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14

第一百一十四课


三、十四无记难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因由:

问曰:智通一切万法,无所障碍故称名是遍智者,十四难未记别故,岂不成非一切智人耶?何等十四难?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如来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如来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以如说十四难问佛如来时,默然无所对故。

答曰:如是则不能成立佛为非一切智人,所以然者?

颂曰: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A Subduer has [perception of] that Which should and should not be done or said. What reason is there to say That the Omniscient One is not all-knowing?

【词汇释难】

佛:觉者,烦恼障与所知障二障清净者名佛;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二智圆满者亦称名为佛。如彼万瓣俱敷华茂芬葩的盛莲。

《皈依七十颂》云:

无明眠觉故,所知慧增故,

佛如莲华敷,以是故名佛。

作:是应该作的事,即利乐有情而施作佛事,更具体地说,就是将一切有情都安置于善趣、解脱或是成佛的正因当中。

不作:是不应该作的事情,即损害有情的诸魔事。

应说:是能成就众生利益有情的善说法要。

不应说:对有情没有利益,反而还有损害有情身心的言辞语音。

【释文】所谓“作”者,即宜可造作者是,“不作”者,即不宜造作者是。能仁佛陀悉知此(宜作不宜作)二法。此中宜作者就是将所化众生等必然安处在善趣(增上生)与解脱(决定胜)的正因当中;不宜作者,即是损害其他有情的(魔)事(魔)业。(诸佛世尊)亦悉知应说不应说者。是中“应说”者,即是能成就饶益有情的契经妙法;“不应说”者,即是有损于他众的恶言詈辞[1]。此(应说不应说者诸佛世尊)亦尽知。

问曰:“何者能尽测是诸宜作不宜作,应说不应说者耶?”

答曰:“从(佛)无边智慧力当中,由彼悉知世间众生种种界智力如实知也。”

诸佛世尊由于具足如是包罗万象,形相万千的智慧故,尽测宜作者当如是宜作,不宜作者当如是不宜作。亦悉知应说者当如是应说,不应说者当如是不应说。由于如是具足能如实尽测众生种种界智力的佛陀,必能将(所化)众生如其所愿地安置在(增上生的人天)善趣因当中或是纳入(决定胜)解脱之因的正轨当中而使其具足究竟实义。诸佛世尊绝不会因为无智而去施作彼等无知者、邪知者、疑知者的诉求事宜。因此,于此不应说者理当置答的(十四)问难未曾受记者,不能作为彼佛非是遍智的正理。

探询玄旨幽邃的疑难杂症时,不管是如此或是如彼,若人从应问的问题中举问者,由于是宜当探询的问题故,(诸佛世尊)悉知举问者能解不能解的领悟力后定当应问解答。

世尊正是由于明察秋毫洞见了举问者,无力尽测所举问题的玄奥密义故,予以置答圣默然者,方是大雅君子,不拘小节的雍容大度之举也。对深法具足殊胜信解者,佛亦曾作了(决定答、解义答与反问答三种)解答。以彼能从中受益故。对非法器的众生不说深法者正好是成立佛为一切智智的能立因。

以是之故曾有人赞言说偈曰:

汝知时意乐[2],若时问不说,

若时近前说,若时召见说。

成立是遍智者的能立因对其劣慧者的愚人而言,却恰好成了非是遍智的能立因。因此,愚所不能,痴所不作者,当有何耶?如彼,无畏王子喻;敕牵水井喻。

<无畏王子喻>

频婆娑罗王之子——无畏王子曾经由于受到离系子(裸形外道)的怂恿,向如来世尊举问曰:“如来者,颇有说令他人嗔恨、嫌憎、恼乱的语音言辞而使其(闻者)由此嗔恨、嫌憎、骄慢与愚痴故而不起正信者耶?复次,如来者,颇有说令他人闻不悦耳、心不诚服、语不优雅、不悦其意之言辞耶?

对此如来世尊曾回答说:“此当分别解义来答,不得一向定答也。于举问者有所裨益者,当少作解答……”广说如契经。

问曰:“若谓遍智者不记别不应说者,云何佛语提婆达:‘碎衣人子与嗽唾人。’等耶?”

