名无间。答由能执乱灭时尔时入无间。故受此名。此入无间即是菩萨世间第一法位。随其次第说暖等诸位已。次说见道起。偈曰。

   远离彼二执  出世间无上
  无分别离垢  此智此时得

   释曰。远离彼二执者。所执能执不和合故。出世间无上者。得无上乘故。无分别者。即彼二执分别无故。离垢者。见道所断烦恼灭故。菩萨尔时名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偈曰。

   此即是转依  以得初地故
  后经无量劫  依净方圆满

   释曰。此即是转依以得初地故者此离垢。即是菩萨转依位。何以故。得初地故。问依极净耶。答后经无量劫依净方圆满。非于此初即得极清净。由后经无量阿僧祇劫。此依方得清净圆满故。偈曰。

   尔时通法界  他自心平等
  平等有五种  五无差别故

   释曰。尔时通法界他自心平等者。菩萨于初地即得通达平等法界。由此通达故能观他身即是自身。亦得心平等。问此时得几种心平等。答平等有五种。五无差别故。何谓为五。一者无我平等。谓于自他相续不见有我。无差别故。二者有苦平等。谓于自他相续所有诸苦。无差别故。三者所作平等。谓于自他相续欲作断苦。无差别故。四者不求平等。谓于自他所作不求反报。无差别故。五者同得平等。如余菩萨所得我得亦尔。无差别故。偈曰。

   诸行虚分别  净智了无二
  解脱见所灭  如是说见道

   释曰。诸行虚分别净智了无二者。此中菩萨于三界诸行唯见不真分别。以极净智了彼无二。净智者。出世间故。无二者。二执无故。彼无二体即法界也。解脱见所灭如是说见道者。谓解脱见道所灭烦恼。法界即是解脱。若见解脱灭烦恼时。说名菩萨初得见道。偈曰。

   无体及似体  自性合三空
  于此三空解  此说名解空

   释曰。三空者。一无体空。谓分别性。彼相无体故。二似体空。谓依他性。此相如分别性无体故。三自性空。谓真实性。自体空自体故。此偈显菩萨得空解脱门。偈曰。

   应知缘无相  悉尽诸分别
  此中无愿缘  不真分别尽

   释曰。此偈上半显得无相解脱门。下半显得无愿解脱门。应知此中菩萨具得三解脱门。偈曰。

   此时所得法  一切菩提分
  应知彼菩萨  同得如见道

   释曰。一切菩提分者。谓四念处等。彼菩萨得见道时亦得此法。偈曰。

   觉世唯诸行  无我唯苦着
  无义自我灭  大义依大我

   释曰。觉世唯诸行无我唯苦著者。此菩萨觉诸世间但是诸行实无有我。众生计着唯着苦耳。无义自我灭者。谓染污身见灭故。大义者。利益一切众生故。大我者。以一切众生为自己故。此中菩萨灭自我见。依大我见作众生利益事。是谓大义依大我。偈曰。

   无我复我见  无苦亦极苦
  益彼不求报  以利自我故

   释曰。此中诸菩萨。无我者。谓无自身无义我见。复我见者。谓有他身大义我见。无苦者。谓无自身所起诸苦。亦极苦者。谓有他身所起诸苦。益彼不求报者。无悕望故。何以故。以利自我故。诸菩萨利益众生时。即是利益自我。是故无外希望。偈曰。

   自脱心最上  他缚即坚广
  苦边不可尽  如是应勤作

   释曰。自脱心者。谓灭自见道所断烦恼故。最上者。此解脱由无上乘故。他缚即坚广者。由一切众生相续所起烦恼故。苦边不可尽者。众生界无边如虚空故。如是应勤作者。众生如是苦。菩萨应为众生断苦。作边作已复作。不应休息故。偈曰。

   自苦不自忍  岂忍他诸苦
  此生及穷生  翻彼谓菩萨

   释曰。众生于一期生苦及穷生死际。不可思议苦无能忍受者。此菩萨翻彼不能忍受。悉能为之忍受故。言翻彼谓菩萨。偈曰。

   于他行等爱  利彼不退转
  希有非希有  他利自利故

   释曰。于他行等爱利彼不退转者。菩萨于一切众生行。平等爱心无有差别。若求乐利益。若行乐利益。若求行时。利益之心无有退转。希有非希有他利自利故者。此不退转事于诸世间希有最上。然此希有亦非希有。何以故。他得益时即是菩萨自得益故。偈曰。

   余地说修道  二智勤修习
  无分别建立  净法及众生

   释曰。余地者。谓后九地。问余地何所修。答二智勤修习。二智者。一无分别智。二如所建立智。无分别智谓出世智。如所建立智谓后得世智。问此二智有何功能。答净法及众生。此中无分别智成熟佛法。是其功能。如所建立智成熟众生是其功能。偈曰。

   修位二僧祇  最后得受职
  入彼金刚定  破诸分别尽

   释曰。修立二僧祇最后得受职者。二僧祇谓第二及第三大劫阿僧祇。最后谓究竟修。于此修位方便受职。问受职已更何所作。答入彼金刚定破诸分别尽。问因何义故名金刚定。答分别随眠此能破故。是故此定名金刚喻。偈曰。

   转依究竟净  成就一切种
  住此所作事  但为利群生

   释曰。转依究竟净者。谓永离一切烦恼障及智障故。成就一切种者。谓得一切种智由无上故。住此所作事者。谓住此位中乃至穷众生生死际。示现成道及现涅槃故。问此事何所为。答但为利群生。如此等事一向但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自下次明因大教授得大义利。偈曰。

   牟尼尊难见  常见得大义
  以闻无等法  净信资养心

   释曰。此偈明菩萨因大教授常得现前见佛常闻无等正法。常起极深净信遍满于心。此明初时得大义利。偈曰。

   若于教授中  法门如欲住
  如人拔险难  佛劝亦如是

   释曰。若于教授中法门如欲住者。有诸菩萨于教授时中。或于如来法门。心欲乐住也。如人拔险难佛劝亦如是者。譬如有人堕在深坑。有能捉发悬掷高岸。佛劝亦尔。若彼菩萨乐住寂灭深坑。诸佛如来。强能置之佛果高岸。此明次时得大义利。偈曰。

   世间极净眼  胜觉无分别
  譬如大日出  除幽朗世间

   释曰。若诸菩萨成佛时。永退一切世间法故眼得最极清净。尔时名得无分别胜觉。譬如日轮大出能除幽暗照朗世间。此明毕竟时得大义利。如是广说已。次以一偈总结前义。偈曰。

   佛子善集满  成就极广定
  恒受尊教授  能穷功德海

   释曰。此偈义如文显现。教授品究竟。

 业伴品第十六

   释曰。已说如来大教授。菩萨起业以方便为伴。今当说。偈曰。

   譬如大地种  任持四种物
  如是三种业  建立一切善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集起业方便。譬如大地种任持四种物者。何谓四物。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是谓四物。如是三种业建立一切善者。海等四物譬一切善法。如是菩萨三业能聚集一切诸善。所谓檀等诸波罗蜜。及一切菩提分法。偈曰。

   难行业能行  应形无量劫
  身口心自性  拔彼不退转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救他业方便。难行业能行应形无量劫者。何谓难行业。谓众生欲得小乘出离。菩萨于彼极生大苦。欲令彼转异乘心故。变种种形。于无量世界经无量劫数。而能久受勤苦作种种难行业。身口心自性拔彼不退转者。谓菩萨为拔彼故。虽复处处久受勤苦。三业自性终无退屈。偈曰。

   如人怖四害  深防为自身
  菩萨畏二乘  护业亦如是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自护业方便。如人怖四害深防为自身者。何谓四害。一者毒物。二者兵仗。三者恶食。四者怨仇。是谓四害。深防者为利益自身故。菩萨畏二乘护业亦如是者。毒等四害譬二乘人诸业方便。菩萨怖畏此故。深自防护起二乘心。何以故。由断大乘种故。大乘善根未起令不起故。已起复令灭故。及与佛果作障碍故。偈曰。

   作者业所作  三轮不分别
  得度净业海  功德无有边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清净业方便。作者业所作三轮不分别者。何谓三轮。一者作者。二者业。三者所作。是谓三轮。不分别者。此三不可得故。由此故三轮得清净。三轮清净故业清净。得度净业海功德无有边者。到业彼岸故。功德无边者由无尽故。业伴品究竟。

 度摄品第十七之一

   释曰。已说起业方便业所聚集诸波罗蜜。今当说。此中先说忧陀那偈。偈曰。

   数相次第名  修习差别摄
  治障德互显  度十义应知

   释曰。此中六波罗蜜应知有十种义。一制数。二显相。三次第。四释名。五修习。六差别。七摄行。八治障。九功德。十互显。此中有六偈制立六波罗蜜数唯有六。偈曰。

   资生身眷属  发起初四成
  第五惑不染  第六业不倒

   释曰。此偈显示为摄自利三事故。立波罗蜜数唯有六。一者增进。二者不染。三者不倒。彼初四波罗蜜。如其次第能令四事增进。一资生成就。由布施故。二自身成就。由持戒故。三眷属成就。由于忍辱。行忍辱者多人爱故。四发起成就。由于精进。一切事业因此成故。第五禅波罗蜜。能令烦恼不染。折伏烦恼由此力故。第六般若波罗蜜。令业不颠倒。一切所作如实知故。偈曰。

   施彼及不恼  忍恼是利他
  有因及心住  解脱是自利

   释曰。此偈显示为摄二利六事故。立波罗蜜数唯有六。初为摄利他三事故。立前三波罗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施彼。二者不恼。三者忍彼恼后为摄自利。三事故须立。后三波罗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有因。由依精进故。二者心住。由心不定令定故。三者解脱。由心已定令解脱故。偈曰。

   不乏亦不恼  忍恼及不退
  归向与善说  利他即自成

   释曰。此偈显示为摄利他六事故。立波罗蜜数唯有六。菩萨行六波罗蜜时。如其次第。于彼受用令不乏故。不恼彼故。忍彼恼故。助彼所作令不退故。以神通力令归向故。以善说法断彼疑故。菩萨如是利他即是自利。为他所作即自所作。由此因缘得大菩提故。偈曰。

   不染及极敬  不退有二种
  亦二无分别  具摄大乘因

   释曰。此偈显示为摄大乘四因故。立波罗蜜数唯有六。一者不染。二者极敬。三者不退。四者无分别。菩萨修行施时于财不染无顾恋故。受持戒时于诸学处起极敬故。行忍辱精进时。此二不退。忍于众生非众生所作苦得不退故。精进于修行善时得不退故。行禅定般若时。此二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所摄故。如此四因摄一切大乘因尽偈曰。

   不着及不乱  不舍亦增进
  净惑及智障  是道皆悉摄

   释曰。此偈显示为摄大乘六道故。立波罗蜜数唯有六。问道者何义。答有方便者为道。此中檀波罗蜜。于诸资财不着为道。由施时于境离染着故。尸波罗蜜。于诸境界不乱为道。由求受戒时一切心乱摄令住故。及比丘住护者。求境界时。一切业乱不能转故。羼提波罗蜜。于诸众生不舍为道。由一切不饶益事不生厌故。毗梨耶波罗蜜。于修诸善增长为道。由精进发起令增上故。禅波罗蜜。于烦恼障令清净为道。般若波罗蜜。于智慧障令清净为道。如是六种道摄一切大乘道尽。偈曰。

   为摄三学故  说度有六种
  初三二初一  后二二一三

   释曰。此偈显示为摄三种增上学故。立波罗蜜数唯有六。此中立初三波罗蜜。为摄初一戒增上学。戒有二种谓聚及眷属。尸罗为聚。檀及羼提为眷属。何以故。施于求受时资财不吝故。忍于护持时打骂不报故。此中立后二波罗蜜。如其次第。为摄心慧二增上学。此中立第四一波罗蜜。应知具摄三增上学。由一切三学精进为伴故。已制六波罗蜜数。次显六波罗蜜相。偈曰。

   分别六度体  一一有四相
  治障及合智  满愿亦成生

   释曰。诸菩萨修诸波罗蜜。一一皆有四相。一治障。二合智。三满愿。四成生。治障者。檀等六行。如其次第。对治悭贪破戒嗔恚懈怠乱心愚痴故。合智者。悉与无分别智共行。由通达法无我故。满愿者。施于求财者随其所欲而给与之。戒于求戒者随其所欲以身口意护而教授之。忍于悔过者与之欢喜。精进于作业者随欲助之。定于学定者随欲授法。智于有疑者随欲决断。成生者。先以施摄。后以三乘法随其所应而成熟之。先安立于戒等中。后以三乘成熟亦尔。已显六波罗蜜。相次说六波罗蜜次第。偈曰。

   前后及下上  粗细次第起
  如是说六度  不乱有三因

   释曰。六波罗蜜次第有三因缘。一前后。二下上。三粗细。前后者。谓依前后得起。何以故。由不顾资财故受持戒。行持戒已能起忍辱。忍辱已能起精进。精进已能起禅定。禅定已能解真法。下上者。前者为下后者为上。下者施上者戒。乃至下者定上者智。粗细者。前者为粗后者为细。粗者施细者戒。乃至粗者定细者智。何故粗易入易作故。何故细难入难作故。已说六波罗蜜次第。次释六波罗蜜名。偈曰。

   除贫亦令凉  破嗔与建善
  心持及真解  是说六行义

   释曰。能除贫穷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具戒者于境界相中烦恼热息故。能破嗔恚故名忍。忍破嗔恚能令尽故。能建善故名进。建立善法由此力故。能持心故名定。摄持内意故。能解真法故名慧。晓了第一义谛故。已释六波罗蜜名。次说修习六波罗蜜。偈曰。

   物与思及心  方便并势力
  当知修六行  说有五依止

   释曰。诸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有五依止。一者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便依止。五者势力依止。物依止修诸波罗蜜有四种。一者依止因。依种性力而修习故。二者依止报。依自身成就力而修习故。三者依止愿。依昔愿力而修习故。四者依止数。依智慧力而修习故。思惟依止修诸波罗蜜亦有四种。一者信思惟。于诸波罗蜜相应教而生信心故。二者味思惟。于诸波罗蜜中见功德味故。三者随喜思惟。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所有诸波罗蜜皆生随喜故。四者悕望思惟。于自身及他未来所有胜波罗蜜起悕望故。心依止修诸波罗蜜有六种。一者无厌心。二者广大心。三者胜喜心。四者胜利心。五者不染心。六者善净心。何谓修檀六种心。若菩萨以满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及以身命。于一刹那施一众生。如是乃至尽众生界。所愿成熟无上菩提者以此门施心无厌足。如是相心是名修檀无厌心。若菩萨如是相施。从初相续乃至成佛。无刹那顷有绝有减。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广大心。若菩萨以施摄他时生极重欢喜。过于受者得财时生喜。如是相心是名修檀胜喜心。若菩萨以施摄他时。见他受物极饶益我。非我自用为极饶益。何以故。由施摄他令我成就无上菩提因故。如是相心是名修檀胜利心。若菩萨如是广施不求报恩及以果报。如是相心是名修檀不染心。若菩萨如是广施所生福聚所得果报。愿施一切众生非为自受。又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无上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善净心。何谓修戒等六种心。若菩萨有恒河沙数自身。一一身复有恒河沙数劫寿。一一寿中复乏一切资生。于此乏中复有火聚。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菩萨以此多身经此多寿在此火聚起四威仪。于一刹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尽诸戒聚。乃至尽诸智聚。能得无上菩提者。菩萨修之心无厌足。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无厌心。若菩萨从初修戒乃至修智。极坐道场无有间断。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广大心。若菩萨修戒等摄他时生极重欢喜。过于受摄者得利益时生喜。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胜喜心。若菩萨修戒等摄他时。见他得利极饶益我。非我自利为极饶益。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胜利心。若菩萨修戒等时。不求报恩及以果报。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不染心。若菩萨广修戒等所生福聚所得果报。愿施一切众生非为自受。又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无上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善净心。方便依止修诸波罗蜜有三种。三种者即是三轮清净。此清净由无分别智为方便故。以此方便一切作意悉得成就。势力依止修诸波罗蜜亦有三种。一者身势力。二者行势力。三者说势力。身势力者。应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行势力者。应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于一切相为一切众生示现一切善行故。说势力者。谓演说六波罗蜜一切种时无滞碍故。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八

 度摄品第十七之二

   释曰。已说修习六波罗蜜。次说六波罗蜜差别。六波罗蜜差别各有六义。一者自性。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者品类。偈曰。

   施彼及共思  二成亦二摄
  具住不悭故  法财无畏三

   释曰。此偈明檀波罗蜜六义。施彼者是施自性。由以己物施诸受者故。共思者是施因。由无贪善根与思俱生故。二成者是施果。由财成就及身成就故。言身成就者。具摄命等五事。如五事经中说。施食得五事。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得乐五者得辩。二摄者是施业。由自他二摄满足及大菩提满足故。具住不悭故者。是施相应。由具足住不悭人心中故。法财无畏三者。是施品类。品类有三。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故。如是六义。智者应知应习。偈曰。

   六支灭有边  善道及持等
  福聚具足故  二得为二种

   释曰。此偈明尸波罗蜜六义。六支者是戒自性。由住具戒乃至受学诸学足故。灭有边者是戒因。灭是涅槃。为求涅槃度诸有边受行戒故。善道者是戒果。善道及不悔等次第五心住因戒得故。持等者是戒业。戒有三能。一者能持。由能任持一切功德如大地故。二者能静。由能止息一切烦恼火热故。三者无畏。由能不起一切怖憎等诸罪缘起岂畏起诸罪故。福聚具足故者。是戒相应。由一切时身口意业皆行善行故。二得为二种者。是戒品类。二得谓受得及法得。受得者。摄波罗提木叉护。法得者。摄禅护及无流护故。偈曰。

   不报耐智性  大悲及法依
  五德并二利  具胜彼三种

   释曰。此偈明羼提波罗蜜六义。不报耐智性者。是忍自性。一不报。二耐。三智。此三次第是三忍自性。不报者是他毁忍自性。耐者是安苦忍自性。智者是观法忍自性。大悲及法依者是忍因。一大悲为因。二法依为因。法依者。谓受戒及多闻故。五德者是忍果。如经中说。忍得五种果。一得少憎愱。二得不坏他意。三得喜乐。四得临终不悔。五得身坏生天。二利者是忍业。由三忍故能作自利利他二种业。如经偈说。作彼二义。自利利他。若知他嗔。于彼自息。具胜者。是忍相应忍难行故名最胜。具足最胜名相应。如经中说。忍最上难行故。彼三种者。是忍品类。彼人有三品。一他毁忍。二安苦忍。三观法忍故。偈曰。

