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17

第一百一十七课


    《十住毗婆沙论·四十不共法中难一切智人品》云:

[复次,佛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出,不能豫知魔时转诸人心,乃至不得一食。佛若知者,则不应入婆罗门聚落。是故[1]知“佛不尽知未来事。”]

至于佛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出者,我等须要结合《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放光余》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品》来了解此义。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放光余》云:

[如昔一时,佛于舍婆提[2]国受岁竟,阿难从佛游行诸国,欲到婆罗门城。婆罗门城王知佛神德,能化众生,感动群心,“今来到此,谁复乐我?”

便作制限:“若有与佛食、听佛语者,输[3]五百金钱。”作制限后,佛到其国,将阿难持钵入城乞食。城中众人皆闭门不应,佛空钵而出。

是时,一家有一老使人[4],持破瓦器,盛臭潘[5][6],出门弃之。见佛世尊空钵而来,老使人见佛相好[7],金色白毛[8],肉髻[9]丈光,钵空无食。

见已思惟:“如此神人,应食天厨[10]。今自降身[11]持钵行乞,必是大慈愍一切故。”

信心清净,欲好供养,无由[12]如愿,惭愧[13]白佛:“思欲设供[14],更不能得,今此弊食,佛须者可取!”

佛知其心信敬清净,伸手以钵受其施食。佛时即笑,出五色光,普照天地,还从眉间相入。

阿难合掌长跪白佛:“唯然!世尊,今笑因缘,愿闻其意!”

佛告阿难:“汝见老女人信心施佛食不?”

阿难言:“见。”

佛言:“是老女人施佛食故,十五劫中天上人间受福快乐,不堕恶道;后得男子身,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入无余涅槃。”

尔时,佛边有一婆罗门立,说偈言:

                                 “汝是日种[15]刹利姓,净饭国王[16]之太子,

     而以食故大妄语,如此臭食报何重?”

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17]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

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言无虚妄,何况乃至发际!我心信佛,必不妄语;不解小施,报多如是!”

佛告婆罗门:“汝颇曾见世所希有难见事不?”

婆罗门言:“见!我曾共婆罗门道中行,见一尼拘卢陀[18]树,荫覆贾客五百乘车,荫犹不尽,是谓希有难见事也!”

佛言:“此树种子,其形大小?”

答言:“大如芥子三分之一。”

佛言:“谁当信汝言者,树大乃尔,而种子甚小!”

婆罗门言:“实尔!世尊,我眼见之,非虚妄也。”

佛言:“我亦如是,见老女人净信心施佛[19],得大果报,亦如此树,因少报多;又是如来福田良美之所致也。”

婆罗门心开意解,五体投地,悔过向佛:“我心无状[20],愚不信佛。”佛为种种说法,得初道果,即时举手大发声言:“一切众人,甘露门开,如何不出?”

城中一切诸婆罗门,皆送五百金钱与王,迎佛供养,皆言:“得甘露味,谁当惜此五百金钱!”

众人皆去,制限法破。是婆罗门王,亦共臣民归命佛法,城[21]中人一切皆得净信。

如是佛出广长舌相,为不信者故。]

佛为何入婆罗门聚落乞食时要空钵而出呢?律藏中对此问作了解答。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诸大弟子及佛自说业报品》云:

[尔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业,成正觉后,入沙罗聚落,乞食不获,空钵而还?”

佛言:“汝诸苾刍!如来往昔自作斯业,广说如前,乃至说颂‘果报还自受[22]。’”