答曰:虽有是言,然当推究其密义。斯语非是让他人招致非义不饶益法的言辞,因佛无此(恶)意故。假如(世尊)仅仅是想要闻者,闻受不悦意语而遭受其苦故作是言者,则有其咎。然佛说是语时,并无此意,仅仅是为了防非止恶,防微杜渐之故而作是言说。设若见此像喷射剧毒汁液的蚖蛇一样,极其善于毁败有情之类的白法善根。自命不凡且装腔作势彰显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使其芸芸众生对正道(妙法)心生畏惧,并为其开启通往无尽轮回旷泽的歪门邪道者,世尊若无所说而圣默然者,尔时,彼等(邪师)之口即能败坏此业道世间。当拔济饶益众生的时机圆满之时,具有大慈大悲的圣主人尊们,通过如理如法的言辞辩捷折服狡辩者令其屈服,实乃极具饶益的快哉善说也。佛以饶益众生的旨趣为等起而说是语故,不会成为招致非义不饶益行的语音言辞。

<敕牵水井喻>

往昔曾有一位国王,想要惩罚一位财大气粗的婆罗门长者。国王对婆罗门长者说:“闻卿家有好井,今者唤卿,将贪卿井。命卿速遣好井至此。若不尔者,当加刑罚!”

对此婆罗门长者之女说偈对曰:

财须财来招,象要象来引,

请王遣汝井,来牵我家井。

譬如,无法派遣王家水井去婆罗门家的原故,婆罗门长者的女儿以此方计使其一筹莫展的父亲摆脱了国王的惩罚。如喻所比,诸佛世尊也是由于博达善巧利生的方便故,为了防微杜渐捐弃众生的非义不饶益行,虽然有时确实口出不中听的苦切语。然而也不会酿成任何恶不善法的罪业,以(佛)全然是处于利益众生的(大悲)旨趣中而作是言故。

【释义】外道向佛提出的我与世间是常与无常等十四种问题,通常称为十四无记法,即世界有边耶、无边耶、亦有边亦无边耶、非有边非无边耶?世界常耶、无常耶、亦常亦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佛灭度后有耶、无耶、亦有亦无耶、非有非无耶?命与身一耶、命与身异耶? 对这些问题,佛没有以语言回答,但由此并不能成立佛非遍智,而且相反,以此完全可成立佛是遍智。因为佛陀能以无碍智慧现见一切,于一切时处了知应做与不应做、应说不应说的界线。比如说适时有益众生的事应做,非时无益之事不应做;而且佛陀现量了知每一个众生的根基意乐,在不同众生前,何者应说何者不应说。外道提出的十四个问题,是依于补特迦罗我与法我而问,如果以无我理回答,外道是非法器,不但起不到作用,他们反而会诽谤深法或生断见;如果回答有世俗谛之显现,他们便会执成实常有神我存在。佛陀正是现见了其中一切因果,见其问不应理,针对其根器亦不应答,故而不答,令他们自知谬执而醒悟。因此,凭什么道理以十四无记而说佛陀非遍智呢?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世间有边耶?问时佛默然,

如是诸深法,非器前不说,

故诸智者晓,佛陀为遍知。

    十四无记正是成立佛陀是遍智的理由,而非成立非遍智的理由。

譬如说,以前有一婆罗门,其家中有一口水质极为甘美的水井,国王知道后强令婆罗门将水井送至皇宫中,否则要受惩罚。婆罗门的女儿非常聪明,她让一筹莫展的父亲告诉国王:按世间法规,财物应该以财物交换,大象应用大象迎接,那么水井也应以水井相换,国王你应以皇宫中的水井迎请我家的水井。国王听后,觉得有道理,立即命令大臣们用皇宫中的水井去与婆罗门的水井相换,陷入了困境中的大臣们忍无可忍,最后联合起来罢黜了残暴的昏君,而婆罗门女依此巧计免去了治罚。同样,佛陀亦是以善巧方便对付外道,让外道自知谬误而惭愧。有人问:若不应说即不说,那么佛陀为什么呵斥提婆达多[3]为“破衣者之子”或“饮唾小儿”呢? 大疏中回答说:佛在大众中呵斥提婆达多,并非是不应说的,若不如是呵斥提婆达多,当面揭露其过失,那么有许多不能明辨是非的众生,要追随提婆达多而受到损害。佛如是说,恰好能灭除他们的罪业,挽救他们,此诚然是应说应作的饶益事业。

月称论师说:

汝知应时心,有者问不说,

有者问而说,引导诸有情。

佛陀能如实了知一切众生之根器心行与时机因缘,对有些问题不说,对有些人有问即答,如是以种种善巧方便引导诸有情。因此,无论答与不答,其实皆可证实佛陀是遍智也。

月称菩萨在大疏中所引用的<无畏王子喻>,现今可以在《南传大藏经》中寻得,据说北传并无此经的翻译。本经叙述元离系派(裸形外道)之信徒无畏王子,来世尊处问答,被世尊所破而归依佛门。

