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一
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第一 顶礼一切无余明 非一非一诸则地 论曰。就此二行偈中。则有八门。云何为八。一者显示中中主者门。二者显示道路轨则门。三者显示离杂合一门。四者显示无边毛生门。五者显示种种离识门。六者显示假有无实门。七者显示无所有事门。八者显示具足无碍门。是名为八。就显示中中主者门中。则有五种。云何为五。一者随顺随转应身主者。二者有无无碍变身主者。三者本体本性法身主者。四者本末俱绝满道主者。五者随应无碍自然主者。是名为五。修集行因大陀罗尼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尔时花轮宝光明天子则白佛言。世尊。第一导师有几数量可思议不可思议。唯愿世尊。为我等众开示显说。我等大众闻其名字常诵常念。出无明藏到涅槃城。于是世尊告天子言。我若以神通力。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中。说其名字终不能尽。今当略言。为汝等众宣说其要。善男子。其觉者数广大圆满过于恒沙。略说五种。云何为五。一者随体佛。二者变体佛。三者法体佛。四者莫测佛。五者应转佛。乃至广说故。如偈顶礼一切无余明故。以何义故。一切导师皆名主者。以三义故。云何为三。一者自在义。诸法王故。二者顶上义。三界一故。三者周遍义。无所不至故。是名为三。如是已说显示中中主者门。次当说显示道路轨则门。就此门中则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音脐言导无碍自在轨则。二者所依本地平等一种离诸虚妄轨则。三者生长庄严一一有力轨则。四者究竟圆满无余尽摄轨则。五者非名非相非体非用无造无作轨则。六者自然现前常住不变无所诠了究竟净满轨则。是名为六。金刚三昧无碍解脱本智实性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复次文殊师利。若我广说。总有十亿七万三千五十法门行者履游道路则则。若我略说。总有六种行者履游则则。如是六则通摄一切无量无边轨则藏海。云何为六。一者说则。二者等则。三者种则。四者上则。五者非则。六者常则。乃至广说故。如偈非一非一诸则地故。以何义故。一切法藏皆名轨则。以三义故。云何为三。一者金区义。时人易转法门之印常恒不变。如彼区故。二者引导义。摄将行者令趣治路。如彼导故。三者能持义。善持自相而不坏失。如彼持故。是名为三。如是已说显示道路轨则门。次当说显示离杂合一门。就此门中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结缚合一。一切无量无边无明烦恼之众类再生。虽无内合一。而有外合一。以数量等成立契一义故。二者解脱合一。一切无量无边三乘诸圣人等。内有道理之合一义。外有同尘之合一义故。三者具足俱非合一。一切无量无边金刚中间大圣众等。具足能契所契之二义故。是名为三。文殊师利。论义第一无极无尽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僧众之海虽无有量。而其本体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无根无诤地。二者俱根无诤地。三者有根无诤地。乃至广说故。如偈不数不思无量一故。以何义故。一切诸僧皆名合一。有二义故。云何为二。一者积集义。集会无量无边一切散乱尘故。二者一种义。安止无量无边一切波浪识故。是名为二。如是已说显示离杂合一门。次当说显示无边毛生门。就此门中则有三门。云何为三。一者有类毛生无边门。二者空类毛生无边门。三者似类毛生无边门。是名为三。就初门中则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是名为四。如是四生。能摄一切无量有类根本名数。就中门中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光明中藏空类。二者闇色中藏空类。三者风云中藏空类。是名为三。如是三类。空故非空以隐故空。应审观察空类眷属。其数众多不出此量。就后门中亦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幻化咒术相相无理似类。二者变药方禁相相无理似类。三者随本现前影像似类。是名为三。如是三类。能摄一切无量无边种种似类根本名数。集类法门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有识种类广说有十。略说有三。云何为三。一者心识亲近在有众生。二者处所隐藏不见众生。三者识远似有动转众生。是名为三。乃至广说故。如偈并诸种种趣生类故。以何义故。一切众生皆名毛生。有二义故。云何为二。一者动转不定义。随趣受生无有定法故。二者众多无数义。方角无有数量故。是名为二。今此门中。为欲现示圣如角鲜凡如毛多故。如是已说显示无边毛生门。次当说现示种种离识门。就此门中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共业建立断命品。二者别业建立断命品。是名为二。就第一门中则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风轮大地断命品。二者水轮大地断命品。三者金轮大地断命品。四者火轮大地断命品。是名为四。如是四轮。能摄一切无量无边共业建立断命品类根本名数言别业建立断名品者。谓众生身。非执受摄发毛等类业行本因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复次文殊师利。言众生居住世间者。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总轮世间。二者别持世间。是名为二。此二世间。善能摄持无量无边一切居住依止世间。乃至广说故。如偈及无量数断命品故。以何义故。一切离识皆名断命。所谓无有了别智品故。如是已说现示种种离识门。次当说现示假有无实门。就此门中则有五种。云何为五。一者如水中月假有。二者如闼婆城假有。三者如阳炎水假有。四者如幻化作假有。五者如谷响音假有。是名为五。大宝无尽莲花地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如水中月等五种虚说譬喻。总摄五万五千五百五十诠虚说譬喻根本名字。乃至广说故。如偈与等尘尘无有法故。以何义故。一切无量虚说譬喻。皆名无有。所谓无有实自性故名曰为无。无有其实非都无故。名曰为有。如是已说现示假有无实门。次当说现示无所有事门。就此门中则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如石女儿无所有事。二者如兔马角无所有事。三者如龟蹙毛无所有事。四者如罗汉染无所有事。是名为四。本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复次佛子。汝前所问。何等法名为无所有品者。石女儿等四种本说。我若广说其数无量。乃至广说故。如偈兼不可说无所有故。以何义故一切空法皆悉名为无所有事。有二种故。云何为二。一者彼空法体性空空如此四本说故。二者此空若不诠彼则是空故。是名为二。如是已说现示无所有事门。次当说现示具足无碍门。就此门中则有十种。云何为十。一者心主法。二者心念法。三者色主法。四者色子法。五者非契应法。六者无为法。七者非有为非无为法。八者亦有为亦无为法。九者俱俱法。十者俱非法。是名为十。言心主法者。可一八识等诸心识本法故。言心念法者。与此相应一切数法。言色主法者。可一能造大种法等。言色子法者。可一所造种种色法。言非契应法者。可一非色非心种种诸法。言无为法者。虚空等四种无为法。言非有为非无为法者。一心等诸本性法。言亦有为亦无为法者。一心等诸本性之法作业用相。言俱俱法者。大本之法其第一分。言俱非法者。大本之法其最后分。如是十法。今此门中。一有一无。一生一灭。一逆一顺。一品一类。不相舍离。是故说言现示具足无碍门焉。最胜德王广大虚空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十方世界微尘之数。无量无边法门大海。一居一起一住一止。终不分剖亦不舍离。以此义故。建立称曰广大圆满虚空地地无尽无极法界大海门。乃至广说故。如偈通俱非是等诸法故。 归依德处因缘大决择分第二如是已说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次当说归依德处因缘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以有十种大因缘 造作归依德处海 论曰。何因缘故归依德处。以有十种大因缘故。而作归依。如偈以有十种大因缘造作归依德处海故。云何名为十种因缘。一者礼敬尊重甚深因缘。能作礼敬归依德处。摧伏憍慢增长善根故如偈礼故。二者忆念恩泽报推因缘。而能造作胜妙论教。开晓一切狂乱众生。一切德处皆悉欢喜故。如偈恩故。三者仰请加力成为因缘。若为造作大论法门。彼诸德处不其加力。不能分别法门海故。如偈及加力故。四者开布广散令了因缘。以妙言辞示聪明诠。现了彼诸修多罗中秘密微妙深远文义大海。为令广大故。如偈广大故五者劝物令生殊胜因缘。造作论教开示文义。若不归依彼诸众生。不能究竟信受奉行故。如偈殊胜故。六者修习忍辱无我因缘。发起欢喜尊重归向。广大心故。如偈与无我故。七者出生功德决定因缘。归依德处造作论教。若见若闻。若见见者若闻闻者。若同国住。一切皆悉随时不移。出生增长无量无边一切功德善根之品。决定决定不谬违故。如偈决定故。八者大海无尽宝藏因缘。积集无量无边一切诸种种力。造作殊胜圆满大海。如意宝轮金刚德藏。为欲救度无量无边贫穷苦恼众生类故。如偈大海故。九者方便善巧教化因缘。具足者中虽无别归。而赞教化为利生故。如偈并赞化故。十者现示过去本身因缘。所归德处一切皆悉无非自身之摄持故。如偈兼通现示自本身故。是名十种大因缘相。如是广大殊胜因缘。何人所作佛菩萨作。菩萨菩萨当不能作。况凡二乘。如偈如是十种大因缘圆满大士乃能具凡非境圣亦非量随分菩萨亦不能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二
