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79


 (法成法师译):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

    (玄奘大师译):无色声香味触法。

     二、六境:

     世亲论师在《阿毗达磨俱舍论》中云:

色1有二种或二十,所谓之声2有八种,

  味3有六种香4分四,所触5分为十一种。

     眼根的对境之色法1可分两种或二十种,声2有八种,味3有六种,香4分为四种,所触5则有十一种。

     1.色法可分为显色和形色两种,若详细分则有十二显色与八种形色共二十种。第一,十二种显色:蓝、黄、白、红四种根本显色;影、光、明、暗、云、烟、尘、雾八种 支分显色。绿、黑、栗色、黄绿色、淡蓝色等其余所有颜色均可包括在根本与支分显色当 中。第二,八种形色:长、短、高、低、方、圆、正、歪。其中尘由起风而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影是对现见其笼罩中的形体不作障碍的黑色;明暗是相违的;光是指能照明一切的色法;方是指四方形;圆指圆形物;正指平整、宽敞;与正相反凹凸不平为歪。

     色蕴中的“色”与色境中的“色”有很大差别。色蕴中的“色”是指五根、五境、无表色。色境中的“色”则是指十二种显色和八种形色,显色也就是颜色,形色即形状。归纳来说,也就是眼睛的对境包括在显色和形色中,而色蕴中的五根和无表色不包括于色境之中。对于显色与形色也有不同观点:比如有部宗认为显色与形色都是成实存在之法;经部宗认为显色并非成实之法,而形色是成实法;唯识宗认为颜色是除了自己的色彩以外,没有单独的成实法,形状则有三角形、四方形等不同的成实法。

     也就是说,经部宗以上都认为颜色非实有,形状实有。但是不论哪个教派,都承认所谓的显色与形色是色法,在这个问题上无有宗派的辩论。只是有部宗对显色与形色进行了三种分类:一、是形色非显色,即有表色,比如一个人磕头或坐着时是圆圆的,而站起来时是长长的,此为身体有表色,看起来有不同的色法,但实际上除了身体的形状外,没有其他颜色;二、是显色非形色,如四种根本显色(蓝、黄、白、红),还有影、光、明(除阳光以外的光,如灯光)、暗(夜晚不见色法之暗),这些都没有特殊的形状,所以是显色,不是形色;三、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其他的法全部既是显色,又是形色,这是有部宗的观点。经部、唯识对此种观点破斥说:不管任何一种物质,当其显现颜色时,则此物质必定有不同的形状,所以是显色非形色这种说法不能成立,比如红色,若不依靠物质,单独的一个红色根本无法显现,红色应显现在物质上,而这个物质也必定会有形状。再比如有部宗所说有表色的身体是形色而没有显色,但是一个人身上穿着红色衣服金刚跏趺坐时,其他人会看见一个红色的圆形,若这个人穿白色衣服站着,会看到白色的长形,所以有部宗的说法不能成立。

     2.声音总的分为有执受和无执受两种。有执受大种声,是众生相续——有情大种所摄,如人的身体、牦牛的身体所发之音声等等;无执受大种声,未被有情相续所摄持,如石头、木头所出之声,河流所发之声等等,这些都是无执受。这里“执”就是执著和相续心识之义。

     有执受大种声和无执受大种声中各自又包括有记别和无记别两种:有记别声,如人说话时,会表达出一种内容;无记别声则无有任何内容。“记别”指好与不好的内容。

     3.味有六种:酸、甜、苦、辣、咸、涩(橄榄味)。

     4.香有四类:妙香,使人感到舒适喜悦,如檀香;恶香,使人感到厌恶,如葱酒等味;平等香,指一般的香,可以滋养身体;不平等香,好与不好皆超越平常之香,对身体有损害。

     5.触可分为十一种,又可分为因所触和果所触。也即因所触(地、水、火、风)及果所触(柔软、粗糙、轻、重、冷、饥、渴)。不论哪种法,本体皆具足四大的微尘,它的颜色形状我们可以用眼睛和身体来感受,香和味用鼻根、舌根来接触。有部宗认为五境的每个微尘在外境上都是真实存在的,当五根执取它们时,微尘之间相互起作用,才对种种色声香味触产生了好与坏的意识感受。所以我们若认真学习《阿毗达磨俱舍论》,就可以清晰了知根境识之间是如何起作用的。