   于善于正勇  有信有欲故
  念增及对治  具德彼七种

   释曰。此偈明毗梨耶波罗蜜六义。于善于正勇者。是精进自性。遮余业中勇猛故言善。除外道解脱中勇猛故言正。有信有欲故者。是精进因。由信及求精进得起故。念增者。是精进果。念定等功德复由精进起故。对治者。是精进业。如经中说。起精进者能得乐住。不杂诸恶不善法故。具德者。是精进相应。由具无贪等功德故。彼七种者。是精进品类。彼人有七品精进。一学戒精进。二学定精进。三学慧精进四身精进。五心精进。六无间精进。七尊重精进。偈曰。

   心住及念进  乐生亦通住
  诸法之上首  彼种三复三

   释曰。此偈明禅波罗蜜六义。心住者。是定自性。由心住内故。念进者。是定因。有念故于缘不忘。依进故禅定得起。乐生者是定果。离退方便离果不虚故。通住者。是定业。通谓五通。住谓三住。圣住天住梵住。禅定能令五通及三住皆得自在住故。诸法之上首者。是定相应。如经中说。三摩提者诸法上首故。彼种三复三者。是定品类。彼人有二种三品。一者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品故。二者喜俱乐俱舍俱三品故。偈曰。

   正择与定持  善脱及命说
  诸法之上首  彼亦有三种

   释曰。此偈明般若波罗蜜六义。正择者。是慧自性。由离邪业及世间所识业。正择出世间法故。定持者。是慧因。由定持慧如实解法故。善脱者。是慧果。谓于染污得善解脱。何以故。由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正择故。命说者。是慧业。由慧命及善说慧命者以彼无上正择为命故。善说者。正说正法故。诸法之上首者是慧相应。如经中说。般若者一切法中上故。彼亦有三种者。是慧品类。彼人有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三品正择故。已说六波罗蜜差别。次说六波罗蜜摄行。偈曰。

   一切白净法  应知乱定俱
  六度总三双  是类皆悉摄

   释曰。一切白净法者。谓檀等诸行法。应知彼行法总摄有三种。一者乱。二者定。三者俱。彼乱者以前二波罗蜜摄施戒不定故。定者以后二波罗蜜摄禅及实慧定故。俱者以中二波罗蜜摄忍及精进定不定故。已说六波罗蜜摄行。次说六波罗蜜治障。偈曰。

   檀离七着故  不着说七种
  应知余五度  障治七皆然

   释曰。檀离七着故不着说七种者。彼檀著有七种。一资财着。二慢缓着。三偏执着。四报恩着。五果报着。六障碍着。七散乱着。此中障碍著者。谓檀所对治贪。随眠不断故。散乱著者。散乱有二种。一下意散乱求小乘故。二分别散乱分别三轮故。由菩萨行檀时远离此七着故说七不着。应知余五度障治七皆然者。应知戒等五波罗蜜亦各有七着。离七着故亦各说七不着。此中有差别者。翻檀波罗蜜离资财着。即是戒等五波罗蜜离第一着。所谓戒离破戒着。忍离嗔恚着。精进离懈怠着。禅定离乱心着。智慧离愚痴着。戒等离障碍著者。彼障随眠皆断除故。戒等离分别著者。随其三轮不分别故。已说六波罗蜜治障。次说六波罗蜜功德。此中先说利他功德。偈曰。

   恒时舍身命  离求愍他故
  因施建菩提  智摄施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檀波罗蜜利他功德。恒时舍身命者。谓诸菩萨一切时施自身命与一切求者故。离求愍他故者。不求报恩及以爱果由大悲为因故。因施建菩提者。因是施已建立一切众生于三乘菩提故。智摄施无尽者。此施由无分别智所摄乃至无余涅槃其福无尽无穷利益一切众生故。偈曰。

   恒时守禁勤  离戒及善趣
  因戒建菩提  智摄戒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尸波罗蜜利他功德恒时守禁勤者。菩萨有三聚戒。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初戒以禁防为体。后二戒以勤勇为体。诸菩萨一切时恒守护故。离戒及善趣者。谓不着得戒及不求爱果故。偈曰。

   恒时耐他毁  离求畏无能
  因忍建菩提  智摄忍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羼提波罗蜜利他功德。恒时耐他毁者。诸菩萨于一切时若一切众生以一切极恼事来毁菩萨。菩萨悉能忍受故。离求畏无能者。不求报恩不求善趣不为怖畏不为无能故。偈曰。

   恒时誓勤作  杀贼为无上
  因进建菩提  智摄进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毗梨耶波罗蜜利他功德。恒时誓勤作者。诸菩萨无比修精进有二自性。一弘誓为自性。二勤方便为自性。杀贼为无上者。菩萨修精进但为杀自他烦恼贼。为得无上菩提故。偈曰。

   恒时习诸定  舍禅下处生
  因定建菩提  智摄定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禅波罗蜜利他功德。恒时习诸定者。诸菩萨摄无边三摩提而修习故。舍禅下处生者。弃舍无上禅乐住来就下劣处受生。何以故。由大悲故。偈曰。

   恒了真余境  佛断尚不着
  因智建菩提  悲摄智无尽

   释曰。此偈显示般若波罗蜜利他功德。恒了真余境者。了真谓第一义谛平等相。人法二无我智故。余境谓无边。名相等差别故。佛断尚不著者。佛断谓涅槃诸菩萨修般若尚不着佛涅槃。何况求生死。此中前五波罗蜜。以无分别智摄故。乃至无余涅槃功德无尽。般若波罗蜜。以大悲摄故。恒不舍众生功德无尽。六偈别说利他功德已。次以一偈总说前义。偈曰。

   广大及无求  最胜与无尽
  当知一一度  四德悉皆同

   释曰。四功德者。一广大功德。二无求功德。三最胜功德。四无尽功德。前六偈第一句显广大功德。利多众生故。第二句显无求功德。第三句显最胜功德。第四句显无尽功德。复次六波罗蜜复有清净功德。偈曰。

   得见及遂愿  并求合三喜
  菩萨喜相翻  彼退悲极故

   释曰。此偈显示檀波罗蜜清净功德。彼乞求者于菩萨生三喜。一得见时生喜。二遂愿时生喜。三求见求遂时生喜。由不见不遂时不生喜故。菩萨一切时于乞求者翻彼三喜亦生三喜。一得见彼时生喜。二遂彼愿时生喜。三求见求遂彼时生喜。此中应知。彼求者三喜不如菩萨三喜。何以故。菩萨大悲具足故。偈曰。

   自身财眷属  由悲恒喜施
  彼三远离行  何因不禁守

   释曰。此下显示尸波罗蜜清净功德。此偈明远离身三恶行。菩萨于自身自财自眷属中。由大悲故尚恒欢喜好施于他。况于他身他财他眷属中。三种远离行而不禁守耶。偈曰。

   不顾及平等  无畏亦普施
  悲极有何因  恼他而妄语

   释曰。此偈明远离妄语恶行。凡起妄语有四因缘。一为自利。恋身命故。二为利他。利所爱故。三为怖畏。惧王法故。四为求财。有所须故。菩萨则不尔。一者不顾。不恋身命故。二者平等。他身与自得等心故。三者无畏。离五怖故。四者普施。以一切物施一切故。菩萨悲愍恒深。复有何因而起妄语。偈曰。

   平等利益作  大悲惧他苦
  亦勤成熟生  极远三语过

   释曰。此偈明远离余三语恶行。菩萨于一切众生恒作平等利益。岂欲坏他眷属而作两舌。菩萨大悲恒欲拔除一切众生之苦。于他苦中极生怖惧。岂欲为苦于他而作恶口。菩萨恒行正勤。恒欲成熟一切众生。岂欲不成熟他而作绮语。是故菩萨能极远离此三语过。偈曰。

   普施及有悲  极善缘起法
  何因不能耐  意地三烦恼

   释曰。此偈明远离意三恶行。菩萨由普施一切物故离贪烦恼。由大悲故离嗔烦恼。由极善缘起法故离邪见烦恼。如是等破戒对治差别。是菩萨戒清净功德。偈曰。

   损者得益想  苦事喜想生
  菩萨既如是  忍谁何所忍

   释曰。此偈显示羼提波罗蜜清净功德。损者得益想者。菩萨于彼不饶益者得饶益想。应须忍辱。何以故。为成忍辱因故。苦事喜想生者。菩萨于受苦事中更生喜想。何以故。成就利他因故。菩萨既无不饶益想起处及苦想起处。于谁边起忍于何事起忍。偈曰。

   菩萨他想断  爱他过自爱
  于他难行事  精进即无难

   释曰。此偈显示毗梨耶波罗蜜清净功德。菩萨为他难行精进而得不难。何以故。他想断故。及一切时生于他爱。过自爱故。菩萨如是为他精进。岂复难行。是故精进清净。偈曰。

   少乐二自乐  着退尽痴故
  是说三人禅  菩萨禅翻彼

   释曰。此偈显示禅波罗蜜清净功德。少乐者。谓世间禅。二自乐者。谓声闻禅及缘觉禅。著者。若世间禅着自见。若二乘禅着涅槃。退者。谓世间禅。尽者。谓二乘禅。无余涅槃时尽故。痴者。彼三人禅如其所应。有染痴无染痴故。菩萨禅翻彼者。谓翻彼三人禅。何以故。多乐自乐他乐故。不着不退无尽无痴故。是谓禅定清净功德。偈曰。

   暗触及二灯  如是三人智
  譬如日光照  菩萨智无比

   释曰。此偈显示般若波罗蜜清净功德。譬如暗中以手触物。凡夫人智亦如是。何以故。得少境故。不明了故。不恒定故。譬如二灯室中照物。声闻人智及缘觉智亦如是。何以故。得少境故。渐明了故。未极净故。譬如日光照物。菩萨智亦如是。何以故。得遍满故。以明了故。极清净故。如是无比。是谓菩萨般若清净功德。复次六波罗蜜后有八种无上功德。偈曰。

   依类缘回向  因智田依止
  如是八种胜  无上义应知

   释曰。八无上者。一依二类三缘四回向五因六智七田八依止。问此八于六度云何得无上。答檀依者。以依菩萨故。檀类者。此有三种。一物施。以舍自身命故。二无畏施。以救济恶道生死畏故。三法施。以说大乘法故。檀缘者。以大悲为缘起故。檀回向者。以求大菩提故。檀因者。以先世施业熏习种子为因故。檀智者。以无分别智观察三轮。不分别施者受者财物故。檀田者。田有五人。一求人。二苦人。三无依人。四恶行人。五具德人。应知此中以具德胜人为无上。檀依止者。由三种依止故。一依止信向。二依止思惟。三依止三昧。依止信向者。如分别修中信思惟所说。依止思惟者。如分别修中味思惟随喜思惟希望思惟所说。依止三昧者。谓依金刚藏等定。如势力依止修中所说。如是依等无上故檀得无上。如檀八无上。戒等五波罗蜜八无上。应知亦尔。此中戒品类无上者。谓菩萨戒。忍品类无上者。谓来杀菩萨者卑下劣弱。精进品类无上者。谓修诸波罗蜜所对治断。禅品类无上者。谓菩萨三摩提。智品类无上者。谓缘如如境。戒等由胜田无上者。谓大乘法。余六无上如檀中说。复次檀及精进复有不共差别功德。问檀差别云何。偈曰。

   施一令得乐  多劫自受苦
  尚舍为爱深  何况利翻彼

   释曰。若诸菩萨施一众生令其得乐。自身多劫受贫穷苦尚施无吝。由爱深故。爱深者。谓悲差别。何况施一众生令其得乐。自身多劫获大福利也。偈曰。

   乞者随所欲  菩萨一切舍
  彼求为身故  利彼百种施

   释曰。此偈上半总说。谓随彼所求菩萨悉舍。下半解释。谓彼乞者为自利故一切欲得。菩萨为利他故百种悉舍。偈曰。

   舍身尚不苦  何况余财物
  出世喜得故  起苦是无上

   释曰。菩萨舍身时。由心故不生苦。此心显示菩萨出世间。何以故。得欢喜故。问此喜从何得。答从起苦得。是故起苦是菩萨无上。是故菩萨在出世间上。偈曰。

   乞者一切得  得喜非大喜
  菩萨一切舍  喜彼喜大故

   释曰。乞者所须菩萨皆施。乞者得喜。此喜非是大喜。问何故。答由菩萨一切皆舍喜彼得财。此喜为大。夺彼喜故。偈曰。

   乞者一切得  有财非见富
  菩萨一切舍  无财见大富

   释曰。此偈显菩萨财无尽差别。偈曰。

   乞者一切得  非大饶益想
  菩萨一切舍  得大饶益想

   释曰。此显菩萨大悲差别。偈曰。

   乞者自在取  如取路傍果
  菩萨能大舍  余人无是事

   释曰。此显菩萨无著差别。问说檀不共功德差别已。精进不共功德差别复云何。偈曰。

   胜因依业种  对治等异故
  如是六种义  精进有差别

   释曰。精进有六种差别。一胜差别。二因差别。三依止差别。四业差别。五种差别。六对治差别。此偈总举。余偈别释。偈曰。

   白法进为上  进亦是胜因
  及得诸善法  进则为依止

   释曰。此偈说精进胜差别因差别依止差别。白法进为上者。说最胜差别。由于一切善法中说精进为最胜故。进亦是胜因者。说因差别。由说精进是无上因故。及得诸善法进则为依止者。说依止差别。由依止精进得一切善法故。偈曰。

   现乐与世法  出世及资财
  动静及解脱  菩提七为业

   释曰。此偈说精进业差别。此业差别有七种。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动静者。由是世间不究竟故。六得解脱。解脱者。由断身见故。七得菩提。菩提者。由大菩提故。偈曰。

   增减及增上  舍障亦入真
  转依与大利  六说精进种

   释曰。此偈说精进种差别种差别有六种。一增减精进。谓四正勤。二恶法减二善法增故。二增上精进。谓五根。由于解脱法为增上义故。三舍障精进。谓五力。由彼障碍不能碍故。四入真精进。谓七觉分。由见道建立故。五转依精进。谓八圣道分。由修道是究竟转依因故。六大利精进。谓六波罗蜜。由自利利他故。偈曰。

   种复有五异  弘誓将发行
  无下及不动  第五说无厌

   释曰。五异者。一弘誓精进。谓欲发起行故。二发行精进。谓现行诸善故。三无下精进。谓得大果下体无故。四不动精进。谓寒热等苦不能动故。五无厌精进。谓不以少得为足故。此五种如经中所说。有弘誓精进。有现起精进。有勇猛精进。有坚固精进。有不舍佛道精进。于诸善法中。如其次第应知。偈曰。

   三种下中上  由依三乘尔
  亦二下上觉  利有小大故

   释曰。彼精进依人差别。复说三种及二种。三种者。依三乘行人差别。如其次第。下中上精进故。问何因复二种。答下上觉故。下觉者。依二乘行人。上觉者。依大乘行人。如其次第。说于小利及大利故。何以故。为自利故。为他利故。偈曰。

   财着烦恼着  厌着知足着
  四着不能退  对治分四种

   释曰。此偈说精进对治差别。由对治四著有四不退。说四种对治差别。问此云何。答檀等诸行。由四着为碍故而不得行。一者财着。于财极吝故。二者烦恼着。于财起染故。三者厌着。于檀等行有退屈故。四者知足着。于少施等喜满足故。行精进者对治如此四着。能得不退故说四种对治差别。已说六波罗蜜功德。次说六波罗蜜互显。偈曰。

   相摄及差别  依法亦为因
  六度互相成  一切种分别

   释曰。六波罗蜜相成自有四义。一相摄。二差别。三依法。四为因。相摄者。无畏施摄戒忍二度。由此二度能与无畏故。法施摄定智二度。由此二度能与法故。俱施摄精进一度。由此一度能行二施故。问戒摄几种。答摄善法戒一切檀等皆摄。如是忍等互摄如其所应作。差别者。檀等六种即为六施。谓施施戒施乃至般若施。于他相续建立檀等故。依法者所有诸经所有檀等诸义显示。所有檀等诸义所有诸经显示。处处相摄应知。为因者。谓檀为戒等因。何以故。不顾财者能行戒等故。戒亦施等因。何以故。比丘受护者能舍一切所有受故。住戒者。能具足忍等故。又受摄善法戒为檀等故。如是忍等互为因。如其所应作。如是说六波罗蜜义已。次说四摄行。偈曰。

   布施将爱语  利行并同利
  施平及彼说  建立亦自行

   释曰。四摄者。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利摄。施平者。即布施摄。彼说者。谓爱语摄。说彼波罗蜜义故。建立者谓利行摄。建立众生于波罗蜜中故。自行者。谓同利摄。建立他已自亦如是行故。问何故说此四摄体。答此说摄他诸方便。偈曰。

   摄他四方便  即是四摄性
  随摄亦摄取  正转及随转

   释曰。布施者。是随摄方便。由财施随他身起摄故。爱语者。是摄取方便。由无知疑惑者令受义故。利行者。是正转方便。由此行诸善转故。同利者。是随转方便。菩萨自如说行众生知已先未行善亦随行故。问四摄业云何。偈曰。

   令器及令信  令行亦令解
  如是作四事  次第四摄业

   释曰。布施者。能令于法成器。由随顺于财则堪受法故。爱语者。能令于法起信。由教法义彼疑断故。利行者。能令于法起行。由如法依行故。同利者。能令彼得解脱。由行净长时得饶益故。是为四摄业。问世尊亦说二摄。此云何。偈曰。

   四体说二摄  财摄及法摄
  财一法有三  次第摄四摄

   释曰。此四摄体。世尊余处说为二摄。谓财摄法摄。即以二摄摄于四摄。财摄摄初一摄。法摄摄后三摄。问云何摄后三。答法有三种。一所缘法。二所行法。三所净法。如其次第摄后三摄。应知偈曰。

   下中上差别  如是四摄种
  倍无及倍有  亦纯合三益

   释曰。四摄种差别有三。谓下中上。由诸菩萨摄三乘人差别故。由此三种差别次第复有三益。一倍无益二倍有益。三纯有益。倍无益者。谓解行地菩萨摄。倍有益者。谓入大地菩萨摄。纯有益者。谓八地已上菩萨摄。由彼决定能令众生成就故。偈曰。

   菩萨欲摄众  依此四方便
  大利及易成  得赞三益故

   释曰。若诸菩萨欲摄徒众者。一切皆须依此四摄以为方便。何以故。由一切大利得成就故。由是乐易方便故。由得诸佛称扬故。偈曰。

   四摄于三世  恒时摄众生
  成就众生道  非余唯四摄

   释曰。此四摄于三世中已摄当摄现摄一切众生。是故此四摄是成熟众生道。非余诸道。余道无体故。别说六度四摄已。次以一偈总结前义。偈曰。

   不着及寂静  能耐将意勇
  不动并离相  亦摄摄众生

   释曰。此偈上三句结六度义。下一句结四摄义。偈义如前解。菩萨以此六行行此四摄。显示六波罗蜜。成就自利利他。四摄成就亦尔。是故如其次第。先说六度。后说四摄。度摄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