《无畏王子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栗鼠[4]饲养处。尔时,无畏王子诣离系若提子[5]处。诣已,问讯离系若提子,坐于一面。离系若提子对坐于一面之无畏王子曰:“善来王子!汝宜破沙门瞿昙之论;汝具好名闻上扬如是:“以无畏王子破如是大神通力,如是大威力之沙门瞿昙论。”

王子曰:“师尊!予[6]将如何破如是大神通力,具大威力之沙门瞿昙论耶?”

若提子曰:“唉!王子!汝宜诣沙门瞿昙处,诣已,对沙门瞿昙如是问之:“尊者!如来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否?”

若沙门瞿昙对汝此问,答为:“‘王子!如来可语他人所不爱、所不好之语’者,汝对彼宜如是语:‘尊者!然云何尊者汝与凡夫之差别?实凡夫亦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若沙门瞿昙对汝此问,如是答:‘王子!如来不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也。’则汝宜如是语:‘尊者!然尊者对提婆达多记说:‘提婆达多为趣向恶趣者也,提婆达多为堕地狱者也,提婆达多为久劫住地狱者也,提婆达多极苦难者也。’而因汝之语使提婆达多愤激不悦。王子!沙门瞿昙对汝之此两极端之询问,当不可能吐出,亦不可能咽下;恰如有角之铁剌入人之咽喉,彼将不可能吐出亦不可能吞入。如是,王子!沙门瞿昙对汝之此两极端之询问,当不可能吐出,亦不可能咽下。’”

“然也,师尊!”无畏王子应诺离系若提子授意,由座起立,稽首离系若提子,右绕而去,而诣世尊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无畏王子远见太阳之方位,而自忖:“今,破世尊之论并非其时,明日于予之住处施与(食物)时,予将破世尊之论。”

于是白世尊曰:“尊者!愿同意我,世尊明日与其他三人,同来受供养。”世尊默然受请。无畏王子知世尊已受请已,乃由座起立,问讯世尊,右绕而去。于是,世尊于其夜过后,晨早、著衣持钵,至无畏王子住处。至已,坐于所设之座;于是,无畏王子对世尊亲手以殊妙之嚼食、啖食,供养之、满足之。如是,世尊食讫,澡漱、洗钵竟,无畏王子执一卑座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无畏王子白世尊曰:“尊者!如来是否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否?”

世尊曰:“王子!一向实无此事。”

王子曰:“尊者!我从离系派随闻此事。”

世尊曰:“‘王子!汝今言:‘尊者!我从离系派随闻此事。’其为何耶?”

王子曰:“尊者!予诣离系若提子处,诣已,问讯离系若提子,坐于一面。尊者!离系若提子对坐于一面之予曰:‘善来王子!汝宜破沙门瞿昙之论。’汝具好名闻上扬如是:‘无畏王子破如是大神通力,如是大威力之沙门瞿昙之论。’尊者!如是言已,予对离系若提子如是言:‘师尊!予将如何破有如是大神通力、有如是大威力之沙门瞿昙之论耶?’若提子曰:“唉!王子!汝宜诣沙门瞿昙处。’诣已,对沙门瞿昙如是问之:‘尊者!如来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否?”若沙门瞿昙对汝此问,答以:‘王子!如来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汝对彼如是语:‘尊者!然云何为尊者汝与凡夫之差别?实凡夫亦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若沙门瞿昙对汝此问,如是答:‘王子!如来不可语他人之所不爱、所不好之语。’者,则汝宜对彼如是语:“尊者!然尊者对提婆达多记说:‘提婆达多为趣向恶趣者也、提婆达多为堕地狱者也、提婆达多为久劫住地狱者也,提婆达多极苦难者也。’而因汝之语,使提婆达多愤激不悦。王子!沙门瞿昙对汝之此两极端之询问,当不可能吐出,亦不可能咽下;恰如有角之铁剌入人之咽喉,彼将不可能吐出,亦不可能吞入。如是,王子!沙门瞿昙对汝之此两极端之询问,当不可能吐出,亦不可能咽下。”

尔时,有幼小、迟钝之儿童仰卧于无畏王子之膝上。于是,世尊对无畏王子曰:“王子!汝对其作何思耶?若此幼儿,因汝之随时疏忽,或乳因之随时疏忽,或将木片、或将小石置于口中,汝对其应如何处置耶?”