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如是已说归依德处因缘大决择分。次当说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一种金刚地 总有五种位 论曰。一种金刚道路无碍本地地中。总有几位。广说虽无量。略说有五种。如是五位。一切总则。一切根本。一切中藏。一切出生。如偈一种金刚地总有五种位故。云何名为五种本位。一者无超次第渐转位。二者无余究竟总持位。三者周遍圆满广大位。四者一切诸法俱非位。五者一切诸法俱是位。是名为五种根本位。如偈谓渐次究竟及圆满等非并及等是位故。如是五位自家宣说龟则方说。如是五位直是方说非宣说量。如偈如是五种位诸修多罗中具足无余说故。位所依止本数名字。其相云何。偈曰。 所依止本数 总有五十一 论曰。五种本位所依止之名字差别。其数几有。广说虽无量。略说有五十一种名字。如是五十一种根本名字。一切天地一切父母。一切体性一切所依。如偈所依止本数总有五十一故。云何名为五十一数。所谓虚假光明分中有四十种。真金刚中有十种数。此五十中。加大极自然陀罗尼地故。是故成立五十一数。名字分中四十种数当何等相。所谓十种爱乐心。十种识知心。十种修道心。十种不退心。各差别故。云何名为十爱乐心。一者必叉多。二者阿摩呵尸。三者谛度毗梨耶。四者和罗只度。五者奢摩陀提尸。六者摩诃阿毗跋致多。七者阿罗婆诃尼。八者婆[口*弥]多阿梨罗诃谛。九者尸罗俱尸阿尸罗。十者摩诃毗呵阿僧那。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识知心。一者留伽度。二者留谛迦度。三者留罗伽。四者留摩诃。五者安婆娑。六者毗跋致。七者阿毗跋致。八者必叉伽。九者必阿罗。十者留山迦。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修道心。一者度伽呵。二者度安尔。三者度只罗。四者度和差。五者度利他。六者度生婆谛。七者度沙必。八者度阿诃。九者度佛阿。十者度叉一婆。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不退心。一者罗谛流沙。二者罗昙沙。三者必自伽。四者法必他。五者佛度陀。六者罗叉必七者师罗文伽。八者婆诃谛。九者婆罗提弗陀。十者达摩边伽。是名为十。如偈谓虚假光明四十种名字故。云何为十真金刚心。一者鸠摩罗伽。二者须何伽一婆。三者须那迦。四者须陀洹。五者斯陀含。六者阿那含。七者阿罗汉。八者阿尼罗汉。九者阿那诃诃。十者阿诃罗弗。是名为十。如偈不动真金刚十种本名字故。此五十中。更复加婆伽婆佛陀应审观察。是名五十一种名字。如偈及大极地故是名所依数故。如是五十一种心中。彼无超次第渐转位。安立属当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如次无超转 论曰。唯一行者。五十一种别相位中回向趣入。如其次第无超过法。所以者何。此门位量法如是故。如偈五十一位中如次无超转故。如是行者。以何行相而渐渐转。谓具具转故。云何名为具具转相。谓一信心位中具余五十心而转。乃至一大极地位中具余五十心而转故。若尔一物耶异物耶。实是异物而一物故。所以者何。一信心中具一切位。非余位故。而一信中具一切位。同余余位中具一切位故。以何义故。一信心中具诸余位。更须渐转。具一中具而不能具多中具故。是故须转。今此门中五十一中。一切具具皆悉具足。方名渐转位故。如偈一中具一切名为渐转位故。摩诃衍金刚种子修多罗中。作如是说。金刚道路足行行者。以二大事而决定转。云何名为二决定转。一者遍度通达转。二者具具增长转。是名为二。言遍度通达转者。通遍经过五十一种大道路故。言具具增长转者。一一位中摄诸位故。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无超次第渐转门。次当说无余究竟总持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随其先得入 论曰。有五十一别相位中。或有行者以信趣入。或有行者以真金地而趣入。或有行者以大极地而趣入。如是等诸行者。随其先得入位之量。尽摄一切一切位地。究竟无余。亦无移转亦无出入。一一白白。是故说言总持门位。如偈五十一位中随其先得入摄一切一切名无余究竟故。难入未曾有会修多罗中。作如是说。 回向则信心 信心则佛地 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无余究竟总持门。次当说周遍圆满广大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种位 无前后一时 论曰。五十一位无有前后一时俱。转一时俱行无有所余。亦五十一别相位中。所有无量无边诸位。无有前后一时俱转。一时俱行无有所余。是故说言圆满位焉。如偈五十一种位无前后一时俱转俱行故名周遍圆满故。法界法轮无尽中藏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尔时文殊师利闻世尊所说即从坐起。合掌顶礼前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横转无向修道人者。如宜世尊为诸大众。宣说开示如是大事。于是世尊即告文殊师利言。一种无二一道一区。大地行者一切行道。无前无后一时发起。一时同转一时住持。一时证入。一时安立。是名横转无向道人。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周遍圆满广大门。次当说一切诸法俱非门。其相云何。偈曰。 诸无量无边 一切种种位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此俱非门非因非果非位非地非有非无非名非义非事非理非坏非常非生非灭一切一切皆悉非故。如偈诸无量无边一切种种位皆悉非建立名俱非位地故。若尔以何义故建立位名。以其非义立为位故。大明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位位第一位。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一切诸法俱非门。次当说一切诸法俱是门。其相云何。偈曰。 一切种种法 无非金刚身 论曰。无量无边一切位法。一切皆悉是金刚身。等无差别唯依一身。是故说言俱是门焉。所以者何。今此门中。无一一法而非金刚真实身故。如偈一切种种法无非金刚身以一身义故名为俱是门故。种金大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病道人唯见积影。不见散身故。 金刚实轮山王大决择分第四如是已说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渐是尽满非 一时及前后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一身。金刚大力宝轮山王体中次第渐转诸法等是无余究竟周遍圆满俱非绝离。此五种位。一时转前后转。俱有转俱非转。亦一时转亦异时转。亦一处转亦异处转。具足具足自在自在无所障碍故。大严尽地虚空法界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复次龙明。汝前所问。云何名为金刚本身广大地地无障无碍恒沙功德品者。殊胜极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五种金刚道路足行地地。无尽中藏之根本自性。出生增长所依止藏。乃至广说故。 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五如是已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山王道路中 总有十五位 论曰。此金轮山王道路中。建立几位为道路量。广说虽无量。略说有十五种位。以如是位为道路分。如偈山王道路中总有十五位故。以何因缘。分明了知此道路中有十五种根本之位。谓彼金刚大力宝轮山王体五种位中。皆悉各各有三种自在作用故。以此义故。成立十五差别名数。如偈体五种位中各有三用故。故方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一区王民行地地中。唯有十五种体分业数位无所余位。乃至广说故。然明神妙理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有二十五种差别位者。取王家转非取作转故。造作转摄十五种位。名字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明了及远数 相续并三合 论曰。就次第渐转体中。则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分明了达审地作用。不乱次第建立位地。行道分明名义俱了故。如偈明了故。二者远行远修无数作用。经无量劫过此诸位。修集功德无穷尽故。如偈及远数故。三者无断无绝恒转作用。刹那刹那中间中间。常恒不息自然转故。如偈相续故。是名为三。就诸法等是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能诠能了一合作用。善巧言说无碍觉慧。其数无量一金刚故。二者所诠所证一合作用。甚深极义胜妙玄理。唯是一区唯是一身。无二岐故。三者随应有名一合作用。随其所应一切有名一切皆悉一金身故是名为三。如偈并三合故。就无余究竟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周遍圆满动转作用。第一时中依一位中。通摄一切而究竟转故。如偈遍动故。二者周遍圆满不动作用。如是转者所余一切无量位中。不移不转常决定故。如偈遍不动故。三者名句文字无别作用。随其先唱与余一故。如偈字等故。是名为三。就周遍圆满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无量无边广大作用。其法自体出现业相。尽极广大无分界故。如偈广大故。二者无碍通达遍到作用。一时建立一切位故。如偈遍到故。三者极极无数不遍作用。遍通经过而唯有一边故。如偈不遍到故。是名为三。就俱非绝离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消融无所建立作用。一切诸法皆悉遣除无所许故。如偈融故。二者建立诸法悉持作用。一切诸法以俱非义是理成故。如偈立故。三者消融建立俱绝作用。究竟绝道广建立故。如偈与俱离故。是名为三。是为十五种位名字焉。此道路位。大利根者乃能通达。钝根众生决定难了。如偈是名十五名。如次应观察故。如是诸位。亦一时出兴亦异时出兴。亦俱时出兴。亦一处转。亦异处转。亦俱处转。亦不出兴亦不移转。亦唯一种亦是多种。于彼本法有作功用有作方便。自然自在建立造作。应审观察。 独一山王摩诃山王大决择分第六如是已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独一山王摩诃山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摩诃山王中 总有千二百 论曰。此独一山王摩诃山王体中。建立几位以为体分。广说虽无量。略说其要。唯有一千二百七十五种决定位故。如偈摩诃山王中总有千二百七十五种位故。以何因缘。山王体中有千二百七十五位分明现知。所谓常恒五十一种根本位中。一一各各次第渐转诸法等。是无余究竟周遍圆满俱非绝离五种位具足转故。亦渐转等五种位中。各各开示渐转等五种别位故。是故成立一千二百七十五位。如偈谓五十一种大根本位中。皆一一各各渐转等五位具足安立故。故此独一山王摩诃山王体中。如是千二百七十五种位亦一一时转。亦异一时转。亦俱一时转。亦皆非转。亦一时一处转。亦一时异处转。亦异时异处转。亦皆非转。自在自然无障无碍。是故说言无尽虚空大陀陀筏罗法界本藏地地出生无穷无极广德大海法门藏焉。大智庄严法界性身甚深修多罗中。作如是说。非比非喻难得惟说。大海中藏大海一体。本地地中三品德类。具足圆满无所阙失。云何为三。一者上品德类。其位名字众多无数。与十方世界微尘之数其量等故。二者中品德类其位名字。与百百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微尘之数其量等故。三者下品德类。其位名字。有一千二百七十五位故。是名为三。如是诸位一一一一一一。乃至无量无量无量无量无量无量。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三