 供养品第十八

   释曰。已说业所聚集诸行。未说供养如来。此供养今当说。偈曰。

   依物缘回向  因智田依止
  如是八供养  供养诸如来

   释曰。略说供养如来有八种。何谓为八。一者依供养。二者物供养。三者缘起供养。四者回向供养。五者因供养。六者智供养。七者田供养。八者依止供养。问此八义云何。偈曰。

   现前不现前  衣服饮食等
  深起善净心  为满于二聚
  常愿生佛世  三轮不分别
  成熟诸众生  最后十一种

   释曰。此二偈八句显示前八义。应知现前不现前者。谓依供养。依现在及过去未来诸佛而供养故。衣服饮食等者。谓物供养。以衣服等而供养故。深起善净心者。谓缘起供养。以深净信心而供养故。为满于二聚者。谓回向供养。为满福智二聚而供养故。常愿生佛世者。谓因供养。由有宿愿愿生佛世。令我有益不虚供养故。三轮不分别者谓智供养。设供受供供具三事不可得故。成熟诸众生者。谓田供养。众生为田。教彼供养令种善根故。最后十一种者。谓依止供养。此依止有十一种。一者依止物。由依财物而供养故。二者依止思惟。由依味思惟随喜思惟希望思惟故。三者依止信。由信大乘发菩提心故。四者依止愿。由发弘誓愿故。五者依止悲。由怜愍众生故。六者依止忍。由难行能行故。七者依止行。由诸波罗蜜故。八者依止正念。由如法不倒故。九者依止正见。由如实觉了故。十者依止解脱。由声闻烦恼灭故。十一者依止真实。由得大菩提故。问供养种差别云何。偈曰。

   因果及内外  粗细与大小
  亦远近差别  是名供养种

   释曰。世等差别为供养种差别。彼过去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如是因果谓去来今。应知内者自供养。外者令他供养。粗者利供养。细者随顺供养。小者劣供养。大者胜供养。有慢者为劣。无慢者为胜。三轮不分别故。远者欲后时供养近者即今时供养。复次隔世供养者为远。无间供养者为近。复次发愿于未来欲供养者为远。发愿于现在即供养者为近。问何等供养如来为最上供养。偈曰。

   供养诸如来  最上由自意
  信心通方便  和合五胜故

   释曰。五种自意供养如来。应知此供养为最上供养。何谓为五一者净信。二者深心。三者神通。四者方便。五者和合。净信者。于大乘法说供养处生净信故。深心者此心有九种。一味心。二随喜心。三希望心。四无厌心。五广大心。六胜喜心。七胜利心。八无染心。九善净心。此九心如修诸波罗蜜中说。神通者。谓依虚空藏等诸三摩提故。方便者。谓无分别智方便摄故。和合者。谓一切诸大菩萨和合一果入一切果故。供养品究竟。

 亲近品第十九

   释曰。已说供养如来。云何亲近善知识。偈曰。

   如前供养佛  略说有八种
  亲近于善友  应知八亦然

   释曰。应知亲近善知识亦有依等八种。问此中八义复云何。偈曰。

   调静除德增  有勇阿含富
  觉真善说法  悲深离退减

   释曰。此偈显示第一依亲近。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惓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偈曰。

   敬养及给侍  身心亦相应
  愿乐及以时  下心为缘起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物亲近。下半显示缘起亲近。物亲近有三。一者财。谓恭敬供养。二者身。谓随顺给侍。三者心。谓给侍时身心相应。缘起亲近亦有三种。一者愿乐。二者知时。三者除慢。偈曰。

   为离于贪着  为求随顺行
  随顺如所教  以此令彼喜

   释曰。此偈上半显示回向亲近。下半显示因亲近。回向亲近者。不为贪着利养故。但为随顺修行故。因亲近者。菩萨如所教授随顺修行。为亲近善知识因。何以故。菩萨以此随顺令彼善知识心生欢喜故。偈曰。

   善解于三乘  自乘令成就
  成生及净土  为法不为财

   释曰。此偈显示智田依止三种亲近。善解于三乘自乘令成就者。显示智亲近。善解三乘者由智故。成生及净土者。显示田亲近。田有二种。一众生田。二佛土田。问此二云何名田。答自所闻法于众生相续中而建立故。随所住佛土修清净因故。为法不为财者显示依止亲近。菩萨但以法利具足为依止。是故亲近善知识。不以财利具足为依止故。问亲近善知识种差别云何。偈曰。

   因果及随法  内外与粗细
  胜劣亦远近  是谓种差别

   释曰。因果差别者。谓过去亲近为因。现在亲近为果。现在亲近为因。未来亲近为果。随法差别者。谓善知识所流法门。随其差别而修行故。内外差别者。自亲近为内。令他亲近为外。粗细差别者。自听为粗。内心思惟为细。胜劣差别者。有慢亲近为劣。无慢亲近为胜。远近差别者。现在趣中亲近为近。生报趣中亲近为远。复次生报趣中亲近为近。后报趣中亲近为远。复次无间亲近为近。隔世亲近为远。复次愿于现在亲近为近。愿于未来亲近为远。问何等亲近善知识得为最上。偈曰。

   亲近善友胜  自意五如前
  信心通方便  和合等别故

   释曰。如前供养诸佛。由五种自意故得为最胜。谓净信深心神通方便和合。此中亲近善知识最胜亦尔。由净信者。于大乘经说。亲近处生净信故。由深心者。心亦九种。谓味心乃至善净心。亲近修行故。由神通者。谓依虚空藏等三摩提而亲近故。由方便者。谓依无分别智摄故。由和合者。诸大菩萨以一果入一切果故。亲近品究竟。

 梵住品第二十

   释曰。菩萨所修四梵住此云何。偈曰。

   梵住有四种  一一有四相
  治障与合智  转境及成生

   释曰。梵住者。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此中应知菩萨四无量。一一各有四种相。一治障。由所治断故。二合智。得无分别智对治胜故。三转境。由众生缘法缘无缘故。四成生。由作胜业成就众生故。问何等众生为众生缘。何等法及无缘为法缘及无缘。偈曰。

   乐苦喜烦恼  如是众生缘
  法缘说彼法  无缘即彼如

   释曰。四种众生聚是众生缘。一求乐众生聚。二有苦众生聚。三有喜众生聚。四烦恼众生聚。慈者于求乐众生聚起与乐行。悲者于有苦众生聚起拔苦行。喜者于有喜众生聚起不离行。舍者于诸受起烦恼众生聚起令离行。是名众生缘。法缘者。即是说彼四种梵住法。说名法缘。无缘者。即是彼如以无分别故。说名无缘。偈曰。

   及彼如义故  忍位得清净
  身口业所摄  亦尽诸烦恼

   释曰。彼四种行应知。无缘慈者。以如缘故。八地无生法忍时得。一切善根亦得圆满。彼清净故。及慈所依身口二业所摄者。诸烦恼亦尽。如烦恼所缘。说意自体诸烦恼断。断所缘故。如是修多罗中说。问彼四梵住何等行差别。偈曰。

   有动及不动  亦啖及不啖
  应知四梵住  如是行差别

   释曰。彼四梵住应知。有四种行差别。一者动。二者不动。三者啖。四者不啖。动者退分。可退故。不动者。住分及胜分。不可退故。啖者染污。贪着乐味无大心故。不啖者。不染污也。此退等行。是梵住差别。诸菩萨住不动及不啖中。不住于动及啖中。问梵住种差别云何。偈曰。

   前六及前二  下地亦下心
  相似等为下  翻下则为上

   释曰。下上差别者。彼不定地自性。前六品为下。一切定地前二品亦为下。谓软软软中下地亦为下。谓下七地菩萨观上地故。下心亦为下。谓诸声闻故。相似亦为下。谓未得无生法忍菩萨故。如所说下翻此下则为上应知。问此四梵住能得几果。偈曰。

   所生欲界报  满聚亦成生
  不离及离障  具足五为果

   释曰。菩萨住诸梵住为因具得五果。一者欲界众生中生。是果报果。二者二聚圆满。是增上果。三者成熟众生。是丈夫果。四者一切生处不离梵住。是依果。五者所生之处恒离彼障。是相离果。问此梵住中有何等事是菩萨相偈曰。

   设遇重障缘  及以自放逸
  欲知菩萨相  梵心无退转

   释曰。菩萨有二事。梵心不动应知。是为菩萨相。一者设遇重障因缘心终无异。是菩萨相。二者设自放逸谓能治不现前时心亦无异。是菩萨相。况无量现前时。问梵住障碍云何。偈曰。

   四梵有四障  嗔恼忧欲故
  菩萨具此障  多种过失起

   释曰。彼四梵所对治具有四障。如其次第。一嗔二恼三忧四欲。由如此障梵无体故。若有此四复生多种过失。问多失云何。偈曰。

   如是诸烦恼  起则有三害
  自害亦害彼  及以尸罗害

   释曰。此偈显示三害过失。一自害。谓自苦思作。二他害。谓他苦思作。三尸罗害。谓俱苦思作。偈曰。

   有悔亦失利  失护及师舍
  治罚并恶名  如是六呵责

   释曰。此偈显示得六种呵责过失。一者自呵责。由有忧悔故。二者他呵责。由失利养故。三者天呵责。由失拥护故四者大师呵责。由大师所舍故。五者梵行呵责。由智慧梵行人如法治罚故。六者十方人呵责。恶名流出故。偈曰。

   后身诸难堕  梵住今亦退
  心数亦苦得  复次三过生

   释曰。此偈显示后得三种过失。一者堕难。由此恶业得。后世恶报故。二者退行。由已得退及未得退退失现在未来梵住故。三者苦生。由心数法从彼生大忧苦故。问已说过失。何者是功德。偈曰。

   善住梵住人  远离彼诸恶
  生死不能污  不舍济群生

   释曰。住梵住者得二功德。一者舍烦恼。如前所说过失悉远离故。二者不舍众生。为成熟众生生死不能污故。问已知功德。此功德云何知最尊最上。偈曰。

   如人有一子  有德生极爱
  菩萨于一切  起梵胜过彼

   释曰。由过此譬则显示菩萨四种梵住最尊最上。问大悲以何等众生为所缘。偈曰。

   炽然及怨胜  苦逼亦闇覆
  住险将大缚  食毒并失道
  复有非道住  及以瘦涩者
  如此十众生  大悲心所缘

   释曰。菩萨大悲略以十种众生为境界。一是炽然众生。谓乐着欲染者。二是怨胜众生。谓修善时为魔障碍者。三是苦逼众生。谓在三涂者。四是闇覆众生。谓恒行不善者。由不识业报故。五是住险众生。谓不乐涅槃者。由生死险道不断绝故。六是大缚众生。谓外道僻见者。由欲向解脱为种种僻见坚缚所缚故。七是食毒众生。谓啖定味者。譬如美食杂毒则能害人。善定亦尔。为贪所著则便退失。八是失道众生。谓增上慢者。由于真实解脱道中而迷谬故。九是非道住众生。谓于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十是瘦涩众生。谓诸菩萨于二聚未满者。如此十种众生。是菩萨大悲所缘境界。已说大悲境界。次说大悲得果。偈曰。

   障断及觉因  与乐亦爱果
  自流五依故  是人去佛近

   释曰。障断者。是相离果彼障断故。觉因者。是增上果。利益众生故。与乐者。是丈夫果。丈夫所作故。爱果者。是果报果。得可爱报故。自流者。是依果。与未来胜悲故。如是五果皆依大悲所得。当知如此菩萨去佛菩提则为不远。已说大悲得果。次说大悲不住。偈曰。

   生死苦为体  及以无我性
  不厌亦不恼  大悲胜觉故

   释曰。一切生死以苦为体以无我为性。菩萨于苦得如实知。于无我得无上觉。如是得知觉已。由大悲故于生死不生厌离。由胜觉故亦不为烦恼所恼。是故菩萨得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已说大悲不住。次说大悲功德。偈曰。

   见苦自性时  知苦生悲苦
  亦知舍方便  恒修不厌生

   释曰。菩萨观世间苦见其自性时。即生悲苦。如彼远离方便亦求如实知。知已恒修不厌。是名大悲功德。已说大悲功德。次说大悲差别。偈曰。

   自性与数择  宿习及障断
  应知菩萨悲  如此四差别

   释曰。此大悲随其次第有四差别。一者自性。成自然故。二者数择。见功德过失故。三者宿习。由先世久修故。四者障断。由得离欲断所治恼障清净故。复有六种差别。偈曰。

   非等亦非常  非深亦非顺
  非道非不得  翻六悲如是

   释曰。翻非大悲六种差别。即是大悲六种差别。一者平等。二者常恒。三者深极。四者随顺。五者净道。六者不得。平等者。于乐受等众生所有诸受皆知是苦故。常恒者。乃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深极者。入地诸菩萨得自他平等故。随顺者于一切众生苦如理拔济故。净道者。所对治恼得断除故。不得者。得无生法忍时。诸法不可得故。已说大悲差别次说大悲如树。偈曰。

   悲忍思愿生  成熟次第说
  大根至大果  悲树六事成

   释曰。此大悲树应知以六事成就。一者大悲。二者忍辱。三者思惟。四者胜愿。五者胜生。六者成熟。此即是根茎枝叶华果六位。问此事云何。答此树以大悲为根。以忍辱为茎。以利益众生思惟为枝。以胜生愿为叶。以所得胜生为华。以成熟众生为果。问何故六事先后如此。偈曰。

   无悲则无忍  如是六次第
  胜生若不得  成熟众生无

   释曰。若无大悲则不能起大苦难行忍。若无大苦难行忍则不能起利益众生思惟。若无利益众生思惟则不能起胜生愿。若无胜生愿则不能向胜生处。若不向胜生处则不能成熟众生。问前后相似如此。成立相似复云何。偈曰。

   根生以慈润  茎擢以乐广
  念正则增枝  愿续则长叶
  内缘成为华  外缘成为果
  当知悲根等  如是次第成

   释曰。此中成立相似者。悲以慈润能令滋生。由有慈者见他苦已生悲苦故。是故以悲为根。忍以乐想能令抽擢。由菩萨利他苦生乐想乐想生已能令忍辱得广大故。是故以忍为茎。思以正念能令增进。由忍广已能于利他事中起正念故。是故以思为枝。愿以相续能令长成。由前灭后生。譬如叶长落故抽新。是故以愿为叶。生以内缘成为实。由自身成熟则受生不虚。是故以生为华。成熟者。以外缘成为实。由他身成熟则利益不虚。是故以成熟众生为果。如是次第。成立应知。已说大悲如树。次赞大悲功德。偈曰。

   大悲利益作  谁于他不起
  于苦胜乐生  乐生由悲故

   释曰。此义如偈所说。已赞大悲功德。次说大悲无著。偈曰。

   菩萨悲自在  寂静尚不住
  世乐及身命  此爱云何起

   释曰。一切世间皆爱世乐及自身命。一切声闻缘觉虽不爱世乐及自身命。而于涅槃起住着意。菩萨不尔。大悲自在故。于涅槃尚不住。何况住彼二爱中。已说大悲无著。次说大悲爱胜。偈曰。

   贪爱非无障  世悲亦世间
  菩萨悲爱起  障尽亦过世

   释曰。悲爱最胜自有二义。一者障尽。二者过世。爱亲等贪则自体是障。行世间悲体虽非障而是世间。菩萨悲爱自体障尽而复过世。故为最胜。问云何障尽。偈曰。

   有苦及无智  大海及大闇
  拔济以方便  云何不障尽

   释曰。有苦为大海。无智为大闇。能拔济方便是大悲。此悲爱则障尽。问云何过世。偈曰。

   罗汉及缘觉  如是悲爱无
  何况余世间  岂得不过世

   释曰。阿罗汉辟支佛尚无大悲爱。况余世间而有可得。若如是者。岂不过世乎。已说大悲爱胜。次说大悲无厌。偈曰。

   得悲诸菩萨  舍苦而起苦
  彼初起苦怖  证时欣乐甚

   释曰。舍苦者。谓诸菩萨以大悲故欲舍他苦。而起苦者。由舍他苦则起自苦。彼初起苦怖者。彼初谓信行地菩萨。彼于起苦中而生怯怖。由自他平等未见故。由苦如实未触故。证时欣乐甚者。证时谓净心地菩萨。彼于起苦中生极欣乐。由见自他平等故。由苦如实已触故。已说大悲无厌。次说大悲苦胜。偈曰。

   悲苦最希有  苦胜一切乐
  更乐悲生故  办非有况余

   释曰。悲苦最希有者。谓从他苦而生大悲。从大悲而生自苦。如是悲苦有何希有。而得过此故为最希有。苦胜一切乐者。即此悲苦。胜于一切世间之乐。问何故。答更乐悲生故。此诸菩萨更以悲苦为乐。由此苦从大悲生故。办非有况余者。彼乐所作已办者尚无。况余世间而得有也。已说大悲苦胜。次说大悲施胜。偈曰。

   施与悲共起  能令菩萨乐
  三界中乐受  比此无一分

   释曰。若布施与大悲俱生。则能起菩萨胜乐。于三界中所作诸乐。欲比大悲施所作乐。无有一分而得相似。已说大悲施胜。次说大悲忍苦。偈曰。

   生死苦自性  不舍由悲故
  起苦利他因  云何舍不习

   释曰。一切苦悉入生死苦中。诸菩萨不舍生死由大悲故。菩萨起苦是利他因。菩萨不舍生死时即是不舍一切苦。已说大悲忍苦。次说大悲施果。偈曰。

   悲施财三果  悲者恒增长
  爱生及摄生  资生复三乐

   释曰。悲施财三果悲者恒增长者。谓菩萨大悲能增长三种果。一者增悲。由修习故能令自体增长。二者增施。由悲自在故能令施得增长。三者增财。由施自在故能令财得增长。爱生及摄生资生复三乐者。从是三果复生三乐。一者从悲为因生爱生乐。二者从施为因生摄生乐。三者从财为因生资生乐。已说大悲增果。次说大悲劝进。偈曰。

   悲长及施增  成生亦乐起
  牵来复将去  大悲劝如是

   释曰。大悲劝进菩萨行六种功德。大悲义言。菩萨汝修习我令我滋长。汝舍资财令施增进。汝应以施成熟众生。汝应以施令自乐起。汝若施者招引大菩提二聚及余令向己来。汝若施者将导二聚及余令向大菩提去。已说大悲劝进。次说大悲乐胜。偈曰。

   苦者悲诸苦  不施云何乐
  以令自乐故  施乐拔他苦

   释曰。苦者悲诸苦者。诸菩萨以悲起诸苦。是故名苦者。不施云何乐者。菩萨大悲故以他苦为自苦。若不施他乐云何得自乐。以令自乐故施乐拔他苦者。若菩萨施众生乐拔众生苦时。即是菩萨自作乐。已说大悲乐胜。次说大悲教授。偈曰。

   悲者教自施  施彼勿自求
  施报愿不受  有愿还以施

   释曰。此偈教行无求施。悲者教自施施彼勿自求者。大悲义言。汝施施他时莫求自乐。他乐若无自乐亦无。何以故。乐不别故。施报愿不受有愿还以施者。若我施果亦愿不受。设有果时还以布施。偈曰。