复告诸苾刍:“乃往古昔,波罗痆斯大城[23]之中有一摩纳婆[24]。佛不在世,即有独觉,哀愍贫穷,住闲静处,世间唯有此一福田。于时有一独觉名曰乐寂,出现世间,在波罗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堕处,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于时摩纳婆亦于城中长者家乞,空无所获。其时乐寂独觉亦来入此长者家乞,其摩纳婆念曰:‘可少伺察,观彼出家有何所获?’即随后入,屏[25]立门侧。时长者妻,见其独觉身心端寂,情生净信,即持种种精妙饮食满钵持行,奉施独觉。受此食已而欲出门,其摩纳婆报言:‘出家者,我欲乐观仁所得食。’然而独觉,常法如是。若不观察,不知前意。即以钵食,令其观见。由彼怀嫉,起憎妒[26]心,以手打钵。钵便落地,饮食倾弃,复以脚踏。独觉问曰:‘贤首!何意散坏此食?仁若须之,我当奉与。’其摩纳婆复出种种粗恶言词,而住一边。时此大人而不得食,以自调顺,诣鹿林中。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往古昔时摩纳婆者,岂异人乎?我今即是。我因怀嫉妒之心,令其独觉不得饮食。由斯业报,经于多岁、百岁、千岁、百千岁中,常生地狱,受诸楚苦。残业报力,虽成正觉,后入娑罗村乞食,空钵而还。”]

《十住毗婆沙论·四十不共法中难一切智人品》云:

[复次,阿阇世王欲害佛故,放守财醉象。佛不知故,入王舍城乞食,若豫知者,则不应入城[27],是故[28]不知未来事;不知未来事故,则非一切智人。]

至于这个公案,我等须用《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中的具体内容来解析斯义。

《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云:

[复次,提婆达多,虽复随佛出家,嫉妒情深,规望[29]利养,虽复能多读诵六万香象经,而不能免阿鼻地狱罪。是人与阿阇世王,共为亲善,心相爱念,信用其言。

时,提婆达多报阿阇世王言:“汝可作新王,我亦欲作新佛。”

阿阇世报言:“此事不然,父王存在。”

提婆达多言:“汝应除之,我亦欲灭佛。然后新王、新佛,教化众生,不亦快乎?”

时,阿阇世即随其言,断父王命,王波罗奈国。

提婆达多报阿阇世王言:“我欲毁害如来。”

阿阇世言:“如来有大神力,豫知人之所念,汝今云何乃能加害?如来兼有诸大弟子,舍利弗、大目揵连、钦婆罗、阿㝹楼驮等。”

提婆达报阿阇世言:“王今助我。”

阿阇世言:“何所作为?”

答言:“大王当立制限,不听施诸比丘衣被饮食。”

阿阇世王遍宣令言:“若有施诸比丘衣被饮食者,当断汝手足。”

是诸大弟子一切大众,共佛住耆阇崛山,次第乞食了不能得,一日乃至七日。舍利弗诸大弟子等,皆以神力,而往诸方求衣乞食。

时,提婆达多白阿阇世王言:“佛诸大弟子等今皆不在,如来单独一身。王可遣信往请如来。若入宫城,即当以酒饮五百大恶黑象,极令奔醉。佛若受请来入城者,当放大醉象而踏杀之。”

时,阿阇世王遣使往请如来。佛与五百阿罗汉,即受王请,前入王舍城。尔时,阿阇世王即放五百醉象,奔逸[30]唐突[31],树木摧折,墙壁崩倒,哮吓大吼,向于如来。时五百阿罗汉,皆大恐怖,踊在空中,徘徊[32]佛上。尔时,阿难围绕如来,恐怖不能得去。尔时,如来以慈悲力,即举右手,于五指头出五师子,开口哮吼,五百醉象恐怖躃[33]地。尔时,如来大众围绕前入王宫。

时,阿阇世王即出奉迎,请佛令坐。佛即坐已,求哀忏悔,白佛言:“世尊!非是我过,提婆达多耳!”

佛告大王:“我亦知之。提婆达多常欲毁害,非适今也。过去世时亦常欲毁害我,以慈悲力,乃能得济。”

尔时,阿阇世王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提婆达多过去世时,毁害如来,其事云何?”