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第七如是已说独一山王摩诃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大海部藏中 总有十种法 论曰。此大海部藏道路分中。建立几法为部藏量。所谓建立十种法体。以为大海部藏分故。摩诃衍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俱俱海藏履道分中。唯有十法无有余法。乃至广说故。如偈大海部藏中总有十种法故。以何义故有十应知。五种非空五种无常。各差别故。如偈谓五种非空及五种无常故。彼十种法。其名字相当如何耶。偈曰。 离碍及有实 性火并今光 论曰。云何名为五种非空决定住法。一者离碍非空决定住法。二者有实非空决定住法。三者性火非空决定住法。四者今光非空决定住法。五者深里出兴决定住法。是名为五。如偈离碍及有实性火并今光兼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故。如是五名。五种非空决定住法。不共异转差别名字。如偈如是五种名非空不共称故云何名为五种无常虚假转法。一者动起无常虚假转法。二者止持无常虚假转法。三者易变无常虚假转法。四者散坏无常虚假转法。五者大力无常虚假转法。是名为五。如偈起持变坏品与大力无明故。如是五名。五种无常虚假转法。不共异转差别名字。如偈如是五种名无常不共称故。深里大力如是二法。气力立门非取实体。应审观察。如偈各有第一一以请气力故立门实本摄如法应观察故。如是已说建立名字不同门。次当说所诠义理差别门。如是五种非空决定住法。各有几数。所谓各各有二种故。云何名为二种离碍。一者守身离碍。二者变转离碍。言守身离碍者。无障碍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离碍者。建立万有令自在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有实。一者守身有实。二者变转有实。言守身有实者。常平等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有实者。建立差别令安住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性火。一者守身性火。二者变转性火。言守身性火者。明德藏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性火者。尘累俱转随顺成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今光一者守身今光。二者变转今光言守身今光者。始炎炎身决定常恒不失坏故。言变转今光者。随顺流转无所碍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深里。一者守身深里。二者变转深里。言守身深里者。离绝中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深里者。诸无为中得自在故。是名为二。如前所说。五种无常业用差别。各各如何。所谓如次出生一切无量无边大过患海。皆无余故。住持一切无量无边大过患海。皆无余故。变易一切无量无边大功德海。皆无余故。坏灭一切无量无边大功德海。皆无余故。覆障非德非患中身自在。皆无余故。如是五法。自体及品各各差别。应审观察如是已说所诠义理差别门。次当说依位决定安立门。如前所说。五十一种真金刚位。遍几处耶。偈曰。 如是五十一 遍于五种处 论曰。如前所说。五十一位。遍离碍等五种处中。无所不至无所不通。以此义故。大金刚位有五应知。如偈如是五十一遍于五种处故。如是位地利根能知。非钝者境所以者何。极甚深故。极利了故。极秘密故。如偈大聪明行者能善决择知故。亦复处二故位亦二应知。是故具集有十而已。然今所说是变非身。别建立位总几数有。字身差别其相云何。偈曰。 别建立位数 总有十种焉 论曰。别建立位总有十种。云何为十。一者一向无超渐次位。二者遍究竟尽不尽位。三者一切中际不动位。四者双立诸法俱灭位。五者若一空当一有位。六者能断所断悉智位。七者熏力相对相值位。八者随除障处立位位。九者真妄得边有无位。十者诸法一种一会位。是名为十。如偈别建立位数总有十种焉。渐次及尽余不动与俱灭。一空一有位智智断智地。相值兼拨立边边转一会故。随有一别建立彼总。必当具足一切别位。方得建立大总位耶。必当具别总得成故。如偈具足此十位门界量圆满故。如是十种别相之位。遍于几处。遍五处故。所谓转摄五种处中。各具五十一金刚位。经过诸位亦有十种别相位故。大总相位总有几数。遍几处耶偈曰。 总位有三种 谓上中下故 论曰。大性总地根本体位。总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趣高上上转去位。二者自然安住中中位。三者向焉下下转去位。是名为三。如偈总位有三种。谓上中下故故如是三总随别有有。唯遍转五非所余位。应审观察。如偈唯遍五种处非余位应知故。如是已说依位决定安立门。次当说依位法数具阙门。如前所说。十种本法守转二种。金刚位中为尽不尽。谓若守位中。唯具德五无所余五。若转位中。十法具足无所阙失。以此义故。总别二门有无亦了。如是已说依位法数具阙门。次当说德患对量现宗门。其相云何。偈曰。 起性止及今 变空坏并实 论曰。治障照覆对量形相。如其次第动起无常。性火住法止持无常。今光住法易变无常。离碍住法散坏无常。有实住法大力无常。出兴龙王以之为量。如偈起性止及今变空坏并实力龙如次对故。如是对量。一向转耶。俱量转耶。俱量应知。如偈有似而取多故。如是已说德患对量现宗门。次当说随次别释广说门。且离碍门安布形相现示云何。主伴治障当如何耶。偈曰。 离碍身体中 有五十一位 论曰。就离碍中。有五十一种金刚位。就此位中。有三种根本总相位。就此总中。有十种分离别相位。如偈离碍身体中有五十一位。五十一位中有三种总相。三种总相中有十种别相故。金刚诸位一一位中皆具本数。如偈初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具足十本数故。主伴各二。云何二主。一者主主。二者伴主。云何二伴。一者伴伴。二者主伴。言主主者。是离碍故。言伴主者。第二转故。言伴伴者。除五本法余眷属故。言主伴者。除其离碍余四法故。如偈最初主后伴次初主后伴如次应观察故。三种总相金刚位中。云何安立。谓初信心以为其始。后[襌-(田/十)+(王*寸)]陀地以为其终。次第渐转。是故建立趣高上上转去位。后[襌-(田/十)+(王*寸)]陀地以为其始。第一信心以为其终。次第渐转。是故建立向焉下下转去位。上下二门位位各各离边中道决定安立。是故建立自然安住中中位。以此义故十种别相唯有上下不有中焉。且依上门建立十位。形相云何。偈曰。 信五事已经 至后后位故 论曰。依趣高上上转去门见十别位形相如何。谓以五种非空住法。对治五种虚假转法。如其次第无有超过。渐渐转故。建立一向无超渐次位。如偈信五事已经至后后位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其所应一究竟故建立遍究竟尽不尽位。如偈一事究竟故。故以五事治五事。不增不减不大不小一味平等中道实相故。建立一切中际不动位。如偈一味中转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障灭时其智慧体则便灭故。建立双立诸法俱灭位。如偈治障一灭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起无障障起无治。不能亲近不能俱行不能及达故。建立若一空当一有位。如偈治障不俱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胜气力变一切障为治眷属。亦以胜力断眷属故。建立能断所断悉智位。如偈以智断智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其所应上位下位互相照达。随其所应断除障故。建立熏力相对相值位。如偈上下相照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所断障虚妄无本。安立位地亦无本故。建立随除障处立位位。如偈本无今有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皆明净障皆闇冥。彼治断事悉已成辨。此障覆用悉已具足故。建立真妄得边有无位。如偈治障自辨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障二法无二无别一味平等一体一性一业一用故。建立诸法一种一会位。如偈无别一转故。故如是诸位如偈释说。专心观察其理分明本趣具现。如偈如次应观察故。是名为依离碍门安立诸位总别现示上上差别。次依下门建立十门。形相云何。偈曰。 如前说十义 随应当如如 论曰。依向焉下下转去门。见十别位。形相如何。谓如前所说十种义中。随其所应顺顺如如。坏其得体归空本存故。如偈如前说十义随应当如如坏得体归空故。如是诸位为一时转。前后转耶。以前后转非一时故。如偈渐次第转故。故于余诸法如是如是。随随如如说示造作。应审观察其别转相。是本存故是本主故。