   施及于施果  普施于一切
  彼乐我乐故  施彼我无须

   释曰。此偈教行施果施。谓施及施所得果。普施一切众生。何以故。悲者以彼乐为自乐故。是故菩萨所有施果。皆应布施一切众生。大悲作如是教授。偈曰。

   轻财而以施  来多复来好
  不用而自来  还用展转施

   释曰。此偈教行厌财施。若人厌财而行施者。是人虽不欲财而财自来。极广极妙道理如此。以大心故。若有如此还用布施。是则资财来而复来。菩萨则施而复施。何以故。非求自乐。欲令施施无穷故。偈曰。

   悲者以大悲  尽施及常施
  应作如是施  慎勿求施果

   释曰。此偈教行无间施应知。偈曰。

   若我不乐施  施果不施时
  施无一刹那  以无施爱故

   释曰。此偈教行无厌施应知。偈曰。

   不作不与果  与果与作者
  是汝观恩过  与我不相似

   释曰。此偈教行舍恩施。菩萨语施云。若人行汝者。汝方与果。是汝待报恩过失。我则不尔。是汝不与我相似。复次若人行汝者。汝但与此人果。汝则是待报恩者。我则不尔。所行施果与一切众生。是汝不与我相似。已说大悲教施。次说大悲行施。偈曰。

   无障及净句  利彼亦自量
  无求与无著  悲者如是施

   释曰。无障者。谓不夺他物行施故。净句者。以如法财行施。谓不以毒物兵杖酒等施故。利彼者。以施摄他时置于善根故。自量者。不令自眷属有乏少故。无求者。谓前众生或无。心求或无口求。见彼乏少自然而施。及不简福田故。无著者。不求报恩及以果报故。偈曰。

   尽广胜常喜  离着亦清净
  回向于二处  菩提及善根

   释曰。尽者。内外物施故。广者。多物施故。胜者。妙物施故。常者。恒施故。喜者。离嗔施故。谓乞求者作不饶益时忍而喜施。离著者。无希望故。如前无著说。清净者。以如法故。如前净句说。回向菩提者。回向大菩提故。回向善根者。回向随顺善根器故。已说大悲行施。次说大悲受用差别。偈曰。

   有财而自用  及用施众生
  得喜施喜胜  三乐养心故

   释曰。菩萨自受用财生喜。及用财布施众生生喜。二喜相比施喜为胜。何以故。三乐养心故。三乐者。一布施喜。二摄他喜。三菩提聚满足喜。已说大悲受用差别。次说大悲增长诸度。偈曰。

   悭恶嗔放逸  缘着及邪着
  如是六蔽者  悲令六度增

   释曰。悭者。少物不能舍故。恶者。破戒及恼他故。嗔者。于少不饶益起大嗔故。放逸者。于诸善法不勤行故。缘著者。五欲乱心故。邪著者。外道无慧故。如是住六蔽者。大悲怜愍为说过失。令六波罗蜜而得增长。说大悲增长诸度已。此大悲从四缘生。亦应显示。偈曰。

   苦乐不苦乐  因力及善友
  自体相续流  大悲四缘义

   释曰。苦乐不苦乐者。显示缘缘具缘。三受三苦俱起悲故。问舍受云何苦。答由行苦故。因力者。显示因缘。善友者。显示增上缘。自体相续流者。显示次第缘。问大悲如是生已云何得平等。偈曰。

   行相及思惟  随顺与离障
  不得亦清净  六义悲平等

   释曰。大悲平等有六种。一者行相平等。由三受位众生平等知是苦故。二者思惟平等。由平等怜愍故。三者随顺平等。由平等救济故。四者离障平等。由平等不恼故。五者不得平等。由自他及悲三轮平等不可得故。六者清净平等。由八地无生忍时平等得故。问如是别说大悲已。此四梵住云何修习得令无上。偈曰。

   慈等令无上  自意修亦五
  信心通方便  和合如前说

   释曰。如前供养诸佛亲近善友皆由五种自意修习得令无上。梵住亦尔。由净信者。于大乘经说。梵住处生净信故。由深心者。以九种心修梵住故。由神通者。依虚空等定而修习故。由方便者。依无分别智所摄故。由和合者以一果入一切果故。梵住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

 觉分品第二十一之一

   释曰。诸菩萨有羞相(羞兼惭愧)。此中应说。偈曰。

   治障及合智  缘境亦成生
  菩萨有羞相  如是四差别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有羞有四种相。一自性。二伴类。三境界。四作业。治障者。谓离无羞。此即是羞自性。合智者。与无分别知相应。此智是羞伴类。缘境者。菩萨以小无障众生为可羞境。即是声闻缘觉。小者对大乘故。无障者。破烦恼障故。成生者。菩萨有羞以建立众生为业。此是有羞四种相。问诸菩萨有羞于何行中起。偈曰。

   菩萨于六度  障增及治减
  不勤亦勤行  于此有羞起

   释曰。诸菩萨于四事中极生羞耻。一者于诸度障增时极生羞耻。二者于诸障治减时极生羞耻。三者修诸度懈怠时极生羞耻。四者随顺烦恼法勤行时极生羞耻。所谓诸根常开而不禁守。问菩萨有羞种差别云何。偈曰。

   六品及二品  七地与二乘
  亦似则为下  反此应知上

   释曰。六品者。不定地中前六品有羞为下。二品者。诸定地中前二品有羞为下。七地者。菩萨十地中前七地有羞为下。二乘者。谓下心众生有羞为下。由有增上慢故。亦似者。谓未得无生忍菩萨彼有羞亦为下。翻此诸下有羞。应知即是诸上有羞。问何法是有羞障。及彼障有几过失。偈曰。

   无羞惑不断  三害及六呵
  堕难退苦三  如前十二失

   释曰。无羞者。是菩萨有羞障。若有此障则烦恼不断。烦恼不断则先生三害。一自害。谓不正思惟。由自恼故。二他害。谓嗔及舍。由恼他故。问嗔者恼众生可尔。舍者云何恼众生。答菩萨应化众生。舍而不化。是谓为恼。俱害者。谓破尸罗。由恼自他故。起三害已即于现法得六呵责。由疑悔失利失护弃舍治罚恶名故。随其次第得六种呵责。所谓自呵责乃至十方人呵责。如是已后复有三种过失生。一退堕诸难处。二退失已得未得善法。三从彼生大苦受。是谓无羞生十二种过失。问已知障及过失。何者是有羞功德。偈曰。

   此等一切恶  菩萨若有羞
  当知一切尽  起彼对治故
  天人聪慧生  速满于二聚
  成生不退转  离不离为果

   释曰。初偈显示有羞离过功德。如前过失。菩萨有羞一切不有故。后偈显示有羞集得功德。具足聚集五胜果故。天人聪慧生者。是得果报果。谓常生天上及以人中恒得聪慧故。速满于二聚者。是得增上果。谓得大菩提二聚故。成生不退转者。是得丈夫果。丈夫所作故。离者。是得相离果。离彼障故。不离者。是得依果。一切生处不离彼障对治故。问有羞功用譬喻云何。偈曰。

   有衣翻有垢  凡夫无惭故
  天衣更无垢  菩萨有惭尔
  菩萨惭具足  如空不可污
  欲胜诸菩萨  亦以惭庄严
  譬如慈母爱  惭护众生然
  观生及化生  此事由惭起

   释曰。此中第一偈显示惭如衣服。何以故。有惭者过垢不能污故。第二偈上半显示惭如虚空。何以故。有惭者虽值世间八法不被染故。第二偈下半显示惭如庄严。何以故。有惭者端正胜余菩萨故。第三偈显示惭如慈母。何以故有惭者拥护生死一切过失如象马军观生化生由此起故。衣服譬显惭能对治住诸烦恼。虚空譬显惭能对治染着八法。庄严譬显惭能随顺同行。慈母譬显惭能成熟众生。问菩萨行惭有何相。偈曰。

   不忍及不行  亦忍及亦行
  当知此四种  是说行惭相

   释曰。此偈显示四种行惭相。一不忍。二不行。三忍。四行。何以故。有惭者于一切过恶有前二相。不忍故。不行故。于一切功德有后二相。忍故。行故。问云何惭羞得无上。偈曰。

   教习于惭羞  亦起五自意
  信法等别故  无上如前知

   释曰。如前知者于大乘经说。惭羞处生净信故。以九种深心修习故。依虚空等定修习故。由无分别智摄故。以一果入一切果故。已说菩萨有羞。次说菩萨无畏。偈曰。

   诸菩萨无畏  体相及差别
  坚固与殊胜  今当次第解

   释曰。菩萨无畏有四义解释。一体相。二差别。三坚固。四殊胜。问体相云何。偈曰。

   进定慧三起  勇健勤猛作
  是说无畏相  亦显于众名

   释曰。精进禅定般若。此三若起是无畏体相。勇健勤猛。此四显无畏众名。问此三于何行中无畏。偈曰。

   诸有所作中  下动愚则畏
  离三三决定  是名无畏安

   释曰。菩萨于诸所作中其心若下若动若愚则生怖畏。何以故。下心者。于彼无勤修故。动心者。于彼心不住故。愚心者。于彼无方便故。彼三对治随其次第。即是精进禅定般若。是故精进等三。若得决定则名无畏。问云何决定。答此三对治任运现前。是名决定。问已说体相。云何差别。偈曰。

   自性及大愿  不顾及不退
  闻深亦能化  置彼于佛身
  亦行诸苦行  不舍于生死
  生死不能染  此十是差别

   释曰。此二偈随其次第说无畏有十种差别。一者自性。谓性成就得无畏故。二者大愿。谓发菩提心得无畏故。三者不顾。谓勤自利时不顾身命得无畏故。四者不退。谓勤利他时有违逆者得无畏故。五者闻深。谓听实义时得无畏故。六者能化。谓难化众生以通力化得无畏故。七者置彼于佛身。谓建立众生于大菩提得无畏故。八者亦行诸苦行。谓行种种难行苦行得无畏故。九者不舍生死。谓故意受生得无畏故。十者生死不能染。谓处染不染得无畏故。问已说差别。云何坚固。偈曰。

   恶朋及重苦  闻深不能退
  譬如螽翅风  不动须弥海

   释曰。菩萨无畏于三缘得不动。一遇恶朋。二遭重苦。三闻深法。譬如螽蟴振羽不能荡海摇山。彼之三缘不能动菩萨心亦复如是。是故菩萨无畏得坚固。问已说坚固。云何殊胜。偈曰。

   诸说无畏中  菩萨无畏上
  相异坚殊胜  与彼不相似

   释曰。由前三义胜故。菩萨无畏于诸说无畏中最为殊胜。已说菩萨无畏。次说菩萨不退。偈曰。

   不退诸菩萨  品类有三事
  于闻进苦故  惭勇为依止
  欲乐大菩提  是说不退性
  未成成极成  差别诸地显

   释曰。此二偈显示不退品类依止自性差别。彼品类有三种。一闻法无厌不退。二恒大精进不退。三生死苦恼不退。依止有二种。一惭二勇。有惭者不退退者可羞耻故。有勇者不退。退者非猛健故。自性谓欲乐大菩提。欲乐若回即得退故。差别有三种。一未成。谓信行地菩萨不退。二成。谓初地至七地菩萨不退。三极成。谓八地已上菩萨不退。已说菩萨不退。次说菩萨知法。偈曰。

   知法知法业  知相知无尽
  得果及二门  成生亦住法

   释曰。知法者。谓知五明处。一内明。二因明。三声明。四医明。五巧明。知此五论是谓知法。知法业者。谓知自利利他。以此为业。知内论者。为自修及为他说。知因论者。为申己义及屈他义。知声论者。为自善音令他信受。知医论者。为除他疾。知巧论者。为令他解。知论相者。谓知此五论得有五因是菩萨知论相。一闻得。二持得。三诵得。四思得。五通得。菩萨先于论有闻。闻已受持。持已习诵。诵已正思。思已通达。通达者知此是功德此是过失此是善语此是恶语。知无尽者。谓如此知乃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得果者。谓自知得一切种智故。二门者。一三昧门。二陀罗尼门。知论菩萨以三昧门成熟众生。随彼化摄故。以陀罗尼门成熟佛法。随所得法皆能持故。已说菩萨知法。次说菩萨知世间。偈曰。

   身知亦口知  及以实谛知
  菩萨知世间  最胜余无等

   释曰。菩萨有三种知世间。一身知世间。二口知世间。三谛知世间。问云何身知。云何口知。偈曰。

   身知则舒颜  口知则先语
  为令成器故  正法随修行

   释曰。舒颜者。谓熙怡欢笑。此是身知世间。先语者。谓慰问赞美。此是口知世间。问此知何所为。答为令成器故。问令成何器。答正法随修行令成此器故。问云何谛知世间。偈曰。

   二知知世生  二知知世灭
  为息复为得  谛知勤修行

   释曰。二知知世生者。知苦集二谛则知世间常生。由生及生方便故。二知知世灭者。知灭道二谛则知世间可灭。由灭及灭方便故。问知谛世间复何所为。答为息复为得谛智勤修行。息者苦集谛。得者灭道谛。诸菩萨为息苦集谛为得灭道谛故观诸谛修智具足。如是知世间。即是知世间业。已说菩萨知世间。次说菩萨修习四量。偈曰。

   能诠及义意  了义亦无言
  当知此四种  是说四量相

   释曰。能诠者。如来所说十二部经。此法为量。非人为量。义意者。谓文中所以。此义为量。非语为量。了义者。谓世间可信及佛所印可。此了义为量。非不了义为量。无言者。谓出世证智。此智为量。非识为量。问世尊何故说此四量。偈曰。

   谤法及非义  邪思与可言
  遮此四事故  次第说四量

   释曰。说能诠法为量遮谤说人说。义意为量遮非义文句说。了义为量遮邪思倒解说。智为量遮可言智。问依此四量有何功德。偈曰。

   信心及内思  正闻与证智
  菩萨不可坏  依量功德尔

   释曰。依第一量则信心不可坏。依第二量则正思不可坏。依第三量则正闻不可坏。依第四量则世智不可坏。已说菩萨修习四量。次说菩萨四无碍解。偈曰。

   于门相言智  通达无比伦
  此即是菩萨  四种无碍解

   释曰。第一者谓知门智。能知义中所有名门差别故。第二者谓知相智。能知此义属此名故。第三者谓知言智。能知异土言音故。第四者谓知智智。能知自能说法故。知此四种是无碍解。偈曰。

   能说及所说  说具合三事
  四二复二种  次第三事因

   释曰。能说所说说具。此三事各有因缘。能说有四因缘。一教授智。二成熟智。三聚满智。四令觉智。所说有二因缘。一法二义。四智于此二有用故。说具有二因缘。一言二智。由此二得成说故。偈曰。

   举法及释法  令解与避难
  建立四无碍  以是义应知

   释曰。举法者以门故。释法者以相故。令解者以言故。避难者以智故。应知此中以所说法及义以说具言及智。次第建立四无碍解。问云何名无碍解。无碍解有何业。偈曰。

   内证及外觉  故称无碍解
  能断一切疑  此即是彼业

   释曰。此偈上半立名。下半显业。名者。由诸菩萨初以出世间智内证诸法得平等如解。后以后得世智外觉诸法法门差别。由此道理故名无碍解。业者。复由此解能断一切众生一切疑网。此名为业。已说菩萨四无碍解。次说菩萨二聚功德。偈曰。

   福智为二聚  胜报亦不污
  一切诸菩萨  胜相皆如此

   释曰。福智为二聚者。二聚谓福聚及智聚。胜报亦不污者。诸菩萨由福聚故。于生死中作胜报成就因。由智聚故。于彼胜报作不染污因。是故菩萨胜相无等。问二聚摄六度云何偈曰。

   初二为福体  第六即是智
  余三二聚因  五亦成智聚

   释曰。初二为福体者。应知施戒二波罗蜜为福聚体。第六即是智者。应知般若波罗蜜即为智聚体。余三二聚因者。应知忍辱精进禅定三波罗蜜。通为二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智聚者。复由般若能回向故。一切诸波罗蜜皆成智聚。问云何名聚。云何聚业。偈曰。

   正修及数修  资善名为聚
  自利与他利  成就则名业

   释曰。此偈上半释名。下半显业。名者。三婆罗名为聚。三者正修义。婆罗者数修义。由正修及数修善法则得资长。由资长故名聚。业者。由此聚故则能成就自他二利。是名为业。问二聚种差别云何。偈曰。

   入地入无相  及入无功用
  受职并究竟  二聚次第因

   释曰。此中种差别者。彼信行地聚为入地因。六地中聚为入无相因。无相者。第七地所摄聚。彼相不起故。第七地聚为入无功用因。第八第九地聚为入受职因。第十地聚为入究竟因。究竟者佛地所摄故。已说菩萨二聚功德。次说菩萨修习四念处。偈曰。

   依止及对治  入谛与缘缘
  作意并至得  随顺亦随转
  觉境及受生  限极将最上
  长时与后证  胜修十四种

   释曰。此二偈明菩萨四念处有十四种胜修。一依止胜修。二对治胜修。三入谛胜修。四缘缘胜修。五作意胜修。六至得胜修。七随顺胜修。八随转胜修。九觉境胜修。十受生胜修。十一限极胜修。十二最上胜修。十三长时胜修。十四后证胜修。依止胜修者。谓依大乘经起闻思修慧为自体故。对治胜修者。谓能对治不净苦无常无我法想四倒。由入身等法无我故。入谛胜修者。谓如其次第次第入苦集灭道谛故。自入他入。如中边分别论说。缘缘胜修者。谓缘一切众生身等为境界故。作意胜修者。谓身等不可得故。至得胜修者。谓身等不离不合故。随顺胜修者。谓得诸障对治能对治彼障故。随转胜修者。谓凡夫二乘所修念处亦摄随转为教授故。觉境胜修者。谓知身如幻色相似故。知受如梦皆邪觉故。知心如空自性净故。知法如客。客谓缠垢。譬如虚空有烟云尘雾故。受生胜修者。谓故意受生成就转轮王等最胜。身受心法亦不染故。限极胜修者。谓修下品念处亦过余人修最上品。自性利故。最上胜修者。谓能不作功用总别修习四念处故。长时胜修者。谓修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后证胜修者。谓十地及佛地中皆可得故。已说菩萨修习四念处。次说菩萨修习四正勤。偈曰。

   三舍及入地  住寂与得记
  成生亦受职  净土并圆满

   释曰。菩萨为对治四念处障故修习四正勤。若广说此对治则有十种差别。由对治十行障故。十行者。一舍着行。谓受有中胜报而不染着。二舍盖行。谓离一切障盖。三舍下行。谓离二乘作意。四入地行。谓入初六地。五住寂行。谓入第七地。六得记行。谓入第八地。七成生行。谓入第九地。八受职行。谓入第十地。九净土行。谓第八第九第十三地。十圆满行。谓入佛地。菩萨为对治此十行障故修习四正勤。是为广说差别。问此十差别修义云何。偈曰。

