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61

第一百六十一课


二(广明断嗔之理)分五:一、思惟嗔恚的过患; 二、广说依嗔的对治之理;三、破惩罚无辜恶詈者无过; 四、思惟忍辱的功德后而破嗔;五、于他人的轻毁理当修忍。

一、思惟嗔恚的过患:

复次,若欲除嗔,就得如实解了嗔恚的众过患。

如偈曰:

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
有能亦无悲,说此最下等。
Through anger, those who are powerless Only make themselves look ugly; But one who has power and is merciless Is said to be the worst.

【词汇释难】

无能:是指自己无有能力,无法胜过对方或损害对方。

有能:是指自己具足一定的势力权威,有能力胜过或损害对方。

【释文】其无力损他者,若时生嗔,唯独使得自己恼怒颦蹙[1],使色不美而已[2]。由于自己势单力薄[3]也奈何不了对方什么徒为自害。敢于犯他且有势力,若时凌弱暴寡[4],无诸悲愍而兴嗔者,即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可谓是嗔中之最下等。由于残害生命是害中之极,罪中之首的原故,说施作此业的人是最为龌龊[5]下等的不轨之徒了。

复有别释:由于没有比冷酷无情,以强凌弱[6]更为下劣无悲的人,因此称此为最下等。如彼,祸害殃及种族喻。

<祸害殃及种族喻>

譬如,在一个大家族当中,若时其中一人为非作歹,作恶多端,遭值重罚,会殃及连累到了整个家族,甚至使其整个家族遭值灭顶之灾[7]。如喻所比,心中执持的嗔恼也会殃及败坏(行人的)一切善行。

即说偈曰:

嗔恚及烈火,最初自焚毁,

后因渐至盛,则能焚他众。

【释义】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生嗔恚烦恼都不应理,而且会毁坏福德善根,引发恶果并招致圣者呵责。人们生嗔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能生嗔,一种是具力生嗔。无能生嗔是指自己无有能力,无法胜过对方或损害对方,由此而在内心暗自嗔恼,这种嗔恚于对方无害,却对嗔恼者自己有极大损害。通达因果规律的佛陀说过:嗔恨他人者会使自己容貌变得丑陋。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发光地品》中也说: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

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

    由此可略见其过患之严重。具力生嗔是指自己具足势力权威,有能力胜过或损害对方,由此而大发嗔怒,恐吓折磨残害他人,这种行为是无有悲愍的非法恶行,不仅危及自己,还要损害许多人,佛陀及诸圣者们都说过:毁坏自相续功德的罪恶,莫过于嗔恚。大疏中说:尤其是无有悲愍地杀害众生,这是世间最下劣的行为。像汉地战国时期的秦国战将白起,他曾经将投降的四十万赵国士兵全部活埋。白起虽然多谋善战,一举击败了赵军,从而有能力决定投降者的命运,然而他以嗔毒的发心,将降兵全部残害至死,以此恶业,他先堕入地狱而后转为旁生,而士兵们也因此受到了横死的损害。因此,佛菩萨们说这种嗔恚恶业是最为下等的恶业,于人于己皆有损害。

譬如说,有一个婆罗门作了违背其种姓的行为,以此不仅他自己受到了处罚,其他同种姓者也都受到了灾患;同样,一个人生嗔恚造恶业,不仅损害他自己,其他人也要因此而遭受祸害。

月称菩萨言:

嗔恨与猛火,最初烧自己,

之后渐盛燃,焚烧诸他物。

诸修行者,当详察嗔恚的可怕过患,若对此生起深刻认识,其对治决心就一定会生起。

嗔恚心可以给行人来带的危害,诚如《旧唐书·李密传》所言: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安忍品》中也说:

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

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

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

<瞋恨的危害>

[人心若不脱离瞋恨斗争的心理状态,社会上就常会有人惹事生非。这就是人间的阿修罗,也是造成人间苦难的根源。

从前,在遥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主人、他的女仆,以及一头公羊。宁谧如田园诗般的乡间生活,却被一个小事件给破坏了。

事件的起因十分稀松平常[8]:“麦豆”。

勤俭认真的女仆,时常听从主人的吩咐,熬煮一锅麦豆,但那只率性机灵的公羊,却常趁著四下无人时偷吃。不明究里的主人,发现麦豆消耗速度太快,所以常对女仆大动肝火。几次恶性循环下来,一肚子委屈的女仆,对公羊的厌恶与怀疑与日俱增。

从此以后,女仆只要一见到公羊的身影,就挥舞木棒,不由分说地直追猛打,公羊为了防卫自己,也使劲挥动头上的羊角反守为攻。主人家中日日上演人羊大战,火药味一天比一天浓厚。

这天,女仆忙着生火熬麦豆,双手只拿着略带火星的火种。公羊眼见女仆手上没拿木棒,机不可失,低头以角对准女仆飞奔突袭。一路碰撞后退、惊慌失措的女仆,情急之下将火上的火种全撒在羊背上。

星星之火,触著干燥易燃的羊毛,沿着纤维缓缓蔓延,发出细微的声响,燃起细小的焦烟,终于爆发出火苗。燥热与痛楚,驱使心烦意乱的公羊,拔腿向屋外狂奔。它足迹所至,不论村庄、山间、田野……尽成熊熊火海,邻山居住的五百只猕猴,亦来不及避难而葬身火海中。

天神们看见原本清净秀丽的乡村,一夕间焦骸遍野、面目全非,不禁感慨万千:“瞋恨斗争,不应该执取、固守不放,否则就会像女仆和公羊一样,怨恨冲突不休,怒火所及,让村人、猕猴都一起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众经撰杂譬喻》云:

[昔有沙门行草间,有大蛇言:“和尚道人。”

道人惊,左右视之。

蛇言:“道人!莫恐!莫怖!愿为我说经,令我脱此罪身?”