佛言:“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不可计劫,有大国王,喜食雁肉,使一猎师当网捕雁。时有五百群雁,从北方来飞空南过,中有雁王堕落网中。尔时,猎师心大欢喜,即出草庵[34]欲取杀之。时有一雁,悲鸣吐血,徘徊不去,尔时猎师弯弓欲射,不避弓矢[35],目不暂舍,即鼓两翅来投雁王。五百群雁徘徊虚空,亦复不去。尔时,猎师见此一雁,悲鸣吐血,顾恋如是。尔时,猎师作是念言:‘鸟兽尚能共相恋慕[36],不惜身命,其事如是。我今当以何心而杀是雁王?’寻时开网,放使令去。尔时,一雁悲鸣欢喜,鼓翅随逐。五百群雁,前后围绕,飞空而去。尔时,猎师即白大王:‘网得一雁王,应送王厨供办饮食。而见一雁,悲鸣吐血,不避弓矢,徘徊不去。时念此雁,寻放雁王,五百随从前后围绕,飞空而去。’尔时,大王闻是语已,心意惨然[37],寻发慈心:‘鸟兽共相爱念,护惜他命,其事如是。’尔时,大王即断雁肉,誓不复捕。大王当知,尔时王者,今大王身是。尔时猎师者,今提婆达多是。尔时一雁悲鸣吐血者,今阿难是。尔时五百群雁者,今五百阿罗汉是。尔时雁王者,今我身是。尔时,阿难心生顾恋,如本不异。尔时,五百阿罗汉飞腾虚空,亦如本不异。尔时,提婆达多常欲毁害于我,我以慈悲力故,因乃得济。”

说是法时,无量百千人或得初果乃至四果,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声闻、辟支佛心。]

《十住毗婆沙论·四十不共法中难一切智人品》云:

[复次,佛不知恶涅达多请佛因缘,即受其请,将诸比丘诣韦罗阇国[38]。是婆罗门忘先请故,使佛食马麦[39]

若佛豫知[40],则不应受请、三月食马麦,是故知佛不知未来事;不知未来事故,则非一切智人。]

《中本起经·佛食马麦品》云:

[于时佛从波和离国[41],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还祇树给孤独园[42]。是时[43]舍卫国界中间[44],有郡名随兰然,有婆罗门名阿祇[45]达,多智明慧,居富无比。往诣阿难祁祁[46]家,论议事讫,问须达[47]曰:“今此都下,颇有神人可师宗者不?”

须达答曰:“子未[48]闻乎?释种[49]王子,出家为道,道成号佛,身色相好,非世所见。法戒[50]雅正[51],照除心垢,神通明达,知众生原。诸天龙神,莫不奉承[52],每说法言,精义[53]入神,非吾萤烛所能宣陈。”

[54]耆达闻佛圣德,五情内惨,即[55]问曰:“佛今[56]所在可得见不?”

答曰:“近在祇洹,开广[57]真言。”

明日阿祇[58]达往诣祇洹[59],入门见佛,威神光明,敬心内发[60],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为说法,欢喜踊跃,即便退席,请佛及比丘[61]僧,垂化照临,一时三月。佛以神旨,知往古因缘,默然受请。阿耆达,得佛许可,辞退还国。于是阿耆达,还家严供极世珍美。

是日世尊与五百比丘僧,往诣随兰然。时阿耆达,天魔迷惑,耽荒五欲:一者、宝饰,二者、女乐,三者、衣食,四者、荣利,五者、色欲。退入后堂,告敕门士:“不得通客,一时三月,不问尊卑,须吾有教。”如来到门,闭而不通,便止[62]舍边大丛树下。

佛告比丘僧:“此郡既饥,人不好道,各各[63]自便,随利分卫[64]。”

舍利弗[65]受敕,独[66]升忉利天上[67],日食自然。众僧分卫,三日空还。时有马师[68],减麦饭佛及比丘僧。

阿难已[69]得其麦[70],以钵受之,心用悲疾曰[71]:“诸天名味,国王供膳[72],每谓其味,不可尊口。今得此麦,甚为粗恶。何忍持此供养佛乎?”

