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密钥 第七品 观三相品

第二十九课


二(别破)分三:一、破生;二、破住;三、破灭。

一(破生)分二:一、以前理而破;二、观察是否正灭而破。

一、以前理而破:

有法不应生, 无亦不应生,

有无亦不生, 此义先已说。

    有的法不应该生,无的法不应该生,亦有亦无的法也不应该生,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说过了。

    我们现在破的是有为法的法相——生、住、灭,前面是总破,现在是别破。别破的时候我们先破生。

    “有法不应生”,有的法,自己的本体已经成立了,这样的法不应该生。如果有的法还要生,就有很多过失,比如儿子已经生了还要继续生,房子修完了还要继续修,饭吃饱了还要继续吃等等,有很多和世间名言相违的地方。“无亦不应生”,无的法,自己的本体不存在,这样的法千百个因缘集聚也不可能生。“有无亦不生”,有和无二者相违,相违的法同处一体根本不成立,所以也不生。“此义先已说”,这个道理前面<观因缘品>中已经宣说了,如颂云:

“果先于缘中,有无俱不可,

    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1]

而在龙猛菩萨的其他论典中也有,如《七十空性论[2]》云:

“有故有不生,无故无不生,

    违故非有无,生无住灭无。”[3]

    这是以前面的道理而破。

二、观察是否正灭而破:

若诸法灭时, 是时不应生;

法若不灭者, 终无有是事。

    诸法正在灭的时候不应该有生,因为生灭相违;法不是正在灭也不应该有生,因为不是正在灭的法根本不存在。

    这一颂我们观察是正在灭时有生,还是非正在灭时有生。比如柱子,它是正在灭时有生?还是非正在灭时有生?

    如果说是正在灭时有生,那么“是时不应生”,此时是不应该生的。为什么呢?因为灭和生完全相违。比如小孩子呱呱落地了,这是生;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离开了人间,这是灭,生和灭完全相违,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正在灭的时候不可能生。如果说不是正在灭时有生,这也不合理,因为“法若不灭者,终无有是事”,不是正在灭的法,整个世间是找不到的。一切有为法在刹那生灭,哪一个法不是正在灭呢?我们观察法相,就是观察有为法,因为无为法没有生、住、灭的法相。但在有为法的范畴当中,没有不是正在灭的法。没有这样的法,怎么谈它的生呢?所以,不是正在灭时也没有生,因为根本没有这样的法。

    正在灭的时候不生,不是正在灭的时候也不生,除了灭和不灭,有没有其他的法呢?根本没有。这是观察是否正灭而破。

二(破住)分四:一、观察三时而破;二、观察是否正灭而破;三、抉择诸法不离老死相而破;四、观察以自住他住而破。

一、观察三时而破:

不住法不住, 住法亦不住,

住时亦不住, 无生云何住?

    不住的法不能住,已住的法不能住,正在住的法也不能住,一切法无生怎么会有住呢?

    不住的法,也就是还没有住的法,住的本体尚未成立,它怎么会有住呢?如果还没有住法也能住,那么石女的儿子也可以住了,有这个过失。所以,不住法不能住。住法——已经住的法,也不可能住。住的行为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不存在了,所以也不能住。那么住时——正在住的时候有没有住呢?也没有住。因为住和不住以外,没有一个正在住,这和去、不去以外没有正在去一样。要么是已住,要么是未住,没有正在住,当然也就没有正在住时的住了。世间有正在住的名言,比如“你正住在这里”,名言可以这样安立。但这些名言跟理证的观察不会有任何冲突,因为一个是显现,一个是它的本体,没有矛盾。

    从住的三时来观察,一切法没有住;而从住观待生的角度,“无生云何住?”,前面已经破了生,没有生哪里有住呢?所以,住是不成立的。

二、观察是否正灭而破:

若诸法灭时, 是则不应住;

法若不灭者, 终无有是事。

    诸法正在灭的时候不应该有住,因为住灭相违;法不是正在灭时也不应该有住,因为不是正在灭的法根本不存在。

    前面观察是否正灭,这里也观察是否正灭,但二者有差别。前面是破生,这里是破住。那诸法是正在灭的时候住还是不是正在灭的时候住?如果是正在灭的时候住,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住和灭完全相违,住的时候不可能灭,灭的时候也已经不是住了。用世间的语言,如果是人和动物,住就是活着,灭就是死亡;如果是其他事物,保持原状叫住,消失就是灭。所以,住和灭完全相违,正在灭,怎么会有住呢?不应该有住。如果说不是正在灭的时候有住,这也不合理。前面我们观察生的时候已经观察过了,不是正在灭的法,整个世界上是找不到的。没有这样的法,怎么会有它的住呢?所以,不论是否正在灭,都没有住。