     下面我们就用龙猛菩萨的殊胜理证来破析一下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六处。

     龙树大士在《中论——观颠倒品》中云:

色声香味触,及法为六种,

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

     依靠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产生了三毒,这六种外境是三毒的根本。

     对方认为:色声香味触法存在且依靠这六境产生了三毒,所以三毒存在。

     色声香味触法是十二处里的外六处,是内六处——六根的对境,其中色声香味触是五种色根的对境,法是意根的对境。既然成为六根的对境,自然也就成了贪嗔痴等的所缘境。在名言中这种观点是成立的。比如见到不悦意的事物、听到不好听的声音、嗅到臭味、尝到苦味、触到粗糙的感受及想到不好的事物时……就会生起嗔恨心;听到有人在唱歌,有的人很高兴,生起贪心,有的人特别烦,生起嗔心;再比如同样一个菜,有的人爱吃,有的人不爱吃。可见只要引生三毒的六尘存在,自相续的烦恼肯定会生起。

色声香味触,及法体六种,

皆空如焰梦,如乾闼婆城。

     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法都是空性的,就像阳焰、梦境、乾闼婆城一样。

     色声香味触法是我们见闻觉知的对境,但这六种境在胜义中并不存在。从表面上看六境似乎存在,六境上也存在净不净颠倒的相,它们是三毒的真实所缘境,但真正去观察时,其实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与三种颠倒都不存在。而且,如果作为三毒根本的六境真实存在,那么圣者的相续中也应当生起三毒,但这显然不成立。六种境是生起三毒的根本只是针对凡夫而言的,圣者绝不会缘这些对境生起任何烦恼。

     如果对方问道:既然色声等外境是空的,那分别念缘什么来造作呢?没有所缘,对什么产生贪心等烦恼呢?中观宗回答:虽然色声香味触法是空性,但在未经观察的世俗中,在众生的迷乱分别面前,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境仍然可以显现。

     这样显而无自性的比喻非常多,如眼翳者面前显现的毛发,捏着眼睛而显现的二月……这里根据颂词宣说三种比喻:

     一、阳焰水。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由于太阳的照射和水蒸气的蒸发,远远看去就会有蓝色的河流。色达县有一个比较大的草原,夏天有时候在那里就可以看见阳焰。阳焰不是水但看上去像水,一切法亦如阳焰般无实。《般若灯论释》云:“云何如焰?譬如愚者,见热时焰,谓言是水,逐之不已,徒自疲劳,竟无所得。如是一切诸法自体皆空,著法凡夫亦复如是,故言如焰。”

     二、梦。在睡眠中依靠习气而出现山河大地、大象、牦牛等的迷乱显现,这就是梦。梦中虽然有外境,也有内心的感受,但这些都不真实,一切诸法的显现也是如此。《般若灯论释》云:“云何如梦?有时有所思念因果体及一切法无自体故,是名如梦。”

     三、乾闼婆城。在沙漠、草原、海洋上空显现出城市,城市里面有车、马、建筑等,这就是乾闼婆城,也叫海市蜃楼。这样的城市虽然可见,但都没有任何实质,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般若灯论释》云:“云何如乾闼婆城?以时处等众人共见故,是名如乾闼婆城。”

     诗学家和世间人虽然也运用这些比喻,但他们仍然执著实有。这些人非常可怜!如果他们能理解这些比喻的真正内涵,可能很快会从实执中醒悟过来。

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

     色声香味触法就像幻化人、镜中像一样,怎么会有净和不净呢?