王子曰:“尊者!予一定将其取出。尊者!若予不得立即取出,则以左手执其头,以右手曲指即食指染血亦必取出之;何以故!尊者!予于儿童有怜愍心故也。”

世尊曰:“王子!正如是,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其因为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又如来知其语虽为如实、真谛、然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亦不语此语。然如来知其语为实、真谛、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对此如来记说其语是知时者也。又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虽然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又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爱、所好者,此语如来不语此语。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具利益者,且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对此,如来即言彼说其语是知时者也。何以故!王子!如来于诸有情、有怜憨心也。

无畏王子曰:“尊者!此等王族之诸贤者,婆罗门之诸贤者、居士之诸贤者及沙门之诸贤者,准备问题诣问世尊;然而,尊者!世尊之心是否预先有如次之审虑:‘来访予作如是问者,则予对彼等之如是问,将如是答之。’或非于预先审虑,其答由如来直接显现耶?”

世尊曰:“关于此,王子!予反问汝,如汝所容认,即汝当如是回答也。王子!汝对此作何思耶?汝为对车之诸部分、细部分熟知者耶?”

王子曰:“然也,尊者!予为对车之诸部分、细部分熟知者。”

世尊曰:“王子!汝对其作何思耶?有人诣汝处问:‘车之部分、细部分为如何耶?”汝之心是否预先有如次之审虑:‘有人访予作如是问者,予则对彼等之如是问,将如是答之。’或非由预先审虑,其答为由汝直接显现耶?”

王子曰:“尊者!予实为通晓车者也,对车之诸部分、细部分为熟知者,熟达者也;予善如车之一切部分、细部分,由于预先无审虑,其答对予当为直接显现也。”

世尊曰:“王子!实如是,彼等王族之诸贤者、婆罗门之诸贤者、居士之诸贤者、沙门之诸贤者,准备问题诣问如来。于预先无审虑,其答对如来为直接显现也。何以故?王子!实在,彼法为如来熟知之,由自己熟知彼法,其答对如来为直接显现也。”

如是言已,无畏王子白世尊曰:“伟哉!师尊!伟哉!师尊!世尊恰如能扶起将倒者,能揭露被覆者,对迷者能海之以道,于闇中能持来明灯,使有眼者得见诸色;如是世尊以种种方便法开示之。师尊!因此!予归依世尊,归依法及归依比丘僧伽。愿世尊认予从今以后终生归依佛、法、僧为优婆塞。]


[1] 恶言詈辞:拼音è yán lì cí,辱骂、中伤人的话。

[2] 意乐:拼音yì lè,意乐是出自《大法颂》其意为快乐,乐趣的一个词语。

[3] 提婆达多:(梵语Devadatta)一译提婆达兜、地婆达兜、谛婆达兜、调婆达兜,法显略译作调达;Deva即提婆,意为天神;Datta意为授予、启予、赐予,故其名亦有义译为天授或天启者。为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曾经加入释迦佛的僧团,但是后来因为意见不合与权力斗争,另外成立教派。提婆达多溺水而死,其教派并没有因为他溺亡而解散,东晋法显、唐代玄奘游历天竺时,还曾看过此派活动。法显、玄奘记载提婆达多派只供奉过去三佛,独不奉释迦文佛(释迦牟尼)。提婆达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破和合僧,背叛佛教,设计谋害释迦佛,是极为负面的人物。《增壹阿含经》记载提婆达多在地狱中“身体苦痛如斯”。大乘佛教的《妙法莲华经》中,则纪录提婆达多亦被释迦佛授记,将来成佛。有些佛教典籍说,其实提婆达多是来示现作反派角色,让众生体悟作五逆罪者会堕落地狱。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过去诸佛皆有提婆达多,而提婆达多在阿鼻地狱中“如比丘入三禅乐”。

[4] 栗鼠:拼音lì shǔ,松鼠。

[5] 离系若提子:佛教人物,人名,尼犍陀若提子之略。《注维摩经》三:“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福苦乐本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法华文句记》九曰:“出家事梵名梵志,在家外道通名尼干。”《唯识述记》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尼犍陀弗咀罗,翻为离系子。苦行修胜因名为离系,露形少羞耻,亦名无惭。本师称离系,是彼门徒,名之为子。”

[6] 予:拼音yú,〈代〉“予”假借为“余”,我 [I, me]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