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272

第二百七十二课


三、解脱时不应许言有我:

复次,一切欣求解脱的外道邪宗皆共赞言:永尽一切我执及我所执而证得涅槃,是故于彼(外道邪宗)在究竟涅槃时应如颂曰:

我若实有性,不应思无我,
定知真实者,趣解脱应虚。
If the self exists it is inappropriate To think there is no self And false to claim one attains nirvana Through certain knowledge of reality.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我品》云:

我若实有性,不应赞离我,

定知真实者,趣解脱应虚。

【释文】设许我体自性实有者,尔时,以性无变易故[1],究竟解脱时亦应实有我体。是故在解脱分位亦应有此我执的亲因——不可舍离的我体故,不应思忖无我以断我执。因此定知我体的真性实相便能舍离我执而趣向解脱者应成是虚妄。由于此时仍有我执完好无损故。

【释义】如果补特伽罗我实有自性,有情的修道解脱一切应成虚妄。实相中若存在真实的我,那么修行人即不应思维观修无我之理,否则应成颠倒,就像面前若存在悬崖,你观修没有悬崖是不合理的;依这种与实相违背的颠倒修法,最后也不应有解脱涅槃、证悟实相的存在,一切圣者的涅槃解脱,则应成虚妄等等。因此,只要许我实有自性,即会有如是的过失存在。然而,能明事理承认真理的人,对此绝不会承认,无论以现量或比量观察, 内道修行人的观修无我是合乎实相的思维,内道修行者依无我胜道证取解脱涅槃,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因此,若求解脱者,于无我理应当树立正信,于执著有常我的邪见,当认清其颠倒谬误而舍弃之。

甲操杰论师的注疏中,将本颂解释为:若我实有自性,则不应当思维无我断除我执,如是则恒有我执未断而流转轮回不息,所以外道众云彼等决定了知真实存在的自性我,而趣入解脱应成虚妄。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我品》云:

[外道经中咸作是说:着我生死、离我涅槃。既赞舍我令欣解脱,如何固执有实我耶?为显此义,故复颂曰:

我若实有性,不应赞离我,

定知真实者,趣解脱应虚。

“我若实有性,不应赞离我。”

    论曰:我若实有,缘生我见即是真实,不应劝舍为证实我,应更殷勤劝修我见令其坚固,云何劝舍真实我见令修虚妄无我见耶?又诸外道,或随师教或自寻思,起诸我见,种种诤论互相违反,云何执此为实见耶?于一我上竞执纷纭乍[2]可生疑,如何执实?若无我见不称实我,汝不应说能证涅槃。不称实见证涅槃者知真趣脱,此说应虚。为显斯义,故次颂曰:

“定知真实者,趣解脱应虚。”

    论曰:有我若实,无我、我所解脱方便见应成虚。有我、我所违逆涅槃随顺生死,见应是实。若颠倒见随顺涅槃,无颠倒见随顺生死,云何汝论作如是言:定知实者能趣解脱?以此定知空无我见,得涅槃故所证非虚,我、我所见涅槃时舍,应如余见是其颠倒。又,汝论说我见无倒,在闻思位至修位中,我见既舍复成颠倒。以其我相略有二种:一、有,二、无,有顺生死,无顺涅槃,故有我见入圣时舍。汝此狂论为世所嗤[3],审察[4]即无,如何实有?如绳在闇乍见言蛇,及至谛观乃知非实。外道亦尔,无明闇中见无常身谓有常我,若得圣智谛观此身,达空无我而证解脱。知有我见初实后虚,确言称境有信无智。]


[1] 以性无变易故:《中论·观有无品》云:

 [问曰:若诸法性从众缘作,有何咎?

 答曰:

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

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

 如金杂铜则非真金,如是若有性则不须众缘,若从众缘出当知无真性。又性若决定,不应待他出,非如长短彼此无定性故待他而有。]

[2] 乍:拼音zhà,<连> 宁可。

[3] 嗤:拼音chī,讥笑:嗤笑。嗤鄙。嗤诋。嗤之以鼻。

[4] 审察:拼音shěn chá,仔细地察看。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