     贪嗔的因是净和不净,净不净的所依就是六种外境。上一颂以三种比喻说明了六种境虚幻不实,这里再以幻化人和镜中像来说明。

     古代有很多幻化师,他们依靠木块、石头等物品,通过意念和咒语进行加持以后就显现出幻化人,幻化人能作行走、打仗等事业。其实,现代科学家造的机器人或者电视电影里的人也是一种幻化人。这些幻化人有美和不美等差别,观众也因他们产生贪嗔之心,但这并没有真实的意义,因为这些幻化人根本没有实体。

     依靠人的面相等因缘,在镜中就显现出影像,但从里里外外观察时,镜中的影像并没有任何本体,和幻化人没有差别。

     色声香味触法和幻化人以及镜中影像一样,没有任何实体,既无实体又怎么会生可爱不可爱之相呢?所以,认为外境上有净与不净、美与丑是不合理的,没有净与不净,也就不可能以此为缘而产生贪心和嗔心。

     类似的比喻在《金刚经》、《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中观四百论》等经论中都有宣说,每一个比喻都蕴含着甚深的道理。

     唐译《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龙树大士在《七十空性颂》中云:

行如寻香城,幻发及阳焰,

水泡水沫幻,梦境旋火轮。

     龙树大士在《六十正理论》中说:

如芭蕉无实,如乾达婆城;

痴闇城无尽,诸趣如幻现。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破根境品》中云:

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

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破我执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不管修无上大圆满还是学禅宗净土,最根本的就是从我和我所执的网罟中摆脱出来。如果不能摆脱我和我所的执著,那么不要说大乘,连小乘也算不上,因为小乘也要证悟人无我。

     因此,如果所作所为始终建立在牢固的我执上,就谈不上真正的修行。佛法最根本的就是无我空性,这么多的中观理论也就是为了抉择这个见解,只要能打破相续中如山王般的我执,也就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

     推翻我执是学佛的根本,那么学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清净烦恼障和所知障,圆满断证功德。但如果把这个作为唯一的目的就错了。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再三强调过:利益众生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要利益众生,首先要断除我执,否则也不会圆满利益众生。凡夫虽然也能作布施持戒等,但因还有六度的违品以及三轮的执著,所以和得地菩萨相比只是相似行持六波罗蜜多,而只有佛陀才能最圆满地利益众生。

     虽说利益众生才是学佛的究竟目的,但可惜的是,现在大多数学佛的人连成佛的目的也不一定有。尤其是在一些未普及佛教教育的地方,很多人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健康、发财;稍好一点的,学佛只是为了自己摆脱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的快乐,并没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就像有些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升官发财、过好生活,根本没有利益社会和人类之心一样。

     但我们毕竟是学大乘佛法的人,虽说修佛法应断除我执,但是不是断了我执就可以了呢?并不是这样的。我以前也讲过,如果只想断除烦恼,那么只学小乘获取阿罗汉果位就可以了,那时相续中没有一点一滴的烦恼。但学了《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现观庄严论》、《宝性论》、《教王宝鬘论》及《入菩萨行论》等大乘经论后就会知道,获得佛果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还必须利益众生。所以目的一定要搞清楚,只想获得佛果而不想利益众生是错误的。

     所以,大家始终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利益众生,佛陀的果位最殊胜,所以我要成佛。比如,以老百姓的身份可能很难为人民服务,但以县长的身份就很容易,所以当县长并不是为了自己发财、有吃有穿、生活快乐,而是为老百姓造福。同样的道理,证悟空性一定要和利益众生结合起来,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正确的发心,哪怕听一堂课也要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听闻佛法。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遍智品》中云: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

     悲天愍世的大阿阇黎寂天菩萨在《入行论——智慧品》中说:

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

利生安乐雨,为众息苦火?

何时心无缘,诚敬集福德,

于执有众生,开示空性理?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78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80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