皆悉各各如是二转。一时前后有二义故。云何为二。一者建立转。前后定故。二者本性转。无前后故。是名为二。如前所说种种诸门。同名异物。住思应观。 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大决择分第八如是已说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地藏龙王中 总有二种义 论曰。就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体中。则有二义。云何为二。一者功德本藏义。二者过患本藏义。言功德本藏义者。此大龙王为四非空根本藏故。言过患本藏义者。此大龙王为四无常根本藏故。如偈地藏龙王中总有二种义。所谓德藏义并及患藏义故。具二藏义。地藏龙王居住何处。其里几量长短大小等诸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处唵婆尸尼 里五十一量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举事现理开演本法大海故。此大龙王居于何处。谓居唵婆尸尼中故。如偈处唵婆尸尼故。出水入地去隔几量。谓从水底向地下入。五十一由旬之量故。如偈里五十一量故。彼大龙王身长几量。一千由旬无增减故。如偈长一千由旬故。彼大龙王于其头上。有清白毫名曰婆多提。从此毫端出四种水。云何为四。一者中空水。其出水尘。空以为内有以为外。而出生故。二者方等水。其出水尘四角量等无差违故。三者常熟水。其出水尘。于一切处于一切时。常恒暖故。四者耀明水。其出水尘。光明清白常恒今故。是名为四。如偈头有婆多提则出四种水故。亦彼龙王于其尾末。有一毛[叶-世+珏]名曰舍伽。必从此毛末。出四种风。云何为四。一者发尘风。此风起时经多中间。发起无量无边尘故。二者持尘风。此风出时。止住诸尘令安住故。三者变珍风。此风出时经多中间。变诸金玉作砂石故。四者坏珍风。此风出时经多中间。坏灭金玉作无有故。是名为四。如偈尾有舍伽必则出四种风故。彼龙身色譬如玻璃无有定色。如偈色如玻璃珠故。处唵婆尸尼者。喻本性王无住本处。里五十一量者。喻真金位定数量品。长一千由旬者。喻本性王具千种德。头有婆多提者。喻本性王于诸净品有作方便。则出四种水者。喻四非空。尾有舍伽必者。喻本性王于诸染品有作业用。则出四种风者。喻四无常色。如玻璃珠者。喻本性王染净不摄。如其次第应审思择。复次住处大海水底相去中间。喻五十一种金刚位已具。出现至大海时。喻杂类趣。息海浪时喻起善心时。常起浪时喻恶心兴时。亦复住心应审观察。本行上地一味平等妙法无边业用具足大海宝轮妙严王子修多罗中。作如是说。生四道法不四道摄离绝中心。生四轮法不四轮摄离绝中心。而立名字。说大力无明者。随所生法建立名故。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四
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九如是已说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大决择分。次当说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龙王道路中 总有二十法 论曰。就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道路中。总有二十中自在法。所以者何。功德过患二种藏中各有十故。如偈龙王道路中总有二十法。谓二本藏中各有十法故。故彼二十法。名字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功德本藏十 常坏俱及非 论曰。就功德本藏之体中。则有十法。能摄一切无量功德。云何为十。一者本体自性决定常住不生不灭远离流转功德品。二者本体自性常恒移转是生是灭流转俱行功德品。三者决定常住常恒无常一时俱转无前后违功德品。四者出常无常二事不摄自体本性离脱亡行功德品。五者十种自自摄一切法无有所余独一无二一种一行功德品。六者无体无性从因缘起亦有亦无随应变转功德品。七者无余究竟俱转俱行不相舍离功德品。八者非自非他绝离有名住于非非自性决定功德品。九者于一切法随应无碍自体自性法尔道理性造如是功德品。十者五根一一根五尘一一尘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功德品。是名为十。如偈功德本藏十常坏俱及非自他俱并非无碍兼一全故。就过患本藏之体中。亦有十法。能摄一切无量过患。云何为十。一者于一切法随顺如如如作逆事过患品。二者造作诸法同一业用一作逆事过患品。三者治道起时无有定体违作逆事过患品。四者染净诸法皆无所有无作逆事过患品。五者一切诸法皆总有有有作逆事过患品。六者随治同量如如现前对作逆事过患品。七者由治道力自类增益利作逆事过患品。八者由治道息发起自用融作逆事过患品。九者待上转者方得起用上作逆事过患品。十者以隐藏时方得起用下作逆事过患品。是名为十。如其次第住思止心。专心观察其理故明。如偈过患本藏十如一违无有对利融上下如次应观察故。如是二十法。与彼本方等无差别。是故有二十种本藏。无相违过。所以者何。其本藏中如是道理自然常有。不从本藏长建立故。何故处处皆存品字。如前所说二十种法。各各有百眷属类故。是故言品。例前应了。如偈如是二十法一一皆各各圆满广大故与本存等量故。如是已说建立名字门。次当说所诠义理门。且治及障对量差别。当如何耶。偈曰。 如是二十法 一一皆各各 论曰。如前所说二十种法。一一各各一德治一切障。一切障障一德。无别对量。如偈如是二十法一一皆各各一德治诸过。诸过障一德无有定次第故。若如是说。今此门中对量轨则混成杂乱。虽无别对量而有总对量。是故无失。如偈而数品类等无失对量过如理应观察故。如本品尔例前应了。如偈如说本存法说品类亦尔故。如是已说治障对量差别门。次当说安立金刚位地门。其相云何。偈曰。 此本法门中 亦有金刚位 论曰。就此本法门中。亦有五十一金刚位。如上所说二十种法。依位安立。云何安立。谓诸位中皆具二十。无有前后一时转故。然则此中有三种门。云何为三。一者一向上转门。二者一向下转门。三者一向中转门。是名为三。如是三门各各一一位中具足俱转。不待初后际故。如说本法品类亦尔。以此小门广大回持。应广通达。如偈此本法门中亦有金刚位依位有三门谓上中下门故。 大龙王重重广海无尽大藏大决择分第十如是已说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大龙王重重广海无尽大藏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广海大藏中 总有三种重 论曰。就大龙王重重广海无尽大藏之自家中。总有三重。能摄诸位。云何为三。一者初第一有重。二者中安住居重。三者后建立转重。是名为三。就第一重中。则有二十二亿十方世界之量种种胜妙法门大海。此义云何。谓二十种本藏法中。一一各各出生一万法门大海。各各别别百眷属中。一一各各出生一千法门海故。以此义故名字圆满义理具足。如其次第安住其心定止其思。聪明观察其数量理及所诠意现了分明。如偈广海大藏中总有三种重。谓初中后重。初重有二十二亿十方界量法门大海二十种本藏。各生一万量。各别百眷属各生一千故。是故数圆满。住心应观察故。次二种重。如其次第倍前普布应广通达。如偈中后重倍此应广通达故。故大摩尼宝藏陀罗尼修集修多罗中作如是说。龙龙地地大无尽海藏中。有多十方之量法门轨则品类。最初名为转大法论具足一海无极无尽引导光明现照地地本业本用出生增长轨则大海法门。最后名为有性无性无我空理大利益广光明亦离脱亦合转具足具足无边摩诃行种地本藏法雨腾门出兴上味品类法门。唯取一界以为譬喻非取尘等。乃至广说故。 无尽无穷尘尘数量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一如是已说大龙王重重广海无尽大藏大决择分。次当说无尽无穷尘尘数量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尘尘道路中 如前所说量 论曰。就此门中有几数位。五十一种真金刚位。具足圆满无阙失故。如偈尘尘道路中如前所说量亦有五十一决定金刚位故。就此位中。则有十种变对法门。能摄门量。云何为十。一者二因一果门。二者一因一果门。三者少因多果门。四者因果一味门。五者无因无果门。六者自然安住门。七者因果门。八者果因门。九者言说门。十者言人门。是名为十。如是十门以为门量。如偈依此位立相则有十种重以为道路量二因一果等故。彼第一门形相如何。偈曰。 以信心为初 如次率自类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五十一位皆为同量。以二种因感得一果。广三宝海无穷尽故。此义云何。所谓信心及发心地之二种因。同一行相不相舍离。俱行合转住一所作。起无量具生无边德。具足庄严一大觉海。能生长因。名为最上第一出生增长决定真实本藏原母远离系缚庄严无胜地种子海会所庄严。果名为具足真金刚。圆满大慈悲法身虚空等无差别最初地地无上极海一尽大觉无二山王。次念心地欢喜行地之二种法。能长养因。具足庄严一大觉海。因名为安乐常明决定增长无苦无妄自然照达一切法性无所障碍种子海会。果名为常乐总明大虚空界甚深恒了无二山王。次精进心地救护一切众生回向地之二种法。能长养因。具足庄严一大觉海。因名为发起殊胜大悲光水远离懈怠常度常行本地自性具足通达种子海会。果名为慈悲光明常恒达慧无二山王。次慧心地逆流欢喜地之二种法。能长养因。具足庄严一大觉海。因名为大真金刚日月光明自性离苦除断闇品种子海会。果名为极极重地无上一体自然穷了无二山王。次定心地大极地地之二种法。能长养因。具足庄严一大觉海。因名为决定安寂远离散乱照曜无穷水水火火种子海会。果名为寂圆满地明圆满地具足德藏无二山王。如是诸佛皆悉各各作三大事。云何为三。一者兴化。二者说法。三者胜进。言兴化者。出兴一十方世界之尘量变化身故。言说法者。宣说一十方世界之尘量发心信地法门海故。言胜进者。向上上位如次入故。是名为三。就变化中亦皆各各有此三事。应广通达。如是如是随随如如。后后诸位例前应知。如偈以信心为初如次率自类取所余位初至于定心位则取如来地故。如是已说二因一果门。次当说一因一果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种位 各不待他力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因果二法数量契当庄严觉道。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五十一种位各不待他力独住自家中感得一果故。故因及果称于本名字。加种子大觉之称故。如偈因及果名字如其次第加种子大觉故配释应了知故。