   依止于欲故  起勤起精进
  摄心与正持  十治修如是

   释曰。修义者。谓依欲起勤。依勤起精进摄心正持。是名修义。此中有平等修。有有相修。有精进修。平等修者。由正勤能令止观平等故。有相修者。由止举舍三相合修故。精进修者。为断止观中没掉二障起精进故。问云何起精进。答谓摄心及正持。摄心者。谓奢摩他。正持者。若心平等则如是住如是正持。以此三修修前十行。是名修正勤。已说菩萨修习四正勤。次说菩萨修习四神足。偈曰。

   分别四神足  略以三事解
  依止及方便  亦成就应知

   释曰。此中略以三事分别四神足。一依止。二方便。三成就。问云何依止。偈曰。

   禅定所依止  差别有四足
  一欲二精进  三心四思惟

   释曰。应知禅波罗蜜所依止有此四足差别。问云何方便。偈曰。

   起作及随摄  系缚并对治
  随次八断行  三一二二成

   释曰。起作及随摄系缚并对治者。方便亦有四种。一起作方便。二随摄方便。三系缚方便。四对治方便。问此四种方便。各以何等行成。答随次八断行三一二二成。八断行者。一信二欲三勤四猗五念六智七思八舍。此中随其次第以信欲勤三行成立起作方便。由信起欲。由欲起勤。如是次第故。以猗一行成立随摄方便。由猗息已定得生故。以念智二行成立系缚方便。由正念故心于定中不离所缘。由正智故心离所缘觉已随摄。以思舍二行成立对治方便。由思故对治没缠。由舍故对治掉缠。此二是诸烦恼对治故。问云何成就。偈曰。

   能见及能授  游戏亦游愿
  自在并得法  成就此六种

   释曰。六成就者。一能见成就。二能授成就。三游戏成就。四游愿成就。五自在成就。六得法成就。能见成就者。谓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此成就故。能授成就者。谓六通。依此能教授故。如其次第。身通往彼所。天耳通闻其音而为说法。他心通知障有无为之除断。宿住通知过去行借力令知使其生信。天眼通知死此生彼令其生厌。漏尽通为之说法令得解脱。游戏成就者。此有多种。谓变化等诸定。游愿成就者。谓入愿力游诸愿果。谓放光发声等。此不可数。广如十地经说。自在成就者。谓十自在。亦如十地经说。得法成就者。谓得力无所畏及不共法。已说菩萨修习四神足。次说菩萨修习五根。偈曰。

   觉行闻止观  信等根所缘
  增上是根义  成就利益故

   释曰。信根以菩提为所缘。进根以菩萨行为所缘。念根以闻大乘法为所缘。定根以奢摩他为所缘。慧根以如实智为所缘。问云何是根义。答此信等于所缘增上。故名为根。能成就利益故。已说菩萨修习五根。次说菩萨修习五力。偈曰。

   应知信等根  垂入于初地
  如前五根障  能羸故名力

   释曰。此中五根临入初地时。能令不信懈怠失念乱心无知羸劣。故名为力。已说菩萨修习五力。次说菩萨修习七觉分。偈曰。

   菩萨入初地  建立于觉分
  诸法及众生  于此得平等

   释曰。诸菩萨入初地时。觉彼法故建立觉分。问云何觉。答于一切法及自他身得平等解。如此名觉。如其次第。法无我及人无我故。偈曰。

   譬如轮王行  七宝为先导
  菩萨趣正觉  七分常圆满

   释曰。此明诸菩萨七觉分与转轮圣王七宝相似。问何分与何宝相似。偈曰。

   念伏于诸境  择法破分别
  进速无余觉  明增喜遍身
  障尽猗而乐  诸作从定生
  随时所欲住  弃取皆由舍

   释曰。第一念觉分与轮宝相似。未降国土轮能降故。未伏境界念能伏故。第二择法觉分与象宝相似。诸国勍敌象能摧故。分别胜怨择能破故。第三精进觉分与马宝相似。大地阔边马速穷故。真如极际进速觉故。第四喜觉分与珠宝相似。珠光烛幽王欢极故。法明破暗心喜满故。第五猗觉分与女宝相似。王受快乐女摩触故。智脱障恼猗息恶故。第六定觉分与藏臣宝相似。王有所须从臣出故。智有所用从定生故。第七舍觉分与兵宝相似。主兵阅众弃弱取强随转轮圣王所住不疲倦故。菩萨修行弃恶取善随无分别智所住无功用故。成立七觉分与七宝相似。其义如此。偈曰。

   依止及自性  出离与功德
  第五说不染  此分有三种

   释曰。七觉分如其次第。念是依止分。一切菩提分依此而行故。择是自性分。一切菩提以此为自体故。进是出离分。以此能令菩萨至究竟故。喜是功德分。以此能令心乐满故。猗定舍三是不染分。猗是不染因故。定是不染依止故。舍是不染自性故。已说菩萨修习七觉分。次说菩萨修习八正道分。偈曰。

   一转如前觉  立分二亦然
  次三三业净  后三三障断

   释曰。一转如前觉者。第一分。如前位中如实觉后时随转。说名正见。立分二亦然者。第二分。如前位中自所立分而解。入佛经中如佛所立为他分别。名正思惟。次三三业净者。次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三业谓语业身业俱业。如其次第。以次三正摄此三业故。后三三障断者。后三谓正勤正念正定。三障谓智障定障自在障。如其次第。以后三正治此三障。由修正勤长时不退屈故智障断。由修正念掉没无体故定障断。由修正定胜德成就故自在障断。如是建立八正道分应知。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一

 觉分品第二十一之二

   释曰。已说菩萨修习道分。次说菩萨修习止观。偈言。

   安心于正定  此即名为止
  正住法分别  是名为观相

   释曰。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者。谓心依正定而不见。心非无正定而立止故。是名止相。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者。谓依正住分别法体。是名观相。问此二行云何修。偈曰。

   普欲诸功德  是二悉应修
  一分非一分  修有单双故

   释曰。普欲诸功德是二悉应修者。若人遍欲求诸功德。是人于止观二行悉应修习。如经中说。佛告诸比丘。若有所求云何令得。诸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乃至广说。诸比丘。有二法应须修习。所谓止观。一分非一分者。一分谓或止或观。非一分谓止观合。问何故。答修有单双故。单修者一分。或止修或观修。双修者非一分。谓止观合修。问此二行云何种差别。复云何业。偈曰。

   能通及能出  无相亦无为
  净土及净果  是二即为业

   释曰。此偈上半明种差别。下半明业。此二法在信行地名依止修。若入大地复有四种差别。一能通修。谓入初地。二能出修。谓入乃至六地。于彼六地出有相方便故。三无相修。谓入第七地。四无为修。谓入后三地。作功用修名有为。后三地不作功用故名无为。此五是种差别。净土者。依后三地修净土行。净果者。作转依行。此二净。即是彼业。已说菩萨止观。次说菩萨修习五种巧方便。偈曰。

   自熟与成生  速果并作业
  生死道不绝  说此为五巧

   释曰。五种巧方便者。一自熟佛法。以无分别智为巧方便。二成熟众生。以四摄法为巧方便。三速得菩提。以忏悔随喜请转法轮生起胜愿为巧方便。四作业成就。以二门为巧方便。二门者。谓陀罗尼门及三昧门以此二门能成就利益众生业故。五生死道不绝。以无住处涅槃为巧方便。问云何巧差别。云何巧业。偈曰。

   菩萨巧无等  差别依诸地
  能成自他利  说是名为业

   释曰。此偈上半明巧差别。下半明巧业。差别者。此五方便于诸菩萨最上无等。何以故。于诸地中不与二乘共故。是故差别。业者。能成就自身他身一切利益。是名为业。已说菩萨巧方便。次说菩萨陀罗尼。偈曰。

   业报及闻习  亦以定为因
  依止此三行  持类有三种

   释曰。陀罗尼品类有三种。一报得。由先世业力得故。二习得。由现在闻持力而得故。三修得。由依定力得故。问云何种差别。偈曰。

   二小一为大  一大复三种
  地前与地上  不净及净故

   释曰。二小一为大者。于彼三种品类中。报得及习得。应知此二为小。修得者。应知此一为大。一大复三种者。于彼大种类中。应知复有三种。谓软中上。未入地菩萨所有为软。以入不净地菩萨所有为中。谓初七地。入清净地菩萨所有为上。谓后三地。问云何业。偈曰。

   应知诸菩萨  恒依陀罗尼
  闻法及持法  作业皆如是

   释曰。此中应知。诸菩萨依止陀罗尼恒开示妙法及常受持。以此为业。已说菩萨陀罗尼。次说菩萨起诸愿。偈曰。

   思欲共为体  智独是彼因
  诸地即为地  二果亦为果
  应知差别三  种种大清净
  此业有二种  自利与利他

   释曰。此二偈以六义分别诸愿。一自性二因三地四果五差别六业。彼思欲相应共为自性。以智为因。诸地为地。二果为果。谓即果及未来果。以诸愿为因。心得遂故。心遂者。如心所欲皆成就故。又以愿力游诸愿果。所谓身放光明口发音响乃至广说。差别有三种。一种种。谓信行地愿如是如是欲得故。二广大。谓入地菩萨十大愿故。三清净。谓后后诸地转转清净。乃至佛地极清净故。是名差别。彼业二种。一自利成就。二利他成就。是名为业。已说菩萨诸愿。次说菩萨修习三三昧。偈曰。

   应知二无我  及以二我依
  二依常寂灭  三定所行境

   释曰。三三昧有三种所行。一人法。二无我。是空三昧所行。二彼二执所依五取阴。是无愿三昧所行。三彼依毕竟寂灭。是无相三昧所行。彼三种所取体为三种境界。彼三种能取体为三种三昧。是名三三昧。问三三昧名义云何。偈曰。

   空定无分别  无愿厌背生
  无相恒乐得  彼依常寂灭

   释曰。空定无分别者。无分别义是空三昧义。由人法二我不分别故。无愿厌背生者。厌背义是无愿三昧义。由厌背我执所依故。无相恒乐得彼依常寂灭者。乐得义是无相三昧义。由乐得彼所依毕竟寂灭故。问三三昧云何起。偈曰。

   应知及应断  及以应作证
  次第空等定  修习有三种

   释曰。应知及应断及以应作证者。应知谓人法二无我。应断谓二我执所依。应证谓彼依毕竟寂灭。次第空等定修习有三种者。此中为知人法二无我故修空三昧。为断彼二执所依故修无愿三昧。为证彼依毕竟寂灭故修无相三昧。已说菩萨修习三三昧。次说菩萨四法忧陀那。偈曰。

   如前三三昧  四印为依止
  菩萨如是说  为利群生故

   释曰。四法印者。一者一切行无常印。二者一切行苦印。三者一切法无我印。四者涅槃寂灭印。此中应知。无常印及苦印为成无愿三昧依止。无我印为成空三昧依止。寂灭印为成无相三昧依止。菩萨说此四印为三三昧依止。皆为利益诸众生故。问何等是无常义乃至何等是寂灭义。偈曰。

   无义分别义  不真分别义
  息诸分别义  是名四印义

   释曰。此中诸菩萨以无义是无常义。由分别相毕竟常无故。以分别义是无我义。由分别相唯有分别。此二是分别相。由无体故。不真分别义是苦义。由三界心心法为苦体故。此是依他相。息诸分别义是寂灭义。此是真实相。复次应知依他相。复以刹那刹那坏为无常义。问云何成立刹那坏义。偈曰。

   由起及从因  相违亦不住
  无体与相定  随转并灭尽
  变异因亦果  执持与增上
  随净及随生  成义有十五

   释曰。此二偈以十五义成立刹那刹那灭义。一由起。二从因。三相违。四不住。五无体。六相定。七随转。八灭尽。九变异。十因。十一果。十二执持。十三增上。十四随净。十五随生。由此十五义刹那坏义可得成立。第一由起者。诸行相续流名起。若无刹那刹那灭义。而有诸行相续流名起者不然。若汝言物有暂时住后时先者灭后者起名相续者则无相续。由暂住时后起无故。第二从因者。凡物前灭后起必籍因缘。若离因缘则无体故。若汝言彼物初因能生后时多果者不然。初因作业即便灭尽。岂得与后诸果作因。若汝言初因起已更不起者。建立此因复何所用。若汝言起已未灭后时方灭者。彼至后时谁为灭因。第三相违者。若汝复执是能起因复为灭因者不然。起灭相违同共一因无此理故。譬如光暗不并冷热不俱。此亦如是。是故起因非即灭因。若如汝执诸行起已非即灭者。则违阿含及道理。违阿含者。佛语诸比丘。诸行如幻是坏灭法。是暂时法刹那不住。违道理者。诸修行人于诸行生灭中思惟刹那刹那灭。若不如是于临终时见彼灭相则无厌恶离欲解脱。是则同余凡夫。第四不住者。若汝言诸行起已得有住者。为行自住得因他住。若行自住何故不能恒住。若因他住彼住无体。何所可因。二俱不尔。是故刹那刹那灭义得成。第五无体者。若汝执住因虽无坏因未至。是故得住。坏因若至后时即灭。非如火变黑铁者不然。坏因毕竟无有体故。火变铁譬我无此理。铁与火合黑相似灭赤相似起。能牵赤相似起是火功能。实非以火变于黑铁。又如煎水至极少位后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无体。第六相定者。佛说有为法有为相一向决定所谓无常。汝执诸行起已非即灭者。是有为法则有少时而非无常。便堕非一向相。第七随转者。若汝言若物刹那刹那新生者云何于中作旧物解。应说由相似随转得作是知。譬如灯焰相似起故起旧灯知而实差别前体无故。第八灭尽者。若汝言云何得知后物非前。应说由灭尽故。若住不灭则后刹那与初刹那住无差别。由有差别故知后物而非前物。第九变异者。若汝言物之初起非即变异者不然。内外法体后边不可得故。由初起即变渐至明了。譬如乳至酪位酪相方现。而变体微细难可了知。由相似随转谓是前物。以是故刹那刹那灭义得成。第十因者。若汝许心是刹那灭。彼心起因谓眼色等诸行。彼果刹那灭故因亦刹那。由不可以常因起无常果故。第十一果者。彼眼等诸行亦是心果。是故刹那灭义得成。由不可以无常因起常果故。第十二执持者。若汝言云何得知眼等诸行亦是心果。应说由心执持得增长故。第十三增上者。又如佛说。心将世间去。心牵世间来。由心自在世间随转。识缘名色此说亦尔。故知诸行是心果。第十四随净者。净是禅定人心。彼人诸行随净心转。如经中说。修禅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为金则得随意。故知诸行皆是心果。第十五随生者。如作罪众生所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众生所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诸行皆是心果。因是刹那果非刹那无此道理。由因自在故。如是总成立一切内外诸行是刹那已。次别成立内法是刹那。偈曰。

   初起及续起  长起及依起
  变起与熟起  劣起亦胜起
  明起无明起  及以异处起
  种起无种起  像起十四起

   释曰。此二偈以十四种起成立内法诸行是刹那义。一者初起。谓最初自体生。二者续起。谓除初刹那余刹那生。三者长起。谓眠食梵行正受长养故生。四者依起。谓眼等诸识依止眼等根生。五者变起。谓贪等染污令色等变生。六者熟起。谓成胎婴儿童子少壮中年老位等生。七者劣起。谓诸恶道生。八者胜起。谓诸善道生。九者明起。谓欲界后二天及色界无色界一切天生。十者无明起。谓除前明处所余诸处生。十一者异处起。谓此处死彼处生。十二者种起。谓除阿罗汉最后五阴生。十三者无种起。谓前所除最后五阴生。由后生种子无故。十四者像起。谓入解脱禅者定自在力故诸行像生。问复以何因成立此十四种起。偈曰。

   续异及断异  随长亦随依
  住过及去过  无住无无死
  亦有随心相  行者应当知
  如此九种因  成前十四起

   释曰。此二偈以九种因成立。前十四起。九种因者。一续异。二断异。三随长。四随依。五住过。六去过。七无住。八有死。九随心。第一续异者。此因成立第一初起。若最初起时因体无差别者。则后时诸行相续而起亦无差别。因体无差别故。由因有差别故。后余诸行刹那得成。第二断异者。此因成立第二续起。若一一刹那无差别因者。则后时断差别亦不可得。由断有差别故。诸行刹那此义得成。第三随长者。此因成立第三长起。能令诸行圆满故名为长。若无刹那而有诸行长养者不然。由彼住故。若诸行得住则不得渐大圆满。非谓长养。第四随依者。此因成立第四依起。若执能依不住所依得住者不然。如人乘马人去马不去无有此理。如是识依于根。识有刹那。依无刹那不然亦尔。第五住过者。此因成立六起。谓变起熟起劣起胜起明起无明起。成立变起熟起者。若执诸行初起即住不灭者不然。无变起故。谓贪等变色永不可得。由初无变后亦尔故。若初无变后诸熟位亦不可得。由先有变后方熟故。成立劣起胜起刹那亦尔。若执诸行得住而有善恶熏习次第与果者不然。诸行不住次第相续各得与果。此义可尔。成立明起无明起刹那亦尔。若诸行得住则明起亦无不住则有。由心转故。无无明起亦尔。后时无变异故。第六去过者。此因成立第十一异处起。若执诸行往余处名去者不然。我今问汝。诸行去作为起已将诸行往余处。为不起将诸行往余处。若起已将往者此处起已余处不起此即是住。而言去者是义相违。若不起将往者不起则本来无去。而言去者此语无义。又复若诸行去作住此处。即作所作令诸行去。是亦不然。住则不得到余处故。若诸行到余处方作所作。是亦不然。无有离去而有诸行到余处故。若此处住若余处住。离诸行外毕竟求作不可得。是故不异诸行相续而有去。作去既无体则刹那义成。若汝言若实无去云何世人见去。应说由无间相续假说名去实无去体。若汝言复有何因诸行得相续去。应说因缘无量。有心力自在如威仪等去。有宿业自在如中阴中去。有手力自在如放箭掷石去。有依止自在如乘车乘船去。有使力自在如风吹物去。有自体自在如风性傍去火性上去水性下去。有术力自在如依咒依药在空而去。有磁石自在能令铁去。有通力自在如乘通去。如是等有无量因缘。能令诸行相续假说名去。是义应知。第七无住者。此因成立第十二种起。若诸行得住。余时更有种子起者不然。刹那刹那无余因故。若诸行不住后种子起是义可然。第八有死者。此因成立第十三无种起。若无刹那而有死时无种起者不然。先有种起后命终时方无种起。是亦不然。由一一刹那因无体故。是故死心刹那不可得成。第九随心者。此因成立第十四像起。由心自在刹那刹那彼像得起。若无刹那而像得起无此理故。问如是别成立内有为法刹那已。复有何因能成立外法四大及六种造色是刹那耶。偈曰。