蛇曰:“道人!闻有阿耆达王不?”

答曰:“闻!”

蛇曰:“我是也!”

道人言:“阿耆达王立佛塔寺供养功德巍巍,当生天上,何缘乃尔也?”

蛇言:“我临命终时,边人持扇堕我面上,令我瞋恚,受是蛇身。”

道人即为说经,一心乐听不食七日,命过生天。却后数月持花散佛,众人怪之。

在虚空曰:“我阿耆达王,蒙道人恩,闻法得生天上,今来奉花报佛恩耳!”

是以临命之人,傍侧侍卫者不可不护病者心也。]

《出曜经·恚品》云:

[有力近兵,无力近软,

夫忍为上,宜常忍羸。

有力近兵,无力近软者,自恃力势谓为第一,为弱者轻忍不还报,设当打捶亦不兴恚,力力相从羸羸相就,力者终不设意,于羸羸者反更举意向强,是故说:‘有力近兵,无力近软’也。

夫忍为上,宜常忍羸者,所谓忍者,不见过咎是与不是乃名为忍,不恃已强陵[9]易弱者,设当轻易弱者,便为众人所见嗤笑,是故说:‘夫忍为上,宜常忍羸’。

举众轻之,有力者忍,

夫忍为上,宜常忍羸。

举众轻之者,或有一人为众所轻,其中有黠慧者便能忍之。何以故?彼人单弱无所归趣,岂复在是一人当兴瞋恚?是故说:‘举众轻之,有力者忍’也。

夫忍为上,宜常忍羸者,忍为第一力,世间无过者,虽神通鉴照成道相好皆是忍力,达明今世后世彻照无外亦由忍力,是故说:‘夫忍为上,宜常忍羸’。]

“人屠”秦将白起,一生杀人无数,一次长平之战就杀了四十多万人。

<长平之战>

[秦国于前262年出兵进攻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野王投降,切断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韩桓惠王大为恐慌,派阳城君出使秦国献上党郡求和,但上党郡郡守靳黈不愿降秦,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靳黈。冯亭也不愿降秦,于是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说:“通往韩国的道路已被切断,秦国军队正在逼进,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秦国恼怒,必定攻打赵国。赵国遭到武力攻击,必定亲近韩国。韩、赵两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秦国。”于是便派使者通报赵国。赵孝成王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说:“圣人把无功受益看作是祸害,秦国自认为上党之地唾手可得,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说:“动员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受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可失去机会。”赵孝成王说:“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来进攻,谁能来抵挡?”平原君说:“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可以为将。”赵孝成王于是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

前261年,秦国派兵攻占韩国的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次年,秦昭襄王又派左庶长王龁攻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赵军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廉颇迎战。秦赵两军士兵时有交手,赵军士兵击伤秦军的侦察兵,秦军的侦察兵斩杀赵军的裨将、赵茄,双方战事逐步扩大。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攻下两座城堡,俘虏四名尉官。七月,赵军筑起围墙,坚守不出。秦军强攻,夺下西边的营垒,俘虏两名尉官。廉颇固守营垒等待秦军粮草已尽则自退兵,虽然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此时秦军粮草将尽, 但赵孝成王仍多次指责廉颇不与秦军正面交战,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坚守不战,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于是派赵括接替廉颇。

秦昭襄王得知赵括担任主将后,暗地里派白起接替王龁担任主将。由白起担任上将军,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且严令军中不要走漏消息,否则格杀勿论。赵括接任主将后,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营垒,但秦军营垒十分坚固,不能攻破。白起命一支25000人的突袭部队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支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并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作战失利,于是原地建造壁垒,等待援兵到来。秦昭襄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亲自前往河内郡,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兵。

到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编成四队,轮番进攻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最后赵括亲率精锐士兵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士兵20万向白起投降。白起与手下将领谋划说:“赵国人民反复无常,之前秦攻下上党,那里的民众却全都跑回赵国。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手下士卒将赵国降兵全部杀死,只留下年纪尚小的士兵240人放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前后斩杀赵兵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战争结束后,秦军清扫战场收集头颅,因头颅太多而堆积成台,名叫“白起台”。]


[1] 颦蹙:拼音pín cù,皱眉蹙额,形容忧愁的神情。

[2]《入中论·菩提心发光地品》云: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

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

[3] 势单力薄:拼音shì dān lì bó,势力单薄。形容力量薄弱,形势不利。

[4] 凌弱暴寡:拼音líng ruò bào guǎ,解释为侵犯弱小的,欺侮孤单的。

[5] 龌龊:拼音wò chuò,品行卑劣。

[6] 以强凌弱:拼音yǐ qiáng líng ruò,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7] 灭顶之灾:拼音miè dǐng zhī zāi,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8] 稀松平常:拼音xīsōng píng cháng,意思是很平常,没什么特别的,对某事的发生毫不奇怪。

[9] 陵【大】,凌【宋】【元】【明】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