次第转相与前所说等无差别。唯增数量减数量别各不同耳。如偈次第同前说增减不同耳。故如是诸佛皆悉各各作三大事。名同前说义有不同。言兴化者。出兴十十方世界之尘量变化身故。言说法者。宣说十十方世界之尘量各各因位法门海故。言胜进者。向上上位如次入故。就变化身中。亦有此三事。应广通达。如是已说一因一果门。次当说少因多果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唯一种因感五十果。无碍自在无所阙失。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感五十果位名少因多果故。如是诸佛皆悉各各作三大事。名如前说义有不同。言兴化者。出兴百十方世界之尘量变化身故。言说法者。宣说百十方世界之尘量各各因位法门海故。言胜进者。向上上位如次入故。就变化中有此三事。应广通达。如是已说少因多果门。次当说因果一味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因果二法数量契当无有增减。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有五百果海。五百果海中一一皆各各有五百因海。如是平等故名因果一味故。如是诸佛所作三事。亦复同前唯义异耳。所谓千故。变化身相亦复如是。如是已说因果一味门。次当说无因无果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法 非因亦非果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五十一位因而不有果。因出生千因之大海果而不有因。果出生千。果之大海。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五十一位法非因亦非果生千因果法名无因无果故。如是诸佛所作三事。亦复同前唯义异耳。所谓万故。如是已说无因无果门。次当说自然安住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位位皆各经无量劫以修行成道等事转无其分际。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经无量劫转不出自家故。故如是诸佛所作三事。亦复同前唯义异耳。所谓亿故。如是已说自然安住门。次当说因果门。其相云何。偈曰。 生五十一位 生五十一位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能生能生无有穷尽。所生所生无有穷尽。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生五十一位生五十一位所生无尽故名为因果门故。如是诸佛所作三事。亦复同前唯义异耳。谓十亿故。如是已说因果门。次当说果因门。其相云何。偈曰。 此义例前了 无别意趣耳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五十一位亦因亦果各生无尽无尽因果大海法门。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唯有数量增故。如是诸佛所作三事。亦复同前唯义异耳。谓百亿故。如是已说果因门。次当说言说门。其相云何。偈曰。 一切三宝海 皆悉起言说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一切三宝皆悉各各宣说无尽僧海无尽法海无尽觉海。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一切三宝海皆悉起言说无有穷尽故名为言说门故。如是诸三宝所作三事。亦复同前唯义异耳。谓千亿故。如是已说言说门。次当说言人门。其相云何。偈曰。 一切三宝说 如说量作人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如前所说诸三宝说如所说量。造作行者无有穷尽。三宝之海转广大故。如偈一切三宝说如说量作人无有穷尽故名为言人门故。如是诸人。成道已讫所作三事。亦复同前唯义异耳。谓万亿故。大明总持具足心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譬喻十方无际无本无始无终道行足履地地法藏中。有十种殊胜转转增长倍倍具足圆满广大法门海会。乃至广说故。 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俱俱微尘本大山王大决择分第十二如是已说无尽无穷尘尘数量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俱俱微尘本大山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不思议海中 则有三种法 论曰。就不可思议本大山王体性中。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法宝数量倍。二者僧宝数量倍。三者佛宝数量倍。是名为三。增几数量作倍义耶。谓增益亿亿十方世界之微尘数量三宝海故。如其次第。依道路十增一种倍。应审观察。如偈不思议海中则有三种法。谓三重倍故配释应了知故。末末三倍依本家说。应广通达。心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俱尘无上不可思议根本性海分中。具足圆满亿亿大方三德大海。以大方分建立大方。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五
不可思议俱俱微尘一切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三如是已说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俱俱微尘本大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不可思议俱俱微尘一切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微尘道路中 有十方界量 论曰。就俱俱微尘道路中。则有一十方世界之数量五十一根本位。其名字量与前说等无有差别。如偈微尘道路中有十方界量五十一本位名与前说等故。就一五十一种位中。一一各各有十方世界之数量。烦恼大海对治大海僧宝大海法宝大海佛宝大海。具足转故。如偈一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有十方界量障治三宝海故。如说一五十一种位。余一切位亦复如是。如偈如一余亦尔配此应了知故。如是已说现示本体安立门。次当说现示上末转相门。其相云何。偈曰。 今此道路佛 出兴小无量 论曰。依一本信出兴觉者。总有一十方世界之数量。其中一佛成道已讫。则便出兴小无量十方世界之微尘数量。无碍自在化身大海。如是数量信心大海。如偈今此道路佛出兴小无量法及化大海故。依此佛身出兴化身。总有小无量十方世界之微尘数量。其中一佛出兴已讫。则便出兴中无量十方世界之微尘数量。无碍自在化身大海。如是数量信地大海。如偈第二转觉者出兴中无量法及化大海故。依此化身出兴化身。总有中无量十方世界之微尘数量其中一佛出兴已讫。则便出兴大无量十方世界之微尘数量。无碍自在化身大海。如是数量信地大海。如偈第三转觉者出兴。大无量法及化大海故。如是如是随随如如。后诸转中如次无超渐渐增数。如偈后后诸转中如次第无超渐渐增数量故。举此一隅应广通达。本品足地智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大地微尘譬喻大海履行无住法门。第一转中小无量大方微尘之数品第二转中中无量品。第三转中大无量品。第四转中无边无量品。第五转中无数无量品。第六转中无量无量品。第七转中不可计量无量品。第八转中具足无量品。第九转中不可说无量品。第十转中不可思议无量品。乃至广说故。 一切虚空一切微尘数量高王大决择分第十四如是已说不可思议俱俱微尘一切山王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一切虚空一切微尘数量高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虚空微尘中 则有十方量 论曰。就一切虚空一切微尘数量高王分中。则有十方世界之尘量十方世界之尘量五十一种根本位。十方世界之尘量十方虚空之尘量五十一种根本位。如偈虚空微尘中则有十方量十方尘空量五十一本位故。就一五十一种根本位中。一一各各有十方世界之尘量十方世界之尘量。十方世界之尘量十方虚空之尘量。烦恼大海对治大海僧宝大海法宝大海佛宝大海。具足转故。如偈一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有如前说量障治三宝海故。如是已说现示本体安立门。次当说现示上末转相门。其相云何。偈曰。 此本王觉者 前数倍十重 论曰。今此门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依一本信出兴觉者。其中一佛譬喻。譬喻之数量增益十重。出兴变化宣说信地。后后转中渐渐增数。百千万亿乃至无量无穷尽故。如偈此本王觉者前数倍十重兴化宣说法大聪明能了后后诸转中如次第无超渐渐增数量转胜广大转故。地智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可一总持大周遍王之自体。转相无量无边。譬喻量说转化时中。渐增数量满玄数量。乃至广说故。 独地非乱一定一定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五如是已说一切虚空一切微尘数量高王大决择分。次当说独地非乱一定一定。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非乱道路中 亦有金刚位 论曰。就独地非乱一定一定道路分中。亦有五十一种真金刚位。一一位位皆悉各各有本存一。以此义故。一百二数成立而已。如偈非乱道路中亦有金刚位一一位各各有本存一故一百二数成故。依如是位。建立转相则有五种。云何为五。一者上上一一转相门。二者本本一一转相门。三者俱行不离转相门。四者区区不杂转相门。五者圆满具足转相门。是名为五。如偈依位立转相则有五种。重谓上一本一俱转及不杂圆满具足位故。第一转相形相如何。偈曰。 五十一种位 一各摄五十 论曰。云何名为上一一门。所谓五十一种位。一一位位各摄五十一时处转。若尔合集应作一体。各别一转不可合一。