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85

第一百八十五课


四、不应由业是乐因而起贪著:

问曰:虽然不费功用,所作业即灭,但业是乐因故,不能舍离对彼乐因业的贪著。

答曰:

过去则无乐,未来亦非有,
现在亦行性,汝劳竟何为?
There is no pleasure in relation to Either the past or the future. That which occurs now, too, is passing. Why do you weary yourself?

【词汇释难】

过去则无乐:过去心则无法感受喜、忧、舍三受,因过去心已灭无实体故。

现在亦行性:现在心亦不能受三受,以现在心为刹那磨灭不堪住留之行相故。

【释文】且观过去心则无喜乐可得,以去心已灭故;未来心亦非有喜乐可受,以来心未生不可触乐故;现在心亦复无喜乐可受,因现心磨灭无所住故。如是因不得有喜乐故,则无法从喜乐中受益。所以用贪著享乐的心,大费周章地去劬劳身心修集乐因者,究竟为何耶?因为在一切时处,为聚乐因劳神苦体望获喜乐者,则完全是唐劳其功不获其报的痴心妄想罢了。如彼,在驶流岸上筑造房舍喻。

<在驶流岸上筑造房舍喻>

    某甲愚人在驶流的岸上筑造房舍,可是岸堤不久便坍塌毁舍。然后他在驶流的对岸河畔上,又开始建筑房舍,这也仅仅使他再次遭受了河岸坍塌,房屋倾倒的失败结局,如是随修随塌无有穷尽。譬如,对此建筑者而言,除了唐劳其功,损而无益之外,根本无法克获自己想要的结果。如喻所比,一切尘寰世俗的盛事兴衰亦复如是。

即说偈曰:

常行不住心,若以三时观,

叵得堪受乐,劬劳竟何为?

【释义】若执著业是乐因而贪著有漏业者,应知世间的名言本性即是无常苦性,不存在真实安乐。从三时的角度进行观察:已过去的心识感受已经坏灭,如同昨夜之梦一般,除了一些虚幻的忆念外,不存在任何痕迹;未来的一切心识法也不存在,它尚未生起,不存在任何可贪著之处;从现在而言,一切都在刹那不停地迁流变灭,诸行的本性即是无常苦性,因而也不存在真实安乐可得。既然过去、现在、未来的世间唯是痛苦,不存在安乐,那么你辛辛苦苦地劳作,究竟在追求什么呢?辛勤劳作追求一切时都不存在的安乐果法,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诸修行者应如无垢光尊者所言:

昨日前去之诸法,如昨夜梦乃意境;

今现无而常显心,昨夜今夜梦相同;

明及明宵未来梦,立遣苦乐诸所现,

一切皆作如梦想,刹那不观实有心。

譬如说,有人在河滩上修房子,房子成后很快就为河水所冲垮,然后他在别的河滩上又修房屋,结果又被冲垮,如是随修随垮,始终没有成功。同样,过去、现在、未来的世间皆为无常苦流所冲袭,任凡夫如何努力,只会徒劳无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安乐。

月称菩萨言:

刹那不停心,观察三时中,

不可得安乐,为何徒造业?

故诸有缘得闻这些教言者,当依之切实对治自相续的迷惑烦恼,立即舍弃一切生死之业。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智慧品》中说:

过去未来心,俱无故非我。

今心若是我,彼灭则我亡。

犹如芭蕉树,剥析无所有,

如是以慧观,觅我见非实。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对这段三观心法的经文,在《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中有一则非常有趣的公案,在此分享给诸贤圣弟子众。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云:

[鼎州[1]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2],俗姓周,简州[3]人。幼年即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4]。对律藏[5]和性相二宗[6]经论颇有研究。经常给信众讲《金刚经》,时人称之为“周金刚”。

宣鉴禅师颇为自负[7],曾经对他的同学讲:

                   “一毛吞海,海性无亏。

纤芥投锋,锋利不动。

  学与无学,唯我知焉[8]。”

宣鉴禅师后来听说南方禅宗盛行,大讲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下学人莫不归附,心里愤愤不平,说道:“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9]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

于是,宣鉴禅师便担上自己多年所注的《青龙疏钞》,离开四川,准备去湖南、江西,找那里的禅宗大德一决高低。《青龙疏》系唐代御注[10]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宣演,凡六卷,乃青龙寺[11]沙门道氤[12]奉唐玄宗[13]之诏,所作《金刚经》之疏注。《青龙疏钞》不是宣鉴禅师自己对《青龙疏》的进一步阐释。

在去澧阳[14]的路上,有一天,宣鉴禅师遇见一位老婆婆在龙潭山山脚下的一处路口卖烧饼。一个多月来,宣鉴禅师天天挑着担子赶路,此时已经是很累了。于是他便在老婆婆的饼摊前停下来,放下担子歇息一下,顺便准备买一些点心充饥。

老婆婆指着他的担子问:“这个是甚么文字?”

