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37

第一百三十七课


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不信菩萨的过患;二、应修信心的理由。

一、不信菩萨的过患:

问曰:设若是诸菩萨众随大悲心所转乃至生死之际安住轮回,精勤成就利安有情的事业。可是那些见利忘义,受苦成患的有情之类,却数数向彼菩萨众起嗔者,其患云何?

答曰:

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
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
When those [beings] suffer loss Who are indifferent toward One who stays in the world to help transmigrators, What doubt about those who are hostile?

【词汇释难】

间住:中间安住,即既不嗔恨,也不随喜赞叹,安住于漠不关心的中间或中庸的状态。

【释文】孰等菩萨若能成就一切无余有情界,乃至究竟无余涅槃界之间的圆满利乐。成为至高无上圆满的大伏藏,极其丰饶的大福田者,谁人若是与彼等菩萨保持中立,即没有对是菩萨作布施、侍奉承事、恭敬礼拜等而积功累德者,尚且有所损失的话,那么更何况说有人由于自身心怀鬼胎等诸过咎,反而对菩萨真心起嗔者,会铸成大错就更加不必言陈了。彼等势必会惨遭恶趣痛苦的百般折磨而究竟遭殃。以是之故,应该于彼具足恭敬而舍诸间住,理当亲近承事是诸菩萨圣众。如彼,淫女探询父亲右足是否伤损喻;水漂大象并绵羊喻;鼠啮手杖影射皮囊被食喻;见老翁能啖食日树花便知必能食啖烧饼与欢喜丸喻。

<淫女探询父亲右足是否伤损喻>

有一位木匠的女儿,曾移居止住在另外一座城市里。有一天从他父亲的住处,来了一个人去探访她。

木匠的女儿便探询道:“啊!我父亲的右足是否受过伤损耶?”

来人反问道:“为何不问有关左脚的事?”

女儿回答曰:“对父亲左足是否伤损的事,我却并不忧虑,但父亲右足是否损伤却着实让女儿有所顾虑。”

如喻所比,孰人要是跟菩萨保持间住的中立状态,都尚且有所损伤的话,那要去嗔恚菩萨其罪孽深重者,就更加不遑多论了。

<水漂大象并绵羊喻>

复次,某人将自己的牛羊寄放在一位豢养大象的象师处。过了一些时日后,他便回来问询象师曰:“尔等是否安逸耶?”

象师答言:“吾等那里还有什么安逸的机会可言啊!近来风雨大作,还降注了一次能漂没一切大象的这样一次暴风雨。”

问话者心想,既然大象都惨遭被洪水漂没的天谴,牛羊被水漂没也就不言而喻了,就没有再跟象师咨询有关牛羊的事,仅仅怆然嗟叹而唱言一偈后道别离去。

叹说偈曰:

年近六旬象,尚且被水漂,

牛羊遭漂没,定知无所虑。

<鼠啮手杖影射皮囊被食喻>

复次,曾有一人,将自己的手杖用皮囊包裹起来后,寄存在一位知己的家中。过了不久他便回去探访知己问询道安。

知己却非常苦闷地回答他说:“何有安乐可言啊!我等一直都处在深受鼠患的惨痛遭遇当中,这不,就连你曾经寄放在这里的手杖都被老鼠给吃光了。”

来人就没有再去探询有关皮囊的事情而优雅地离去。

他边走边唱曰:

锐利鼠獠牙,若能啮木杖,

手杖与皮囊,定知俱食尽。

<见老翁能啖食日树花便知必能食啖烧饼与欢喜丸喻>

譬如,有人曾经看见有些老翁甚至能食用日树花。

他便叹言说:

饕餮[1]大老翁,能啖日树花,

烧饼欢喜丸,当知俱能食,

如喻所比,倘若跟菩萨保持间住的中立状态尚且有所损失,嗔恚(菩萨)者有所损失就更加不遑多论了。

即说偈曰:

若有一凡夫,极嗔众有情,

嗔忿所积罪,总集合一处,

若人嗔菩萨,罪与彼同等,

佛子众中尊,视若火离嗔。

【释义】悲心微弱有巨大过患,而悲心增盛者,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具足真实大悲心的菩萨,虽然证得了超越三界的涅槃果位,然而为了利益轮回众生,他不会住于寂灭涅槃之中,而是长久地住在世间,精勤不断度化六道有情。这样具大悲心的菩萨,若显化在世间广为利生事业,有人听到时不起信心,不去恭敬供养亲近依止,而是以一种平淡的态度安住不动,这种态度对他今生后世有很大损害,是一种有大过失的非法行。此如同拉萨城的老妇人终生没有朝拜觉沃佛像一样,唯是断绝福德与得度因缘的恶行。虽然对大悲菩萨没有诽谤等,但仅以不起信心的平淡疏远态度,即有如是损害,那更何况对菩萨生起真实的嗔恚恶心呢?佛在《宝积经》、《曼殊室利游舞经》等经典中说过:对菩萨生嗔恚,能摧毁百劫(或千劫)所积的福德善根。

寂天菩萨也言: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对这种过患苦果,诸多经论皆有论述,诸人应当加以重视。尤其作为凡夫,不知周围谁是菩萨,谁不是菩萨,所以应以清净心观待,于任何人也不应起嗔恚恼怒。否则,若对方是具大悲心的菩萨,自己的过失苦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譬如说,有一个养大象的人,一日别人将牛羊交给他放牧。一段时间后,那人来到养大象者的家,问:“你现在安乐吗?”他回答:“有什么安乐呢?前些日子风雨大作,大象全部损失光了。”牛羊的主人听后,心里想:“大象都没有抵抗过暴风雨灾难而死了,更况牛羊呢?”他一点也没再问,就明白了自己的损失。同样,若已明说了对菩萨不起信心尚有损害过患,那对菩萨起嗔恚恶心,其损害过患也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譬喻说,昔日有人出门,将一根木手杖用皮囊包好,寄存在一户人家,过后他去取,问那户主人说:“现在一切都好吗?”主人回答:“一点也不好,老鼠闹得非常厉害,你的手杖都被它们吃光了!”那人听后,即明白了言下之意:老鼠连木手杖都吃,更何况皮囊呢?同样,于菩萨不起信心尚有损害,更何况起嗔心呢?月称菩萨言:如果一个人损害了一切众生,其过失无法言喻;而对菩萨生嗔恨心者,与此过失等同。因此,诸人当了知对菩萨生嗔恨心的过患,而谨慎防护自心,同时更应从中了知,修习大悲菩提心的巨大功德。

《大乘集菩萨学论·空品》云:

[《信力财入印经[2]》中亦作是说:“佛告文殊师利:‘若复有人于十方一切世界诸众生等起瞋恚缚,堕黑暗处。文殊师利!若于菩萨所远住其前,屈伸臂顷起瞋恚心,是罪过前阿僧祇[3]数。文殊师利!又若有人于诸阎浮提一切财物剽掠[4]皆尽,若于菩萨所辄生骂辱,是罪过前阿僧祇数。’”彼经又[5]云:“佛告文殊师利:‘设若有人以殑伽[6]沙等诸佛塔庙悉皆焚毁,若于信解大乘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加诸骂辱或增诽谤[7],是罪过前阿僧祇数。所以者何?从诸菩萨出生诸佛世尊故,从彼诸佛有塔庙故,生诸利乐及诸天等。若轻毁诸菩萨者,即是轻毁诸如来故。若有恭敬诸菩萨者,即是恭敬诸如来故。欲求最上供养者,应当供养诸菩萨等,即是供养诸如来等。’”]

释尊弟子当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也曾经因为自己易嗔并劝化比丘恶口骂詈的因缘,长夜在诸畜生道中遭受其苦,最终幸遇本师方才得度。诸修行人在了知嗔恚的过患后,一定要立即发心强行断除嗔恚怨贼这个敌害。