如偈五十一种位一各摄五十一时一处转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说上上一一转相门。次当说本本一一转相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本一 一各摄五十 论曰。云何名为本一一门。所谓五十一种本。一一种本一各摄五十一时处转。若尔合集应作一体。各别一转不可合一。如偈五十一本一一各摄五十一时一处转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说本本一一转相门。次当说俱行不离转相门。其相云何。偈曰。 本一及上一 互各摄诸位 论曰。云何名为俱行转门。所谓本一五十一法。一一各各摄上一五十一法。上一五十一法。亦能摄彼本。俱行俱转不相离故。然各别别一时处转不可合一。如偈本一及上一互各摄诸位俱转不舍离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说俱行不离转相门。次当说区区不杂转相门。其相云何。偈曰。 本上一切位 一一皆各各 论曰。云何名为区不杂门。所谓所有一切种种本上诸位。一一各各唯安住自家中。亦不移转亦不出入。亦不摄他亦不定常。常恒具足遍广大故。如偈本上一切位一一皆各各安住自家中不摄他法故。故如是已说区区不杂转相门。次当说具足圆满转相门。其相云何。偈曰。 前所说四门 一切时处等 论曰。云何名为具足转门。所谓如前所说四门。一时转一处转。异时转异处转。一转离转总转别转。无碍自在故。如偈前所说四门。一切时处等无碍自在转名具足圆满故。摩诃衍大陀罗尼金刚神咒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一一一切一切离杂有无一称一量法藏门海中。总有二法。云何为二。一者是总二者是别。言别者。四种俱轮地故。言总者。四种俱轮自在转故。乃至广说故。 独地独天一种广大无二山王大决择分第十六如是已说独地非乱一定一定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独地独天一种广大无二山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此山王体中 则有二种门 论曰。就此独地独天一种广大无二山王体中。则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本一自性。位地门。二者本一之本位地门。是名为二。如其次第应审观察。如偈此山王体中则有二种门。谓自性本本如次应观察故。自性位地形相如何。偈曰。 彼本一法中 不待他自然 论曰。云何名为自性位地。所谓如前所说五十一种本一法中。一一各各不待他力。自然自性有五十一真金刚位。是故说言自性位地。如偈彼本一法中不待他自然有五十一位是名自性位故。如是各各五十一位。一一各各有五百法门之大海。亦周遍转亦广大转。如偈如是五十一一一皆各各有五百法门周遍广大转故。于此位中亦如前说五种大门。具足具足圆满圆满应审思择。如是已说本一自性位地门。次当说本一之本位地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本法 亦各有本法 论曰。本一所依空空空一中。亦有诸位。一一位位皆悉各各十万法门。具足圆满无阙失转。于此位中亦有前说五种大门。具足具足圆满圆满。应审思择。品论修多罗中。作如是说禅定摩诃衍体中。则有三大门。云何为三。一者上地安立广大海会门。二者宗本有有有一门。三者根本空空空一门。如是三门皆有诸位。具足圆满同转异转等。乃至广说故。 独一无二山王自在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七如是已说独地独天一种广大无二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独一无二山王自在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自在道路中 总有千重转 论曰。就此无二山王自在道路分中。总有千重差别转相。所谓本上中各各五百故。如偈自在道路中总有千重转。谓本上一中各各五百故。故本转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向本一下转 一空一有转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依本一门向下下转。有一金刚空一金刚。如其次第一一现前。渐渐转入乃至第五百。如是亦复余诸位中。渐渐转入乃至第五百。无有穷尽无有边际无有始终。具足具足圆满广大常恒转故。如偈向本一下转一空一有转乃至第五百余位亦如是故。上转形相例此应知。因明性德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二一天父子法藏上上转去。有其始终无有穷尽。下下转入。有其始终无有穷尽。有始终者。从信等位起至五百量故。无穷尽者。法藏之海极广大故。乃至广说故。 摩诃无二山王最胜高顶一地大决择分第十八如是已说独一无二山王自在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摩诃无二山王最胜高顶一地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本上无穷尽 建立如是名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本本无穷上上无穷。本上无穷上本无穷。一一无穷多多无穷。同同无穷异异无穷。等等无穷别别无穷。有穷无穷无穷。无穷周遍广大具足圆满故。如偈本上无穷尽建立如是名所余一切位亦如是应知故。摩诃衍海修多罗中。作如是说。禅定摩诃衍海中。一千二百无穷尽品。具足俱转。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六
[(王*昍)/(王*屾)][囗@日]陀尸梵迦诺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九如是已说摩诃无二山王最胜高顶一地大决择分。次当说[(王*昍)/(王*屾)][囗@日]陀尸梵迦诺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王*昍)/(王*屾)][囗@日]道路中 七变对修行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王*昍)/(王*屾)][囗@日]道路中。唯以七变对为其界量。无余相故。如偈[(王*昍)/(王*屾)][囗@日]道路中七变对修行以为道路量无有余行相故。云何名为七变修行。形相如何。偈曰。 七变有三种 功德过患等 论曰。七变修行总有几数。有三种故。云何为三。一者功德七变。二者过患七变。三者等量七变。是名为三。如偈七变有三种功德过患等故。言变相者。五十一种金刚位中。向上上转向下下转具足七变。增长功德增长过患广大转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上下七变转增长功德品及诸烦恼海故。且过患七变形相如何耶。偈曰。 最第一变中 上各增百数 论曰。第一变中增几数转。障几净法。谓上转时中。一一位位各增百数烦恼品类。障一净法。若下转时中。一一位位各增千数烦恼品类。障二净法。如偈最第一变中上各增百数下各增千数各障一二德故。后六变中功德过患。如其次第增倍数故。如偈后六变如次增倍倍数转故。如是已说现示过患七变门。次当说现示功德七变门。其相云何。偈曰。 最第一变中 上各增一亿 论曰。第一变中增几数转。谓上转时中。一一位位各增一亿数功德品类。渐渐而转。若下转时中。一一位位各增二亿数功德品类渐渐转故。如偈最第一变中上各增一亿下各增二亿渐渐次第转故。后六变中。如其次第增倍数故。如偈后六变如次增倍倍数转故。如是功德烦恼品类。为断不断。唯变作转。不动坏故。如偈不坏患数量为功德变作故如是已说现示功德七变门。次当说现示等量七变门。其相云何。偈曰。 最第一变中 各上增一千 论曰。第一变中增几数转。谓上转时中。一一位位各增一千。如次第转。若下转时中。一一位位各增二万。如次第转。如偈最第一变中各上增一千各下增二万故。其数量品有增减不。唯平等量非差别量。如偈等数量渐转故。后六变中。如其次第增倍数转。谓一倍故。如偈后六变如次增倍倍数转故。如是七变。亦无照相亦无覆相。唯平等量分分建立。如偈无断障差别唯对量建立故。此中次第功德七变以为其终。应审观察。甚深种子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明达里藏中唯有三变。以七为量不增不减。譬如七步蛇七叶树法尔道理。初唯染品中染净俱。后唯净品。乃至广说故。 [(王*昍)/(王*屾)][囗@日]陀尸梵迦诺本王本地大决择分第二十如是已说[(王*昍)/(王*屾)][囗@日]陀尸梵迦诺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王*昍)/(王*屾)][囗@日]陀尸梵迦诺本王本地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此本王体中 有三种百变 论曰。就此本王体中。则有三种百变修行。名及次第如前所说。如偈此本王体中有三种百变名次第如前等无有差别故。如是三变形相如何。偈曰。 如是三变中 初各如次第 论曰。就过患百变门中。上及并下。第一变中增十亿数次第渐转。就功德百变门中。上及并下。第一变中增千亿数次第渐转。就等量百变门中。上并及下。第一变中增百亿数次第渐转。如偈如是三变中初各如次第十千百亿数故。后九十九变中。皆悉各各如其次第增倍数转。如偈后九十九变如次增倍数渐渐次第转故。大海山王地地品类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如来藏体中有三流转品。以百数为量。无超次第渐渐转去。如是三中。初功德少其过患多中数量等。后唯功德。乃至广说故。 [珏/覞]尸梵诺本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二十一如是已说[(王*昍)/(王*屾)][囗@日]陀尸梵迦诺本王本地大决择分。次当说[珏/覞]尸梵诺本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本王道路中 有三种千变 论曰。就[珏/覞]尸梵诺本王道路分中。则有三种千变修行。其名次第同前所说。如偈本王道路中有三种千变名如前说量故。如是三种。第一变中如其次第。增百亿千亿万亿数。上下一量渐渐转故。如偈各初变如次增百千万亿故。各后诸变如其次第增倍数转。应审思择。如偈各后一切变如次倍数转住心应观察故。