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17


二、广说般若之本体分为三:一、了知基般若;二、了知道般若;三、了知果般若。

一、(了知基般若)可分为二;一)、宣说五蕴空性;二)、宣说七(八)种甚深法。

一)、(宣说五蕴空性)可分为二;(一)、广说色蕴空性;(二)、以此类推其他诸蕴。

(一)、(广说色蕴空性):

(法成法师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玄奘大师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著名的‘空性四门’在说什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里的‘色’,指的就是‘色蕴’。为什么首先提到色蕴呢?因为色蕴就像是一个容器,其他四蕴,也就是受、想、行、识,主要是意识,他们就像是容器中、杯子中的水一样。

     所以,当容器被摧毁的时候,里面的水自然也就散掉了。因此,若首先能够了悟色蕴是空性的话,那么对于后面四蕴的空性,也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大家应该知道这四句之中特别提到五蕴当中的‘色蕴’,应该说所有的有为法都包括于五蕴之中,为什么在‘色蕴’之后又特别提到‘受蕴’和‘想蕴’?因为‘受蕴’是针对在家人,‘想蕴’是针对出家人。

     世间人以享受为主,为享受而争夺不休,因此将‘受’放在前面;而‘想’呢,出家人、出家的学者有不同宗派见解,你死我活的争来争去,来争取我的宗派见解是最正确的,因此,将‘想’放在其后。‘受’、‘想’是五十一心所中的其中两种,为何在此处单独抽出呢?因为它们是问题的根源,而受想之外所有都属于‘行’,而心所之外的都属于‘识’。

     总而言之,世俗的人都因为贪著色声香味触等等五妙欲,也就是五种享受而堕入轮回,因此,为了帮助众生不要堕入轮回,所以首先提到了‘色即是空’。但是,若有人贪著空性的话,他又会堕入涅槃寂静边,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所以接著说‘空即是色’。

     就如同一个盲人,走在一边是荆棘、一边是悬崖的路上,他身边的明眼人可能会提醒他:‘喂,你要小心喔!左边有荆棘喔!’但光是这样讲提醒还不够,因为他可能为了避免荆棘,结果掉到了另外一边的悬崖。所以明眼人还得再次提醒他说:‘你还要小心,也不能太靠近另外一边,因为那边是悬崖,所以,你要好好直直地走在中道上!’

     根据无垢友尊者和摩诃闍那大师的主张,这‘空性四门’,也就是这四句话,是在说明‘加行道’阶段的禅修对境。

     对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空性四门,我们可以分别用唯识、中观和如来藏派的三种角度来加以说明。

     《心经》也可以用小乘思想来说明空性四门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既然是一个大乘经典,用小乘思想解释有点牵强,因此用大乘的思想来解释的话,会相对正确。因此我们先谈中观派、次谈唯识派,后谈如来藏派的一些不同观点。

     中观宗的看法

     依据中观宗,也就是藏传佛教所说的自空派、应成派来看,‘色蕴’等等这些事物,并不如我们所经验的那般存在,所以称他为‘空’。这里的色即是空,并不代表色蕴完全不存在。这里提到的‘空’或者是‘无’,可不是一般的空无,而是一种特殊的空无。因此,这里的空,指的就是‘色蕴等等事物,不像我们所经验般的存在’。

     那么,色蕴等等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吗?并不是这样的,但就是因为它们不像是我们所经验般的存在,所以才可能显现出来。这个原因就是,这样的色蕴是互相依赖才出现的,因此称之为‘色蕴’。就是因为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存在,所以才有色蕴的显现。

     ‘色不异空’,则是说我们看到的色蕴,本身是空性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空性可言,因为色蕴的本质就是空性,本质上来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存在。但从另一个面向来看,虽然并不存在,但却显现出存在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空不异色’。

     空性的道理,可以用水中月来做比喻。就像是水中的月影,虽然能够非常清晰的映照出月亮的样子,其实,水中从来都不曾有过真正的月亮。这‘月影能够清楚的显现在水面,但是月亮却不实际存在水中’这两种情况,其实并不相互矛盾,而且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同样的,色蕴等等一切事物,虽然仅是种显现,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丝毫的存在。

     另一个比喻是,例如我们在梦中,可以看到房屋等等景象,但是却没有一点真实存在,这样的比喻,也以此帮助我们来理解空性的道理。

     空性并非易事,很多人觉得空性只是不存在,若仅是如此简单,我们早就了解了,空和无的道理并非我们一般常说的没有,而是有特殊、独特的空和无。

     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如幻,就如同水中倒映的月亮一样,虽然显现出月亮,但是却是虚幻的,显现而不真实,空性和事物,是一体的两面──这就是中观派的思想。