《撰集百缘经·须菩提恶性缘》云:

[尔时世尊[8],初始成佛[9],便欲教化诸龙王故,即便往至须弥山[10]下,现比丘形,端坐思惟。时有金翅鸟王,入大海中捉一小龙,还须弥顶,规[11]欲食啖。时彼小龙命故未断,遥见比丘端坐思惟,至心求哀,寻即命𣧩[12],生舍卫国婆罗门[13]家,名曰负梨[14]。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因为立字,名须菩提[15]。年渐长大,智慧聪明,无有及者;唯甚恶性,凡[16]所眼见人及畜生,则[17]便瞋骂,未曾休废[18]。父母亲属[19]皆共厌患,无喜见者,遂便舍家入山林中,乃见鸟兽及以草木,风吹动摇,亦生[20]瞋恚,终无喜[21]心。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22],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23]世尊,在祇桓[24]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25]恶。今若至彼,必能除汝瞋恚恶毒。”时须菩提闻山神语,即生欢喜,寻问之曰[26]:“今者世尊,为在何处?”山神答曰[27]:“汝但眠[28]眼,我自将汝,至世尊所。”时须菩提用山神语,眠[29][30]须臾,不觉自[31]然在[32]祇桓[33]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34]好,光明普曜[35],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36]。佛即为说瞋恚过恶[37],愚痴烦恼,烧灭善根,增长众恶,后受果[38]报,堕在地狱,备受苦痛,不可称计。设复得脱,或作龙、蛇、罗刹[39]、鬼神,心常含毒,更相残害。时须菩提,闻佛世尊[40]说是语[41]已,心惊毛竖,寻自悔啧[42],即于佛前,忏悔罪咎,豁然获[43]得须陀洹果[44],心怀喜悦,求入道次。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45],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46]果,三明[47]六通[48],具八解脱[49],诸天世人,所见敬仰。

时诸比丘,见是事已[50],白佛言:“世尊[51]!今此须菩提比丘,宿造何业,虽得为人[52],常怀瞋恚未曾休息[53],值佛[54]世尊,出家得道?”尔[55]时世尊[56]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57]。此贤劫[58][59],波罗奈国[60]有佛出世,号曰迦叶。于彼法中有一比丘,常行劝化,一万岁中,将诸比丘,处处供养。于后时间,僧有少缘,竟不随从,便出恶骂:‘汝等佷[61][62],状似毒龙。’作是语已[63],寻即出去。以是业缘,五百世中,受毒龙身,心常含毒触娆[64]众生。今虽得人,宿习不除,故复生瞋。”

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劝化比丘恶口骂者,今须菩提是。由于尔[65]时供养僧故,今[66]得值我,出家得道。”

[67]时诸比丘,闻佛所说[68],欢喜奉行。]


[1] 饕餮:拼音tāo tiè,饕为贪财,餮为贪食。饕餮比喻贪吃的人。

[2] Śraddhābālādhārāvatārmudrā-sūtra.

[3] 阿僧祇:拼音ā sēng qí,梵语的译音。义译为无数。相当于10的140次方。

[4] 剽掠:拼音piào lüè,抢劫掠夺。

[5] 又【大】,〔-〕【明】

[6] 殑伽:拼音qíng jiā,梵文的音译。古印度河名,即今恒河。

[7] 诽谤:拼音fěibàng,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8] 世尊【大】*,佛【圣】*

[9] 始成佛【大】,成正觉【圣】

[10] 须弥山:拼音xū mí shān,山名。须弥,胡语音译,意译妙高。古印度宇宙观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东面白银,北面黄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四宝构成。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为帝释天居所。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外为四大部洲,是佛教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也译作“修迷楼”、“须弥楼”、“苏迷卢”。

[11] 规【大】,便【圣】

[12] 𣧩【大】*,终【圣】*𣧩:拼音zhōng,异体字: 终。死亡。如:“送終”、“善終”。

[13] 婆罗门:远离尘嚣,愤世嫉俗,调伏诸根的梵行——婆罗门种姓。

[14] 名曰负梨【大】,〔-〕【圣】(复次)Bhūti.