    这个不住的道理,不说佛教中万法无常的见解,或者空性的观点,就是世间的物理学[4]和哲学[5],也都有建立。他们说一切万法没有一个是静止的,全部在运动。恒时在运动,在变化,也就是恒时都在灭,因为不灭就不可能有运动和变化。所以,一般的世间学问也承认没有不灭的法。没有这样的法,或者说没有不是正在灭的时候,自然没有它的安住了,就像没有石女的儿子,也就没有他的相貌端严一样。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

三、抉择诸法不离老死相而破:

所有一切法, 皆是老死相;

终不见有法, 离老死有住。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老、死之相,始终不见一个法远离老、死而住。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法,都有老、死的相。老是陈旧、衰老,事物一点一点不断变化,这叫做老;而死是最终的毁灭。一切有为法都有这种变化和毁灭,所以我们始终见不到远离老、死而住的法。人类也是一样,有生就有老、死。有人认为,像莲花生大师那样获得了永恒不变的长寿持明果位,就没有老、死。但乔美仁波切在《山法》中说,莲花生大师的虹身成就是果位上的一种特点,并不是有为法的不灭。

    所以,从有为法的角度来讲,任何法不可能离于老死。《大圆满前行》和《俱舍论》都讲了,整个器世界有成、住、坏、空的过程。我们知道,这个过程始终是迁变的,即使是住,也不是一个恒常的状态,它也随着时间在变化。就像我们的佛堂、经堂以及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样,这些似乎不变的建筑,其实都在逐渐逐渐趋向毁灭。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最后到死亡,时时刻刻在变化着。所以,不管是外器世界还是内情世界,任何法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毁灭。《旅途脚印》里有一段关于无常的文字,里面引用了《红楼梦》的一个偈子: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我们的实际生活也确实如此,花落了,人死了,但谁知道无常啊?谁又真正认识了这种自然的道理?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我们的生命也从青春瞬间到了暮年,谁能阻挡?很多人见到脸上出现了难看的“花纹”,就去做手术,但衰老还是加重了。为什么呢?因为谁也阻挡不了时光的流逝,老死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无法避免。世间人付出了大量财力、物力,用尽一切办法想获得永远的青春美满,可是到头来还是徒劳无益。

    所以,对我们真正有益的就是佛法。通达了万法的无常本性,一旦自他出现无常,我们都不会伤心,会坦然面对。因为一切有为法都不离老死。

    如《解忧书》云:

“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

    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6]

众生有生而不死,我们听也没有听过,见也没有见过;人都会死,这一点谁也不会怀疑。作为佛教徒,我们对人的生、老、病、死,对万法的无常已经通达了,通达后就能坦然面对。从出生的那一刹那开始,一直在趋向死亡,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生起定解[7]


[1] 此偈破有、破无、破有无三相故,应该引用《中论·观因缘品》中用以破有、破无、亦破有无的偈颂如下。

《中论·观因缘品》云:

[问曰:已总破一切因缘,今欲闻一一破诸缘。

答曰:

若果非有生,亦复非无生,

亦非有无生,何得言有缘?

若缘能生果,应有三种:若有、若无、若有无。如先偈中说:缘中若先有果,不应言生,以先有故。若先无果,不应言生,以先无故,亦应与非缘同故。有无亦不生者,有无名为半有半无,二俱有过;又有与无相违,无与有相违,何得一法有二相?如是三种求果生相不可得故,云何言有因缘?]

[2] 七十空性论:又称《七十论》,大乘佛教论书,作者为龙树。内容讲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梵文本已失传,古代未传入中国,现存版本来自藏传佛教,民国时法尊法师曾将其汉译。

[3] 龙树菩萨于《七十空性论·释论》中亦说:

[复次:

有故有不生,无故无不生,

违故非有无,生无住灭无。

法若已有,则不从因生;已有,乃名有故。无,亦不从因生,以无故。有无相违亦不得生,不相顺故。如有无相违,其非有非无又岂能生?是相违法故。生无故,住灭亦无。]

[4] 物理学:拼音wù lǐ xué,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5] 哲学:拼音zhéxué,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6] 一、《解忧书》中云:

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

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

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

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

 二、《百喻经·治秃喻》云: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此 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7] 《中观四百论·明破常执方便品》云:

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

后罚无可治,汝极应畏死。

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

复现见死者,汝何不畏死?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