则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如来藏佛上下门中。有三种修行。数以千为量。如是三品。以多亿转出生增长广大周遍法门海藏。乃至广说故。 摩诃[珏/覞]尸梵诺母原主天王大决择分第二十二如是已说[珏/覞]尸梵诺本王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摩诃[珏/覞]尸梵诺母原主天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摩诃天王中 有三种亿变 论曰。就摩诃主天王体中。则有三种亿变修行。名字次第同前所说。如偈摩诃天王中有三种亿变名次第如前故。如是三种。第一变中如其次第。增一十方二十方三十方数转。如偈各初变如次一二三十方世界数量转故。余一切变如其次第倍数转故如偈所余一切变如次倍数转故。总字法转大轮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佛陀摩诃本藏王地地中。则有三行。云何为三。一者下亿转行。二者中亿转行。三者上亿转行。初行出生一大方界量下眷属海。中行出生二大方界量等俱转海。后行出生三大方界量上眷属海。乃至广说故。 一种功德纯纯无杂大圆满地道路大决择分第二十三如是已说摩诃[珏/覞]尸梵诺母原主天王大决择分。次当说一种功德纯纯无杂大圆满地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功德道路中 有二千五百 论曰。就一种功德纯纯无杂大圆满地道路分中。总有二千五百五十法门大海。甚深甚深广大广大。如偈功德道路中有二千五百五十法门海故。以何义故数如是。成应可了。知所谓五十一种位中。一一各各具五十故。此义云何。所谓五十信心五十念心。乃至五十如来地各差别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具五十位故。故亦一一位位各各具足性相本末之四法故。一万二百数成立而已。如是四事云何差别。谓如其次第不可思议说故。明了现觉说故。能生长因说故。所生长果说故。如偈亦一一位中有性相本末一万二百数故。若尔此方说文云何通耶。谓金刚等地一行三昧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杂无乱一一同同非恶非患吉祥地地轨则门中。总有一万二千七百五十法门。彼修多罗中如是说者。总别总故。如偈修多罗中说总一万二千七百五十数取彼总本数如法应观察故。今此道路以之为量有别法门。唯以此数为其极量无别法门。如偈以如是数量为道路分界故。 一种功德摩诃本地明白离恶品藏大决择分第二十四如是已说一种功德纯纯无杂大圆满地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一种功德摩诃本地明白离恶品藏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本地品藏中 有一亿三万 论曰。就一种功德摩诃本地明白离恶品藏中。总有一亿三万七千五百数广大法门海。甚深甚深周遍周遍。如偈本地品藏中有一亿三万七千五百数广大法门海故。以何义故数如是成。如前所说一切位中。一一各各摄差别转五十位故。法门之海如是广大。如偈前说诸位中一一皆各各摄别五十位法门如是广故。性相本末四种事中。以例配当。更复增数转胜广大。应审思择如偈性相本末四例此广通达故。 摩诃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大决择分第二十五如是已说一种功德摩诃本地明白离恶品藏大决择分。次当说摩诃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本地道路中 则有二种门 论曰。就摩诃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分中。则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横转遍到俱行门。二者竖转无杂一路门。是名为二。如是二门以为门量。如偈本地道路中则有二种门。谓横转竖转以之为门量故。且横转门形相如何。偈曰。 四种事位中 有总及别中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性相本末四种事中。各各有总别之位中。一一位位皆悉各各增十重数。无前无后一时俱转。则是横转遍到俱行门形相故。如偈四种事位中有总及别中各增十重转无前后一时故。此中数量亦复转胜超过前量。配例应了。如偈其法门数量例前应了知故。如是已说横转遍到俱行门。次当说竖转无杂一路门。其相云何。偈曰。 前说诸位中 如次不超过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如前所说总别位中。如其次第无有超过。一一各各增十重转。一事明了一事究竟。亦无杂乱亦无合集。一向明转竖转无杂一路门形相故。如偈前说诸位中如次不超过各增十重转一明究竟故。故大金刚宝王法界印藏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复次文殊师利。宝王道品者。以二事转。云何为二。一者一区转。二者具面转。言一区者。道虽广多先一道量。永究竟故。言具面者。所有诸道一时行故。乃至广说故。 摩诃宝轮王广大圆满无上地地大决择分第二十六如是已说摩诃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摩诃宝轮王广大圆满无上地地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总别无尽故 建立本法体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本法体中以总摄别以别摄总。以总摄总以别摄别。能摄所摄无有穷尽。法门大海甚深广大。义理诠趣周遍圆满。究竟自在故。如偈总别无尽故建立本法体故。摩诃衍地藏无上极说不可思议心地品论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宝山海中同类无尽别类无尽具足圆满。无有穷尽无有始终。无有边际无有分界。亦广大相亦小狭相。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七
系缚地地品类不吉祥道路大决择分第二十七如是已说摩诃宝轮王广大圆满无上地地大决择分。次当说系缚地地品类不吉祥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系缚道路中 亦有金刚位 论曰。就系缚地地品类不吉祥道路分中。亦有五十一金刚位。依此诸位建立转相。有四种法。云何为四。一者能证智法。二者所证理法。三者障碍事法。四者证得果法。是名为四。如是四法皆有为量。应审思择。如偈系缚道路中亦有金刚位依位立转相则有四种法。谓能所障果如是四种法皆悉有为量如法应观察故。如是四法各有几数。其转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各有二种法 谓本始体相 论曰。四种法中各有二种。云何二智。一者本古性德智。二者始今起德智。是名为二。云何二理。一者体有实理。二者相有实理。是名为二。云何二障。一者本生本生障。二者本灭本灭障。是名为二。云何二果。一者增长功德果。二者损减过患果。是名为二。如偈各有二种法。谓本始体相生灭及增减故修行转相唯上上故。如偈转相唯上上故。障治证果对量差别。形相如何。偈曰。 本生体增对 始灭相减对 论曰。本古性德智。断除本生本生障。证得体有实理。成就增长功德果。如偈本生体增对故。始今起德智。断除本灭本灭障。证得相有实理。成就损减过患果。如偈治灭相减对故。如是四法。五十一种真金位中皆悉具足。应审思择。唯一向转俱种转耶。俱种转故。如偈从多亦通了如法应观察故。生灭二障业用差别。形相如何。偈曰。 本主生灭时 胜生胜灭故 论曰。功德善根出兴。对治转胜出兴。转胜对灭作逆事故。如偈本主生灭时胜生胜灭故。故大金刚山宝海会众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复次文殊师利。汝前所问。云何名为诸法无常一道一种。第一转门者。以四无常故。我作如是唱。云何为四。一者智无常。二者理无常。三者无常无常。四者上果无常。是名为四。文殊师利。言智无常者。断烦恼故。言理无常者。智所证故言无常。无常者。被断除故。言果无常者。待因力故。乃至广说故。 系缚地地自然本王摩诃[糸*为]品大决择分第二十八如是已说系缚地地品类不吉祥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系缚地地自然本王摩诃[糸*为]品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自然本王中 有为无为法 论曰。就自然本王摩诃[糸*为]品分中。则有二转。云何为二。一者有为转。二者无为转。是名为二。如偈自然本王中有为无为法具足圆满转故。亦有二转。云何为二。一者上转。二者下转。是名为二。如偈此中具上下故。有为无为各有几数。上下转相当如何耶。偈曰。 无为唯有一 有为有二种 论曰。无为有一。有为有二。一谓有实故。二谓本始故。如偈无为唯有一。有为有二种。如次实本始故。如是三法五十一种金刚位中亦上亦下增长功德转相。云何谓上时中。一一位位无为法主。皆悉各各出生增长一万本始清妙觉慧其下时中。一一位位皆悉各各二亿本始清妙觉慧具足圆满出生增长。如是如是如如上下至小无量。如说本存眷属亦尔。如偈上下无为主出生二有为转胜广大转故。如其次第。增数应知。品地经论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世间藏地本王海中。无常功德众多无数。常住功德其数微少。是故说言世间藏地乃至广说故。 自然本王广大转地无障无碍俱行道路大决择分第二十九如是已说系缚地地自然本王摩诃[糸*为]品大决择分。次当说自然本王广大转地无障无碍俱行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本王道路中 依位渐渐转 论曰。就自然本王广大转地无障无碍俱行道路分中。依五十一位。如其次第亦上亦下渐渐转行。无为法主生二有为。若上若下增中无量数。至中无量变故。如偈本王道路中依位渐渐转一主生二伴至中无量故数变皆悉通如法应观察故。部宗花品修多罗中。作如是说。行藏海中有一常德其数无量。行藏海中有二无常功德品类其数无量。亦升亦拚其数无量。乃至广说故。 最极广大俱行山王无尽海海大决择分第三十如是已说自然本王广大转地无障无碍俱行道路决大择分。