宣鉴禅师回答道:“《青龙疏钞》。”

老婆婆又问:“讲何经?”

宣鉴禅师道:“《金刚经》。”

老婆婆道:“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

宣鉴禅师瞟了一眼这位普通的老婆婆,心里并不在意,说道:“请问。”

老婆婆道:“《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15]上座点那个心?”

宣鉴禅师一听,傻眼了,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当然,烧饼也就没有吃成。

宣鉴禅师羞愧得连头也不敢抬,挑起担子,径直上龙潭山去了。

到了龙潭崇信禅师的道场,宣鉴禅师直接走进法堂,说道:“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

龙潭禅师一听,遂欠身道:“子亲到龙潭。”

宣鉴禅师便默不作声,其实他心里早已有了几分敬畏,于是便决定留在那里,随师参学。

一天晚上,宣鉴禅师侍立次,龙潭禅师道:“更深[16],何不下去[17]?”

于是宣鉴禅师向龙潭禅师道了一声珍重,便往外走。脚刚踏出门,却又缩回来了,说道:“外面黑。”

龙潭禅师于是点了一支纸烛,递给宣鉴禅师。宣鉴禅师正准备伸手接,龙潭禅师忽然又将蜡烛吹灭了。

就在这当下,宣鉴禅师豁然大悟[18],连忙伏身礼拜。

龙潭禅师问:“子见个甚么?”

宣鉴禅师道:“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第二天,龙潭禅师升座,告诉大众说:“可中[19]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

话音刚落,宣鉴禅师便搬出《青龙疏钞》,堆在法堂前,举起火把,说道:“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20]”。

说完,便点火将疏钞烧掉了。然后礼辞崇信禅师,前往大沩山[21]

宣鉴禅师来到大沩山,便挎着複子[22],径直走上法堂,先从西边走到东边,又从东边走到西边,然后看着方丈和尚,问道:“有么?有么?”

沩山灵祐禅师[23]坐在那儿,根本不理睬。

宣鉴禅师便自言自语道:“无!无!”说完便向法堂门口走去。刚跨出门,转眼一想,说道:“虽然如此,也不得草草。”于是便整肃威仪,打算再次进入法堂,与沩山禅师相见。宣鉴禅师刚跨进门,便提起坐具,大声喊道:“和尚!”

沩山禅师准备拿拂子,宣鉴禅师一见,便大喝一声,拂袖而出。

到了晚上,沩山禅师问首座和尚:“今日新到在否[24]?”

首座和尚道:“当时背却法堂,著草鞋出去也。”

沩山禅师道:“此子已后(以后)孤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

离开沩山后,宣鉴禅师又回到龙潭禅师座下,在那儿住了三十年之久。唐武宗[25]灭法的时候,宣鉴禅师曾一度避难于独浮山之石室。大中初年(847),武陵太守薛廷望,出资重新修建了德山精舍,号古德禅院,想请有一位得道高僧住持。他听说宣鉴禅师有道行,便请宣鉴禅师下山,可是每次都被婉言谢绝了。无奈,薛廷望便设计,派差吏以茶盐之罪诬陷宣鉴禅师,说他犯了禁法,把他抓到州里,然后再具礼坚请宣鉴禅师驻锡德山精舍,大阐宗风。从此人们便称宣鉴禅师为德山禅师。

德山禅师的禅风以棒喝和呵佛骂祖著称,曾有上堂法语云:“我先祖见处即不然,这里无祖无佛,达磨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乾屎橛[26],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27]是鬼神簿、拭疮疣[28]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德山禅师呵佛骂祖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佛教,而是要帮助学人解粘去缚,放弃向外驰求,回归自身:“若也于已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氂[29]系念,三涂业因。瞥尔[30]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

德山禅师圆寂于唐咸通六年[31]。谥[32]见性禅师。]


[1] 鼎州:拼音,后改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2] 法嗣:拼音fǎ sì。佛教语。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的僧人。也指学艺等方面的继承人。

[3] 简州:今四川简阳、资阳一带。

[4] 具足戒:拼音jù zú jiè,佛教的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戒。关于具足戒的条目,虽然各地都有不同,但大致内容是相同的。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根据《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条,比丘尼的具足戒有348条,共分为8大类:

一、波罗夷,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极大之罪,犯此类戒者要被逐出僧团。

二、僧残,指比波罗夷轻一些的罪行,僧残的意思就是犯此类戒者还有残余的法命。

三、不定,是指已经犯戒但犯戒程度还不明确的行为。

四、舍堕,是指由于贪心而追求财物的行为。

五、单堕,是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戒。

六、波罗提提舍尼,意译为“悔过”,是轻微的过失,主要涉及佛教关于饮食等方面的规定,犯此戒者只需向一僧忏悔即可。

七、众学,是较轻的过失,所涉及的是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极细微的事情。

八、灭诤,是为裁断有关僧尼犯戒等之诤议而设的七种方法,称之七灭诤法。

[5] 律藏:拼音lǜ cáng,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6] 性相二宗:是佛学术语,指的是法性宗与法相宗。性宗(法性宗),相宗(法相宗)之并称。强调法性一味之理的宗派,称为法性宗;强调诸法差别之相的宗派,称为法相宗。一般以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密宗等属性宗;以唯识宗、俱舍宗等属相宗。