持所得麦,造[73]一老母:“佛者至尊,法御上圣,今欲饭[74]佛,请[75]母熟之,功德无量。”

母答阿难:“吾今怱务,不能得为。”

比居一母,闻叹佛尊,驰出求索。阿难授之,即时令熟。佛食咒愿[76],阿难心结,佛欲解之[77]:“余饭施与[78],百味香美,非世所有。”

阿难意解曰:“如来妙德,不可思议。”

是时世尊欲诣拔[79]耆国,先使阿难往告[80]阿耆达。阿难受教[81],即便往告。阿耆达见阿难来[82],意犹未悟,即问阿难:“如来今为所在?”

阿难报曰:“世尊在此,尔来三月。前受卿请,尊无二言,一时已竟,告别当去。”

阿耆达闻佛垂化,乃无[83]供养,悲怖交至,即驰诣佛,头面作礼,而自陈言:“愚痴罪覆,违失言信。愿佛慈悲[84],恕原其重[85]。”

佛告梵志:“明汝至心[86]。”

阿耆达欢喜前白佛言:“愿留七日,得叙供养。”

佛以岁至,即便可之。时日舍利弗,从天来下,岁节已过,当诣拔[87]耆国。阿耆达取供养余具,遍散道中,欲令佛蹈上而过。

佛告梵志:“饭具米粮,是应食啖[88],不宜足蹈。”

佛受其施,便为咒愿,而作颂曰:

                                           “外道所修事,精勤火为最。

   学问日[89][90]明,众义通为最。

  人中所归仰,遮迦越[91]为最。

江河泉源流,大海深为最。

众星列空中,日月明为最。

    佛出于世间,受施为上最。”

阿耆达心悦结解,逮得法眼净[92]。国人大小皆发道心,前礼佛足,欢喜而退[93]

于时阿难承佛威神,知诸比丘心中大疑,因宜白佛:“如来神妙,三达广照,知众生念,因缘所趣[94],不审何故食麦一时?愿佛开化散解众疑。”

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时有大国,名曰盘[95]头越。时世有[96]王,字曰频头。王有太子,名曰维卫,出家学道,道成为佛,犹名维卫。相好威德,诸佛法一,所从比丘六万二千人俱。时父王饭佛及比丘僧,严饰幢幡[97],极世之珍,城内整顿,炜炜[98]煌煌[99]。时有梵志,清洁德高,从诸弟子,因事入城。顾问众人:‘有何异节?光饰乃尔。’行人答曰:‘频头王子,得道号佛,今日当来,王及臣民,供养故耳!’道士答言[100]:‘世人甚迷,捐弃甘馔[101],食此人为?如卿所说人者,应食马麦。’五百弟子,同声赞善。中有一人而谏[102]师曰:‘师言非也[103]!若如彼言,此人德尊,应食天厨。’”

佛告诸比丘:“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104]。五百弟子,今若[105][106]是也[107]。时谏师者,舍利弗是也[108]。吾种此栽[109],于今始毕。”

告诸比丘:“各护心口,慎无放恣[110],善恶随人,久而不舍。宜修明行,可从得道。吾所偿对,于此了[111]矣!”

诸比丘,闻经欢喜,受戴奉行。]


[1](是)+故【明】。

[2] 婆提=卫【圣】【石】

[3] 输:拼音shū,〈动〉交出;缴纳。

[4] 使人:拼音shǐrén,佣人,奴仆。

[5] 潘:拼音pān,淘米汁。

[6] 𤄜淀=潘淀【元】【明】,=䊩淀【圣】淀:拼音diàn,淤积,沉淀。

[7] 相好:拼音xiàng hǎo,佛三十二相与八十随好。

[8] 毛=毫【元】【明】

[9] 肉髻:拼音ròu jì,释迦牟尼头顶有肉团隆起如髻,故称。为佛三十二相中的顶髻相。

[10] 天厨:拼音tiān chú,天子的庖厨。

[11] 降身:拼音jiàng shēn,降低身份。

[12] 无由:拼音wú yóu,没有门径、办法。

[13] 惭愧:拼音cánkuì,侥幸、难得。常用作自谦之词。

[14] 设供:拼音shè gòng,陈设供品。

[15] 日种:《释氏要览》卷上:“别姓有五。我佛释迦于三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因,或实报,或示化,各随物类别名氏也。一、瞿昙氏……,二、甘蔗氏……,三、日种氏……,四、舍夷氏……,五、释迦氏。”

[16] 净饭国王:据《释迦谱》卷1记载,四王指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甘露饭王,同出于师子颊王。净饭王生长子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次子难陀。

[17] 颇:拼音pō,释义:可。表疑问的语气。《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品》云:“上古以来,颇有此事否?”