   由滋及由涸  性动增亦减
  二起与四变  薪力及渐微
  亦说随心起  及以难问成
  一切诸外法  无非刹那体

   释曰。此二偈以十四因成立外法是刹那。水有二因。一滋二涸。若无刹那水或时滋长或时干涸不可显现。若人作如是问既无刹那水有何因而滋。复有何因而涸。彼则不能答。今见水有滋涸。故知刹那是水滋涸因。风有三因。一性动二增盛。三减息。若风性住则无动时。行无体故。亦无增盛亦无减息。由彼住故。地有六因。谓二起四变。二起者。由水由风地起可得。谓劫生时。彼地是水风果。故知地亦是刹那。四变者。由四所作地变可得。一业力所作。由众生业力有差别故。二人功所作。由掘凿等故。三诸大所作。由火水风故。四时节所作。由时改转异相现故。若无刹那四变不可得。因无体故。如地有六因。知是刹那。色香味触六因亦尔。是故亦是刹那。火有一因。所谓薪力。薪力火增故火得起。已共火起薪即不得住。火烧薪已火亦不住。若火不由薪。后时无薪火应久住。由随同义故火。声在后说声有一因。所谓渐微譬如钟声后时渐微可得。若无刹那后时小声无可得。理法入色有一因谓随心起。如受戒时随心下中上。起心因刹那故。彼果亦刹那。是故外法刹那亦成。复次总由难问故。我今问汝。何故欲得诸行无常不欲得诸行刹那灭。若汝言一一刹那灭不可知者不然。譬如灯焰。于不动位彼刹那亦不可知。汝何故不欲令彼体无刹那。若汝言灯焰体有刹那细故不可觉者。诸行亦尔。何故不欲令有刹那。若汝言灯焰与诸行不相似者不然。不相似有二种。一自性不相似。二时分不相似。若此自性不相似者。此譬得成。非自体为譬故。非如以灯喻灯以牛喻牛譬则不成。若取时分不相似者。此譬亦成。由灯焰及诸行皆刹那相似故。若非刹那譬则不成。今更问汝。如人乘乘。其乘住时其人去不。答不。若尔者所依根住能依识去。亦无道理。若汝言何故现见灯焰念念灭。灯炷如是住。应说汝见非见。由炷相续刹那刹那有坏有起汝不如实知故。若汝言诸行刹那如灯焰者世人何故不知。应说由诸行是颠倒物故相续刹那随转。此不可知而实别别起。世人谓是前物生颠倒知。若不尔则无无常常倒。倒体若无染污亦无。复从何处而有解脱。由是难问则诸行刹那成。成立无常义已。次成立无我义。问人者为可说有为可说无。偈曰。

   人假非实有  言实不可得
  颠倒及染污  染因成立故

   释曰。人假非实有者。可说人是假名有非实体有。若如此则不堕一向执。离有无故。问人是实有云何知无。答言。实不可得。由彼人不如色等有实可得非觉智证故。问人非觉智不证。佛又说我者现在可得。汝言不可得者不然。答此言可得非实可得。由颠倒故。佛说无我计我。是名颠倒问云何知是颠倒。答由染污故。身见是染污。所谓我我所执。若不颠倒则非染污。问云何知我执是染污。答染污因故。由我执为因贪等染污得起。是故知是染污。问如汝所许于色等五阴说人假有。此人与阴为一为异。偈曰。

   假人与实阴  不可说一异
  若说一异者  则有二过生

   释曰。假人与阴不可说一不可说异。若说一异二过则生。二过者。若说人与阴一。阴即是人及人是实。若说人与阴异。阴虽非人人亦是实。以是故。人是施设有。一异不可说。是故如来止记论成。偈曰。

   若执人是实  一异应可说
  一异不可说  此说则无理

   释曰。若人违大师教执有实人。是实人与阴一异则应可说。而执与阴一异不可说。此说则无道理。若汝言人不可说如火与薪非异非不异者不然。偈曰。

   异相及世见  圣说亦不然
  火薪非不说  有二可得故

   释曰。异相者。火谓火大。薪谓余大。各有别相。是故火与薪异。世见者。世人离火见薪。谓可烧木等。亦离薪见火。如风吹焰去。是故火与薪异。圣说亦不然者。佛世尊无处说。火之与薪一异不可说。是故汝执火薪一异不可说。此说无道理。若汝言非离薪见火风即是薪者不然。有二可得故。由火之与风二相别故。复次偈曰。

   二有故识起  人缘则非义
  好灭及恶生  言生复非理

   释曰。若人执人有实。谓见者闻者觉者识者食者知者说者。若尔彼眼等识起。为以人为缘说人是作者。为以人是主说人是作者。若以人为缘者。二有故识起人缘则非义。由人于识起中无有少力可见故。若以人是主者。好灭及恶生言生复非理。若人为主。已生所爱识。应毕竟令不灭。不应令灭。未生不爱识。应毕竟令不生。不应令生。以是故。汝不应执人是见者乃至识者。复次偈曰。

   汝执实人中  何业可成立
  无实强令实  违佛三菩提

   释曰。若人是实有。汝以何业可得成立。凡是实有必有事业。如眼等净色以见等事业可得成立。人无是等事业可得成立。是故人非实有。复次汝于无实人中强欲令有实人。即违如来三种菩提。一者甚深菩提。二者不共菩提。三者出世菩提。若见实人。则非甚深菩提。则非不共外道菩提。则非世间不习菩提。是故此执是世间所取。是外道着处。是生死。恒习。复次若人是见者乃至识者眼等诸根为有功用为无功用。若有功用为自然起为由人起。问彼何所疑。偈曰。

   若用自然起  即有三过生
  若以人为缘  眼等则无用

   释曰。若言眼等功用自然起者。人于眼等不作事业则有三种过生。若言以人为缘功用得起者。眼等诸根则一向无有功用。问何者是功。用自然起三过。偈曰。

   人非作者故  用非常起故
  起非一时故  自起则不然

   释曰。若眼等功用不待人作自然而起。则人非作者。云何名见者乃至识者。此是第一过失。若眼等功用自然起则应常起。不应起时非常。此是第二过失。若眼等功用常起则起应一时。云何不得并起。此是第三过失。由此义故。若言自然起者不然。问以人为缘复有何过。偈曰。

   人住用先无  人坏则人断
  更有第三体  为缘无此义

   释曰。若言人住与功用为缘者。人既常有。何故功用先无后有。是义不然。若言人坏为缘者。人坏则堕无常。是亦不然。若言更有第三不住不坏人为缘者。无有此义。如是依道理说实人不可得。复次偈曰。

   诸法无我印  及说真实空
  有我有五过  是故知无我

   释曰。法印经中佛说。一切法无我。真实空经中佛说。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舍前阴起后阴。起灭唯法。增五经中说。若执有我有五过失。一者堕于见处起我见命者见。二者同于外道。三者僻行邪行。四者。于空不欲不信不住。五者圣法不得清净。如是依阿含说。有实人亦不可得。问若无实人。云何世尊处处经中而说有人。谓知者负担者及建立随信行等人耶偈曰。

   由依染净法  位断说有异
  行异相续异  无实假说人

   释曰。由依染污法及清净法。有位差别及断差别。故建立假人有差别。若无假人差别则不可说有行差别及相续差别。如知经中说。何等诸法谓染污法。何等为知谓清净法。如负担经中说。何者负担谓染污法。何者弃担谓清净法。若无行差别及相续差别则不可说。此二法为知者负担者。菩提分法多位差别。谓方便道见道修道究竟道。若无行及相续差别则不可说。彼菩提分法有随信行等人差别。由无实人。约法差别可得假说。以此道理。故知所说但是假人。若佛意不说是假人说实人则无用。由起众生我见故。偈曰。

   不为起我见  由见已起故
  无始已习故  无用应解脱

   释曰。佛不应为起众生我见说有实人。由众生我见先已起故。亦不为令众生数习我见说有实人。由众生我见先已习故。亦不为令我见众生得解脱故说有实人。一切无功用者。皆应自然得解脱故。以是故一切未见谛者。有我见而无解脱。非如苦体先时不见后时方见。人不如是。非先不见后时方见。又如苦体先时不见后亦不见。即无解脱人体亦尔。先时亦见后时亦见。则无解脱。若实有我则决定有我所。从此二执即起我爱及余烦恼。如是则无解脱。以是故不应欲得有实人。以我见等过皆悉起故。如是别说菩提分已。次总结前义。偈曰。

   惭羞等功德  菩萨常具足
  自利既不舍  亦令他利成

   释曰。此义如前所显略说。觉分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二

 功德品第二十二

   释曰。已说菩萨诸觉分。次说菩萨诸功德。偈曰。

   舍身及胜位  忍下亦长勤
  不味不分别  六行说希有

   释曰。此偈显示行希有。檀行者。若能施自身命。则为希有。余非希有。戒行者。若能弃舍胜位慕道出家。则为希有。余非希有。忍行者。若能不顾身命忍于下劣众生。则为希有。余非希有。精进行者。若能长时正勤乃至穷生死际而不断绝。则为希有。余非希有。禅行者。若能于胜定乐而不啖味不彼受生。则为希有。余非希有。慧行者。若能起无分别智。则为希有。余非希有。若声闻人分别四谛而有厌离。菩萨则不尔。是名六种行希有。偈曰。

   生在如来家  得记并受职
  及以得菩提  四果说希有

   释曰。此偈显示果希有。菩萨有四种果。一者入初地时生如来家。是须陀洹果。二者于第八地中而得授记。是斯陀含果。三者于第十地中而得受职。是阿那含果。四者佛地。是阿罗汉果。前三是学果。第四是无学果。已说菩萨希有。次说菩萨非希有。偈曰。

   离欲与得悲  胜修及平等
  依此修诸度  是行非希有

   释曰。若菩萨已得离欲而行布施非为希有。不染于物物易舍故。若菩萨已得大悲而持戒忍辱非为希有。若菩萨已得胜修。谓第八地。由无功用无分别故。行后三度非为希有。若菩萨已得自他平等心行一切诸度亦非希有。由利他时即如自利。无有退屈心故。已说菩萨非希有。次说菩萨平等心。偈曰。

   菩萨爱众生  不同生五爱
  自身与眷属  子友及诸亲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于诸众生得平等心。众生有五种爱心不得平等。一爱自身。二爱眷属。三爱儿子。四爱朋友。五爱诸亲。由此五爱不得平等亦非毕竟。如人或时亦行自害。菩萨爱众生心则平等。由不舍不退故。偈曰。

   无偏及无犯  遍忍起善利
  禅亦无分别  六度心平等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行六度得心平等。无偏者。是布施心平等。于诸求者不堕爱憎故。无犯者。是持戒心平等。乃至微细戒行亦不缺故。遍忍者。是忍辱心平等。普于胜劣众生皆能忍故。起善利者。是精进心平等。为起一切善根及起自他一切种利而勤行故。禅亦者。是学定心平等。菩萨修定亦为起诸善根及为起诸利益而精进故。无分别者。是修慧心平等。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所行诸度皆三轮清净故。是名诸度心平等。已说菩萨平等心。次说菩萨饶益众生事。偈曰。

   令器及令禁  耐恶与助善
  入法亦断疑  六行饶益事

   释曰。此偈显示诸菩萨以六波罗蜜饶益诸众生。令器者。以施饶益。令彼得成修善器故。令禁者。以戒饶益。随其堪能而令持故。耐恶者。以忍饶益。能受众生违逆事故。助善者。以进饶益。佐助众生营善业故。入法者。以定饶益。回邪入正通力能故。断疑者。以智饶益。若凡若圣所有疑网皆除故。已说菩萨六度饶益。次说菩萨七似饶益。一似母饶益。二似父饶益。三似善友饶益。四似同侣饶益。五似健奴饶益。六似阇梨饶益。七似和上饶益。问云何似母饶益。偈曰。

   等心生圣地  长善防诸恶
  教习以多闻  五业如慈母

   释曰。譬如慈母于子作五种饶益业。一怀胎。二出生。三长养。四防害。五教语。菩萨饶益众生五业亦尔。一等心向众生。二生之于圣地。三长养诸善根。四防护诸恶作。五教习以多闻。是名菩萨五种似母业。问云何似父饶益。偈曰。

   令信令戒定  令脱令劝请
  亦为防后障  五业如慈父

   释曰。譬如慈父于子作五种饶益业。一下种子。二教工巧。三为娉室。四付善友。五为绝债不令后偿。菩萨五业亦尔。一令起信以为圣体种子。二令学增上戒定以为工巧。三令得解脱喜乐以为娉室。四令劝请诸佛以为善友。五为遮诸障阂以为绝债。是名菩萨五种似父业。问云何似善友饶益。偈曰。

   秘深及呵犯  赞持与教授
  令觉诸魔事  五业如善友

   释曰。譬如善友于己作五种饶益业。一密语为覆。二恶行令断。三善行称誉。四所造佐助。五遮习恶事。恶事四种。一射猎。二奸非。三耽酒。四博戏。菩萨五业亦尔。一非器者秘其深说。二犯戒者如法呵责。三具戒者以善称誉。四修行者教令速证。五魔事者即令觉知。是名菩萨五种似善友业。问云何似同侣饶益。偈曰。

   与乐及与利  乐恒利亦恒
  及以不离散  五业如同侣

   释曰。譬如有智同侣于己作五种饶益业。一与乐。二与利。三恒与乐。四恒与利。五不乖离。菩萨五业亦尔。一与不颠倒乐。世间成就者名乐。由此得乐受故。二与不颠倒利。出世成就者名利。由此对治烦恼病故。余三可解。是名菩萨五种似同侣业。问云何似健奴饶益。偈曰。

   成生开出要  忍害与二成
  示以巧方便  五业如健奴

   释曰。譬如健奴为主作五种饶益业。一极诸所作。二得不欺诳。三忍诸打骂。四作事精好。五解巧方便。菩萨五业亦尔。一成熟众生。二开示出要。三忍诸恶事。四与世间乐。五与出世利。是名菩萨五种似健奴业。问云何似阇梨饶益。偈曰。

   遍授及示要  舒颜亦爱语
  不求彼恩报  五业如阇梨

   释曰。得无生忍者说为阇梨。譬如阇梨于弟子作五种饶益业。一教其诸法。二示其速要。三身知舒颜。四口知爱语。五心无悕望。菩萨五业亦尔应知。问云何似和上饶益。偈曰。

   令满及令脱  断障与世乐
  及与出世利  五业如和上

   释曰。譬如和上于弟子作五种饶益业。一度令出家。二与其受戒。三禁断诸过。四摄持以财。五教授以法。菩萨五业亦尔。一令满二聚。二令得解脱。三令断诸障。四与世间乐。五与出世利。是名菩萨五种似和上业。已说菩萨七似饶益。次说众生六种报恩。偈曰。

   不着及不犯  知作亦善行
  如是修六度  是报菩萨恩

   释曰。如菩萨饶益众生。众生报菩萨恩亦如是。不著者。布施报恩。不犯者。持戒报恩。知作者。修忍报恩。菩萨爱忍彼知而作。即是报恩。善行者。行余三度报恩。以精进行定慧即得解脱故。后三度合名善行。已说众生六种报恩。次说菩萨五种希望。偈曰。

   六增及六减  成生与进地
  大觉是五处  希望有五种

   释曰。诸菩萨于五处常起希望。一希望六度增长。二希望六蔽损减。三希望成熟众生。四希望胜进诸地。五希望无上菩提。是名五种希望。已说菩萨五种希望。次说菩萨四种不空果。偈曰。

   断怖与发心  除疑亦起行
  四事化众生  必定不空果

   释曰。诸菩萨四业利益。众生必不空果。一为说深法必得不怖。二令发菩提心必得佛果。三为之断疑必无重起。四为说六度必能修习。是名四业不空果。已说菩萨四种不空果。次说菩萨六种正行。偈曰。

   离求离后有  遍起诸功德
  修禅舍无色  智合方便行

   释曰。离求者。布施正行不望报故。离后有者。戒忍正行不求后有故。遍起诸功德者。精进正行。修禅舍无色者。禅定正行。智合方便行者。般若正行。三轮清净为般若。回向菩提为方便。如宝积经说。施不求报如是广说。已说菩萨六种正行。次说菩萨六度进退分。偈曰。

   着财与毁禁  慢下将堕善
  啖味亦分别  是退翻为进

   释曰。六度所对治是退分因。翻彼所对治。即是能对治。应知即是进分因。已说菩萨六度进退分。次说菩萨六度真似功德。偈曰。

   假许及诈相  诳喜亦伪勤
  身静口善说  是似翻即真

   释曰。假许者是似布施。谓语求者言所有恣取而彼来即吝。诈相者是似持戒。谓覆藏诸恶而诈善威仪。诳喜者是似忍辱。谓甘言虚悦而规害待时。伪勤者是似精进。谓虚说我求佛果而实心希世报。身静者是似禅定。谓身口端默而恶觉扰心口。善说者是似般若。谓为他巧说而身自不行。此六是不真行。翻此不真行即为真行。已说菩萨真似功德。次说菩萨为众生除六蔽。偈曰。

   与彼六度行  除彼六蔽障
  菩萨化众生  地地皆如是

   释曰。众生有六蔽能障彼六波罗蜜。所谓悭贪破戒嗔恚懈怠乱心愚痴。菩萨如其次第。给其所须令行布施。乃至令行般若。使彼众生得除六障。即是与施乃至与智。已说菩萨除众生六蔽。次说诸佛授菩萨记。偈曰。

   授记有二种  人别及时别
  转记及大记  此复为二种

   释曰。授记有二种。一人差别。二时差别。人差别授记有四种。一未发心授记。谓性位。二已发心授记。三现前授记。四不现前授记。时差别授记有二种。一有数时授记。二无数时授记。复次更有二种授记。一转授记。二大授记。转授记者。谓记彼菩萨后于如是如来如是时节当得授记。问云何大授记。偈曰。

   八地得无生  断慢断功用
  诸佛及佛子  一体同如故

   释曰。大授记者。谓在第八地中得无生忍时。由断自言我当作佛慢故。及断一切分别相功用故。得一切诸佛菩萨同一体故。问云何同一体。答不见诸佛诸菩萨与自己身而有差别。何以故。同一如故。偈曰。

   刹土及名号  时节与劫名
  眷属并法住  记复有六种

   释曰。复有此六种授记。一者于如是刹土。二者有如是名号。三者经如是时节。四者有如是劫名。五者得如是眷属。六者如是时节正法住世。已说诸佛授记。次说菩萨六种决定。偈曰。

   财成及生胜  不退与修习
  定业无功用  六事决定成

   释曰。菩萨由六度增上得六种决定。一者财成决定。由施常得大财成就故。二者生胜决定。由戒常得随意受生故。三者不退决定。由忍诸苦常不退故。四者修习决定。由进恒时习善无间息故。五者定业决定。由禅成就众生业永不退故。六者无功用决定。由智得无生忍无分别智自然住故。已说菩萨六种决定。次说菩萨六种必应作。偈曰。