     唯识派的看法

     唯识派针对‘色即是空’这四个句子则主张,指一切的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给它们加上了大量错误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在本质上就不合理、不存在的,而事物本身则是持续在运行,没什么问题的。这就好比我们不小心把绳子看成一条蛇,看到的那条蛇根本就不存在,但是绳子仍然是绳子,没什么问题。

     唯识派的说法,是在中观派之后提出的,因为许多人在听了中观思想之后,误以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空无’不存在的,因此唯识派来告诉我们:‘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都有太多的误会、误解,因此看不到事物本身;但并不代表说,事物本身不存在。’就跟我们前面强调的那样。

     如来藏学派的看法

     如来藏学派的看法则认为,真正的空性,是佛的智慧与这智慧的对境,才是真实的空性或实相的存在。但是我们由于完全不了解对境,因此开始投射出种种幻象,而这些幻象,自始至终就不存在,完全是幻觉,就好比有黄疸病的人,将白海螺看成黄海螺一样。

     如来藏学派的说法,与唯识派的主张,最大的差异是:

     一,唯识派:认为我们直接经验到的事物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给它们加上的概念,这概念是最大的错误。

     二,如来藏学派:认为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都是幻象,是从我们一开始就搞错了真理,这样子的根本无明当中,所投射出来的当然只是幻象,这是这两个宗派看法上的差异。

     如来藏学派,在藏地称为‘他空宗’,大手印跟密教的思想也比较接近这样的宗派,认为无二的智慧是圆满的,它的境界、净土和功德,也都是圆满的,但是我们由于根本无明,而带来了二元的投射,并带来这些错误的幻象。

     虽然见地上有这三个宗派,但是它们都是大乘佛教的法教,很难说谁优谁劣,无法分别,不同的说法之所以出现,都是为了消除我们不同的烦恼。

     能改变自心,才是伟大的法

     我们刚刚说过,这些宗派的差别,只是为了消除不同众生的不同执著而存在的,没有好坏的对立,很难说孰高孰低,不要管高低,只要好好学这些教义,来解决我们的困惑,这才是重点。

     不然很多人会说,中观是最好的,比起中观,唯识是不太究竟的。但中观好不好,要看自己,如果中观思想贯彻到自心当中,让自己受到启发,并因此改变的话,那中观是好的;如果并未改变自心,那些名气很大的法,不论是大手印或大圆满,都是没有用的。要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以前在藏地有一位实修的大徳曾说:‘法是大圆满没有用,人是大圆满才有用!’这是非常重要的诀窍,应当铭记在心。

     关于如何修持般若的回答。观世音菩萨首先宣讲了五蕴,以及十二处、十八界等基法的空性;随后讲了十二缘起、四圣谛等道法的空性;最后又讲了作为果法的佛智之空性。

     解说空性四门的这四句话,直接宣讲了五蕴之中的色蕴的空性四门,这段话同时也是整个《心经》的中心。“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说,色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法,除了空性以外没有什么色法,除了色法以外也没有什么空性。这段内容非常重要,是《心经》的要旨和精华所在。如果真正能懂得色空不二的道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要理解这四句话,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色”,这是很重要的。如果连色法的概念都搞不清楚,就无法领会这段话密意了。

     从《俱舍论》的角度来说,五蕴当中的“色”,与眼睛所见的“色”,也即色、声、香、味、触、法当中的“色”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它包含了十有色界或十有色处,也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以及法界的一部分无表色。而《大乘五蕴论》当中又说道:“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所谓“四大种”,就是指地、水、火、风,色蕴就是由这四大种构造而成的。《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当中又云:“色蕴何相?答:变现相是色相,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所谓“触对变坏”,也即可以感触,并因其他因素影响,而能使其变化、损坏乃至毁灭的,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五根所感受的对境;所谓“方所示现”,则是指红、黄、长、方,悦耳、刺鼻,酸、甜、苦、辣,粗糙、柔软,以及其他的抽象概念。