[18] 尼拘卢陀,又名尼拘律陀,尼拘律树、尼拘卢树、尼俱陀。“向下生长”之意,即榕树。

[19] 〔佛〕-【宋】【元】【明】【宮】

[20] 状=伏【石】无状:拼音wú zhuàng,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

[21] 城+(中)【宋】【元】【明】【宫】【圣】【石】

[22]《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诸大弟子及佛自说业报品》云:

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23] 波罗痆斯大城:迦尸国(梵语Kāśī,意为“光明之城”)是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在多部吠陀时期的印度经典皆有记载,建国于公元前六世纪,位于恒河流域,以首都波罗奈(今瓦拉纳西)为中心,故又名波罗奈国或婆罗痆斯国。东以松河为界,国境约相当于今日的印度北方邦东部。

[24] 摩纳婆:又作摩纳缚迦、摩纳、摩那婆。意译为儒童、少年、仁童子、年少、年少净行、净持。即青年,又特指婆罗门之青年而言。

[25] 屏:拼音bǐng,〈动〉隐藏。

[26] 憎妒:拼音zēng dù,憎恨妒忌。

[27](城)-【宋】【元】【明】【宫】

[28] 故+(佛)【宋】【元】【明】【宮】

[29] 规望:拼音guī wàng,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

[30] 奔逸:拼音bēn yì,奔逃。

[31] 唐突:拼音táng tū,失礼,冒昧的举动。

[32] 徘徊:拼音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3] 躃:拼音bì,古同“躄”。仆倒:“迷闷躄地。”

[34] 草庵:拼音cǎo ān,草房,草舍。

[35] 弓矢:拼音gōng shǐ,弓与箭。

[36] 恋慕:拼音liàn mù,留恋爱慕,依依不舍。

[37] 惨然:拼音cǎn rán,忧戚哀伤的样子。

[38] 毘兰若市:毘兰若,梵名Vairañjā,巴利名Verañjā。乃憍萨罗国(梵kauśala,巴Kosalā)之都市名。又作鞞兰帝市、毘罗然市、鞞兰若市、随兰然市。依据律藏经分别第一波罗夷(巴pārājika)之记述,释尊止住于毘兰若时,遭逢饥馑,无物可食,时值北路马商人率五百匹马至此地过雨期,马商人即将马麦分食与释尊与比丘。

[39] 马麦:拼音mǎ mài,做为马粮的麦。佛教传说,佛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共食三月马麦。是佛十难之一。

[40] 知+(婆罗门忘请佛及僧者)【宋】【元】【明】【宫】

[41] 国【大】*,园【宋】*【元】*【明】*

[42] 祇树给孤独园:祇园精舍(Jetavana-vihāra),全称祇树给孤独园,简称祇林、祇陀林、祇园、陀林、祇园、祇园精舍、逝多林等,位于印度北部北方邦舍卫城南郊,是释迦牟尼佛当年传法的一大重要场所,它比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要稍晚一些,是佛教史上第二栋专供佛教僧人使用的建筑物,但是佛陀在世时规模最大的精舍。

[43] 时【大】,日【宋】【元】【明】

[44] 中间【大】,〔-〕【宋】【元】【明】

[45] 祇【大】*,耆【宋】*【元】*【明】*

[46] 祁祁【大】,邠坻【宋】【元】【明】

[47] 须达:须达多,梵语sudatta的音译。意译为“善与”、“善给”、“善授”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释迦的有力施主之一,号称给孤独。后皈依佛陀。与祇陀太子共同施佛精舍,称祇树给孤独园。