   供养及学戒  修悲亦勤善
  离諠深乐法  六事必应作

   释曰。诸菩萨为成就六度故。于诸地中决定应作六事。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若不长时供养则檀度不得圆满。供养义如供养品说。二者必应学戒。此为成就戒度。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三者必应修悲。此为成就忍度。若不长时忍诸不饶益事则忍度不得圆满。四者必应勤善。此为成就进度。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五者必应离諠。此为成就禅度。若在聚落多诤扰心则禅度不得圆满。六者必应乐法。此为成就智度。若不遍历诸佛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度不得圆满。已说菩萨六种必应作。次说菩萨六种必常作。偈曰。

   厌尘及自省  耐苦修善法
  不味不分别  六行必常起

   释曰。诸菩萨为成就六度故。必应常作六事。一者厌尘。谓知五欲过失。譬如粪秽虽少亦臭。布施果报虽多亦苦。由不着故能行三施。此事常修则檀度圆满。二者自省。谓昼夜六时常自省察所作三业。知过则改。此事常修则戒度圆满。三者耐苦。若有他来作诸不饶益事。及自求法忍诸寒热等苦。此事常修则忍度圆满。四者修善。善谓六波罗蜜。于诸地中此事常修则进度圆满。五者不味。谓不啖禅中胜乐恒来欲界受生。此事常修则禅度圆满。六者不分别。谓于三轮异相不起分别。此事常修则智度圆满。已说菩萨六种必常作。次说菩萨六度胜类。偈曰。

   法施及圣戒  无生起大乘
  定悲如实智  六行此为胜

   释曰。施有多种。以法施而为最上。戒有多种。以圣人所爱无流戒而为最上。忍有多种。以八地无生忍而为最上。精进有多种。以起大乘度脱众生而为最上。定有多种。以出世第四禅与大悲合者而为最上。智有多种。以如实通达诸法智而为最上。已说菩萨六度胜类。次说四种假建立。偈曰。

   立法及立谛  立理亦立乘
  五七四三种  建立假差别

   释曰。四种假建立者。一法假建立。二谛假建立。三道理假建立。四乘假建立。问各有几种。答法假建立有五种差别。谛假建立有七种差别。道理假建立有四种差别。乘假建立有三种差别。法假建立五种者。偈曰。

   所谓五明处  皆是大乘种
  修多祇夜等  类有差别故

   释曰。法假建立五种。即是五明论。此五皆是大乘修多罗祇夜等种类差别。五明处如觉分品说。谛假建立七种者。偈曰。

   轮转及空相  唯识与依止
  邪行亦清净  正行如七种

   释曰。七种差别即是七如。一轮转如。二空相如。三唯识如。四依止如。五邪行如。六清净如。七正行如。轮转如者谓生死。即是三界心心法。此从分别起。此分别复从因缘起。不从自在等因生。亦非无因生。由分别境界空故。一切时但有分别依他二性轮转。空相如者谓法无我。一切诸法同一空如以为相故。唯识如者谓无分别智。依止如者谓苦谛。此有二种。一器世间。二众生世间。邪行如者谓集谛。此即是爱。清净如者谓灭谛。此有二种。一烦恼障净。二智障净。正行如者谓道谛。如此七种如名谛假建立。此中应知三种如是分别依他二性。谓轮转如依止如邪行如。四种如是真实性。谓空相如唯识如清净如正行如故。分别依他二性摄者即是世谛。真实性摄者即是真谛。道理假建立四种者。偈曰。

   正思正见果  择法现等量
  亦说不思议  道理有四种

   释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种。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相待道理者。所谓正思。由待正思出世正见方始得起。离正思惟更无别方便故。因果道理者。所谓正见及果。成就道理者。所谓以现等量简择诸法。法然道理者。所谓不可思议处。此法已成故如。问何故正思能起正见。此已成就不应更思。何故正见能断烦恼及得于灭。此已成就不可更思。诸如是义悉是法然道理。如此四种名道理假建立。乘假建立三种者。偈曰。

   心说行聚果  五各下中上
  依此三品异  建立有三乘

   释曰。依五义三品建立三乘。五义者。一心二说三行四聚五果。三品者。谓下中上。若声闻五事俱下。心下者求自解脱。说下者说自利法。行下者行自利行。聚下者福智狭小但三生等。果下者得声闻果。若缘觉乘五事俱中。若菩萨乘五事俱上。心上者谓四种恩心。如金刚波若经说。说上者如其恩心作如是说法。行上者如其说法作如是行行。聚上者如其行行得如是聚满。果上者如其聚满得无上菩提。复次若声闻乘从他闻法内自思惟。以分别智得果。若缘觉乘不从他闻内自思惟。亦以分别智得果。若菩萨乘不从他闻。以无分别智得果。此三种名乘假建立。已说四种假建立。次说菩萨四种求知。偈曰。

   名物互为客  二性俱是假
  二别不可得  是名四求义

   释曰。诸菩萨四种求诸法。一名求。二物求。三自性求。四差别求。名求者。推名于物是客。此谓名求。物求者。推物于名是客。此谓物求。自性求者。推名自性及物自性知俱是假。此谓自性求。差别求者。推名差别及物差别。知俱空故悉不可得。此谓差别求。说四求已。次分别四如实知。偈曰。

   真智有四种  名等不可得
  二利为大业  成在诸地中

   释曰。诸菩萨于诸法有四种如实知。一缘名如实知。二缘物如实知。三缘自性如实知。四缘差别如实知。如实知者。由知一切名等皆不可得故。二利为大业成在诸地中者。诸菩萨于诸地中起自利利他大事。此名如实知业。偈曰。

   住持及受用  种子合三因
  依止及心法  亦种为彼缚

   释曰。三因者。一住持因。二受用因。三种子因。住持因者谓器世界。受用因者谓五欲境界。种子因者谓阿梨耶识。由此识是内外诸法种子因故。此三因如绳即是能缚。问此缚缚何等物。答依止及心法。亦种为彼缚所缚亦有三种。一依止。二心法。三阿梨耶识。问依止是何等。答是眼等六根。问阿梨耶识是何等。答是三界内外诸法种子。此中但有阿梨耶识可缚。无人我可缚。此名如实知系缚。偈曰。

   安相在心前  及以自然住
  一切俱观察  至得大菩提

   释曰。安相在心前者。安相谓闻思修慧方便。人所缘起分别故。名安相及以自然住者。彼相谓自性现前。非分别故名自然住。一切俱观察者。彼二所缘非所缘体无分别故。以此方便为诸相对治。彼二应次第观察。谓先观安相。后观自然住相。此二皆非缘体。彼起四倒即得随灭。至得大菩提者。若修行人但观察人相。唯得声闻缘觉菩提。若观察一切法相即得无上菩提。如是随其所缚而得解脱。此名如实知解脱。问此解脱由何所知由何所尽。偈曰。

   若智缘真如  远离彼二执
  亦知熏聚因  依他性即尽

   释曰。若具知三性即尽依他性。若智缘真如者。是知真实性。远离彼二执者。是知分别性。亦知熏聚因者。是知依他性。依他性即尽者。由知三性即熏习聚尽。熏习聚者。谓阿梨耶识问此尽有何功德。偈曰。

   缘彼真如智  观察无异相
  有非有现见  想作自在成

   释曰。观察无异相者。别相及如无差别见故。此说二乘与菩萨差别。二乘相及无相差别而见。如是见已悉舍于相。于无相界起作意缘入无相三昧。菩萨则不尔。于真如外不见别有诸相。于无相界亦见无相。由菩萨智无种种相修故。有非有现见者。有名真如境界。非有名相境界。皆现见故。想作自在成者。谓欲作神通等事一切皆由忆想分别而成。此是如实知利益。问凡夫及菩萨二见云何显示。偈曰。

   覆实见不实  应知是凡夫
  见实覆不实  如是名菩萨

   释曰。凡夫无功用不见真如见不真实相。菩萨无功用见真如不见不真实相。问已知差别。云何转依及得解脱。偈曰。

   不见见应知  无义有义境
  转依及解脱  以得自在故

   释曰。无义境界谓诸相。此即不见。有义境界谓真如。此即见。如是说名转依。见所执境界无体。及见真如有体。如是说名解脱。何以故。以得自在故。自在者。谓随自意转自然不行诸境界。如经说。若有相则被缚。若被缚则无解脱。不行一切境界即是解脱。问云何如实知净土方便。偈曰。

   众生同一种  地境皆普见
  此即净土障  应知亦应舍

   释曰。众生同一种地境皆普见者。器世界是大境界。一切众生同见一种类。皆言此是大地故。此即净土障者。由作此见即与净土方便而为障碍。应知亦应舍者。菩萨知此想为障碍已。即应勤舍此想。是名对治。已说菩萨四种如实知。次说菩萨五种无量。偈曰。

   应化及应净  应得亦应成
  应说此五事  菩萨五无量

   释曰。五事无量者。一应化事无量。由摄一切众生界故。二应净事无量。由摄一切器世界故。三应得事无量。由摄一切法界故。四应成事无量。由摄一切可化众生故。五应说事无量。由摄十二部经是化众生方便故。已说菩萨五种无量。次说菩萨说法有八果。偈曰。

   发心及得忍  净眼与尽漏
  法住学亦断  受用为八果

   释曰。菩萨若勤说法能得八果。一诸听法者或发菩提心。二或得无生忍。三或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谓下乘所摄。四或得诸漏尽。五令正法久住。由此正说得展转受持故。六未学义者令得学义。七未断疑者令得断疑。八已断疑者令得受用正法无障大喜味。已说菩萨说法有八果。次说大乘七大义。偈曰。

   缘行智勤巧  果事皆具足
  依此七大义  建立于大乘

   释曰。若具足七种大义说为大乘。一者缘大。由无量修多罗等广大法为缘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二无我一时通达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祇劫无间修故。五者巧大。由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无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槃故。已说大乘七大义。次说八法摄大乘。偈曰。

   性信心行入  成净菩提胜
  如是八种事  总摄诸大乘

   释曰。此以八事总摄一切大乘。八事者。一种性如性品说。二信法如信品说。三发心如发心品说。四行行如度摄品说。五入道如教授品说。六成熟众生。谓初七地七净佛国土谓第八不退地。八菩提胜谓佛地。菩提有三种。谓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佛菩提大故为胜。于此佛地示现大菩提及大涅槃故。已说八法摄大乘。次说菩萨五人差别。偈曰。

   信行及净行  相行无相行
  及以无作行  差别依诸地

   释曰。菩萨有五人差别。一信行人。谓地前一阿僧祇劫。二净心行人。谓入初地。三相行人。谓二地至六地。四无相行人。谓第七地。五无作行人。谓后三地已说菩萨五人差别。次说菩萨诸相差别。偈曰。

   不着及清净  降嗔与勤德
  不动并见实  有欲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自利门说菩萨相。不著者是能行施不着诸欲故。清净者是能持戒。降嗔者是能忍辱。勤德者是能精进。不动者是能习定。见实者是能修智。有欲者是能起愿乐大菩提故。行此七事说名菩萨相。偈曰。

   随摄及无恼  耐损并勇力
  不放逸多闻  利彼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利他门说菩萨相。随摄者是施。恒以四摄摄众生故。无恼者是戒。自信于他不起恼害见故。耐损者是忍。他来违逆不怀加报意故。勇力者是进。在苦度众生无有退屈心故。不放逸者是定。不着禅味来就下处生故。多闻者是智能断一切众生疑故。如是勤行利他是菩萨相。偈曰。

   厌财及舍欲  忘怨亦勤善
  巧相无恶见  内住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住功德门说菩萨相。厌财者住施功德。知悭财过堕于恶道来贫穷故。舍欲者住戒功德。若着五欲不能出家受持戒故。忘怨者住忍功德。他来损己不怀不报故。怀报者如似画石。不怀报者如似画水。一堕恶道。一生善趣。勤善者住进功德。为自他二利恒行六波罗蜜故。巧相者住定功德。善能分别止举舍三相故。无恶见者住智功德。一切诸相不可得故。内住者住愿功德。内谓大乘论住不动故。偈曰。

   具悲亦起惭  耐苦及舍乐
  持念并善定  不舍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不退门说菩萨相。具悲者是施不退。愍他苦人能行施故。起惭者是戒不退。观此世他世及法人不造诸非故。耐苦者是忍不退。风雨寒热等及他违损事一切皆忍故。舍乐者是进不退。能行正勤人不着自乐故。持念者是定不退。能善摄心人由念力故。善定者是慧不退。无分别智具足故。不舍者是愿不退。不舍大乘故。偈曰。

   除苦不作苦  容苦不畏苦
  脱苦不思苦  欲苦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离苦门说菩萨相。除苦者是施。施他物时除他贫穷故。不作苦者是戒。戒自居时不作苦恼他故。容苦者是忍。自他利时诸苦能受故。不畏苦者是进。行难行时恒得不退故。脱苦者是定。离欲欲界时解脱苦苦故。不思苦者是慧。三轮清净时不起分别故。欲苦者是愿为化众生乐住生死故。偈曰。

   乐法及性法  呵法亦勤法
  自在法明法  向法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摄法门说菩萨相。乐法者是施。爱施等法故。性法者是戒。自性护持故。呵法者是忍。讥嫌嗔法故。勤法者是进。勤行大乘法故。自在法者是定。诸禅自在故。明法者是慧。无上般若具足故。向法者是愿。一向乐大菩提故。问云何名法。答由一切诸波罗蜜法皆随转故。偈曰。

   财制护善乐  法乘于此七
  七种不放逸  是故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不放逸门说菩萨相。一财不放逸。此由布施不施不坚施则坚固故。二制不放逸。此由持戒如佛说应作者作不应作者不作故。三护不放逸。此由忍辱护自他心无两害故。四善不放逸。此由精进常起正勤行六度故。五乐不放逸。此由修定诸禅乐受不味着故。六法不放逸。如实真法此能知故。七乘不放逸。此由大愿魔王来坏其菩提心亦不退故。偈曰。

   不遂及小罪  不忍退亦乱
  小见及异乘  七羞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有羞门说菩萨相。一不遂羞。羞悭贪故。二小罪羞。羞微细罪见怖畏故。三不忍羞羞不忍故。四退羞。羞懈怠故。五乱羞。羞退定故。六小见羞。羞余小执通达法无我故。七异乘羞。羞起小乘心舍大菩提故。偈曰。

   今世后世舍  起勤亦得通
  等说及大果  七摄名菩萨

   释曰。此偈以摄生门说菩萨相。一今世摄谓以布施摄现在众生。二后世摄。谓以持戒摄未来众生。得胜生处方能摄故。三舍摄。谓以忍辱摄有恼乱众生。四起勤摄。谓以精进摄懈怠众生。五得通摄。谓以禅定摄他方众生往彼化故。六等说摄。谓以智慧摄下中上众生。等心为说无增减故。七大果摄。谓以大愿若得佛果摄诸众生无有余故。此诸偈义以异门说六度及大愿。是菩萨相应知。已说菩萨诸相差别。次说菩萨诸名差别。偈曰。

   应知诸菩萨  亦名摩诃萨
  亦名有慧者  亦名上成就
  亦名降伏子  亦名降伏持
  亦名能降伏  亦名降伏牙
  亦名为勇猛  亦名为上圣
  亦名为导师  亦名大名称
  亦名为有悲  亦名大福德
  亦名自在行  亦名正说者

   释曰。此十六名皆依义立。一切菩萨总有此名。若人闻有此名。应知即是菩萨。已说菩萨诸名差别。次说菩萨诸义差别。偈曰。

   实觉大义觉  一切觉恒觉
  及以方便觉  五觉名菩萨

   释曰。由有五觉故名菩萨。一者实义觉。觉人法无我故。二者大义觉。觉自他义故。三者一切觉。觉一切种义故。四者恒觉。虽现涅槃觉无尽故。五者方便觉。觉随物机而作方便故。偈曰。

   随我及小见  及以诸识身
  亦于虚分别  四觉名菩萨

   释曰。复由四觉名为菩萨。一随我觉。由觉心故。心谓阿梨耶识。二小见觉。由觉意故。意谓与我见等四惑相应缘阿梨耶识者。三识身觉。由觉识故。识谓六识身。四虚分别觉。由觉不真分别故。不真分别者。即前心意识。一切菩萨唯觉。此是不真分别故。偈曰。

   无境及真义  永无亦圆满
  亦说不可得  五觉名菩萨

   释曰。复由五觉名为菩萨。一无境觉。觉依他性故。二真义觉。觉真实性故。三永无觉。觉分别性故。四圆满觉。觉一切境一切种故。五不可得觉。觉三轮清净故。三轮者。一应觉。谓菩萨境。二依觉。谓菩萨身。三觉性。谓菩萨智。此三不可得故。名不可得觉。偈曰。

   成就及处所  胎藏随次现
  及以断深疑  五觉名菩萨

   释曰。复由五觉名为菩萨。一成就觉。谓成佛果。二处所觉。谓住兜率天宫。三胎藏觉。谓入母胎。四随次现觉。谓出胎受欲出家修行成道。五断深疑觉。谓为诸众生转大法轮。偈曰。

   得不得及住  于自亦于他
  有说与无说  有慢及慢断
  未熟亦已熟  如此十一种
  一切皆能觉  是故名菩萨

   释曰。复由十一种觉故名菩萨。得不得及住者。如其次第过去未来现在觉。于自亦于他者。谓内觉外觉。有说与无说者。谓粗觉细觉。有慢及慢断者。谓劣觉胜觉。未熟亦已熟者。谓远觉近觉。未熟者觉彼久远方觉。已熟者觉彼于近即觉。功德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三

 行住品第二十三

   释曰。已说菩萨功德。次说菩萨五种相。偈曰。

   内心有怜愍  爱语及勇健
  开手并释义  此五菩萨相

   释曰。菩萨有五种相。一怜愍。二爱语。三勇健。四开手。五释义。怜愍者。以菩提心摄利众生故。爱语者。令于佛法得正信故。勇健者。难行苦行不退屈故。开手者。以财摄故。释义者。以法摄故。此五种相应知。初一是心。后四是行。已说菩萨五种相。次说菩萨在家出家分。偈曰。

   菩萨一切时  恒居轮王位
  利益众生作  在家分如此

   释曰。菩萨在家恒作轮王。化行十善离于十恶。此是利益。偈曰。

   受得及法得  及以示现成
  三种出家分  在于一切地

   释曰。菩萨出家有三分。一受得分。谓从他受护。二法得分。谓得无流护。三示现分。谓变化作受。得分谓信行地。法得分及示现分。谓入大地。偈曰。

   应知出家分  无量功德具
  欲比在家分  最胜彼无等

   释曰。二分挍量出家分胜。由无量功德具足故。已说菩萨在家出家分。次说菩萨五种极大心。偈曰。

   爱果及善根  涅槃欲令得
  未净净极净  谓在诸地中

   释曰。五极大心者。一乐极大心。二利极大心。三未净极大心。四已净极大心。五极净极大心。爱果者。谓乐极大心。令诸众生得后世爱果故。善根者。谓利极大心。令诸众生现行诸善及得涅槃故。未净者。谓未净极大心。即信行地菩萨。净者谓已净极大心。即初地至七地菩萨。极净者。谓极净极大心。即后三地菩萨。已说菩萨五种极大心。次说菩萨四种摄众生。偈曰。

