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课 五、破瓶依缘自分而实得有生: 若谓瓶等绝非是色等诸尘分的近取者。那么瓶事者究竟为何耶?若作是念言:“观待作为能生瓶体的诸支分泥团等因[1],瓶体可谓是所生果而泥团等则是能生因者。” 此但有言,都无实义。故次颂曰: 『338』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边执品》云: 瓶等因若有,可为瓶等因; 瓶等因既无,如何生瓶等? 【释文】若谓因待瓶因——泥团等即能制成瓶体,那么其因泥团等当依何缘而得成自体耶?且不应言此等皆悉自然得成,否则俱堕于无因。设许彼等(即泥团等)亦由他缘所成者,(瓶因)泥团等则毫无自性可言,因为泥团等亦复因待瓦砾等因所成故。自体尚且无法建成的泥团等,如何能自体性生成瓶等他法耶?故言无瓶。以此破瓶正理即可例破其余一切果法,俱成无自性。 【释义】瓶子虽是观待自因泥团生起,但也不能成立瓶子有实有生因,不能成立瓶体有自性。瓶的自因泥团,并非自性一体法,它是由众多泥土尘粒、水,再加上陶师的加工而成,而土粒、水等也是由八微和合而成等等,稍加观察,这些因法中任何一个也不会有自性实体成立,彼等必须观待因缘和合才能存在。 龙树菩萨在《回诤论》中说: 诸法因缘生,说彼名空性, 若彼因缘生,说为无自性。[2] 既然因法泥团无有自性,那实有自性的生果又怎么会存在呢?或说泥团的自体尚不能真实成立,又怎么能生起实有的瓶子呢?故凡是观待因才有生起的法,皆非有自性的法。若是有自性的法,其生起绝不观待因,如此应成无因生或恒常无生,可是于世间,不观待因而生的法,何时何处都不可能存在。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边执品》云: [复次,胜论者言:瓦等细分生瓶等故,瓶等有因。既有其因,体即是果。有因是果,其体非无。此亦不然,故次颂曰: 瓶等因若有,可为瓶等因; 瓶等因既无,如何生瓶等? 论曰:瓦等细分依余法成,何能为因生于瓶等?不见世间依他而立,非自有法能作他因,岂不种等虽依他立而能为因生于芽等?此同有难,非救前失。世所共知,何容致难。汝之所执异世所知,故于此中同彼有难。世所知法,依他生已,不复重生。不依他立,由自有力能作他因。汝执不然,依他成法,乃至未灭恒依他住,因若灭无果即随灭。故汝所执异世所知,无体无能岂生他果?或有因法有体有能,可能生他余有因法。汝执瓦等极微为因或余为因,此并非有。以无因故,瓦等体无。无体无力,何能生果?彼论宗中,因有二种俱能生果,谓常无常。诸无常因,必依常立;常非有故,无常亦无。无无常因,果由何有?故彼因果皆不得成。] 龙树大士于《十二门论·观因缘门》中也说: [初是因缘门,所谓: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外因缘者,如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缕绳、机杼[3]、织师等和合,故有叠[4]生;又如治地、筑基梁、椽[5]、泥、草、人功等和合,故有舍[6]生;又如酪器、钻摇、人功等和合,故有酥生;又如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当知外缘等法皆亦如是。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从众缘生故,即非是无性耶! 若法自性无,他性亦无,自他亦无。何以故?因他性故无自性。若谓以他性故有者,则牛以马性有,马以牛性有,梨以柰[7]性有,柰以梨性有,余皆应尔,而实不然。若谓不以他性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以蒲[8]故有席者,则蒲、席一体,不名为他;若谓蒲于席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 又,蒲亦无自性。何以故?蒲亦从众缘出,故无自性。无自性故,不得言以蒲性故有席,是故席不应以蒲为体。余瓶、酥等外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 内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如《七十论》中说: “缘法实无生;若谓为有生, 为在一心中;为在多心中?” 是十二因缘法实自无生。若谓有生,为一心中有?为众心中有?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时共生。又,因果一时有,是事不然。何以故?凡物先因后果故。若众心中有者,十二因缘法则各各别异,先分共心灭已,后分谁为因缘?灭法无所有,何得为因?十二因缘法若先有者,应若一心、若多心,二俱不然。 是故众缘皆空。缘空故,从缘生法亦空,是故当知一切有为法皆空。 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因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有为法故说有我,如因可然故说有然;若阴、入、界空,更无有法可说为我,如无可然不可说然。如经说:“佛告诸比丘:‘因我故有我所,若无我则无我所。’” 如是有为法空故,当知无为涅槃法亦空。何以故?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槃。五阴本来自空,何所灭故说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 复次,无生法名涅槃,若生法成者,无生法亦应成。生法不成,先已说因缘,后当复说,是故生法不成,因生法故名无生,若生法不成,无生法云何成?是故有为、无为及我皆空。] [1] 泥团等因:意谓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 [2] 后魏三藏毘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回诤论》曰: 若彼有自体,不须因缘生; 若须因缘者,如是得言空。 [3] 机杼:拼音jī zhù,指织布机。杼,织布梭子。 [4] 叠:拼音dié,指帛叠。用棉纱织成的布。 [5] 椽:拼音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椽子。椽笔。 [6] 舍:拼音shè,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7] 柰:拼音nài,苹果的一种,通称“柰子”;亦称“花红”、“沙果”。 [8] 蒲:拼音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