[15] Subhūtiḥ.

[16] 凡【大】,无【圣】

[17] 则【大】,即【圣】

[18] 未曾休废【大】,〔-〕【圣】

[19] 属【大】*,族【圣】*

[20] 生【大】,〔-〕【圣】

[21] 喜【大】,慈【圣】

[22] 故【大】,〔-〕【圣】

[23] 有【大】,佛【圣】

[24] 桓【大】*,洹【明】* 祇桓:(地名)又作祇洹,祇园。祇园为祇树园,祇陀园,祇树给孤独园之略。洹桓二字,经论互用。或云梵语,或云汉语。桓者林也。释要曰:“祇桓者,梵语也。若作方言释者,应法师曰:桓即林也,即祇陀太子林也。以古桓字与园字同用也”。案:祇园若为梵语,则洹字为正,桓为假借。若为汉语,则桓字为正,洹为假借也。

[25] 断【大】,止【圣】

[26] 曰【大】*,言【圣】*

[27] 曰【大】*,言【圣】*

[28] 眠【大】*,开【圣】*

[29] 眠【大】*,开【圣】*

[30] 目【大】,眼【圣】

[31] 自【大】,〔-〕【圣】

[32] 在【大】,至【圣】

[33] 桓【大】*,洹【明】*

[34] (三十二…种)七字【大】,相【圣】

[35] 普曜【大】*,〔-〕【圣】*

[36] 一面【大】,〔-〕【圣】

[37] 恶【大】,患【宋】【元】【明】

[38] 果【大】,男【宋】【元】

[39] 罗刹:拼音luó chà,一种能行走、飞行快速,牙爪锋锐,专吃人血、人肉的恶鬼。

[40] 世尊【大】,〔-〕【圣】

[41] 是语【大】,〔-〕【圣】

[42] 啧【大】*,责【宋】【元】【明】【圣】*

[43] 豁然获【大】,〔-〕【圣】

[44] 须陀洹果:拼音xū tuó huán guǒ,预流果,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预流果是见道位,一般来说见道分十六个刹那,前十五刹那是预流向,第十六刹那才得果。

[45] (善来…身)十二字【大】,〔-〕【圣】

[46] 阿罗汉【大】*,第四【圣】*

[47] 三明:是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48] 六通:是六种神通境界,包括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49] 八解脱:即八背舍。《大智度论·序品》云:“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第三背舍;四无色定,及灭受想定,是五合为八背舍。背是净洁五欲,离是著心,故名背舍。”

[50] 见是事已【大】*,〔-〕【圣】*(复次)已【大】,〔-〕【圣】

[51] 世尊【大】*,佛【圣】*

[52] 虽得为人【大】,〔-〕【圣】

[53] 未曾休息【大】,又【圣】

[54] 佛【大】,〔-〕【圣】

[55] 尔【大】,彼【圣】

[56] 世尊【大】*,佛【圣】*

[57] (汝等…说)十二字【大】*,〔-〕【圣】*

[58] 贤劫:拼音xián jié,佛教语。梵语bhadrakapa。指有释迦佛等千佛出世的现在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并称为三大劫,为佛教宏观的时间观念之一。

[59] 此贤劫中【大】,过去世中【圣】

[60] 波罗奈国:即迦尸国。梵语Kāśī,是阿含经提到的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流域,首都婆罗痆斯。迦尸的意思是“光明之城”。又称波罗捺国、婆罗痆斯国。

[61] 佷【大】,恨【圣】

[62] 佷戾:拼音hěn lì,凶狠而乖张。

[63] 作是语已【大】,〔-〕【圣】

[64] 触娆:拼音chù ráo,戏弄触犯。

[65] 尔【大】,彼【圣】

[66] 今【大】,尔【元】

[67] 尔【大】,彼【圣】

[68] 闻佛所说【大】*,〔-〕【圣】*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