     虽然说法不同,但总体大义却是大同小异的——色法不仅仅是肉眼所见的粗大物质,即使看不见的东西,也可以称为色法。

     为了更好地去刨析五蕴今用龙树菩萨的智慧来作分析。

《中观根本慧论——观五阴品》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蕴。鸠摩罗什大师译作五阴,现在多译作五蕴。所谓蕴,即积聚的意思,也就是很多法积聚在一起。比如色蕴,它可以包括粗的色法、细的色法,显色、形色,果色、因色等;受蕴则包括苦、乐、舍等感受;想蕴包括种种想;行蕴包括种种相应行及不相应行法;识蕴包括六识或八识等。这一品我们主要观察色蕴,然后类推其他的蕴,这和上一品主要破眼根见色进而类推其他是一样的。

     根据《俱舍论》的观点,有部宗认为五蕴是存在的,它包括了一切有为法。那么五蕴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他们认为: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即是五蕴。”如果五蕴不存在,佛陀又何必这样宣说呢?既然说了,就说明五蕴存在。不仅是小乘行人,我想很多学大乘修行者也难免会有这样的执著。

     虽然在名言中,如幻如梦、如泡影般的五蕴显现是存在的;但从胜义的角度来观察的时候,五蕴经不起任何观察,只能消于法界。下面我们就以龙猛菩萨敏锐的理证智慧来抉择五蕴的本性。

(破蕴——观五阴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广破色蕴;二、以此理类推余蕴;三、宣说辩驳之理。

一、(广破色蕴)分三:一、观察因色果色互相观待之理;二、观察因色果色是否存在而破;三、观察因色果色是否相同而破。

一、(观察因色果色互相观待之理)分二:一、略说立宗;二、广说理由。

一、(略说立宗):

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

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

     如果离开了色法的因——四大种,那么果色也不可得。如果离开了果色,那么色法的因也不可得。

     “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色有因色和果色,地、水、火、风四大种是因色,五根、五境、无表色这十一种色是果色。“色因”也就是因色,后面的“色”是指果色。如果离开了色法的因——地水火风四大种,那么十一种果色也不可得。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眼耳鼻舌身,还是色声香味触,全都是四大聚合的体性,离开四大的单独果色哪里找得到呢?所以,没有四大,十一种果色也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反过来,离开了十一种果色,四大也不可得。四大是因色,是五根、五境的因,与五根、五境无关的四大是不存在的。所以,离开了果色也不会有因色。比如微尘是果色,它里面包含了地大、水大、火大和风大这四种因色,如果离开了微尘的因色就找不到微尘,离开了微尘也找不到微尘的因色。由此可知,因色和果色是互相观待的。这个道理就像儿子和父亲,没有儿子,观待他的父亲就无法安立;没有父亲,观待他的儿子也无法安立。所以,没有离开因色的果色,也没有离开果色的因色。

     以上立了两个宗:没有因色,就不会有果色;没有果色,也不会有因色。

二、(广说理由)分二:一、离因色之果色不合理;二、离果色之因色不合理。

一、(离因色之果色不合理):

离色因有色,是色则无因。

无因而有法,是事则不然。

     如果离开了因色还能生果色,这个果色就成了无因。但无因还能生法,这是不合理的。

     如果离开了四大种的因色还能产生果色,那么果色就成了无因生。为什么呢?因为,果色不观待因色的话,两者就脱离了关系,脱离了关系就不能成为因果,不成因果就是无因生。《明句论》中也说:离开了因色还有果色,果色就是无因。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因生的法根本找不到,它就像石女的儿子一样。任何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生,瓶子、柱子等无情法是依因缘而生,儿子、女儿等有情也是依父母等因缘而生。所以,没有一个法是无因生。如果是无因生,那就会有恒有恒无的过失。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说:

无因不待他,应成恒有无。

二、(离果色之因色不合理):

若离色有因,则是无果因。

若言无果因,则无有是处。

     如果离开了果色而有因色,那么因色就是无果的因,但无果之因无有是处。

     本来离开了果色就不会有因色,离开了果色还有因的话就是无果因。如果十一种果色都不存在,只有四大种单独存在,那就不得不承认它们是无果因。无果的因是否存在呢?“若言无果因,则无有是处。”在这个世界上无果的因完全不存在,比如父亲和儿子,父亲是因,儿子是果,有没有不观待儿子(果法)的父亲(因法)呢?根本没有。所以,没有果的因则无有是处。

     我们的分别念总是认为果色存在、因色存在,但这只不过是不经观察的分别执著而已,一经观察就不会这样去分别与执著。这里已经观察了因色和果色互相观待的道理,如果真正把这个理证融入心,就会通达因色和果色都没有自性的道理。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6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8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