[7] 自负:拼音zìfù,自以为了不起。

[8] 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一毛端含藏大海,而大海的性质并没有变小。拿一纤毫或芥子投向剑锋,纤毫断芥子碎而剑锋却完好无损,纹丝不动。有学与无学之境界,唯有我知道。

[9] 搂:拼音lōu,〈动〉拽掉。

[10] 御注:拼音yù zhù,谓帝王为古籍作注释。《旧唐书·玄宗纪下》:“颁《御注老子》并《义疏》於天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靖康 元年,余以事至 合流镇 ,见人家壁闲有 唐明皇 御注《道德经》。”

[11] 青龙寺:拼音qīng lóng sì,又名石佛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雁塔东北、曲江池遗址北面的乐游原上,即唐长安城的新昌坊南隅,占地120亩。

[12] 道氤:拼音dào yīn,(668~740)唐代僧。长安高陵人,俗姓长孙。初举进士第,后出家。善属文。任供奉之职。随玄宗至雒时,一行禅师奏请召集天下英髦学兼内外者,大建论场;道氤被推登首座,诸师皆为屈伏。开元十八年(730),与道士伊谦辩论释、道二教之优劣,师雄论奋发,伊谦为之折伏,玄宗倍加赞叹,并赏赐绢等物。开元二十八年入寂,世寿七十三。著有对御论衡、大乘法宝五门名教、信法仪、唯识疏、法华经疏、御注金刚经疏宣演等书,其中以御注金刚经疏宣演为唐玄宗所著御注金刚经之复注本,此书于历代经籍目录中仅见其名,内容不明,直至敦煌本出,方得尽悉其奥。《宋高僧传》卷五

[13]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14] 澧阳:拼音lǐ yáng,大业初改澧州置,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省澧县东南,唐移治今澧县)。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澧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澧阳郡。下辖澧阳县、安乡县、石门县、慈利县。乾元元年(758年)又改澧州。

[15] 未审:拼音wèi shěn,不知。

[16] 更深:拼音gēng shēn,夜深。

[17] 更深,何不下去:夜深了,为什么不回寮房休息。

[18] 豁然大悟:拼音huò rán dà wù,形容彻底晓悟。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云:“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19] 可中:拼音kě zhōng,恰好、正好。

[20]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通过穷尽玄思言辩,来探求佛教真理,就好比将一根毫毛置于虚空;竭尽世间的聪明学问以探求实相之妙谛,犹如投一滴水以填巨壑。这样做,徒耗时光,劳而无功。

[21] 大沩山:是湖南省境内一座山,地处宁乡市、桃江县和安化县三个县交界处。其最高峰雪峰顶,海拔927米。

[22] 複子:拼音fú zǐ,包衣物用的夹层包袱。

[23] 灵佑禅师:(771——853),唐代高僧,俗姓赵,福州长溪(在今福建霞浦)人,禅宗沩仰宗初祖。年十五岁从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于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究大小乘教。后到江西参百丈怀海。有一次,怀海让他拨炉灰,看有火没有,他拨后说没有,怀海往深处拨,找到火星,责备他说没有,于是大悟。唐宪宗元和末年,至沩山弘扬禅风,村民感德,群集共建同庆寺。相国裴休前来闻道,声誉大扬,学僧云集,遂于此敷扬宗风达四十年之久,世称沩山灵佑。

[24] 今日新到在否:今天新来那位僧人还在吗?

[25] 唐武宗:李瀍(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瀍”,拼音:chán,),临死前12天改名“炎”,唐穆宗的第五子和事实上的第九子,母韦贵妃。他是唐朝的第18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在位时间是840年-846年,在位6年,享年31岁。

[26] 橛:拼音jué,树或庄稼的残茎:残橛。树橛。

[27] 十二分教:(1)长行、(2)重颂、(3)孤起、(4)譬喻、(5)因缘、(6)无问自说、(7)本生、(8)本事、(9)未曾有、(10)方广、(11)论议、(12)授记。

[27] 忍和尚:是指五祖弘忍大师。

[28] 疮疣:拼音chuāng yóu,1.机体表面的赘生物。 2.比喻痛苦或祸害。

[29] 毫氂:拼音háo máo,兽尾毛。喻极细微。

[30] 瞥尔:拼音piē ěr,突然;迅速地。

[31] 唐咸通六年:即公元866年。

[32] 谥:拼音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谥号。谥法。谥宝(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