[48] 未【大】*,不【宋】*【元】*【明】*

[49] 种【大】,迦【宋】【元】【明】

[50] 戒【大】,式【宋】【元】【明】

[51] 雅正:拼音yǎ zhèng,文雅端正。

[52] 承【大】,受【宋】【元】【明】

[53] 义【大】,议【宋】

[54] 阿【大】,时阿【宋】【元】【明】

[55] 即【大】,即便【宋】【元】【明】

[56] 佛今【大】,今为【宋】【元】【明】

[57] 洹开广【大】,树广开【宋】【元】【明】

[58] 祇【大】*,耆【宋】*【元】*【明】*

[59] 洹【大】*,桓【宋】【元】*

[60] 发【大】,存【宋】【元】【明】

[61] 比丘【大】,〔-〕【宋】【元】【明】

[62] 止【大】,至【明】

[63] 各【大】,且【宋】【元】【明】

[64] 分卫:拼音fēn wèi,佛教语。谓僧人乞食。

[65] 弗【CB】【丽-CB】,佛【大】

[66] 独【大】,上【宋】【元】【明】

[67] 上【大】,〔-〕【宋】【元】【明】

[68] 师+(问于阿难朝行分卫何以空还阿难答曰此国饥(饥【大】,饥【宋】【元】)荒又不信福马师而曰今有马麦愿用施佛及众弟子)【宋】【元】【明】

[69] 已【大】,〔-〕【宋】【元】【明】

[70] 麦【大】,麦分【宋】【元】【明】

[71] 疾曰【大】,痛【宋】【元】【明】

[72] 供膳:拼音gòng shàn,供给膳食。

[73] 造【大】,告【宋】【元】【明】

[74] 饭:拼音fàn,〈动〉吃饭,或给人饭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5] 请【大】,倩【宋】【元】【明】

[76] 咒愿:拼音zhòu yuàn,佛教语。指唱诵愿文,为施主作种种赞叹。

[77] 之【大】,阿难意【宋】【元】【明】

[78] 与【大】,与阿难【宋】【元】【明】

[79] 拔【大】,跋【明】

[80] 告【CB】【丽-CB】,古【大】

[81] 教【大】,敕【宋】【元】【明】

[82] 来【大】,〔-〕【宋】【元】【明】

[83] 乃无【大】,不及【宋】【元】【明】

[84] 悲【大】,〔-〕【宋】【元】【明】

[85] 重【大】,重殃【宋】【元】【明】

[86] 至心:拼音zhì xīn,极为诚恳的心意。

[87] 拔【大】,跋【元】【明】

[88] 食啖:拼音shídàn,吃。

[89] 日【大】,目【宋】

[90] 益【大】,见【宋】【元】【明】

[91] 遮迦越:即遮迦越罗。译曰转轮圣王。

[92] 净【大】,〔-〕【宋】【元】【明】

[93] 退【大】,去【宋】【元】【明】

[94] 趣【大】,起【宋】【元】【明】

[95] 盘【大】,槃【宋】【元】【明】

[96] 世有【大】,〔-〕【宋】【元】【明】

[97] 幢幡:拼音chuáng fān,佛教道场用来装饰的长形旗帜。

[98] 炜炜:拼音wěi wěi,光彩极盛的样子。

[99] 煌煌:拼音huáng huáng,光明的样子。

[100] 今日…言【大】,王今供养道士答曰【宋】【元】【明】

[101] 甘馔:拼音gān zhuàn,精美的饭食。

[102] 谏:拼音jiàn,〈动〉本义:直言规劝。

[103] 师言非也【大】,〔-〕【宋】【元】【明】

[104] 也【大】*,〔-〕【宋】*【元】*【明】*

[105] 若【大】,汝【宋】【元】【明】

[106] 若曹:拼音ruò cáo,犹你们。

[107] 也【大】*,〔-〕【宋】*【元】*【明】*

[108] 也【大】*,〔-〕【宋】*【元】*【明】*

[109] 栽【大】,灾【宋】

[110] 恣【大】,逸【宋】【元】【明】放恣:拼音fàng zì,骄傲放纵,任意胡为。

[111] 了:拼音liǎo,〈动〉完结,结束:完了。了结。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