   欲乐及平等  增上与徒众
  四心于诸地  摄受一切生

   释曰。四种摄众生者。一欲乐心摄。由以菩提心摄故。二平等心摄。由入初地得自他平等心摄故。三增上心摄。由居主位以自在力摄故。四徒众心摄。由摄成自弟子故。已说菩萨四种摄众生。次说菩萨四种受生。偈曰。

   业力及愿力  定力亦通力
  依此四种力  菩萨而受生

   释曰。四种受生者。一业力生。二愿力生。三定力生。四通力生。业力生者。谓信行地菩萨业力自在随所欲处而受生故。愿力生者。谓入大地菩萨愿力自在为成熟他受畜生等生故。定力生者。谓得定菩萨定力自在舍于上界下受生故。通力生者。谓得神通菩萨通力自在。能于兜率天等示现诸相而受生故。已说菩萨四种受生。次说菩萨十一住相。偈曰。

   证空证业果  住禅住觉分
  观谛观缘起  无相无功用
  化力净二门  及以菩提净
  以此诸所说  立地相应知

   释曰。十一住者即十一地。住者名地故。证空者显初住相。多住人法二无我故。证业果者显第二住相。证业及果不坏能护戒故。住禅者显第三住相。能生欲界而不退禅故。住觉分者显第四住相。能入生死而不舍觉分故。观谛者显第五住相。以明教化恼唯恼心以我无故。观缘起者显第六住相。能不起染心而依缘起受生故。无相者显第七住相。行虽功用而上参一道多住无相故。无功用者显第八住相。虽净佛土而无起作多住无功用故。化力者显第九住相。四辩自在能成熟一切众生故。净二门者显第十住相。三昧门陀罗尼门极清净故。净菩提者显第十一住相。一切智障断究竟故。已说菩萨十一住相。次说菩萨依地立名。偈曰。

   初三三行净  次三三慢断
  后三觉舍化  第十有四名

   释曰。于十地中建立十菩萨名。初三三行净者。初地名见净。菩萨得人法二见对治智故。第二地名戒净。菩萨微细犯垢永无体故。第三地名定净。菩萨诸禅三昧得不退故。次三三慢断者。第四地名断法门异慢。菩萨于诸经法破起差别慢故。第五地名断相续异慢。菩萨入十平等心于一切相续得平等故。第六地名断染净异慢。菩萨如性本净客尘故。染能住缘起法。如不起黑白差别见故。后三觉舍化者。第七地名得觉。菩萨住无相力。能念念中修三十七觉分故。第八地名行舍。菩萨住无功用无相故。亦名净土。菩萨方便行与不退地菩萨合故。第九地名化众生。菩萨能成熟一切众生故。第十有四名者。一名大神通。菩萨得大神通故。二名满法身。菩萨具无量三昧门陀罗尼门故。三名能现身。菩萨住兜率天等示相身故。四名受职。菩萨于诸佛所得受职故。已说菩萨依地立名。次说菩萨随地修学及学果。偈曰。

   随次依前六  见性修三学
  随次依后四  得果有四种

   释曰。随次依前六见性修三学者。菩萨于初地通达真如。第二地学增上戒。第三地学增上心。第四第五第六地学增上慧。慧有二境。一法实。谓苦等四谛。二缘起。谓逆顺观十二因缘。此二境亦在第二第三地中。是故彼地亦增上慧建立。然第四地中菩提分慧增上。第五地中谛观慧增上。第六地中缘起观慧增上。故此三地建立增上慧学。随次依后四得果有四种者。依第七地得无相有功用住。为第一果。依第八地得无相无功用住。为第二果。依第九地得成熟众生。为第三果。依第十地得二门成熟。为第四果。已说随地修学及学果。次说菩萨随地修习无流五阴。偈曰。

   见性净三身  亦在前六地
  余地净余二  远离五障故

   释曰。初地见性如前解。第二地中戒身清净。第三地中定身清净。第四第五第六地中慧身清净。后四地及佛地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清净。由离五障故。五障者。第七地中以执相无知为障。第八地中以功用无知为障。第九地中以不能化生无知为障。第十地中以未净二门无知为障。佛地中以碍障无知为障谓此无知能碍声闻缘觉境界智诸佛知一切境无碍。由解脱此障故。已说菩萨随地修无流五阴。次说菩萨随地成就未成就。偈曰。

   未成就成就  成复未成成
  如地建立知  分别无分别

   释曰。未成就成就者。彼信行地是未成就。自余诸地是名成就。成复未成成者。于前成就地中复有未成就成就。七地已还名未成就。有功用故。八地已上是名成就。无功用故。问前说欢喜地亦是成就。此义云何。答如地建立知分别无分别。此由于地建立中知唯分别。于此分别亦无分别。所执能执俱无体故。约此义故说名成就。偈曰。

   应知诸地中  修习及成就
  此二不思议  诸佛境界故

   释曰。菩萨于诸地中各有修习及成就。应知地地皆不可思议。由诸菩萨内自证觉是诸佛所知非余人境界故。已说菩萨随地成就未成就。次说菩萨入地十种相。偈曰。

   明信及无劣  无怯亦无待
  通达及平等  离偏亦离着
  及以知方便  亦在圣众生
  如此十种相  地地皆圆满

   释曰。入地菩萨地地皆有十相。何者为十。一明信。二无劣。三无怯。四无待。五通达。六平等。七离偏。八离着。九知方便。十圣众生。明信者。于自地得明。于诸法中除无知故。于他地得信。于后诸地生愿乐故。无劣者。闻深妙法不惊怖故。无怯者。行难行行极勇猛故。无待者。起自地行不待教故。通达者。他地方便能起故平等者。普于众生同自心故。离偏者。耳闻毁誉无高下故。离著者。得轮王等位无爱染故。知方便者。知诸法不可得为佛方便故圣众生者。诸佛徒众恒在生故。此等十相地地皆具应知。已说菩萨入地十种相。次说菩萨地中十度相。偈曰。

   有欲无六障  其次无乱慧
  不漂亦不回  事友及供养
  回向将生胜  修善与戏通
  功德藏如是  佛子十六相

   释曰。诸菩萨于诸地中得十度有十六相。何者十六。一有欲乐。行诸度故。二无悭。离施障故。三无违。离戒障故。四无恚。离忍障故。五无懈。离进障故。六慈悲。离定障故。慈悲能与乐拔苦。是嗔恼对治。由定得故。七无恶慧。离慧障故。恶慧有三。谓自性分别。随忆分别。显示分别。此能断故。八无乱慧。离异乘心故。九不漂不为人天胜乐醉其心故。十不回不为不成就苦及难行苦退其心故。十一事友。依佛所示善知识闻大乘故。十二供养。供养三宝故。十三回向善巧方便故十四生胜。此显愿波罗蜜相。离八难处不离诸佛菩萨故。十五修善此显力波罗蜜相。无间修诸善根故。十六戏通此显智波罗蜜相。游戏诸大神通功德故。菩萨若得此相。则为一切众中上首。是名佛子十六相。已说菩萨地中十度相。次说菩萨度度五功德。偈曰。

   地地升进时  度度有五德
  二及二及一  应知止观俱

   释曰。地地升进时度度有五德者。菩萨于一一地修一一度。于一一度皆具五种功德。何者为五。一灭习。二得猗。三圆明。四相起。五广因。灭习者。一一刹那灭除依中习气聚故。得猗者。离种种相得法乐故。圆明者。遍知一切种不作分段故。相起者。由入大地无分别相生故。广因者。为满为净一切种法身福聚智聚摄令增长故。二及二及一应知止观俱者。此中应知。初二功德是奢摩他分。次二功德是毗钵舍那分。第五功德是俱分。已说菩萨度度五功德。次释菩萨十地名。偈曰。

   见真见利物  此处得欢喜
  出犯出异心  是名离垢地
  求法持法力  作明故名明
  惑障智障薪  能烧是焰慧
  难退有二种  能退故难胜
  不住二法观  恒现名现前
  杂道邻一道  远去名远行
  相想无相想  动无不动地
  四辩智力巧  说善称善慧
  二门如云遍  雨法名法云

   释曰。见真见利物此处得欢喜者。菩萨于初地中一见真如。谓见自利。昔曾未见今时始见。去菩提近故。二见利物。谓见利他。一一刹那能成熟百众生故。由此二见起胜欢喜故名欢喜地出犯出异心是名离垢地者。菩萨于二地中出二种垢。一出犯戒垢。二出起异乘心垢。由出二垢故名离垢地。如十地经说我等应得应净一切种智故勤精进。求法持法力作明故名明者。菩萨于三地中得三昧自在力。于无量佛法能求能持。得大法明为他作明。由能以法自明明他故名明地。惑障智障薪能烧是焰慧者。菩萨于四地中以菩提分慧为焰自性。以惑智二障为薪自性。此地菩萨能起慧焰烧二障薪故名焰慧地。难退有二种能退故难胜者。菩萨于五地中有二种难。一勤化众生心无恼难。二众生不从化心无恼难。此地菩萨能退二难于难得胜故名难胜地。不住二法观恒现名现前者。菩萨于六地中依般若力。能不住生死涅槃二法。如此观慧恒现在前故名现前地。杂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者。菩萨于七地中近一乘道故名远去。问谁是远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远能去。由此远去故名远行地。相想无相想动无不动地者。菩萨于八地中有相想及无相有功用想二想俱不能动。由无此动故。故名不动地。四辩智力巧说善称善慧者。菩萨于九地中四无碍慧最为殊胜。于一刹那顷三千世界所有人天异类异音异义异问。此地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众疑。由此说善故名善慧地。二门如云遍雨法名法云者。菩萨于十地中由三昧门及陀罗尼门。摄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梨耶识中。譬如浮云遍满虚空。能以此闻熏习云。于一一刹那。于一一相。于一一好。于一一毛孔。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可化众生。由能如云雨法故名法云地。问释别名已。云何名住云何名地。偈曰。

   为集诸善根  乐住故说住
  数数数无畏  复以地为名

   释曰。为集诸善根乐住故名住者。诸菩萨为成就种种善根。于一切时乐住一切地。是故诸地说名为住。数数数无畏复以地为名者。步弥耶名为地。步者数数义。弥者实数义。耶者无畏义。诸菩萨欲进上地。于一一地中数数断障碍。数数得功德。是名数数义。地以十数为量。诸菩萨于一一地中知断尔所障碍。知得尔所功德。知此不虚是名实数义。上地是无畏处。诸菩萨畏于自地中退失自他利功德进求上地。是名无畏义。由此三义故名为地。已说菩萨十地名。次说菩萨四种得地差别。偈曰。

   由信及由行  由达亦由成
  应知诸菩萨  得地有四种

   释曰。四种得地者。一由信得。二由行得。三由通达得。四由成就得。由信者。以信得诸地故。如信地中说。由行者。以正行得诸地故。诸菩萨于大乘法有十种正行。一书写。二供养。三流传。四听受。五转读。六教他。七习诵。八解说。九思择。十修习。此十正行能生无量功德聚。此行得地故名行得。通达者。通达第一义谛。乃至七地名通达。得成就者。八地至佛地名成就得。已说菩萨四种得地。差别次说菩萨四种修行。差别偈曰。

   诸度诸觉分  诸通及诸摄
  为大亦为小  俱入亦俱成

   释曰。总说一切菩萨行不过四种。一波罗蜜行。二菩提分行。三神通行。四摄生行。说波罗蜜行为求大乘众生。说菩提分行为求小乘众生。说神通行为令二种众生得入佛法。说摄生行为令二种众生成熟佛法。行住品究竟。

 敬佛品第二十四

   释曰。已说菩萨。行住次说礼佛。功德偈曰。

   合心及离心  不离利益心
  怜愍诸众生  救世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无量胜功德。合心者。是慈心。由与乐故。离心者。是悲心。由拔苦故。不离心者。是喜心。由恒悦故。利益心者。是舍心。由无染故。偈曰。

   一切障解脱  一切世间胜
  一切处遍满  心脱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三处胜功德。一切障解脱者。显解脱胜。由一切惑障一切智障得解脱故。一切世间胜者。显制入胜。由心自在随其所缘随意转故。一切处遍满者。显遍入胜。由一切境中智遍满故。由此三义心于三处而得解脱。故说心解脱。偈曰。

   能遮彼惑起  亦能害彼惑
  染污诸众生  悲者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无诤胜功德能遮彼惑起者。一切众生应起烦恼。如来凡所作业能令不起亦能害彼惑者。彼惑若已起。如来亦能令起对治方便。若余人无诤但能令他缘自不起烦恼。而不能令他起对治。如来无诤则不尔。非但令彼不起。亦能令彼起对治是故为胜。染污诸众生悲者我顶礼者。如来无诤三昧。于一切染污众生偏起怜愍。是故于彼名为悲者。偈曰。

   无功用无著  无碍恒寂静
  能释一切疑  胜智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愿智胜功德。如来愿智由五事胜。一于起无功用。二于境不着。三于中无碍。四恒时寂静。五能释众疑。由此五义是故为胜。余人愿智。一非无功用。作意起故。二非无著。假定力故。三非无碍。少分知故。四非恒静。非常定故。五不释疑。有无知故。偈曰。

   所依及能依  于言及于智
  说者无碍慧  善说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无碍胜功德。所说有二种。一所依谓法二能依。谓义。说具有二种。一方言二巧智。如来于此所说及说具慧常无碍。是故为胜。说者即显无碍业。开示有方故名善说。偈曰。

   能去及能闻  知行知来去
  令彼得出离  教授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神通胜功德。能去者。是如意通。能往彼彼所故。能闻者。是天耳通。能闻彼彼音故。知行者。是他心通。能知彼人心行差别故。知来者。是宿住通。能知彼人前世从此因来故。知去者。是生死通。能知彼人今世从此因去故。令彼得出离者。是漏尽通。能如实为彼说法故。偈曰。

   众生若有见  知定是丈夫
  深起净信心  方便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相好胜功德。一切众生若有见者。即知如来是大丈夫。及于如来起净信业。由以相好为方便故。偈曰。

   取舍住变化  定智得自在
  如此四清净  世尊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清净胜功德。清净四种。一身清净。二缘清净。三心清净。四智清净。取舍住者。显身清净。能于自身寿中若取若舍若住得自在故。变化者。显缘清净。能于诸境转变起化得自在故。定者。显心清净。能于诸定出入得自在故。智者。显智清净。能知诸境无碍得自在故。偈曰。

   方便及归依  清净与出离
  于此破四诳  降魔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力胜功德。魔依四事破坏众生。何者四事。一依方便诳惑众生。言受用五尘得生善道不堕恶道。二依归依诳惑众生。言自在天等是归依处余处则非。三依清净诳惑众生。言世间诸定唯此清净余非清净。四依出离诳惑众生。言小乘道果唯此出离非有大乘。佛为破魔四事显己十力。一以是非智力破魔第一事。由善方便可得生天非恶方便故。二以自业智力破魔第二事。由自业生天非依自在天等力故。三以禅定智力破魔第三事。由具知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故。四以后七智力破魔第四事。由下根等令离上根等安置故。偈曰。

   于智亦于断  于离亦于障
  能说自他利  摧邪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无畏胜功德。于智者。是说一切智无畏。于断者。是说漏尽无畏。于离者。是说尽苦道无畏。于障者。是说障道无畏。此中智及断是说自利功德。离及障是说利他功德。若诸外道难言。瞿昙。非具一切智。非尽一切漏。说道不能尽苦。说障不能妨道。如来于此四难而能摧伏。故名无畏。偈曰。

   在众极治罚  自无所护故
  离二染正住  摄众我顶礼

   释曰。在众极治罚自无所护故者。此礼如来不护胜功德。若自有所护在众不能说极治罚故。离二染正住者。此礼如来念处胜功德。离二染者无喜忧故。正住者不忘念故。由此二种功德胜故。能摄于一切徒众此即是业。偈曰。

   行住一切处  无非一切智
  由断一切习  实义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断习胜功德。如来于一切处一切时。行住等事。无非一切智威仪。由具断一切烦恼习故。若无一切智者。烦恼虽尽而习不尽。于行住时或逢奔车逸马即被损害。由非一切智威仪故。如来无此事。由实有一切智故。偈曰。

   利益众生事  随时不过时
  所作恒无谬  不忘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不忘胜功德。如来作利益众生事。恒得其时不过其时。此是不忘法业。如来所作一切时皆实不虚此是不忘法自性。偈曰。

   昼夜六时观  一切众生界
  大悲具足故  利意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大悲胜功德。如来以大悲故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退谁进。未起善根者令其得起。已起善根者令其增进。虽日六时而实一切时恒转法轮。由大悲具足故。此即大悲业。于一切众生常起利益意。此是大悲自性。偈曰。

   由行及由得  由智及由业
  于一切二乘  最上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不共胜功德。如来有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灭。十三智知过去无著无碍。十四智知未来无著无碍。十五智知现在无著无碍。十六身业随智慧行。十七口业随智慧行。十八意业随智慧行。此中由行者。摄初节六不共。由得者。摄第二节六不共。由智者。摄第三节三不共。由业者。摄第四节三不共。一切声闻缘觉于余一切众生为上。如来由此四事不共故。于彼上复上。故名最上。偈曰。

   三身大菩提  一切种得故
  众生诸处疑  能除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种智胜功德。三身者。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化身。此说种智自性。问此智于一切境知一切种复云何。答一切众生于一切处生疑。此智能断。此说种智业。偈曰。

   无著及无过  无秽亦无息
  无动无戏论  清净我顶礼

   释曰。此偈礼如来度满胜功德。无著者。于诸资财无所染故。无过者。于身等业永无垢故。无秽者。世法诸苦不浊心故。无息者。少有所得不即住故。无动者。心恒寂静不散乱故。无戏论者。一切法中所有分别皆不行故。如来此六圆满具离六障。故名清净。偈曰。

   成就第一义  出离一切地
  于他得尊极  解脱诸众生
  无尽等功德  现在皆具足
  世见众亦见  不见人天等

   释曰。此二偈礼如来佛相胜功德。此中略说佛相有六种。一体二因三果四业五相应六差别。由此六种表知是佛故说佛相。成就第一义者。此是体相。由真如最清净第一义成就故。出离一切地者。此是因相。由出离一切菩萨地故。于他得尊极者。此是果相。由于一切众生中得第一故。解脱诸众生者。此是业相。由能令一切众生得解脱故。无尽等功德现。世皆具足者。此是相应相。世见众亦见不见人天等者。此是差别相。世见者。谓种种世界皆见。此是化身。众亦见者。谓佛大弟子众亦见。此是受用身。不见者。谓人天等一切时不见。此是自性身。此即三身差别。敬佛品究竟。大乘修多罗庄严论极清净时说已究竟。

  •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论·广百论本一卷
  • 下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论·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二卷
  • 乾隆大藏经·大乘论·大乘庄严经论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