次当说最极广大俱行山王无尽海海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无尽海海中 依位渐渐转 论曰。就无尽海海藏中。依五十一位。如其次第亦上亦下无为法主出生增长二有为法。增大无量数。至大无量变故。如偈无尽海海中依位渐渐转一主生二伴至大无量故数及变例前应广通达焉故。彼修多罗中。作如是说。行常山王海中。有三种大无量。云何为三。一者常大无量。二者无常大无量。三者转变大无量。乃至广说故。 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一如是。已说最极广大俱行山王无尽海海。大决择分。次当说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解脱道路中 有二十无为 论曰。就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分中。则有二十无为常法。所谓十空十有无为各差别故。云何名为十空无为一者广大虚空自然常住离造作空无为。二者大虚空影空无为。三者虚空影影空无为。四者破影无所有空无为。五者空空俱非空无为。六者离言绝说空无为。七者绝离未毕空无为。八者绝离心解空无为。九者绝离穷穷空无为。十者无障无碍大空大空空无为。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有无为。一者一切言说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二者一切心识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三者一切大种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四者一切俱非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五者一切有实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六者一切性大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七者一切今光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八者一切有名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九者一切无名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十者广大圆满自性本有一切种有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是名为十。如偈解脱道路中有二十无为。谓十空十有故。如是二十种无为法。五十一种金刚位中。具足圆满无阙失转。如偈如是诸无为五十一位中皆悉具足有故。依如是等二十无为。五十一位建立转相。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重重该摄无障碍门。二者次第乱转超过门。是名为二。如偈依法位立转有二重重超故。且重重该摄无障碍门形相如何。偈曰。 二十法一一 各摄后二十 论曰。云何名为重重门相。谓该摄故。云何该摄。谓二十种无为常法信心具足。一一各各摄后诸位各二十种无为法故。如说信心余位亦尔。如偈二十法一一各摄后二十故。五十一种位。各摄五十一。亦无障碍。如偈五十一种位一一皆各各摄五十一位故。亦一一法摄一切位。一一位位摄一切法。亦无障碍。如偈亦此相违摄故。以如是二种该摄门故。立重重名。如偈以此因缘故建立重重名故。如是已说重重该摄无障碍门。次当说次第乱转超过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随一经五十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五十一种金刚位中。以信为初经五十位。以发心住而为其初经五十位。乃至以最极地而为其初经五十位。若第一转。增四十一百数法位转。若第二转。增八十二百数法位转。乃至最后地故。如偈五十一位中随一经五十渐渐增法数周遍广大转故。蕴高山王品类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破地地门中。有寂静宝其数众多。空寂静宝其数众多。若有行者入此门中。通达诸法无为大道。无所障碍无所疑畏。其心自在决定常住大安乐。渐渐增长常功德海。乃至广说故。 解脱山王根本地地无碍自在大决择分第三十二如是已说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解脱山王根本地地无碍自在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根本山王中 空有互相生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十空无为。一一各各出生十有无为常法。十有无为。一一各各出生十空无为常法。五十一位。一一各各出生五十依重重等门。圆满广大转故。如偈根本山王中空有互相生诸位相生故转胜广大转故。摩诃衍海修多罗中。作如是说。解脱海中。亦有空有亦有有空其数众多。如是空有。唯是常灭非无常量。唯是功德非过患品。是故说言解脱藏海。乃至广说故。 解脱山王大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三如是已说解脱山王根本地地无碍自在大决择分。次当说解脱山王大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山王道路中 前所说量中 论曰。就解脱山王大道路分中则有三转。云何为三。一者空空转。十空无为一一各各生十空故。二者有有转。十有无为一一各各生十有故。三者位位转。五十一位一一各各生五十故。是名为三。取自相生非他相故。如偈山王道路中前所说量中增空空有有位位转胜生故。余种种门转转增数。应广通达。 广大无尽解脱海海摩诃山王大决择分第三十四如是已说解脱山王大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广大无尽解脱海海摩诃山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前所说诸转 无有穷尽故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空生自空无有穷尽。空生异空无有穷尽。空生诸有无有穷尽。有亦如是无有穷尽。位亦如是无有穷尽。重重无穷乱转无穷。无其边际无其始终。甚深甚深周遍周遍广大转行。则是解脱海海山王无碍自在体相用故。如偈前所说诸转无有穷尽故故。 摩诃空尘海藏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五如是已说广大无尽解脱海海摩诃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摩诃空尘海藏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海王道路中 具足百自在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海王藏中无有别法。唯有自在故。有几自在。谓百种故。云何为百。一者时自在。三十二法。亦一时转亦异时转。亦转时中不转。亦不转时中转。亦远时转亦近时转。乃至无量故。二者处自在。一异等处转。乃至无量故。三者物自在。为同异等用。乃至无量故。四者周遍自在。无所不通等。乃至无量故。五者大小自在。极重极微等。乃至无量故。六者有无自在。亦现亦隐等。乃至无量故。七者寂动自在。亦定亦散等。乃至无量故。八者甚深自在。不可思议等事。乃至无量故。九者不自在自在。以逆等事。乃至无量故。十者无碍自在。以逆顺事等。乃至无量故。乃至第百自在自在。无尽自在等皆悉自在。乃至无量故。如前所说三十二法。如是自在具足圆满无阙失转。以此义故立海王名。应审思择。如偈海王道路中具足百自在。以此因缘故建立海王名故。觉花修多罗中。作如是说。第一广分大海门中。若广说有一十方世界之尘量自在。若略说有一百自在。乃至广说故。 大不可思议重重不可称量阿说本王大决择分第三十六如是已说摩诃空尘海藏王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大不可思议重重不可称量阿说本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阿说本王中 有十方尘量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阿说海中具足圆满十方世界之尘数。十方世界之尘数。三十三法海。十方世界之尘数。十方虚空之尘数三十三法海故如偈阿说本王中有十方尘量十方空尘量三十三法海故。本王修多罗中。作如是说。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我以三达智。通达一切法。无所障碍无所阙失。而有一海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不能穷了。谓空尘本王性德圆满自在自在无尽藏海。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八
校量功德赞叹信行现示利益大决择分第三十七如是已说大不可思议重重不可称量阿说本王大决择分。次当说校量功德赞叹信行现示利益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譬如盛火聚 虽有极远处 校量过患呵责诽谤现示罪业大决择分第三十八如是已说校量功德赞叹信行现示利益大决择分。次当说校量过患呵责诽谤现示罪业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譬如有一山 名曰宝轮上 现示本因决定证成除疑生信大决择分第三十九如是已说校量过患呵责诽谤现示罪业大决择分。次当说现示本因决定证成除疑生信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我于往昔无量劫 随世尊修菩萨行 劝持流通发大愿海大决择分第四十如是已说现示本因决定证成除疑生信大决择分。次当说劝持流通发大愿海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愿此圆满大海论 遍不思议尘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